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载 养蜂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953
颗粒名称: 特载 养蜂业
分类号: S894
页数: 26
页码: 171-1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养蜂也的资源、用具、技术、产品、科教的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养蜂业

内容

福建养蜂历史悠久。南宋梁克家主修的《三山志》(1182年)中已有养蜂的记载。明黄仲昭《八闽通志》(1491年)载,福州府、建宁府、泉州府、汀州府、兴化府、福宁府、漳州府、延平府等地均出产蜂蜜、蜂蜡。
  民国2年(1913年)以前,福建饲养的蜜蜂只有一种,即中华蜜蜂(简称中蜂),而且都沿用古代原始饲养方法,将收捕到的野生蜂群或自然蜂群饲养在空心树段、竹编筐篓、木桶或谷仓、橱柜中,略加管护。取蜜时,先用烟熏,驱蜂离脾,然后割脾、榨蜜,蜂蜜产量低、质量差。
  民国2年,中国近代养蜂业先驱福建闽侯人张品南,首先从日本引进意大利蜜蜂(简称意蜂),采用活框蜂箱等新式蜂具和新法养蜂技术,推动了福建省及全国近代养蜂业的发展。民国7年,以张品南为主任的闽侯县养蜂试验场建立。接着泉州庄渊澄(20年代初期)、漳州郑通和(1929年)也开始饲养意蜂。至30年代,福州已有徐绍华、吴锡安、刘仰文等创办的蜂场,泉州有庄渊澄意蜂场,漳州有郑通和创办的闽南养蜂场(意蜂)。福建协和大学美籍教授凯洛格(Kellogg.C.R)提倡改良中蜂饲养,霞浦、福州、漳州等地陆续试验活框蜂箱饲养中蜂,获得成功。福州、泉州、云霄等地少数养蜂者进行蜜蜂饲养技术和蜜粉源植物等的试验、观察工作。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福建养蜂业深受摧残。抗日战争胜利后,略有转机。至1949年,全省饲养蜜蜂不到3万群。
  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的养蜂业发展较快。1990年,全省饲养蜜蜂21.21万箱,比1949年增加6倍多;产蜜量7100吨,增加30倍。由于受蜂产品市场、病敌害以及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养蜂业的发展呈波浪式状态。
  1950~1956年,是福建养蜂生产恢复时期,全省年饲养蜂群的数量一直维持在3万箱左右。但莆田县的养蜂业却有显著发展,1956年该县平原区有意蜂3000余箱、中蜂300~400箱,比1949年增加一倍以上。
  1957年,在全国养蜂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推动下,全省的养蜂生产有了明显发展。省农业厅主管全省养蜂工作。漳州市、龙海县、泉州市等县、市的医药公司、土产公司、商业局等部门,办起一批国营养蜂场;少数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办起集体蜂场。但总体上还是以个体养蜂为主。其中,晋江专区参加农业社的养蜂户只有9户,未参加的有799户。这一年,全省饲养蜜蜂共7.4万多箱,福州、晋江、龙溪一带养蜂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中蜂活框饲养逐渐增多,中蜂群的产蜜量成倍增加。
  1958~1961年,是福建养蜂生产的困难时期。1958年1月,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农垦部关于全国养蜂工作座谈会的报告》,报告提出“今后养蜂生产的发展,应该采取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主,各类国营农场为辅,外来蜂和本国蜂并重的方针”。报告还指明,在不影响社内劳动出勤的条件下,合作社应允许社员养蜂。这些方针、政策并未得到全面贯彻,还是片面强调集体经济,把许多个体蜂场折价收归公社或大队或生产队集体所有。不少集体蜂场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先后解散。另一方面,1959~1961年,全省意蜂相继暴发大蜂螨、小蜂螨危害,损失一半以上。由于国民经济困难,全省养蜂生产从1958年开始每况愈下,至1961年,全省饲养的蜜蜂只有3.7万箱,比1957年减少50%。在这期间,刘仰文研究成功意蜂王群生产王浆技术(1958年);1960年,福州和漳州制药厂开始进行蜂王浆的加工;同年,国家农业部委托福建农学院创办养蜂专业。
  1962~1966年,是福建养蜂业第二个恢复发展时期。1962年,农村经济复苏,一些被遣散的养蜂员又筹资重操旧业,加上有了防治蜂螨的方法,全省的养蜂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5年中,全省饲养蜂群数每年平均递增20.2%,1966年底,蜂群总数达9.3万箱。蜂蜜产量显著增加,每年平均递增26.9%,1966年总产蜜量达到997吨。养蜂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长途转地放蜂、追花夺蜜成为饲养意蜂的主要方式。同年,厦门蜂蜜加工厂建成投产。
  1967年和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社会动乱,交通不畅,饲料糖奇缺,大批国营、集体蜂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全省养蜂生产再度回落,全省蜂群数只有7万箱左右,年产蜜量约700吨。
  1969~1972年,是全省养蜂生产第三个发展时期。全省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一级的集体蜂场明显增加。4年中,每年蜂群数增加1万箱左右,产蜜量也随之平均约增加200吨。1972年底,蜂群总数10.8万箱,全年蜂蜜产量1563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南靖县活框饲养的中蜂达到7732箱,收购蜂蜜259.75吨,居全省中蜂产区的首位。1969年,由于搞战备,出省转地放蜂在交通上受到严重制约,影响养蜂生产的发展;福建农学院养蜂专业与其他院校一样被迫停办,教学、科研人员全部下放农村,科学试验处于停顿状态。
  1973~1976年,全省养蜂生产第三次回落。1973年,闽南中蜂产区暴发囊状幼虫病,来势凶猛,南靖县等重病区的中蜂损失80%以上。连续3年,病害迅速蔓延,严重影响全省的养蜂生产。1976年底,全省的蜂群数只有6.2万箱,年产蜂蜜1200吨。1974年,省农业局组织福建农学院养蜂研究室、龙溪地区畜牧兽医站、南靖县畜牧兽医站及南坑公社等单位,协作开展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试验,群众性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试验也开展起来。至1976年,该病得到有效控制。另外,1976年6月,福建省农业局、省供销社联合在南靖县召开全省养蜂生产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国营蜂场和集体养蜂事业,在不影响集体生产的前提下允许社员家庭养少量蜂群。
  1977年,全省养蜂生产出现回升势头。是年12月,福建省农业局、供销社发出《关于大力发展养蜂生产的联合通知》,要求各地尽快扭转从1973年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以来蜂群数年下降的局面。
  1978年和1979年,全省养蜂生产迅速发展。1978年,政府鼓励、扶持发展集体和家庭副业生产,9月间,省供销社、省农业局联合发出《关于抓紧蜜蜂秋季繁殖,夺取冬蜜丰收的通知》,提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定额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和适当奖励的制度,允许和鼓励社员家庭养蜂。各地国营、集体养蜂场陆续推行联产承包、超产奖励的制度。农户养蜂也迅速发展。全省养蜂群数恢复到1972年水平。福建农学院养蜂专业于1978年恢复招生。1979年,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推行和落实,蜂群数达到16.2万箱,比1978年增加51.8%;产蜜量达到3800吨,比1978年增加近1倍;蜂王浆产量猛增到21.7吨,比1978年增加2倍多。
  养蜂生产方面,进入80年代后,全省的国营、集体养蜂场基本都实行联产承包,出现以养蜂专业户、重点户为主体的新格局。莆田等地还出现新的组织形式——养蜂联合体,采取“合股投资、按股分成”的经营管理方式。1980和1981两年,养蜂业持续高速度发展,饲养的蜂群数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1981年底,全省蜂群数达24万箱,总产蜜量4800吨,蜂王浆达27.7吨,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这一年,莆田县有蜂场480个,其中养蜂专业户共440户,养蜂人数达2733人,共养意蜂4.1万余群,总产蜜量1250吨,蜂王浆18.5吨,居全省之冠。南靖县饲养中蜂2.6万群,产蜜547吨,名列全省中蜂区之首。1982~1986年,由于外贸出口量大幅度下降,蜂蜜、蜂王浆大量积压,收购价格过低,全省除少数县份外,总蜂群数从1982年开始逐年减少,到1986年只剩17万箱。不过,这几年的年产蜜量并未减少,反而增加,每年都超过5000吨。这与气候、蜜源、养蜂员技术水平提高以及一些养蜂员追求产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80年代初,蜂花粉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1984年,全省生产蜂花粉超过10吨,由于销路等因素影响,蜂花粉生产长期不景气。1987~1990年,是养蜂生产的平稳时期,各年的蜂群数量在20万箱上下浮动,蜂蜜产量也在7000吨左右徘徊。这一阶段养蜂生产有4个显著特点:一是规模扩大,养蜂专业户为了适应商品化生产需要,蜂群饲养量普遍增加,意蜂以户养60~80群的居多,中蜂户养80~100群。二是养蜂技术水平提高。养蜂员懂得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蜂群的生产能力。他们积极参加养蜂技术培训班,订阅有关科技书刊,老养蜂员对新养蜂员热情传、帮、带。蜂群快速繁殖,采取强群取蜜、转地放蜂、囚王断子、主要病敌害防治等先进技术,优良蜂种、高产塑料台基条等新科技成果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三是单产高。莆田市全部蜂群平均每群产蜜量达10千克,比1978年以前提高33.3%;平均每群产王浆0.8千克,增加29%。四是各级养蜂协(学)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协会努力为养蜂户排忧解难,提供技术、信息和法律的服务,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1990年,饲养蜜蜂4万箱以上的县(市)有莆田县;1~2万箱的有福清县、莆田市郊、仙游县、南靖县、平和县;0.5~1万箱的有闽侯县、晋江县、安溪县、武平县;0.2~0.5万箱的有福州市郊、永泰县、尤溪县、将乐县、惠安县、南安县、永春县、龙海县、漳浦县、长泰县、华安县、南平市、顺昌县、建阳县、建瓯县、浦城县、武夷山市、龙岩市、长汀县、永定县、上杭县。养意蜂最多的是莆田县,养中蜂最多的是南靖县。蜂蜜产量在2000吨以上的有莆田县;1000吨以上的有莆田市郊;400~500吨的有闽侯县;300~400吨的有仙游县;200~300吨的有福清县、南靖县、华安县;100~200吨的有尤溪县、晋江县、安溪县;50~100吨的有福州市郊、连江县、永泰县、同安县、将乐县、惠安县、龙海县、漳浦县、平和县、古田县。
  商品流通方面,1983年,国家取消对蜂产品的计划收购,省供销(土产)系统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购销;一些经营蜂产品的联合组织和自营组织,实行多渠道、少环节流通,协调产销关系,搞活养蜂经济。
  此外,加工、科技、教育等在进入80年代后都有较大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养蜂业虽有显著发展,但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西部与北部地区,发展养蜂生产的潜力很大,但至今蜂群数量少、蜂蜜产量低,蜜粉源植物资源利用率很低。二是蜂蜜质量欠佳,糖和水分含量偏高,还有重金属、抗生素污染现象发生,影响外贸出口;三是蜂产品实行多渠道经营,虽然搞活了流通,但管理工作跟不上,在产品紧俏时,不顾质量,多家抬价争购;产品滞销时,不积极经营,严重挫伤蜂农的生产积极性。四是蜂产品加工业落后,现有的加工产品缺乏竞争能力。五是领导机构不健全。
  第一节 资源
  一、蜂种
  (一)中华蜜蜂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原产我国。福建中蜂与全国各地的中蜂同属东方蜜蜂的中华蜜蜂亚种,但在形态上有些差异。福建中蜂的工蜂,其体色有黄、黑两种,以黄为主,而甘肃的中蜂则以黑色为主。福建中蜂工蜂吻总长平均5.08毫米。右前翅长平均为8.42毫米,而甘肃的中蜂分别为5.35毫米、8.85~9.00毫米。福建山区的中蜂,工蜂吻的总长比平原的短,如南靖山区的为5.02±0.08毫米,而福州的为5.10±0.08毫米,二者有显著差异。福建中蜂的蜂王体色也有两种:一种是腹部黑色带明显,黄色区暗灰,全身呈黑色;另一种是黄色区明亮,黑色带狭窄,全身呈枣红色。福建中蜂的个体明显小于甘肃中蜂,而与广东、广西及浙江的中蜂相近。福建中蜂的优点是:适应性强,无论是山区、平原都能饲养;个体耐寒,冬季和早春,气温6.5℃能出巢采集;嗅觉灵敏,善于利用零星蜜源;抗胡蜂及蜂螨的能力强。缺点是:蜂王产卵力弱,群势小,一般只能维持1.5~2.25千克(4~6千克足框蜂)的群势,明显小于云贵高原及北方的中蜂;分蜂性、盗性较强;抗巢虫力弱;容易弃巢飞逃。民国2年(1913年)前,全省各地饲养的蜜蜂都是中蜂。由于它具有上述优点,所以在引进西方蜂种之后,中蜂饲养量仍一直占全省总饲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广大山区,它是不可取代的蜂种。除家养的中蜂外,至今广大山区仍然蕴藏着大量的野生中蜂。
  (二)意大利蜜蜂
  意大利蜜蜂(简称意蜂),原产意大利,属西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民国2年,由张品南从日本引入闽侯;20年代初由庄渊澄引入泉州;民国18年由郑通和引入漳州。意蜂属黄色蜜蜂,蜂王头部、胸部黑色,腹部黄色至棕色,尾端褐色或黑色;工蜂头部、胸部黑色,腹部黄色,杂有黑斑或黑环,吻总长6.3~6.6毫米。意蜂繁殖力极强,分蜂性弱,能维持大群(可达20足框以上),采集力强,产量高,清巢性强,性温驯。但不善于利用零星蜜源,抗胡蜂、蜂螨能力弱。由于没有良种繁育体系,未进行提纯复壮工作,导致种性退化,品种混杂,生产性能降低。1974年,国家农林部和外贸部从国外引进一批意蜂纯种蜂王,经省农业局分配给福建农学院蜂场4只,龙海县蜂场5只,再由它们培育100余只纯种蜂王提供全省重点意蜂场试养。结果新引进的纯种意蜂繁殖力比本地意蜂高30%以上,产蜜量提高50%以上。可是,意蜂种蜜退化问题至今未能解决。尽管如此,它们与中蜂相比,在繁殖力、分蜂性和采集力等方面,均较优越。是本省福州、莆田、泉州、漳州等平原果区的当家蜂种。
  (三)喀尼阿兰蜜蜂
  喀尼阿兰蜜蜂(简称喀蜂),原产欧洲阿尔卑斯山南部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属西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民国37年(1948年),福州协和农业职业学校从美国引进1只纯喀蜂蜂王。喀蜂蜂王黑色,有的蜂王腹环节基部杂有棕黄色环带。工蜂体壳黑色,腹部第二和第三节背板常有棕色斑,有的具红棕色环带,毛灰色,外观呈灰黑色。吻总长6.4~6.8毫米。喀蜂采集力强,越冬性能优良,耗蜜少,性温驯,安静,盗性弱,抗囊状幼虫病能力强。但分蜂性较意蜂强,育虫节律陡峭。1974年,国家农林部和外贸部从南斯拉夫、奥地利等国引进喀蜂纯种蜂王,通过省农业局和外贸局分配给福建农学院蜂场4只、龙海县蜂场5只,并由它们培育近百只纯种喀蜂王扩大试养。喀蜂表现出采蜜力比意蜂强,性情比意蜂温驯,但繁殖力差,对新环境的适应性不如意蜂,秋后蜂王停卵早,群势下降快。
  1950年、1975年,福建农学院曾进行喀、意蜂杂交试验,以意蜂作为母本,喀蜂作为父本,配制出的意喀杂种,产卵力和群势发展与意蜂不相上下,采蜜力十分突出,但性情较凶暴。1951年,在福州洪山荔枝、龙眼花期,福建农学院饲养的意蜂采蜜群,一般群产蜂蜜50~60千克,而意、喀杂交蜂群,产蜜达75千克以上。长期以来,由于不重视蜜蜂良种选育,至今全省已无纯种喀蜂群。
  二、蜜源植物
  (一)分布
  福建山地、丘陵面积大。森林面积共达500万公顷(1990年),加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厚,广大山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蜜粉源植物,以及农作物、果树、蔬菜、瓜类,全省可供蜜蜂采用的蜜源植物共有500种以上。福建的主要山脉:鹫峰山一戴云山一博平岭,自东北走向西南,纵贯境内,造成该山脉南北两大区域气候条件差异,因此相应形成不同种类的蜜粉源植物分布区。
  东南沿海地区,即从霞浦和宁德的东南部沿海地带经罗源、连江、福州、闽侯、闽清、水口、福清、莆田、仙游、永春、安溪、华安、南靖、永定的下洋等一线为界的东南部地区,包括漳州地区、厦门地区、泉州地区、莆田地区大部分、福州地区以及宁德地区小部分。该区属亚热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该区土壤类型是亚热带典型的赤土性红壤,此外,还有赤土、砖红壤、黄壤、冲积土、水稻土、盐土等。该地区的蜜源植物种类繁多,粮油作物类主要有水稻、甘薯、玉米、油菜、芝麻、花生、蚕豆等;绿肥作物类主要有紫云英、田菁等;果树类主要有柑桔、荔枝、龙眼、橄榄、黄皮果、芒果、蒲桃、枇杷、香蕉、西番莲、柿、梨、桃、李、杏、葡萄等,近野生、半野生果树主要有山橄榄、板栗、桃金娘等;经济植物类和林木类主要有三叶橡胶、茶、油桐、千年桐、乌桕、大叶桉、柠檬桉、无患子、女贞、泡桐、攀枝花、珊瑚藤、柳、柽柳、八叶五加、马尾松、漆树、木荷、石楠、山乌桕、楠木、石栎、米槠、红栲、南岭栲、闽粤栲等;栽培蔬菜和瓜类主要有白菜、萝卜、芥菜、甘蓝等的留种部分,以及南瓜、西瓜、黄瓜、甜瓜、冬瓜、葫芦瓜等;其他野生草木蜜粉源主要有黄瑞木、野漆树、盐肤木、水苏、石齐宁、廊茵、辣蓼、箭蓼、益母草、金櫻子、菝葜、古买卖、石斑木、岗柃、柃木等。此外,惠安以南沿海至东山的大陆海岸的淤泥海滩,有桐花树等红树林树种中的良好蜜源植物。
  闽西北和闽中东地区,其南部界线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界线,北部界线自政和以南、建阳以南、顺昌桃花山与七合山、泰宁的大田、建宁的黄坊一线为界,包括宁德地区大部、建阳地区南部、三明地区和龙岩地区。该区属暖温带南部季风气候类型。土壤主要类型是红壤、黄壤、灰棕壤,兼有砂壤土、水稻土等。该区粮油作物类蜜粉源除甘薯外,基本与东南沿海地区相似;绿肥作物类蜜源有紫云英;果树类蜜粉源主要有柑桔、柿、桃、李、㮈、板栗、枣、杏、梅等,闽清、尤溪等部分地区有少量橄榄、龙眼、西番莲、枇杷等;经济植物和林木类蜜粉源主要有乌桕、山乌桕、大叶桉、柠檬桉、无患子、千年桐、油桐、泡桐、女贞、木荷、茶、楠木、石栎、红栲、闽粤栲、米槠、青岗栎、格氏栲、甜槠、马尾松等;栽培蔬菜瓜类蜜粉源,其种类与东南沿海地区相同;其它草木蜜粉源主要有黄瑞木、柃木、盐肤木、漆树、山苍子、毛冬青、白花笼、水苏、益母草、杜鹃花、乌饭、金樱子、蓟类及蓼属植物等。
  北部地区,其南部界线与闽西北、闽中东地区相连,北部界线与江西省和浙江省相邻,包括光泽、崇安、浦城、松溪,以及政和、邵武、建阳3县、市的北部地区。该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土壤类型以红壤为主,兼有黄壤、黄棕壤和高山山地草甸土。粮油作物类蜜粉源有水稻、油菜、玉米等;果树类蜜粉源主要有桃、梨、李、枣、苹果、葡萄、柿、板栗、野山楂等温带树种;经济植物和林木类蜜粉源主要有乌桕、山乌桕、桉树、泡桐、茶、苦槠、甜槠、长柄石栎、茅栗、锥栗、钩栗等;栽培蔬菜瓜类蜜粉源与其他地区相似;其他野生草木类蜜粉源主要有柃木、盐肤木、漆树、越桔、乌饭、灯笼花、白花益母草、益母草、蓼属植物等。
  (二)主要蜜源植物
  福建能提供大量商品蜜的蜜源植物主要有柑桔、荔枝、龙眼、乌桕、山乌桕、鹅掌柴、枇杷、柃等8种。
  1.柑桔
  全省各地普遍栽培柑桔,1980年,全省有柑桔32.22万亩;1985年达66.59万亩;1989年猛增至169.01万亩;1990年又发展到179.97万亩。闽北地区发展较快。栽培面积较大的有南靖、长泰、平和、华安、龙海、永春、德化、南安,以及闽侯、长乐、建阳、三明、连城等地。柑桔品种多,花期不一。福州的雪柑3月底4月初至4月下旬,福柑4月上旬至4月下旬;龙海芦柑4月初至4月中旬;三明温州蜜柑3月中旬至4月下旬。柑桔蜜腺呈盘环状,位于子房基部。花初开,花冠呈杯状时,泌蜜较多;花冠张开,花瓣呈辐射状时,泌蜜减少;花瓣反曲时,泌蜜停止。气温为20~25℃,无西北风时,泌蜜丰富,强群可产蜜10~15千克。柑桔新蜜橙黄色透明,甘甜清香,是上等蜂蜜。花粉充足,对蜂群繁殖十分有利。
  2.荔枝
  福建已有1500多年的荔枝栽培历史。1980年,全省有荔枝18.18万亩,1985年增加到19.83万亩,1989年达26.19万亩。1990年,全省荔枝栽培面积发展到27.14万亩,分布于闽南及沿海30多个县、市,其中漳浦约4.6万亩、龙海4.5万亩、诏安2万余亩。漳州市,荔枝总面积占全省的80%左右,其次是莆田、仙游,再次是南安、永春、泉州、福州、闽侯等县、市。福建荔枝有四五十个品种。荔枝蜜腺盘环状,位于花萼基部,初呈淡黄色,后变金黄色,泌蜜量随蜜腺颜色变深而增多。花期早荔枝2~3月,中荔枝3月下旬至4月上旬,晚荔枝4月上旬至4月下旬,福州可延迟至5月中旬。荔枝开花有大小年。荔枝为晚间泌蜜植物,气温达20~25℃,晴天、南风、夜露的晚间泌蜜最涌,流蜜量极大。一朵花泌蜜3天,第一天泌蜜最多,第二天次之。漳州荔枝,平均每朵雌花泌蜜量为8.95毫克,花蜜浓度为19.54%。大年,若气候正常,每群可取蜜30~50千克。1983年,龙海县收购荔枝蜜200余吨。荔枝蜜为浅琥珀色,芳香馥郁,有浓厚的荔枝花香,为蜜中上品。荔枝蜜是福建商品蜜的主要品种之一,而且是我国著名出口蜂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甚受欢迎。荔枝花粉少,不能满足蜂群繁殖的需要。晚荔枝花期,最好选择有黄皮果等良好辅助蜜粉源植物的场地。
  3.龙眼
  1980年,全省有龙眼18.88万亩;1985年为27.55万亩;1989年发展到40.20万亩;1990年,全省栽培面积达43.94万亩,居全国首位。龙眼大多栽培于沿海各县丘陵地,其中,以晋江、南安、同安、泉州、仙游、莆田等县面积较大,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左右。龙眼品种也很多。龙眼花蜜腺淡黄色、碗状,位于花萼基部。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漳州一带4月和5月初开花,晋江和莆田一带5月上旬至5月底,福州、闽清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开花大、小年明显,泌蜜适温24~261:。晴天夜间暖和,次晨有雾的南风天气泌蜜多。龙眼花期正值雨季,又有大小年,产蜜量高而不稳。大年气候正常,每群可取蜜15~25千克,丰年可达50千克。龙眼新蜜为浅琥珀色,气味芳香,是上等蜂蜜,龙眼蜜是福建商品蜜的主要品种之一,亦是主要出口蜜之一,龙眼花粉少,不能满足蜂群繁殖的需要,进入场地前,应准备充足的粉脾,开花后期,泌蜜量少,依天气情况应适当早退场。
  4.乌桕
  乌桕遍布全省各地,实有面积尚不清楚,以清流、连城、永定、浦城、政和、福鼎等县数量为最多,其次是泰宁、南平等县、市。乌桕生长于公路旁、田埂、沟旁、盆地、平原地区。花蜜腺2枚呈肾形,位于苞片外面基部两侧。花期6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大、小年区别不明显。泌蜜适温25~32℃,上午9~10时、下午3~4时泌蜜较多。在夜雨、日晴、温高、湿大条件下泌蜜丰富。生长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湿润的冲积土上的乌桕泌蜜最多。10~30年的壮树泌蜜量比幼树和老树大,比较稳产。常年每群可取蜜10~15千克。乌桕蜜为浅琥珀色,味甘甜。花粉土黄色,数量多,有利于蜂群繁殖。
  5.山乌桕
  全省各地山区都有大量分布,实有面积尚不清楚,尤溪、南平、顺昌、邵武、三明、永安等县、市数量多且较集中,利用较充分。花蜜腺2枚,呈肾形,位于苞片外面基部两侧。山乌桕的花期,闽南、三明浅山区5月中、下旬开花至7月上旬结束,深山区及武夷山为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泌蜜丰富,蜜蜂爱采,温高湿大天气泌蜜较多。生长在山腰、谷地,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阳光充足地带的山乌桕泌蜜量较大。大、小年不明显,较稳产,常年每群意蜂可取蜜15~20千克,丰年可达25~30千克;每群中蜂可产蜜10~15千克。山乌桕蜜浅琥珀色。甘甜适口,香味较淡,是福建商品蜜主要品种之一。花粉充足,有利于蜂群繁殖。
  6.鹅掌柴(又称八叶五加)
  鹅掌柴分布较广,从福鼎经霞浦、罗源、连江、福州、永泰、仙游、永春、华安、永定等一线的东南沿海各县林地都有分布,其中平和3万余亩,南靖近3万亩,龙海、云霄、长泰、华安各1万多亩,诏安、漳浦近万亩。南靖、永泰、福州等地利用较充分。全省实有面积尚不清楚。鹅掌柴蜜腺淡黄色,杯状,位于子房顶部。花期10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由北向南推迟。老树先开花,壮树次之,幼树和再生树最迟。一株树的花,上部先开,依次中部和下部,花期20多天。花序大,花朵多,花粉充足,流蜜期长。气温18~20℃、相对湿度80%左右泌蜜最多,尤其在南风回暖、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泌蜜更多。北风降温,12℃以下泌蜜减少或停止。大、小年不明显,只要秋季雨水充足,花期天气好,气温高,就能大流蜜。鹅掌柴花味芳香,泌蜜丰富,蜜蜂容易采集,对蜜蜂引诱力很强。福建鹅掌柴花期正值干季,晴天较多,有利于花蜜分泌和蜜蜂采集,但时值冬季,时有低温寒潮,会影响泌蜜和蜜蜂采集。严霜能使花朵凋谢、花期缩短。中蜂可以充分利用,意蜂一般只能利用前期,常年每群可取蜜10~20千克,丰年可达40千克。南靖县鹅掌柴蜜年产量,最高达400余吨,居全省之冠。鹅掌柴新蜜浓度高,含水量20%左右,浅琥珀色,结晶为乳白色,新蜜略有苦味,是福建商品蜜主要品种之一,内销、出口都很受欢迎。
  7.枇杷
  全省各地普遍栽培枇杷,1980年,全省有2.99万亩;1985年发展至7.78万亩;1989年达15.56万亩;1990年为15.65万亩。主要分布在莆田、云霄、福清、福州、连江等地。枇杷蜜腺呈杯状,位于杯状花托的凹面上,花期11月上旬~12月中旬。气温15℃就泌蜜,20℃泌蜜增多,特别在夜凉昼热、南风回暖、空气湿润的条件下泌蜜更多。枇杷花期长,且福建省沿海地区11~12月气温较高,平均达16T:以上,对泌蜜有利,但有时也受低温寒潮的不利影响。枇杷开花大、小年明显,常年每群可取蜜5~10千克。纯枇杷新蜜浅琥珀色,结晶白色细腻,有浓郁的枇杷香味。花粉黄色,数量多。
  8.柃(野桂花)
  全省各地山区都有分布,以鹅掌柴分布线的西北面各县山地数量较多,全省实有面积尚不清楚。福州北岭、闽清、三明、永安等地都有商品柃蜜。柃的蜜腺呈环状,位于花丝和花冠基部。福建柃属有柃木、华南毛柃、二列柃、岗柃、细枝柃、毛果柃、米碎花等10多种,所以花期较长。自10月下旬至次年3月,都有柃属植物相继开花。闽西梅花山岗柃开花期10~11月,细枝柃11~12月,微毛柃12月至次年1月。同一种柃,在不同地区开花期不一样,自高纬度向低纬度、高海拔向低海拔逐渐推迟。一种柃木通常开花10~14天。泌蜜适温14~20℃。夜经轻霜,日出天暖就泌蜜,在夜凉昼热的条件下泌蜜更多。柃花泌蜜丰富,大、小年不明显,较稳定。中蜂可充分利用,意蜂一般只能利用早、中期。常年中蜂每群可取蜜10~20千克。柃蜜浓度高,含水量19%左右,水白透明,结晶洁白,质地纯净,花粉充足,有利蜂群繁殖,气味清香,色味俱佳,堪称“蜜中之王”,在国内外市场很受欢迎。
  (三)蜜源植物利用与保护
  据《漳州府志》记载,唐朝漳州刺史陈元光部将丁儒所著《归闲二十韵》中已有蜜取花间液之说。《闽产录异》(1886年刻本)中记载,福州、兴化、泉州、漳州等地以龙眼、荔枝二花之蜜为最好,冬蜜次之,乌桕蜜最差;明嘉靖七年(1528年),安溪涂山中发现松树梢上分泌有甜液。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全省饲养的蜂群数量甚少,绝大部分蜜源白白流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养蜂业的发展,蜜源植物的利用率,特别是栽培蜜源植物的利用率有了明显提高。对野生蜜源植物的利用率依然很低,估计鹅掌柴蜜源只利用60%左右,山乌桕利用30~40%,柃利用20~30%。一些果树类蜜源植物,因花期施用农药,引起蜜蜂中毒死亡,既妨碍蜜源利用,又不利果树的授粉。1987年4月,龙海县九湖乡在荔枝花期喷洒农药,仅南靖县的中蜂就中毒一万多群,损失35万余元。70年代后,全省柑桔生产发展迅速,但因花期普遍施用农药,基本上不能利用,蜂农谈柑桔而色变。福建柑桔蜜已属罕见之物。
  全省除少数地区外,普遍不重视蜜源的保护。鹅掌柴、山乌桕等野生蜜源植物被大量砍伐。1983年,南靖县奎洋乡企业经理部收购鹅掌柴树10多万公斤,加工鞋垫木出售。华安等县的类似问题也很突出。还有不少地方,将鹅掌柴砍作薪炭或烧灰炼碱。70年代以来,不少山区县大批砍伐乌桕、山乌桕以种植白木耳。古田县的乌桕几近绝迹,南平市的乌桕至少被砍去80%。
  1983年9月15日,南靖县人民政府率先行文全县,强调保护八叶五加即鹅掌柴蜜源,要求各乡、场、镇和有关单位广泛宣传保护八叶五加蜜源植物,发动群众制订《乡规民约》,把八叶五加等主要蜜源树列为重点保护的植物资源之一,严禁乱砍滥伐。文件还规定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向乡、村的群众收购八叶五加树及其制成品,违者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第二节 用具
  民国2年(1913年),闽侯张品南在引进意大利蜜蜂的同时,也引进一整套新式养蜂工具。时至今日,全省的养蜂用具,乃以新式为主,新旧共存,土洋并举,式样、规格不一。蜂具大部分自给,但没有专门的蜂具厂。
  一、蜂箱
  (一)意蜂蜂箱
  福建自引迸意大利蜜蜂以来,普遍使用10框标准蜂箱即郎氏标准蜂箱。每个箱体放置448x232毫米的长方形巢框10个,在底箱上可叠加数个继箱,以扩大蜂巢。这种蜂箱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和工蜂的采集力。进入60年代以后,意蜂普遍进行转地饲养,为了便于搬运和管理,采蜜群大多使用一个巢箱加一个继箱,繁殖群使用一个巢箱(也称平箱)。为了转运途中蜂群的安全,在蜂箱上另设专门的通气装置:在箱盖前后端开设长条形、可启闭的通气窗;以铁纱副盖代替木板副盖;在箱身的前壁、后壁,开设可启闭的通气纱窗,或者在箱底中央开设配有闸板的纱窗。此外,为了加固蜂箱及方便搬运,还将标准箱的活动箱底改为固定底。同安县有少数蜂农,从1976年开始试用16框横卧式蜂箱饲养意蜂,现仍有少数定地饲养意蜂的蜂农使用这种蜂箱。
  (二)中蜂蜂箱
  民国2年(1913年)以前,全省都使用旧式箱桶饲养中蜂,有的用立式圆形木桶,有的用长方形板箱,有的用涂泥横卧式圆形蔑笼(主要在闽南),还有的用谷仓、橱、柜、打谷桶等,各式各样。在旧式蜂箱里,蜂巢是固定的,不能提脾检查,饲养管理十分不便。割脾取蜜,伤蜂伤子脾严重,且产量低、蜜质差。后受饲养意蜂的启发,从30年代开始,福州、霞浦、漳州等地陆续有人将旧法饲养的中蜂改用活框蜂箱饲养。50年代,活框蜂箱饲养中蜂不断增多,60年以后,福州、莆田及闽南地区已相当普遍。使用的箱型,基本上是意蜂10框标准箱。从80年代起,各地根据中蜂的习性及蜜粉源、气候等条件,在意蜂标准箱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因此,箱型种类很多。其中,饲养中蜂最多的南靖县,根据中蜂群势小,使用意蜂标准饲养单群不经济,而双群同箱饲养容积又显得太小的情况,改用6框箱饲养单群,12框箱饲养双群。80年代末,闽南普遍使用12框箱,福州也有使用6框箱的,同安等地则使用7框箱、9框箱,三明、永安等地还有使用高窄式蜂箱的,但使用意蜂标准箱的中蜂场(户)依然不少。另外,依据中蜂自然巢脾比意蜂略薄的特点,中蜂巢框上梁宽度比意蜂标准箱巢框窄2毫米。多数箱型的巢框尺寸为:上梁长480毫米、宽25毫米、厚19毫米,侧条长222毫米、宽25毫米、厚10毫米,底梁长428毫米、宽19毫米、厚10毫米。闽西、闽北广大山区,现在仍有许多蜂农使用旧式箱桶饲养中蜂。其中,龙岩地区家养的中蜂近2万群,其中90%使用旧式箱桶。
  福建木材资源丰富,蜂箱全部自给。一般由用户提供图纸,木器厂或个体木工承包制作。
  二、巢础
  巢础是具有巢房房底模型供蜜蜂筑造巢脾的人工巢房基础。它是科学养蜂不可缺少的重要用具之一。民国2年(1913年),从日本引进巢础,省内养蜂使用巢础从此开始。长期以来,养蜂所使用的都是以蜂蜡为原料的普通巢础。意蜂巢础和中蜂巢础制造方法相同,但规格不一样。意蜂巢础的房眼宽度(即内切圆直径)为5.31毫米,每100平方厘米有851个工蜂房;中蜂巢础的房眼宽度4.61毫米,每100平方厘米有1243个工蜂房。80年代以来全省使用的巢础,绝大部分是用滚筒式巢础机轧制出来的,这种巢础房底薄、房眼清晰、厚薄均匀、整齐美观、用蜡省。同安、南靖及龙岩等地有少数蜂农使用的巢础,是用水泥巢础压印器印出来的,这种巢础房眼浅且不清晰,厚薄不匀,比较费蜡。
  我省巢础基本自给。80年代以来,随着全省养蜂业的发展,巢础加工业逐渐兴旺。现在,养蜂生产比较发达的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厦门等市所属的县、区,90%以上的地方都有加工、经营巢础的个体户。此外,福建农学院养蜂试验场等少数国营或集体单位也生产、销售中、意蜂巢础。
  三、其它蜂具
  养蜂用具,除蜂箱、巢础外,还有摇蜜机、隔王板、移虫舌、面网、蜂刷、起刮刀、割蜜刀、喷烟器、蜂花粉采集器、电取蜂毒器等。
  摇蜜机是科学养蜂不可缺少的重要蜂具之一。福建从民国8年(1919年)开始使用摇蜜机,亦是张品南首先从日本引进的。长期以来,全省使用最普遍的是金属材料制作的两框换面式摇蜜机,这种摇蜜机体积小,携带方便。此外,南靖等地山区少数蜂农,根据两框换面式摇蜜机的原理,以杉木为原料,自制木质摇蜜机,亦甚为实用。两框换面式摇蜜机依靠外省供应。1990年,福建农学院从省外引进塑料两框换面式摇蜜机。这种摇蜜机具有重量轻、无污染等优点。
  隔王板主要用来限制蜂王的产卵及活动范围,分清贮蜜区、育虫区。分平式和框式两种类型。组织采蜜群、育王群、双王群、产浆群等都需要隔王板,民国2年(1913年)从日本引进。1958年,莆田县城关、涵江鳌山有生产、销售竹制线型隔王板的个体户。80年代中期,因销路欠佳而停止生产。现在一般都从省外购买,使用最普遍的是竹制线型隔王板。从80年代开始,部分使用塑料隔王板。
  蜂花粉采集器是生产蜂花粉的专用工具。福建从80年代初开始批量生产蜂花粉,一般都使用巢门式蜂花粉采集器,包括普通蜂花粉收集器、全塑圆孔脱粉器、简易圆孔脱粉片或简易铁丝圆孔脱粉器等。前两种花粉采集器所收集的花粉团比较卫生,而且在收集过程中,可以避免花粉团受阳光直接照射,花粉团质量较好。全塑脱粉器依靠外省供应。
  电取蜂毒器是生产蜂毒的专用机具。1980年以后,本省有极少数的养蜂户试生产蜂毒。他们使用的电取蜂毒器从省外购买。1980年,福建农学院蜂学系研制出“蜜蜂电子时控取毒器”,尔后几经改进、完善,于1987年成型、批量生产,正式定名为QF-1型蜜蜂电子自动取毒器。1988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南靖、漳州、龙海、漳浦、长泰等地商业部门相继开设蜂具商店,出售蜂箱、巢础、摇蜜机等多种蜂具,但因经济效益不佳,从8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停业,至1990年全省尚无一家象样的蜂具商店,购买蜂具较为不便。
  第三节 技术
  福建是全国中蜂主产区之一,所饲养的中蜂群数将近意蜂的一倍。由于中蜂的蜂蜜单产不及意蜂的1/2,加上通常只有蜂蜜、蜂蜡两种产品,而意蜂除蜂蜜、蜂蜡外,还有蜂王浆、蜂花粉等,所以全省中蜂的年产值反而少于意蜂。意蜂的饲养规模一般比中蜂大,中蜂、意蜂的饲养技术及饲养方式也不尽相同。
  一、蜂群饲养管理
  福建春季阴雨天气多,常有寒潮,既影响蜜蜂的采集活动,又影响蜜粉源植物的开花、泌蜜,所以对培养强群迎接本省首要的荔枝流蜜期甚为不利。流蜜期,中蜂因分蜂性强,难以维持强群,产蜜量一直较低。盛夏,外界蜜粉源枯竭,天气炎热,蜂王停卵,群势显著下降,是蜂群周年生活和养蜂生产的困难时期。人秋以后,平原地区的意蜂,因蜜粉源稀少,气温偏高,“秋衰”严重,影响来春繁殖。针对这些问题,广大科技人员和蜂农,经过长时间摸索,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管理蜂群的方法。
  (一)加快蜂群春季繁殖
  从福建春季的蜜粉源、气候及秋后的群势条件看,如果按单王群任其自然繁殖,则闽南荔枝流蜜期开始时,一般很难养成强大的采蜜群势。从50年代末起,福州、莆田、泉州、漳州等地养蜂业发达地区的养蜂人员,经过不断试验,总结出若干加快蜂群春季繁殖的有效措施。其一,双群同箱繁殖。50年代末,泉州、福州等地首先在意蜂上采用这个方法,将两个弱群或中等群合养在一个箱内。中间用闸板或铁纱闸板隔开。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巢温,产卵圈大,比单群繁殖快速得多。60年代中期,福州等地养中蜂也开始采用这种方法。进入80年代,闽南各地普遍采用这一方法。其二,一强一弱的主、副群繁殖,以强带弱、以弱助强。其三,密集群势,前期保持蜂多于脾,中、后期保持蜂、脾相称。其四,奖励饲喂,春季繁殖期,由于气温低,蜜源植物泌蜜少或不泌蜜,奖励饲喂既能满足蜂群生活及育虫的需要,又能刺激蜂王产卵。60年代初,福州地区一些中蜂场实行中蜂分组轮流奖励饲喂。其五,补充蛋白质饲料。蛋白质是蜜蜂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营养物质,蜜蜂幼虫的成长发育及幼年蜜蜂器官的完全发育等,都离不开蛋白质的消耗。春季,省内蜂群常出现严重缺粉、幼虫被拖弃的现象。1959年,福州有经验的养蜂者就认识到蛋白质饲料对蜜蜂的重要性,首先使用牛奶与糖浆的混合物对意蜂进行奖励饲养。1985年以来,莆田、福州、漳州等地的许多蜂农,采用人工饲喂花粉或花粉代用品的办法以弥补粉源不足。
  (二)强群新王采蜜
  强大的群势,是获取蜂蜜高产的前提。50年后期,我省养蜂界已普遍认识到这一点。但是,中蜂群势强了,容易产生分蜂热。一旦出现分蜂热,蜂蜜产量反而更低。从70年代后期开始,闽南尤其是龙溪地区饲养中蜂的蜂农,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采用新产卵王(或处女王)组织强大采蜜群,而且群内保持适量的子脾,产蜜量显著增加。
  (三)越夏期保存蜂群实力
  七、八、九三个月,福建天气炎热,蜜粉源枯竭,敌害严重,常出现蜂王停卵或卵不孵化、幼蜂束翅,工蜂疲于扇风降温,既增加贮蜜的消耗,又缩短寿命,致使群势大幅度下降。1958年以来,全省各地蜂农总结出“新王、足蜜、一定群势”是蜂群安全越夏的前提条件。“新王”,指意蜂必须是当年的蜂王;中蜂必须是夏初培育的蜂王;“蜜足”,平均每足框蜂需有1~2千克的贮蜜;“一定群势”,一般在3足框蜂左右。蜂农们还创造出“海滨越夏”和“山林越夏”的先进经验。海滨温度,湿度适宜,敌害少。从60年代以来,厦门和龙海地区的蜂群迁往海边牡荆、芝麻区,晋江地区蜂群迁往海边田青区,福州和闽侯地区的蜂群迁往海边瓜区,都获得满意的效果。高山密林,天气凉爽,有零星粉蜜源,中蜂多数深入山区渡夏,效果很好。
  (四)克服蜂群秋衰
  9月中旬以后,转地省外的意蜂陆续回闽,不少地方秋季蜜粉源缺乏,零星少量的桉树、山花、野草蜜粉源,难以满足蜂群繁殖的需要;蜂王在转地连续赶采大流蜜期之后,产卵力明显下降。利用有限的辅助蜜源,让蜂王继续产下少量的卵,显然难以维持蜂群后期的群势,冬季至蚕豆花期群势十分弱小,发展甚为缓慢。1982年以来,莆田等地的蜂农,采用囚王断子的管理措施。在晚稻粉源结束后,把蜂群迁至周围没有粉源、坐南朝北、天气阴凉的场地,用王笼把蜂王囚禁起来,迫使蜂群断子一段时间,直至蚕豆开花才放出蜂王。这种技术可达到节省饲料、减少人力和物力开支、延长工蜂寿命、使蜂王得到休息、有利于治螨等效果。
  二、病敌害防治
  蜜蜂的病害和敌害,是养蜂业发展的重要障碍。50年代末以来,福建曾先后发生过两次大的流行性蜜蜂病害,给全省的养蜂业造成严重损失。全省养蜂工作者,经过不断试验、研究,已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蜜蜂主要病敌害的技术措施。
  (―)病敌害种类
  本省的中蜂和意蜂,曾经发生过的病敌害种类很多。病害有两大类,一是传染性病害,二是非传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主要有,属于病毒病害的囊状幼虫病和麻痹病;属于细菌病害的美洲幼虫腐臭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属于原生动物病害的孢子虫病和马氏管变形虫病;属于寄生虫病害的大蜂螨和小蜂螨。非传染性病害主要有茶花蜜中毒、农药中毒等引起的卷翅病(又称束翅病)。敌害主要有昆虫类、两栖类和兽类。昆虫类敌害,主要有巢虫、胡蜂和蚂蚁,两栖类敌害主要有蟾蜍。兽类敌害主要有黄喉貂等。
  (二)主要病虫害的流行和危害
  1.大蜂螨、小蜂螨
  1959年3月,福州市各意蜂场先后发生大蜂螨为害,至10月间,大部分蜂场的蜂群损失50%以上。莆田、泉州、漳州等地意蜂也在这一年相继遭受大蜂螨危害。漳州地区意蜂损失达70%。大蜂螨既寄生在成蜂体上,也寄生在幼虫房里。成蜂被寄生后,体质衰弱,采集力下降,寿命缩短。被寄生的幼虫,有的在幼虫期死亡;有的在蛹期死亡;有的虽幸而羽化,也常是翅、足残缺不全,不能飞行。受害严重的蜂群,往往死蛹、死蜂遍地,幼蜂四处爬行,群势迅速减弱,进而全群覆灭。在本省,春、秋季节群势较弱时,大蜂螨寄生率和寄生密度较其他季节高。
  1960年8月,福州市各意蜂场发生小蜂螨危害,其程度较大蜂螨更为严重,两个月间,有的蜂场整场毁灭。其他地区的意蜂,也在这一年陆续出现小蜂螨危害。小蜂蟥的整个生活过程,都寄生在子脾中,靠吸取幼虫的体液为生,受害严重的蜂群,虫死蛹烂,甚至断子。在本省,6月中旬以后,蜂群内小蜂螨逐渐增多,寄生率、寄生密度呈直线上升趋势,10月中、下旬达到最高峰,不少峰群因此灭亡。
  由于螨害来势凶猛,初期又束手无策,全省意蜂群数减少70%以上,直至1963年,蜂群数量才开始回升。这是本省养蜂史上第一次蜂病大流行。至今,蜂螨仍然是本省养蜂生产上最主要的虫害之一。
  2.中蜂囊状幼虫病
  1972年,中蜂囊状幼虫病从广东蔓延到本省漳浦县,1973年秋季以后,在全省沿海地区普遍流行。龙溪、莆田、晋江、福州、厦门、闽侯等地区,中蜂损失70%以上。其中,南靖县1972年有中蜂7732群,蜂蜜收购量达5195担,1973年由于中蜂囊状幼虫病暴发成灾,至1974年,中蜂仅存1965群,产蜜量仅1174担。同安县在此病暴发前有中蜂3000余群,暴发后只剩下12群。这是本省养蜂史上第二次蜂病大流行。此病是由传染迅速的蜜蜂幼虫病感染死亡的,一般是5~6日龄的幼虫,多数死于封盖后。病情表现有两种类型:一种急性型,大片子脾很快全部死亡;另一种是慢性型,少量染病幼虫夹杂在健康幼虫之间陆续死亡。在福建,冬、春季节发病严重,尤以当年11月中旬至12月,翌年2~3月为发病高峰。1990年,此病在老病区仍时有发生,新病区也在不断出现。
  (三)主要病虫害防治
  1.美洲幼虫腐臭病
  预防措施:本省普遍采用给蜂群饲喂0.1%磺胺噻唑钠糖浆的方法,预防美洲幼虫腐臭病。
  治疗方法:通常使用磺胺噻唑钠、四环素和土霉素等3种药物进行治疗。先配好50%糖浆,然后每公斤糖浆加入磺胺噻唑钠(针剂或片剂)1克,或者四环素10~20万单位,或者土霉素10万单位,混合均匀后喂蜂。每框蜂每次喂药物糖浆50~100克。每隔3~4天喂一次;3~4次为一个疗程。直至症状消失。症状消失后,过一两个月,再治一个疗程。至来年春季发病前,再治1~2次。每个疗程应将3种药物交错使用。在喂药治疗的同时,结合换箱换脾。病群使用过的蜂箱、巢脾,用乙烯氧化物(EO)气体熏蒸消毒。
  2.欧洲幼虫腐臭病
  预防措施:福建省普遍采用加强蜂群的饲养管理,如春季合并弱群、密集群势、加强保温和喂足饲料等,结合奖励饲养进行喂药预防。
  治疗方法:一般使用链霉素、土霉素和四环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甚好。用药量及饲喂方法与美洲幼虫腐臭病的治疗方法相同。
  3.中蜂囊状幼虫病
  本省普遍采用由福建农学院等单位协作研究出来的综合防治技术:从发病蜂场中选择一组抗病力强,其他性能也较为理想的蜂群,分别培育雄蜂和蜂王,替换病群的蜂王。加强蜂群的饲养管理,春、秋容易发病的季节,合并弱群、密集群势,加强保温,喂足饲料。换王、囚王,人为断子一个时期。用华千斤藤干块根或半枝莲,加水适量,先以猛火煮沸,继以文火煎煮15~20分钟,经过滤去渣后,趁热配成饱和的药液糖浆。傍晚饲喂蜜蜂,隔天喂药一次,连喂5次为一个疗程。每10框蜂用华千斤藤干块根10克或半枝莲干草50克。用0.3%高锰酸钾或10%漂白粉水溶液对病群的蜂箱进行消毒。
  4.大蜂螨和小蜂螨
  根据蜂螨的寄生特性,利用蜂群断子期治螨,效果最好。在蜂群繁殖期治蟥,可采用扣王断子或分巢治螨。本省意蜂场治螨用的药物种类很多。1960~1967年,主要使用萘粉和鱼藤精。具体治法:一是萘粉。将萘粉均匀地撒在纸板上,药粉上覆一层纱布,于傍晚放入巢箱底,不关巢门熏治一夜,翌日清晨撤出药纸板,集中落螨烧毁。每隔3~5天熏治一次,连续熏治4~5次。气温在20℃以上时,8~10框蜂,每次用药2~3克。气温高,群势强,药量酌减,反之则酌增。二是鱼藤精。把含鱼藤酮2.5%的乳剂加肥皂水(在每公斤温水中加入3克中性肥皂薄片,搅溶即成)200~400倍稀释,搅匀后装入喷雾筒,傍晚(早春或晚秋气温较低,可在晴天的中午),一人提起带蜂巢脾,使巢脾上梁与地面垂直,另一人持喷雾筒,斜对脾面,向蜜蜂喷药,至蜜蜂体表蒙上一层雾滴为止。一般1千克药液,喷50框蜂。每隔1~3天喷一次,连喷4~6次,直到看不见落螨为止。喷药前,在箱底套上硬纸板以收集落螨。喷药后一段时间,集中落螨烧毁,在幼蜂大量出房时,停止用药。
  从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主要使用敌螨熏烟剂、灭螨灵熏烟剂、螨卵酯熏烟剂、升华硫、硫磺、马拉硫磷等药物治螨。具体治法:一是敌螨熏烟剂。傍晚,先在蜂箱底铺一张纸,然后打开箱盖,关闭巢门,点燃药包一角,置于比药包略大的瓦片上,放入蜂箱内没有蜂脾一侧,立即盖严箱盖,熏治20分钟左右,揭开箱盖,取出残灰,整理好蜂群。翌日清晨,收集落螨烧毁。标准蜂箱单箱群,每群每次用药2克,继箱群3~4克。每隔5~7天熏治一次,连治4~5次。灭螨灵熏烟剂和螨卵酯熏烟剂的用法和剂量与敌螨熏烟剂相同。二是升华硫。抖掉子脾上的蜜蜂,用纱布包裹升华硫,涂擦封盖子脾的房盖。涂药时,巢脾适当倾斜。每隔7天治一次,连治3次。三是硫磺。预备一个空巢箱和一二个继箱。一人把蜂群内所有巢脾脱蜂后提出,放进备用的继箱,每一个继箱放脾8个;另一个人把烧红的木炭夹放在瓦片上,放入备用的空巢箱内,再把约25克的硫磺粉撒在火炭上,至药粉液化冒烟时,将巢箱盖严,使箱内蓄足烟量,约经30秒钟,揭去箱盖,叠上一个装着巢脾的继箱,迅速加盖,熏治1~3分钟(卵、虫和小幼虫多的,熏1~2分钟),然后搬下继箱,即刻把巢脾放回原群。每隔4天熏治一次,连熏2次。夏季熏治时,须在放药的巢箱上加一个空继箱,然后再叠上装有巢脾的继箱。四是马拉硫磷。取20%的药液加水3000~4000倍稀释,再加入少量酒精,搅匀即可。其他使用方法同鱼藤精,但配制液的用量应适当减少。
  从80年代初开始,本省普遍使用双甲脒治瞒。具体用法是:取20%双甲脒乳剂,加水4000倍稀释,然后喷雾蜂体。喷法同鱼藤精,配制液的用量,一般每群蜂(放框7~8个)用30~40毫升。
  三、饲养方式
  (一)意蜂
  40年代以前,由于蜂群数量少,福建基本上都是以固定一地放养的方式(称定地饲养)饲养意蜂。50年代初,以定地结合短途转地放养为主。由于当地蜜源植物时有时无,全年养蜂的生产期总共不过2个月。1958年,莆田国营九华农场养蜂场首创转地外省放蜂获得成功,全年生产期可达5个月以上,蜂蜜产量比定地饲养成倍甚至数倍地增加。此后,这种长途转地追花夺蜜的饲养方式逐渐在全省意蜂主产区推开。现在全省饲养意蜂的方式大致可分为3个类型:
  1.长途转地饲养
  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地70%以上的意蜂场都采用这种方式。其放蜂路线,主要有有3条:第一条是东北线。早春蜂群在东北当地的蚕豆、油菜、紫云英等花期繁殖,至3月上旬或中旬,转地江西采油菜、紫云英,接着转入江苏采油菜、紫云英,再迁往山东采洋槐,又到东北采草花、段树或胡枝子,9月回闽。第二条为华北线,早春在华北当地繁殖,3月上旬或中旬转地河南采油菜、紫云英及洋槐。接着进入山西采洋槐、狼牙刺、荆条,再奔陕西采荞麦,9月返回福建。第三条为西北线。3月上旬或中旬进入河南,后转入新疆采油菜、葵花或山花、棉花,9月回福建。一个蜜源接着一个蜜源,从南到北,春去秋回。以这种方式养蜂的蜂场(养蜂户)一般有80~90个继箱群,常年平均每群产值约300元。长途转地放蜂的主要问题是,养蜂人必须联合互助,费用开支大,成本占产值的50%左右,而且风险较大。
  2.短途转地饲养
  本省有少数蜂场(养蜂户)只在省内转地放蜂,早春在蚕豆、油菜、紫云英场地繁殖,然后转入荔枝、龙眼、山乌桕场地采蜜。盛夏迁往海边田青、芝麻、瓜类场地越夏。秋季或进入桉树、甘薯场地采蜜,或利用山花、水稻等粉源繁殖。冬季转到柃或八叶五加场地,利用其早、中流蜜期,或者转入枇杷、茶、早油菜、早蚕豆花期繁殖。采用这种方式的蜂场(养蜂户)一般只有40~50群蜜蜂,常年产值8000~10000元,其费用开支少,约占总产值的20%,风险小。但是,由于全年主要蜜源只有荔枝和龙眼,且龙眼大、小年很明显,兼之意蜂对柃、八叶五加等蜜源不能充分利用,一旦荔枝、龙眼花期歉收,即有亏损的可能。3.定地饲养
  莆田、同安、漳浦等县有极少数养蜂户采用这种方式。当地蜜粉源条件比较优越,早春有蚕豆、油菜、紫云英等,荔枝、龙眼兼有,还有桉树、芝麻或枇杷等等。采用这种方式的养蜂户,一般只有20群左右蜜蜂,对王浆生产较为重视,常年产值三四千元,费用开支约占总产值10%。
  (二)中蜂
  旧法饲养的中蜂,只能定地放养。50年代,福建新法饲养的中蜂,以定地饲养为主,少数蜂场采用定地结合小转地的方式。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福州等地少数中蜂场(养蜂户)上半年转地到江西、浙江、上海,6月上旬回福建山乌桕场地采小暑蜜。从1973年起,已基本上没有中蜂场转地省外的。目前,全省饲养中蜂的方式主要有两个类型。
  1.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
  漳州地区的南靖、平和、华安、长泰、漳浦、云霄、诏安,厦门地区的同安,福州地区的永泰、闽侯、闽清、福清、福州北郊,以及南平、尤溪、仙游、莆田等县山区中蜂场,早春在当地利用山区蜜粉源繁殖,四五月就近进入荔枝、龙眼场地,龙眼花期结束后,返回本地,利用小暑蜜源,然后越夏、秋繁,最后利用冬季蜜源。平原地区的中蜂场,早春在当地,利用蚕豆、油菜、紫云英等蜜粉源繁殖,四五月转入荔枝、龙眼场地。尔后转运到附近山区或山区县利用山乌桕蜜源,接着在山上越夏、秋繁,再利用冬季蜜源,冬季蜜源结束后回到本地。采用这种饲养方式的中蜂场(养蜂户)一般有中蜂50群以上,常年产值四五千元。由于转地路程短,次数少,费用支出少,约占总产值的10%,收入相对稳定。
  2.定地饲养
  闽东北、闽西及闽北各地绝大部分养蜂户,其他地区的农户庭院养蜂,以及其他职业者的业余养蜂,多采用定地饲养。一般养中蜂十几、二十群不等,常年产值数百至上千元,成本很少,几近纯利。
  第四节 产品
  一、生产
  蜂产品种类很多,但福建现已形成商品的只有蜂蜜、蜂王浆、蜂花粉和蜂蜡。从古代开始家养蜜蜂起,至本世纪50年代中期,福建的蜂产品一直只有蜂蜜和蜂蜡两种;从50年代后期,开始有新产品——蜂王浆;80年代初,开始增添新成员——蜂花粉。随着蜂产品种类的增加,养蜂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一)蜂蜜生产
  养蜂取蜜,历来如此。民国2年(1913年)以前,使用旧式箱桶饲养蜜蜂,生产蜂蜜均采用毁脾取蜜的方法。先启开蜂箱(桶)一侧(端),用淡烟驱蜂离脾,再逐一割下巢脾,挤出或蒸出蜂蜜。如此取蜜,既毁坏巢脾,又伤害子脾,而且榨取的蜂蜜含有许多蜡渣、花粉及虫蛹的体液等杂质,品质较差。民国2年,引进科学养蜂技术后,开始使用摇蜜机分离蜂蜜。取蜜时,先抖落巢脾上的附着蜂,再切除封盖蜜的蜡盖,然后把蜜脾置于摇蜜机框笼内,转动摇蜜机,把蜂蜜从巢房内分离出来。摇毕,把巢脾归还蜂群。这种方法取蜜,巢脾完好无损,可继续使用,而且分离出来的蜂蜜较纯净,品质好。现在,凡是采用活框蜂箱养蜂的,均以摇蜜机分离蜂蜜;闽西、闽北等广大山区,还有80%以上的蜂农沿用旧法养蜂,采用毁脾取蜜的方法。
  1987年,福建农学院蜂学系试验生产巢蜜。巢蜜是蜜蜂酿造的全封盖小块蜜脾。它保持着花源芳香和醇馥鲜美的滋味,没有掺杂和污染,是目前世界上高档的蜂蜜品种,深受人们欢迎。由于生产巢蜜需要特置用具,其工艺也比生产分离蜜复杂,而且商品保存困难,所以未得推广。
  (二)蜂王浆生产
  1958年,福州刘仰文研究成功有王群生产王浆的技术。用隔王板把有王群分隔成育虫区和产浆区,实现产浆、繁殖两不误。是年,刘仰文还开始探索中蜂生产蜂王浆技术。1959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李俊所长到福州,委托福建农学院养蜂场冬季生产蜂王浆,支援北京。1961年,刘仰文提出以复式移虫为主要内容的中蜂王浆高产技术。但是,因中蜂产浆量不及意蜂,饲养中蜂的蜂农极少进行王浆生产。1982年,福建农学院养蜂系首先引进塑料台基,以替代传统上使用的蜡盏,进行蜂王浆生产。1986年以后,福州、莆田等地进行塑料台基者逐渐增多。至1988年,全省意蜂生产蜂王浆普遍使用从省外购买的塑料台基条。使用塑料台基,既免除了制备蜡盏的繁琐工序,大大提高了工效,又增加了蜂王浆的产量和改善了蜂王浆的质量。从1989年起,一些以生产蜂王浆为主的意蜂场,陆续从浙江引进意蜂王浆高产种王,使蜂王浆产量更高。1990年,莆田市7.5万群意蜂,平均每群年产蜂王浆0.8千克左右,比60年代初增加2~3倍。
  (三)蜂花粉生产
  80年代初,福州、莆田等地的少数养蜂场开始批量生产蜂花粉,随后,生产蜂花粉的蜂场逐年增加。1984年,全省生产蜂花粉达10.5吨。1990年,莆田市平均每群意蜂生产蜂花粉1千克左右。花粉的收集,一般使用简易铁丝圆孔脱粉器或全塑圆孔脱粉器。花粉的脱水,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有条件的,使用恒温干燥箱。在43~49℃的温度条件下烘干;没有条件的,把花粉铺在筛子上,再盖上一层洁净的纱布,置于太阳光下晒干,或者用电热焙干。花粉的包装贮存,普遍采用将干燥后的花粉装入稍厚、干净的纸袋里,外加塑料袋蜜封,保持干燥,标明包装日期、重量、花粉种类后,贮存在2~4℃的冷藏库内。
  二、加工
  新中国成立前,福建几乎没有蜂产品加工业。蜂蜜一般都是直接食用,或者用以调制中成药。蜂蜡,也只是用以制造蜡烛、丸衣之类。新中国成立后,福建蜂产品加工业的起步比其他一些省份晚。
  1961年,福州制药厂试产蜂王浆注射剂、蜂王浆片剂、蜂王浆胶囊及王浆蜜酒。蜂王浆注射剂是以新鲜蜂王浆、注射用葡萄糖粉、注射用水、酒精为原料。加工流程是:蜂王浆、蒸馏水混和过滤→加入酒精→过滤→回收酒精→加入葡萄糖及注射用水→过滤→装瓶消毒。蜂王浆片剂是以蜂王浆、无水葡萄糖为原料。加工流程:是两种原料研合混匀→过筛→真空干燥→加人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蜂王浆胶囊是以蜂王浆、无水葡萄糖为原料。加工流程是:将两种原料按比例研合混匀→过筛→真空干燥→研粉→过筛→干燥→装入胶囊。王浆蜜酒是以新鲜蜂王浆、蜂蜜、酒精、蒸馏水为原料。加工流程是:将王浆、蜂蜜混合调匀→加水→过滤→加酒精和水至总量→装瓶。是年,漳州制药厂也投入生产蜂王浆胶囊,以新鲜蜂王浆、白砂糖粉为主要原料。加工流程是:蜂王浆真空干燥→加入白砂糖粉混合均匀→装入胶囊。这一年产量有限,不上1000瓶(每瓶30粒),其后产量逐渐增加,工艺不断改进,至1987年,产量达100多万瓶。产品主要在省内销售,部分出口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1966年,厦门土畜产进出口分公司建成加工能力为1吨/小时的蜂蜜加工厂,对蜂蜜进行过滤、浓缩加工。工艺流程是:原料化验→选料配料→熔化→投料→加热→粗滤→精滤→浓缩→中间化验~成品搅成统一规格→成品化验→包装。其真空浓缩设备为隔膜式浓缩器。年加工蜂蜜1000~1300吨。该厂于1987年进行设备改造,加工能力达5吨/小时。加工后的蜂蜜主要提供出口。
  1987年,莆田市涵江蜂产品开发中心建成年产360吨的蜂产品加工厂,生产蜂产品系列饮料蜂蜜露、花粉露、王浆晶、花粉晶、蜂乳蜜等,其中,蜂蜜露和花粉露于1987年获福建省优秀新产品奖;1988年,分别获中国优质保健产品“金鹤杯”、“银鹤杯”奖;1989年,在巴西国家蜂产品博览会上,“佩玉”牌蜜露与中国其它40余种蜂产品集体获金牌奖。蜂蜜露以优质蜂蜜为原料,经酵母发酵而成,酒精度糖度10±1,淡黄色,澄清透明,无悬浮物。工艺流程是;蜂蜜稀释并调整成分→前发酵→后发酵→灭菌→过滤→灭菌→包装。花粉露以蜂蜜、蜂花粉为主料,大米粉为辅料,经酵母发醇而成,酒精度14°土1°,糖度为10±1,总酸度0.3~0.5,淡黄色澄清透明,有光泽,无明显悬浮物。工艺流程是:蜂花粉发酵-提取花粉精;蜂蜜→调整成分→前发酵→加花粉精并进行后发酵过滤→陈酿→匀兑→灭菌→装瓶→检验→成品。
  1987年,福州日用化工厂生产出“健康”牌蜂胶药皂。该产品于1989年3月被中国养蜂学会评选为优秀蜂产品。1988年,福州啤酒厂生产出“蜂蜜啤酒”。南靖县蜂产品饮料厂生产出蜂蜜汽水等饮料。
  此外,1985年起,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福建农学院蜂学系蜂产品开发部、福建省养蜂协会蜂产品加工厂、漳州农校等单位也相继开展蜂产品保健饮料、营养食品、化妆品、饲料添加剂等的研制。
  第五节 科教
  一、科学研究
  民国2年(1913年),张品南从日本引进活框蜂箱和科学养蜂技术,但是,时至40年代末,福建的蜜蜂科学研究工作始终停留在有限的小革新、小观察的水平上。50年代初,科学研究事业才起步。80年代是研究内容最广泛、最深入,成果最显著的时期。
  (一)机构与队伍
  民国4年(1915年),经闽侯县当局认可,张品南等3人合办的三英蜂场改立为闽侯县养蜂试验场,其主要业务是繁殖蜂群和培育蜂王,以供出售。直至1959年前,福建既没有专门的蜜蜂科学研究机构,也无专职科研人员,只有少数兼职的养蜂科研工作者。1960年,福建农学院创办养蜂专业。1963年成立养蜂研究室。从此,福建有了蜜蜂科学研究的专业队伍和专门机构,但人数不足10人,且只有中、初级研究人员。1969~1972年,福建农学院停办,养蜂科技人员被迫改行。1973年,福建农学院养蜂研究室恢复。进入80年代,随着全省养蜂生产的迅速发展,专业科研队伍不断扩大,至1990年,全省蜜蜂科学专业研究人员共达30余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5人)。此外,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福州工业科技研究所、福州第十七中学、福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漳州农业学校等10多个单位的一些科技人员、医生、教师,以及福州、漳州、莆田等地市级、县级养蜂协(学)会的部分会员也积极参与蜜蜂科学研究工作,总数逾百人。
  (二)内容与成果
  1.内容
  1949年以前,只有少数养蜂者自费开展有限的试验研究工作。民国23年(1934年),泉州庄渊澄开始对闽南蜜源植物的开花、泌蜜特性进行观察并作报道。民国24年,云霄县吴日章发明铜制“移卵夹”和铅丝制的“移卵串”,并以此试验成功“移卵养王”技术。是年,霞浦县萧禹言进行中蜂活框饲养试验。
  50年代,福建农学院龚一飞等进行意蜂与喀尼亚兰蜜蜂的杂种优势试验,蜜蜂为留种花菜和甘蓝、胜利油菜授粉的试验,蜜蜂繁殖、蜂蜜双丰收试验;莆田林岳三进行“复式育王”试验;福建省级机关第二门诊部姚慈幼进行蜜蜂疗法研究;福州刘仰文进行有王群生产蜂王浆试验、蜂蜜高产试验。
  60年代,福建农学院养蜂教研组、养蜂场等进行药物防治蜂螨试验;福州市人民医院开展蜂王浆临床应用研究;刘仰文进行中蜂形态特征及其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70年代,福建农学院养蜂研究室等单位协作进行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试验;福建农学院养蜂研究室开展中蜂抗囊状幼虫病选育种的研究、喀蜂和意蜂杂种优势研究。
  80年代,福建农学院蜂学系、蜜蜂研究室等进行蜜蜂电子取毒器、电热巢础埋线器的研制,胡蜂生物学及其防除法的研究,荔枝开花习性及泌蜜量的研究,中蜂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中蜂交配生物学的研究,蜜蜂的近交形式及其遗传相关的研究,蜜蜂为籽莲授粉的试验,中华蜜蜂精液贮存技术的研究,中华蜜蜂育种基础研究,蜜蜂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蜜蜂电生物学研究,提高中蜂蜂蜜质量与抗病性的研究,中蜂蜂蜜质量与抗病性的研究,蜂花粉开发利用研究,福建中蜂高产技术的综合研究,蜂产品加工创新工艺的研究,蜜蜂毒资源开发应用研究。福建省土产公司和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合作进行鉴别蜂蜜掺假新技术研究;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进行花粉营养素的提取技术及应用研究。
  2.主要成果
  1954年,莆田林岳三首先试验成功“复式育王法”。在第一次移虫48小时后,将王台的幼虫小心地镊弃,在原位立即再移进一个适龄的幼虫。采用这种方法培育的蜂王体格健壮,产卵力强,全国各地延用至今。
  1980年,福建农学院养蜂专业缪晓青研制出“蜜蜂电子时控取毒器”。该器采用电子时控间歇振荡电路,高频振荡时间延续5~10秒,间歇时间10~30秒,最大工作电流约100MA,间歇电流约0.3MA,工作输出电压峰值60~80V,频率1KHZ左右。具有操作简便、伤蜂率低的优点,整机性能居全国领先地位。一群意蜂每年可产蜂毒约5克。经不断改进、创新,该取毒器已于1987年成型,批量生产,正式定名为QF-1型蜜蜂电子自动取毒器。1988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989年,在福建省首届工业品博览会上展出,被福建省教育委员会授予省教育系统参展展品优秀奖。
  1981年,缪晓青研制成功JZ1型多功能电子时控巢础埋线机。该机采用电子时控电,在巢框线上直通8A左右的电流,框线发热并熔化与之接触的蜂蜡,从而埋入蜡质巢础中,它的特点是:速度快,每框埋线只需2秒钟,比通常使用溶铁式埋线器或齿轮速线埋线器埋线提高功效数十倍;耗电省,埋1万框线,仅耗电0.44度;功能多,除用于巢础埋线外,还可用作废巢脾快速卸框和提供2~13V直流电源蓄电池充电;操作简便。其论文被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1987~1989年度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989年,其样品参加福建省首届工业品博览会展出,被福建省教育委员会授予省教育系统参展展品优秀奖。
  1982年,福建农学院养蜂系龚一飞、张其康、侯光珊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陈克利合作,首先研究成功中蜂人工授精技术。采用自行研制的CH-1型微量注射器采集雄蜂精液,对经C02麻醉的性成熟处女蜂王进行精液注射,有效授精成功率达95%以上。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控制蜂王交配的大难题,为中蜂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有效的手段,填补了中国蜜蜂科学技术的一项空白、获1983年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1~1986年,福建农学院养蜂系王建鼎、张纬华等人,进行“胡蜂生物学及其防除法的研究”。通过对南靖、三明、福州等地几种捕杀蜜蜂的胡蜂的生物学特性的系统观察与研究,创制出“人工敷药器”和“自动敷药器”,还研制出防治胡蜂的药物——毁巢灵。将捕捉到的胡蜂,经上述器具敷药处理后放飞,每次处理30~40只,通常经5~6天,就达到使全巢成年胡蜂及其子代中毒死亡的效果。每年胡蜂越冬后,自蜂王开始活动起到第一代成蜂羽化前是防除胡蜂的最佳时期。推广、应用该成果,全国每年可以避免蜂群因胡蜂危害造成经济损失约3000万元。1989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5年,福建农学院养蜂系龚一飞,张其康、苏荣等人进行“中蜂交配生物学的观察与探讨”的研究课题。探明中蜂蜂王交配日龄为6~8日。首次明确中蜂蜂王交尾标志是由雄蜂的白色粘液和角囊外层的橙色粘液组成。取得蜂王认巢飞行持续时间、交配飞行持续时间、交配飞行一次的蜂王侧输卵管的精子数、自然交配蜂王受精囊精子数、雄蜂精子数及精子密度等一系列数据,为中蜂育种和人工授精提供科学依据。该论文获1986年中国养蜂学会优秀论文奖。
  1985年,福建农学院养蜂系邵瑞宜和畜牧兽医系夏增权进行“蜜蜂的近交形式及其遗传相关”的研究,对蜜蜂随机交配群体中各种近交形式及其遗传相关进行详细分析,并应用电子计算机摸拟各种近交形式中的后代纯合过程,计算后代达到纯合状态的速度。结果表明,连续使用母子交配或父女回交,是后代群体纯合最快的形式。从随机交配群体开始,母子交配经连续5代,其后代群体纯合度可达96%,经过19代即达到近交终点,纯合度达到0.9999980927;父女回交,要达到96%的纯合度也需5代,要达到遗传学上的纯合需要17代。但父女回交要比母子自交难度大。该研究为蜜蜂的纯度累积育种和高纯度自交系的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其论文获1986年中国养蜂学会优秀论文奖。1986年,福建省土产公司和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化学学科合作,试验成功鉴别蜂蜜掺假新技术。研制出主要成分为茨酮和硫酸的蜂蜜试剂I溶液,以及主要成分为铋盐和钼酸盐的蜂蜜试剂II溶液。I溶液用于检测蜂蜜中是否掺人蔗糖及其掺入量(5%以上);II溶液用于检测蜂蜜中是否掺入饴糖、水解糖浆、淀粉等。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达到当时国内的先进水平。
  1989年,福建农学院蜂学系苏荣茂、张其康、侯光珊等人,在龚一飞教授指导下,首次研究成功“中蜂精液漂洗提取技术”。使用漂洗衣I在25~30℃条件下漂洗中蜂精液,以200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10分钟,提取出精子密度为64.25万/微升的精液;继而以这种精液对性成熟处女蜂王进行器械授精,从而获得产正常受精卵的蜂王,其子脾整齐成片,子圈明显,封盖正常,平均日产卵量与采用原精液器械授精的蜂王无明显差异。在中蜂育种中,运用此项技术可延缓近交衰退,降低性位点等位基因的丢失;也可提高中蜂纯系选育和遗传研究的效果,该研究成果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二、教育
  福建的养蜂教育始于20年代,80年代为鼎盛时期,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短期培训班俱全,教育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一)高等教育
  40年代,福建省立农学院、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先后开设养蜂课程。
  1951年,省立农学院和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合并为福建农学院,继续开设养蜂选修课。I960年,福建农学院设养蜂专业,学制2年,每年招生20~40人,至1967年,共培养专科毕业生4届128人。1968~1977年,养蜂专业停办。1978年恢复,培养一届专科毕业生42人。1980年起,福建农学院养蜂专业改为4年制本科,面向全国招生,一般每年招生20~40人,其中有3年招生数超过40人。1981年成立养蜂系。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至1990年,共培养本科毕业生7届、256人,硕士研究生3人。此外,从1983年开始,福建农学院的园艺系、畜牧兽医系、农学系先后开设《养蜂学》课程。至1990年从未间断。
  (二)中等教育
  20年代,福州省立高级农林学校首先开设养蜂课程。
  1980年,漳州农业学校园艺、畜牧兽医专业开始设《养蜂学》课程,至1990年从无间断。此间,建阳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也曾开设《养蜂学》课程。
  (三)培训班
  民国23年(1934年),福州刘仰文应社会对养蜂人才的需要,在其主办的英文专门学舍,增设养蜂训练班。
  1965~1990年,福建农学院养蜂专业、省及部分地(市)、县有关部门先后举办过9期蜂业培训班,共培养200多名蜂业技术人才。
  (四)其它养蜂教育
  20年代中期,张品南在福州省立高级农林学校任教期间,同时举办养蜂函授班,函授学生数百人。80年代,福建省教育学院、福州农业学校等曾经举办过养蜂知识讲座。表特载-1若干年份全省各期蜂业培训班情况表三、养蜂协会
  一、成立情况
  民国36年(1947年),福州成立养蜂促进会筹备会,刘仰文任会长,旨在研究养蜂各种难题、交流养蜂经验。1951年,福州市成立养蜂事业促进会。1957年,晋江地区、泉州市和晋江县相继成立养蜂协会。1958年,莆田县成立养蜂工作者协会。1960年,龙海县成立养蜂协会。“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州市、晋江地区、泉州市及龙海县等养蜂协会解体。1982年,南靖县、龙溪地区养蜂学会相继成立。1983年3月,成立福建省养蜂协会,选出理事29人,组成第一届理事会。1988年12月,理事改选,选出理事28人,组成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会下设科技宣传部、信息咨询部和产品开发部。至1990年,全省有市级协会2个(福州、漳州),县(市、区)级协会17个(南靖、龙海、漳浦、华安、平和、长泰、漳州芗城区、连江、永泰、闽侯、福清、闽清、福州郊区、莆田、仙游、莆田市城厢区、涵江),共有会员1200人,其中省级会员165人。各级养蜂协(学)会的主要工作是:开展技术培训、普及养蜂知识,组织学术交流,为蜂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充当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参谋等等。
  (二)对外和对台学术交流
  1982年11月,龚一飞应邀出席加拿大阿尔伯达省养蜂工作者年会,就蜂螨防治等问题与该国养蜂界进行交流,并且考察该国的养蜂业。1984年8月,福建养蜂协会有关人士与来访的英国农渔部养蜂专家科克博士、蟥类专家格雷菲斯博士进行学术交流。1987年8月,省养蜂协会理事长龚一飞率领中国养蜂学会代表团出席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31届国际养蜂会议,并考察了波兰养蜂业。省养蜂协会先后有8篇论文入选第31届、32届国际养蜂会议宣读。
  80年代末,闽台蜂业界开始友好往来。1989年11月,台湾省养蜂协会理事李福凉一行访问福州,了解大陆养蜂生产、科研和教育情况。1990年6月,台湾省养蜂协会总干事吕国桂和台湾大学养蜂学博士朱亮光率领该协会考察团一行36人到福州考察,与福建省养蜂协会有关人士进行学术交流。
  (三)养蜂书刊
  民国7年(1918年),张品南先后译著《实验养蜂问答》(闽侯县养蜂试验场),《养蜂实验谈》(上海新学会社)。民国8年,张品南著《实用养蜂大全》(上海新学会社)和编译《实验养蜂场》(上海新学会社1920年)。民国9年,张品南创办中国第一种养蜂专刊一一《中华养蜂杂志》,只发行一年。民国12年,张品南又编译《养蜂采蜜管理法》。民国22年,闽侯县徐绍华著《最新养蜂学》。民国26年,闽侯县(当时称林森县)潘志农编著《最新实验中国蜂管理法》。民国29年,潘志农著《中蜂管理法》。
  1952年,福州市养蜂事业促进会创办《福州养蜂通讯》(不定期、内部发行)。1975年,龚一飞编著的《怎样养蜂》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龚一飞主编中国第一部高等农林院校养蜂课程教材《养蜂学》出版(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该书于1982年获“1977~1981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1982年,龙溪地区养蜂学会创办内部发行的不定期会刊《龙溪养蜂动态》(1990年更名为《漳州养蜂动态》),并且不定期出版养蜂专辑《闽南养蜂》。1983年,福州郊区养蜂协会创办内部发行的不定期会刊《福州养蜂>(1986年转为福州市养蜂协会会刊)。同年,福州刘仰文编著的《蜂王浆》出版(农业出版社);漳州农业学校李炳坤编著的《中蜂饲养技术问答》出版(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福建省养蜂协会创办内部发行的不定期会刊《福建蜂业》。1984年,龚一飞、张其康编写的全国统编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养蜂》出版(农业出版社)。同年,李炳坤编著的(实用养蜂手册》出版(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