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寄生虫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900
颗粒名称: 二、寄生虫病防治
分类号: S855.9
页数: 12
页码: 123-1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畜禽寄生虫的调查和研究情况。
关键词: 畜牧 福建省 寄生虫

内容

(一)寄生虫调查
  为了摸清福建省畜、禽的寄生虫种类、分布、流行规律和危害情况,为防治寄生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民国时期曾作过零星调查。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较全面的普查。
  本省寄生虫调查工作,最早是Maxwell于民国10年在永春县进行人、畜肠道寄生蠕虫检查。他查出牛有5种、山羊14种、猪7种、犬6种、猫1种。陈心陶于民国23年报告福建犬、猫的一些寄生虫种类。唐仲璋于民国24~25年在福州剖检家猫120只,检出寄生蠕虫18种;并于民国31年在邵武县发现伊氏锥虫。林绍义等于民国25年在厦门作猪、牛、羊等寄生蠕虫检查报告,共有14种。
  新中国成立初期,南下军马发生锥虫病。为了摸清该病传染源,在中央军委和福州军区兽疫防治队指导协助下,1953~1954年,先后两次组织人员,对福州及其以南沿海11个县(市)、105个乡采用血液涂片进行牛锥虫检查。受查牛7469头,有20头带虫,带虫率0.28%。1955~1957年,福州兽医院对33个县71个乡(农牧场)进行猪蛔虫普查。粪检猪6759头,阳性2380头,阳性率35%。1957~1959年,全省有53个县以粪检为主,进行猪、牛寄生虫调查,发现有6纲98种。1958年,省农业厅畜产处组织大批人员对日本血吸虫病疫区的11个县的家畜开展普查普治。采用畜粪沉卵毛蝴孵化法检查耕牛20672头,占疫区总牛数99.55%,阳性6901头,阳性率33.38%;检查山羊2647头,阳性率8.31%;检查马骡212头,阳性率0.99%;检查猪1968头,阳性率3.61%。从1958年开始至1986年全省完成消灭血吸虫病为止,对耕牛共进行过9次普查普治。1964年,晋江专区采用粪检、尿检、血检、皮检及剖检等方法(下同)调查仙游、莆田、南安、永春和德化等5个县,检出寄生虫91种。其中吸虫25种、线虫31种、绦虫11种、棘头虫1种、原虫22种和蜘蛛昆虫5种,并发现有些寄生虫感染强度极大,如从1头牛肝脏中取出肝片吸虫679条,从1头牛瘤胃中取出前后盘吸虫2万多条;同时发现猪囊尾蚴在仙游、南安一些地区流行,危害人、猪健康。1964年,龙岩专区对所辖7个县进行调查,检出寄生虫37种。同年,建阳专区光泽县进行调查,查出寄生虫83种。1975年,建阳专区在建瓯、邵武、浦城等3个县调查,检出寄生虫55种;并在浦城九牧公社发现枝睾阔盘吸虫严重侵袭,造成当地牛、羊发育受阻的大片流行区。剖检1头3岁黄牛,体重仅75公斤,取出虫体593条;剖检1头1岁山羊,体重仅7.5公斤,取出虫体626条。1977年,龙岩专区在连城、武平、永安等3个县调查,查出寄生虫65种,并在永定良种场发现猪许壳绦虫流行,感染率为29.4%。1979年,全省畜禽疫病普查(简称1979年普查,下同),共检查68个县(市、区),132个公社、369个大队,粪检猪42782头、牛12988头;尿检成年猪2239头、剖检猪1082头、牛40头、羊20头及部分禽、兔,采得的虫体经鉴定,共发现寄生虫120种,隶属于9个纲、91个属(其中蠕虫4个纲、76个属101种;蜘蛛昆虫2个纲,10种;原生动物3个纲,15种)。同年5~10月采用间接血凝试验作家畜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取自9个地(市)的25个县(市、区)的屠宰场、国营、集体和部队猪场及农户的猪血清1373份(头),阴性337份(头),阳性率24.54%;牛血清327份(头),阳性7份(头),阳性率2.14%;奶牛血清23份(头),羊血清31份(头),未见阳性。并在厦门郊区洪山柄农场从疑似病猪中分离出病原。1982年底至1984年,采用干燥血纸间接血凝试验,作牛锥虫调查。共查9个地(市)34个县,248个社(镇),牛16823头,阳性1715头,阳性率10.19%,其中水牛阳性率13.36%(1357/10160)。黄牛阳性率6.19%(349/5635)、奶牛7.46%(22/295)。省农业厅畜牧局张政根据以上调查成果,并收集省内外期刊等有关资料,综合整理出本省已发现畜、禽寄生虫共665种,分隶于21目93科257属。其中,原虫4目6科9属47种;吸虫1目19科48属99种;绦虫2目7科24属40种;线虫5目32科66属111种;棘头虫2目2科2属2种;蜱瞒2目10科17属32种;昆虫(含病媒介昆虫)5目17科91属334种。
  (二)寄生虫研究
  晋江专区畜牧兽医站协同福建师范学院生物系、福建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单位,进行猪肾虫病流行病学、病原生活史和综合防治研究(1960~1962年)。厦门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进行血吸虫(1960~1982年)、阔盘胰吸虫和矛形双腔吸虫(1975~1980年)、肝片形吸虫(1956~1962年)、裸头科绦虫(1957~1984年)和鸡住白虫(1974~1976年)等的生物学研究;禽吸虫类调查(1983年);培氏金蝇及三色依蝇的危害性及生活史研究(1979~1981年);兔、鸡、山羊球虫分类调查(1983年);血矛捻转线虫与颚口线虫的流行学与生活史研究(1987年);猪肾虫病(1965年)、猪姜片虫病(1976年)、犊新蛔虫病(1986年)的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等。福建师范学院寄生动物研究室作过猪后圆线虫(1964~1965年)、猪肾虫(1962~1963年)、猪巨吻棘头虫(1960~1962年)、前后盘吸虫(1959~1972年)、棘口科吸虫(1956年、1976年、1977年)生态学与分类研究。省农科院牧医所进行牛、羊肝片吸虫病流行学与防治研究(1964~1986年);与福建师大寄生动物研究室协同进行犊新蛔虫病流行学和驱虫药物研究(1977~1979年);与厦门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等单位协同进行猪姜片虫病康复场研究(1978~1982年);与省寄生虫病研究所协同进行牛日本血吸虫病防治研究(1981~1986年)。省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作过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的扫描电镜及生物学特性(1987~1989年)、鸡住白虫病(1964年)和水牛巴贝氏焦虫病(1981~1988年)的调查研究。省寄生虫病研究所作过牛腹腔丝虫的调查研究(1979~1980年)及人畜共患寄生虫的研究,从本省动物体内检出22种人畜共患寄生虫,其中有14种均在当地人群中发现感染。
  (三)寄生虫病防治
  据调查研究结果,本省寄生虫种类多、分布广,各种畜、禽均不同程度遭受其侵袭,损害健康,降低繁殖能力,抑制幼畜生长发育,削弱畜禽生产性能,降低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有的直接造成畜禽成批死亡;有的是人畜共患病,危害人体健康。为了降低和消除寄生虫对畜禽的危害,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保护人体健康,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各级领导对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视,长期对主要寄生虫病进行有效防治。
  1.血吸虫病
  病原为日本裂体吸虫,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牛为固有的宿主,各种动物中,牛的感染最为严重。1957年,流行地区有闽侯、福清、长乐、平潭、仙游、南安、同安、龙海、漳浦、云霄及华安等11个县,1966年在霞浦县发现新疫区,使疫区扩大到12个县,共59个乡镇、264个村。从1958年4月开始至1969年,在省农业厅领导下统一组织力量,卫生部门配合,对11个县疫区开展5次普查普治,共查耕牛73504头次,查出病牛11686头次,治疗病牛9787头次,使耕牛阳性率从1958年的33.38%降至1961年9,月的3.14%,保护了耕牛健康,大大减少传染病源。“文化大革命”期间断断续续作些查治工作,共查耕牛1.5万头次,检出病牛130头次,除17头作剖检外,其余均加以治疗。1975年达到基本消灭标准。1980~1982年,每年进行普查普治,共查耕牛54631头次,查出病牛19头,除2头剖检外,余均加以治疗。1983年,仅霞浦县查出病牛1头。1984年以后未查出病牛。除了查治病牛外,省卫生部门长期以来作了大量宣传灭螺和粪管等工作。1986年10月经国家验收,全省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技术指标。1987年转入监测工作。1990年,原重点流行区福清县粪检低龄耕牛364头,低龄山羊318头,均呈阴性。这是本省畜禽寄生虫病中通过防治被消灭的唯一疾病。
  2.肝片吸虫病
  病原主要为肝片形吸虫,部分为大肝片形吸虫。广泛流行全省各地。严重危害牛羊健康。据省畜牧兽医总站1959年报告,全省粪检34个县(市)的8184头耕牛,阳性2957头,阳性率36.13%;在14个屠宰场剖检来自26个县的废牛736头,阳性477头,阳性率64..81%。省农科院牧医所1964年在南安县粪检耕牛3187头,阳性1887头,阳性率59.21%。1979年普查,粪检耕牛12988头,阳性2804头,阳性率21.6%;抽检羊380头,阳性率13.7%。
  肝片形吸虫中间宿主是小土蜗(Galbapervia),又称小椎实螺。该螺在闽南地区3~4月为繁殖盛期,5~6月从螺体逸出大量尾蚴,附着在水草上形成囊蝴。当牛羊在低洼潮湿地带放牧时受感染。此病多发生在夏秋两季,1.5~2岁犊牛发病严重。成年牛的症状一般不明显。如感染严重,营养状况差时,也能引起死亡。据调查,闽南山区县的水牛在冬季常发生瘦弱、水肿、卧地不起为主要症状的“软脚病”,造成死亡,是和肝片吸虫严重侵袭有关。多年来,本省把驱除肝片吸虫作为护牛过冬的一项技术措施。省内曾使用过六氯乙烷、硫酸二氯酚、六氯酚、硫溴酚、硝氯酚等药物作驱虫试验。1986年,省农科院牧医所试验“肝素15”药物,既能驱尽成虫,又可驱杀童虫,为建立牛羊肝片吸虫病康复群、场创造有利条件。
  3.犊新蛔虫病
  病原为犊新蛔虫,1979年普查,粪检8个地(市)(厦门市未检)1岁以下小牛1756头,阳性559头,阳性率31.8%。1987~1988年各地调查,建阳地区阳性率为54.4~66.6%,龙岩地区为25~60%,龙溪地区为50%,三明地区为36.4~80%,宁德地区福鼎县为73.3%。本病主要发生于四五月龄以内的犊牛,严重的感染可引起死亡,是本省耕牛发展不快的原因之一。试验证明:通过胎盘或哺乳母牛的奶汁感染的犊新蛔虫幼虫直接被胎牛或犊牛吞食入消化道中寄生发育为成虫。故疫区应在小牛出生后20天内进行驱虫,以免虫体发育成熟排出虫卵传播病原。若小牛出生后第15天驱虫可驱出幼虫,达到预防犊牛发病的目的。磷酸左旋咪唑0.5克或丙硫苯咪哇0.2克一次口服的防治方法,近几年来已在各地推广,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4.前后盘吸虫病
  由前后盘科的各属寄生虫所引起,已查明本省有20多种前后盘吸虫。1979年普查,粪检牛3350头,检出阳性1219头,阳性率36.4%,剖检耕牛40头,全部有虫体,其感染强度50~4800条,为牛、羊常见的体内寄生虫之一。严重感染时消瘦、拉稀,驱虫药物曾用硫双二氯酚,土法驱虫,先给牛灌服新鲜牛血500毫升,隔2小时服泻药,虫体可大量排出。
  5.胰阔盘吸虫病
  病原为胰阔盘吸虫及腔阔盘吸虫,侵袭牛和羊。浦城县九牧公社调查其病原为枝睾阔盘吸虫。晋江地区调查耕牛感染率为56.9%,感染虫体强度为6~937条,平均为118条。阔纹蜗牛(BradybaenaSimilaris)和中华蜗牛(CathaicaraviaaSieboidtiana)为本省3种胰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胰阔盘吸虫为中华草螽(ConocephalusChinensis),腔阔盘吸虫为红脊草螽(C、maculatus),枝睾阔盘吸虫为蟋蟀科的针蟋(NemobiusSP)。此病造成牛、羊发育受阻,生长不良。治疗使用过吡喹酮针剂,山羊每公斤体重50~70毫克,肌肉注射有效。
  6.伊氏锥虫病
  病原为伊氏锥虫,是本省牛的重要血原虫病。1952年9月,福州市东大路牛贩所养8岁杂种黄牛,血检中发现锥虫。与此同时,古田县华罗村驻军军马也发现有17匹被感染。1953年7月29日,海澄县河海乡发现晚期病牛1头,次日死亡。为保护军马和耕牛健康,1953~1954年,组织两次调查,对阳性牛20头和可疑阳性牛69头,采用进口药物纳嘎宁治疗。1973年,福州市义序浦口大队乳牛群发现病牛30余头,死亡16头。1974年,龙海县角尾公社田边、上房两大队发病17头,经治疗,死亡4头。1977~1978年,华安县因此病死亡耕牛40多头。1982~1984年,全省进行血清学调查,查出阳性牛1715头,多用贝尼尔治疗。牛感染此病多呈隐性经过,但当体质下降时,可出现症状及死亡。福建省山区水牛多在夏秋时感染此病,体质下降,经过冬季寒冷气候及补料不足,往往在春耕期间发生死亡。近年来,山区各地过冬前把查治耕牛锥虫病,作为护牛过冬的一项技术措施。
  7.猜蛔虫病
  病原为猪蛔虫,1955~1957年,福州兽医院调查,阳性率为35%。1979年普查猪42776头,阳性15068头,阳性率35.2%。受侵袭仔猪发育不良,生长受阻。严重的可致死。用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作驱虫药物,效果可靠。剂量:左旋咪唑每公斤体重8毫克,或丙硫苯咪唑每公斤体重5毫克。
  8.猪肾虫病
  病原为有齿冠尾线虫。1953年在福州畜牧场首先发现,此病是五六十年代集体养猪场流行的一种寄生虫病。1%1年对6个专区13个县(市)、74个集体猪场尿检成年猪2756头检查,阳性1708头,阳性率61.97%。1979年普查,尿检成年猪2239头,阳性610头,阳性率27.2%,其中集体猪场1240头,阳性441头,阳性率35.6%,农户猪999头,阳性169头,阳性率16.9%。猪肾虫感染率与猪舍结构、卫生条件、饲养管理等有关。在猪舍和土质地面阴湿、卫生条件差及集中在大运动场上饲养的感染率高;猪舍和运动场为水泥或三合土地面、环境干燥的则感染率低。据观察,气温在22~28℃最适于虫卵孵化。气温低于16℃时,虫卵不发育。因此,冬季出生的仔猪可留作种用。由于幼虫侵入猪体后经长时间的移行活动,影响猪的生长发育,母猪繁殖能力下降。经研究,病猪场每2个月尿检一次,发现阳性猪,每公斤体重口服丙硫苯咪唑20毫克。同时猪舍和运动场用漂白粉消毒以杀死外界环境中幼虫,坚持数次尿检、治疗、消毒后,全场病原可被消灭。
  9.猜姜片虫病
  病原为布氏姜片虫。50~70年代提倡水浮莲、日本水仙等水生青饲料直接喂猪,引起此病严重侵袭各地猪群。1975~1977年,在福州等20个市(县)106个养猪场,粪检猪3555头,阳性1819头,阳性率51.16%。1979年普查,粪检猪只42782头,阳性8631头,阳性率20.1%,其中集体猪场13330头,阳性3570头,阳性率26.8%,农户猪2965头,阳性4336头,阳性率14.6%。姜片虫的中间宿主主要为扁卷螺中的半球多脉扁螺(PolyPylishemiphaerula)和尖口圆扁螺(Hippeutiscantori),孳生于池塘、河沟、水田等处。猪受侵袭后,生长发育不良,母猪缺乳、拉稀,严重的可致死。该虫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流行区中已出现人和猪高度感染的情况,如莆田县江口公社东楼大队,猪的阳性率为45%,人的阳性率为55.2%。经研究,水生青饲料青贮密封1个月以上,其中囊尾蚴死亡,用于喂猪是安全的。同时管好猪粪不流入水生饲料池中,病猪每公斤体重口服硫双二氯酚100毫克进行驱虫。猪场坚持以上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消灭本病。
  10.弓形体病
  病原为龚地弓形体,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1955年,于恩庶等人在本省平潭、长乐等地从兔、猫体内分离到弓形体,后又从猪、豚鼠等动物分离出,从而首次确认弓形体在本省和国内的存在。1979年,省农业局畜牧局、省卫生防疫站等单位用血清学方法联合进行调查,猪的阳性率为24.54%;耕牛的阳性率为2.14%。同年,经调查组确诊,同安县巷东、莲花两公社猪发生本病,病猪383头,死亡22头。1980年3月,莆田县城郊南门驻军猪场养猪536头,6天内发病238头,死亡14头。同年10~11月,三明市吉口农场养猪2036头,发病108头,死亡23头。1988~1989年,省农业厅畜牧防疫检疫站用血清学方法调查15个县(市、区)的生猪2323头,阳性527头,阳性率22.68%,与上次调查结果接近。
  弓形体有广泛的宿主,目前已知有70多种动物受感染,本省主要危害猪。防治办法:一是发现病猪或可疑病猪用复方磺胺制剂治疗;二是残羹要煮沸喂猪;三是猪场禁养猫,防止猫粪污染饲料;四是加强肉品卫生检验。
  11.球虫病
  病原为球虫目、艾美科、艾美球虫属和等胞球虫属。以艾美球虫对兔和雏鸡为害较大。
  兔球虫病,本省发生此病已有较长历史。五六十年代由于养兔较少,未被注意。70年代末,养兔业发展较快,尤其山区大量饲养长毛兔,兔球虫病的严重性才引起重视。1981年3月,在福鼎县山区养兔较多的村庄,用盐水漂浮法镜检,发现感染率为22.2%。1982年4月,该县龙山长毛兔场,对出现下痢的兔进行镜检,感染率为88.2%,无下痢的感染率为55%。该县从80年代起普及科学养兔知识,加强综合防治措施,注意做好兔舍、兔笼、食具清洗消毒;兔笼配有草架;兔粪堆积发酵;1~3月龄仔兔、幼兔应用氯苯胍、兔球灵预防,病兔用药量加倍及时治疗,使兔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1980年的20%和10%分别下降到1989年的11%和4.2%。
  鸡球虫病,本省普遍发生,对雏鸡为害严重。1982年,黄勤等人对福州市各县、区的10个鸡场调查,发现有4种艾美球虫:巨型艾美球虫、和缓艾美球虫、堆型艾美球虫和柔嫩艾美球虫,以柔嫩艾美球虫分布最广,致病力最强,危害最大。1984年,林兆系等人在南平、建瓯两县(市)调查,鸡的日龄不同,其感染率也不同,1~5日龄感染率为10%,6~10日龄为46.7%,11~20日龄为35%,21~40日龄为32.5%,41~60日龄为25%,61日龄为8%。1988年和1989年对福清县、莆田市和泉州市调查,感染率分别为31.98%、23.8%和41.5%。由于鸡的球虫分布很广,几乎所有养鸡的垫料中都有球虫卵囊,预防难度大,但是良好的卫生措施,可大大防制病的发生。主要措施:一是每天清除出的粪便和垫料要集中堆积发酵,以杀死球虫卵囊;二是鸡舍地面定期用20%生石灰水消毒,饲槽、饮水器、鸡笼定期清洗消毒;三是从10日龄开始,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添加剂,肉仔鸡到上市前5天,种鸡和蛋鸡直至10~12周龄为止。为了防止耐药或抗药性的球虫株产生,最好每个场或户采用轮流用药法。选有效抗球虫4~5种,每批鸡用一种药,即这批雏鸡用甲药,下批改用乙药,或同一批雏鸡每1~2周换一种药。经在福州市农委20万只蛋鸡中心及许多专业养鸡户的多年使用,都获得良好效果。
  三、普通病防治
  普通病包括内科、外科和产科等疾病。据1979年全省疫情普查,初步查明牛的普通病有食道梗塞、前胃疾病(瘤胃积食、弛缓、臌胀、百叶干、创伤性网胃炎)、真胃炎、胃肠炎、感冒、中暑、支气管炎、肺炎、鼻出血、难产、阴道炎、阴道脱、子宫脱、子宫炎、子宫颈炎、卵巢囊肿、乳房炎、尿道结石、产后瘫痪、胎衣不下、肌风湿、关节炎、各种癀症、软脚病(衰竭症)、水牛断尾、腐病、、出栏疯等30余种。其中以前胃疾病与软脚病较多见。另外,内科病中为害最大的中毒病有农药(有机氯、有机磷)中毒、黑斑病甘薯中毒、夹竹桃、藜芦、山油麻中毒、氟中毒、氨水中毒、霉烂稻草中毒和甘蔗蚜虫中毒等9种,其中以农药中毒占多数。从149个公社调查统计,1976~1978年的3年中,牛普通病的发病率为12.94~14.62%,死亡率1.45~1.67%,其中,中毒病发病率0.64~0.69%,死亡率0.18~0.23%。猪的普通病有胃肠炎、便秘、感冒、肠炎、中暑、关节炎、疝气、湿疹、眼结膜炎、渗出性表皮炎(皮脂溢出)、仔猪先天性肌阵挛、仔猪缺铁性贫血、仔猪低血糖症、子宫炎、产褥热、乳房炎、营养性水肿、佝偻病、产后瘫痪、肾炎、维生素A缺乏症、缺锌症、蹄病等22种。其中以胃肠炎和感冒较为多见。另外,中毒病有亚硝酸盐、食盐、氰氢酸(木薯皮)、黄曲霉、磷化锌(毒鼠药)、敌百虫、甘薯黑斑病、赤霉菌毒素、酒糟中毒等9种,另疑似中毒(地方性呕吐病)1种。其中以亚硝酸盐中毒占多数。1976~1978年连续3年对149个公社的统计,猪普通病的发病率为3.61~5.59%,死亡率0.51~0.87%,其中,中毒病发病率0.38~0.415,死亡率0.18~0.26%。家禽中毒病主要有毒鼠药、有机磷(乐果)、黄曲霉中毒和食盐中毒等4种,其中以偷吃农作物引起乐果(乐果诱饵)中毒较常见。牛的普通病发病率与死亡率远比传染病高,猪则相反。这说明普通病对大家畜危害较大。
  (—)中毒病
  1.耕牛黑斑病甘薯中毒
  症状以喘气为主,俗称“喘气病”。1953年春夏间,沿海各县甘薯产区的福清、平潭、莆田、惠安、晋江、厦门、海澄、诏安等县(市)均有发生。以福清、平潭、惠安等3县发生较为严重。1954年,有漳平、东山、海澄、同安、晋江、安溪县等发生。东山县病牛死亡48头。同安县4、8两区死亡20头。1956年春末夏初,惠安县土寨等十几个乡发病250头牛,经抢救治疗,仍死亡141头。1959年,龙溪地区沿海5个县统计,发病死亡耕牛341头,其中漳浦县于春末、夏初在社浔、旧镇、佛昙等沿海几个公社甘薯产区,牛吃地里残留的和公共食堂倒在路旁的烂甘薯,引起该病发生,死亡160头。80年代初,福清县渔溪、东张等公社仍有发生,每年都有一二十头牛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1985年以后未见病例报告。省福州兽医院从1953年开始对该病进行调查研究,并指导各地开展防治工作。经实验证明,除黑斑病甘薯外,其它霉烂病(乾腐病、软腐病)甘薯同样可引起中毒,这情况与国外报道的相似。
  2.奶牛夹竹桃中毒
  1963年春末夏初,福建农学院奶牛场发生大批奶牛中毒。临床主要表现出血性胃肠炎、心律不齐和急性心律衰竭。经查证系因夹竹桃叶混杂于收割的杂草中,被牛摄入所致。福州地区从1964~1969年,每年春夏季节都有奶牛中毒发生。此外,猪、羊也有个别发生夹竹桃中毒的。经过多次实践,福州地区基层兽医已积累了该病的诊断和应用阿托平、氯化钾等药物治疗的经验。1983年,雷瑶等人研究夹竹桃中毒的心电图变化(《福建农学院学报》,1988.12)。3水牛氟中毒
  1965年,在闽侯县白沙镇钙镁磷厂附近,陆续出现水牛以四肢走路无力或耕地时前肢下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省农业厅畜牧局和省农科院牧医所联合派人调查研究,认为系该厂排出含氟的废气污染附近牧草,水牛长期采食后引起的氟中毒。当时采取措施:病牛静脉注射5%葡萄糖酸钙,一天一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禁止在该厂附近放牧;补饲收割的鲜草或水草,喂前经清水冲洗;工厂烟囱加高,使烟灰吹往远方,降低附近牧草可能被氟污染的浓度。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病牛逐渐好转,没有再发现新的病例。
  4.牛藜芦中毒
  1976年3~4月间,屏南县屏南牛场黄牛群中发生一种当地称为“山棕叶中毒”的病状,死牛14头。1977年4月和8月,福建农学院牧医系林藩平等人先后两次到现场配合场里兽医进行调查研究,证实为藜芦嫩叶中毒。藜芦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3~4月份发芽长出嫩叶。牛若采食这种嫩叶会引起中毒。经试验,每公斤体重一次口服嫩叶7~10克,即可中毒;一天内每公斤体重服嫩叶25克,即可致死。中毒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流涎、磨牙、腹痛、不安、呻吟、频尿、四肢无力、肌颤抖、步伐不稳、倒地、体温逐渐下降以及心律慢而不齐等。病程1~2天,主要病理变化为皱胃、十二指肠出血性炎症,胆囊肿大,心内膜出血,心肌变性,肾和膀胱轻度出血性炎症。鉴于这种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在春分至清明时节,可采取牛舍饲或不到800米以上山地放牧以预防其发生。
  5.水牛山油麻中毒
  山油麻又叫野山麻、三脚麻或山油桐,为多年生榆科植物。主要生长于疏林向阳坡地、砍伐边地、火烧山地、炼山地、酸性或中性土壤、中低海拔的山地上,多形成大片灌木丛。过去一直认为山油麻全株可供药用,有止痛止血等功能,可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症,而对其可引起水牛等草食动物中毒则未见记载。1980年4月,尤溪县西滨公社西洋大队15头水牛在长有山油麻的莲花山上放牧,两天后全部发病,经抢救仍死亡5头。1982年春,建瓯县小松公社穆墩大队15头水牛在长满山油麻的山坡放牧,3~5天后也全部发病,经抢救仍死亡8头;南平市赤门公社苦竹洋大队36头水牛发生山油麻中毒,死亡2头。尤溪县畜牧兽医站在省农科院牧医所协作下,经试验证实,山油麻含有黄酮、甙类等生物碱,其各个生长期的鲜干品都能引起水牛、黄牛、山羊和兔中毒并致死亡。水牛中毒症状,一般在采食2~3天后出现,精神沉郁、寒战、瞳孔放大,心跳减弱、节律不齐、腹泻、排出水样暗褐色恶臭粪便,有的四肢内侧及耳壳内侧的毛孔处出现露珠状鲜红色血珠。剖检见瘤胃内充满山油麻嫩枝与叶片,粘膜脱落;大小肠有不同程度充血、出血;肝肿大呈土黄色;心肌柔软呈灰白色;脾边缘梗塞;肺轻度气肿。防治措施,主要是广泛宣传教育不到山油麻山地放牧。发现中毒,及早就医。治疗可用硫代硫酸钠肌注和静注0.3%高锰酸钾,为防治并发症,再辅以其它相应药物。
  6.猪霉花生饼中毒
  1958年,惠安县东岭公社梅庄大队猪场养猪213头,因喂霉变花生饼,发生黄疸病164头,死亡72头。1972年,全县14个公社集体猪场发生黄疸病5324头,死亡2806头。据县兽医诊所统计,1973~1981年,全县发生猪黄疸病13926头,死亡3089头,致死率22%。70年代末、80年代初,福建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张玉辉等人首次在德化县发现母猪喂霉花生饼发生肝癌和筛窦癌,并经实验证实,猪喂霉变花生饼所引起的黄疸病和肝癌、鼻咽癌、筛窦癌,是黄曲霉毒素所致。此后,经广泛宣传教育,不喂霉变花生饼,病情得到控制。
  7.水牛霉稻草中毒
  症状主要表现跛行、蹄脚肿烂、耳尖与尾端坏死,俗称“牛蹄腿肿烂病”或“牛大脚筒病”。1975年底,德化县三班、水口两公社水牛成批发生此病,据水口公社统计,发病120头,死亡50头;1979年春在浔中、三班、雪峰、霞碧、南埕、水口等6个公社发病176头,其中8头出现脱蹄、断尾,死亡23头。崇安县70年代初以来,在武夷、城关、兴田等公社曾有发生,1982年,全县12个公社、33个大队水牛发病79头,发病率17.2%。龙岩地区,1972年在永定县城关公社古镇、龙门、东滨等3个大队首先发现该病,随后几年,上杭、连城、龙岩等县(市)相继发生。1981年12月中旬至1982年4月上旬,全地区7个县(市)84个公社283个大队,病水牛1152头,死残476头。发病地区主要在河谷平地、海拔200~600米的双季稻区。经调查研究,认为本病系由霉稻草中霉菌毒素(丁烯酸内脂)中毒所致,其病理基础是末梢动脉管炎和动脉栓塞。预防措施,主要在冬春间不喂霉烂稻草。
  8.猪亚硝酸盐中毒
  菜类饲料中含硝酸盐高,当还原为亚硝酸盐时,对动物有剧毒。农村中用小火闷煮的菜类饲料喂猪或生喂烂菜叶,由于其中硝酸盐经还原性细菌作用,常引起中毒。据1979年149个乡(镇)调查统计,在1976~1978年的3年中,每年猪亚硝酸盐中毒高达1722~2587头,占猪中毒病总数的31~40%,死亡1025~1510头,占中毒病总死亡数的35~39%。经广泛宣传教育,加上80年代以来农村普遍推广猪配合(混合)饲料,该病已显著减少。
  9.猪呕吐病
  疑似中毒,福清、莆田、仙游和晋江等县,1958~1978年,累计有9个公社24个大队因发生该病而死猪3860头。病状特征以呕吐为主。病程短的1~2小时,长者1~2天,致死率高。有一定区域性(山区)和季节性(3~5月和8~10月)。病原尚未确定,曾怀疑与水中硝酸盐含量高有关,但可能还有更复杂的病因。目前尚缺乏有效防治办法。
  (二)营养代谢病
  1.耕牛软脚病
  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以山区水牛发病较多。1956~1957年冬春间,平和县死亡耕牛386头。其中,病牛在死前几天或半个月卧地不起,群众通称为软脚病的有347头,占90%。1957年2~3月,福州、漳州两个兽医院联合组织力量对华安县迎富乡进行调查。该乡1955年冬至1956年春有水牛439头,死亡65头,死亡率15%。其中软脚病死亡54头,占死亡总数的83%。从48例软脚病死亡原因分析,主要是过冬料草贮备不足,牛舍积肥垫栏不良,寒冷潮湿,加上水牛疥癣和肝片吸虫严重侵袭,引起营养衰竭,表现为行走乏力,以至卧地不起或春耕犁耙地时突然倒地。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于60年代初在闽南地区曾对该病进行过广泛调查,认为其病因,除饲养管理不良与寄生虫侵袭外,可能与某些地区缺铜、钴有关。据在安溪、南安、同安、长泰、晋江等县调查,发现病区牛的血铜及血液铜蓝蛋白水平均偏低。预防措施,主要是备足过冬料草,改善饲养管理。另外在入冬前做好疥癣、肝片吸虫及锥虫等的防治工作。
  2.硒缺乏症
  1982~1987年,省农科院牧医所在46个县(市)152个乡(镇)218个点采集各种饲料、牧草、土壤等样品1640份。用荧光法抽样测定740份样品,发现38个县(市)样品含硒量低于0.05PPM,属于严重缺砸区。其中浦城、崇安、将乐、永安等4个县的样品含硒量更低,只有0.020~0.024PPM。据沙县、福州、漳州、永泰等县(市)调查,国营肉鸡场和养鸡专业户的一些鸡群中,缺硒症占10%左右,死亡率5~6%。该所1983~1987年研制含硒贝壳粉和含砸矿物质微量元素1000多吨,对禽类补硒150万只,猪33万头,效果良好。
  3.雏鸡维生素E缺乏症(雏鸡脑软化症)
  1982年10月,三明市畜牧兽医站在该市楼源鸡场40~70日龄小鸡中发现该病,其临床表现与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相似。在饲养4000余羽星布罗鸡群中,每天发病和死亡少则20~30羽,多则40~50羽,发病率15%。此后,在三明、福州、漳州等地的一些鸡场及专业户的鸡群中也有发生。防治方法:病鸡群每50公斤饲料中掺有1000毫克维生素E的花生油0.5公斤,连喂6天,第4天即见疗效。
  4.雏鸡佝偻病
  1980年10月至1981年1月,三明楼源鸡场有9批共6000余只1~2月龄的雏鸡先后发生徇偻病,死亡和淘汰2000余只。经省农学院林藩平等调查研究,确认为缺乏维生素D所致。原因是饲料中所添加的维生素D保存不当和过期失效。病状表现为行动不便、腿软、跛行,继而站立困难或瘫痪。有的跗关节增大,胸骨弯曲,尾椎骨下垂,喙变软,咬合不全。羽毛篷乱,粘膜苍白,怕冷爱打堆,但体温正常,有一定食欲。剖检见胸腔狭小,肋骨与胸椎、肋骨与肋软骨交接处均有念珠状肿大。长骨质变脆而软,甲状旁腺略肿大。经骨切片组织学检查,见骨小梁排列不规则,缺乏钙盐沉着。对病鸡用胆维丁片(每片含VD30.5Mg)治疗。剂量:1片/羽,效果很好。使用维生素AD注射液或紫外线照射也有一定效果。此病在不少肉鸡场都有发生。临床上要注意与滑腱症、维生素B2缺乏症区别。佝偻病除因饲料缺乏维生素D(特别是VD3)和缺少光照外,管理条件不善,如通风不良、拥挤、二氧化碳和氨气浓度过高等应激条件也是促成因素。
  5.猪缺锌症
  1987~1990年,福建农学院畜牧兽医系调查罗源、福清、莆田、仙游、泉州、安溪、南安、东山、永泰等县(市),发现猪群均有不同程度缺锌症。1987年,罗源县食品公司种猪场,母猪219头,发生缺锌症的138头,占65%;公猪11头,发病8头,占73%;商品猪800头,发病192头,占24%。1990年下半年,母猪208头,发病145头,占68.75%。症状表现为皮肤异常角化及发炎,公猪性欲下降,母猪累配不孕,种猪蹄冠部肿胀,有的蹄裂。测定12头病猪血清锌含量,平均值为76.97微克/100毫升,低于正常值(160微克/100毫升)。发病原因,主要由于舍饲,种猪喂饲不平衡饲料所致。一般是饲料中钙、铜过多,锌相对缺乏。施格、长白等瘦肉型种猪发病率高,病情也严重。病猪用锌剂治疗有效。6.雏鸡肌胃废烂
  某驻军副业队饲养各种日龄鸡3200只。1982年5月上、中旬开始,在原日粮中添加10%秘鲁鱼粉(1月龄内雏鸡加5%左右)。6月26日开始发病,病鸡多为1~3月龄,以70~80日龄发病最多。病程1~2周至1个月以上。每天死亡5~6只,多时达20余只,3个月内共死亡1500只。8月20日起停喂秘鲁鱼粉,病情渐趋平息,后新孵出雏鸡未喂秘鲁鱼粉也未再见类似疾病发生。剖检病鸡及濒死鸡46例,均有不同程度肌胃糜烂、溃疡和肠道出血病变。经两次发病复制试验,证实雏鸡肌胃糜烂与日粮中添加较多量秘鲁鱼粉有关。另外,寄生虫、硫酸铜中毒亦可引起肌胃糜烂。
  7.猪先天性卜啉色素沉着症
  1984年,省农学院张玉辉在沙县屠宰场发现1例,后来于1986年又见1例。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除见于猪外,亦可发生于牛和猫。原因是血红蛋白代谢中存在着酶方面的先天性缺陷,致使血红素中的铁卜啉复合物被转化为I型卜啉并大量积聚于组织内,使出生动物的牙齿、骨组织和尿都染成红棕色。尿呈红棕色是由于含有过量的粪卜啉I和尿卜啉I。牙和骨骼的变色主要是由于尿卜啉I。病牛若暴露于阳光,其无色素的皮肤部可引起光过敏性皮炎。猪的卜啉症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遗传,一般不发生光过敏皮炎,可继续生存。
  8.猪运输应激综合症
  1984年10月至1985年2月,省食品公司在福建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协助下,对省食品部门商品猪的运输应激问题做了调查研究。商品猪饱食后装车运输,应激发生率达21.36%;装车密度太大,过分拥挤,应激发生率达29%;车中不通风闷热,应激发生率达31.27%。这些仅仅是反映在临床上有明显应激症状和急性死亡的猪。若把精致临床应激、运输后掉膘,宰后肉质下降及因应激而继发其它疾病也包括在内,则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大。应激反应是指由过度的环境压力或心理压力造成的一种生理和病理紧张状态。运输应激是商品猪最常见的应激综合征,其主要应激原包括混群装车、拥挤、通风不良、过热,颠簸及缺水等。所表现的症状有急性死亡和卧地不起、气喘、歧行、尖叫、弓背、肌僵硬、皮肤紫红以及体温升高等。死后剖检多有胃溃疡、肠臌气、横膈膜前移、全身淤血等病变。为减少或防止猪运输应激造成的损失,根本的办法是选育抗应激猪种。药物防治可选用氯丙嗪、硫苯妥钠、静松灵或安定等类镇静剂,在运输前投服,其中以静松灵效果为最佳。2%静松灵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肌注1~3毫升。
  9.蛋鸡热应激反应
  1990年,福建农学院梁孙义等先后在福州、福清、三明、永安等地的产蛋鸡场做了调查检测,发现产蛋鸡在高温期血糖、血钙、血钠、血钾、血中抗坏血酸、血浆碱储和甲状腺素T4的水平与适温期相比,差异极显著。高温时血中皮质醇升高,A/G值降低,对产蛋率及抗病力影响极大。梁孙义等又研制产蛋鸡复合热缓解剂配方I和II,经过连续3年在16个场(舍)对12.2万羽产蛋鸡进行的对比试验,最后选出效果较佳的配方II,袋装476克。每100公斤饲料添加1袋,拌匀饲喂,可提高产蛋率5.8%,降低饲料消耗0.21%。本省地处亚热带,夏季高温对养鸡威胁很大,复合热缓解剂不仅可用于蛋鸡,亦可用于肉鸡。
  10.番鸭缺锰症
  鸡的缺锰症或“腱滑脱症”早有记载,但鸭患此病的较少。1988年11月至1989年1月,胡寿乐等人发现本省番鸭中亦有此病发生。一般玉米一豆饼型日粮中的锰只有35PPM,不添加锰显然是不够的。若日粮中钙过高,影响锰的吸收,导致缺锰症。其典型症状是飞节(跗关节)肿,非肠肌腱滑脱,腿粗短,跛行,病肢外展弯曲,生长缓慢,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血钙亦低于正常,血浆和肝超氧化物歧化酶偏低。在日粮高钙情况下,把锰提高到160PPM,番鸭发育良好,故在番鸭日粮中保持锰100~200PPM的水平较为适宜。作为锰添加剂可用硫酸锰(MnSO4·H₂O),其商品纯度为98%,含锰元素32.5%。
  11.奶牛倒地不起综合症
  福州地区历年来夏季常有发生,俗称“夏季热”,病因尚未查明。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