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饲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86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饲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分类号: F326.3
页数: 6
页码: 52-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的饲料资源丰富且多样,包括籽实类、薯类、糠麸类、饼粕类、糟渣类、农作物秸秆藤蔓类以及青绿多汁饲料等。历史上曾进行过多次饲料资源调查,以全面了解其种类、数量、分布和利用现状。然而,仍存在能量饲料不足、蛋白饲料短缺及部分资源未充分利用的问题。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福建省进行了多项尝试,如秸秆氨化和青贮处理。各类饲料的产量、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文中均有详细描述。
关键词: 饲料资源 福建省 畜牧业

内容

福建省饲料资源来源广、种类多,但底子不清。1958年,福建省畜牧兽医总站在省内具有代表性的福州、永泰、诏安、东山、福安、霞浦、福鼎、上杭、武平等17个县市进行家畜饲料资源调查。1980~1985年,根据农牧渔业部和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的部署,由省农业厅畜牧局主持,组织9个地(市)72个县(区)的畜牧部门,对全省饲料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利用现状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1981~1984年,根据商业部(83)商科联字第11号文通知精神,由省粮食厅饲料公司牵头,省轻工、化工、农业(畜牧)、商业、医药、林业、水产、乡镇企业等部门单位组成协作组,开展配合饲料资源调查研究,通过多次调查,基本查清全省饲料资源。省内青绿多汁饲料资源丰富,能量饲料不足,蛋白饲料短缺,但又有许多饲料资源没有开发利用或用之不当。
  一、种类与数量
  (一)植物类饲料
  1.籽实类饲料
  这类饲料主要是粮食,人、畜共用。本省广大农村饲养畜禽,除了牛、羊以放牧为主外,其它家畜、家禽多喂以粮食饲料,尤其是盛产粮食而交通不便的山区,利用大米喂猪、稻谷养禽甚为普遍。1954年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后,规定养猪留给饲料粮,卖猪给奖售粮。全省约有饲料粮13.6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5%。1972年,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提出,要妥善解决饲料问题。一般每头种猪留粮75公斤、肉猪25公斤。同时规定,国家收购肉猪,按每1.5公斤奖售饲料原粮0.5公斤。全省饲料粮共有41.79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7%。到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饲料粮相应增多。1980年,全省饲料粮为93.6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1.6%。1985年以来,由于饲料工业的发展,用饲料粮和粮食直接饲养畜禽现象相对减少。1990年,全省用于饲料的粮食为78.67万吨(不包括从省外调进的玉米32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8.94%(其中稻谷66.87万吨占85%,大小麦5.51万吨占7%,玉米及其它杂粮6.29万吨,占8%)。但由于受传统饲养方式的影响,全省用于生产配、混合饲料的饲料粮仅占23%。
  2.薯类饲料
  主要有甘薯、木薯、马铃薯等。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粮食比较充裕,薯类加工的皮、渣成为养猪的主要饲料;70年代末期,种植面积逐步减少,薯类即以人食为主,据测算,全省作为饲料利用的约有24万吨,仅占总产量的30%左右。
  3.糠麸类饲料
  据测算,1990年,全省糠麸产量为85.86万吨(其中细糠占97%、麸皮仅占3%),用于榨油和食用菌培养料约占总产量的30%,作饲料利用的占70%左右。
  4.饼粕类饲料
  是畜、禽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豆饼全省各地都有,花生饼以闽南为主,菜籽饼主产于闽东北山区。据测算,全省总产量仅为7.98万吨(其中豆饼2.27万吨、花生饼4.83万吨、菜籽饼0.67万吨、其它0.21万吨)。数量少,且利用不当。各地都有用饼粕肥田的习惯,部分用作食品工业原料,用于饲料的不到20%。
  5.糟渣类饲料
  此类饲料品种繁多、数量大,遍布全省各地。主要有各种酒糟、豆渣、酱渣、糖蜜、蔗渣(蔗髓)、薯类粉渣以及药渣、食品罐头下脚料等。据调查统计,全省总产量为1712.52万吨。它们由于零星分散,季节性强,含水量大,保管和运输困难,故实际利用的不到50%。
  6.农作物秸秆藤蔓类饲料
  主要有稻草、地瓜蔓、花生藤、豆梗、甘蔗尾和秕谷等。据测算,全省共有秸秆藤蔓1500万吨、秕谷58.82万吨。除用作燃料、肥料(稻草沤田)和造纸工业原料外,秸秆藤蔓用作饲料的不到2%,秕谷约为50%。为了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和适口性,农牧部门倡导、组织群众进行秸秆氨化和青贮处理。80年代初期,莆田县广泛利用甘蔗尾氨化处理,饲喂奶牛,有力地促进了奶牛生产的发展。
  7.青绿多汁饲料
  主要有野生植物饲料、水生饲料、蔬菜和瓜果下脚料等。群众有利用闲散地或自留地种植、水面放养青饲料和采集野生植物及利用绿肥作物作饲料的历史经验。政府很重视青绿饲料的种植和开发利用。1953年,从广东引进水浮莲,1973年从上海引种大头菜(北京大头菜),在省养猪工作会议上将种子分布给各地试种,沿海地区种植较多,全省种植1.2万亩,总产量约6万吨。其中70%用作饲料,现平潭、福清仍有种植。1978年,省农业局畜牧局从江苏省海安县引进聚合草,种植面积5000亩,亩产5000~7000公斤。目前仅有长泰、寿宁县零星种植。1978年,福安县畜牧兽医站从江苏省引进串叶松香草试种,现有寿宁、周宁、大田、安溪等山区县零星种植利用。1987年,三明市农业区划办公室从美国引进籽粒苋,亩产1万公斤以上,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利用,这些都促进了青绿多汁饲料生产的发展。但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利用青绿饲料养畜逐年减少,其用量约相当于60年代的30~50%。1990年,全省总用量约700万吨。
  (二)动物类饲料
  本省这类饲料品种繁多,但零星分散,除沿海地区利用小杂鱼加工生产一些鱼粉外,大部分资源未被开发利用。主要种类有:
  1.水产品及其下脚料
  80年代,据省水产部门统计,全省可供加工生产鱼粉的海杂鱼,年产量约10万吨。主要是食用价值低的小杂鱼和各种经济鱼的下脚料,品种各异。每年8月至翌年5月为盛产季节。但大部分小杂鱼晒制鱼干销往山区和外省,还有相当部分渔民自用或作为肥料,而作为加工鱼粉原料的约有1.5万吨,占可利用资源的15%。
  2.畜禽屠宰下脚料
  1990年,全省共有可加工肉骨粉2000吨、羽毛粉450吨、畜血2.17万吨。由于资源分散,不易集中,多未加工利用,且有的畜血人喜食用,难以怍为饲料。
  3.皮革下脚料
  据测算,全省约有皮革边角料和皮脂肪800~1000吨。由于零星分散,难于集中,加工成本高,未被开发利用。
  (三)矿物质类饲料
  主要包括贝壳类(海蛎、蛤、蛏、乌虼壳)和杂骨、蛋壳以及天然矿物等。贝壳类取之不竭,仅海蛎壳可利用产量即有15万吨;杂骨和蛋壳量多面广、零星分散,未被利用;天然矿产资源多,盐业生产历史悠久,用之不尽。全省有10家制碘厂,碘化钾也可满足需要。
  二、生产
  (―)轮作、套种,发展饲料作物
  本省农村有利用稻田轮作和山地种植玉米、高粱、地瓜、木薯以及农地套种饲料作物的历史。闽东地区以种植地瓜、马铃薯为主,闽西北普遍利用大田轮作,套种玉米、高粱。1963年,全省种植玉米曾发展到11.4万亩,浦城县历史上最高年总产量达500万公斤。1986年漳州市利用花生、地瓜地套种玉米4.9万亩,平均亩产100公斤以上;永定县利用烤烟地套种玉米4000亩,平均每亩单产168公斤;龙岩农校利用山坡种植玉米,3年平均亩产300公斤,效果都很好。1987年,省计委拨款60万元,安排化肥0.5万吨,支持发展玉米生产,当年全省种植面积达27万亩,1990年增至35万亩。由于种植零星分散,脱粒有困难,用于饲料的不多,主要以果穗销售。
  (二)综合利用绿肥作物
  据调查,闽西北地区广大农民历来有利用绿肥作物作饲料的习惯,主要是利用紫云英和蚕豆打顶喂猪。1990年,全省绿肥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30万亩。建阳、三明、莆田三地(市)占全省种植面积的85.6%,主要有紫云英、蚕豆、箭舌豌豆等,其中紫云英约占总面积的70%,一般亩产鲜草1500~2500公斤,全省总产量约为200万吨,1990年作为畜禽饲料的约占总产量的20~30%。
  (三)饲料地种植高产优质饲料
  50年代以来,为适应养猪业发展的需要,本省有计划地划定专用饲料地,供农户种植青饲料。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期间,刮“共产风”,回收饲料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又把饲料地当“资本主义”批判,饲料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73年以后,饲料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到80年代,由于饲料工业兴起,青饲料生产逐步减少,其产量约为60年代的30%。全省专用饲料地面积约有18.46万亩。种植的种类主要有:
  牛皮菜,又名根达菜,藜科越年生草本植物。鲜嫩多汁、适口性好,产量高,年亩产1万公斤以上。50年代,从四川引进本省。全省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包括利用冬闲田种植在内)。主要分布在漳州、三明、宁德等3个地、市。是本省农村养猪的主要青饲料之一。
  聚合草,又名紫草根、爱国草、友谊草,紫草科聚合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978年,福建省农业局畜牧局从江苏省海安县引进,在全省各地试种、推广,总面积5000亩。每年可收割5~7茬,亩产鲜草5000~7000公斤。目前仅长泰、寿宁等少数地方零星栽培利用。
  蕉芋,又名芭蕉芋,昙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富含无氮浸出物,是优良多汁饲料,地上部分可作青饲料。五六十年代广为栽培利用,目前闽西北山区农村还种植蕉芋作为养猪饲料。
  籽粒苋,为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1978年,三明市农委从美国引进试种。高产优质,亩产鲜草0.5~1万公斤,如收割一茬后留种,可收籽实50公斤。草质好,畜禽喜食。1990年,三明市种植面积近5000亩,福州、龙岩、南平也广为栽种利用。
  串叶松香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1978年,福安县畜牧兽医站从江苏引进试种,高产优质。目前、寿宁、周宁、大田、安溪等山区县广为推广利用。
  此外,还有大头菜(北京菜)、四川大月亮南瓜、萝卜、红萝卜、包菜、白菜、空心菜等青绿多汁饲料。
  (四)放养水生饲料
  省内河沟、池塘等水面多,无霜期长,适宜水生饲料生长。据统计,全省可利用的水域面积为73.83万亩,用于放养水生饲料面积占10%左右。一般亩产1.5万公斤,高者可达3~4万公斤。在历史上曾对发展养猪起过一定作用。福州、漳州、三明、泉州四地、市放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2.9%。主要有“三水一萍”和水竹叶等。1956年,福建省农业厅畜产处从广东引进水浮莲,并在部分地区试种,取得越冬保苗成功经验后,1958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受群众欢迎。当年放养面积3.7万亩,一般亩产3万公斤,高者达5万公斤。1990年,全省放养面积仍保持在4万亩左右。水竹叶以南平地区为主,草质好,牲畜喜食,当地群众称为“肉草”;用红萍养猪历史很久,群众说“七漂(萍)当一米,冬萍胜过米”。红萍是冬春养猪的优质青饲料,各地多利用冬闲田放养红萍。放养面积约占水生饲料总面积的35%。此外,水葫芦、水花生(革命草)等在闽北山区和国营畜种场也广为放养利用。
  (五)采集野生饲用植物
  福建省气候温和湿润,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7%;海岸线长,野生和盐生饲用植物种类繁多。采集利用野生饲料植物是开辟饲料来源的重要途径。野草、野菜在生长盛期幼嫩多汁、营养丰富,既可以鲜喂,又可青贮或晒制干草、加工草粉。闽西北山区和沿海地区农村有采集野生饲用植物作饲料的历史。根据1981年对建阳、浦城、沙县、宁德、霞浦、平潭、云霄、东山等8县的重点调查,农户采集野生饲料面广、种类多、数量大,一般每个农户年采集量为500~1000公斤,这有助于补充精饲料的不足。
  三、加工调制
  新中国成立前,本省对饲料的加工调制和贮存,方法简单,不搞粗料精制。牛羊越冬度春即贮备些干稻草,生猪越冬度春也只贮存部分干地瓜藤叶或利用缸、桶制作发酵青饲料。新中国成立后,饲料加工调制逐步引起重视。
  (一)植物性饲料的加工调制
  1.青贮
  全省可供青贮的青绿饲料种类很多,资源丰富。农村群众利用农作物副产品的地瓜藤和水生饲料的红萍、水浮莲、水葫芦、海青苔以及绿肥作物的紫云英和野菜、蔬菜残叶等进行青贮。1958年,福建省畜牧兽医总站在福州进行水浮莲青贮试验;1964年,省农科院牧医所在光泽等地开展紫云英青贮试验研究,取得成功并推广利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中断。各地实践证明,青贮饲料是合理利用饲料资源,缓解精饲料不足,克服牲畜冬季缺青,保证牲畜安全越冬春的有效途径。饲料青贮技术于70年代又推广利用。80年代,农业部多次召开全国青贮饲料现场会和工作会议。福建省饲料青贮技术推广进展较快,数量迅速增长。1986年,全省共有青贮饲料7.42亿公斤,居全国第三位,其中莆田、宁化、大田、尤溪、福安、宁德、福鼎、仙游、长汀等9个县的青贮饲料数量分别为2500万公斤以上,被评为全国青贮饲料先进单位。宁德地区位于福建东北部,背山面海,当地农民和农牧场职工利用地瓜藤、马铃薯叶、海青苔和野菜等为原料,开展青贮,全区共青贮2.01亿公斤,一般农民也都有青贮饲料300~500公斤。莆田县是本省甘蔗主要产区,也是奶牛基地,但人均占有耕地不到0.5亩,精饲料紧缺,草地也不多。当地农户于1982年开始,利用甘蔗尾搞塑料袋青贮饲料,全县青贮量每年保持在3000万公斤左右。尤溪县紫云英种植面积大,开展综合利用,以紫云英为主要原料,青贮3500万公斤,1987年获省农业厅科技推广三等奖。1990年,全省共有青贮饲料80万吨。福安、大田两县被评为全国青贮饲料先进单位。青贮调制方法较多,主要有窖贮和水泡、打浆、袋贮等。窖贮即谓一般青贮法,国营或集体牧场多采用此法;水泡青贮法,60年代“农业学大寨”,大办田头猪场,用水泡青贮地瓜藤、蔬菜残叶养猪;打浆青贮法,70年代,长泰县农械厂生产青饲料打浆机,1972年,福建省农业局在天马种猪场召开青饲料(水葫芦)打浆贮存现场会,并推广利用;袋装青贮法,70年代末期,福安、莆田等奶牛集产区,广泛采用塑料袋青贮甘蔗尾,效果良好,80年代仍在继续推广利用。
  2.发酵
  这是本省农村普遍采用一种简便易行的饲料调制方法。主要方法有3种。一是青绿饲料发酵法;二是煮熟自然发酵法,本省山区农户多用此法贮存红萍、地瓜藤和蔬菜残叶养猪;三是糖化发酵,60年代末期,本省广泛推广黑曲霉、黄曲霉、庆曲、中曲以及无曲盐水等糖化发酵饲料,对当时发展养猪生产,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秸秆氨化处理
  本省农作物副产品的秸秆(包括蔗渣)来源广、数量多,年总产量约1500万吨。历来除用作燃料、肥田和造纸外,用于养畜不到2%,造成资源浪费。50年代以来,开始推广碱化稻草养牛,但利用范围不大。80年代初,在莆田和南平奶牛场进行秸杆氨化试喂奶牛后,全省氨化秸秆约为1000吨。1987年农牧渔业部在河南周口地区召开全国秸秆氨化经验交流会后,福建省在南安、漳州布坑和厦门集美奶牛场开展秸秆氨化试点工作。1990年,全省秸秆氨化约为2万吨,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4.加工粉碎
  新中国成立前,本省农村群众将秕谷焙炒,再用石臼捣碎喂猪。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饲料机械工业的发展,采用饲料粉碎机加工粉碎各种青干草和秸杆藤蔓、秕谷等作饲料。1971年,全省70%的生产队设有饲料粉碎加工点,成为饲料加工业的雏型。
  (二)动物性饲料的加工调制
  新中国成立前,在渔区有用小杂鱼掺进饲料煮熟喂猪或直接养鸭的。70年代,开始利用小杂鱼加工鱼粉,但数量很少。1990年,全省生产鱼粉8000吨,仅占可利用资源的10%。其它的动物蛋白饲料资源尚有待于开发利用。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