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种畜(禽)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84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种畜(禽)场
分类号: F326.3
页数: 5
页码: 40-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的种畜禽场在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1990年底的统计,该省共有138个种畜禽生产单位,饲养了各种种畜禽,并有一些种畜禽场在良种推广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其中,福建省天马种猪场和国营福建省连江县东湖种畜场是两个重要的种猪场。天马种猪场通过严格的选择和淘汰以及提高饲养水平,成功提高了种猪的生产水平。东湖种畜场则主要以繁育地方品种福州黑猪和引进瘦肉型猪为主,成为福建省杜洛克种猪主要生产场,并直接向省外提供种猪和瘦肉型商品猪。这些种畜禽场的成功经营,为福建省的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福建省 种畜禽场 饲养业

内容

福建省种畜禽场,据1990年底统计,共有138个种畜禽生产单位(其中猪63、牛10、鸡38、鸭8、兔17、特种禽2个),承担保种繁育和改良的任务;共饲养种猪6389头、种牛995头、种羊160只、种鸡15.62万羽、种鸭4.67万羽、种兔0.36万只、特种禽1.78万羽;其中盈利场占73%,年盈利437.19万元,亏损场占18.25%,年亏损110.68万元,收支平衡场占8.7%。
  在全省良种推广上作用较大的,归属畜牧系统的有45个种畜、禽场(牛场2、猪场4、鸡场8、鸭场3、兔场1、蜂场2、综合场25),其中担负繁育任务的重点场有9个,如天马种猪场繁育大约克、中约克、长白猪,连江东湖种畜场繁育杜洛克、长白猪,霞浦种猪场繁育福安花猪,南平市乳牛良种繁育场繁育高产黑白花乳牛,榕泉种鸡场繁育杂交配套肉用种鸡,闽清种鸡场繁育蛋用杂交配套种鸡,金定鸭原种场繁育金定蛋鸭,黄坝洲种畜场繁育种兔、种羊,屏南牛场繁育肉牛。这些重点骨干种畜禽场每年向全省各地提供大量畜禽良种,促进全省各地畜禽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至80年代末,全省商品猪中由良种杂交改良的数量占70%,高产乳牛覆盖面达10%,良种家禽覆盖面达15%,对提高全省畜禽生产水平起骨干作用。
  一、福建省天马种猪场
  1954年利用集美农校旧址创建。1961年,为增加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将附近海英大队划归场管。该场地处厦门市郊区,距集美镇9公里。全场面积2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
  该场在60年代前以引种驯化为主,1965年开始进行中约克等系统选育,一度曾开展天马黑猪的培育工作,由于受到猪群、资金、人力等因素的限制而中断。场内饲养的大约克、中约克、长白猪等3个品种,是先后从英国、瑞典、加拿大及国内重点种猪场引进,每个品种均有4~5个独立的血统。由于历年来重视种猪驯化选择培育,采用严格的选择淘汰和系群闭锁,系内随机交配方法,使种猪群的近交系数控制在3.125%以下。同时提高饲养水平,日粮粗蛋白质:怀孕母猪占14%,哺乳母猪占16%,哺乳仔猪占18%,消化能每公斤3000大卡以上。基础群公、母猪的体长、胸围、体高都比选育前增加10厘米左右,公猪体重增加50公斤,母猪增加25公斤。种猪生产水平也得以提高,1990年,大约克平均产仔10.1头,初生重1.26公斤,断乳窝重170.5公斤;中约克平均产仔9.9头,初生重1.13公斤,断乳窝重165.5公斤;长白猪平均产仔9.8头,初生重1.28公斤,断乳窝重161公斤。经选育后,全场种猪平均产仔数提高13.14%,初生重提高46.25%,断乳窝重提高73.5%。
  天马种猪场从建场开始,就重视猪群的疾病防治,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消灭了猪群中的喘气病、肾虫病、姜片虫病。仔猪白痢病也得到有效控制,确保种猪的健康。重视饲料问题。全场耕地所产粮食,除提供本场生产人员的口粮外,其余都用作饲料。种母猪猪群所需饲料,做到自给有余,只需作饲料品种的调整兑换。
  1990年,天马种猪场有耕地600亩,人口352人,职工207人,其中技术干部18人,技术工人78人。生产母猪450头(其中大约克、中约克、长白猪等纯种生产母猪200头,公猪24头)。有猪舍28座,共13350平方米。其它生产附属设施齐全,全场共有固定资产224万元,流动资金102万元,年总产值达348万元,人均收入2016元。至1990年,共繁殖各品种种猪9万多头,推广到全国21个省、市和本省各地。
  1979~1990年,为外贸出口需要,又组织生产和出口瘦肉型猪1.7万多头,为国家创汇168.32万美元。
  1990年,农业部确定该场为大约克猪育种为主的全国重点种猪场。
  二、国营福建省连江县东湖种畜场
  该场建于1959年11月,原为东湖农牧场,以粮猪为主,多种经营。1980年,正式划归畜牧部门管理,由省投资、县办,改名为东湖种猪场。位于连江县城郊,距福州58公里,以饲养种猪为主,饲养瘦肉型商品猪为副,兼营果树、养鱼、加工等,是本省主要种猪场之一。
  该场80年代前主要以繁育地方品种福州黑猪为主,兼营杂交改良商品肉猪。该场的福州黑猪平均每胎产仔12.1头,成活率93%,初生重平均1.05公斤,45日龄断乳窝重90.5公斤。80年代开始,以生产引进瘦肉型猪为主。1982年和1988年,分别从广东和加拿大引进杜洛克和长白猪,进行驯化、扩繁和选育。每年平均可向省内外提供种猪1500头。是本省杜洛克种猪主要生产场,其纯种母猪平均每胎产仔9.5头,成活率86.7%,初生重平均1.05公斤,45日龄断乳窝重94公斤。近5年来,共向社会提供杜洛克种猪2853头。
  从1984年开始,该场又组织瘦肉型商品猪的生产。1987年开始与上海协作,直接出口瘦肉型商品猪,成为本省唯一直接出口肉猪的种猪场,平均年出口1000头。1989年开始扩建,争取两年内把种猪扩大到400头,年提供出口瘦肉型猪5000头。
  1990年,全场占地1250亩(其中水田300亩),人口321人(其中正式职工253人,技术人员5人),房舍建筑面积共14190.2平方米(猪舍4694平方米),有杜洛克、长白和福州黑猪等生产母猪232头。全场分为3个独立作业区,罗山区为饲养引进种猪,东圳区饲养生产用母猪,场本部区为饲养肥育猪。生产附属设施齐全,全场固定资产总值175万元,年总产值达231万元。
  三、南平市乳牛良种繁殖场
  1952年,建立于南平市三元坊,饲养从福州郊区选购的奶牛20多头。1962年1月,南平综合农场并入。
  1970年,奶牛发展到60头,年单产不足1500公斤,牛普遍患有结核病。1971年,牛场迁到近郊长坑村。同时从上海、北京等地选购种牛40头,开展人工授精工作,加快牛群生产性能的提高。由于迁场中未考虑到牛群健化的配套措施,部分病牛也移入新牛场。1975年,全场200头乳牛90%以上患结核病,严重影响牛场的发展。1979~1982年,全场为牛群健化,进行全面更新,前后淘汰病牛近百头,新建一个健化乳牛分场。通过严格的检疫和淘汰,1982年,全场牛群健化成功,成为本省第一个无结核病的乳牛场。是年,该场生产业务划归省农业厅指导。1983年开始,在省厅支持下,先后3次从西德和丹麦调进高产种牛79头。经过5年繁育,1988年已形成150头群体的高产黑白花乳牛核心群,为全省推广高产乳牛奠定基础。
  1985年,该场开发牛舍附近的荒山坡埤,在有水源的坡地种植象草、墨西哥玉米等高产牧草,而在缺水的荒山种雀稗、马唐草等野生牧草,全场改良500多亩人工草地,每年平均收割青草125万公斤,为本省利用荒山种草养畜,把牧草转化为畜产品提供经验。1988-1989年,该场在福建农学院配合下,对场内乳牛进行胚移的探索,先后采用常温和冷冻的办法移植成功7头牛,该项新繁殖技术在本省首先取得成功。
  1990年,全场面积2200亩(其中草地500亩),职工643人(其中科技人员9人)。有纯种黑白花乳牛292头(其中生产母牛158头),年产奶55.6万公斤,平均单产4166公斤。全场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中牛舍6724平方米),固定资产95.6万元,总产值294万元。
  四、屏南牛场
  1972年建场,是本省唯一的肉牛场。该场位于屏南、古田、建瓯三县交界处,海拔840~1200米,年均气温13℃(-12.5~31℃)。
  1972年,国家投资10万元,征用3万亩草山,新建800平方米牛舍,购买80头种牛,经过二年多艰苦的创业,牛群发展到近200头。由于冬季枯草期长(达150天),牛群无法在高山过冬,从根本上限制牛群的继续发展。尽管先后采用晒干草、青贮等办法,终因交通运输及多雾的天气等原因,无法解决冬草问题。70年代,牛场维持在200头牛的规模。
  80年代初期,结合改良草山、种草养畜的要求,前后投入近百万资金,修建17公里的通场公路,开垦近万亩草山,播种大量黑麦草和三叶草种,并修建围栏。终因管理不当,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合理利用围栏设施,人工草地过牧现象严重,草地严重退化,载畜量达不到原设计要求;又因毒草和兽害的影响,牛群无法继续发展。牛肉市场价格低廉,肉牛生产无法收回成本,造成经营亏损。屏南牛场建场18年来,草地上松木不仅未遭破坏,反因放牧使草丛变短及大量牛粪的自然施肥作用,促进林木生长,幼林丛生。该场目前每年售木和生产松针粉,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为本省高海拔草山发展林牧结合,闯出一条新路子。
  1990年,该场有职工21人,建筑面积6802平方米,其中牛舍3727平方米,存栏牛265头,品种有摩拉水牛、西门答尔、海福特、夏洛来的杂交牛及当地水牛。有人工草地近万亩。屏南牛场建场18年来,国家共投资160万元。
  五、国营石狮市金定鸭原种场
  该场建于1980年,位于石狮市蚶江的海边,占地近千亩。
  该场鸭群选育采用闭锁方式进行,注重金定鸭羽色、体重、蛋形、蛋色、产蛋力等生产性能的培养。经选育后金定种鸭羽色趋于赤麻色为主,深棕麻色种鸭逐年减少。体重一般在1752~1799克,蛋呈锥圆形,蛋壳坚固,青绿色占99.7%,蛋壳占总蛋重的10%左右,蛋黄占蛋可食部分的38%,蛋长平均6.3~6.4厘米,蛋宽平均4.5~4.6厘米。产蛋水平由选育前的平均每羽年产蛋257.4枚(重18.35公斤)提高到平均每羽269枚(19.05公斤),蛋料比1:3.41。
  金定鸭场孵化设备年可孵出60万羽雏鸭,可满足省内外对金定种鸭的要求,同时尚可向社会提供商品鸭蛋15万多公斤。该场年产稻谷40多万公斤,充作饲料。办场以来,每年有盈利积累。1990年,该场有职工93人,建筑面积5400多平方米,鸭舍5座共存栏金定鸭1.6万羽(其中种鸭0.8万羽),年总产值约40万元。建场以来,已向四川、湖北及东北等10多个省份提供金定鸭种蛋、种苗200多万羽(只)以及大量商品蛋。是年,农业部已确定该场为全国重点种禽场。
  六、福建榕泉种鸡场
  1984年12月,省农业厅畜牧局一次性投资128万元,与福州市郊区畜牧局联合创办。场址在福州市北郊泉头村。
  该场先后从加拿大引进肉用种鸡的成套畔化、饲养设备和父母代、祖代红婆罗肉鸡。1989年,从法国伊沙公司引进含矮小基因的红羽肉用种鸡进行试养。1990年,饲养红婆罗肉鸡祖代5000羽,父母代1万羽,年提供父母代种鸡10万羽、商品代肉鸡130万羽,除福州地区外,尚供应全省50多个县(市)及广东、上海、浙江、四川等省、市。该场引进、消化吸收80年代国际上最先进的杂交配套系肉用鸡种、饲养设备和饲养管理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建场3年,收回全部投资。1988年,经全国种畜禽场评选,获优秀种畜禽场称号。1990年,全场有固定资产350多万元,年产值300万元,年利润39万元。
  七、福建省闽清种鸡场
  1980年8月,在县养猪场的基础上,改建而成闽清种鸡场,位于闽清县白樟乡。该场由省、市、县先后集资181万元,陆续扩建。1983年9月开始投产,先后饲养“罗斯”祖代、父母代蛋用种鸡和伊沙黄种鸡。曾因技术力量不足,防疫设施不健全,致使投产6年先后发生3次疫病传播,造成严重损失。1986年,从上海调入的罗斯祖代鸡带有白痢病菌,种鸡生产性能受到损害,1987年10月全部淘汰。种鸡区经全面消毒后,从法国直接引进伊沙黄蛋鸡。1987年7月干旱期,因饮用未经消毒的闽江水,造成大肠杆菌和白痢病菌感染,被迫于8月再度将种鸡全群扑杀。经全场彻底消毒后,1989年4月再度从法国引进伊沙黄种鸡,又因忽略防疫程序,6月份种鸡群暴发传染性法氏囊病,种鸡死亡1700羽,3次疫病损失30多万元,延缓了高产蛋鸡在全省的推广。嗣后,闽清种鸡场建立场内化验室,制定严格的防疫措施和防疫程序,从1989年10月开始,组织祖代、父母代伊沙黄种鸡生产。
  1990年,全场建筑面积13477平方米,设施齐全,存栏蛋用种鸡8000羽。建场以来,供应全省65县(市)及江西等地“罗斯”父母代鸡苗8.22万羽,商品代苗90.35万羽,父母代种蛋9.16万枚、商品代种蛋33.22万枚和伊沙黄商品代鸡苗37812羽,每年平均可供应不同代次种苗40万羽,是本省最大的蛋用种鸡场。
  八、福建省雪峰种畜场
  1959年,省农业厅畜牧局在距福州70公里的闽侯县雪峰寺附近,利用2万亩草山、草坡,筹建以牛、羊为主的综合牧场。先后引进爱沙尼亚红牛28头、新疆细毛羊100头、湖羊80余头及苏联大白猪等。其劳动力由3个部分人员组成:一为城市私改安置剩余人员;二为气象训练班的10余名待分配的女青年;三为复员军人。所有劳动成员缺乏饲养经验,又不安心工作,造成牲畜死亡。1963年,调整领导班子,缩小经营规模,以养羊为主,加强管理,羊群得到发展。“文化大革命”初期,该场停办,羊群转移到顺昌县洋口镇饲养。建场以后,共投资80多万元。
  九、福州市北郊畜牧场种猪场
  1954年筹建,地址在福州市北郊大北峰下象峰村。1970年,划归市农垦局管理。土地总面积285亩,以经营种猪为主,年保持生产母猪500头(有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种猪)。为了解决饲料问题,还经营加工厂,年生产粉丝2162.05吨,酱油2177吨,淀粉940吨,利用其副产品喂猪。至1984年,累计提供种猪苗10.32万头(其中优良种猪5500头),出栏外销菜猪790.85吨。
  至1987年共计投资407.89万元(包括亏损补贴204万元),投资回收率为26.8%。
  1990年全场有职工381人。饲养生产母猪426头,出栏商品猪6726头,其中出口2850头。工农业总产值1088万元(1990年不变价),其中畜牧产值223.48万元。
  十、福州市种鸡场
  1958年为市蚕种繁殖场附属养鸡作业区。1959年9月正式建场。场址在福州市郊马鞍大夫岭下。在60年代,主要推广来航、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新汉西、沃平顿、浅花、九斤黄等鸡种。1986年改为中外合资,成立榕振有限公司种鸡场,改养杂交配套系鸡种,如AA、红波婆等。1990年,有职工98人,其中技术人员12人,存栏种鸡2.5万羽、出售鸡苗100万羽,种蛋59万枚,全场牧业产值203.99万元(1990年不变价)。
  十一、福州市北门乳牛场
  该场前身为1949年接管的前省农事实验场畜牧系牛场,牛群为联合国救济总署所赠。1950年迁至福州市西洪路,属省家畜保育所牛场。同年11月,改属福建省福州畜牧场。1956年,牛场迁至北门梅柳山,西门原址改为乳品加工及场部之用。1963年,牛群发展到成年母牛200头,并开展对外配种工作,有专职对外人工授精员2人。同时出售良种奶牛100多头。“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正常生产,划归市轻工局管辖。1981年,市人民政府决定改由市农垦局领导。1990年有职工60人,技术人员8人,牛群增加到203头(其中,生产母牛134头)。土地总面积180亩,其中有牧草地140亩,各种房舍面积2487平方米(不包括西门加工厂部分)。由于采取综合健化措施,全部牛群消灭结核病。通过品种改良和采取科学养牛综合措施,是年,全群生产母牛单产平均超过5000公斤,成为本省单产最高的奶牛场。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