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草地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880
颗粒名称: 二、草地开发
分类号: S812
页数: 3
页码: 80-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在1950年时有牛存栏数70万头,羊15万只,广大农村有利用天然草地放牧牛羊的历史习惯。但长期以来对草地利用多建设少,直到1979年后,草地开发利用和改良建设才逐步受到重视。根据全国会议要求,福建开展了草地改良建设,到1990年全省草地改良累计总面积21万亩,并建设了必要设施。同时,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福建省农科院牧医所和省农业厅畜牧局等单位先后在不同地区建立了草地改良建设试点,通过引进草种混播等方式提高产草量,成功解决了饲草的季节性和营养性不平衡的问题。此外,各地还组织了农民种草养畜,取得了良好效益。这些措施对于福建省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福建省 牧草繁殖 利用

内容

1950年,全省牛存栏数70万头,羊15万只,平均每个黄牛单位占有草地面积41亩。广大农村也有利用天然草地放牧牛羊的历史习惯。闽北山区农民在春末夏初牧草生长繁茂时,联户驱赶畜群到天然草地放牧,冬春枯草季节育肥出栏或返村,分户利用冬闲田或秸秆藤蔓饲养。这样,不仅可充分利用野生牧草资源,而且牲畜越冬度春所需刍草也可以解决。但长期以来对草地利用多建设少,直到70年代末,草地开发利用和改良建设才逐步受到重视。1979年,农业部在湖南省城步县召开全国农区畜牧业和草山利用、建设发展草食牲畜会议,对发展农区草地牧业进行研究和安排,提出“各省、区要根据自然、经济条件,逐步调整农林牧布局,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使农林牧都得到发展。要发挥中央、省、地、县各级的积极性,草地建设要纳入农田基本建设计划,在资金、物资上给予保证,加快农区草山利用和建设”。并要求各省、区建立一个试点,国家补助20万元。裉据全国会议要求,确定屏南仙山牧场为省级试点,各地、市相继开展草地改良建设。到1990年,全省草地改良累计总面积21万亩,建设草山公路23公里,牧道45公里、围栏75公里以及山塘、电站等必要设施。
  (―)草地改良建设试点
  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从1980年开始,先后在建阳黄坝州、南平市奶牛场,以本地草种(金色狗尾草、马唐、园果雀稗、牛鞭草和多花木兰、鸡眼草)混播,建立中亚热带丘陵草地改良建设试点,总面积3000亩。1984年通过国家级验收鉴定,基本达到15亩可养1头黄牛的水平,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福建省农科院牧医所于1983~1986年在福清县新楼,以宽叶雀稗、卡松狗尾草、大翼豆、银合欢、百脉根等引进草种混播,建立南亚热带低山丘陵草地改良建设试点,总面积为1000亩,平均亩产鲜草4000公斤,产草量比未改良的天然草地提高3~4倍。主要用于发展养羊和加工草粉。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省农业厅畜牧局在屏南建立南方高山(海拔千米以上)类型草地改良建设试点。屏南仙山有可牧草地3万亩,属山地稀树草丛草地,海拔941~1470米,年平均气温13℃,极端最低气温-12.5℃,最高气温31℃,无霜期220天,年平均降雨量2200毫米,相对湿度80~90%。土壤以黄壤为主,有机质7.38%,云雾多、湿度大、水源充足,很适宜温带牧草生长。1972年,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开始投资创办种牛场,由于交通不便,野生牧草以禾本科为主,豆科牧草稀少,草质差、枯草期长达150天,饲草的季节性和营养性不平衡的矛盾都很突出,加上缺乏办场经验,又没开展草地改良和实行科学养畜,天然草地逐年退化。1980年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种草养畜,实行以牧为主,林牧结合走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路子。1981年开始牧草种植试验,先后试种21个品种(禾本科牧草12种、豆科牧草9种),从中筛选出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多花黑麦草和白三叶、地三叶、红三叶等为当家草种。1982年,由农牧渔业部和省农业厅共同投资(部投资20万元),进行省级草地改良建设试点,以种草为中心,对草地进行合理利用,建设围栏、道路、水电等放牧管理的必要设施。人工种草1万亩,年亩产鲜草2500~4000公斤,比未改良的天然草地的产草量提高4~6倍,且牧草一年四季长青,终年可放牧利用。为南方湿润多雨地区种草养畜提供了经验。1984年,该场被国家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种草养畜先进单位。
  (二)地(市)级种草养畜试点
  80年代以来,省农业厅畜牧局协助各地、市农牧部门,先后在连城的廖天山、罗源的飞仙岩、建阳的书坊、周宁的里仙岗、南靖的佛仔亭、安溪莲花山等地人工种草1.5万亩,平均年亩产鲜草3000公斤,基本上达到每公顷供养一头牛的水平。罗源飞仙岩人工种草3000亩,养牛200头;安溪莲花山除种草养畜外,还繁育草种,年生产各种牧草种子2000~3000公斤;连城县组织4户农民开发廖天山草地,建立混播(白三叶+红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人工草地7000亩,围栏15公里,牧草一年四季长青,年亩产鲜草3000公斤,为牲畜越冬创造良好条件,常年养牛200头、养羊100余只,年盈利万元以上,取得良好效益。
  (三)组织农民种草养畜
  60年代,在福州郊区、邵武等地进行种草养畜试点。70年代末,在全省内扶持、鼓励农户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草食畜禽。宁德、政和县畜牧部门组织农户在松子岑和筹岭种草1500亩,养牛70多头。浦城县除扶持布墩群众种草养牛外,还繁育牧草种子。平和县种草养兔98户,户均纯收入近千元。屏南县双溪乡农民利用果园套种黑麦草、白三叶等牧草300亩,养兔2667只,年经济收入近2万元。永安市青水乡农民王家境,1982年承包草山5000亩,养羊160只、牛30多头,年提供商品羊100余只。1987年,省农科院牧医所在安溪县组织农民利用零星草地种植象草、墨西哥饲用玉米,冬闲田种一年生黑麦草,发展鹅、兔生产。1982年,建阳县书坊村组织群众开发草山3000亩,种植宽叶雀等牧草,实行以牧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1990年,全村人均收入780元,比1982年的120元增长5.5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也由8%提高到72%。
  (四)开发滩涂资源
  60年代,国家科委从英国引进大米草。1964年,南京大学生物系海涂草科研组在福建省的连江(马鼻)、莆田(江口)和龙海等地试种观察,对促淤造陆、围垦造田起良好作用。1977年,省农委水土办会同省农业厅畜牧局、省水利设计院,组织宁德、福安、福鼎、霞浦、罗源、连江、莆田、龙海、漳浦、东山等沿海县23名有关人员,到浙江省温岭、玉环县参观学习。随后,省计委安排专项经费8万元,建立福鼎、福安、连江、罗源、莆田等5个试点,总面积2.5万亩。1981年,南京大米草研究所又从美国引进新品种,在罗源湾试种,并进行饲喂奶牛、羊、鹅等试验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全省有12个县、市种植大米草,保有面积约为5万亩。
  (五)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发展奶牛生产
  50年代,省内农民多种植南瓜、牛皮菜等为奶牛青饲料。60年代,福州北郊奶牛场较大面积种植象草、燕麦草和青割大麦,取得良好效果。70年代末,各地奶牛场普遍推广种植象草、一年生黑麦草、大刍草、燕麦草等高产优质牧草,一般年亩产鲜草1~1.5万公斤。南平奶牛场从1985年开始种植牧草500亩,平均亩产鲜草2500公斤,解决200头奶牛常年青饲料供应问题,而且产奶量提高30%,生产成本下降40%。
  (六)开展水土流失区种草保土
  福建不少地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80年代,水土流失面积约为省境内国土面积的10%,相当于50年代的3倍。为此省农委组织省水土办、农业厅、林业厅、福建农学院、水电厅等8个单位,以长汀县河田镇极强度水土流失区为试点,全面开展种草种树保持水土。省农业厅畜牧局和福建农学院负责种草2.5万亩,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78~95%。种草促进林木生长(松木生长速度为种草前的四五倍),对水土保持起良好作用,该项目于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七)开展草地牧业综合发展项目试点
  1988年,农牧渔业部畜牧局与本省对等投资(各300万元),在厦门、清流开发“草地牧业综合发展项目”,以示范牧场为基础,发展种草养畜专业户,3年建成。要求清流入工种草7000亩,养羊5000只,其中示范牧场种草4000亩,饲养种羊2000只,专业户种草3000亩、养羊3000只。厦门项目点种草3000亩,饲养奶牛500头,成年奶牛平均产奶量达4000公斤。到1990年,清流示范牧场已种草4000亩,种果1000亩,为社会提供四川麻羊、南江黄羊近千只;厦门项目点也为特区提供鲜牛奶40余万公斤。
  (八)飞机播种牧草
  1982年,农牧渔业部畜牧局安排本省飞播牧草模拟试验经费2万元,在周宁县里仙岗草地进行模拟飞播牧草1000亩。1986年,农牧渔业部畜牧局安排给本省飞播牧草经费15万元,并邀请中国民航局科研所飞播研究室工程师前来实地指导。在省林业厅飞播指挥部和林业勘察设计院、福州民航局、连城空军机场、龙岩地区气象站等单位的协作支持下,首次在清流县灵地水土流失区进行飞播牧草(牧草组合为宽叶雀稗+卡古鲁松狗尾草+柱花草)1万亩,取得成功。播后20天牧草成苗率60%,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7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