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饲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86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饲料
分类号: F326.3
页数: 31
页码: 52-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饲料资源丰富多样,包括籽实类、薯类、糠麸类、饼粕类、糟渣类以及农作物秸秆藤蔓类等。历史上,受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和传统饲养方式影响,饲料生产未得到足够重视。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生产和供应情况逐步改善。然而,仍存在能量饲料不足,蛋白饲料短缺等问题,且部分饲料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饲料资源对福建省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产技术 福建省 畜牧业

内容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兴衰。省内传统畜牧业的饲料生产,主要是结合农作物的种植,因此粮食和精饲料,绿肥植物和青饲料或牧草,都没有严格的区分。种植业和牧业发展历来是息息相关的。传统的饲料生产方式已经沿袭很多世代,直到农业生产合作化以后,才开始逐步改变。当时,土地由集体耕种,饲料生产由社、队统一安排、供应。人民公社化后的1959年10月,毛泽东在给新华社社长吴冷西的一封信中,强调要“大搞饲料生产”,并规定“在粮食分配中,要留足饲料粮,集体养猪必须有相应的饲料地,大力推广青贮饲料等”,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文化大革命”中,福建省革命委员会闽革(1971)31号文件《关于加速发展养猪事业的指示》中重申:要大搞饲料生产,把饲料生产看得和粮食生产同等重要,要发动群众大种、大养、大采和加工贮存青饲料,保证一年四季生猪都能吃饱。但从农业合作化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20多年间,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饲料地、自留地时放时收,奖售饲料粮时有时无,饲料生产没有大的起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科技的进步,饲料工业开始起步,饲料生产和供应情况逐步得到改善。与此同时,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
  第一节饲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福建省饲料资源来源广、种类多,但底子不清。1958年,福建省畜牧兽医总站在省内具有代表性的福州、永泰、诏安、东山、福安、霞浦、福鼎、上杭、武平等17个县市进行家畜饲料资源调查。1980~1985年,根据农牧渔业部和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的部署,由省农业厅畜牧局主持,组织9个地(市)72个县(区)的畜牧部门,对全省饲料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利用现状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1981~1984年,根据商业部(83)商科联字第11号文通知精神,由省粮食厅饲料公司牵头,省轻工、化工、农业(畜牧)、商业、医药、林业、水产、乡镇企业等部门单位组成协作组,开展配合饲料资源调查研究,通过多次调查,基本查清全省饲料资源。省内青绿多汁饲料资源丰富,能量饲料不足,蛋白饲料短缺,但又有许多饲料资源没有开发利用或用之不当。
  一、种类与数量
  (一)植物类饲料
  1.籽实类饲料
  这类饲料主要是粮食,人、畜共用。本省广大农村饲养畜禽,除了牛、羊以放牧为主外,其它家畜、家禽多喂以粮食饲料,尤其是盛产粮食而交通不便的山区,利用大米喂猪、稻谷养禽甚为普遍。1954年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后,规定养猪留给饲料粮,卖猪给奖售粮。全省约有饲料粮13.6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5%。1972年,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提出,要妥善解决饲料问题。一般每头种猪留粮75公斤、肉猪25公斤。同时规定,国家收购肉猪,按每1.5公斤奖售饲料原粮0.5公斤。全省饲料粮共有41.79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7%。到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饲料粮相应增多。1980年,全省饲料粮为93.6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1.6%。1985年以来,由于饲料工业的发展,用饲料粮和粮食直接饲养畜禽现象相对减少。1990年,全省用于饲料的粮食为78.67万吨(不包括从省外调进的玉米32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8.94%(其中稻谷66.87万吨占85%,大小麦5.51万吨占7%,玉米及其它杂粮6.29万吨,占8%)。但由于受传统饲养方式的影响,全省用于生产配、混合饲料的饲料粮仅占23%。
  2.薯类饲料
  主要有甘薯、木薯、马铃薯等。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粮食比较充裕,薯类加工的皮、渣成为养猪的主要饲料;70年代末期,种植面积逐步减少,薯类即以人食为主,据测算,全省作为饲料利用的约有24万吨,仅占总产量的30%左右。
  3.糠麸类饲料
  据测算,1990年,全省糠麸产量为85.86万吨(其中细糠占97%、麸皮仅占3%),用于榨油和食用菌培养料约占总产量的30%,作饲料利用的占70%左右。
  4.饼粕类饲料
  是畜、禽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豆饼全省各地都有,花生饼以闽南为主,菜籽饼主产于闽东北山区。据测算,全省总产量仅为7.98万吨(其中豆饼2.27万吨、花生饼4.83万吨、菜籽饼0.67万吨、其它0.21万吨)。数量少,且利用不当。各地都有用饼粕肥田的习惯,部分用作食品工业原料,用于饲料的不到20%。
  5.糟渣类饲料
  此类饲料品种繁多、数量大,遍布全省各地。主要有各种酒糟、豆渣、酱渣、糖蜜、蔗渣(蔗髓)、薯类粉渣以及药渣、食品罐头下脚料等。据调查统计,全省总产量为1712.52万吨。它们由于零星分散,季节性强,含水量大,保管和运输困难,故实际利用的不到50%。
  6.农作物秸秆藤蔓类饲料
  主要有稻草、地瓜蔓、花生藤、豆梗、甘蔗尾和秕谷等。据测算,全省共有秸秆藤蔓1500万吨、秕谷58.82万吨。除用作燃料、肥料(稻草沤田)和造纸工业原料外,秸秆藤蔓用作饲料的不到2%,秕谷约为50%。为了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和适口性,农牧部门倡导、组织群众进行秸秆氨化和青贮处理。80年代初期,莆田县广泛利用甘蔗尾氨化处理,饲喂奶牛,有力地促进了奶牛生产的发展。
  7.青绿多汁饲料
  主要有野生植物饲料、水生饲料、蔬菜和瓜果下脚料等。群众有利用闲散地或自留地种植、水面放养青饲料和采集野生植物及利用绿肥作物作饲料的历史经验。政府很重视青绿饲料的种植和开发利用。1953年,从广东引进水浮莲,1973年从上海引种大头菜(北京大头菜),在省养猪工作会议上将种子分布给各地试种,沿海地区种植较多,全省种植1.2万亩,总产量约6万吨。其中70%用作饲料,现平潭、福清仍有种植。1978年,省农业局畜牧局从江苏省海安县引进聚合草,种植面积5000亩,亩产5000~7000公斤。目前仅有长泰、寿宁县零星种植。1978年,福安县畜牧兽医站从江苏省引进串叶松香草试种,现有寿宁、周宁、大田、安溪等山区县零星种植利用。1987年,三明市农业区划办公室从美国引进籽粒苋,亩产1万公斤以上,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利用,这些都促进了青绿多汁饲料生产的发展。但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利用青绿饲料养畜逐年减少,其用量约相当于60年代的30~50%。1990年,全省总用量约700万吨。
  (二)动物类饲料
  本省这类饲料品种繁多,但零星分散,除沿海地区利用小杂鱼加工生产一些鱼粉外,大部分资源未被开发利用。主要种类有:
  1.水产品及其下脚料
  80年代,据省水产部门统计,全省可供加工生产鱼粉的海杂鱼,年产量约10万吨。主要是食用价值低的小杂鱼和各种经济鱼的下脚料,品种各异。每年8月至翌年5月为盛产季节。但大部分小杂鱼晒制鱼干销往山区和外省,还有相当部分渔民自用或作为肥料,而作为加工鱼粉原料的约有1.5万吨,占可利用资源的15%。
  2.畜禽屠宰下脚料
  1990年,全省共有可加工肉骨粉2000吨、羽毛粉450吨、畜血2.17万吨。由于资源分散,不易集中,多未加工利用,且有的畜血人喜食用,难以怍为饲料。
  3.皮革下脚料
  据测算,全省约有皮革边角料和皮脂肪800~1000吨。由于零星分散,难于集中,加工成本高,未被开发利用。
  (三)矿物质类饲料
  主要包括贝壳类(海蛎、蛤、蛏、乌虼壳)和杂骨、蛋壳以及天然矿物等。贝壳类取之不竭,仅海蛎壳可利用产量即有15万吨;杂骨和蛋壳量多面广、零星分散,未被利用;天然矿产资源多,盐业生产历史悠久,用之不尽。全省有10家制碘厂,碘化钾也可满足需要。
  二、生产
  (―)轮作、套种,发展饲料作物
  本省农村有利用稻田轮作和山地种植玉米、高粱、地瓜、木薯以及农地套种饲料作物的历史。闽东地区以种植地瓜、马铃薯为主,闽西北普遍利用大田轮作,套种玉米、高粱。1963年,全省种植玉米曾发展到11.4万亩,浦城县历史上最高年总产量达500万公斤。1986年漳州市利用花生、地瓜地套种玉米4.9万亩,平均亩产100公斤以上;永定县利用烤烟地套种玉米4000亩,平均每亩单产168公斤;龙岩农校利用山坡种植玉米,3年平均亩产300公斤,效果都很好。1987年,省计委拨款60万元,安排化肥0.5万吨,支持发展玉米生产,当年全省种植面积达27万亩,1990年增至35万亩。由于种植零星分散,脱粒有困难,用于饲料的不多,主要以果穗销售。
  (二)综合利用绿肥作物
  据调查,闽西北地区广大农民历来有利用绿肥作物作饲料的习惯,主要是利用紫云英和蚕豆打顶喂猪。1990年,全省绿肥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30万亩。建阳、三明、莆田三地(市)占全省种植面积的85.6%,主要有紫云英、蚕豆、箭舌豌豆等,其中紫云英约占总面积的70%,一般亩产鲜草1500~2500公斤,全省总产量约为200万吨,1990年作为畜禽饲料的约占总产量的20~30%。
  (三)饲料地种植高产优质饲料
  50年代以来,为适应养猪业发展的需要,本省有计划地划定专用饲料地,供农户种植青饲料。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期间,刮“共产风”,回收饲料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又把饲料地当“资本主义”批判,饲料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73年以后,饲料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到80年代,由于饲料工业兴起,青饲料生产逐步减少,其产量约为60年代的30%。全省专用饲料地面积约有18.46万亩。种植的种类主要有:
  牛皮菜,又名根达菜,藜科越年生草本植物。鲜嫩多汁、适口性好,产量高,年亩产1万公斤以上。50年代,从四川引进本省。全省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包括利用冬闲田种植在内)。主要分布在漳州、三明、宁德等3个地、市。是本省农村养猪的主要青饲料之一。
  聚合草,又名紫草根、爱国草、友谊草,紫草科聚合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978年,福建省农业局畜牧局从江苏省海安县引进,在全省各地试种、推广,总面积5000亩。每年可收割5~7茬,亩产鲜草5000~7000公斤。目前仅长泰、寿宁等少数地方零星栽培利用。
  蕉芋,又名芭蕉芋,昙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富含无氮浸出物,是优良多汁饲料,地上部分可作青饲料。五六十年代广为栽培利用,目前闽西北山区农村还种植蕉芋作为养猪饲料。
  籽粒苋,为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1978年,三明市农委从美国引进试种。高产优质,亩产鲜草0.5~1万公斤,如收割一茬后留种,可收籽实50公斤。草质好,畜禽喜食。1990年,三明市种植面积近5000亩,福州、龙岩、南平也广为栽种利用。
  串叶松香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1978年,福安县畜牧兽医站从江苏引进试种,高产优质。目前、寿宁、周宁、大田、安溪等山区县广为推广利用。
  此外,还有大头菜(北京菜)、四川大月亮南瓜、萝卜、红萝卜、包菜、白菜、空心菜等青绿多汁饲料。
  (四)放养水生饲料
  省内河沟、池塘等水面多,无霜期长,适宜水生饲料生长。据统计,全省可利用的水域面积为73.83万亩,用于放养水生饲料面积占10%左右。一般亩产1.5万公斤,高者可达3~4万公斤。在历史上曾对发展养猪起过一定作用。福州、漳州、三明、泉州四地、市放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2.9%。主要有“三水一萍”和水竹叶等。1956年,福建省农业厅畜产处从广东引进水浮莲,并在部分地区试种,取得越冬保苗成功经验后,1958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受群众欢迎。当年放养面积3.7万亩,一般亩产3万公斤,高者达5万公斤。1990年,全省放养面积仍保持在4万亩左右。水竹叶以南平地区为主,草质好,牲畜喜食,当地群众称为“肉草”;用红萍养猪历史很久,群众说“七漂(萍)当一米,冬萍胜过米”。红萍是冬春养猪的优质青饲料,各地多利用冬闲田放养红萍。放养面积约占水生饲料总面积的35%。此外,水葫芦、水花生(革命草)等在闽北山区和国营畜种场也广为放养利用。(五)采集野生饲用植物
  福建省气候温和湿润,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7%;海岸线长,野生和盐生饲用植物种类繁多。采集利用野生饲料植物是开辟饲料来源的重要途径。野草、野菜在生长盛期幼嫩多汁、营养丰富,既可以鲜喂,又可青贮或晒制干草、加工草粉。闽西北山区和沿海地区农村有采集野生饲用植物作饲料的历史。根据1981年对建阳、浦城、沙县、宁德、霞浦、平潭、云霄、东山等8县的重点调查,农户采集野生饲料面广、种类多、数量大,一般每个农户年采集量为500~1000公斤,这有助于补充精饲料的不足。
  三、加工调制
  新中国成立前,本省对饲料的加工调制和贮存,方法简单,不搞粗料精制。牛羊越冬度春即贮备些干稻草,生猪越冬度春也只贮存部分干地瓜藤叶或利用缸、桶制作发酵青饲料。新中国成立后,饲料加工调制逐步引起重视。
  (一)植物性饲料的加工调制
  1.青贮
  全省可供青贮的青绿饲料种类很多,资源丰富。农村群众利用农作物副产品的地瓜藤和水生饲料的红萍、水浮莲、水葫芦、海青苔以及绿肥作物的紫云英和野菜、蔬菜残叶等进行青贮。1958年,福建省畜牧兽医总站在福州进行水浮莲青贮试验;1964年,省农科院牧医所在光泽等地开展紫云英青贮试验研究,取得成功并推广利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中断。各地实践证明,青贮饲料是合理利用饲料资源,缓解精饲料不足,克服牲畜冬季缺青,保证牲畜安全越冬春的有效途径。饲料青贮技术于70年代又推广利用。80年代,农业部多次召开全国青贮饲料现场会和工作会议。福建省饲料青贮技术推广进展较快,数量迅速增长。1986年,全省共有青贮饲料7.42亿公斤,居全国第三位,其中莆田、宁化、大田、尤溪、福安、宁德、福鼎、仙游、长汀等9个县的青贮饲料数量分别为2500万公斤以上,被评为全国青贮饲料先进单位。宁德地区位于福建东北部,背山面海,当地农民和农牧场职工利用地瓜藤、马铃薯叶、海青苔和野菜等为原料,开展青贮,全区共青贮2.01亿公斤,一般农民也都有青贮饲料300~500公斤。莆田县是本省甘蔗主要产区,也是奶牛基地,但人均占有耕地不到0.5亩,精饲料紧缺,草地也不多。当地农户于1982年开始,利用甘蔗尾搞塑料袋青贮饲料,全县青贮量每年保持在3000万公斤左右。尤溪县紫云英种植面积大,开展综合利用,以紫云英为主要原料,青贮3500万公斤,1987年获省农业厅科技推广三等奖。1990年,全省共有青贮饲料80万吨。福安、大田两县被评为全国青贮饲料先进单位。青贮调制方法较多,主要有窖贮和水泡、打浆、袋贮等。窖贮即谓一般青贮法,国营或集体牧场多采用此法;水泡青贮法,60年代“农业学大寨”,大办田头猪场,用水泡青贮地瓜藤、蔬菜残叶养猪;打浆青贮法,70年代,长泰县农械厂生产青饲料打浆机,1972年,福建省农业局在天马种猪场召开青饲料(水葫芦)打浆贮存现场会,并推广利用;袋装青贮法,70年代末期,福安、莆田等奶牛集产区,广泛采用塑料袋青贮甘蔗尾,效果良好,80年代仍在继续推广利用。
  2.发酵
  这是本省农村普遍采用一种简便易行的饲料调制方法。主要方法有3种。一是青绿饲料发酵法;二是煮熟自然发酵法,本省山区农户多用此法贮存红萍、地瓜藤和蔬菜残叶养猪;三是糖化发酵,60年代末期,本省广泛推广黑曲霉、黄曲霉、庆曲、中曲以及无曲盐水等糖化发酵饲料,对当时发展养猪生产,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秸秆氨化处理
  本省农作物副产品的秸秆(包括蔗渣)来源广、数量多,年总产量约1500万吨。历来除用作燃料、肥田和造纸外,用于养畜不到2%,造成资源浪费。50年代以来,开始推广碱化稻草养牛,但利用范围不大。80年代初,在莆田和南平奶牛场进行秸杆氨化试喂奶牛后,全省氨化秸秆约为1000吨。1987年农牧渔业部在河南周口地区召开全国秸秆氨化经验交流会后,福建省在南安、漳州布坑和厦门集美奶牛场开展秸秆氨化试点工作。1990年,全省秸秆氨化约为2万吨,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4.加工粉碎
  新中国成立前,本省农村群众将秕谷焙炒,再用石臼捣碎喂猪。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饲料机械工业的发展,采用饲料粉碎机加工粉碎各种青干草和秸杆藤蔓、秕谷等作饲料。1971年,全省70%的生产队设有饲料粉碎加工点,成为饲料加工业的雏型。
  (二)动物性饲料的加工调制
  新中国成立前,在渔区有用小杂鱼掺进饲料煮熟喂猪或直接养鸭的。70年代,开始利用小杂鱼加工鱼粉,但数量很少。1990年,全省生产鱼粉8000吨,仅占可利用资源的10%。其它的动物蛋白饲料资源尚有待于开发利用。
  第二节饲料工业
  饲料工业,包括饲料加工工业、饲料原料工业和饲料机械制造工业,是为养殖业服务的工业部门。新中国成立前,福建省饲料工业十分落后。50年代,省内农村饲养畜禽仍沿袭“有啥喂啥”的传统方式。60年代,随着粮油加工业和集体养猪的发展,出现不同规模的糠麸生产车间,在农村发展起饲料粉碎加工点,加工粉碎秕谷、花生藤、豆秆、干地瓜藤等粗饲料,供社员和集体养猪。70年代初期,福建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开始试制饲科加工机组、定点生产饲料粉碎机。各地相继出现不同类型的饲料加工厂或饲料加工车间,生产混合饲料;同时,零星发展饲料原料、添加剂工业,在农村推广使用。当时,虽然只能做到“有啥配啥”,但同单一用粮食作饲料相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受到越来越多饲养单位和农户的欢迎。70年代末期,城市半机械化养鸡场、养猪场和饲养专业户发展起来以后,实行集约化饲养,对配、混合饲料需求量日增,引起政府重视。福建省闽革(1978)22号文批转的〈养猪工作会议纪要》决定,省、地(市)及养猪基地县的粮食部门成立饲料公司,省编制委员会以编委(1978)62号文核定各级粮食部门饲料机构的编制,加强粮食系统饲料工业的管理,促进全省饲料工业的发展。80年代,城乡畜牧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国营、集体的集约化畜禽场和饲养专业户、重点户大批涌现,不仅对饲料需求量日益增多,而且对饲料品种范围要求越来越广,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1983年4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央领导“我们也要搞饲料工业,这是一个行业”的指示和国务院国办发(1983)14号文件《关于发展我国饲料工业的报告》的精神,召开省农业厅畜牧局和粮食厅饲料公司负责人会议,专题研究发展本省饲料工业问题。省农委发出《关于加快发展我省饲料工业的报告》文件,提出多部门、多层次发展饲料工业,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制定鼓励发展饲料工业的有关政策。同年12月由省计划委员会、省农业厅、省粮食厅派代表参加全国饲料工业座谈会,讨论制定中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问题。1984年1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批转《1984~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试行草案)》,要求统筹规划,通力协作,加强行业管理,把饲料工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迅速把饲料工业这个新兴行业搞上去,以促进畜牧业现代化的实现。省政府根据《纲要》精神进行部署。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发展饲料工业作为发展农业的第一突破口”,要求省农业银行从1985年起改变农业贷款结构,重点放在发展饲料工业,将饲料工业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建设计划。省农行和财政厅划拨贴息贷款3000万元。省委、省府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若干政策的补充》通知,规定对“饲料厂要实行优惠政策,新建厂不征收建筑税,投产后三年免征各税款,对必须进口的原料,减免工商税和海关税等”。1985年,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编制《1986~2000年福建省饲料科技发展规划》,提出本省饲料科技发展方向、重点和目标。同时,省政府批准成立福建省饲料工业协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协调解决饲料工业发展中的问题。根据本省养殖业以农村户养为主、集约化程度低等特点,饲料工业要合理布局,便于供应。各级粮食部门先后成立饲料公司,省农业厅畜牧局设立饲料牧草工作站,加强饲料工业管理。省农业机械局和农业机械研究所积极开展饲料加工机械的研究、试制与生产。乡镇企业和医药行业等有关部门也有计划地发展原料、添加剂工业,这些都促进本省饲料工业的发展。
  一、饲料加工工业
  50年代后期,由于集体养猪业的发展,粮食系统的粮油加工厂附设饲料加工车间,农村开始兴办一些饲料加工点,把一些农副产品加工粉碎,发酵喂猪。省天马种猪场、连江官坂农场和福州市北郊畜牧场等国营农牧场也创办简易饲料加工厂,生产混合饲料。1971年,全省有60~70%的生产队建立饲料加工站,为社员和集体养猪场加工粉碎粗饲料,供制作醣化(发酵)饲料。1978年,省政府确定福州郊区、厦门、漳州、泉州、南平、三明、永安、邵武、龙岩、建阳、宁德、莆田、惠安、闽侯、同安等15个县、市建立商品猪生产基地。各地粮食系统相应增设饲料加工车间或饲料厂,利用部分原有设备,生产混合饲料,据统计,1979年,全省年双班生产能力6万吨,生产各种混合饲料5万吨,促进商品猪的发展。1981~1982年,省粮食部门开始投资新建福州、厦门、泉州等3个中型(年双班生产能力万吨)和莆田、宁德、南平、龙岩、龙海、三明、永定、邵武等8个小型(年双班产量6000吨)饲料加工厂。同时,省农牧部门根据畜牧生产和种畜禽场发展的需要,于1983年起,在福州、罗源、福清、仙游、南安、安溪、南靖、三明、浦城等9个县(区),以自筹资金为主,国家给予贴息贷款,着手建设不同规模(年双班产量0.4~1万吨),不同类型的饲料加工厂。1985年,全省已基本建成投产的饲料加工厂56座,年双班生产能力34.4万吨(其中粮食系统20万吨)。随后,泰国、新加坡、缅甸等地华侨和香港同胞相继在福州、同安、泉州、漳州投资办厂,省水产、商业(食品公司)、乡镇企业、侨办等部门也在本系统内建设一批中小型饲料加工厂。到1990年,全省约共投资1.5亿元,建设中小型饲料加工厂134座(年双班产量1~5万吨9座;万吨的23座,其它的均为4000~6000吨的小厂),年双班加工能力为106.9万吨(其中:粮食系统44.0万吨,占41.16%;农牧部门29.1万吨占27.22%;水产部门6万吨,占5.61%;商业系统5.10万吨,占4.77%;三资企业20.0万吨,占18.71%;其它的2.7万吨,占2.53%),主要分布在福州(26.2万吨,占全省的24.50%)、泉州(16.8万吨,占15.71%)、厦门(15万吨,占14.03%)、漳州(15.1万吨,占14.12%)等4地、市。当年实产各种配(混)合饲料74万吨,其中猪饲料约占45%,蛋鸡(鸭)料占30%,肉鸡(鸭)料占15%,其它的占10%。实践证明,在群众饲养条件下,用配合饲料养猪,饲养6个月体重可达90~100公斤,比传统的单一饲料缩短饲养期3~4个月。饲料加工业的发展,促进科学饲养,有效地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饲料原料工业
  80年代,本省开始发展一些饲料原料工业。1982年,厦门市饲料公司建立饲料添加剂车间,年双班生产能力2000吨,主要产品有蛋鸡、蛋鸭和猪的生长素以及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等复合添加剂。1983年,泉州第二制药厂利用糖蜜发酵法生产L一赖氨酸盐酸盐,年生产能力20吨;同时,福州味精厂也附设年产1000吨的L一赖氨酸生产车间。同年9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商业部与福建省粮食厅合资(各1000万元)在泉州兴建一座年产1000吨的L一赖氨酸厂,其中饲用800吨。由于市场价格、技术等多种原因,影响正常生产。省化工、医药等部门,根据本系统的技术、资源优势,发展生产多维素、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光泽县兽药厂生产畜用土霉素,年产量150吨;全省还有6家抗生素骨干厂,每年约有各种药渣3000吨可以利用。厦门市鱼肝油厂开始生产畜禽多种维生素,并利用新技术制成颗粒粉末微型胶囊,使各种成份含量稳定,易与饲料混合,很受用户欢迎。省农牧部门于1985年分别在福鼎、平潭、安溪、龙海等地投资新建年产各1000吨的鱼粉厂和年产各500~2000吨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添加剂厂,在宁化兴建年产500吨的羽毛粉厂,在屏南牧场和尤溪县各新建1座年产1000吨的草粉、松针粉厂。1990年,在龙岩兴建1座年产2000吨的复合饲料添加剂厂。水产部门和乡镇企业也先后在福州、马尾、厦门、东山、福鼎前岐、霞浦等地建成年产1000~2000吨的鱼粉厂。福建省农科院牧医所从美国引进年产1000吨的预混合饲料生产线,于1987年建成投产。据统计,1990年,全省生产鱼粉8000吨,草粉和松针粉300吨,各种饲料添加剂5000吨。
  三、饲料机械工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省内开始生产饲料粉碎机和青饲料打浆机,70年代初期,农机和农业部门对饲料粉碎机进行选型、定型,使地产饲料粉碎机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面迈进一大步。1974年10月,福建省机械工业局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抓紧养猪工作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在福州召开饲料粉碎机对比试验、选型会议,对各地选送的11台样机进行性能测定,评选出永安农械厂生产的闽农400—4·5型饲料粉碎机,参加农林部和农机部在武汉市召开的全国饲料粉碎机选型、定型会议。同时,省农机研究所增设饲料机械研究室,开展饲料机械的研究与生产。1975年该所为长泰县城关机械化养猪场试制1台年单班产量2000吨的饲料加工成套设备。天马种猪场也自行设计制造1台年单班生产能力1000吨的饲料加工机组。1978年11月,省农机公司结合本省14种机型(包括青饲料打浆机)在天马种猪场对全国定型的饲料粉碎机进行对比试验和选型、定型。1979年9月在福州鼓山农械厂召开全省饲料粉碎机“三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工作会议,据会议统计,当时全省拥有饲料粉碎机18223台青饲料打浆(切碎)机2428台。但这些机械只能加工粉碎单一饲料。进入80年代,随着饲料加工业的发展,南平粮油加工机械厂生产配合饲料加工成套设备。仙游农械厂试制的9SH—0·3型饲料加工机组,于1984年通过省级鉴定。此外,还有南安梅山、福州鼓山等农械厂生产饲料粉碎机和配套装置。1987年,福建农学院增设食品、饲料加工系,结合教学开展饲料加工机械研究和咨询工作。各地使用的饲料加工成套设备,除粮食系统采用粮油加工机械厂自行设计制造的饲料加工机组为主外,其他部门多从北京的燕京牧机公司、山西的大同饲料加工机械公司和江苏的深阳饲料机械公司引进饲料加工成套设备。
  四、饲料配方研究
  80年代以来,为适应集约化饲养业和畜禽饲养专业户发展的需要,开始饲料营养研究。1985年,省农科院牧医所增设饲料营养研究室,省科委开始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不同畜禽种类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饲料配方试验研究;省饲料工业公司设立饲料科学技术研究所。各地饲料生产厂家也结合当地饲料资源,相继开展饲料配方的实验和推广使用。有20%的饲料加工厂推广应用微电子计算机技术,优选饲料配方等,促进饲料加工业实现高产、优质、低耗。实践证明,配合饲料的饲养效果比传统饲料提高30~40%。
  五、饲料监测
  80年代以来,全省饲料工业发展迅速,国家陆续颁布饲料产品质量标准。国务院办公厅国发(1983)14号文件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发展我国饲料工业问题的报告》,规定“农牧渔业部负责研究制定各种畜、禽、鱼的营养标准,负责各种饲料产品的技术鉴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管理条例(草案)》规定,全国饲料监测由农牧渔业部主管,地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农业(畜牧)行政部门主管等。农牧渔业部发出(83)农(牧)字第214号文件,要求各地农牧部门抓紧建立饲料监测机构,确保畜禽、鱼安全生产。省标准计量局下发闽标计监(87)043号文件,确定由省兽药饲料检验所承担农委口(畜牧、农垦、水产、农科院、农学院、林业、乡镇企业)及侨办农场,省粮食厅饲料工业公司饲料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工商口(粮食、商业、外贸、工业系统)及其他行业所属单位饲料生产质量的监督、检查任务。对饲料生产企业、经营单位进行不定期的抽样检查,或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饲料产品质量检查评比活动,促进本省饲料生产朝着产品系列化、配方科学化、质量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福建省饲料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仅用10年左右时间,即初步形成饲料工业体系。采取多渠道集资,多形式办厂,多种经济成分经营;以分散为主,中小型为主;引进、消化与创新相结合,加快全省饲料工业建设。由于能量饲料不足,蛋白饲料奇缺,饲料原料、添加剂和饲料机械制造工业薄弱,饲料资源有待于开发,配合饲料数量少,产品种类不多,质量差别大,所以必须努力提高饲料工业发展水平,以适应畜牧 1990年福建省饲料加工能力分布情况表单位:万吨)=][=此处为表格页(续表)=][=此处为表格页(续表)=][=此处为表格页(续表)=][=此处为表格页(续表)=][=此处为表格(表3-4 1990年福建省饲料原料工业一览表)=]
  第三节 牧草
  福建省位于祖国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植物生长,野生牧草种类很多。新中国成立后,从国内外引进许多优良牧草新品种,大大丰富省内牧草资源。一、野生牧草及其选育
  (一)野生牧草资源
  本省野生牧草资源丰富,为了合理开发利用,50年代,开始进行青饲料和牧草资源调查研究。70年代末,福建省农业区划委员会根据闽革(1979)综字第607号文件要求进行部署,由省农业局畜牧局主持,组织9个地、市畜牧部门协作研究,全面开展野生牧草资源调查工作。历经6年(1979~1984年),取得较完满结果。编写出《福建省野生牧草名录》,为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常见野生牧草
  据调查,全省主要野生牧草有30科、94属、206种,其中,草质较好的有95种,占46.11%。
  (1)禾本科野生牧草
  种类多、分布广、生活力强,其秆叶富含碳水化合物,有毒的极少,是最主要的野生牧草。主要有野青草(大部分为刺芒野青草、瘦瘠野青草、溪边野青草、石芒草)、马唐(主要有短颖马唐、长花马唐、三数马唐、毛马唐、华马唐、十字马唐)、五节芒、早熟禾、牛鞭草、狗牙根(又名行仪芝或绊根草)、稗草(主要为旱稗、无芒稗、芒稗)、铺地黍、拟高粱、雀稗(大部为南雀稗、长叶雀稗、双穗雀稗、园果雀稗)、狗尾草(主要为金色狗尾草、雏叶狗尾草、棕叶狗尾草、莠狗尾草)、四脉金茅(主要为小金茅、金茅、龚氏金茅)、纤毛鸭嘴草(主要为有芒鸭嘴草、鸭嘴草、本田鸭嘴草)、画眉草(又名星星草、蚊子草,同属的有十几种,如短穗画眉草、珠芽画眉草、长画眉草、多毛知风草、知风草、小画眉草、碎米知风草、鲫鱼草、秋画眉草、宿根画眉草、黑穗画眉草、无毛画眉草)、鼠尾粟、狼尾草(又名䓞草、千金子)、牛筋草(又名蟋蟀草或移子草)、假俭草、纤毛鹅冠草等53种,多为优良牧草。
  (2)豆科牧草
  野生牧草中豆科牧草较少,仅13种,适口性差。但它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且富含蛋白质和钙,营养价值较高,也是重要牧草。主要有鸡眼草(又名掐不齐或公母草)、多花木兰、胡枝子(同属的种类很多,有美丽胡枝子、短梗胡枝子、山豆花、大叶胡枝子、多花胡枝子、中华胡枝子等)、野大豆、野葛、假地豆等。
  (3)其他科野生牧草
  种类很多,有的品质很好。如菊科的苦卖菜、巨卖菜、刺几菜、野茼萵;莎草科的碎米莎、高秆珍珠茅;苋科的野苋菜;马齿苋科的马齿苋;十字花科的荠菜、碎米荠、野油菜;杜鹃花科的满山红、米饭花;漆树科的盐肤木;鸭跖草科的水竹叶、竹节草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饲用价值。本省广大农民也有采集利用的传统习惯。
  2.有毒有害植物
  本省天然草地上亦有较多的有毒有害植物,其种类有106种,占草地植被的8.6%。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天南星科、大戟科、蔷薇科、菊科、五加科、芸香科、毛茛科等。若以覆盖度计算,一般占草地植被的3~5%。(1)有毒植物
  本省天然草地上有毒植物,共有27科44属58种,占草地植被的4.7%。比较常见的有大戟科的巴豆、油桐、蓖麻、乌桕、乳浆大戟、泽泻、大戟;天南星科的异叶天南星、菖蒲、海芋、半夏、犁头尖;毛茛科的回回蒜、毛茛、打破碗花花、石龙内、秋牡丹、威灵仙;茄科的癲茄、曼陀罗、龙葵、刺天茄;壳斗科的检皮栎、麻栎、解栎;瑞香科的芫花、了哥王、细轴尧花;马钱科的驳骨丹、醉鱼草、钩吻;石蒜科的大叶仙茅、山棕、石蒜;金粟兰科的及已、金粟兰;夹竹桃科的黄花夹竹桃、羊角拗;豆科的鱼藤;胡桃科的执杨;马兜铃科的土细辛;栎科的楝树;八角枫科的瓜木;石南科的羊踯躅;旋花科的裂叶牵牛;玄参科的黑草;百部科的百部;百合科的黎芦、七叶一枝花;商陆科的商陆;苦木科的鸭胆子;黎科的土荆芥;茅膏菜科的茅膏菜;卫矛科的雷公藤;榆科的山油麻等。这些植物不仅消耗土壤中的养料和水分,使草地质量水平下降,而且常给牲畜带来严重危害。特别是早春青草缺乏,牲畜由于饥饿所迫而误食有毒植物中毒死亡。1982年3月,屏南牧场的黄牛误食黎芦而中毒死亡7头;闽北山区的尤溪、松溪、政和等地有耕牛误食山油麻,闽中地区有耕牛误食青冈树叶等引起中毒。
  (2)有害植物
  本省天然草地上的有害植物,共有17科28属48种,占草地植被的3.9%。主要有蔷薇科的野山楂、金櫻子、寒梅、硕包蔷薇、黄粱泡、粗叶仙钩子、周毛仙钩子山莓、掌叶复盆子、空心泡、茅莓、腺毛莓;菊科的苍耳、狼把草、三叶鬼针草、刺儿菜、飞廉、大蓟、小蓟、泽兰;芸香科的野花椒、花椒、竹叶椒、光叶花椒;苋科的皱果苋、刺苋;五加科的白簕、五加、〓木、虎刺〓木;鼠李科的异叶冻缘、冻缘;小叶科的阔叶十大功劳、八角莲、十大功劳;禾本科的扭黄茅、黄茅;豆科的望江南;百合科的拔葜;蒺藜科的蒺藜;蓼科的杠板归好;仙人掌科的仙人掌;大风子科的榨木;唇形科的野薄荷;马桑科的马桑等。这些植物本身并不一定含有毒素。但分布相当普遍,使牧草产量、质量下降;对牲畜造成机械性伤害或因含有某些特殊物质,使畜产品产生异味,质量下降。
  (二)野生牧草选育
  本省野生牧草经长期生长演变,抗逆性强,适应当地水土条件,有的种类经选育提高,可驯化其为优质的栽培牧草。50年代,福州农校在实验牧场大面积种植野生木豆;60年代初期,福建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始搜集野生牧草,在福州东门和郊区谢坑进行试种观察,后因场址搬迁及体制改变而中断。70年代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号召种草养畜,并提出牧草引进和就地选育相结合,牧草选育工作受到重视。1979年,福建农学院设立牧草研究室,对华南地区的野生牧草立题研究,搜集野生牧草44种(其中禾本科31种、豆科13种),并在三明、沙县、建阳黄坝州、福州金山等地建立试验基地;福建省农科院牧医所亦在福州鹤林乡及埔垱建立试验基地,进行此项工作。经多年试种观察和生产检验,从中筛选出22种(禾本科18种、豆科4种),禾本科的有牛鞭草、拟高粱、园果雀稗、棕叶狗尾草、双穗雀稗、金色狗尾草、马唐、短颖马唐、铺地黍、糠稷、狼尾草、鼠尾粟、纤毛鸭嘴草、千金子、牛筋草、纤毛鹅冠草、狗牙根、假俭草;豆科的有多花木兰、假地豆、鸡眼草等。结合草地改良、水土保持和国家农业部下达的南方红壤地区野生牧草选育等研究项目,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继续集中试种观察和营养测定,在取得比较完整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在生产上推广利用。对草地改良、发展草地牧业和水土保持等发挥积极作用。主要有:
  1.园果雀稗
  禾本科雀稗属多年生疏丛型野生牧草。1979年,福建农学院开始搜集,经3年栽培、驯化其为栽培牧草。一般亩产鲜草3000~5000公斤。它抗逆性和再生力强,草质较好,留种容易,既可放牧又可作其他利用。是建立人工草地和保持水土的良好牧草。
  2.牛鞭草
  禾本科牛鞭草属匍匐型多年生草本植物。经多年生产验证,一般亩产鲜草5000公斤,是一种适应性强、产草量高、秆叶柔嫩而味甜,为草食牲畜所喜食的良好野生牧草。
  3.马唐
  禾本科马唐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广布于全省各地荒野、低山丘陵。60年代初,福建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始搜集、试种观察。70年代末,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驯化其为栽培牧草,并在南平市奶牛场、建阳地区黄坝州、莆田县的大洋、长汀县的河田等地,进行较大面积种植利用。一般亩产鲜草4000公斤以上。是一种适应性强、繁殖快、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好的优良野生牧草。
  4.早熟禾
  禾本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木植物。80年代,福建农科院牧医所开始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并定名为“冬青一号”。它是一种冬春生长良好,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强,为各种草食畜禽越冬度春的良好青饲料。广大群众也有采集利用的历史习惯。但生育期短,产草量低,一般亩产鲜草500~1000公斤。
  5.五节芒
  60年代初,福建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在福州东门和郊区谢坑实验基地栽培试种观察。这种牧草抗逆性强,耐酸性土壤,幼嫩时为草食牲畜所喜食,属禾本科多年生高秆丛生型野生牧草。广大农村也有收割利用的历史习惯,为农忙季节耕牛的主要青饲料。
  6.狗牙根
  多年生禾本科匍匐型草本植物,广布于全省各地。70年代末,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进行试种观察。它具有蔓延力强、繁殖快、耐践踏等特点。但由于茎秆匍匐地面、产草量低,多作为草坪草利用。
  7.稗萆
  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广布于田间、潮湿地。它具有适应性强、秆叶柔嫩多汁、适口性好等特点。70年代末,南平市奶牛场开始作为栽培牧草,青割利用。亩产鲜草1000~3000公斤。对解决奶牛所需的青饲料起重要作用。
  8.铺地黍
  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布于全省各地。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于1979年开始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它具有再生力强、适口性好、耐践踏等特点,但茎秆匍匐生长,产草量低。是宜于放牧利用的野生牧草。
  9.拟高粱
  70年代末,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从野生牧草中筛选出的禾本科高杆丛生型牧草。分蘖力和再生力强,亩产鲜草2000~4000公斤,宜于青割鲜喂。曾在崇安、建阳、南平等地,广为栽培利用。
  10.狗尾草
  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福建农学院选育的主要野生牧草。草质优良,适口性好,青割鲜喂或放牧利用均可。70年代末,在建阳、南平、长汀、莆田等地有较大面积种植,对草地改良、发展草食牲畜和水土保持起积极作用。
  11.纤毛鸭嘴草
  广布于全省各地的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质好,幼嫩时为草食牲畜所喜食。70年代末,曾作为选育对象,进行栽培试验研究。是一种既可青割鲜喂又可放牧利用的野生牧草。
  12.狼尾草
  是本省常见的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福建省畜牧兽医总站和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先后在福州、建阳、长汀等不间类型地区进行试种观察。这种野生牧草适应性广、分蘖力强、耐热、耐寒,在贫瘠土壤种植也能良好生长,产草量高,既可青割又可放牧利用;同时,也是水土保持的良好草种。
  13.假俭草
  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70年代末,福建农学院选育为栽培牧草。可行无性繁殖,耐践踏,在贫瘠土壤也能生长。是建立放牧草地的良好野生牧草。
  14.纤毛鹅冠草
  常与马唐混生的禾本科多年生丛生型草本植物。福建农学院于1979年在建阳、南平等地开展人工种草时,作为主要草种之一。它早春萌芽早、草质好、放牧或青割均可。是一种很有栽培利用价值的野生牧草。
  15.牛筋草
  广布于全省各地的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福建农学院选育为建立人工放牧草地的草种之一,它是一种抗逆性和再生力强、生长快、耐牧的野生牧草。
  16.多花木兰
  系豆科木兰属多年生直立型小灌木。其叶片、嫩枝,牛、羊、兔均喜食。福建农学院于1981年从野生牧草中选育,经试验推广到大田、长汀、建阳、清流等地,建立混播人工草地。该草适于放牧、青割鲜喂和晒制加工草粉,同时,该牧草抗旱耐瘠,也适用于水土流失区种植。
  17.鸡眼草
  广布于全省各地的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产草量不高,但耐贫瘠、耐酸性土壤,草质好、营养价值高。80年代初,福建农学院从野生牧草中选育的主要草种之一。推广到全省各地,广泛应用于建立混播人工草地和水土保持工作。该牧草为各种畜禽喜食,不易发生鼓胀,放牧、青割鲜喂和晒制干草或加工草粉均宜。同时,也是果园套种的良好草种。
  18.胡枝子
  广布于全省各地海拔500米以上的豆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其嫩枝叶,草食牲畜喜食,营养价值高,是羊的好饲草。福建农学院重点选育的野生牧草之一。1983年,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在屏南牧场采收种子,并拟建立草种生产基地,作为中国南方水土流失区推广种植的草种之一。
  19.野葛
  广布于全省各地的疏林和灌丛草地的豆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福建农学院曾作为重点选育对象。1982年,国家农牧渔业部畜牧局投资10万元,在清流灵地建立以繁殖葛藤为主的草种生产基地1000亩。它具有抗逆性和再生力强、产草量高、草质好、利用期长等特点。既可放牧利用,也可晒制加工草粉作为猪、禽补充饲料。是草地改良和水土保持的良好野生牧草。
  20.野大豆
  主要分布于闽西北山区,常与小灌木混生的豆科一年生草质藤本植物。80年代初,福建农学院在大田、建阳等地进行栽培试验研究。新鲜茎叶较幼嫩,营养价值高(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24.88%),适口性好,各种草食畜禽喜食。广大群众有采集它养兔的历史习惯。但由于产草量较低,一般亩产鲜草300~500公斤,故很少栽培利用。
  二、牧草引进与选育
  50年代,福建省农业厅畜产处就开始引种牧草(如象草)。60年代初,福建省畜牧兽医研究厅在福州东门和郊区谢坑建立牧草实验基地,开始进行牧草引种试验研究。70年代末,为适应人工种草和草地改良的需要,省农业局畜牧局、省农科院牧医所和福建农学院开展较为系统的牧草引进、筛选和驯化、推广工作。到80年代末,全省已从国内外引进各种牧草近200个品种,并先后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试种观察,经多年多点的试验研究和生产验证,从中选育出一批适宜本省不同类型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牧草。主要有禾本科的象草(紫狼尾草)、杂交狼尾草、坚尼草(大黍草)、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鸭茅、果园草)、苏丹草、多花黑麦草(意大利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大米草、高燕麦草、美国米草、大刍草(墨西哥饲用玉米)、甜高粱、青录黍、^朋哥拉草、岸杂一号绊根草、危地马拉草、宽叶雀稗、乌瓦雀稗(宜安草)、盖氏虎尾草、卡松古鲁狗尾草、南迪狗尾草、多倍体黑麦草、高羊茅、珍珠粟(御谷、蜡烛稗、小米草)、球茎草芦、紫黍(巴拉草)、草芦、苇状羊茅、狐尾草、草地草熟禾、巴扶草、柔雀麦草、凯米尔羊茅黑麦草、牛尾草、球茎草芦、草地猫尾草;豆科的有白三叶、地三叶、红三叶、埃及三叶、波斯三叶、草莓三叶、绛三叶、杂三叶、绯红三叶、箭三叶、矮生三叶、格拉姆柱花草、秘鲁苜宿(矮柱花草)、百脉根、银合欢、大翼豆、大结豆、箭舌豌豆、爬地兰、蝴蝶豆、印尼木豆、大录豆、银叶山蚂蝗、录叶山蚂蝗、山黎豆、刀豆、鹰嘴豆、豇豆、羽扇豆、紫花苜宿、杂种苜宿等。牧草的草种引进,对本省改良草地、人工种草,发展草食畜禽、养鱼和水土保持、果园套种,起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牧草繁殖与利用
  (一)牧草种植区划研究,
  80年代,本省在牧草引种、筛选和驯化取得大量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农牧渔业部畜牧局的要求,由省农业厅畜牧局牵头,采取调查与试验研究、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的方法,组成协作组,开展牧草种植区划研究,并参加全国主要多年生栽培草种区划研究,建立屏南、周宁、莆田、安溪、南靖、清流、沙县、建阳、崇安等9个试点,进行牧草引种观察和栽培试验研究。历时4年(1984~1987年),取得较完整的成果。根据地理方位、气候条件、牧草特性以及生产验证结果,把全省分为三区,确定区域“当家”草种:闽西北牧草种植区,包括南平地区和三明市(除建宁县外)、德化县、连城县、武平县、福安县、福鼎县、霞浦县等,本区多是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应以宽叶雀稗、园果雀稗、多花木兰、银叶山蚂蝗、乌瓦雀稗为“当家”草种;闽中南牧草种植区,包括漳州、厦门、莆田、福州等4个市和泉州市(除德化县外)、龙岩市的南部,本区适宜种植热带和亚热带草种,温带牧草可在冬季栽培利用,象草、杂交狼尾草、卡松古鲁狗尾草、宽叶雀稗、大翼豆、银合欢、牛鞭草作为“当家”草种;福建山区(海拔800米以上)牧草种植区,包括周宁、屏南、寿宁、建宁县的全部,光泽、崇安、浦城、政和县的一部分,本区夏季较凉爽,冬季间有冰雪,终年湿润,宜于种植温带牧草,“当家”草种为三叶草属、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等。协作组编写《福建省主要多年生栽培草种区划研究》、《福建省主要多年生栽培草种栽培利用技术要点》和《福建省主要多年生栽培草种区划图》。这有利于克服牧草种植上的盲目性,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种,逐步实现牧草品种合理布局,为促进入工种草的发展提供种源和科学依据。研究成果于1988年通过省级鉴定。
  (二)建立牧草种子繁育基地
  50年代起,本省陆续从国内外引进优良牧草进行试种、繁育和推广利用,但零星分散、面积不大。70年代后期,省农业局畜牧局先后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大批量(30多吨)进口多年生黑麦草、多倍体黑麦草、鸡脚草、高羊茅、珍珠粟、宽叶雀稗、白三叶、地三叶、红三叶、百脉根、柱花草等牧草种子。并在地处南亚热带的漳浦县和地处中亚热带的建阳、崇安县,共建立牧草种子繁育基地2000亩,繁育生产适宜不同类型地区推广种植的牧草种子。1982年,农牧渔业部投资10万元,在清流县建立以繁殖葛藤为主的牧草良种繁育基地1000亩;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在建阳黄坝州建立以繁育本地草种(马唐、园果雀稗、鸡眼草、多花木兰、金色狗尾草)为主的牧草种子生产基地1500亩;省农科院牧医所在福清新楼建立生产基地;建阳地区农科所也结合栽培试验研究,进行牧草种子生产。同时,建阳书坊、莆田大洋、浦城布墩、安溪莲花山等地,建立群众性草种生产基地。1985年,全省有牧草种子田面积5000亩,当年生产各种牧草种子5万公斤,开始为本省改良草地和人工种草提供部分牧草种子。建阳书坊1990年生产牧草种子1.2万公斤,除满足本省需要外,还销往江西、浙江、广东等地,成为中国南方宽叶雀稗的主要生产基地。同年,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银牌奖。
  (三)主要推广的牧草
  1.禾本科
  象草。原产于非、澳两洲和亚洲南部的多年生高秆丛生型草本植物,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驰名高产优质牧草。1954年从南京林学院引进,在福州、海澄等地进行试种,效果较好。1958年,福建省农业厅畜产处又从广东省畜牧所批量引进,在福州、漳州等地建立繁殖基地。全省各地均可用宿根自然越冬,闽南地区基本上终年可收割利用。一般年亩产鲜草1.5万公斤。漳州市布坑奶牛场的饲养员在牛舍附近栽培象草,由于水肥充足,亩产鲜草高达3万公斤以上。多年生产验证,它是一种适应性和再生力强、耐频割、利用期长、产草量高、草质好,各种草食牲畜喜食,为本省红壤地区比较理想的高产优质牧草。全省各地已广为栽培利用。
  杂交狼尾草。是美洲狼尾草和象草种间杂交的第一代多年生丛生型草本植物。1981年,江苏省农科院首次由美国引进,1987年,福建省农科院牧医所从江苏引入本省,在福州、厦门、安溪、上杭、建阳、南平、建瓯等地试种观察,并进行养牛、养鱼试验研究,1989年通过省级鉴定。其许多特性与象草相似,产草量不如象草,但草质较柔嫩,适口性强,是很有栽培利用价值的高产、优质牧草。推广范围和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多用于养鱼和饲养奶牛。
  多年生黑麦草。原产于欧洲的丛生型草本植物。60年代初,福建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引入本省,在福州东门实验地进行试种观察。1980开始,福建省农业厅畜牧局多次从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引进,进行较大面积推广利用。从各地试种情况和生产验证结果看,很适宜本省海拔800米以上的草地或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夏季凉爽的山区种植。据屏南、周宁等地测定,年亩产鲜草2500~3000公斤。它具有再生力强、产草量高、叶量大(75%)、秆叶柔嫩多汁、适口性好,既耐切割又耐牧等特点。屏南仙山牧场用它与白三叶、地三叶等优良豆科牧草混播,建成高产优质人工草地1万亩,被确认为本省高海拔草地改良的“当家”草种。
  宽叶雀稗。60年代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初次引进省内,它是多年生丛生型草本植物。1979年,福建省科技情报所和省农业局畜牧局、省农科院牧医所从澳大利亚和广西省畜牧所再次引进试种观察,并在崇安、漳浦、建阳草种基地繁殖生产,在福清、安溪、浦城、政和等地进行较大面积的扩种与利用。年亩产鲜草3000〜5000公斤,亩产种子50〜80公斤。它具有抗旱、耐寒、耐贫瘠、适应范围广、自繁能力强、产草量高等特点,是很适宜本省中、南亚热带地区和水土流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牧草,全省各地已广为栽培利用。系本省最主要的优良“当家”草种。
  卡松古鲁狗尾草。原产于热带非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70年代末,省农业局畜牧局从广西省畜牧所初次引入本省,在漳浦草种繁殖场试种观察。1982年,福建省科技情报所和省农科院牧医所又从澳大利亚引进,在福清新搂建植人工草地1000亩,并在诏安、安溪等地进行生产性示范试验推广。该草在全省各地均可种植,闽中南可保持终年青绿、闽北地区越冬率75~90%,年亩产鲜草3000~5000公斤。具有适应范围广、春季返青早、分蘖多、生长快、再生力强、产草量高,既耐频割又耐放牧等特点,是宜于建植人工草地的优良牧草。
  乌瓦雀稗。原产于南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南部的多年生疏丛型草本植物。1963年,福建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初次引进本省,在福州东门牧草实验基地试种观察。1979年,省农科院牧医所从广西省畜牧所引进栽培试验研究,并在漳浦、崇安草种基地繁育生产。据崇安试验观察,在极端最低温度零下5.7℃的条件下,仍可安全越冬,翌年3月开始返青,年亩产鲜草3500公斤左右。具有抗逆性强、返青早、供草时间长、耐践踏、草质柔嫩、适口性好等特点,全省已广为栽培利用。系本省较为理想的“当家”草种。
  坚尼草。原产于非洲。60年代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从广东省畜牧所引进本省,在福州东门和郊区谢坑牧草引种基地试种观察,并在漳州、建阳、南平、安溪等地推广利用。这种牧草适应性强、生长快、分蘖多、草质好,是各种草食畜禽喜食的多年生优良牧草,全省各地均可以宿根自然越冬,年亩产鲜草5000~7000公斤,一般以青割鲜喂为宜。它根系发达,抗旱、耐贫瘠土壤,也是水土保持的好草种。
  鸡脚草。原产于欧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80年代初,农牧渔业部分配本省少量种子,在屏南、寿宁等地试种观察,效果良好。1985年以后,省农业厅畜牧局多次从美国俄勒冈州诺马克和国际草种公司进口种子1000公斤,在屏南仙山、周宁里仙岗等地用以进行草地改良,效果很好。它耐寒耐荫、耐践踏、叶量多、草质好,一般年亩产鲜草3000公斤、亩产种子10~20公斤,适宜海拔800米以上或夏季凉爽的山区改良草地和人工种草,是各种草食畜禽喜食和养鱼的优质牧草。
  大米草。是生长在浅海滩涂上的一种多年生丛生型草本植物。60年代初,南京大学生物系从英国引进,并在本省连江县的马鼻、莆田县的江口、龙海县的港尾等地试种观察。1979年,省水土办、省科委、省农业局畜牧处等共同组织有关单位技术人员到浙江省参观学习,省计委安排专项经费8万元,从温岭县大批量引进草种,在福鼎、福安、霞浦、罗源、连江、莆田、龙海、漳浦、东山、宁德等地种植利用。1985年,南京大学大米草研究室从美国引进美洲米草,在本省罗源湾进行大面积种植饲喂奶牛、羊、鹅等试验研究。一般年亩产鲜草2000~3500公斤,具有抗逆性强、繁殖快、既耐盐又耐淹、茎叶鲜甜、适口性好、营养比较全面等特点。它不仅可以消浪抗蚀、保滩护堤和促淤造陆,成为围海造田的“先锋”植物,而且也是发展草食畜禽和养鱼的优质牧草。
  高燕麦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亚洲西部的越年生或短期多年生草本植物。60年代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初次引入本省,在福州东门和北门奶牛场试种。80年代,福建省农业厅畜牧局多次从澳大利亚等国家引进,在漳浦、建阳、莆田等地繁殖、推广利用。一般亩产鲜草3000~5000公斤、亩产种子100~150公斤。具有分蘖多、再生力强、早春生长快,产草量高、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好等特点,为各种草食畜禽越冬度春的优质青饲料。
  黑麦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一年生(越年生)割草型草本植物。60年代,省农科院牧医所从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引进,在福州北门奶牛场试种利用。70年代以后,多次从江西省草种繁殖场和美国俄勒冈州诺马克和国际草种公司以及新西兰等国家大批量引进,在全省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利用。具有分蘖多、再生力强、冬春生长快、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好等特点。一般亩产种子40~70公斤、亩产鲜草3500公斤左右。全省各地广为栽培利用。对发展草食动物(特别是兔、鱼)起重要促进作用。
  苏丹草。原产于非洲北部的一年生或短期多年生割草型草本植物。早在50年代初,省农林厅畜产科就引进本省,1965年,省农科院牧医所又从中国农科院牧草研究室引进,在福州地区试种后,推广至全省各地。70年代,成为发展养鱼的主要青饲料。一般亩产种子40~60公斤,亩产鲜草3000~5000公斤。因含氢氰酸,故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大刍草。原产于墨西哥的一年生丛生型饲料作物。1984年,省农业厅畜牧局从浙江省引进试种,在莆田、安溪建立繁殖基地,后在全省范围内广为推广利用。具有分叶多、耐收割、产草量高、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好等特点。一般亩产种子50~80公斤、亩产鲜草3000~5000公斤。是草食畜禽喜食和养鱼的优质青饲料。珍珠粟。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在亚洲广为栽培利用。60年代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从广东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初次引进本省,在福州、邵武等地试种并推广。1989年,从美国俄勒冈州国际草种公司进口,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主要作为奶牛、兔、鱼的青饲料。一般亩产种子40~70公斤、亩产鲜草4000公斤左右。现全省各地已广为栽培利用。
  岸杂1号绊根草。是美国用海岸狗牙根和肯尼亚一58狗牙根杂交培育而成的多年生匍匐型草本植物。1984年,省农科院牧医所从广东省畜牧所引进,先后在安溪、上杭、屏南、福清、建阳等地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全年亩产鲜草4000~7000公斤,是适宜本省南亚热带地区改良草地的高产优质牧草。
  2.豆科
  白三叶。原产于欧洲。现已广布世界温带地区的多年生放牧型草本植物。1954年,由福州畜牧场引种试种,由于采种期正逢高温多雨季节,难于留种,未能成功。60年代,再次引进。至1979年省农业局畜牧局又从国家农牧渔业部畜牧局引进,在海拔较高的屏南、周宁、寿宁、上杭、建阳等地试种成功。80年代以后,又多次从澳大利亚、美国俄勒冈州诺马克和国际草种公司大批量进口种子,在生产上推广利用。并在屏南仙山、连城廖天山、周宁里仙岗、安溪莲花山、罗源飞仙岩建立混播(白三叶+地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人工草地2.5万亩。据各地试种情况和生产验证结果看,它具有抗旱耐寒、耐酸性土壤,茎叶柔嫩多汁、营养丰富(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24.7%),适口性好、既耐割又耐牧等特点。很适宜海拔800米以上或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夏季较凉爽的山区种植。屏南仙山牧场种植的白三叶,一年四季长青,终年可放牧利用。1983年秋旱113天,冬季下雪5次,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3.5℃,没有发生枯死或冻害现象。全年亩产鲜草3500公斤左右,确为本省高海拔地区人工种草或改良草地的优质“当家”草种。除放牧利用外,也可青贮、晒制加工草粉或喂猪养禽、养兔,是畜禽越冬度春的优质青饲料。
  地三叶。原产于欧洲和地中海沿岸的一年生或越年生匍匐型草本植物。60年代,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初次引进本省,在福州东门试种观察。1979年,省科技情报所从澳大利亚引进,在福州、沙县、莆田、诏安等地试种观察。80年代以后,省农业厅畜牧局又多次从美国俄勒冈州诺马克和国际草种公司进口,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利用。它具有繁生接代能力强,茎叶柔嫩多汁、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各种畜禽喜食等特点。全年亩产鲜草3000~5000公斤、种子30~50公斤。既可放牧利用,也可青割鲜喂或晒制干草、加工草粉,作为畜禽蛋白质补充饲料。同时,也是果园套种优良草种。
  红三叶(又名车轴草)。原产于小亚细亚,是世界海洋性气候地区最重要的短期多年生牧草。1963年,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初次引进,在福州东门试种观察。它很适宜本省高山低温多雨地区种植。80年代以后。又多次从新西兰、美国俄勒冈州诺马克和国际草种公司进口,在全省适应地区内大面积推广利用。屏南仙山牧场用它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效果很好。全年亩产鲜草3500~5000公斤。既可青割鲜喂,也可晒制干草或加工草粉,作为畜禽蛋白质补充饲料。
  埃及三叶(又名亚历山大三叶草)。原产于埃及尼罗河流域的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1963年,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引进,在闽侯谢坑实验基地试种观察,亩产鲜草3500公斤左右。具有冬春生长快、草质柔嫩多汁、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等特点,是很适宜本省各地冬季栽培利用的高产优质牧草。
  大翼豆。原产于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多年生蔓生型草本植物。70年代末,省农业局畜牧局从广西省畜牧所初次引进,在莆田、安溪、漳浦等地试种观察。1980年,省科技情报所又从澳大利亚引进,在本省中南部推广,建植人工草地,一年四季长青,全年亩产鲜草3000~4000公斤。它营养价值高,鲜草中含粗蛋白质4.58%,既可青割鲜喂,也可晒制干草或加工草粉,是很适宜闽中南地区建立混播人工草地的高产优质“当家”草种。
  大绿豆(又名印尼绿豆、四季绿豆)。50年代,从印度尼西亚引入中国,一年生草本植物。1963年,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中国农科院牧草研究室引进,在闽侯谢坑、邵武等地试种观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一年可收割多次,亩产鲜草3000~5000公斤,若收割一次后留种,亩产籽实40~70公斤。既是高产优质饲料作物,也是很好的绿肥作物,全省已广为栽培利用。
  柱花草(又名巴西苜宿、热带苜宿)。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60年代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初次引进,在闽侯谢坑实验基地试种观察。80年代以后,清流、安溪、龙岩等地畜牧部门又多次从海南岛大批量引进,在生产上推广利用。全年亩产鲜草3000~5000公斤。全省各地多晒制加工草粉,作为畜禽蛋白质补充饲料,也作为果园套种的绿肥作物。
  银合欢。广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多年生木本植物。50年代,省农业厅畜牧处初次引进,在福州畜牧场试种。1979年,省农科院牧医所从海南岛热作所引进萨尔瓦多银合欢。1983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秘鲁和肯宁汉银合欢,进行比较系统的栽培试验研究,并在福清的新楼及安溪的龙门等地作生产上推广利用。它抗逆性强、营养价值高,嫩枝叶含粗蛋白质6.24%。很适宜本省水土流失区种植,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质草种。
  银叶山蚂蝗。又名钩状山蚂蝗。70年代末,省农科院牧医所从广西畜牧所引进,多年生蔓生型草本植物。1984年开始,在安溪、莆田、建阳、沙县等地进行栽培试验研究。是适宜于闽西北地区种植的“当家”草种。
  蝴蝶豆。广布于东南亚各国的多年生藤本植物。60年代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从广东省畜牧所初次引进。1983年,省农科院牧医所又从广西省热作所引进,在福清进行改良草地试验研究。既可放牧利用,也可青割鲜喂或晒制干草、加工草粉,作为畜禽蛋白质补充饲料,也是果园套种的优质绿肥作物。
  第四节 草地资源及其开发
  一、草地资源
  1979年,根据全国《1978~1985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对中国草地资源进行调查的任务和1979年4月国家农委与国家科委下达的全国草地资源调查研究项目计划,福建省革命委员会颁发文件部署对福建草地资源进行调查。1980年5月,省农业厅畜牧局在福州召开草地资源调查会议,落实计划任务会后,即组织9个地、市畜牧部门进行协作,按照《中国南方草地资源调查方法导论及技术规程》,编写《福建省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要点》。同年7月,在顺昌县埔上乡举办全省第一期训练班,培训技术骨干40余人,随后,逐级举办各种类型技术培训班107期,培训技术人员2100人次,同时,各地、市以所属一个县作为调查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历时8年(1980~1987年),基本查清全省草地面积、分布、类型、质量和利用现状,取得较完整成果(包括专著或报告、牧草名录、资源统计和五十万分之一的草地资源图),综合分析草地生产潜力,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制定发展草地牧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989年1月,通过国家级成果验收。1990年,获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国家农业部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草地分布
  据调查,全省300亩以上的连片宜牧草地有2894处,797.27万亩,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4.32%;加上300亩以下的农林隙地2285.65万亩,全省共有草山草坡面积3082.92万亩。但分布不均,48个山区县、市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75.85%,而且规模不大,连片宜牧草地全省平均每片仅有2717亩。
  (二)草地类型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形成不同的草地类型。
  1.山地丘陵草丛类
  这类草地是本省草地类型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全省共有502.56万亩(可利用面积412.39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16.29%,理论载畜量为16.06万个黄牛单位。主要分布在宁德、龙岩、漳州等地、市,多是由于森林、灌丛植物遭受破坏,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而形成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伴生灌木和零星乔木,常与灌丛草地、疏林草地交错分布。主要牧草有五节芒、芒、野古草、四脉金茅、纤毛鸭嘴草、雀稗、马唐等。平均亩产鲜草370公斤,草质中等,平均25.67亩可供养一个黄牛单位,是良好的放牧地和割草地。
  2.山地丘陵疏林灌木草丛类
  此类草地广布于全省各地,以南平、龙岩地区居多。全省共有160.87万亩(可利用面积127.42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5.21%,理论载畜量4.1万个黄牛单位。多是由于丘陵、低中山(海拔300~800米)的原始森林、次生林、经济林等历遭破坏而生长灌木、稀疏老残林和草本植物。土壤以红壤为主,偏酸少磷。植被复杂,以草本占绝对优势,森林郁闭度0.1~0.3,灌木郁闭度小于0.1,草木植物的郁闭度大于林、灌郁闭度之和。常与森林、灌丛相间分布,构成草、灌、乔混合结构草地。主要牧草以禾草为主,豆科牧草稀少,蕨类等低劣植物多、草质差,平均亩产鲜草305公斤,每一黄牛单位需草地31.07亩。
  3.山地丘陵灌木草丛类
  多分布在闽西北和宁德地区的低中山和丘陵地带,总面积123.62万亩(可利用面积101.31万亩),占草地面积的4.01%,理论载畜量3.85万黄牛单位。多是由于森林砍伐,且长期连续遭受破坏不能恢复,而发育成草本和灌木混合结构的草地。灌木郁闭度0.1~0.4,草本植物郁闭度大于灌木。植物以禾本科为主,其次有胡枝子、杜鹃、盐肤木、苦竹等灌木,并伴生芒萁、拔楔、金櫻子等低劣植物。平均亩产鲜草312公斤,26.31亩可供养一黄牛单位。宜于牧羊。
  4.山地、滩涂草甸类
  山地草甸多是交通不便,气候寒冷;滩涂草甸地势平坦,环境条件较好;其共同特点是土壤含有机质多、肥力高。全省共有22处10.22万亩(可利用面积8.88万亩),占草地的0.35%,理论载畜量4737个黄牛单位,平均亩产鲜草506公斤,18.74亩可供养一黄牛单位。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多未开发利用。
  5.农林隙地类
  这类草地又可分为农隙地和林隙地,广布于全省各地。共有可利用面积2285.65万亩,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74.14%。平均亩产鲜草577.56公斤,15.6亩可供养一黄牛单位,理论载畜量146.43万个黄牛单位。其主要特点是面积大、分布广、零星分散、环境条件好、载畜量高。农隙地多处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盆地,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牧草种类多,再生力强、草质好、利用率高,是当前农村的主要放牧地和割草地;各种林间小块草地,草质稍差于农隙地的牧草。本省林地面积大,林隙地也是重要的天然草地。
  [=此处为表格(表3-5 1985年福建省草地分布表 单位:万亩)=]
  [=此处为表格(表3-6 1985年福建省各类天然草地面积及载畜量表)=]
  (三)草地基本特点
  1.分布零星分散、坡度较大
  福建多山,地形地势复杂多样,缺少成片或幅度较大的草山草坡。千亩以上的连片草地不多,万亩以上的更少。据统计,全省千亩以上的连片草地731.85万亩,占总面积的23.73%,分散在1878处;万亩以上的仅占总面积的7.2%。德化县有草地面积93.46万亩,其中,连片宜牧草地65处37.74万亩,占全县草地总面积的40.38%;万亩以上的有6处18.94万亩,仅占总面积的20.26%,且多处在海拔高、冬春间有冰雪、气候较寒冷、交通不便的偏僻山区,开发利用困难较多。平和县有草地面积41万亩,其中农林隙地占73%。全省在海拔800~1500米的草地有856片303.17万亩,占连片宜牧草地总面积的39.07%。沙县有连片宜牧草地28处,其中坡度在20~30度的占总面积的33.5%,30度以上的占48.9%,20度以下的占17.6%。
  2.植被复杂,牧草品质较差
  本省天然草地上植物种类繁多,约有173科、671属、1227种,植被复杂。其中可作为牧草利用的为206种,占草地植被的16.8%;季节性变化大,一年有三五个月的枯草期;并且由于土壤以红、黄壤为主,偏酸(PH4.5~5.1)少磷,不利于豆种植物生长。野生牧草中豆科牧草少(13种占6.3%),适口性差,可为牛羊放牧利用的多属禾本科(53种占25.73%),—般只能在生长前期利用,抽穗后迅速老化,营养价值降低。此外,还有大量的灌丛。蕨类以及菊科、莎草科、百合科等低劣植物,全省三等草地比重最大,其面积共368.79万亩,占全省成片宜牧草地总面积的46.9%,—等草地仅有65.51万亩,占0.8%,平均27亩方可供养1个黄牛单位。如龙岩地区以芒萁为主的低级草地有47.28万亩,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32.32%,草地质量较差。
  3.具有多宜性和不穗定性
  本省天然草地的环境条件较为优越,具有多种利用的适宜条件,既可作为放牧地发展牛羊生产,也可以植树造林或种植茶、果等经济作物。50年代,林牧争地、农牧争地、农林挤牧的现象相当严重。60年代和70年代,开展“农业学大寨”,在不适宜种粮的草山草坡,也盲目垦荒种粮,造成水土流失,风蚀沙化,草地资源遭受破坏。从目前利用现状看,面积较大的成片宜牧草地,完全用于放牧的仅占5%左右。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土地珍贵、利用率高,今后在人为影响和各种环境的综合作用下,植被将向多方向、多类型演替。特别是农林隙地,水热条件较为优越,野生牧草种类多、草质好,但由于人类活动频繁,缺乏合理利用,严重过牧,造成退化。长汀县河田乡燃料缺乏,当地群众对草地进行掠夺性铲锄,结果沦为不毛裸地,成为全省闻名的水土流失区;漳平县牛场草地管理利用不善,严重过牧,牧草被灌丛、蕨类及其他低劣植物所代替,因而失去利用价值。
  (五)草地载畜潜力
  据调查,全省有可利用草地面积2935.59万亩(包括农林隙地2285.65万亩),理论载畜量为170.91万个黄牛单位,加上农作物的秸秆藤蔓,共计载畜量为239.62万个黄牛单位。1990年末,全省存栏草食牲畜折合163.4万个黄牛单位[每一头(匹)水牛、乳牛、马(骡、驴)各折合1.2黄牛单位,每一只山羊折合0.4黄牛单位]。此外,还有大量林间草地可以利用,发展草食牲畜潜力很大。目前,广大农村主要利用农林隙地发展牛羊生产,面积较大的连片宜牧草地开发利用的不到10%。例如,德化县在连片宜牧草地放牧的牲畜只占理论载畜量的6.7%,放牧利用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6.1%。二、草地开发
  1950年,全省牛存栏数70万头,羊15万只,平均每个黄牛单位占有草地面积41亩。广大农村也有利用天然草地放牧牛羊的历史习惯。闽北山区农民在春末夏初牧草生长繁茂时,联户驱赶畜群到天然草地放牧,冬春枯草季节育肥出栏或返村,分户利用冬闲田或秸秆藤蔓饲养。这样,不仅可充分利用野生牧草资源,而且牲畜越冬度春所需刍草也可以解决。但长期以来对草地利用多建设少,直到70年代末,草地开发利用和改良建设才逐步受到重视。1979年,农业部在湖南省城步县召开全国农区畜牧业和草山利用、建设发展草食牲畜会议,对发展农区草地牧业进行研究和安排,提出“各省、区要根据自然、经济条件,逐步调整农林牧布局,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使农林牧都得到发展。要发挥中央、省、地、县各级的积极性,草地建设要纳入农田基本建设计划,在资金、物资上给予保证,加快农区草山利用和建设”。并要求各省、区建立一个试点,国家补助20万元。裉据全国会议要求,确定屏南仙山牧场为省级试点,各地、市相继开展草地改良建设。到1990年,全省草地改良累计总面积21万亩,建设草山公路23公里,牧道45公里、围栏75公里以及山塘、电站等必要设施。
  (―)草地改良建设试点
  福建农学院牧草研究室从1980年开始,先后在建阳黄坝州、南平市奶牛场,以本地草种(金色狗尾草、马唐、园果雀稗、牛鞭草和多花木兰、鸡眼草)混播,建立中亚热带丘陵草地改良建设试点,总面积3000亩。1984年通过国家级验收鉴定,基本达到15亩可养1头黄牛的水平,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福建省农科院牧医所于1983~1986年在福清县新楼,以宽叶雀稗、卡松狗尾草、大翼豆、银合欢、百脉根等引进草种混播,建立南亚热带低山丘陵草地改良建设试点,总面积为1000亩,平均亩产鲜草4000公斤,产草量比未改良的天然草地提高3~4倍。主要用于发展养羊和加工草粉。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省农业厅畜牧局在屏南建立南方高山(海拔千米以上)类型草地改良建设试点。屏南仙山有可牧草地3万亩,属山地稀树草丛草地,海拔941~1470米,年平均气温13℃,极端最低气温-12.5℃,最高气温31℃,无霜期220天,年平均降雨量2200毫米,相对湿度80~90%。土壤以黄壤为主,有机质7.38%,云雾多、湿度大、水源充足,很适宜温带牧草生长。1972年,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开始投资创办种牛场,由于交通不便,野生牧草以禾本科为主,豆科牧草稀少,草质差、枯草期长达150天,饲草的季节性和营养性不平衡的矛盾都很突出,加上缺乏办场经验,又没开展草地改良和实行科学养畜,天然草地逐年退化。1980年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种草养畜,实行以牧为主,林牧结合走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路子。1981年开始牧草种植试验,先后试种21个品种(禾本科牧草12种、豆科牧草9种),从中筛选出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多花黑麦草和白三叶、地三叶、红三叶等为当家草种。1982年,由农牧渔业部和省农业厅共同投资(部投资20万元),进行省级草地改良建设试点,以种草为中心,对草地进行合理利用,建设围栏、道路、水电等放牧管理的必要设施。人工种草1万亩,年亩产鲜草2500~4000公斤,比未改良的天然草地的产草量提高4~6倍,且牧草一年四季长青,终年可放牧利用。为南方湿润多雨地区种草养畜提供了经验。1984年,该场被国家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种草养畜先进单位。
  (二)地(市)级种草养畜试点
  80年代以来,省农业厅畜牧局协助各地、市农牧部门,先后在连城的廖天山、罗源的飞仙岩、建阳的书坊、周宁的里仙岗、南靖的佛仔亭、安溪莲花山等地人工种草1.5万亩,平均年亩产鲜草3000公斤,基本上达到每公顷供养一头牛的水平。罗源飞仙岩人工种草3000亩,养牛200头;安溪莲花山除种草养畜外,还繁育草种,年生产各种牧草种子2000~3000公斤;连城县组织4户农民开发廖天山草地,建立混播(白三叶+红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人工草地7000亩,围栏15公里,牧草一年四季长青,年亩产鲜草3000公斤,为牲畜越冬创造良好条件,常年养牛200头、养羊100余只,年盈利万元以上,取得良好效益。
  (三)组织农民种草养畜
  60年代,在福州郊区、邵武等地进行种草养畜试点。70年代末,在全省内扶持、鼓励农户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草食畜禽。宁德、政和县畜牧部门组织农户在松子岑和筹岭种草1500亩,养牛70多头。浦城县除扶持布墩群众种草养牛外,还繁育牧草种子。平和县种草养兔98户,户均纯收入近千元。屏南县双溪乡农民利用果园套种黑麦草、白三叶等牧草300亩,养兔2667只,年经济收入近2万元。永安市青水乡农民王家境,1982年承包草山5000亩,养羊160只、牛30多头,年提供商品羊100余只。1987年,省农科院牧医所在安溪县组织农民利用零星草地种植象草、墨西哥饲用玉米,冬闲田种一年生黑麦草,发展鹅、兔生产。1982年,建阳县书坊村组织群众开发草山3000亩,种植宽叶雀等牧草,实行以牧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1990年,全村人均收入780元,比1982年的120元增长5.5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也由8%提高到72%。
  (四)开发滩涂资源
  60年代,国家科委从英国引进大米草。1964年,南京大学生物系海涂草科研组在福建省的连江(马鼻)、莆田(江口)和龙海等地试种观察,对促淤造陆、围垦造田起良好作用。1977年,省农委水土办会同省农业厅畜牧局、省水利设计院,组织宁德、福安、福鼎、霞浦、罗源、连江、莆田、龙海、漳浦、东山等沿海县23名有关人员,到浙江省温岭、玉环县参观学习。随后,省计委安排专项经费8万元,建立福鼎、福安、连江、罗源、莆田等5个试点,总面积2.5万亩。1981年,南京大米草研究所又从美国引进新品种,在罗源湾试种,并进行饲喂奶牛、羊、鹅等试验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全省有12个县、市种植大米草,保有面积约为5万亩。
  (五)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发展奶牛生产
  50年代,省内农民多种植南瓜、牛皮菜等为奶牛青饲料。60年代,福州北郊奶牛场较大面积种植象草、燕麦草和青割大麦,取得良好效果。70年代末,各地奶牛场普遍推广种植象草、一年生黑麦草、大刍草、燕麦草等高产优质牧草,一般年亩产鲜草1~1.5万公斤。南平奶牛场从1985年开始种植牧草500亩,平均亩产鲜草2500公斤,解决200头奶牛常年青饲料供应问题,而且产奶量提高30%,生产成本下降40%。
  (六)开展水土流失区种草保土
  福建不少地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80年代,水土流失面积约为省境内国土面积的10%,相当于50年代的3倍。为此省农委组织省水土办、农业厅、林业厅、福建农学院、水电厅等8个单位,以长汀县河田镇极强度水土流失区为试点,全面开展种草种树保持水土。省农业厅畜牧局和福建农学院负责种草2.5万亩,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78~95%。种草促进林木生长(松木生长速度为种草前的四五倍),对水土保持起良好作用,该项目于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七)开展草地牧业综合发展项目试点
  1988年,农牧渔业部畜牧局与本省对等投资(各300万元),在厦门、清流开发“草地牧业综合发展项目”,以示范牧场为基础,发展种草养畜专业户,3年建成。要求清流入工种草7000亩,养羊5000只,其中示范牧场种草4000亩,饲养种羊2000只,专业户种草3000亩、养羊3000只。厦门项目点种草3000亩,饲养奶牛500头,成年奶牛平均产奶量达4000公斤。到1990年,清流示范牧场已种草4000亩,种果1000亩,为社会提供四川麻羊、南江黄羊近千只;厦门项目点也为特区提供鲜牛奶40余万公斤。
  (八)飞机播种牧草
  1982年,农牧渔业部畜牧局安排本省飞播牧草模拟试验经费2万元,在周宁县里仙岗草地进行模拟飞播牧草1000亩。1986年,农牧渔业部畜牧局安排给本省飞播牧草经费15万元,并邀请中国民航局科研所飞播研究室工程师前来实地指导。在省林业厅飞播指挥部和林业勘察设计院、福州民航局、连城空军机场、龙岩地区气象站等单位的协作支持下,首次在清流县灵地水土流失区进行飞播牧草(牧草组合为宽叶雀稗+卡古鲁松狗尾草+柱花草)1万亩,取得成功。播后20天牧草成苗率60%,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7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