第一节 内河货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船舶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98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内河货船
分类号: F426.474
页数: 11
页码: 10-20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内河木帆船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先秦时期到现代,福建的造船业逐渐发展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不同历史时期,福建造船业的发展重点和特色也有所不同。其中,明代和清代是福建造船业发展的两个高峰期,内河木帆船得到快速发展,造船工艺和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福建 内河木帆船 历史发展

内容

福建省内河木帆船是用于省内各河系载运货物的水上交通工具。先秦时期,今福建境内的闽越族先民即以善于造舟而著称。
  秦汉以后,闽江等各内河水系的内河船舶建造业日趋发达。三国吴永安四年(261年),闽江上游已有双尖雀船。
  唐宋时期,福建内河各水系已经具有较高的造船水平。唐代,大樟溪沿岸就散布着建造河用船舶的工场。北宋时期,闽清工匠创建鼠船。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长乐始有艚船。汀江航道于南宋开通后,上杭先有造船业,而后长汀、永定也相继发展造船业,所造之船可以满足汀江水系各地的需求。
  明代,随着福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流通范围扩大,河运繁荣,内河木帆船得到较快发展。仅闽江上游就有雀船、鸡公船、清流舡、梢篷舡、三板舟等船型。
  明代的造船工匠还积极引进和创新造船技术,提高船舶的性能,增强适航性。有着悠久造船历史的建宁县,曾于洪武元年(1368年)设船场造船。由于所造鸡公船首尾向上略翘,船身稍长,因而身长体笨运转不灵,难以适应滩河穿险航行。于是从浙江引进麻雀船型,并加以改进,因这种麻雀船船身小巧,两头尖,操作灵活省力,下滩穿险轻快自如,从而十分适应闽江上游水系滩河水运条件,并成为该县最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清流梢篷两类船只,“其舡自光泽、崇安两小河起”,顺闽江上游的富屯溪、建溪而下,“达于福州洪塘而止”,经过闽北的主要产粮区建阳、建瓯、光泽、邵武、顺昌等县,也承担了供应沿海地区粮食的任务。不过两者又有区别,清流舡以“载货物客商”为主,梢篷舡较大,“差可坐卧,官贵家属用之”。
  内河造船业多集中于各水系城镇水埠,均归私营厂商经营。他们具有传统造船技能,设备简单,自当技师,根据航道特征,就地取材,临时雇工,各自建造适航本地区河流的船只。例如,“汀州皆山,溪水盘亘,既长且远,率可舟而通。舟制,土人以三枋(材种名)为之,褊小轻薄,于溪为宜也。”其他水系,亦相类似。在内陆山川河流间,能制作利于越滩过浅的各种船只。其中有闽舟曰清流,多在汀州属邑的宁化、清流一带河流行驶,因有九龙十八滩奇险,邑人以县为舟名。明代,福建除官办造船业比较发达外,民间造船业亦较兴盛。正德十二年(1517年),漳平出现顾、杨、张三家造船厂,所造的船舶运销龙岩、华安等地。明末,尤溪县梅仙出现造船业。清初,尤溪沿岸的坂面、街面等地续有造船作坊,一般建造3~8吨尤溪船;顺昌县洋口亦有造船作坊,能制造鸡公船。闽江水系主要有白鹭船、鸭栂船、鸡公船等。其船型大小相似,多在闽江上游的延平、邵武、建宁3郡的支流行驶。九龙江有五帆船,是一种住家兼运载的木帆船。
  清代,随着福建内河各水系造船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所造船舶的种类也趋于多样化,主要有雀船、白鹭船、鸭栂船、鸡公船、圩船、五帆船、篷船、鼠船、鸠尾船、九都船、平濑船、平水荡、溪船、河船、沟船等。不同种类的船舶则性能各异,可适应不同的航运条件。这一时期,外省造船工匠也纷纷前来闽江上游造船,促进省际之间造船技术的交流,如建宁县不仅造船历史悠久,且是闽江上游建造内河木质货船的发达地区,从清初起,就不时有浙江和江西工匠来建宁造船。光绪年间,江西抚州工匠张贺友等人,先后来建宁黄舟坊设置工场建造麻雀船。其后,随着船运的发展,船只供不应求,于是来建宁造船的工匠越来越多,造船工场数量随之不断增加,逐渐扩展到溪口河畔两岸。所造船舶分别有双尖型麻雀船、艋船和舴艋船等,性能优良,坚固灵活,下滩穿险,轻快省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闽江水系的造船技术。
  晚清时期,洋口沙墩造船厂,善营造舴艋船,仿造麻雀船。民国初期,数以百计的造船工,在沙墩白马庙一带造船、修船、制篷、制筏,锯板声,锤缝声响彻两岸的街坊旷野。
  民国时期,据《交通部福州航政办事处档案》记载,20年代末在福州的鸭栂洲、佬鸦洲、泛船浦、三县洲等处民间造船厂商共计59家,其中50家是民国成立后开设的,余下为咸丰年间开办的。这些厂家除11家兼造轮船船体外,一般建造30~40吨木帆船。闽江流域除福州外的其他各县,造船厂亦相当多。闽侯、长乐、连江、永泰等县沿江居民有许多以造船为业,搭篷为厂,就地雇工,除制造本地行驶的专业木帆船,如土船、石船、砖瓦船、粪料船、交通渡船外,还制造航海的商船和渔船。尤其闽侯县的新岐、方村两乡,厂房林立,造船工艺精湛。闽清、古田、尤溪等县,民间造船也甚多,不但能制造当地内溪小船,还能制造行驶大江的各类木帆船。建宁、永安、沙县均有造船作坊,尤以建宁较为发达。据民国20年(1931年)统计,建宁有造船坊4个,造船户80多家。
  20世纪30年代,麻雀船成为闽江流域的主要船型,同时也是福建内河木质货船的典型船型。而闽江中、上游的轮船,则类似木帆船,属浅水型,头尖、尾翘、底如蛋形,旁有船舷,有利于越滩过浅;下游的轮船则类似沿海轮船,半深水型,头直,尾圆,底有龙骨,旁无船舷,抗风浪性强。
  民国22年(1933年),永安城关大溪村有造船作坊3家;建宁溪口镇有造船户27家,造船工人280名,年产麻雀船720艘,闽江漂船就在此镇制造。民国24年,沙县桂口村有闽清籍船工建立的鼠船作坊,制造0.5吨的鼠船。九龙江、晋江流域均有民间造船厂商,九龙江西溪的南靖县有一村落名“船场”,为造船聚集之村;晋江东、西溪多就地取材,临时雇工,自制船舶。汀江流域之长汀、水口,在20世纪30年代,有2个苏维埃政府设立的造船厂,制造了大量帆船。闽东沿海民间造船业在民国前期有很大发展。至20世纪20年代初,福鼎前岐后取村已能制造150吨的木帆船,而原先建造的船一般仅为10吨左右,少数大的亦不过50~60吨位。
  民国时期,福建内河木质货船名目更加繁多。据民国26年(1937年)《福建省统计年鉴》载,“各县民船数”统计资料列民船88种,内河木质货船占相当比例。由于各河系造船传统以及水运条件有差异,对船舶的称法也各不相同。福州上游的民船有江西船(又分为刀子船、鸡公船、十金标)、福州船(又分为闽船、墟船、三板)、麻雀船;福州下游的民船则有洋驳、小驳、鼠船等。汀江流域的木质货船有安香船、新桥船、帮子船、大埔船、岐岭船、舟江船、大河船、小河船、五度船、罗江船、扫尾船、盐船。木兰溪中有溪船。这些船型从一个地区传至另一个地区后,其称法也有所变化。源于闽清县的鼠船推广到建溪、沙溪、富屯溪等河系后,其称法变为午船、棺材船、大头船、舴艋船等。有的地区以造船地点的地名命名船舶,如尤溪县的九都船、坂面船、头船、街面船均由此而得名,事实上,这4种船型制造相仿,都是船头钝、船尾翘、船帮直、船底平。
  抗日战争期间,福建轮船用的燃料来源困难,闽江、上游二厂对旧有内燃机加以改造,用木炭代替柴油、植物油代替机油,改装成功“木炭瓦斯机轮船”。此后,仿者日多,逐步得以推广。迨至40年代初,官办的福建省运输特种股份有限公司船舶运输处附设船舶修造厂,能制造内溪浅水木炭机轮船,船体长11~17米、吃水0.5~0.7米,配装18~50马力木炭机,载货3~8吨,有30~50客位。该厂前后共制造这种轮船26艘。当时,这3家船厂年产内河轮船2~3艘。
  民国29年(1940年)前后,尤溪梅仙增加半山、梅营、坂尾等造船作坊,年生产能力达350吨;原有的坂面、街面造船作坊,年生产能力分别达200吨及70吨,产品有九都船、坂面船、街面船。民国31年,建宁县的造船作坊在鱼川、泰宁的梅口及弋口设立分坊。抗日战争胜利后,福州、厦门民间造船业有所发展。民国35年5~8月间,由福州市同业公会转报交通部福州航政办事处申请登记的造船厂商共计63家,除12家能兼造200吨航海机动船外,一般只能造木帆船。同年,由厦门市政府统计室调查,厦门地区民间造船厂共有10家,即源成、三九、集升、义盛、源记、台顺、源盛、源兴、珍记、祥记,造船工人(包括技工、工匠)共计90名。这些造船厂多集中在厦门大学路及沙坡尾一带,厂主、技工多为惠安人。其所造船舶的种类有沿海商船、内港渡口船、小划船等。后又增加兴复、义记、捷记、细记、荣记、汪连枝6家,主要修、造帆船及厦门鼓浪屿之间的双桨小船等。老板、技工悉为惠安籍人,各厂工人在数十名以上,技工每日工价1~2万元,小工价在万元左右。当时,闽江流域的建欧、南平、建宁、邵武等地造船业发达,造船规模有大有小,多是利用水边坡地,搭篷为厂,就地取材修造并举。
  40年代初,福建省运输公司在南平设的汽船修理所扩充为南平汽船修造厂,民国34年(1945年),又改称南平修造厂,承担省属企业的汽船修造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省木帆船制造业绝大部分为私营,分布在福州、三明、建阳、漳州、宁德等地,以福州为最盛。1951年7月,福州市造船同业公会调查,福州城区有民间造船厂70多家(摩记、合兴利、玉记、福记、兴旺、云钿、顺兴、开利、顺发、福升、全利、仕记、森兴、潘源泉、新利、合顺、顺利、魏古、发利、禄讦、顺和馨、依发、嫩妹、兴记、兴利、流兴、可厂、仁铭、永成、德利、财记、仁官、森记、日兴、福利、明旺、交通、永顺、董兴记、高顺兴、林成兴、寿兴、林大炳、林道彬、成兴利、林记、依屑、林海官、大荣、道利、道铨、细嫩、宏发、彬讦、新兴、平安、秋利、灶官、新兴、双长利、祥利、兴德利、红利、元兴、三利、协顺、华煊、德利、林顺记、李元记、德兴、忠记、永记、合兴),主要集中在三县洲、帮洲、瀛洲等地,除4家能兼造汽船外,一般只能建造木帆船。同年,永安大溪村有5家造船户,从业人员26名。1953年,该村造船户增至9家,注册资金为旧人民币890万元。此后,随着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分散的造船户,一小部分被淘汰,大部分联合起来成立造船组、造船合作社或造船厂,进而发展成规模较大的集体或国营造船厂。如1954年长乐潭头成立造船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2月,有13家造船户加入漳州市造船合作社;1956年7月,参与组建公私合营福州船舶修造厂的手工业者有68户。同年,建宁县成立造船合作社(有造船工人110名),漳州地区有30多家私营造船户、180多名从业人员分别在漳州、石码、海澄建立3个造船合作社;1957年,永安县交通部门组织造船个体户联合成立造船小组。
  1958年以后,泰宁县梅口造船厂、新埔造船厂(属邵武县)、将乐县造船厂、永安县车船修造厂、沙县造船厂以及建宁县造船生产合作社,均在制造适用于各河系溪流运输需要的3~8吨麻雀船、5吨公鸡船、4吨平尾船、2.5吨水鸠船、运沙船以及蛙式浅水船等。
  此时,福建省内河水系木质货船主要有雀船、鼠船、鸡公船、鸠尾船、十锦标船(图1-1)、课差船、平濑船(俗称舢板船),平水荡、舢板船、尤溪船、连城船、浦城船、两艄船、永安小尾船、雀仔船、墟船、艚船、舾舰船、土船、粪船、小驳船等。其中雀船、鼠船、鸡公船为闽江主要船种。九龙江、晋江水系有浅水船、篷埕船、平底浅船、梭子船、溪溜船、湖头驳、四肚仔、龟仔、踢脚船、中驳船、高坡船、东溪船、西溪船、英驳、东田驳等。木兰溪水系有沟船、溪船。福安溪水系有翘尾船、斜滩艚等。
  1958年,在全面“跃进”的形势下,福建省对内河木质货船进行技术改造,大胆创新,以雀船为母型,结合各河系的实际情况,先后设计出放尾雀船、蛙式船、半栂角船、青蛙船、改良船、蝉式船等。
  1960年以后,受河运不景气和货轮发展的双重影响,内河木质货船渐趋淘汰,生产也逐步萎缩。但民营造船行业仍有建造内河木壳船,主要用于内河小溪流的小型木壳船。60年代,大量木质船舶严重失修,技术状况越来越差,需要更新,但由于船用木材资源日益紧张,缺口很大,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这时,全省各造船企业兴起建造钢丝网水泥船或转向建造钢质船舶,以解决木质船的更新换代问题。
  一、雀船
  雀船(麻雀船)因形如麻雀而得名(图1-2),头尾尖且微翘,中间宽,船帮呈微弧形,状如梭子,船底尖带圆,上有船篷,船头有桅帆,船尾有舵,并配有竹篙、双桨。雀船依舱数分三舱雀船至八舱雀船,载重2.5~8吨,大的有10~15吨。下行多载米谷,称米船;又因多漂流而下,与货一起出售,又称漂船。雀船自三国吴永安四年(261年)由建瓯建造以来,不断发展,至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仅邵武、光泽、泰宁、建宁四县就有498艘。清末,闽清县雀船达1000余艘。民国初期,雀船的建造技术传至沙县、永安等地,逐渐成为沙溪的主要船种。由于各河系水运条件差异,各地造船工匠因地制宜加以改进,因此各地形制略有不同。以建瓯的双尖雀船为例,船型平底斜,头尾尖、阻力小、船轻。使用头尾梢,转弯灵活,适于在险滩急流河道航行;且水线面为流线型,前肥后瘦,操作轻便。其缺点是吃水深,载量小,空船稳性差,死篷,装卸不便。造船用材也有讲究,大多用松、杉、樟木。松木用做船底;樟木用作做筋骨、船舷;杉木耐风吹雨打日晒,做桅、橹、舱等较为合适;船篷则用竹篾、竹叶制成。再如建宁县麻雀船头尾尖稍翘,肚大,底成棱形,使用灵活,尤适于水路较窄、滩多礁险的河道。由于麻雀船适合闽江水域的航运条件,民国时期,此类船型是闽江沿岸各地造船工场的主要产品。民国时期,闽清县雀船达3000余艘;福州帮洲拍龙道集结的雀船盛时达5000多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0年全省共有雀船3000余艘。1964年,闽清县尚有雀船1123艘。60年代中期在船型改造中,尤溪县航运大队选择了麻雀船,逐渐取代尤溪船而成为尤溪的主要船种。70年代中期,尤溪的雀船达170艘、660吨位。70年代末,麻雀船逐渐被机动船取代。
  二、鼠船
  鼠船因形似鼠而得名(图1-3),头尾尖,船底薄且平、船体窄而长、有船篷、船舵,并配有竹篙、木桨、橹。鼠船始于北宋,产于闽清,又称闽清鼠,长2.4丈,宽2.5尺,高约2.6尺,船体轻,吃水浅,适于内溪支流航行。清末、民国初,推广到建溪、沙溪、富屯溪。传至各地后,有称舴船、棺材船、大头船、舴蜢船等,其尺寸及载重量也不尽相同,邵武、光泽的船还添设风帆。民国前期,仅闽清县就有1000余艘,抗日战争后逐渐减少。20世纪40年代初,沙县有40艘,永安、将乐各有50艘,尤溪、建宁、泰宁各有30艘。50年代起,鼠船开始沿九龙溪传入清流、宁化。1974年以后,鼠船渐被淘汰。
  三、鸡公船
  鸡公船因形如公鸡而得名(图1-4),首尾上翘,船身小,船底平,有篷,船头有桅帆,船尾有舵,配有竹篙、桨,载重量4~10吨,吃水浅。转弯不够灵活,但适于滩行。鸡公船最早航行于汀江,明洪武元年(1368年)传入建宁。光泽最早的船种即鸡公船,清代鼎盛时有1200余艘。民国初传入闽江、沙溪,后光泽县该船数量逐渐减少。1965年被淘汰。
  四、沟船
  沟船(图1-5),载重2.5~5吨。明代前,木兰溪就有沟船,至民国,沟船已是莆田南北洋水乡重要运输工具。民国37年(1948年),有沟船900艘,其中涵江700艘,莆田200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沟船数量持续发展。1953年,莆田有1000余艘,1960年达4000余艘。此后,逐渐减少。1979年以后,沟船安装挂机成为机动船。
  五、湖头驳
  航行于晋江西溪上下游,有200多年历史,载重约5吨,吃水浅,转弯灵活。1960年尚有63艘,315吨位。
  六、浅水船
  亦称五帆船(图1-6),是居家、运输两用船,明代始,为九龙江西溪主要船种。船型:两头曲起,船底平坦,与航行九龙江的小翘尾船、翘尾平底船大体相似,均为平底八卦形。民国38年(1949年)前,仅航行于漳州、石码、海澄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山区经济的开发,浅水船进入西溪的金山、龙山、北溪的长泰、浦南和南溪的平和等地。
  七、蝉式船
  1959年,建瓯县航运公司吸收雀船阻力小、操作灵活的优点,结合建瓯至南平河道状况而设计出此船型(图1-7)。载重8~15吨,具有吃水浅、航速快、适于拖带等优点。1960年,建瓯有蝉式船100多艘。
  八、三合一船
  1958年,闽侯县尚干镇运输站职工在技术革新活动中,根据雀船阻力小、装货量多和土船低矮受风面小等优点设计制造此船。既可装载日用工业品、粮食等细微货物,又能装运砖瓦土石等粗笨物资,既可航行闽江下游内河小港,又可航行闽江口梅花以内边海、小澳。
  九、青蛙船
  1958年,福州市水运公司吸收雀船优点设计建造出此新船种。用以代替船头平、航速慢的小驳船,载重10~20吨。船身狭长,线型光滑,阻力小,航速快,操纵方便,便于装卸。
  十、半拇角船
  1959年,福州市水运公司在雀船改进型的基础上,设计制造出此船型。船底无龙骨,船身轻,船面宽,装卸方便。但吃水深,吨位小,宜航行于闽江下游支流小河。
  十一、娃式船
  1958年,邵武县交通运输公司根据当地河道和运输状况,发动群众设计建造此新船种。与鸡公船大体相似,其首尾及翘度改平,吃水浅,载重量大(5.5吨),不易损坏,但航速慢,灵活性差。
  十二、改良船
  1959年,永安航运公司职工在技术革新中,在雀船和鸡公船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设计,建造此船种。船底平,易过浅,稳性好,便装卸,但航速慢,不灵活。
  十三、闽改浅水I型船
  1960年,在全省内河木帆船普查基础上,以蝉式船为母型改进设计出此新船型。底宽,舭部肥大,船首进水角较大,舷弧稍平,船尾脱水面肥宽,尾腿低平,比蝉式船吃水浅,载量大。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船舶工业志

《福建省志·船舶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追溯事物的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附录内容断至1997年。记述了福建古代、近代和当代船舶工业,包括交通运输、渔业、盐业等船舶的建造、修理及配套制造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