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选育改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85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选育改良
分类号: F326.3
页数: 6
页码: 46-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的畜禽品种选育历史上缺乏有组织、有计划和科学的指导,导致地方品种在体质、生产性能和遗传力上存在差异。为了改良品种,曾引入外来种,但这也导致了本地品种的减少。1964年后,福建农学院和其他机构开始了有计划的选育工作,对福州猪、金定鸭、白番鸭和长乐灰鹅等进行了选育,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在杂种优势利用方面,福建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如麻鸭与番鸭的杂交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引进了大量的优良种畜禽,进行纯繁和杂交改良,对促进福建省的畜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牛种的杂交改良方面,自1888年开始,福建省就进行了奶公牛与本地黄牛的杂交工作,随后又引进了多个肉用牛品种,杂交改良普及到43个县,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选育改良 福建省 畜牧业

内容

一、良种选育
  本省畜禽品种选育历来是靠群众自发生产的,缺乏有组织、有计划和科学的选育。因此地方品种在体质外型、生产性能和遗传力上均欠一致。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曾盲目大量引进外来种以改良本地品种,不少具有地方特性的畜禽品种数量锐减,因血统混杂而濒临灭绝。在交通发达的城镇地区尤为突出,如福州黑猪和福安花猪,由于大面积无控制的杂交,至90年代,它们在本省养猪业中已基本不起生产作用。
  本省有计划的选育工作起始于1964年。当时由福建农学院拟定选育方案,对莆田猪进行选育;关奇勋等人对福州猪进行选育。因受经费限制,选育群体偏小、进展缓慢。“文化大革命”时,选育工作中断。70年代,蒋树威、吴提良等人对福州猪又进行品系选育,做了大量测定工作,3个品系的福州猪肥育期日增重达472~550克,肉料比为1:3.6~3.8,瘦肉率达46~47%。但因重于利用外来猪种间的杂交,故经济效益偏低,选育群体过小,难于在本省养殖业中发挥推广作用。
  蛋鸭的育种,由厦大生物系张松踪等人对金定鸭进行系统选育,全期平均日增重15.6克,群鸭年产蛋平均260~300枚,平均蛋重65~79g。
  1982年,梁之军、王光瑛对本省白番鸭进行系统选育。公番鸭体重为3.04公斤,母番鸭为1.9公斤,年产蛋100~110枚,平均蛋重71.5克,填肥两周,平均肝重达299.54克。
  1983年,郑信铭等人对长乐灰鹅进行4个世代的选育,12周龄公鹅体重达3.26公斤,母鸭体重达3.04公斤,提高0.35公斤,肥育日增重提高2.26克,全净膛率提高5.02%,比选育前胸肌率提高1.57%,蛋重提高7.9克。1983年,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檀俊秩主持的莆田黑鸭选育组,取得进展(该项目已在配套系选育部分作了介绍)。
  二、杂种优势利用
  本省对畜禽杂种优势的利用历史悠久,如麻鸭与番鸭杂交生产菜鸭(半番鸭)有千年历史。奶牛杂交始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猪的杂交利用早在民国15年(1926年)开始。但规模较大的杂交改良工作则是新中国成立后,从国内外引进大量优良种畜禽,进行纯繁和杂交改良利用,丰富全省品种资源。40年来发挥很大经济效益,对促进本省畜牧生产起重要推动作用。
  (一)牛种的杂交改良
  自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外国传教士引进奶公牛,与本地黄牛的杂交工作开始自发地进行。50年代起,本省从国内外引进奶牛、肉牛和大型役用牛;其中以奶牛引进数量最多,生产效益好。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和牛冷冻精在实践上的推广应用,引进的少量奶用公牛发挥很大作用。
  1956年,从英国引进4头黑白花奶牛(1公3母),它们所产的一头3号公牛,从1963年开始,采用人工授精技术,5年内在福州地区用级进杂交改良当地母牛3000多头次,对提高福州地区奶牛生产水平起了很大作用。1983~1985年间,本省从丹麦、德国进口270头纯种黑白花奶牛,推动全省奶牛生产。其中15号丹麦进口公牛,由于育种值高、产奶和产奶脂也高(分别为9000公斤、4.6%脂率),受到奶农欢迎。4年期间共生产冻精2.1万头份,改良面遍及全省各地。此外,还从上海、北京、南京等地陆续引进高产奶用公牛,对全省奶牛改良起很好作用。据统计,1953年,全省奶牛每头年产商品奶273.5公斤,1986年,全省平均每头奶牛提供商品奶达1782.5公斤,提高6.5倍。据莆田县的4000多头杂交改良奶牛统计,本地黄牛泌乳期产奶量为600公斤,每级进杂交一代,单产提高700公斤。级进杂交四代的黑白花奶牛,单产可达3500公斤左右。由于杂交改良牛经济效益高,促进全省奶牛业的发展。1990年底,全省奶牛存栏数达2.1万头,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000头增加6倍。
  1979年开始,本省先后引进夏洛来、西门答尔、海福特、安格斯、利木赞、古巴、婆罗门、辛地红等8个肉用牛品种,对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改良普及达43县,每年平均改良2~3万头次。通过杂交改良,杂种一代体型明显增大,产肉量提高,其中以夏洛来和西门答尔的杂种优势最大,18月龄屠体净肉量“夏杂”和“西杂”分别比本地黄牛高72.5%和52%,但肉质和风味不如本地黄牛好。据南安县夏洛来杂交一代中的3604头统计测定,杂交牛初生重提高27.2%;在农村饲养条件下,杂交牛屠宰率提高1.16~4.3%,净肉增加26~58公斤,犁田挽力达到174~201公斤。
  尽管肉牛改良产肉增加显著,但因本省群众消费牛肉量不大,长期以来牛肉市场价格普遍较低。外销渠道不畅,而开展“牛改”在组织技术力量和设备等方面耗费很大,经济效益又偏低,故难于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开展。
  1964年和1974年,本省从广西引进摩拉水公牛8头,主要在漳州地区,对当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至1990年,全省有杂交水牛5000多头,其初生牛重比本地水牛多9公斤;且生长发育快,在常年放牧饲养条件下,周岁体重181.7公斤,成年体重428.45公斤,比本地水牛多9.1%,牛具有役力大、持久力强、适应性好、抗病力强等优点。杂交水母牛的泌奶能力明显提高,泌奶期产奶量平均是1639.5公斤,平均日产4.9公斤,比本地水牛产奶量提高一倍多。
  (二)猪种的杂交改良
  为克服地方猪种生产慢、瘦肉率低的缺点,本省曾先后引进猪种,进行扩繁和杂交改良,其中中约克、大约克、长白、及杜洛克等发挥作用大,效益高。
  生猪生产是本省畜牧业的主要项目,数量大、分布广、收益大,需要大批量优良种猪提供各地进行杂交。民国36年(1947年),本省从南京引进约克夏、盘克夏等少量种猪,在省农事试验总场作进行纯繁。1954年,从浙江金华种猪场引进中约克夏猪,分配在天马种猪场及福州北郊畜牧场饲养繁殖,并进行杂交。60年代,开始引进的长白猪、大约克夏、杜洛克猪等,重点留在各种畜场进行纯繁选育提高。据天马种猪场对中约克种猪多年选育结果统计,种猪体长增加10~18厘米,体重增加34~50公斤,产活仔数增加2.59头,断奶窝重增加7.51公斤,育成率提高8.2%,平均日增重达608克,料肉比为3.59:1,瘦肉率达47.37%。
  经选育后的种猪普遍受各地欢迎,近十年来仅天马种猪场就推广种猪3万多头,为全省生猪生产起很大推动作用。
  据各地统计测定,用中约克同槐猪、福州黑猪进行杂交改良,杂种一代普遍生产快、耐粗饲,饲养6个月体重可达90公斤左右,月增重比槐猪、福州黑猪分别提高37%和48%。
  近年来为提高生猪的瘦肉率,各地又大量引进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等品种,进行三元杂交,使出栏生猪的瘦肉率普遍达到50%以上。建阳地区农科所用长白猪同当地闽北花猪进行二元杂交,日增重为439克,料肉比为3.9:1,屠宰率74.9%,瘦肉率40.12%。福建农学院用杜洛克x大约克x福州黑猪进行三元杂交,其产仔数达12头,日增重800克,料肉比为3:1,屠宰率为76%,瘦肉率达60%。
  (三)山羊的杂交改良
  本省戴云山羊和高山羊生长较慢,1980年开始,莆田陈铁英等人用四川麻羊同本地山羊杂交1.5万头,产杂种羔羊2.34万头,12月龄体重达36.6公斤,比本地山羊26.2公斤提高39.7%。平均屠宰率为51.4%,比本地山羊增加1.1%,且皮薄、肉质细嫩,膻味少,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四)家禽的杂交利用
  1963年,余有烈等人用奥平屯与河田鸡杂交,生产一代杂种称平河鸡,鸡肉基本保持原河田鸡品质,出栏时间由150天缩短为130天。1983年开始,本省家禽生产主要引进国外杂交配套系。其生产性能高,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高,每年推广数不断增加。据统计,饲养父母代每羽每年利润达30元,每羽商品肉鸡利润为1.5~2元。
  三、引进配套系生产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家庭副业性自给或半自给式的生产已不适应消费需要,畜禽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的规模化、机械化、工厂化发展。由于遗传育种科技的进步,原有品种也难适应形势,因此商品化、专门化配套品系生产技术应运而生。
  80年代初开始,本省家禽生产逐步向杂交配套系形式发展。1983年9月,闽清县种鸡场从上海新扬鸡场引进罗斯蛋鸡祖代进行扩繁,这是本省家禽配套系生产的起步。1984年底,福建榕泉种鸡场从加拿大谢弗公司引进红婆罗父母代红羽肉鸡进行配套繁育推广,进一步推动配套系家禽在全省各地的普及。由于配套系家禽生产效益好,1983年以来,在全省取得迅速发展。到1990年,全省有饲养配套系种禽场40个,饲养不同代次配套种禽近14.3万只,每年提供商品代禽苗570多万只,全省养禽业生产出现根本性变化。养禽业在全省畜牧生产中异军突起,逐步发挥重要作用。1985年至1990年,家禽存栏和产品大幅度增加。见表2-4。
  (一)鸡的配套系生产
  1.蛋鸡配套系生产
  1983年以前,福州、莆田、泉州等地饲养户从上海、广州、北京等地零星引进“星杂579”等配套系蛋鸡商品代进行饲养,在全省未成体系。1983年9月,闽清种鸡场从上海新扬种鸡场引进3300只罗斯蛋鸡祖代,在省内正式开始配套系生产。截至1990年,先后引进法国的伊沙褐和德国的罗曼,并少量引进父母代迪卡和海赛克西等品种。
  配套系蛋鸡生产性能表现在性早熟,一般饲养18~20周龄即可开产,25~27周龄达到产蛋高峰期,产蛋率可达90%以上,72周龄入舍母鸡产蛋量均达270枚左右;料蛋比为2.5:1,平均每只母鸡日耗料量仅115克左右。推广几年,鸡蛋产量明显增加,城市、工矿区从根本上扭转了买鸡蛋难的局面。但由于受交通、资金、饲料、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蛋鸡配套系生产多数还局限在城市、工矿区,尤以福、厦、泉、漳等较大城市的数量为多,广大农村基本上还是以小规模家庭式饲养土种蛋鸡为主。截止1990年,全省有父母代以上配套系蛋鸡种场才10个,饲养种鸡2.33万羽,每年向社会提供商品代蛋鸡苗约180万羽,全省良种覆盖面不及10%。主要的蛋鸡场有闽清种鸡场、福清种鸡场、榕振种鸡场、漳州种鸡场、八四蛋鸡场、漳州腾龙蛋鸡场以及福州市20万羽蛋鸡生产体系所属各场。
  配套系蛋鸡生产尽管产量高,效益大,但由于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短时间内普及推广的难度较大。据各种鸡场投资分析,父母代种鸡3000羽规模以上的场平均每羽种鸡要投入300元,1000羽以上商品代鸡每羽平均要投入100元。因此在国家投入和社会集资水平都较低的情况下,大面积推广配套系蛋鸡生产难以做到。1983年开始引种,由于宏观上对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估计不足,引进的3000羽祖代配套系蛋鸡扩繁后,生产出5~8万羽父母代和300万羽商品代蛋鸡,社会没有能力接受,造成极大浪费。从1987年开始,每年仅引进伊沙褐祖代蛋鸡1700羽,由于配套建设能力跟不上,仍然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损失。所以1991年后,本省祖代蛋鸡停止生产,仅限于父母代和商品代的引进,这是本省蛋鸡配套生产宏观控制上的一项大失误,应引以为鉴。
  2.肉鸡配套系生产
  福建省榕泉种鸡场,1984年12月从加拿大谢弗公司直接进口红婆罗父母代种鸡1.5万羽,经过二年扩繁,向全省推广商品代230多万羽,取得很高经济效益。1986年12月起,该场每年均从谢弗公司进口两批(5600羽)祖代肉用种鸡,进行配套扩繁。至1990年,全省各地、市和部分县与个人共建起父母代种鸡场28个,共饲养父母代种鸡15.02万羽,每年向社会提供商品代肉鸡561.7万羽。3年时间内,配套系良种肉鸡已占全省肉鸡总数的15%,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每年节省肉鸡饲料500万公斤。为此,郑鸿钧等人于1988年获农业部丰收奖。肉鸡的配套生产从根本上改变了本省养鸡落后的面貌,提高本省肉鸡的消费水平,有效地普及科学技术在畜牧业上的利用。
  全省肉鸡配套生产除红婆罗红羽配套系外,1987年,中外合资的大福公司在闽侯开办艾维因父母代种鸡场,饲养父母代种鸡4万羽,年提供商品苗300多万羽。由于艾维因鸡为白羽,不适合本省农村需要,因此商品鸡除在福州地区推广外,其余产品多输出省外。1987年,由郑鸿钧等5人开始对含矮小基因红羽肉鸡的饲养配套技术进行研究,并结合全省肉鸡生产进行推广。经2年研究,证实在合理饲养条件下,含矮小基因父母代种鸡64周龄耗料仅为48.7公斤,比其他种鸡节省饲料23%,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至1990年,全省运用该项研究技术(包括网上饲养、公母同栏分饲、人工授精、限制饲养、光照控制、防疫程序及热应激处理等技术)饲养种鸡13.7万羽,商品代鸡1274万羽以上,每年节约饲养种鸡饲料2062吨,创造社会产值2206万元,直接效益477.7万元。
  据大面积生产测定,配套系红羽商品代肉鸡在保证营养需要的条件下,一般45~56日龄,体重可达1.75~2.1公斤,料肉比为2~2_3:1,每饲养一羽活鸡二个月盈利0.8~1_5元,这就改变了传统的“斗米斤鸡”落后状况。一般农户一个劳力可饲养商品肉鸡1000~3000羽。
  配套系商品肉鸡虽然生长快、效益高,但肉质普遍不如土种鸡,更不适合本省传统的“清炖鸡”的烹调吃法。在推广初期,在高利润刺激下高速度发展,由于产后加工、储存、社会配套工作未跟上,出现产品积压,尤其在农村市场,推广局限性更大。另外,严格的种鸡场培育、选择和杂交配套技巧,也不是一般饲养户所能接受和掌握的。在推广配套系肉鸡初期,不少饲养户把生长快的商品代肉鸡按传统选种方法应用于制种,造成生产上的损失。
  (二)水禽配套系生产
  1.樱桃谷肉鸭
  1984年4月,本省从广东引进樱桃谷父母代,在福州、泉州等地扩繁,由于未形成配套体系,群众将樱桃谷商品代继续繁育制种,形成樱桃谷鸭生产性能差异,但总的生产性能是好的,据1984年测定,60日龄平均体重2515克,日增重41克,成活率为95.5%。
  2.巴巴里白番鸭
  1986年10月,本省首次从法国克里木公司引进父母代,在福州建新乡开办白番鸭种鸭场,重点繁育配套系种鸭,每年向全省各地推广15~20万羽。其商品代生产性能一致,公鸭11周龄重达4~4.5公斤,母鸭9周龄重2.5~3公斤,肉料比为1:3.52。父母代170日龄成熟开产,40周平均产种蛋160枚,其各项性能指标除授精率外均超过本省番鸭,尤其是商品代鸭再制种时退化不明显,再繁殖的后代被全省各地用作半番鸭(骡鸭)生产的父本。截止1990年,全省共繁殖推广商品肉鸭500万羽。
  用本省良种蛋鸭(金定鸭、山麻鸭、莆田黑鸭)作母本,采用樱桃谷公鸭或北京鸭公鸭为父本杂交出的F₁母本,再用法国公白番鸭为父本,组成三元杂交配套系,这是本省1980年后形成的优质半番鸭生产的制种配套系,每年平均产出三元配套系半番鸭3000多万羽,其中龙海县每年产出1080万羽。三元杂交配套系半番鸭生产性能高,据大面积生产测定,50日龄体重可达2000克,料肉比为3:1(日粮中粗蛋白占15.17%)。二元配套系母鸭年可产种蛋250~260枚,蛋重79克,开产后耗料137斤,料蛋比为3.3:1。
  3.莆田黑鸭高产蛋鸭配套系
  1983年,由檀俊秩等人对莆田黑鸭进行配套系选育,用近交系法及家系闭锁法建立50多个家系,通过配合力测定,进行系间杂交,形成父母系,建立起蛋鸭配套系生产。这是本省蛋鸭生产第一次配套系。目前已推广800多万羽,其500日龄平均产蛋量可达305.23枚,蛋重68.28克,蛋料比为1:3.1。在邵武6800羽鸭群测定,500日龄产蛋310.5枚,蛋料比为1:2.9~3.0。
  此外,1986~1987年,本省从美国、法国分别引进配套系尼古拉斯火鸡、太格森肉鸽和伊沙珍珠鸡等品种,分别在龙海、漳浦等地扩繁饲养。由于受消费习惯,价格及市场接受能力等因素制约,难以在省内形成规模生产和普及推广。
  (三)猪的配套系生产
  1.斯格猪
  原为比利时育成的配套系生产的瘦肉型猪,福清东阁华侨农场于1985年从广东光明农场引进,进行扩群、推广。在福清、莆田等地,用其与长白、大约克或杜洛克杂交后代商品猪,受香港市场欢迎,年销售近3万头。
  2.广三保配套系生产的瘦肉型猪
  该猪系美国猪种改良公司(PIC)以杜洛克猪为主,选育成的配套系。东阁华侨农场于1987年从广东广三保种猪场引进。因引种不能形成配套,故未能发挥作用。
  3.鄂美配套系瘦肉型猪
  该猪系美国猪种改良公司选育成的配套系。由长白、大约克、汉普夏、皮特兰等猪种杂交选育而成。1988~1990年,福清的养猪专业户从湖北省中美合资的鄂美种猪场引进。福州市郊区在古泉山建立万头猪场,即以此配套系猪生产商品猪。
  4.迪卡配套系瘦肉猪
  系莆田赤港华侨农场从广东、深圳引进,因未形成配套体系,在生产上未产生影响。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