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草地资源及其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87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草地资源及其开发
分类号: S812
页数: 7
页码: 76-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在1980-1987年期间进行了草地资源调查,基本查清了全省草地面积、分布、类型、质量和利用现状。全省共有草山草坡面积3082.92万亩,但分布不均,48个山区县、市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75.85%。草地类型主要包括山地丘陵草丛类、山地丘陵疏林灌木草丛类、山地丘陵灌木草丛类、山地滩涂草甸类和农林隙地类等。不同草地类型的载畜量、草质和利用情况各有特点。草地基本特点为零星分散、坡度较大。此次调查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制定发展草地牧业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福建省 牧草繁殖 利用

内容

一、草地资源
  1979年,根据全国《1978~1985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对中国草地资源进行调查的任务和1979年4月国家农委与国家科委下达的全国草地资源调查研究项目计划,福建省革命委员会颁发文件部署对福建草地资源进行调查。1980年5月,省农业厅畜牧局在福州召开草地资源调查会议,落实计划任务会后,即组织9个地、市畜牧部门进行协作,按照《中国南方草地资源调查方法导论及技术规程》,编写《福建省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要点》。同年7月,在顺昌县埔上乡举办全省第一期训练班,培训技术骨干40余人,随后,逐级举办各种类型技术培训班107期,培训技术人员2100人次,同时,各地、市以所属一个县作为调查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历时8年(1980~1987年),基本查清全省草地面积、分布、类型、质量和利用现状,取得较完整成果(包括专著或报告、牧草名录、资源统计和五十万分之一的草地资源图),综合分析草地生产潜力,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制定发展草地牧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989年1月,通过国家级成果验收。1990年,获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国家农业部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草地分布
  据调查,全省300亩以上的连片宜牧草地有2894处,797.27万亩,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4.32%;加上300亩以下的农林隙地2285.65万亩,全省共有草山草坡面积3082.92万亩。但分布不均,48个山区县、市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75.85%,而且规模不大,连片宜牧草地全省平均每片仅有2717亩。
  (二)草地类型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形成不同的草地类型。
  1.山地丘陵草丛类
  这类草地是本省草地类型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全省共有502.56万亩(可利用面积412.39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16.29%,理论载畜量为16.06万个黄牛单位。主要分布在宁德、龙岩、漳州等地、市,多是由于森林、灌丛植物遭受破坏,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而形成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伴生灌木和零星乔木,常与灌丛草地、疏林草地交错分布。主要牧草有五节芒、芒、野古草、四脉金茅、纤毛鸭嘴草、雀稗、马唐等。平均亩产鲜草370公斤,草质中等,平均25.67亩可供养一个黄牛单位,是良好的放牧地和割草地。
  2.山地丘陵疏林灌木草丛类
  此类草地广布于全省各地,以南平、龙岩地区居多。全省共有160.87万亩(可利用面积127.42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5.21%,理论载畜量4.1万个黄牛单位。多是由于丘陵、低中山(海拔300~800米)的原始森林、次生林、经济林等历遭破坏而生长灌木、稀疏老残林和草本植物。土壤以红壤为主,偏酸少磷。植被复杂,以草本占绝对优势,森林郁闭度0.1~0.3,灌木郁闭度小于0.1,草木植物的郁闭度大于林、灌郁闭度之和。常与森林、灌丛相间分布,构成草、灌、乔混合结构草地。主要牧草以禾草为主,豆科牧草稀少,蕨类等低劣植物多、草质差,平均亩产鲜草305公斤,每一黄牛单位需草地31.07亩。
  3.山地丘陵灌木草丛类
  多分布在闽西北和宁德地区的低中山和丘陵地带,总面积123.62万亩(可利用面积101.31万亩),占草地面积的4.01%,理论载畜量3.85万黄牛单位。多是由于森林砍伐,且长期连续遭受破坏不能恢复,而发育成草本和灌木混合结构的草地。灌木郁闭度0.1~0.4,草本植物郁闭度大于灌木。植物以禾本科为主,其次有胡枝子、杜鹃、盐肤木、苦竹等灌木,并伴生芒萁、拔楔、金櫻子等低劣植物。平均亩产鲜草312公斤,26.31亩可供养一黄牛单位。宜于牧羊。
  4.山地、滩涂草甸类
  山地草甸多是交通不便,气候寒冷;滩涂草甸地势平坦,环境条件较好;其共同特点是土壤含有机质多、肥力高。全省共有22处10.22万亩(可利用面积8.88万亩),占草地的0.35%,理论载畜量4737个黄牛单位,平均亩产鲜草506公斤,18.74亩可供养一黄牛单位。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多未开发利用。
  5.农林隙地类
  这类草地又可分为农隙地和林隙地,广布于全省各地。共有可利用面积2285.65万亩,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74.14%。平均亩产鲜草577.56公斤,15.6亩可供养一黄牛单位,理论载畜量146.43万个黄牛单位。其主要特点是面积大、分布广、零星分散、环境条件好、载畜量高。农隙地多处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盆地,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牧草种类多,再生力强、草质好、利用率高,是当前农村的主要放牧地和割草地;各种林间小块草地,草质稍差于农隙地的牧草。本省林地面积大,林隙地也是重要的天然草地。
  (三)草地基本特点
  1.分布零星分散、坡度较大
  福建多山,地形地势复杂多样,缺少成片或幅度较大的草山草坡。千亩以上的连片草地二、草地开发
  1950年,全省牛存栏数70万头,羊15万只,平均每个黄牛单位占有草地面积41亩。广大农村也有利用天然草地放牧牛羊的历史习惯。闽北山区农民在春末夏初牧草生长繁茂时,联户驱赶畜群到天然草地放牧,冬春枯草季节育肥出栏或返村,分户利用冬闲田或秸秆藤蔓饲养。这样,不仅可充分利用野生牧草资源,而且牲畜越冬度春所需刍草也可以解决。但长期以来对草地利用多建设少,直到70年代末,草地开发利用和改良建设才逐步受到重视。1979年,农业部在湖南省城步县召开全国农区畜牧业和草山利用、建设发展草食牲畜会议,对发展农区草地牧业进行研究和安排,提出“各省、区要根据自然、经济条件,逐步调整农林牧布局,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使农林牧都得到发展。要发挥中央、省、地、县各级的积极性,草地建设要纳入农田基本建设计划,在资金、物资上给予保证,加快农区草山利用和建设”。并要求各省、区建立一个试点,国家补助20万元。裉据全国会议要求,确定屏南仙山牧场为省级试点,各地、市相继开展草地改良建设。到1990年,全省草地改良累计总面积21万亩,建设草山公路23公里,牧道45公里、围栏75公里以及山塘、电站等必要设施。
  (―)草地改良建设试点
  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从1980年开始,先后在建阳黄坝州、南平市奶牛场,以本地草种(金色狗尾草、马唐、园果雀稗、牛鞭草和多花木兰、鸡眼草)混播,建立中亚热带丘陵草地改良建设试点,总面积3000亩。1984年通过国家级验收鉴定,基本达到15亩可养1头黄牛的水平,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福建省农科院牧医所于1983~1986年在福清县新楼,以宽叶雀稗、卡松狗尾草、大翼豆、银合欢、百脉根等引进草种混播,建立南亚热带低山丘陵草地改良建设试点,总面积为1000亩,平均亩产鲜草4000公斤,产草量比未改良的天然草地提高3~4倍。主要用于发展养羊和加工草粉。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省农业厅畜牧局在屏南建立南方高山(海拔千米以上)类型草地改良建设试点。屏南仙山有可牧草地3万亩,属山地稀树草丛草地,海拔941~1470米,年平均气温13℃,极端最低气温-12.5℃,最高气温31℃,无霜期220天,年平均降雨量2200毫米,相对湿度80~90%。土壤以黄壤为主,有机质7.38%,云雾多、湿度大、水源充足,很适宜温带牧草生长。1972年,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开始投资创办种牛场,由于交通不便,野生牧草以禾本科为主,豆科牧草稀少,草质差、枯草期长达150天,饲草的季节性和营养性不平衡的矛盾都很突出,加上缺乏办场经验,又没开展草地改良和实行科学养畜,天然草地逐年退化。1980年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种草养畜,实行以牧为主,林牧结合走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路子。1981年开始牧草种植试验,先后试种21个品种(禾本科牧草12种、豆科牧草9种),从中筛选出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多花黑麦草和白三叶、地三叶、红三叶等为当家草种。1982年,由农牧渔业部和省农业厅共同投资(部投资20万元),进行省级草地改良建设试点,以种草为中心,对草地进行合理利用,建设围栏、道路、水电等放牧管理的必要设施。人工种草1万亩,年亩产鲜草2500~4000公斤,比未改良的天然草地的产草量提高4~6倍,且牧草一年四季长青,终年可放牧利用。为南方湿润多雨地区种草养畜提供了经验。1984年,该场被国家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种草养畜先进单位。
  (二)地(市)级种草养畜试点
  80年代以来,省农业厅畜牧局协助各地、市农牧部门,先后在连城的廖天山、罗源的飞仙岩、建阳的书坊、周宁的里仙岗、南靖的佛仔亭、安溪莲花山等地人工种草1.5万亩,平均年亩产鲜草3000公斤,基本上达到每公顷供养一头牛的水平。罗源飞仙岩人工种草3000亩,养牛200头;安溪莲花山除种草养畜外,还繁育草种,年生产各种牧草种子2000~3000公斤;连城县组织4户农民开发廖天山草地,建立混播(白三叶+红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人工草地7000亩,围栏15公里,牧草一年四季长青,年亩产鲜草3000公斤,为牲畜越冬创造良好条件,常年养牛200头、养羊100余只,年盈利万元以上,取得良好效益。
  (三)组织农民种草养畜
  60年代,在福州郊区、邵武等地进行种草养畜试点。70年代末,在全省内扶持、鼓励农户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草食畜禽。宁德、政和县畜牧部门组织农户在松子岑和筹岭种草1500亩,养牛70多头。浦城县除扶持布墩群众种草养牛外,还繁育牧草种子。平和县种草养兔98户,户均纯收入近千元。屏南县双溪乡农民利用果园套种黑麦草、白三叶等牧草300亩,养兔2667只,年经济收入近2万元。永安市青水乡农民王家境,1982年承包草山5000亩,养羊160只、牛30多头,年提供商品羊100余只。1987年,省农科院牧医所在安溪县组织农民利用零星草地种植象草、墨西哥饲用玉米,冬闲田种一年生黑麦草,发展鹅、兔生产。1982年,建阳县书坊村组织群众开发草山3000亩,种植宽叶雀等牧草,实行以牧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1990年,全村人均收入780元,比1982年的120元增长5.5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也由8%提高到72%。
  (四)开发滩涂资源
  60年代,国家科委从英国引进大米草。1964年,南京大学生物系海涂草科研组在福建省的连江(马鼻)、莆田(江口)和龙海等地试种观察,对促淤造陆、围垦造田起良好作用。1977年,省农委水土办会同省农业厅畜牧局、省水利设计院,组织宁德、福安、福鼎、霞浦、罗源、连江、莆田、龙海、漳浦、东山等沿海县23名有关人员,到浙江省温岭、玉环县参观学习。随后,省计委安排专项经费8万元,建立福鼎、福安、连江、罗源、莆田等5个试点,总面积2.5万亩。1981年,南京大米草研究所又从美国引进新品种,在罗源湾试种,并进行饲喂奶牛、羊、鹅等试验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全省有12个县、市种植大米草,保有面积约为5万亩。
  (五)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发展奶牛生产
  50年代,省内农民多种植南瓜、牛皮菜等为奶牛青饲料。60年代,福州北郊奶牛场较大面积种植象草、燕麦草和青割大麦,取得良好效果。70年代末,各地奶牛场普遍推广种植象草、一年生黑麦草、大刍草、燕麦草等高产优质牧草,一般年亩产鲜草1~1.5万公斤。南平奶牛场从1985年开始种植牧草500亩,平均亩产鲜草2500公斤,解决200头奶牛常年青饲料供应问题,而且产奶量提高30%,生产成本下降40%。
  (六)开展水土流失区种草保土
  福建不少地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80年代,水土流失面积约为省境内国土面积的10%,相当于50年代的3倍。为此省农委组织省水土办、农业厅、林业厅、福建农学院、水电厅等8个单位,以长汀县河田镇极强度水土流失区为试点,全面开展种草种树保持水土。省农业厅畜牧局和福建农学院负责种草2.5万亩,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78~95%。种草促进林木生长(松木生长速度为种草前的四五倍),对水土保持起良好作用,该项目于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七)开展草地牧业综合发展项目试点
  1988年,农牧渔业部畜牧局与本省对等投资(各300万元),在厦门、清流开发“草地牧业综合发展项目”,以示范牧场为基础,发展种草养畜专业户,3年建成。要求清流入工种草7000亩,养羊5000只,其中示范牧场种草4000亩,饲养种羊2000只,专业户种草3000亩、养羊3000只。厦门项目点种草3000亩,饲养奶牛500头,成年奶牛平均产奶量达4000公斤。到1990年,清流示范牧场已种草4000亩,种果1000亩,为社会提供四川麻羊、南江黄羊近千只;厦门项目点也为特区提供鲜牛奶40余万公斤。
  (八)飞机播种牧草
  1982年,农牧渔业部畜牧局安排本省飞播牧草模拟试验经费2万元,在周宁县里仙岗草地进行模拟飞播牧草1000亩。1986年,农牧渔业部畜牧局安排给本省飞播牧草经费15万元,并邀请中国民航局科研所飞播研究室工程师前来实地指导。在省林业厅飞播指挥部和林业勘察设计院、福州民航局、连城空军机场、龙岩地区气象站等单位的协作支持下,首次在清流县灵地水土流失区进行飞播牧草(牧草组合为宽叶雀稗+卡古鲁松狗尾草+柱花草)1万亩,取得成功。播后20天牧草成苗率60%,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7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