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906
颗粒名称: 一、组织机构
分类号: S853
页数: 2
页码: 135-1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中兽医组织在疫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畜牧 福建省 疫病防治

内容

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省畜禽疫病广泛流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为了发挥中兽医在疫病防治中的作用,1951年初,各地区成立兽疫防治站时,即着手筹建中兽医组织。龙溪地区在同年3月和10月份先后召开中兽医会议。全区10个县(市)有199名中兽医参加地区中兽医协会。同年6月18日,农业部发出《关于重视调查组织中兽医,使其发挥在家畜保育工作中的作用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1952~1953年,全省多数地区以县为单位组织中兽医协会。1956年1月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民间兽医工作的指示》,提出“团结、使用、教育、提高”的政策。同年7月13日,召开福建省第一届民间兽医代表会议进行贯彻,出席代表200人,成立福建省畜牧兽医工作者协会。同时,表彰一批工作先进的中兽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接着,各地(市)县通过召开代表会及名、老中兽医座谈会,组织中兽医联合诊所和阉割合作社等,扩大中兽医队伍,提高其业务水平,并合理解决劳动报酬。1958年农村公社化,基层中兽医组织转为公社畜牧兽医站。1959年8月27日,召开省第二届民间兽医代表会议,出席代表142人。此时,全省民间畜牧兽医队伍已发展到6900人,其中中兽医1500人。1960年下半年至1962年经济暂时困难时期,畜牧业处于低潮。多数公社畜牧兽医站自行解体。1963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为了恢复和加强中兽医组织,9月5日在福州华侨大厦隆重召开省第三届民间兽医代表会议,出席代表330人。全省中兽医队伍发展到180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兽医事业虽然受到很大干扰,但他们在开展“一根针、一把草”活动中,发挥福建省中草药资源丰富的优势,为防治牲畜疫病作出了贡献。1975年,根据中共中央20号文件《关于大力发展养猪业的通知》的精神,全省公社畜牧兽医站人员确定为集体所有制编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民间兽医除参加乡、镇畜牧兽医站组织外,个体行医的也逐渐增多。据1990年统计,全省民间兽医有5566人,其中属基层站集体编制的有1756人,占31%,个体行医的2889人,占52%,其余921人为兼职兽医,占1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