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科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96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科教
分类号: S894
页数: 7
页码: 190-196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的蜜蜂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
关键词: 福建省 养蜂业 研究工作

内容

一、科学研究
  民国2年(1913年),张品南从日本引进活框蜂箱和科学养蜂技术,但是,时至40年代末,福建的蜜蜂科学研究工作始终停留在有限的小革新、小观察的水平上。50年代初,科学研究事业才起步。80年代是研究内容最广泛、最深入,成果最显著的时期。
  (一)机构与队伍
  民国4年(1915年),经闽侯县当局认可,张品南等3人合办的三英蜂场改立为闽侯县养蜂试验场,其主要业务是繁殖蜂群和培育蜂王,以供出售。直至1959年前,福建既没有专门的蜜蜂科学研究机构,也无专职科研人员,只有少数兼职的养蜂科研工作者。1960年,福建农学院创办养蜂专业。1963年成立养蜂研究室。从此,福建有了蜜蜂科学研究的专业队伍和专门机构,但人数不足10人,且只有中、初级研究人员。1969~1972年,福建农学院停办,养蜂科技人员被迫改行。1973年,福建农学院养蜂研究室恢复。进入80年代,随着全省养蜂生产的迅速发展,专业科研队伍不断扩大,至1990年,全省蜜蜂科学专业研究人员共达30余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5人)。此外,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福州工业科技研究所、福州第十七中学、福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漳州农业学校等10多个单位的一些科技人员、医生、教师,以及福州、漳州、莆田等地市级、县级养蜂协(学)会的部分会员也积极参与蜜蜂科学研究工作,总数逾百人。
  (二)内容与成果
  1.内容
  1949年以前,只有少数养蜂者自费开展有限的试验研究工作。民国23年(1934年),泉州庄渊澄开始对闽南蜜源植物的开花、泌蜜特性进行观察并作报道。民国24年,云霄县吴日章发明铜制“移卵夹”和铅丝制的“移卵串”,并以此试验成功“移卵养王”技术。是年,霞浦县萧禹言进行中蜂活框饲养试验。
  50年代,福建农学院龚一飞等进行意蜂与喀尼亚兰蜜蜂的杂种优势试验,蜜蜂为留种花菜和甘蓝、胜利油菜授粉的试验,蜜蜂繁殖、蜂蜜双丰收试验;莆田林岳三进行“复式育王”试验;福建省级机关第二门诊部姚慈幼进行蜜蜂疗法研究;福州刘仰文进行有王群生产蜂王浆试验、蜂蜜高产试验。
  60年代,福建农学院养蜂教研组、养蜂场等进行药物防治蜂螨试验;福州市人民医院开展蜂王浆临床应用研究;刘仰文进行中蜂形态特征及其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70年代,福建农学院养蜂研究室等单位协作进行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试验;福建农学院养蜂研究室开展中蜂抗囊状幼虫病选育种的研究、喀蜂和意蜂杂种优势研究。
  80年代,福建农学院蜂学系、蜜蜂研究室等进行蜜蜂电子取毒器、电热巢础埋线器的研制,胡蜂生物学及其防除法的研究,荔枝开花习性及泌蜜量的研究,中蜂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中蜂交配生物学的研究,蜜蜂的近交形式及其遗传相关的研究,蜜蜂为籽莲授粉的试验,中华蜜蜂精液贮存技术的研究,中华蜜蜂育种基础研究,蜜蜂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蜜蜂电生物学研究,提高中蜂蜂蜜质量与抗病性的研究,中蜂蜂蜜质量与抗病性的研究,蜂花粉开发利用研究,福建中蜂高产技术的综合研究,蜂产品加工创新工艺的研究,蜜蜂毒资源开发应用研究。福建省土产公司和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合作进行鉴别蜂蜜掺假新技术研究;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进行花粉营养素的提取技术及应用研究。
  2.主要成果
  1954年,莆田林岳三首先试验成功“复式育王法”。在第一次移虫48小时后,将王台的幼虫小心地镊弃,在原位立即再移进一个适龄的幼虫。采用这种方法培育的蜂王体格健壮,产卵力强,全国各地延用至今。
  1980年,福建农学院养蜂专业缪晓青研制出“蜜蜂电子时控取毒器”。该器采用电子时控间歇振荡电路,高频振荡时间延续5~10秒,间歇时间10~30秒,最大工作电流约100MA,间歇电流约0.3MA,工作输出电压峰值60~80V,频率1KHZ左右。具有操作简便、伤蜂率低的优点,整机性能居全国领先地位。一群意蜂每年可产蜂毒约5克。经不断改进、创新,该取毒器已于1987年成型,批量生产,正式定名为QF-1型蜜蜂电子自动取毒器。1988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989年,在福建省首届工业品博览会上展出,被福建省教育委员会授予省教育系统参展展品优秀奖。
  1981年,缪晓青研制成功JZ1型多功能电子时控巢础埋线机。该机采用电子时控电,在巢框线上直通8A左右的电流,框线发热并熔化与之接触的蜂蜡,从而埋入蜡质巢础中,它的特点是:速度快,每框埋线只需2秒钟,比通常使用溶铁式埋线器或齿轮速线埋线器埋线提高功效数十倍;耗电省,埋1万框线,仅耗电0.44度;功能多,除用于巢础埋线外,还可用作废巢脾快速卸框和提供2~13V直流电源蓄电池充电;操作简便。其论文被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1987~1989年度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989年,其样品参加福建省首届工业品博览会展出,被福建省教育委员会授予省教育系统参展展品优秀奖。
  1982年,福建农学院养蜂系龚一飞、张其康、侯光珊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陈克利合作,首先研究成功中蜂人工授精技术。采用自行研制的CH-1型微量注射器采集雄蜂精液,对经C02麻醉的性成熟处女蜂王进行精液注射,有效授精成功率达95%以上。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控制蜂王交配的大难题,为中蜂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有效的手段,填补了中国蜜蜂科学技术的一项空白、获1983年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1~1986年,福建农学院养蜂系王建鼎、张纬华等人,进行“胡蜂生物学及其防除法的研究”。通过对南靖、三明、福州等地几种捕杀蜜蜂的胡蜂的生物学特性的系统观察与研究,创制出“人工敷药器”和“自动敷药器”,还研制出防治胡蜂的药物——毁巢灵。将捕捉到的胡蜂,经上述器具敷药处理后放飞,每次处理30~40只,通常经5~6天,就达到使全巢成年胡蜂及其子代中毒死亡的效果。每年胡蜂越冬后,自蜂王开始活动起到第一代成蜂羽化前是防除胡蜂的最佳时期。推广、应用该成果,全国每年可以避免蜂群因胡蜂危害造成经济损失约3000万元。1989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5年,福建农学院养蜂系龚一飞,张其康、苏荣等人进行“中蜂交配生物学的观察与探讨”的研究课题。探明中蜂蜂王交配日龄为6~8日。首次明确中蜂蜂王交尾标志是由雄蜂的白色粘液和角囊外层的橙色粘液组成。取得蜂王认巢飞行持续时间、交配飞行持续时间、交配飞行一次的蜂王侧输卵管的精子数、自然交配蜂王受精囊精子数、雄蜂精子数及精子密度等一系列数据,为中蜂育种和人工授精提供科学依据。该论文获1986年中国养蜂学会优秀论文奖。
  1985年,福建农学院养蜂系邵瑞宜和畜牧兽医系夏增权进行“蜜蜂的近交形式及其遗传相关”的研究,对蜜蜂随机交配群体中各种近交形式及其遗传相关进行详细分析,并应用电子计算机摸拟各种近交形式中的后代纯合过程,计算后代达到纯合状态的速度。结果表明,连续使用母子交配或父女回交,是后代群体纯合最快的形式。从随机交配群体开始,母子交配经连续5代,其后代群体纯合度可达96%,经过19代即达到近交终点,纯合度达到0.9999980927;父女回交,要达到96%的纯合度也需5代,要达到遗传学上的纯合需要17代。但父女回交要比母子自交难度大。该研究为蜜蜂的纯度累积育种和高纯度自交系的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其论文获1986年中国养蜂学会优秀论文奖。1986年,福建省土产公司和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化学学科合作,试验成功鉴别蜂蜜掺假新技术。研制出主要成分为茨酮和硫酸的蜂蜜试剂I溶液,以及主要成分为铋盐和钼酸盐的蜂蜜试剂II溶液。I溶液用于检测蜂蜜中是否掺人蔗糖及其掺入量(5%以上);II溶液用于检测蜂蜜中是否掺入饴糖、水解糖浆、淀粉等。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达到当时国内的先进水平。
  1989年,福建农学院蜂学系苏荣茂、张其康、侯光珊等人,在龚一飞教授指导下,首次研究成功“中蜂精液漂洗提取技术”。使用漂洗衣I在25~30℃条件下漂洗中蜂精液,以200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10分钟,提取出精子密度为64.25万/微升的精液;继而以这种精液对性成熟处女蜂王进行器械授精,从而获得产正常受精卵的蜂王,其子脾整齐成片,子圈明显,封盖正常,平均日产卵量与采用原精液器械授精的蜂王无明显差异。在中蜂育种中,运用此项技术可延缓近交衰退,降低性位点等位基因的丢失;也可提高中蜂纯系选育和遗传研究的效果,该研究成果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二、教育
  福建的养蜂教育始于20年代,80年代为鼎盛时期,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短期培训班俱全,教育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一)高等教育
  40年代,福建省立农学院、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先后开设养蜂课程。
  1951年,省立农学院和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合并为福建农学院,继续开设养蜂选修课。I960年,福建农学院设养蜂专业,学制2年,每年招生20~40人,至1967年,共培养专科毕业生4届128人。1968~1977年,养蜂专业停办。1978年恢复,培养一届专科毕业生42人。1980年起,福建农学院养蜂专业改为4年制本科,面向全国招生,一般每年招生20~40人,其中有3年招生数超过40人。1981年成立养蜂系。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至1990年,共培养本科毕业生7届、256人,硕士研究生3人。此外,从1983年开始,福建农学院的园艺系、畜牧兽医系、农学系先后开设《养蜂学》课程。至1990年从未间断。
  (二)中等教育
  20年代,福州省立高级农林学校首先开设养蜂课程。
  1980年,漳州农业学校园艺、畜牧兽医专业开始设《养蜂学》课程,至1990年从无间断。此间,建阳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也曾开设《养蜂学》课程。
  (三)培训班
  民国23年(1934年),福州刘仰文应社会对养蜂人才的需要,在其主办的英文专门学舍,增设养蜂训练班。
  1965~1990年,福建农学院养蜂专业、省及部分地(市)、县有关部门先后举办过9期蜂业培训班,共培养200多名蜂业技术人才。
  (四)其它养蜂教育
  20年代中期,张品南在福州省立高级农林学校任教期间,同时举办养蜂函授班,函授学生数百人。80年代,福建省教育学院、福州农业学校等曾经举办过养蜂知识讲座。表特载-1若干年份全省各期蜂业培训班情况表三、养蜂协会
  一、成立情况
  民国36年(1947年),福州成立养蜂促进会筹备会,刘仰文任会长,旨在研究养蜂各种难题、交流养蜂经验。1951年,福州市成立养蜂事业促进会。1957年,晋江地区、泉州市和晋江县相继成立养蜂协会。1958年,莆田县成立养蜂工作者协会。1960年,龙海县成立养蜂协会。“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州市、晋江地区、泉州市及龙海县等养蜂协会解体。1982年,南靖县、龙溪地区养蜂学会相继成立。1983年3月,成立福建省养蜂协会,选出理事29人,组成第一届理事会。1988年12月,理事改选,选出理事28人,组成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会下设科技宣传部、信息咨询部和产品开发部。至1990年,全省有市级协会2个(福州、漳州),县(市、区)级协会17个(南靖、龙海、漳浦、华安、平和、长泰、漳州芗城区、连江、永泰、闽侯、福清、闽清、福州郊区、莆田、仙游、莆田市城厢区、涵江),共有会员1200人,其中省级会员165人。各级养蜂协(学)会的主要工作是:开展技术培训、普及养蜂知识,组织学术交流,为蜂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充当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参谋等等。
  (二)对外和对台学术交流
  1982年11月,龚一飞应邀出席加拿大阿尔伯达省养蜂工作者年会,就蜂螨防治等问题与该国养蜂界进行交流,并且考察该国的养蜂业。1984年8月,福建养蜂协会有关人士与来访的英国农渔部养蜂专家科克博士、蟥类专家格雷菲斯博士进行学术交流。1987年8月,省养蜂协会理事长龚一飞率领中国养蜂学会代表团出席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31届国际养蜂会议,并考察了波兰养蜂业。省养蜂协会先后有8篇论文入选第31届、32届国际养蜂会议宣读。
  80年代末,闽台蜂业界开始友好往来。1989年11月,台湾省养蜂协会理事李福凉一行访问福州,了解大陆养蜂生产、科研和教育情况。1990年6月,台湾省养蜂协会总干事吕国桂和台湾大学养蜂学博士朱亮光率领该协会考察团一行36人到福州考察,与福建省养蜂协会有关人士进行学术交流。
  (三)养蜂书刊
  民国7年(1918年),张品南先后译著《实验养蜂问答》(闽侯县养蜂试验场),《养蜂实验谈》(上海新学会社)。民国8年,张品南著《实用养蜂大全》(上海新学会社)和编译《实验养蜂场》(上海新学会社1920年)。民国9年,张品南创办中国第一种养蜂专刊一一《中华养蜂杂志》,只发行一年。民国12年,张品南又编译《养蜂采蜜管理法》。民国22年,闽侯县徐绍华著《最新养蜂学》。民国26年,闽侯县(当时称林森县)潘志农编著《最新实验中国蜂管理法》。民国29年,潘志农著《中蜂管理法》。
  1952年,福州市养蜂事业促进会创办《福州养蜂通讯》(不定期、内部发行)。1975年,龚一飞编著的《怎样养蜂》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龚一飞主编中国第一部高等农林院校养蜂课程教材《养蜂学》出版(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该书于1982年获“1977~1981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1982年,龙溪地区养蜂学会创办内部发行的不定期会刊《龙溪养蜂动态》(1990年更名为《漳州养蜂动态》),并且不定期出版养蜂专辑《闽南养蜂》。1983年,福州郊区养蜂协会创办内部发行的不定期会刊《福州养蜂>(1986年转为福州市养蜂协会会刊)。同年,福州刘仰文编著的《蜂王浆》出版(农业出版社);漳州农业学校李炳坤编著的《中蜂饲养技术问答》出版(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福建省养蜂协会创办内部发行的不定期会刊《福建蜂业》。1984年,龚一飞、张其康编写的全国统编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养蜂》出版(农业出版社)。同年,李炳坤编著的(实用养蜂手册》出版(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