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民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913
颗粒名称: 三、农民教育
分类号: G726
页数: 1
页码: 141-1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农村畜、禽疫病严重流行的问题,为此开展了防疫宣传和培训工作,培训了大量防疫员和兽医员,为群众性防疫工作打下基础。随后,为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各级院校、科研机构、学会和职业培训学校等开展了各种专业培训和技术服务,培训对象包括畜牧专业户、重点户、经济联合体和农村知识青年等,培训内容涵盖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这些培训和技术服务活动对于提升畜牧业的科技水平和推动福建省畜牧业向商品化、集约化经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福建省 职工教育 教育事业

内容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畜、禽疫病严重流行。春、秋防疫季节,在农民夜校,由防疫人员讲授防疫卫生常识;同时,对乡、村防疫骨干进行三五天短期培训,学习常见病防疫常识和预防接种技术。1952年,泰宁等25县共培训防疫员1984人。1954年以互助合作组织为主要对象,全省各县培训家畜保健员和饲养员2023人。1955年,在农业合作运动中,为适应家禽集体饲养的需要,有36个县为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培训饲养员2398人。1958年“大跃进”期间,要求控制、消灭严重危害家畜的各种疫病,全省上下普遍开展防疫宣传和培训工作,当年共培训农业社兽医员6247人,防疫员28936人,普及防疫常识和简单的防疫技术,为此后群众性防疫工作打下基础。
  1959年下半年至1960年上半年,全省掀起集体养猪高潮。当时对农民的科普教育,一方面在农民夜校讲授养猪常识,一方面大搞集体猪场饲养员的培训,受训人员5000多人次。
  80年代,福建省畜牧业向商品化、集约化经营发展,畜牧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对畜牧兽医科学技术有高层次的要求,于是,各地院、校、科研、学会、农村职业中学和职业培训学校等部门,开展各种专业培训、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函授等有偿技术服务。漳州市农校畜牧兽医专业从1982年到1988年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工作,1年制培训405人,半年制培训225人,为山区培训技术员210人。为培训军地两用人才已办13期培训班培训441人。福建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受省军区后勤部委托,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于每年暑期举办“猪禽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培训班,每期1个月,已办7期,每期40人,共280人。顺昌县职业培训学校,1987年创办,1988年开始招收畜牧兽医班学员,有专职师资3名,其培训方法为自编教材,以兽医基础为主,学员在校上基础课与技术课1个月,到基层畜牧场或畜牧兽医站实习1个月,每期2个月,学成发给结业证书。已办33期,共结业557人。学员有农村知识青年、退伍转业军人等,主要来自闽西、闽东等贫困山区。结业后回农村,有的开业行医,有的办家庭小型兔、鸡、鸭及猪场。该校实行对学员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学员实践中疑难问题等咨询服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社会赞誉。1986年,省科协、共青团省委和省教委决定今后九年开展农村知识青年实用技术培训,省畜牧兽医学会及时组织编写各种畜禽饲养与疾病防治技术小册子共15种,由省科协科学普及部刊印发行;学会科技咨询服务部1987~1990年,有关畜禽饲养新技术函授学员2966人,培训208人。另外,还向专业户、联合体转让饲料配方和技术咨询等。省养兔协会1986~1990年举办培训班、函授班10多次,学习人员千余人,解答咨询信函千余件。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