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研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915
颗粒名称: 一、科研机构
分类号: S85
页数: 2
页码: 142-156
摘要: 本文简述了福建省地(市)和院校畜牧兽医科研机构的发展状况。地(市)方面,宁德、建阳、福州和泉州等地的农业科学研究所相继设立了畜牧兽医研究室,科技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院校方面,福建农学院成立了牧草研究室,福建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生物系的动物寄生虫研究室在畜禽寄生虫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些机构为福建省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 福建省 畜牧业 养殖科技

内容

(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1961年1月,福建省畜牧兽医总站与省农科院畜牧组合并,成立福建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内设畜牧、兽医两个研究室、办公室和直属试验牧场,共有干部35人,工人10人。
  1964年2月,该所划归省农科院管辖;1969年,随着农科院一起被撤销,人员下放农村,部分仪器和资料移到清流县兵团农业师保存。1971年,在省农业局管辖内成立省农业科学实验站,下设畜牧组,有干部30人,工人10人。
  1974年,恢复省农科院建制,牧医所亦同期恢复,内部设置同前,共有干部35人,工人15人。
  1979年,该所设8个研究室,即:猪禽研究室、草食畜研究室、饲料与营养研究室、兽医病毒研究室、兽医细菌研究室、兽医普通病研究室、畜牧兽医基础研究室和情报资料与科研管理研究室。并试办《福建畜牧兽医》季刊。
  1983年和1984年,该所分别列为省农科院和省政府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所内撤销研究室,由所长直接领导研究课题组,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1984年,与福州市郊区洪山乡黎明村合办畜禽配合饲料实验厂,与福州市饲料公司合办八四鸡场,年上市肉鸡15万只。
  1985年在福州市郊区盖山乡后坂村建立附属兽医院,并在试验牧场内设乳牛场、猪场、蛋鸭场、兔场、鸡场和羊场。1986年与连江县坑园乡文山村合办砸贝壳粉厂,年产500吨,产品销往省内外。1988年恢复研究室建制,同年与福州市郊区盖山乡塑料包装厂合办特种饲料厂,年产对虾饵料300吨;与该乡浦口村合办养猪场,利用猪粪放养池鱼107亩。
  1990年底,有职工171人,其中科技人员80人,占职工总数的46.8%。科技人员中,高级科技人员15人,中级科技人员32人,初级科技人员35人,分别占科技人员的18.75%、40%和41.25%。全所拥有科研仪器共值人民币72.3万元。取得科研成果共55项,其中获奖项目42项,计有国家科学大会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学大会奖7项、省科技进步奖2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7项),其他奖12项。
  (二)福建省饲料科学研究所
  1985年由省粮食厅组建,1987年开始进行猪、鸡、鸭的预混合饲料配方研究,现有职工18人,其中科研人员14人,建所以来获科研成果1个(部级三等奖)。
  (三)地(市)科研机构
  宁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72年设立畜牧组,有科技人员2人。1979年设立畜牧兽医研究室;1990年有科技人员6人,其中,中级和初级科技人员各3人。
  建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79年设立畜牧兽医研究室,1990年有科技人员4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1人,初级1人。
  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79年设立畜牧研究室,有科技人员4人。1990年有科技人员13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4人,初级8人;有仪器17件,价值9.5万元,其中万元以上2件。
  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88年元月经省批准成立福建省白绒乌骨鸡研究中心,有科技人员3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技工6人。1989年设立畜牧兽医研究室,有科技人员3人。
  (四)院校科研机构
  福建农学院,1981年成立牧草研究室,有科技人员3人,1990年有科技人员7人。
  福建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生物系、动物寄生虫研究室,对畜禽寄生虫的研究也取得大量成果。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