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916
颗粒名称: 二、主要成果
分类号: S816
页数: 13
页码: 142-156
摘要: 本文叙述了福建省在畜牧兽医领域的饲料和饲料营养学以及牧草和草山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饲料和饲料营养学方面,福建省自50年代开始研究推广水生饲料、藻类饲料和青贮饲料,随后研究推广糖化发酵饲料、高产饲料作物等。同时,在饲料营养学方面,福建省推广应用苏联饲料单位、饲养标准和合理日粮搭配,并研究出适合本省的肉猪、蛋鸡、蛋鸭的营养需要和饲料配方及饲料添加剂配方,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在牧草和草山研究方面,福建省开展了野生和引进牧草的选育、繁殖和推广工作,并筛选出适合本省的牧草品种。此外,福建省还对草山改良、水土保持、飞播牧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研究为福建省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 畜牧兽医 科技成果 福建省

内容

(一)饲料和饲料营养学研究
  50年代,省内开始研究推广水生饲料、藻类饲料和青贮饲料。1953年从广东引进水浮莲;1957年从浙江引进水花生,加上本省河塘沟渠普遍生长的小葫芦和红萍。1959年福建省“大养其猪”期间,“三水一萍”成为当时集体猪场的主要青饲料来源;与此同时,研究推广小球藻、栅藻和水生饲料青贮;并利用青贮杀灭水生饲料中姜片虫囊蚴,防制猪姜片吸虫病取得效果。60年代末,研究推广黑曲霉、黄曲霉、庆曲、中曲及无曲盐水等糖化发酵饲料。70年代研究推广高产饲料作物,1973年从上海引进籽粒苋,加上50年代从四川引进的牛皮菜,促进青饲料的发展。80年代,在莆田市和其他城郊奶牛饲养区研究推广秸秆碱化、氨化技术及袋装青贮甘蔗叶;并在全省研究推广地瓜、花生地套种玉米。1987年,省计委拨款60万元、安排化肥5000吨支持发展玉米生产。1990年,全省青贮饲料80万吨,氨化秸秆2万吨,套种玉米35万亩,对扩大和提高饲料利用有明显作用。
  在饲料营养学方面,50年代前期,福建省推广应用苏联饲料单位、饲养标准和合理日粮搭配。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研究推广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喂猪;喂猪方法由熟喂改为生喂,由“吊架子”(中猪阶段多喂粗料)改为“一条龙”。70年代,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用蘑菇菌降解稻草,制造富含蛋白质的蘑菇糠饲料,经喂猪试验,比喂混合糠(米糠与稻谷粉配比为3:7或4:6)增重28~47%;省农科院牧医所进行双脱石油酵母长期饲养母猪试验,证实其安全性与饲用价值,开辟了新的蛋白质饲料来源,获得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80年代,省农科院冯玉兰等,从福建实际出发,研究出肉猪、蛋鸡、蛋鸭的营养需要和饲料配方及饲料添加剂配方,在生产应用中将饲料转化率提高25~30%,为本省饲料工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有关饲养管理技术的提高。《肉猪配合饲料的研究》和《利用地产饲料资源进行肉猪配合饲料的研究》分别获1983年省科技成果三等奖;《肉鸡配合饲料的研究》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肉猪、肉鸡、蛋鸭和肉鸭“添加剂”的研究1990年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二)牧草和草山研究
  牧草的研究,主要开展野生和引进牧草的选育、繁殖和推广工作。50年代,福建省福州农校在实验牧场大面积试种野生木豆。60年代初期,省畜牧兽医总站开始搜集野生牧草试种观察。70年代末,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还振举等搜集华南地区野生牧草44种,其中禾本科31种、豆科13种。在闽西、闽北和福州等地进行多年试种观察、生产检验及营养测定,从中筛选出22种(禾本科18种、豆科4种),其中选育的园果雀稗,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同时期,省农科院牧医所亦进行类似试验研究。引进牧草方面,50年代,省农业厅引进象草。60年代初,省畜牧兽医总站开始牧草引种试验。70年代末,省农业局畜牧局、省农科院牧医所和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联合开展系统的牧草引进、选育和推广工作。到1990年,从国内外引进牧草近200个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研究和生产验证,从中筛选出68种(禾本科37种、豆科31种)。80年代以来,各级科学技术单位在牧草选育的基础上,对草山改良、水土保持、飞播牧草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显著成就。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还振举等从1980年开始,在建阳黄坝州以本地草种混播,建立中亚热带丘陵山地改良试点3000亩,基本上达到15亩可养1头牛。福建农学院与广西畜牧所合作研究的“饲料开发技术——华南高产优质牧草选育和草山改良技术”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农科院牧医所、福清县农业局吴燮恩等,于1983~1986年在福清县新楼建立南亚热带低山丘陵改良试点1000亩,年亩产鲜草4000公斤,比天然草地提高产草量三四倍;该项目“优良牧草引种和山地人工草场建设的研究”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农业厅畜牧局游大辉等在屏南县仙山牧场建立南方高山类型草地改良试点,该场有宜牧草山3万亩,海拔941~1470米,1981年开始种草试验,筛选出多年生里麦草、鸡脚草、多花黑麦草、白三叶、地三叶和红三叶等为当家草种,1982年开始人工种草1万亩,年亩产鲜草2500~4000公斤,比天然草地提高产草量4~6倍,1984年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种草养畜先进单位。在不同类型地区草山改良取得经验后,省农业厅组织各地开展群众性草山改良建设,截至1990年,全省草山改良累计面积达21万亩,草山围栏75公里,建设草山公路23公里,牧道45公里,增养牛2万头。福建省不少地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1985年,省农业委员会组织省水土保持办公室、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福建农学院、省水电厅等8个单位,以长汀县河田镇强度水土流失区为试点,开展种草植树、保持水土;省农业厅畜牧局与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负责种草2.5万亩,植被覆盖率由15%提高到78~95%,并促进林木生长,马尾松生长速度为种草前的四五倍,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飞播牧草,1982年,在周宁县仙岗草地模拟飞播1000亩;1986年,在清流县灵地水土流失区飞播1万亩,植被覆盖率由原来15%提高到78%,为建设大面积人工草地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经验。
  (三)现代繁育技术研究
  人工授精技术,60年代,福建省已在猪、牛中推广应用。70年代,研究推广低温冷冻保存牛精液技术。80年代,研究推广鸭的人工授精技术。1979~1982年,省农科院牧医所林朝星进行牛颗料精液解冻技术的研究,用鲜牛奶和乙工酶解冻牛颗粒精液,在5~10℃可存活48小时,冷配奶牛2万多头次,情期受胎率40%,达到常温输精受胎率水平,扩大了冻精解冻后使用时间和范围,节省了液氮损耗,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1981年,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张开兴等进行“雄番鸭与雌麻鸭人工授精的研究”,1985年提供4万毫升稀释精液,输精20万只次,繁殖半番鸭60万只。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家畜胚胎移植的研究,福建农学院牧医系于1986年11月首次进行长毛兔胚胎移植试验,从进口的西德安哥拉母兔获得28个胚胎,移植给3只本地种母兔,获得15只安哥拉兔纯种后代;同期,省农科院牧医所进行两批移植试验,亦获得成功,为加速良种长毛兔繁殖,开辟新途径。牛的胚胎移植,福建农学院杨廷位等承担省科委“牛胚胎移植配套技术”的研究,1989年9月16日以冷冻胚胎移植技术生下第一头犊牛,该项研究成果,获1990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福建省番鸭自然孵化的孵化率仅40~70%,不能解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福建农学院王光瑛等于1985~1987年完成“番鸭及肉鸭孵化新技术研究”,经32批2.6万个受精蛋的重复试验,番鸭和肉鸭平均孵化率分别达86%和83%,居国内领先水平。本技术已在省内外126个县(市)推广应用,该项目获1988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畜禽品种培育和杂种优势利用
  1.牛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
  70年代以后,福建省在中国黑白花奶牛、肉牛、水牛繁育科研协作组的领导下,有计划地开始育种工作。在调查研究良种闽南黄牛优良特性的基础上,在使用肉牛改良黄牛方面已筛选出较好杂交组合。1979~1986年,省农科院牧医所与南安县牧医站协作进行闽南黄牛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采用夏洛来、西门塔尔、辛地红等6种肉用牛的冷冻精液与当地闽南黄牛输精,通过两批共89头6月龄杂种后代1年时间的观察,与本地黄牛对比,各组合杂1代牛适应性强、体格大、产肉多,其胴体重、净肉重、眼肌面积、屠宰率也较高。试验证明改良效果十分好;其中夏杂、西杂有较好的杂交优势,辛杂较适合农村习俗要求。该项研究获1987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晋江地区牧医站1979~1982年以夏洛来、西门塔尔等肉牛为父本,采用冷配技术,开展闽南黄牛杂种优势利用,全区7个县(市)39个公社设冷配点,出生杂交牛1019头,初生重比闽南黄牛多5~7.5公斤,日增重增加3成以上,1982年获省推广应用三等奖。福建农学院牧医系邹霞青等人承担省教委“婆罗门牛和闽南黄牛杂交利用研究”课题,于1984年引进美国肉用型瘤牛婆罗门品种的冻精与闽南黄牛进行杂交,其杂种1代属肉乳役兼用型。该牛体型结构好,有肩峰,生长快,产肉多,泌乳性能好,役力强。18月龄平均体重285.3公斤,较闽南黄牛183.9公斤提高55.1%;在14~18月龄肥育期中,平均日增重902克;18月龄屠宰净肉128.4公斤,较闽南黄牛79.2公斤提高62.1%;在泌乳期除哺育犊牛外,日可挤奶7.5~10公斤,较闽南黄牛提高1~3倍;综合役力提高40%以上。其特点是耐热、耐粗和抗焦虫病。深受群众欢迎,已在南安等15个县(市)推广,并销往广东、江西。该研究获1989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龙溪地区牧医站、长泰县牧医站于1966~1977年推广利用摩拉水牛杂交,其杂种一代乳、肉、役等性能有显著提高,为水牛杂种优势利用开辟新的途径,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福建黑白花奶牛,在群众自发杂交选育基础上,于1972~1985年由郑鸿钧等人负责组织参加中国奶牛协会主持的“中国黑白花奶牛培育”课题,经过调种、人工授精、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及建立生产基地等组织技术措施,使全省奶牛平均单产由2700公斤提高到3500公斤以上,乳脂率达3,1%,核心牛群单产超过5000公斤,同时建立的莆田、福州地区抗热奶牛基地,每年平均有300~500头育成牛销往省外。
  2.猪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
  50年代,省内开展对本省猪种的调查工作。60年代,福建农学院、省农科院牧医所对优良猪种莆田猪、福州猪分别进行选育。1973年,由福州市农业局、省农科院牧医所、福建农学院等单位组成福州黑猪选育协作组,拟定选育方案,进行有计划选育,至1984年育成3个品系。福建农学院蒋树威等进行福州黑猪“320”亲缘群的选育,其主要经济性状已达到或超过选育指标要求,遗传性较稳定,1979年获福州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同时进行福州黑猪“全能系”的选育;省农科院牧医所吴提良等进行福州黑猪“快长系”的选育,1988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省农科牧医所吴提良等人,对福州黑猪采用父系半同胞方法,获得瘦肉率、体长等17个性状遗传力和瘦肉率与体长、瘦肉率与膘厚等47对性状遗传相关系数。对今后早期表型选择,改进胴体性状、提高瘦肉提供理论依据。该项目“福州黑猪经济性状及瘦肉率遗传特性的研究”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在猪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50~70年代,全省各地多用省天马种猪场选育的中约克夏为父本与当地母猪杂交,产生较好的杂种优势,深受群众欢迎。中约克夏猪种选育课题1978年获省科技大会奖。1965~1981年,仙游县牧医站以长白猪为父本与莆田黑猪杂交,累计推广猪人工授精112682头次,受胎率94%,产仔1059220头,杂交猪窝重比莆田猪增加35%,杂种一代仔猪除供应本县外,畅销惠安、莆田、长乐等县,1982年获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三等奖。1975~1977年,省农科院牧医所以福州黑猪为母本,分别与克米洛夫、中约克夏、巴克夏、北京黑猪进行杂交试验,观察分析其组合的性状表型值和优势率,以福州黑猪与克米洛夫、中约克夏杂交组合有较强的杂种优势。该所檀俊秩为了给福州黑猪作为杂交母本所应保持的近交程度提供依据,于1976~1980年进行“猪不同近交程度及其杂交对生产性能的研究”,研究表明,种群愈纯,杂交亲本双方基因型频率之差愈大,杂交的效果愈好;并认为近交数最好控制在0.125~0.156,即半同胞和全姑侄交配为宜,这样可得到基因纯合,同时又不会超越可能出现的衰退界限。该研究1988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80年代初,福州黑猪3个品系均进行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据省农科院牧医所、福州市农科所、福州市北郊牧场进行二元杂交组合中,筛选出“大福”猪(大约克夏♀×福州黑猪♀)效果最好,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福建农学院、北郊牧场筛选出三元杂种“杜大福”(杜洛克♂×大福♀),产仔12头以上,日增重800克,料肉比3:1,屠宰率76%,瘦肉率60%以上,在生产推广利用中发挥良好作用。
  省农科院牧医所、宁德地区农科所、莆田市农科所等单位,于1985~1987年联合进行猪的优选杂交组合提高瘦肉型商品猪的研究。以杜洛克为父本分别与福州黑猪、莆田黑猪、福安花猪进行杂交,在配套技术条件下,肥育期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58.3克、577.95克、563.13克,比当地推广的“大福猪”、“长莆猪”、“约花猪”分别提高13.64%、14.68%、10.18%;每增重1公斤耗料分别节省15.79%、15.05%、11.03%;瘦肉率分别提高4.7%、8.6%、7.7%。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为了进一步推广利用猪的杂种优势、提高商品猪的瘦肉率,以满足群众对优质肉日益增长的需要,省农业厅畜牧局从1985年开始分别在福清、莆田、仙游、同安、龙海建立5个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通过多品种瘦肉型猪杂交组合,确定适合本地区的杂交组合,增加技术、资金、物资和人员的投入,完善增产配套措施。1987~1988年,5个县共出栏商品猪235.6万头。1988年出栏率为87.2%,其中瘦肉率在48%以上的商品猪184.64万头,两年出栏猪增加瘦肉量1273.86万公斤,新增总产值1.14亿元,净增收入4616万元,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1989年,陈体铮等《瘦肉型商品猪的推广和增产应用技术》推广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3.禽品种选育
  鸡的选育。主要是杂种优势利用和红婆罗肉鸡繁育配套生产的推广。1963~1965年,省农科院牧医所余有烈等用奥平顿与河田鸡杂交,一代杂种称平河鸡,肉质保持河田鸡的品质,出栏时间由150天缩短为130天,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1965年,平河鸡开始试销香港,声誉颇高,后成为本省外贸出口的主要鸡种之一。80年代初,省农业厅畜牧局从加拿大谢弗公司引进祖代、父母代种鸡在本省鸡场饲养,采用严格的科学饲养标准等一系列饲养管理措施,生产性能达到引进国水平。每年向省内24个县及广东、浙江等省销售商品代鸡400万只以上。商品代鸡平均出栏成活率92~99%,饲养56天平均体重1.75~2公斤,肉料比1.23~2.56,该项目主持人郑鸿钧等于1988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
  鸭的选育。1958~1959年,厦门大学生物系张松踪等人在龙海县紫泥乡金定村设立金定鸭研究站,对金定鸭的产蛋性能、换羽、休产、品种选育、杂交利用及其遗传规律进行研究。该鸭经系统选育,品质已趋一致,产蛋率相应提高,形成体格大、耐粗饲、产蛋多、蛋大质好的优良特性。这项研究成果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先后有9个省前来引种繁殖,该鸭成为闽南沿海一带主要的蛋鸭品种。1980~1982年,晋江县蚶江金定鸭原种场、池店牧医站推广金定鸭成绩显著,1983年获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三等奖。
  莆田黑鸭高产系的选育。1981~1988年,省农科院牧医所檀俊秩等人,以父系为主家系选择法闭锁血缘,严格选种选配,经6个世代选择,培育M和W两个高产品系。其500日龄平均产蛋数M系为296个、蛋重67.05克;W系为285个,蛋重68.94克,比第一世代产蛋数243.23个、蛋重63.3克有显著提高;蛋料比从1:4.07下降到1:3.36,达到国内蛋鸭高产水平。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白番鸭的选育。福建农学院王光瑛采用“双选法”对白番鸭进行家系结合个体选择,经9年8个世代的系统选育,种鸭年产蛋110~130个,10周龄FA系和FB系公母鸭平均体重分别为2661克和2582克,比0世代10周龄FA1493克、FB1467克,分别增加1168克和1115克,肉料比从1:4.5降为1:3.1,10周龄体重羽毛同步达到上市要求,深受消费者欢迎。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五)兽科科学研究
  1.疫病普查
  50年代初、中期,省福州兽医院等主要进行耕牛疫病调查;中后期开始陆续进行猪禽疫病和寄生虫病调查。70年代后期,省农业局畜牧局根据农业部统一布署,按统一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提纲和表格,对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病和普通病进行全省范围的大规模普查。80年代后期,应用血清学方法,又对重点县和种畜禽场进行调查。通过疫病调查,基本弄清福建省畜、禽疫病的种类、分布情况及危害程度;积累大量有价值的畜、禽流行病学资料,为监测、预防、控制、消灭畜、禽疫病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以上调查资料,共搜集畜、禽疫病(包括寄生虫病、中毒病和营养代谢病)154种,其中多种家畜共患病11种,猪病25种,禽病32种,牛羊病35种,马病9种,兔病11种,其他动物病7种,主要中毒、代谢病19种、未定性病5种,已系统地进行了整理,汇编成《福建省畜禽疫病志》。
  2.传染病研究
  黄牛气肿疽研究。该病曾在闽南地区广泛流行,1953年开始,福州兽医院曾广谧等人,指导、协助各疫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严格执行以预防注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1959年以后该病未再发生。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耕牛伪狂犬病流行学调查研究。该病1962年底开始在龙溪地区长泰等7个县流行,同时并有狗、猪病例。龙溪地区牧医站、省牧医所郭林等,开展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制研究,1974年以后基本扑灭。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牛流行性腹泻的病原诊断。1974年,该病首次在龙溪地区4个县(市)发生,以喷射状剧烈腹泻为特征。1982年,该病在古田等县流行。省农科院牧医所吴城等人通过电镜、免疫电镜、血清学和人工复制致病等试验观察,确诊本病病原为牛轮状病毒。经试用地榆槐花汤加减或具有清热解毒、渗湿敛肠的多种草药,对防治该病有较好效果,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雏番鸭病毒性肝炎病原诊断。1981年春,福州地区雏番鸭发生一种以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吴城等人对该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研究,确诊为雏番鸭病毒性肝炎。用该病种毒免疫番鸭,所产雏番鸭保护力达94%以上。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仔猪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1981~1983年,莆田市卫生防疫站、省流行病研究所、省农科院牧医所余家辉等在莆田市3个猪场从发生腹泻的小猪中分离出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为0:3血清群和生物3型,少数为4型,比欧洲地区的0:3血清群菌株(生物4型为主)对动物的致病力强。人工感染小猪可引起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症状和病理变化。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仔猪水肿病菌株的血清鉴定。省农科院牧医所、莆田县牧医站周文模等从1979-1981年在本省沿海、山区的5个县的疫点,取水肿病病料经细菌分离生化鉴定,选符合埃希氏菌特性的菌株16株,经检验结果,莆田、龙海、福州各1株,泰宁2株属0139K(B)血清型。为今后对该病的诊断提供参考。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推广乳猪猪瘟免疫程序。80年代已向全省普遍推广。莆田县牧医站潘李章等人于1981~1983年积极推广该免疫程序,3年中共接种乳猪13万多头,从而减少和控制了猪瘟流行,1984年获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四等奖。
  3.兽医生物制品的研究
  牛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省农科院牧医所、省兽医生物药品厂程有铨等人于1962~1974年试制成功耕牛伪狂犬病鸡胚细胞氢氧化铝灭能苗。1965~1976年,该苗试产24批、248.5万毫升,在长泰等7个县及邻省广东、江西等疫区使用,对牛安全有效。1975年,通过农林部兽医药品鉴察所鉴定。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猪传染性水泡病疫苗的研究。省农科院牧医所、省兽医生物药品厂从1973年开始采用从龙海县角尾公社所分离的毒株,研制成功猪传染性水泡病猪肾细胞福氏甲醛疫苗,经多批室内外试用鉴定安全有效。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猪链球菌FT117弱毒菌种培育及其菌苗研究。1978~1980年,省农科院牧医所林世棠等,从递增培育温度连续继代培育的菌种中选出一弱毒株(FT117)制成冻干苗,在福建、江西、广东等省免疫接种猪36万头,安全有效,保护率平均为84.3%。1984年,其制造及检验试行办法经批准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部级标准《规程》。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禽霍乱荚膜抗原苗的研究。1983~1984年,省农科院牧医所林世棠等研制成功禽霍乱荚膜抗原苗,接种后15~21天,对鸡、鸭的保护率分别为75%和90%,免疫期5个月半,用于20日龄以上禽类无局部或全身反应,不影响产蛋量,并可用于发病群中进行紧急预防接种。该苗在福建、广东、浙江、上海、四川、新疆、湖南、湖北、陕西等20个省(市)预防接种家禽400万只,效果显著。该苗制造及检验试行办法,1989年经批准列入(规程》。1990年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4.寄生虫研究
  猪肾虫病的防治研究。省农科院牧医所、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厦门大学生物系、莆田县牧医站、晋江地区农业局、福州市食品公司第二仓库卢春祥等于1963~1977年对该病进行防治研究,建立康复场,取得成效。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基本消灭血吸病地区病牛诊断的研究。省农科院牧医所、省寄生虫病研究所黄伟勋等于1974~1975年应用8种诊断方法对1515头耕牛检查比较,筛选出“血清环卵沉淀反应”和“直肠活体组织检查”,可代替传统的“粪检”诊断法。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牛羊肝脏中华双腔吸虫生物学研究及新疆矛形双腔吸虫新贝类宿主的发现。厦门大学生物系唐仲璋、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牧医研究所研究人员于1978~1979年研究中,首次阐明牛羊肝脏中华双腔吸虫的生活史、各发育期及其二阶段幼虫的中间宿主,纠正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误认该病原是矛形双腔吸虫,证明其为未经定名的虫种,并定名为“中华双腔吸虫”。在新疆矛形双腔吸虫病区新发现该吸虫的传播媒介。1980年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阔盘胰吸虫和矛形双腔吸虫的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研究。厦门大学生物系唐仲璋、唐崇惕于1979~1982年进行该项研究,其主要成果:一是阐明胰吸虫发育的基本规律,详述其在昆虫宿主内发育状况;二是区别中国境内3种阔盘吸虫的形态特征,包括成虫及发育期幼虫不同的构造特点;三是调查全国阔盘胰吸虫和矛形双腔吸虫病各流行区的流行特点;四是区别矛形双腔吸虫与中华双腔吸虫形态及发育特点。198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牛腹腔丝虫病研究。省寄生虫研究所王冠群于1980~1983年对该病的研究中,首次证实沙鼠、小白鼠并非该虫的自然宿主,但可作为研究该丝虫异体寄生、引发人与马、羊等动物瘫痪的小动物模型进行病原机制研究,以节省物力、财力。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我国畜禽和动物绦虫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厦门大学林宇光等人于1980~1984年进行该课题研究,首次报告中国牛、羊扩张莫氏绦虫的发育史及其流行病学;阐明鹅、鸭矛形剑带绦虫的生活史;报告鸡、鹅、鸭绦虫区系共有5科13属29种,包括2个新种的12种中国新记录。发表了中国绦虫8个新种并阐明7种绦虫生活史(其中3种绦虫生活史是科学上首次发表的)。对四川、新疆、宁夏等地区家畜裸头科绦虫病的流行学和生活史进行考察、实验。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人畜血吸虫病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研究。厦门大学唐仲璋、唐崇惕于1980~1983年收集可引起人体皮肤疹的血吸虫病病原种类;探讨产生血吸虫性皮肤疹和日本血吸虫异位病变的机理;研究内蒙古牧区家畜血吸虫的种类、生物学及流行学。1986年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几种驱杀牛、山羊肝片形吸虫药物疗效的研究。省农科院牧医所、南安县牧医站陈存瑞等人于1983~1986年通过筛选出既能驱除肝片形吸虫成虫,又能杀死童虫的药物——肝素15,为建立康复场(群)创造了条件。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中毒病研究
  猪亚硝酸盐中毒快速诊断。省农科院牧医所陈泰雄等人于1978~1980年,采用棉签偶氮反应法及现场氢氧化锌血滤液快速制备法,对中毒猪的体液、分泌液、排泄物等进行Na2定性检验、诊断,方法简便、快速、微量、准确。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家畜山油麻中毒病诊断。省农科院牧医所、尤溪县畜牧水产局林和官等人于1981~1983年,对闽西北尤溪等县榆科植物山油麻引起水牛、山羊中毒死亡问题进行调查研究。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6.外科学的研究
  水牛大面积烧伤治疗。长泰县城关公社牧医站、中国人民解放军32413部兽医所等6个单位林善端、闰宝申等人1977年采用邮票式植皮法治疗水牛大面积烧伤,取得显著疗效,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山羊颈静脉人造涤纶血管植入手术。福建农学院林立中等1983~1985年进行该手术的研究,成功地达到替代原有血管,可作为颈静脉疾患的一种外科手术疗法。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7.中兽医研究
  1972~1974年,省农科院牧医所金学浩等研制的仔猪草药止痢针剂,在福州、龙海等5个县(市)猪场治疗仔猪白痢175窝、1138例,治愈率92%,1978年该针剂“止痢素”获省料学大会奖。该所吴振兖等人于1974~1978年,采取电针刺激百会、交巢、催情等穴治疗不孕母猪141例,有效率达63.8%,情期收治率为51%,达到国外激素治疗水平。1982年获省科学进步三等奖。福建农学院牧医系家畜针麻研究小组发现猪电针麻醉新穴位——安神穴,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1987年在北京国际兽医针灸学术会议上进行示范表演。崇安县牧医站发现牛的电针镇痛新穴位“眶下孔、顺气组穴”,适用于颜面、头颈、腹腔、四肢、会阴等多种手术,效果较好。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8.兽医新技术研究
  1985~1992年,省农科院牧医所程由铨等应用杂交细胞瘤技术,已建立鸡的新城疫(1985年)、传染性法氏囊病(1990年)、马立克氏病(1990年)、传染性喉气管炎(1992年)和传染性支气管炎(1992年)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为更有效地准确诊断和防治疫病提供了新途径。鸡新城疫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年,省农业厅(局)兽医药检化验室程道祥等应用细菌质粒分析技术进行禽大肠杆菌耐药性机制与流行学研究,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六)畜牧资源调查、区域规划和品种标准化
  1.资源调查
  饲料资源调查。1958年,省畜牧兽医总站对本省具有代表性的福州等17个县(市)进行调查,并对部分饲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1980年和1981年,先后由省农业厅(局)畜牧局和省粮食厅饲料工业公司分别主持开展普查。通过多次调查,查清全省饲料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利用现状。1983年,由省饲料工业公司主持,协调粮食等10个部门30多个单位,开展“福建省配合饲料资源调查研究”,计采集300多个样品,筛选出184种饲料,于1984年汇编在《福建省配合饲料资源营养成分表》。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年,省农科院牧医所、福州市饲料公司采集常用饲料21种进行营养成分、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测定,汇编成《福州地区常用饲料营养成分表》。以上科技成果,为扩大饲料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家畜、家禽品种资源调查及《福建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和图谱》编写。1977~1985年,由农业厅(局)畜牧局主持,成立福建省家畜、家禽品种资源调查及《福建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和图谱》编委会,尤珩任主编,组织全省各地(市)、县牧医站、育种站、农科所、农校及农科院牧医所、福建农学院牧医系等单位在过去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普查,发掘出许多具有特殊性状的品种。列入该书地方优良品种的有25个,其中马1个、牛2个、山羊2个、兔1个、猪8个、鸡3个、鸭4个、鹅2个、火鸡1个、番鸭1个。对各品种的产地分布、形成历史、品种特征、生产性能、杂交利用等均有较系统的阐述,并附有各品种的标准图谱。1988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草地资源调查。1980~1987年,由省农业厅畜牧局主持,组织全省畜牧部门完成普查。查清全省草地面积、分布、类型、质量和利用现状、汇编成各专题调查报告:《福建省草地资源调查报告》、《福建省主要牧草名录》、《福建省草地资源分布说明书》、《福建省草地资源统计资料集》,绘制1:50万的《福建省草地类型分布图》和《福建省草地等级图》,还制作牧草标本350件。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制定发展草地牧业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1990年获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农业部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2.区域规划
  《福建省畜牧业综合区划》。1980年,省农业厅畜牧局主持,组织9个地(市)畜牧部门协作研究,于1989年完成。《区划》对本省的自然环境、饲料牧草和畜禽品种资源作了评价;分析本省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及发展方向。根据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划分为3个畜牧生产区,提出各区发展畜牧业的意见,为各级领导部门指导畜牧生产和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此外,还完成《福建省主要多年生牧草种植区划》和《福建省畜牧业综合划区》。1990年获福建省农业区划委员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3.畜、禽品种标准化
  1985~1991年,在省农业厅畜牧局主持下,陆续制订并经福建省标准计量局批准发布福州黑猪、平潭黑猪、莆田黑猪、福安花猪、闽北花猪、官庄花猪、槐猪、武夷黑猪、福安水牛、闽南黄牛、福清山羊、戴云山羊、晋江马、福建黄兔、河田鸡、白绒乌骨鸡、漳州斗鸡、闽南青铜色火鸡、白番鸭、黑番鸭、连城白鸭、山麻鸭、莆田黑鸭、金定鸭、闽北白鹅、长乐灰鹅等26个畜禽品种的国家标准。
  福建省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起步较晚,但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有显著的进步,取得丰硕成果。1978~1990年,省畜牧兽医科技共获奖74项,其中国家奖4项(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奖2项,(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省人民政府奖59项(省科学大会奖16项,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6项),其他奖3项,推广科技成果获奖6项(农业部、省人民政府各3项)。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