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育与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909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教育与科技
分类号: F326.3
页数: 20
页码: 138-1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畜牧兽医教育事业经历了从民国时期的初创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在高等教育方面,福建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于1958年设系,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挫折后,于1972年与福建林学院合并成立福建农林大学,1975年恢复福建农学院建制。该系在教学、科研和生产实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拥有多个教研组和实验室,并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攻关项目,获得了多个奖项。
关键词: 福建省 畜牧业 教育科技

内容

第一节 教育
  福建省畜牧兽医教育事业起步很晚,基础薄弱。民国25年(1936年)永泰县创办私立同仁初级职业学校,设立畜牧兽医班。民国26年秋,私立协和大学设立农学系,在该系课程中开设普通畜牧学和普通家禽学。民国29年,该大学成立农学院,设农学系、园艺系和农业经济系,各系将普通畜牧学和普通家禽学列为选修课;校内牧场饲养有牛、羊、猪、免、鸡、鸭、鹅、鸽等供学生实习。
  民国28年3月16日,福建省立永安高级农业学校改称为福建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设立畜牧科,民国32年并入福建省立农学院。
  民国29年,创办福建省立农学院,校址在永安黄历,设有畜牧兽医系,不久被取消,仅在农业生物系中设有畜牧兽医教学组。
  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人民政府重视教育工作。畜牧兽医教育事业在高、中等教育、干部培训和农民教育等方面,都取得很大发展。
  一、学校教育
  (―)高等教育
  1.福建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1958年设系,其前身是由黄震教授任组长的农学系动物家畜饲养教研组,该组1953年成立。包括1个动物实验室,成员共4人,1957年发展至9人。系成立的当年,招收畜牧兽医专业本科生60名。1959年,省政府决定调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将福建省福州农业技术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全部师资、设备及在校学生约300人并入该系,充实了办学条件;并将畜牧兽医专业分为畜牧和兽医两个专业,还开办畜牧兽医专科班,以后每年各招收30名学生。该系建有畜牧教学楼1座,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楼东侧为畜牧专业,西侧为兽医专业)。全系共有14个教研组,其中畜牧专业设有遗传育种、饲养、养牛(羊)、养猪、养禽等5个组;兽医专业设有病理、药理、普通病、传染病、外产科及寄生虫等6个组;另设有专业共同课解剖组织胚胎、生理和动物等3个教研组。各学科均建立初具规模的实验室,同时建立1个颇具规模的动物标本室。1959年底,全系教职员工共60余人。
  为适应教学生产实习需要,该系从建系开起,即着手筹建校内实验牧场和兽医院,由省外贸局提供无息贷款10万元作为建场资金。同时发动全系师生勤工俭学,劳动建场。如牛场就是在农学系1957年饲养的几十头黑白花乳牛等品种的基础上办起来的,1965年发展到170多头,日产奶量300多公斤。养猪场最大饲养量达9700头,计有6栋自动化喂料的猪舍,养鸡场饲养来克亨等品种鸡5000多羽。此外,还饲养300只毛用免,40头美利奴羊和60头湖羊,尚有40亩水面养殖淡水鱼。不仅解决畜牧专业的生产实习,而且为外贸市场提供畜产品。
  为适应兽医专业学生临床实践需要,在福州西门建立兽医院,有3名专职兽医驻院,其余由兽医专业教师轮流门诊值班,除供学生实习外,也解决附近家畜(禽)疾病的防治。
  两专业学生除在本校牧场和兽医院进行教学生产实习外,毕业前到外省牧场或兽医站实习3个月。畜牧专业主要到上海、南京等地,兽医专业则到苏北、山东、河南等地。
  在“文化大革命”中,学校遭受劫难,1969年奉令撤销,全体教职员工下放全省各地农村,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及牧场畜、禽随即散失殆尽。
  1972年,中共福建省委决定,由原福建农学院与福建林学院合并成立福建农林大学。校部设在南平西芹,原农学院所属各系(包括畜牧兽医系)设在三明荆东,教师陆续从各下放点调回,同时吸收一些省内外畜牧兽医师资和行家充实教学力量。1972年和1974年,招收3年制畜牧兽医专科两个班,计有工农兵学员75人。1975年恢复福建农学院建制,校址仍在荆东。1975年和1976年,各招两个班畜牧兽医专业“社来社去”工农兵学员,计147人,学制为二年半。毕业生回原推荐地,经省农业厅委托农学院统一出卷考试,及格者可录用为干部。从1977年起,分设畜牧专业和兽医专业。当年参加省统招兽医专业学生70名,此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届兽医专业统招本科生,学制4年。学生多来自下放农村劳动锻炼的知识青年,本届毕业生品学兼优,颇得社会各界好评。此后两个专业分别隔年招生。自1980年起,两个专业每年同时招生。1986年,福建农学院迁回福州金山新址,此时开始招收兽医专业内科、寄生虫、组织胚胎学硕士研究生各一名。另外,还接受各地输送的代培进修生和承办各种技术短期培训班。
  1984年,全系设10个教研组和1个研究室,系办有教学实习牧场和兽医院。拥有教职员工8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7人,讲师25人。全系教学、科研、生产用房约6300平方米,设23个实验室,并更新和添置部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教师认真贯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验三结合的原则,承担国家“六五”、“七五”科研攻关项目和省科委、教委等部门下达的科研任务和院课题等共计40多项,其中9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同时还出版科学专著、教材和论文等。
  截至1990年止,该系共培养毕业生1732人,其中畜牧兽医专业工农兵学员222人,畜牧兽医专科班300人,畜牧专业本科481人,兽医专业本科581人,畜牧兽医职业师资本科班59人,畜牧兽医职业师资专科班89人。
  2.仰恩学院
  1987年由华侨吴庆星创办。院址在吴的家乡泉州市鲤城区马甲乡,内设动物营养和饲料加工专业,在校生180人,1990年有专职教师5人。
  (二)中等教育
  全省有福州、龙岩、漳州、建阳、宁德、晋江和三明等7所农业学校,先后设有畜牧兽医专业。1980年调整后,只有福州、漳州、龙岩和南平4所农校尚有这一专业。截止1990年,共计培养毕业生3920人,多分配在全省各地省、乡、镇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
  1.福州市农业学校
  1951年7月,由福建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与私立协和职业学校合并,定名为福建省福州市农业学校,校址福州市西郊祭酒岭原协职旧址。学校曾三迁校址(祭酒岭、东塔、琯口)、数改校名。曾用的校名有:福建农学院附属农校、福建农科院附属专科学校、闽侯专区农校、莆田地区农校。1984年1月定为现校名。
  该校畜牧兽医专业创办于1954年,学制3年。本专业一度分为动物饲养和兽医两个专业。60年代前期,学生分配试行“社来社去”,其余均为统招统配。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期,曾列为省属重点农校。自创办以来,该专业教师均保持在10~40人,他们多次参加全国中等农业学校牧医专业有关教科书的编写;参加各项科研协作及本省畜禽资源调查等。校内建有7000多平方米校舍,拥有近2万册图书。历年共培养毕业生1459名,除1957年的49名和1959年的289名毕业生为全国性分配外,其余全部分配在省内各县。
  2.漳州市农业学校
  该校位于漳州市园山脚下水仙花基地,创办于1951年9月,是全国重点中等农业专业学校,其前身是鼓浪屿寻源中学,于30年代迁漳。新中国成立后数易其名,初为漳州农业技术学校,1952年改为龙溪农业技术学校,1976年定为龙溪地区农业学校,1985年始定为现名。全校占地604亩,校舍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图书5万多册。
  1959年,该校创办畜牧兽医专业,仅办学一年即被调整下马;于1964年重办,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停办。1970年教师下放,1973年教师返校办农训班,1976年正式复办,1978年开始招收牧医专业学生,截至1970年共招14个班。1990年有4年制学生3个班,3年制不包分配3个班,在校生计210人。本专业有高级讲师3人,讲师5人,教师1人,共计9人及实验人员4人。有校办猪、牛、鸡场,供学生教学实习。
  本专业“文化大革命”前3年制毕业生共160人,“文化大革命”后共毕业486人,前后共计646人。
  3.龙岩农业学校
  该校位于龙岩南门外军营仓,成立于民国31年(1942年),校名为福建省立龙岩高级农业学校,后几经更名,1963年起定为现名。畜牧兽医专业创办于1958年9月,学制3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校下放,至1962年复办。最初2年只办1年制、半年制的短训班,1979年开始统招统配,第一届为2年制,以后均为3年制。现有牧医科教师12名,校图书馆藏书2.4万册,拥有价值20多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截至1990年共有毕业生985人(其中包括半年制短训班80人),分配原则是回毕业生原籍,绝大部分毕业生到县乡、镇最基层兽医站工作。
  4.宁德地区农业学校
  该校位于福安城关洋边,始创于民国24年(1935年)8月,前身为福建省福安初级农业职业学校,曾多次易名。自1975年5月定名为现校名。校舍面积约1.2万平方米,拥有图书3万多册,仪器设备数十万元。畜牧兽医专业于1959年开设,学制3年,专业师资均保持4~5人。本专业历届毕业生共171人,除1968年40人为“社来社去”不包分配外,其余多分配在本地区各县牧医站,少数在乡镇牧医站。
  1983年,全省农业中专调整专业,本专业被撤销,留下专业教师3人,承担畜牧兽医实用技术培训工作。5.南平地区农业学校
  该校座落在建阳县城东童游,是全日制农业中专,1990年开设农学和畜牧兽医两个专业。
  学校于1959年创办畜牧兽医专业,学制3年,从1986年开始招收初中毕业,学制改为4年。现有牧医专业教师计13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的11人,中专学历2人;职称情况为高级讲师1人,讲师4人,助讲4人,助理畜牧兽医师1人,实验员1人。截至1989年止,历届毕业生计659人。
  二、干部培训
  (一)福建省农业干部学校
  该校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上山路,前身是福建农林干部训练班,创办于1951年,1953年改为福建农业干部训练班,1960年始定为现校名。该校畜牧兽医培训班承担全省畜牧兽医干部培训工作,专职教师4~5人,根据办班培训的需要,还聘请省内外专家讲学。
  畜牧兽医干部培训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化大革命”。1952~1953年,以老带新,扩大队伍。新中国成立初期,本省仅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7~8人,利用这些在职人员以老带新进行培训,学员来源是社会上零散的初中程度兽医人员,以及从社会招收的青年、土改干部等,共办4期培训班,学习内容为畜牧兽医基础知识、疫病防治、打预防针等。共培训323人,结业后学员分配全省各地、县。
  1953~1955年,主要是提高技术水平,该校主要培训对象是对原在农干班培训过的在职畜牧兽医干部,进行再培训,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其中个别有中专毕业的技术干部,办3期共140人。
  1956~1960年,主要是培训骨干,提高业务领导水平。1956年,各县开始成立畜牧兽医站,当年办1期畜牧兽医站站长训练班。
  1961~1966年,结合生产实际需要,进行专题培训。主要培训对象是畜牧兽医中专毕业的干部和部分农干班出身的干部,计办有遗传、育种、养蜂、人工授精、中兽医、中草药、传染病、寄生虫病、兽医内科诊断、检疫和检验以及传授阉割技术等,共办9期,计培训541人次。
  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以后。结合生产需要,举办多类型、多层次培训班。主要对象是畜牧兽医基层干部、技术骨干、各地县牧医站长、农业管理领导干部、部队畜牧兽医干部等。共办22期,培训1074人次。
  (二)其他
  福建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受农业厅等单位委托,于1985年和1989年各办1期“电子计算机在畜牧业中应用”培训班,对象是各地、县饲料厂及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每期20天,40人。1988年和1989年,各办1期“家禽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培训班,每期14天,40人。
  漳州市农校畜牧兽医专业,1980年举办漳州市县、乡畜牧兽医站站长培训班1期,42人。同年各办1期“饲料与饲养”培训班共70人。另外,还举办多期短期培训,现漳州市基层牧医站有80%以上技术人员经过该校培训。
  三、农民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畜、禽疫病严重流行。春、秋防疫季节,在农民夜校,由防疫人员讲授防疫卫生常识;同时,对乡、村防疫骨干进行三五天短期培训,学习常见病防疫常识和预防接种技术。1952年,泰宁等25县共培训防疫员1984人。1954年以互助合作组织为主要对象,全省各县培训家畜保健员和饲养员2023人。1955年,在农业合作运动中,为适应家禽集体饲养的需要,有36个县为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培训饲养员2398人。1958年“大跃进”期间,要求控制、消灭严重危害家畜的各种疫病,全省上下普遍开展防疫宣传和培训工作,当年共培训农业社兽医员6247人,防疫员28936人,普及防疫常识和简单的防疫技术,为此后群众性防疫工作打下基础。
  1959年下半年至1960年上半年,全省掀起集体养猪高潮。当时对农民的科普教育,一方面在农民夜校讲授养猪常识,一方面大搞集体猪场饲养员的培训,受训人员5000多人次。
  80年代,福建省畜牧业向商品化、集约化经营发展,畜牧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对畜牧兽医科学技术有高层次的要求,于是,各地院、校、科研、学会、农村职业中学和职业培训学校等部门,开展各种专业培训、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函授等有偿技术服务。漳州市农校畜牧兽医专业从1982年到1988年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工作,1年制培训405人,半年制培训225人,为山区培训技术员210人。为培训军地两用人才已办13期培训班培训441人。福建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受省军区后勤部委托,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于每年暑期举办“猪禽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培训班,每期1个月,已办7期,每期40人,共280人。顺昌县职业培训学校,1987年创办,1988年开始招收畜牧兽医班学员,有专职师资3名,其培训方法为自编教材,以兽医基础为主,学员在校上基础课与技术课1个月,到基层畜牧场或畜牧兽医站实习1个月,每期2个月,学成发给结业证书。已办33期,共结业557人。学员有农村知识青年、退伍转业军人等,主要来自闽西、闽东等贫困山区。结业后回农村,有的开业行医,有的办家庭小型兔、鸡、鸭及猪场。该校实行对学员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学员实践中疑难问题等咨询服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社会赞誉。1986年,省科协、共青团省委和省教委决定今后九年开展农村知识青年实用技术培训,省畜牧兽医学会及时组织编写各种畜禽饲养与疾病防治技术小册子共15种,由省科协科学普及部刊印发行;学会科技咨询服务部1987~1990年,有关畜禽饲养新技术函授学员2966人,培训208人。另外,还向专业户、联合体转让饲料配方和技术咨询等。省养兔协会1986~1990年举办培训班、函授班10多次,学习人员千余人,解答咨询信函千余件。
  第二节 科技
  新中国成立前,福建省畜牧兽医科技事业十分落后。民国25年(1936年)初,福建省农林改良总场在长乐县创办家畜改良场,计划进行来克亨鸡孵化育雏、盘克夏猪纯系繁殖与发育试验及家畜疾病诊疗等,因抗日战争爆发,次年底该场内迁改为农场,计划未付实施。民国27年,农林改良总场扩建为农业改进处,次年,该处在永安设种羊场、鸭类改良场,沙俊场长曾提出《对本省鸭类之改良计划》,经年余,该场裁并,计划也未付实施。民国29年,省农业改进处成立畜牧兽医事务所;至民国36年10月,近7年时间,乳牛场仅有荷兰纯种公牛1头,母的都是杂种,且多衰老,以致繁殖缓慢;盘克夏纯种猪品质虽好,但数量少,且多年近亲繁殖,生产性能减退;鸡和北平鸭也因近亲繁殖和寄生虫为害,生产及生活能力低,不宜于繁殖推广。此外,还因物价飞涨,经费有限,孵化设备不全等,增加了繁殖的困难,繁殖推广量少,试验无法进行。兽医工作,此期在牛瘟防制方面取得成效,疫情基本控制。
  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畜牧兽医科技工作有较大发展。建立科研机构,紧密结合生产,开展科学研究并积极推广科技新成果和先进技术,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一、科研机构
  (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1961年1月,福建省畜牧兽医总站与省农科院畜牧组合并,成立福建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内设畜牧、兽医两个研究室、办公室和直属试验牧场,共有干部35人,工人10人。
  1964年2月,该所划归省农科院管辖;1969年,随着农科院一起被撤销,人员下放农村,部分仪器和资料移到清流县兵团农业师保存。1971年,在省农业局管辖内成立省农业科学实验站,下设畜牧组,有干部30人,工人10人。
  1974年,恢复省农科院建制,牧医所亦同期恢复,内部设置同前,共有干部35人,工人15人。
  1979年,该所设8个研究室,即:猪禽研究室、草食畜研究室、饲料与营养研究室、兽医病毒研究室、兽医细菌研究室、兽医普通病研究室、畜牧兽医基础研究室和情报资料与科研管理研究室。并试办《福建畜牧兽医》季刊。
  1983年和1984年,该所分别列为省农科院和省政府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所内撤销研究室,由所长直接领导研究课题组,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1984年,与福州市郊区洪山乡黎明村合办畜禽配合饲料实验厂,与福州市饲料公司合办八四鸡场,年上市肉鸡15万只。
  1985年在福州市郊区盖山乡后坂村建立附属兽医院,并在试验牧场内设乳牛场、猪场、蛋鸭场、兔场、鸡场和羊场。1986年与连江县坑园乡文山村合办砸贝壳粉厂,年产500吨,产品销往省内外。1988年恢复研究室建制,同年与福州市郊区盖山乡塑料包装厂合办特种饲料厂,年产对虾饵料300吨;与该乡浦口村合办养猪场,利用猪粪放养池鱼107亩。
  1990年底,有职工171人,其中科技人员80人,占职工总数的46.8%。科技人员中,高级科技人员15人,中级科技人员32人,初级科技人员35人,分别占科技人员的18.75%、40%和41.25%。全所拥有科研仪器共值人民币72.3万元。取得科研成果共55项,其中获奖项目42项,计有国家科学大会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学大会奖7项、省科技进步奖2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7项),其他奖12项。
  (二)福建省饲料科学研究所
  1985年由省粮食厅组建,1987年开始进行猪、鸡、鸭的预混合饲料配方研究,现有职工18人,其中科研人员14人,建所以来获科研成果1个(部级三等奖)。(三)地(市)科研机构
  宁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72年设立畜牧组,有科技人员2人。1979年设立畜牧兽医研究室;1990年有科技人员6人,其中,中级和初级科技人员各3人。
  建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79年设立畜牧兽医研究室,1990年有科技人员4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1人,初级1人。
  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79年设立畜牧研究室,有科技人员4人。1990年有科技人员13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4人,初级8人;有仪器17件,价值9.5万元,其中万元以上2件。
  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88年元月经省批准成立福建省白绒乌骨鸡研究中心,有科技人员3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技工6人。1989年设立畜牧兽医研究室,有科技人员3人。
  (四)院校科研机构
  福建农学院,1981年成立牧草研究室,有科技人员3人,1990年有科技人员7人。
  福建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生物系、动物寄生虫研究室,对畜禽寄生虫的研究也取得大量成果。
  二、主要成果
  (一)饲料和饲料营养学研究
  50年代,省内开始研究推广水生饲料、藻类饲料和青贮饲料。1953年从广东引进水浮莲;1957年从浙江引进水花生,加上本省河塘沟渠普遍生长的小葫芦和红萍。1959年福建省“大养其猪”期间,“三水一萍”成为当时集体猪场的主要青饲料来源;与此同时,研究推广小球藻、栅藻和水生饲料青贮;并利用青贮杀灭水生饲料中姜片虫囊蚴,防制猪姜片吸虫病取得效果。60年代末,研究推广黑曲霉、黄曲霉、庆曲、中曲及无曲盐水等糖化发酵饲料。70年代研究推广高产饲料作物,1973年从上海引进籽粒苋,加上50年代从四川引进的牛皮菜,促进青饲料的发展。80年代,在莆田市和其他城郊奶牛饲养区研究推广秸秆碱化、氨化技术及袋装青贮甘蔗叶;并在全省研究推广地瓜、花生地套种玉米。1987年,省计委拨款60万元、安排化肥5000吨支持发展玉米生产。1990年,全省青贮饲料80万吨,氨化秸秆2万吨,套种玉米35万亩,对扩大和提高饲料利用有明显作用。
  在饲料营养学方面,50年代前期,福建省推广应用苏联饲料单位、饲养标准和合理日粮搭配。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研究推广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喂猪;喂猪方法由熟喂改为生喂,由“吊架子”(中猪阶段多喂粗料)改为“一条龙”。70年代,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用蘑菇菌降解稻草,制造富含蛋白质的蘑菇糠饲料,经喂猪试验,比喂混合糠(米糠与稻谷粉配比为3:7或4:6)增重28~47%;省农科院牧医所进行双脱石油酵母长期饲养母猪试验,证实其安全性与饲用价值,开辟了新的蛋白质饲料来源,获得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80年代,省农科院冯玉兰等,从福建实际出发,研究出肉猪、蛋鸡、蛋鸭的营养需要和饲料配方及饲料添加剂配方,在生产应用中将饲料转化率提高25~30%,为本省饲料工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有关饲养管理技术的提高。《肉猪配合饲料的研究》和《利用地产饲料资源进行肉猪配合饲料的研究》分别获1983年省科技成果三等奖;《肉鸡配合饲料的研究》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肉猪、肉鸡、蛋鸭和肉鸭“添加剂”的研究1990年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二)牧草和草山研究
  牧草的研究,主要开展野生和引进牧草的选育、繁殖和推广工作。50年代,福建省福州农校在实验牧场大面积试种野生木豆。60年代初期,省畜牧兽医总站开始搜集野生牧草试种观察。70年代末,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还振举等搜集华南地区野生牧草44种,其中禾本科31种、豆科13种。在闽西、闽北和福州等地进行多年试种观察、生产检验及营养测定,从中筛选出22种(禾本科18种、豆科4种),其中选育的园果雀稗,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同时期,省农科院牧医所亦进行类似试验研究。引进牧草方面,50年代,省农业厅引进象草。60年代初,省畜牧兽医总站开始牧草引种试验。70年代末,省农业局畜牧局、省农科院牧医所和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联合开展系统的牧草引进、选育和推广工作。到1990年,从国内外引进牧草近200个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研究和生产验证,从中筛选出68种(禾本科37种、豆科31种)。80年代以来,各级科学技术单位在牧草选育的基础上,对草山改良、水土保持、飞播牧草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显著成就。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还振举等从1980年开始,在建阳黄坝州以本地草种混播,建立中亚热带丘陵山地改良试点3000亩,基本上达到15亩可养1头牛。福建农学院与广西畜牧所合作研究的“饲料开发技术——华南高产优质牧草选育和草山改良技术”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农科院牧医所、福清县农业局吴燮恩等,于1983~1986年在福清县新楼建立南亚热带低山丘陵改良试点1000亩,年亩产鲜草4000公斤,比天然草地提高产草量三四倍;该项目“优良牧草引种和山地人工草场建设的研究”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农业厅畜牧局游大辉等在屏南县仙山牧场建立南方高山类型草地改良试点,该场有宜牧草山3万亩,海拔941~1470米,1981年开始种草试验,筛选出多年生里麦草、鸡脚草、多花黑麦草、白三叶、地三叶和红三叶等为当家草种,1982年开始人工种草1万亩,年亩产鲜草2500~4000公斤,比天然草地提高产草量4~6倍,1984年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种草养畜先进单位。在不同类型地区草山改良取得经验后,省农业厅组织各地开展群众性草山改良建设,截至1990年,全省草山改良累计面积达21万亩,草山围栏75公里,建设草山公路23公里,牧道45公里,增养牛2万头。福建省不少地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1985年,省农业委员会组织省水土保持办公室、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福建农学院、省水电厅等8个单位,以长汀县河田镇强度水土流失区为试点,开展种草植树、保持水土;省农业厅畜牧局与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负责种草2.5万亩,植被覆盖率由15%提高到78~95%,并促进林木生长,马尾松生长速度为种草前的四五倍,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飞播牧草,1982年,在周宁县仙岗草地模拟飞播1000亩;1986年,在清流县灵地水土流失区飞播1万亩,植被覆盖率由原来15%提高到78%,为建设大面积人工草地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经验。
  (三)现代繁育技术研究
  人工授精技术,60年代,福建省已在猪、牛中推广应用。70年代,研究推广低温冷冻保存牛精液技术。80年代,研究推广鸭的人工授精技术。1979~1982年,省农科院牧医所林朝星进行牛颗料精液解冻技术的研究,用鲜牛奶和乙工酶解冻牛颗粒精液,在5~10℃可存活48小时,冷配奶牛2万多头次,情期受胎率40%,达到常温输精受胎率水平,扩大了冻精解冻后使用时间和范围,节省了液氮损耗,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1981年,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张开兴等进行“雄番鸭与雌麻鸭人工授精的研究”,1985年提供4万毫升稀释精液,输精20万只次,繁殖半番鸭60万只。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家畜胚胎移植的研究,福建农学院牧医系于1986年11月首次进行长毛兔胚胎移植试验,从进口的西德安哥拉母兔获得28个胚胎,移植给3只本地种母兔,获得15只安哥拉兔纯种后代;同期,省农科院牧医所进行两批移植试验,亦获得成功,为加速良种长毛兔繁殖,开辟新途径。牛的胚胎移植,福建农学院杨廷位等承担省科委“牛胚胎移植配套技术”的研究,1989年9月16日以冷冻胚胎移植技术生下第一头犊牛,该项研究成果,获1990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福建省番鸭自然孵化的孵化率仅40~70%,不能解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福建农学院王光瑛等于1985~1987年完成“番鸭及肉鸭孵化新技术研究”,经32批2.6万个受精蛋的重复试验,番鸭和肉鸭平均孵化率分别达86%和83%,居国内领先水平。本技术已在省内外126个县(市)推广应用,该项目获1988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畜禽品种培育和杂种优势利用
  1.牛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
  70年代以后,福建省在中国黑白花奶牛、肉牛、水牛繁育科研协作组的领导下,有计划地开始育种工作。在调查研究良种闽南黄牛优良特性的基础上,在使用肉牛改良黄牛方面已筛选出较好杂交组合。1979~1986年,省农科院牧医所与南安县牧医站协作进行闽南黄牛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采用夏洛来、西门塔尔、辛地红等6种肉用牛的冷冻精液与当地闽南黄牛输精,通过两批共89头6月龄杂种后代1年时间的观察,与本地黄牛对比,各组合杂1代牛适应性强、体格大、产肉多,其胴体重、净肉重、眼肌面积、屠宰率也较高。试验证明改良效果十分好;其中夏杂、西杂有较好的杂交优势,辛杂较适合农村习俗要求。该项研究获1987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晋江地区牧医站1979~1982年以夏洛来、西门塔尔等肉牛为父本,采用冷配技术,开展闽南黄牛杂种优势利用,全区7个县(市)39个公社设冷配点,出生杂交牛1019头,初生重比闽南黄牛多5~7.5公斤,日增重增加3成以上,1982年获省推广应用三等奖。福建农学院牧医系邹霞青等人承担省教委“婆罗门牛和闽南黄牛杂交利用研究”课题,于1984年引进美国肉用型瘤牛婆罗门品种的冻精与闽南黄牛进行杂交,其杂种1代属肉乳役兼用型。该牛体型结构好,有肩峰,生长快,产肉多,泌乳性能好,役力强。18月龄平均体重285.3公斤,较闽南黄牛183.9公斤提高55.1%;在14~18月龄肥育期中,平均日增重902克;18月龄屠宰净肉128.4公斤,较闽南黄牛79.2公斤提高62.1%;在泌乳期除哺育犊牛外,日可挤奶7.5~10公斤,较闽南黄牛提高1~3倍;综合役力提高40%以上。其特点是耐热、耐粗和抗焦虫病。深受群众欢迎,已在南安等15个县(市)推广,并销往广东、江西。该研究获1989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龙溪地区牧医站、长泰县牧医站于1966~1977年推广利用摩拉水牛杂交,其杂种一代乳、肉、役等性能有显著提高,为水牛杂种优势利用开辟新的途径,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福建黑白花奶牛,在群众自发杂交选育基础上,于1972~1985年由郑鸿钧等人负责组织参加中国奶牛协会主持的“中国黑白花奶牛培育”课题,经过调种、人工授精、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及建立生产基地等组织技术措施,使全省奶牛平均单产由2700公斤提高到3500公斤以上,乳脂率达3,1%,核心牛群单产超过5000公斤,同时建立的莆田、福州地区抗热奶牛基地,每年平均有300~500头育成牛销往省外。
  2.猪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
  50年代,省内开展对本省猪种的调查工作。60年代,福建农学院、省农科院牧医所对优良猪种莆田猪、福州猪分别进行选育。1973年,由福州市农业局、省农科院牧医所、福建农学院等单位组成福州黑猪选育协作组,拟定选育方案,进行有计划选育,至1984年育成3个品系。福建农学院蒋树威等进行福州黑猪“320”亲缘群的选育,其主要经济性状已达到或超过选育指标要求,遗传性较稳定,1979年获福州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同时进行福州黑猪“全能系”的选育;省农科院牧医所吴提良等进行福州黑猪“快长系”的选育,1988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省农科牧医所吴提良等人,对福州黑猪采用父系半同胞方法,获得瘦肉率、体长等17个性状遗传力和瘦肉率与体长、瘦肉率与膘厚等47对性状遗传相关系数。对今后早期表型选择,改进胴体性状、提高瘦肉提供理论依据。该项目“福州黑猪经济性状及瘦肉率遗传特性的研究”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在猪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50~70年代,全省各地多用省天马种猪场选育的中约克夏为父本与当地母猪杂交,产生较好的杂种优势,深受群众欢迎。中约克夏猪种选育课题1978年获省科技大会奖。1965~1981年,仙游县牧医站以长白猪为父本与莆田黑猪杂交,累计推广猪人工授精112682头次,受胎率94%,产仔1059220头,杂交猪窝重比莆田猪增加35%,杂种一代仔猪除供应本县外,畅销惠安、莆田、长乐等县,1982年获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三等奖。1975~1977年,省农科院牧医所以福州黑猪为母本,分别与克米洛夫、中约克夏、巴克夏、北京黑猪进行杂交试验,观察分析其组合的性状表型值和优势率,以福州黑猪与克米洛夫、中约克夏杂交组合有较强的杂种优势。该所檀俊秩为了给福州黑猪作为杂交母本所应保持的近交程度提供依据,于1976~1980年进行“猪不同近交程度及其杂交对生产性能的研究”,研究表明,种群愈纯,杂交亲本双方基因型频率之差愈大,杂交的效果愈好;并认为近交数最好控制在0.125~0.156,即半同胞和全姑侄交配为宜,这样可得到基因纯合,同时又不会超越可能出现的衰退界限。该研究1988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80年代初,福州黑猪3个品系均进行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据省农科院牧医所、福州市农科所、福州市北郊牧场进行二元杂交组合中,筛选出“大福”猪(大约克夏♀×福州黑猪♀)效果最好,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福建农学院、北郊牧场筛选出三元杂种“杜大福”(杜洛克♂×大福♀),产仔12头以上,日增重800克,料肉比3:1,屠宰率76%,瘦肉率60%以上,在生产推广利用中发挥良好作用。
  省农科院牧医所、宁德地区农科所、莆田市农科所等单位,于1985~1987年联合进行猪的优选杂交组合提高瘦肉型商品猪的研究。以杜洛克为父本分别与福州黑猪、莆田黑猪、福安花猪进行杂交,在配套技术条件下,肥育期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58.3克、577.95克、563.13克,比当地推广的“大福猪”、“长莆猪”、“约花猪”分别提高13.64%、14.68%、10.18%;每增重1公斤耗料分别节省15.79%、15.05%、11.03%;瘦肉率分别提高4.7%、8.6%、7.7%。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为了进一步推广利用猪的杂种优势、提高商品猪的瘦肉率,以满足群众对优质肉日益增长的需要,省农业厅畜牧局从1985年开始分别在福清、莆田、仙游、同安、龙海建立5个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通过多品种瘦肉型猪杂交组合,确定适合本地区的杂交组合,增加技术、资金、物资和人员的投入,完善增产配套措施。1987~1988年,5个县共出栏商品猪235.6万头。1988年出栏率为87.2%,其中瘦肉率在48%以上的商品猪184.64万头,两年出栏猪增加瘦肉量1273.86万公斤,新增总产值1.14亿元,净增收入4616万元,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1989年,陈体铮等《瘦肉型商品猪的推广和增产应用技术》推广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3.禽品种选育
  鸡的选育。主要是杂种优势利用和红婆罗肉鸡繁育配套生产的推广。1963~1965年,省农科院牧医所余有烈等用奥平顿与河田鸡杂交,一代杂种称平河鸡,肉质保持河田鸡的品质,出栏时间由150天缩短为130天,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1965年,平河鸡开始试销香港,声誉颇高,后成为本省外贸出口的主要鸡种之一。80年代初,省农业厅畜牧局从加拿大谢弗公司引进祖代、父母代种鸡在本省鸡场饲养,采用严格的科学饲养标准等一系列饲养管理措施,生产性能达到引进国水平。每年向省内24个县及广东、浙江等省销售商品代鸡400万只以上。商品代鸡平均出栏成活率92~99%,饲养56天平均体重1.75~2公斤,肉料比1.23~2.56,该项目主持人郑鸿钧等于1988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
  鸭的选育。1958~1959年,厦门大学生物系张松踪等人在龙海县紫泥乡金定村设立金定鸭研究站,对金定鸭的产蛋性能、换羽、休产、品种选育、杂交利用及其遗传规律进行研究。该鸭经系统选育,品质已趋一致,产蛋率相应提高,形成体格大、耐粗饲、产蛋多、蛋大质好的优良特性。这项研究成果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先后有9个省前来引种繁殖,该鸭成为闽南沿海一带主要的蛋鸭品种。1980~1982年,晋江县蚶江金定鸭原种场、池店牧医站推广金定鸭成绩显著,1983年获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三等奖。
  莆田黑鸭高产系的选育。1981~1988年,省农科院牧医所檀俊秩等人,以父系为主家系选择法闭锁血缘,严格选种选配,经6个世代选择,培育M和W两个高产品系。其500日龄平均产蛋数M系为296个、蛋重67.05克;W系为285个,蛋重68.94克,比第一世代产蛋数243.23个、蛋重63.3克有显著提高;蛋料比从1:4.07下降到1:3.36,达到国内蛋鸭高产水平。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白番鸭的选育。福建农学院王光瑛采用“双选法”对白番鸭进行家系结合个体选择,经9年8个世代的系统选育,种鸭年产蛋110~130个,10周龄FA系和FB系公母鸭平均体重分别为2661克和2582克,比0世代10周龄FA1493克、FB1467克,分别增加1168克和1115克,肉料比从1:4.5降为1:3.1,10周龄体重羽毛同步达到上市要求,深受消费者欢迎。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五)兽科科学研究
  1.疫病普查
  50年代初、中期,省福州兽医院等主要进行耕牛疫病调查;中后期开始陆续进行猪禽疫病和寄生虫病调查。70年代后期,省农业局畜牧局根据农业部统一布署,按统一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提纲和表格,对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病和普通病进行全省范围的大规模普查。80年代后期,应用血清学方法,又对重点县和种畜禽场进行调查。通过疫病调查,基本弄清福建省畜、禽疫病的种类、分布情况及危害程度;积累大量有价值的畜、禽流行病学资料,为监测、预防、控制、消灭畜、禽疫病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以上调查资料,共搜集畜、禽疫病(包括寄生虫病、中毒病和营养代谢病)154种,其中多种家畜共患病11种,猪病25种,禽病32种,牛羊病35种,马病9种,兔病11种,其他动物病7种,主要中毒、代谢病19种、未定性病5种,已系统地进行了整理,汇编成《福建省畜禽疫病志》。
  2.传染病研究
  黄牛气肿疽研究。该病曾在闽南地区广泛流行,1953年开始,福州兽医院曾广谧等人,指导、协助各疫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严格执行以预防注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1959年以后该病未再发生。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耕牛伪狂犬病流行学调查研究。该病1962年底开始在龙溪地区长泰等7个县流行,同时并有狗、猪病例。龙溪地区牧医站、省牧医所郭林等,开展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制研究,1974年以后基本扑灭。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牛流行性腹泻的病原诊断。1974年,该病首次在龙溪地区4个县(市)发生,以喷射状剧烈腹泻为特征。1982年,该病在古田等县流行。省农科院牧医所吴城等人通过电镜、免疫电镜、血清学和人工复制致病等试验观察,确诊本病病原为牛轮状病毒。经试用地榆槐花汤加减或具有清热解毒、渗湿敛肠的多种草药,对防治该病有较好效果,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雏番鸭病毒性肝炎病原诊断。1981年春,福州地区雏番鸭发生一种以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吴城等人对该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研究,确诊为雏番鸭病毒性肝炎。用该病种毒免疫番鸭,所产雏番鸭保护力达94%以上。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仔猪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1981~1983年,莆田市卫生防疫站、省流行病研究所、省农科院牧医所余家辉等在莆田市3个猪场从发生腹泻的小猪中分离出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为0:3血清群和生物3型,少数为4型,比欧洲地区的0:3血清群菌株(生物4型为主)对动物的致病力强。人工感染小猪可引起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症状和病理变化。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仔猪水肿病菌株的血清鉴定。省农科院牧医所、莆田县牧医站周文模等从1979-1981年在本省沿海、山区的5个县的疫点,取水肿病病料经细菌分离生化鉴定,选符合埃希氏菌特性的菌株16株,经检验结果,莆田、龙海、福州各1株,泰宁2株属0139K(B)血清型。为今后对该病的诊断提供参考。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推广乳猪猪瘟免疫程序。80年代已向全省普遍推广。莆田县牧医站潘李章等人于1981~1983年积极推广该免疫程序,3年中共接种乳猪13万多头,从而减少和控制了猪瘟流行,1984年获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四等奖。
  3.兽医生物制品的研究
  牛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省农科院牧医所、省兽医生物药品厂程有铨等人于1962~1974年试制成功耕牛伪狂犬病鸡胚细胞氢氧化铝灭能苗。1965~1976年,该苗试产24批、248.5万毫升,在长泰等7个县及邻省广东、江西等疫区使用,对牛安全有效。1975年,通过农林部兽医药品鉴察所鉴定。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猪传染性水泡病疫苗的研究。省农科院牧医所、省兽医生物药品厂从1973年开始采用从龙海县角尾公社所分离的毒株,研制成功猪传染性水泡病猪肾细胞福氏甲醛疫苗,经多批室内外试用鉴定安全有效。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猪链球菌FT117弱毒菌种培育及其菌苗研究。1978~1980年,省农科院牧医所林世棠等,从递增培育温度连续继代培育的菌种中选出一弱毒株(FT117)制成冻干苗,在福建、江西、广东等省免疫接种猪36万头,安全有效,保护率平均为84.3%。1984年,其制造及检验试行办法经批准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部级标准《规程》。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禽霍乱荚膜抗原苗的研究。1983~1984年,省农科院牧医所林世棠等研制成功禽霍乱荚膜抗原苗,接种后15~21天,对鸡、鸭的保护率分别为75%和90%,免疫期5个月半,用于20日龄以上禽类无局部或全身反应,不影响产蛋量,并可用于发病群中进行紧急预防接种。该苗在福建、广东、浙江、上海、四川、新疆、湖南、湖北、陕西等20个省(市)预防接种家禽400万只,效果显著。该苗制造及检验试行办法,1989年经批准列入(规程》。1990年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4.寄生虫研究
  猪肾虫病的防治研究。省农科院牧医所、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厦门大学生物系、莆田县牧医站、晋江地区农业局、福州市食品公司第二仓库卢春祥等于1963~1977年对该病进行防治研究,建立康复场,取得成效。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基本消灭血吸病地区病牛诊断的研究。省农科院牧医所、省寄生虫病研究所黄伟勋等于1974~1975年应用8种诊断方法对1515头耕牛检查比较,筛选出“血清环卵沉淀反应”和“直肠活体组织检查”,可代替传统的“粪检”诊断法。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牛羊肝脏中华双腔吸虫生物学研究及新疆矛形双腔吸虫新贝类宿主的发现。厦门大学生物系唐仲璋、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牧医研究所研究人员于1978~1979年研究中,首次阐明牛羊肝脏中华双腔吸虫的生活史、各发育期及其二阶段幼虫的中间宿主,纠正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误认该病原是矛形双腔吸虫,证明其为未经定名的虫种,并定名为“中华双腔吸虫”。在新疆矛形双腔吸虫病区新发现该吸虫的传播媒介。1980年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阔盘胰吸虫和矛形双腔吸虫的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研究。厦门大学生物系唐仲璋、唐崇惕于1979~1982年进行该项研究,其主要成果:一是阐明胰吸虫发育的基本规律,详述其在昆虫宿主内发育状况;二是区别中国境内3种阔盘吸虫的形态特征,包括成虫及发育期幼虫不同的构造特点;三是调查全国阔盘胰吸虫和矛形双腔吸虫病各流行区的流行特点;四是区别矛形双腔吸虫与中华双腔吸虫形态及发育特点。198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牛腹腔丝虫病研究。省寄生虫研究所王冠群于1980~1983年对该病的研究中,首次证实沙鼠、小白鼠并非该虫的自然宿主,但可作为研究该丝虫异体寄生、引发人与马、羊等动物瘫痪的小动物模型进行病原机制研究,以节省物力、财力。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我国畜禽和动物绦虫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厦门大学林宇光等人于1980~1984年进行该课题研究,首次报告中国牛、羊扩张莫氏绦虫的发育史及其流行病学;阐明鹅、鸭矛形剑带绦虫的生活史;报告鸡、鹅、鸭绦虫区系共有5科13属29种,包括2个新种的12种中国新记录。发表了中国绦虫8个新种并阐明7种绦虫生活史(其中3种绦虫生活史是科学上首次发表的)。对四川、新疆、宁夏等地区家畜裸头科绦虫病的流行学和生活史进行考察、实验。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人畜血吸虫病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研究。厦门大学唐仲璋、唐崇惕于1980~1983年收集可引起人体皮肤疹的血吸虫病病原种类;探讨产生血吸虫性皮肤疹和日本血吸虫异位病变的机理;研究内蒙古牧区家畜血吸虫的种类、生物学及流行学。1986年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几种驱杀牛、山羊肝片形吸虫药物疗效的研究。省农科院牧医所、南安县牧医站陈存瑞等人于1983~1986年通过筛选出既能驱除肝片形吸虫成虫,又能杀死童虫的药物——肝素15,为建立康复场(群)创造了条件。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中毒病研究
  猪亚硝酸盐中毒快速诊断。省农科院牧医所陈泰雄等人于1978~1980年,采用棉签偶氮反应法及现场氢氧化锌血滤液快速制备法,对中毒猪的体液、分泌液、排泄物等进行Na2定性检验、诊断,方法简便、快速、微量、准确。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家畜山油麻中毒病诊断。省农科院牧医所、尤溪县畜牧水产局林和官等人于1981~1983年,对闽西北尤溪等县榆科植物山油麻引起水牛、山羊中毒死亡问题进行调查研究。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6.外科学的研究
  水牛大面积烧伤治疗。长泰县城关公社牧医站、中国人民解放军32413部兽医所等6个单位林善端、闰宝申等人1977年采用邮票式植皮法治疗水牛大面积烧伤,取得显著疗效,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山羊颈静脉人造涤纶血管植入手术。福建农学院林立中等1983~1985年进行该手术的研究,成功地达到替代原有血管,可作为颈静脉疾患的一种外科手术疗法。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7.中兽医研究
  1972~1974年,省农科院牧医所金学浩等研制的仔猪草药止痢针剂,在福州、龙海等5个县(市)猪场治疗仔猪白痢175窝、1138例,治愈率92%,1978年该针剂“止痢素”获省料学大会奖。该所吴振兖等人于1974~1978年,采取电针刺激百会、交巢、催情等穴治疗不孕母猪141例,有效率达63.8%,情期收治率为51%,达到国外激素治疗水平。1982年获省科学进步三等奖。福建农学院牧医系家畜针麻研究小组发现猪电针麻醉新穴位——安神穴,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1987年在北京国际兽医针灸学术会议上进行示范表演。崇安县牧医站发现牛的电针镇痛新穴位“眶下孔、顺气组穴”,适用于颜面、头颈、腹腔、四肢、会阴等多种手术,效果较好。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8.兽医新技术研究
  1985~1992年,省农科院牧医所程由铨等应用杂交细胞瘤技术,已建立鸡的新城疫(1985年)、传染性法氏囊病(1990年)、马立克氏病(1990年)、传染性喉气管炎(1992年)和传染性支气管炎(1992年)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为更有效地准确诊断和防治疫病提供了新途径。鸡新城疫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年,省农业厅(局)兽医药检化验室程道祥等应用细菌质粒分析技术进行禽大肠杆菌耐药性机制与流行学研究,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六)畜牧资源调查、区域规划和品种标准化
  1.资源调查
  饲料资源调查。1958年,省畜牧兽医总站对本省具有代表性的福州等17个县(市)进行调查,并对部分饲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1980年和1981年,先后由省农业厅(局)畜牧局和省粮食厅饲料工业公司分别主持开展普查。通过多次调查,查清全省饲料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利用现状。1983年,由省饲料工业公司主持,协调粮食等10个部门30多个单位,开展“福建省配合饲料资源调查研究”,计采集300多个样品,筛选出184种饲料,于1984年汇编在《福建省配合饲料资源营养成分表》。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年,省农科院牧医所、福州市饲料公司采集常用饲料21种进行营养成分、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测定,汇编成《福州地区常用饲料营养成分表》。以上科技成果,为扩大饲料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家畜、家禽品种资源调查及《福建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和图谱》编写。1977~1985年,由农业厅(局)畜牧局主持,成立福建省家畜、家禽品种资源调查及《福建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和图谱》编委会,尤珩任主编,组织全省各地(市)、县牧医站、育种站、农科所、农校及农科院牧医所、福建农学院牧医系等单位在过去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普查,发掘出许多具有特殊性状的品种。列入该书地方优良品种的有25个,其中马1个、牛2个、山羊2个、兔1个、猪8个、鸡3个、鸭4个、鹅2个、火鸡1个、番鸭1个。对各品种的产地分布、形成历史、品种特征、生产性能、杂交利用等均有较系统的阐述,并附有各品种的标准图谱。1988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草地资源调查。1980~1987年,由省农业厅畜牧局主持,组织全省畜牧部门完成普查。查清全省草地面积、分布、类型、质量和利用现状、汇编成各专题调查报告:《福建省草地资源调查报告》、《福建省主要牧草名录》、《福建省草地资源分布说明书》、《福建省草地资源统计资料集》,绘制1:50万的《福建省草地类型分布图》和《福建省草地等级图》,还制作牧草标本350件。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制定发展草地牧业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1990年获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农业部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2.区域规划
  《福建省畜牧业综合区划》。1980年,省农业厅畜牧局主持,组织9个地(市)畜牧部门协作研究,于1989年完成。《区划》对本省的自然环境、饲料牧草和畜禽品种资源作了评价;分析本省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及发展方向。根据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划分为3个畜牧生产区,提出各区发展畜牧业的意见,为各级领导部门指导畜牧生产和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此外,还完成《福建省主要多年生牧草种植区划》和《福建省畜牧业综合划区》。1990年获福建省农业区划委员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3.畜、禽品种标准化
  1985~1991年,在省农业厅畜牧局主持下,陆续制订并经福建省标准计量局批准发布福州黑猪、平潭黑猪、莆田黑猪、福安花猪、闽北花猪、官庄花猪、槐猪、武夷黑猪、福安水牛、闽南黄牛、福清山羊、戴云山羊、晋江马、福建黄兔、河田鸡、白绒乌骨鸡、漳州斗鸡、闽南青铜色火鸡、白番鸭、黑番鸭、连城白鸭、山麻鸭、莆田黑鸭、金定鸭、闽北白鹅、长乐灰鹅等26个畜禽品种的国家标准。
  福建省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起步较晚,但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有显著的进步,取得丰硕成果。1978~1990年,省畜牧兽医科技共获奖74项,其中国家奖4项(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奖2项,(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省人民政府奖59项(省科学大会奖16项,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6项),其他奖3项,推广科技成果获奖6项(农业部、省人民政府各3项)。
  第三节 学会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和福建省养兔协会先后成立,团结广大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讨论,为加速畜牧业的发展,实现畜牧兽医科
  [=此处为表格(表6-21982~1989年福建省畜牧业推广科技成果获奖项目表)=]学技术现代化做出贡献。
  一、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
  学会于1952年12月在福州成立,由5人组成第一届理事会。1963年6月组成第二届理事会,当时称为省农学会畜牧兽医专业委员会,由21人组成。1978年1月协商产生第三届理事会,由23人组成。1982年6月14~18日,在连江县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由37名理事组成的第四届理事会。1986年12月23~26日,在龙海县石码镇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由43名理事组成的第五届理事会。1990年5月16~18日,在邵武市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由51名理事组成的第六届理事会。
  1982年8月以来,历届理事会均设立学术、科技咨询和科普等3个学组,分别由福建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和省农业厅畜牧局等3个单位担任副理事长的人员牵头负责。学会从1985年起先后成立外科研究会(1985、7、10)、家禽研究会(1985、10、10)、乳牛协会(1987、12、25)、中兽医研究会(1988、3、30)、畜禽传染病防制研究会(1988、11、25)、草业协会(1989、7、22)和养猪协会(1990、4、23)。各专业学组、研究会均制订计划,开展专业活动,进一步完善学会的组织机构和活动内容。各地(市)、县(市、区)的畜牧兽医学会也相继成立。
  1983年7月,学会科技咨询服务部成立,成为福建省科技咨询中心的基本成员,接受中心指导,并建立协作关系。
  学会自成立以来至1990年,紧密结合畜牧业生产活动,召开7次综合性和20次专业性学术讨论会,有1630人次参加,收到论文859篇,并协助全国性和地区性学术会议在本省召开,共计12次,邀请专家、教授43人次作学术报告。以上学术活动,发挥检阅成果、沟通信息、启迪思路、探讨学科发展和促进决策科学化的作用。
  二、福建省养兔协会
  1985年11月19~20日,福建省养兔协会在福州召开成立大会,出席代表80人,选出理事29人,1990年1月5~6日在福州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出理事49人,组成第二届理事会。1990年,全省有会员1200人。
  协会成立以来,共召开7次会议,有省、地、县三级畜牧、外贸、科研、教学、养兔场和养兔专业户代表共400人次参加,交流科技促进生产的经验,内部出版“养兔之友”刊物,至1990年共出版54期,发行量共35万份;编印《实用养兔新技术》等多种资料,共印1万余册,除赠送会员外,还提供省内外作培训材料;举办养兔培训班、函授班10多次,参加学习的共100多人次;为养兔扶贫提供咨询、论证,为养兔场和专业户解答有关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等问题共千余件;开展养兔育种科研活动。1986年1月,在安溪县举办长毛兔胚胎移植培训班。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