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产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96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产品
分类号: S894
页数: 3
页码: 188-190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的蜂产品生产与加工。
关键词: 福建省 养蜂业 产品

内容

一、生产
  蜂产品种类很多,但福建现已形成商品的只有蜂蜜、蜂王浆、蜂花粉和蜂蜡。从古代开始家养蜜蜂起,至本世纪50年代中期,福建的蜂产品一直只有蜂蜜和蜂蜡两种;从50年代后期,开始有新产品——蜂王浆;80年代初,开始增添新成员——蜂花粉。随着蜂产品种类的增加,养蜂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一)蜂蜜生产
  养蜂取蜜,历来如此。民国2年(1913年)以前,使用旧式箱桶饲养蜜蜂,生产蜂蜜均采用毁脾取蜜的方法。先启开蜂箱(桶)一侧(端),用淡烟驱蜂离脾,再逐一割下巢脾,挤出或蒸出蜂蜜。如此取蜜,既毁坏巢脾,又伤害子脾,而且榨取的蜂蜜含有许多蜡渣、花粉及虫蛹的体液等杂质,品质较差。民国2年,引进科学养蜂技术后,开始使用摇蜜机分离蜂蜜。取蜜时,先抖落巢脾上的附着蜂,再切除封盖蜜的蜡盖,然后把蜜脾置于摇蜜机框笼内,转动摇蜜机,把蜂蜜从巢房内分离出来。摇毕,把巢脾归还蜂群。这种方法取蜜,巢脾完好无损,可继续使用,而且分离出来的蜂蜜较纯净,品质好。现在,凡是采用活框蜂箱养蜂的,均以摇蜜机分离蜂蜜;闽西、闽北等广大山区,还有80%以上的蜂农沿用旧法养蜂,采用毁脾取蜜的方法。
  1987年,福建农学院蜂学系试验生产巢蜜。巢蜜是蜜蜂酿造的全封盖小块蜜脾。它保持着花源芳香和醇馥鲜美的滋味,没有掺杂和污染,是目前世界上高档的蜂蜜品种,深受人们欢迎。由于生产巢蜜需要特置用具,其工艺也比生产分离蜜复杂,而且商品保存困难,所以未得推广。
  (二)蜂王浆生产
  1958年,福州刘仰文研究成功有王群生产王浆的技术。用隔王板把有王群分隔成育虫区和产浆区,实现产浆、繁殖两不误。是年,刘仰文还开始探索中蜂生产蜂王浆技术。1959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李俊所长到福州,委托福建农学院养蜂场冬季生产蜂王浆,支援北京。1961年,刘仰文提出以复式移虫为主要内容的中蜂王浆高产技术。但是,因中蜂产浆量不及意蜂,饲养中蜂的蜂农极少进行王浆生产。1982年,福建农学院养蜂系首先引进塑料台基,以替代传统上使用的蜡盏,进行蜂王浆生产。1986年以后,福州、莆田等地进行塑料台基者逐渐增多。至1988年,全省意蜂生产蜂王浆普遍使用从省外购买的塑料台基条。使用塑料台基,既免除了制备蜡盏的繁琐工序,大大提高了工效,又增加了蜂王浆的产量和改善了蜂王浆的质量。从1989年起,一些以生产蜂王浆为主的意蜂场,陆续从浙江引进意蜂王浆高产种王,使蜂王浆产量更高。1990年,莆田市7.5万群意蜂,平均每群年产蜂王浆0.8千克左右,比60年代初增加2~3倍。
  (三)蜂花粉生产
  80年代初,福州、莆田等地的少数养蜂场开始批量生产蜂花粉,随后,生产蜂花粉的蜂场逐年增加。1984年,全省生产蜂花粉达10.5吨。1990年,莆田市平均每群意蜂生产蜂花粉1千克左右。花粉的收集,一般使用简易铁丝圆孔脱粉器或全塑圆孔脱粉器。花粉的脱水,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有条件的,使用恒温干燥箱。在43~49℃的温度条件下烘干;没有条件的,把花粉铺在筛子上,再盖上一层洁净的纱布,置于太阳光下晒干,或者用电热焙干。花粉的包装贮存,普遍采用将干燥后的花粉装入稍厚、干净的纸袋里,外加塑料袋蜜封,保持干燥,标明包装日期、重量、花粉种类后,贮存在2~4℃的冷藏库内。
  二、加工
  新中国成立前,福建几乎没有蜂产品加工业。蜂蜜一般都是直接食用,或者用以调制中成药。蜂蜡,也只是用以制造蜡烛、丸衣之类。新中国成立后,福建蜂产品加工业的起步比其他一些省份晚。
  1961年,福州制药厂试产蜂王浆注射剂、蜂王浆片剂、蜂王浆胶囊及王浆蜜酒。蜂王浆注射剂是以新鲜蜂王浆、注射用葡萄糖粉、注射用水、酒精为原料。加工流程是:蜂王浆、蒸馏水混和过滤→加入酒精→过滤→回收酒精→加入葡萄糖及注射用水→过滤→装瓶消毒。蜂王浆片剂是以蜂王浆、无水葡萄糖为原料。加工流程:是两种原料研合混匀→过筛→真空干燥→加人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蜂王浆胶囊是以蜂王浆、无水葡萄糖为原料。加工流程是:将两种原料按比例研合混匀→过筛→真空干燥→研粉→过筛→干燥→装入胶囊。王浆蜜酒是以新鲜蜂王浆、蜂蜜、酒精、蒸馏水为原料。加工流程是:将王浆、蜂蜜混合调匀→加水→过滤→加酒精和水至总量→装瓶。是年,漳州制药厂也投入生产蜂王浆胶囊,以新鲜蜂王浆、白砂糖粉为主要原料。加工流程是:蜂王浆真空干燥→加入白砂糖粉混合均匀→装入胶囊。这一年产量有限,不上1000瓶(每瓶30粒),其后产量逐渐增加,工艺不断改进,至1987年,产量达100多万瓶。产品主要在省内销售,部分出口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1966年,厦门土畜产进出口分公司建成加工能力为1吨/小时的蜂蜜加工厂,对蜂蜜进行过滤、浓缩加工。工艺流程是:原料化验→选料配料→熔化→投料→加热→粗滤→精滤→浓缩→中间化验~成品搅成统一规格→成品化验→包装。其真空浓缩设备为隔膜式浓缩器。年加工蜂蜜1000~1300吨。该厂于1987年进行设备改造,加工能力达5吨/小时。加工后的蜂蜜主要提供出口。
  1987年,莆田市涵江蜂产品开发中心建成年产360吨的蜂产品加工厂,生产蜂产品系列饮料蜂蜜露、花粉露、王浆晶、花粉晶、蜂乳蜜等,其中,蜂蜜露和花粉露于1987年获福建省优秀新产品奖;1988年,分别获中国优质保健产品“金鹤杯”、“银鹤杯”奖;1989年,在巴西国家蜂产品博览会上,“佩玉”牌蜜露与中国其它40余种蜂产品集体获金牌奖。蜂蜜露以优质蜂蜜为原料,经酵母发酵而成,酒精度糖度10±1,淡黄色,澄清透明,无悬浮物。工艺流程是;蜂蜜稀释并调整成分→前发酵→后发酵→灭菌→过滤→灭菌→包装。花粉露以蜂蜜、蜂花粉为主料,大米粉为辅料,经酵母发醇而成,酒精度14°土1°,糖度为10±1,总酸度0.3~0.5,淡黄色澄清透明,有光泽,无明显悬浮物。工艺流程是:蜂花粉发酵-提取花粉精;蜂蜜→调整成分→前发酵→加花粉精并进行后发酵过滤→陈酿→匀兑→灭菌→装瓶→检验→成品。
  1987年,福州日用化工厂生产出“健康”牌蜂胶药皂。该产品于1989年3月被中国养蜂学会评选为优秀蜂产品。1988年,福州啤酒厂生产出“蜂蜜啤酒”。南靖县蜂产品饮料厂生产出蜂蜜汽水等饮料。
  此外,1985年起,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福建农学院蜂学系蜂产品开发部、福建省养蜂协会蜂产品加工厂、漳州农校等单位也相继开展蜂产品保健饮料、营养食品、化妆品、饲料添加剂等的研制。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