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品种繁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83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品种繁育
分类号: S338
页数: 32
页码: 20-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地理环境多样,气候各异,形成了丰富的畜禽品种资源。经调查,福建省现有地方品种26个,引进品种29个。其中,晋江马和闽南黄牛是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地方品种。晋江马适应农区多种用途,耐粗饲,抗病力强,有别于西南马与蒙古马。闽南黄牛则分布于福建东南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耕地复种指数高,对黄牛役力要求高,促进了闽南黄牛优良品种的形成和改良。这些地方品种对福建省畜牧业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福建省 品种试验 作物 品种鉴定

内容

第一节 品种
  福建省地处亚热带丘陵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各异,在自然生态上形成若干小区。经历代劳动人民精心选育,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地方畜禽品种;同时在各个历史阶段都从国内外引进不少优良畜禽品种,丰富本省畜禽品种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部门分别于1956~1961年、1974年和1982年对畜禽品种资源进行过调查,现已查明地方品种有26个,引进畜禽品种有29个。
  一、地方品种
  福建省地方品种共26个,其中马1种,牛3种,山羊2种,兔1种,猪8种,鸡3种,鸭5种,鹅2种,火鸡1种。见表2-1。
  具有代表性和特色,对本省畜牧业经济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马
  唐、宋年间福建泉州等地设有官办养马场。明、清时期,为了提供战马,也有养马。金门岛即为饲养战马之所。沿海地带的福清、莆田、晋江、泉州、同安、漳浦一带饲养数量较多,同安的马巷,即为马匹交易市场。据1949年统计,全省有马0.86万匹,驴0.1万匹,骡0.27万匹,合计为1.23万匹,主要用途是作为运输动力。新中国成立前,在福厦路上,作运输用的马车队沿路可见。在第一辆马车上有一人领队,每辆车的马缰绳系在前车之尾,每车挂一小油灯,车尾的一辆亦有一人卧于车上,以管理车队,每队约有七八辆。后因运输工具机械化,马匹数量逐渐减少。
  晋江马是福建具有代表性的马品种,产区在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狭长地带,属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为暖一、二级半旱湿全年重旱副区。
  该地区地少人多,复种指数较高。粮食作物一般是一年三熟制,如稻、稻、麦(或油菜、豌豆)连作,旱作地区以甘薯为主。经济作物种类多,以花生、大豆、甘蔗等为主。由于产区缺乏大面积草场,马匹只放牧于田边隙地及未开发的海滩地。农副产品如干花生蔓、甘薯蔓等,为马的主要饲料来源。一般在使役期间,每日加喂麸皮1.50~2.50公斤。
  晋江马品种的形成,难于查考。《安溪县志》记载明嘉靖壬子年有关相马术的内容。晋江县施世禄等人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龙湖宫立的《龙湖祈雨颂电碑记》上日:“……茸鞠诸茂草也,爰涂圣两万新马……”。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东石蔡永谦著的《西山杂志》载有:“相传唐乾符(874年)时,东石林灵仙为避黄巢入闽,率家族驱车北走至此,见绿茵铺地,松林苍郁,即搭茅栅憩息牧马,故有马栅之称”(此地现为晋江县永和乡马栅村)。据以上记载,晋江马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晋江马由于长期饲养在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生活环境中,成为能抗高温、高湿的特殊品种,适应农区的多种用途,如骑乘、拉车、水田旱地耕作及垫栏、积肥等,而且耐粗饲,抗病力强。
  据1984年养马专家来闽鉴定,它有别于西南马与蒙古马。晋江马是兼用、轻型马种,母马平均体高为124.30厘米,公马为125.00厘米,骟马为130.00厘米;体长率为100.38~101.29%,肢长率为56.94~58.40%,尻高率为96.92~101.29%;母马平均体重为284.20公斤,公马为274.10公斤,骟马为295.80公斤。毛色以枣红为主,青毛次之,尚有少量其它毛色。幼驹阶段生长发育较快,2月龄体高已达成年的71.60%,体长、胸围达成年的61~77%;两岁其体高、体长、胸围已达成年的93.50%以上。
  一般一岁半开始套车调教,两岁正式使用。成年马用胶轮马车运载1吨货物在沙土石公路上运行,时速可达5.7公里;短途运输每乘可运载1.5吨货物。晋江马一般不钉蹄铁,以利于水田耕作,每天可犁水田4亩左右或旱地6亩。使役后30分钟,可恢复正常生理状态,乘骑速力,快慢步结合,可日行70~80公里,时速为8公里。
  (二)牛
  中国秦岭和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有家猪、家犬、水牛的遗骸出土,即在六七千年前就有饲养水牛。福建省1949年有耕牛54.5万头,其中黄牛32.2万头,水牛22.3万头。
  福建省旱作为主的丘陵地区以饲养黄牛为主,水田为主的地区由于土质粘重,多饲养水牛。1.闽南黄牛
  闽南黄牛产区在福建省东南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海拔50~300米,属于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产区草场多,山地坡度小,便于放牧;土壤肥沃,盛产水稻、小麦、甘薯、花生、大豆、甘蔗、豌豆等。产区丰富的花生蔓、甘薯蔓、蔗尾等农副产品,为闽南黄牛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产区耕地复钟指数高,对黄牛犁耕、榨糖、挽运等役力要求高,对于牛种的选育极为重视。这对闽南黄牛优良品种的形成和改良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据1990年末统计,总头数25万头,其中73%分布于福州至厦门公路两侧。漳州的市尾、漳浦的城关、南安的官桥等牛圩规模较大,对闽南黄牛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历史上闽南黄牛的流转规律为“生在闽南,养在惠安,用在莆仙,死在福州”。
  闽南黄牛体态结构良好,发育匀称,体型紧凑,肌肉丰满,是本省优良的役肉兼用型牛种。成年公牛体重298.36±43.75公斤,体高118.67±4.02厘米,体斜长123.98±6.03厘米,胸围165.27±9.95厘米,管围16.78±0.7厘米;成年母牛体重245.09公斤,体高111.00±4.75厘米,体斜长118.53±6.53厘米,胸围153.20±6.48厘米,管围15.37±0.90厘米;成年阉牛体重318.3±36.1公斤,体高、体斜长、胸围等均比成年公牛大5厘米左右。丘陵地区的黄牛,体高和胸围比平原的略小。
  母牛多呈土黄、草黄或红黄色,少数为黑色;公牛为黑色或脊背黑色,其它部位呈红黄或土黄色。除黑色者外,公、母牛腹部色浅,呈灰白色,尾毛色深。阉牛毛色近似母牛,头稍长,眼微突,面平清秀,角圆锥状,八字分开,向前上方弯曲。公牛颈粗短,肩峰发达,峰高13~18厘米,厚14~16厘米;母牛颈细长,微有皱纹。公母牛皆有垂皮,最宽处达18~20厘米。胸部发达,背腰平直,尻微斜,四肢结实,蹄黑而圆。
  小母牛8~10月龄、小公牛1岁时性成熟。一般母牛在1岁以后、公牛在1岁半以后开始配种。未妊母牛全年皆可发情,但饲养水平和使役程度不同,对发情有所影响。据对153头母牛调查,在6~8月份发情的占45.00%,2~4月份的仅占14.90%,母牛发情周期为17~25天,其中19~20天的占71%,发情持续期为1~3天,以1.5~2.5天的居多,占63.40%;妊娠期为280~295天,初生畜为16~25公斤,产后1~2个月再发情;繁殖率为33.14~36.30%。犁耕挽力相当体重37.1~42.1%。18月龄屠宰率52.93%,净肉率44.85%,每增重一公斤需可消化蛋白1198.95克,净能20178.17千卡。闽南黄牛抗热系数达82.56±5.87,具有明显的抗湿热、抗焦虫和耐粗易肥等特点,全省各地当作种畜和役力广泛使用,而且还调售往广东、江西等地。其主要缺点是体型偏小,且不一致,尾尻尖斜。
  2.福安水牛
  福安水牛产区属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气候温和,海拔在200米以上。水牛多放牧于溪边、草滩、村庄附近水草丰富的缓坡地。所产犊牛多出售到浙江的平阳、泰顺供挤奶之用。
  福安水牛属沼泽型役用水牛,体躯高大,四肢粗壮,肌肉丰满结实,皮毛以青黑、青灰为主,跨下与胸前有一“V”形灰色带,额宽平,角架粗呈弧型向后内弯曲。成年公牛平均体重523公斤,体高129.1厘米,体斜长147厘米;成年母牛平均体重456公斤,体高125.1厘米,体斜长141厘米;阉牛平均体重556公斤,体高131.3厘米,体长151厘米。福安水牛胸部发达(胸围指数150~170%),骨骼粗壮(管围指数17~19%),体高与体长几乎相等,所以役力强而耐久。
  福安水牛2岁开始成熟,性周期30~35天,持续期2~4天,部分母牛常见“静默发情”。一般在开始发情后20小时给以配种。母牛虽全年可以发情,但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秋季配种,受胎率达73%,妊娠期长达330天,福安水牛以役用为主,公牛平均挽力145公斤,阉牛平均挽力158公斤,最大挽力可达275公斤,平均每头役牛负耕60亩。
  福安水牛性情温和,容易调教,一般4岁开始正式使役,5~12岁劳力最强,饲管得法可使用至20岁。福安水牛泌乳期为150~300天,泌乳量375~600公斤,平均日产乳2.66公斤,最高达4.75公斤。淘汰老残牛平均屠宰率为44%,净肉率32%,但阉牛屠宰率可达67%,净肉率达37%。
  福安水牛耐粗,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四季均可放牧饲养,是本省土壤粘重区主要役力。但由于缺乏有计划系统选育,近亲早配现象普遍,同时存在斜尻、后肢软弱及两腿距离狭窄等缺点。
  3.福建黑白花奶牛
  福建奶牛业的发展,起源于福州、南平、福安、福清、三明等奶牛场的原始基础牛群。据1958年9月调查。福州市除国营农、牧场及农业院校饲养的300多头牛外,私人分散饲养的共有2543头。其中盖山690头,鼓山877头,台江197头,仓山199头,鼓楼266头,新店209头,洪山105头。
  据老饲养户陈金铨老人讲述,19世纪中叶,外国传教士来福州后,需吃牛奶,利用本地黄牛挤奶供应。逐渐发展为养奶牛户挤奶出售。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以前,群众利用本地黄牛,早晨牵至饮户门口挤奶。但产奶量低。每天仅能挤奶1.5~2公斤,最多不过2.5~3公斤。光绪十四年(1888年),英籍医生连尼(译音)与荷兰籍太兴(译音),引进一批荷兰牛及少数爱尔夏牛(红白花毛色,群众称它的角为“龙角”)共约30头,内有公牛1头,在仓前山下庙设牛奶房,挤奶出售。当时饲养工人均为本地人。陈金铨即为饲养工人之一。公牛放牧时,与本地黄牛偷配,其后代牛奶量提高很多。但当时外国人垄断奶牛业,禁止与本地黄牛交配,因之当时杂交奶牛很少。
  民国7年(1918年),英国人连尼回国,将该批牛高价售予仓前山观音井“积善堂”药店主人高泽,继续经营。杂交奶牛数量逐渐增加,到民国13年以后,高泽将这批奶牛陆续售予附近农民,杂交奶牛数量才多了起来。
  民国17年,省农村电化部从青岛引进5~6头荷兰牛。民国20年以后,许多在外学生由上海带回荷兰杂种奶牛,教会所办学校(如协和职业学校、协和大学等)亦从外国引进荷兰牛。
  民国36年,国民政府行政院救济总会把接受联合国救济总会赠送的奶牛,拨给福州80余头,共有荷兰、短角牛、更栅、爱尔夏等4个品种,饲养于协和职业学校、农业改进处农事试验场、前柴井医院及马尾教堂等处。因这次进的公牛较多,开始对外配种,在杂交繁殖上起很大作用。1949年初,国民党军队曾从青岛运来纯种荷兰牛10余头,后因患焦虫病,死亡殆尽,其对福州黑白花奶牛无影响。
  1953年,省属福州畜牧场从南京乳牛场引进纯种荷兰牛(两头公牛)后,福州市畜牧场又从南京引进荷兰牛。杂交奶牛的生产性能有很大提高,而且较纯种牛更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群众为此饲养许多杂交种公牛,进行配种繁殖。
  黑白花奶牛杂交代数已很难查考,根据群众的习惯,认为第一代杂交牛的尾端、额、腹等部位有白斑块出现,称为“半翻仔”。到第二代,白斑块增多且更明显,群众称为“土山仔”。再用纯种公牛杂交的第三代,其毛色完全与荷兰牛相似,群众称为“翻透”。若公牛品种不好,不如上述典型,即使三代以后,亦会变差,群众称为“翻倒退”。由于杂交所用公牛有纯荷兰牛,有爱尔夏牛,有杂交公牛,在本地黄牛中,毛色也不一致,有黑、黄、红等毛色,故在其杂交后代中,毛色也很不一致,大部为黑白花、红白花、黑色,有少数白斑块及红色有白斑块的亦不少。自民国36年引进爱尔夏等种牛后,红白花牛增加更多。因之,在外形上很难确定其杂交的血统组成,杂交的牛,不仅在外貌上有显著变化,在产量上也有很大提高。
  为加速奶牛业发展,1956年,福建省从英国引进4头纯种荷兰牛,饲养于省畜牧兽医总站,对外配种,群众反映很好。1983~1985年,从西德引进两批共217头牛,分配南平、福州、三明、永安、漳州、莆田及福建农学院等奶牛场饲养。1984年,从丹麦引进53头黑白花奶牛,建立南平市乳牛良种繁殖场。
  福州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不仅是引用杂交的结果,在饲养管理上也起很大作用。福州四季常青,冬季也有青草。加上奶牛几乎是分散饲养,一户只养一二头。清晨牵到饮户挤奶至上午9时,而后由小孩牵出放牧。由于一人只管一二头,可在田埂上选好草吃,晚上还加喂60~100斤青草,四季皆如此。补充的精料不多,产奶期只喂二三斤麸皮,晚间给饮一桶泔水。由于青草吃得多,发育很好,加上管理细心,牛体清洁,都有助牛提高生产性能。
  由于不断引进纯种黑白花奶牛进行改良杂交,杂交牛的体型外貌与纯种黑白花奶牛相似,已无其他毛色出现,产奶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杂交初期,牛的产奶期仅9~10个月,最短的为6个月,最长达19个月。据1962年福州奶品厂149头次牛的统计,10个月产奶期平均为1790公斤,1990年,全省平均已达3000公斤左右。
  (三)羊
  福建省属丘陵山地,坡度陡峭。土壤酸性,草质较差,但饲羊尚能适应。福建养羊历史,难于查考。本省所饲养皆为山羊。引进绵羊饲养均未成功。1959年,引进新疆细毛羊60头。饲养于省闽侯雪峰种畜场。“文化大革命”后期该场停办,这批羊移交给顺昌县洋口公社饲养,至公社改制建乡后全部淘汰。1959年和1965年,曾两次从浙江嘉兴地区引进湖羊,因不适应放牧,陆续淘汰。
  本省山羊主要分布在戴云山脉两侧及沿海各县、市。龙岩及建阳两地区群众极少养羊。福建山羊以福清山羊及戴云山羊两大地方品种为主。
  1.福清山羊
  福清山羊产区位于东南沿海,属南亚热带气候区。产区农作物以甘薯、花生为主,为养羊提供了丰富的饲料。群众称该羊为花生羊,已有丰富的选育经验。其选种要求是:细耳,颈长面大草门(下颔)宽;乌龙背,锅底肚,四脚高,体躯长,背腰平直臀部宽;角门(角间距)密,胎数多,布袋奶。由此促进了优良品种的形成。
  福清山羊的特点是皮薄而嫩(呈浅兰色)、肉鲜,膻味小,可以连皮烹食。该羊繁殖能力强。据103胎产统计,胎产单羔的占23.30%,双羔的占73.79%,三羔的占2.91%,产四羔及五羔的亦有出现。羊头略呈三角形,耳薄小,角分别先向后再向外弯曲,亦有无角者;无角羊占22.91%。额下都有一撮胡子,毛色一般为深浅不一的褐色或灰褐色。颜面鼻梁上有一近三角形的黑毛区;再从颈脊延伸,成一带状黑色毛区。俗称“乌龙背”。四肢在膝、跗关节以下毛黑色。腹下毛色深浅不一,群众喜为黑色,称为“锅底肚”。公羊肩胛部及跗关节上都长有长毛,成年母羊体高49.11厘米,体斜长55.14厘米,体重25.98公斤;公羊平均体高53.38厘米,体斜长58.26厘米,体重27.88公斤。福清山羊前期生长发育较慢,8~10月龄增重较快,3月龄性成熟,4~5月龄体重达15公斤以上开始繁殖,年繁殖率为170%。双羔平均初生重1.34公斤。母羊使用年龄为8~12岁,最长的达15岁。福清山羊宰食一般不剥皮。屠宰活重在20公斤左右,去势公羊一岁半体重可达50公斤。屠宰率公羊(带皮)为55.89%,母羊为47.6%。
  2.戴云山羊
  戴云山脉位于福建中部,由北向东南方向延伸,最高山峰海拔1800米以上,大部分山峰海拔600~1000米,高山与丘陵交错。该地区属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山岭起伏,山陡坡大,坡度多在20~45°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6~21℃,最高气温可达38.6℃,最低气温为6.3℃。春季阴雨绵绵,夏季高温高湿。全年雨量约60~70%集中在5~9月间。
  戴云山羊终年放牧,一般10~40只一群。可在30~60°的斜坡放牧、采食;放牧时遇雨,仍可吃草如常;在沿海滩地亦可放牧;有的地方采用绳缚定点放牧或舍饲。冬季放牧归来,需补喂甘薯藤等。冬季至春节前后,为宰羊季节。
  养山羊是戴云山区农民的主要副业之一,产区农民有着悠久的养羊历史。据《惠安县志》记载,明嘉靖九年(1530年),该县就有:“羊喜群,以瘦为病,畏霜,晚出早归。邑瀕海,多旷土,无虎之害。畜羊多。冬草食之,壮实,贩人他郡为多”的记载。可见,400多年前,惠安养羊业就很发达。这种羊不畏暴雨,雨天照常放牧。据养羊专家鉴定,闽省山羊膻味小,可连皮食用。
  戴云山羊的毛色以全黑为主,亦有少数褐色,白色极少见。体躯结实,四肢健壮,头狭长,呈三角形;有髯有角,角向后侧弯曲,公羊角较粗大;少数羊颔下有两个肉铃,有铃者一般无角;背线平直,体躯前低后高,臀部倾斜,尾短小上翘;乳房发达,乳头一对。沿海山羊的体型与体重一般比山区的略大,沿海的成年公羊体高为54.94厘米,体长55.41厘米,胸围69.61厘米,体重33.24公斤;母羊分别为50.01厘米、54.25厘米、68.06厘米、29.15公斤。而山区的成年公羊体高为49.20厘米,体长55.70厘米,胸围66.30厘米,体重23.60公斤;母羊分别为48.00厘米、55.80厘米、66.60厘米、24.30公斤。
  (四)猪
  福建养猪的历史已很悠久,闽侯县昙石山遗址已有猪骨出土,至今有四五千年。泉州湾挖掘的古船中遗有猪的头骨,初步判定为华南小耳猪。
  福建猪种较为复杂,大概分为三大系:一为华南小耳猪系,分布于本省西南至闽南一带,槐猪为其典型代表;二为华中型系,分布在武夷山脉地带,武夷黑猪为其代表;三为江海型系,分布在福州地区,福州黑猪为其典型代表。闽东北地区受浙江省平阳、泰顺猪种的影响。在华南型与江海型交界地区,受两大系杂交影响而形成莆田黑猪,分布在莆田、仙游及惠安、安溪、福清等县的部分地区。
  1.槐猪
  槐猪属于华南型猪种,产区为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气候温暖。新中国成立前,山区交通不便,大量农副产品难于外运,当地人民用大米、细糠、甘薯等高能量的饲料喂猪,促进猪的脂肪沉积,为了防御兽害,多采用柜式圈养,终年舍饲。由于猪油是当地人民的主要食油,加上山区交通不便,集市较分散,当地农民喜欢养生长周期短、便于贩卖的小型早熟猪。在选种上选择体短胸宽、早熟易肥及性格温顺的猪种,经长期培育而形成早熟易肥、边长边肥、肉质细嫩、产脂量高的脂肪型猪种。
  槐猪全身黑色,头短而宽,额部有横行皱纹,腹大下垂,臀部丰满,大腿肥厚。成年猪多为卧系,属小型早熟、脂肪型猪种,体格较小。成年公猪平均体重62.29公斤,体长107.06厘米,体高53.18厘米。成年母猪平均体重65.17公斤,体长105.60厘米,体高48.09厘米。5月龄前和11月龄后生长较快。6~10月龄生长较慢。采用每公斤混合料含消化能2897~3070大卡的饲养水平,龄期平均日增重223克。槐猪性成熟早,60日龄的小公猪即可爬跨,公猪一般8月龄初配,母猪4月龄开始发情,6~8月龄初配,一般有5~6对乳头,平均每胎产仔7.4头。断奶成活7.2头,初生头重0.6公斤,断奶时平均头重9.3公斤。
  早熟易肥、边长边肥是槐猪最大特点。60日龄小猪已可沉积板油90克,4月龄脂肪量占胴体14.5%,6月龄占17.00%,10月占23.37%。平均体重73公斤的肥猪,屠宰率74.91%。背膘厚5.22厘米,皮厚0.34厘米,板油重3.91公斤,板油占胴体重7.1%。胴体肉脂比例1:1.68,骨骼只占胴体重的5.32%,因此槐猪是调制“烤猪”的好材料。广东潮汕的商人,到产区收购仔猪,作烤猪之用。但槐猪生长较慢,个体差异较大,须加强选育。
  2.莆田黑猪
  莆田黑猪主产于莆、仙两县。分布于泉州地区各县。该品种据说是当地从福州地区引入的“大耳猪”(又名广本、莒溪本、山里本)及闽南引入的“小耳猪”(又称老鼠耳)。两者杂交,选育,逐渐形成的。
  莆仙地区有“山区养母猪,平原养中猪,沿海养大猪”的习惯,为的是充分利用各地不同的饲料资源。因此,圩场出售中猪,成为该地区猪市交易的一个特点。产区农业生产发达,复种指数高,靠养猪以解决肥源。多饲养母猪可垫栏积肥。由于人多地少,饲料紧缺,故长期来喂猪以青绿料(占日粮40~70%)和农业副产品为主。莆田猪是在低饲养水平情况下形成的猪种,具有耐粗性好,早熟,耐湿热、温驯及繁殖力高的特点。所繁殖仔猪调运各地,深受欢迎,平均每年输出10多万头猪苗。
  莆田黑猪体型中等。成年公猪平均体长131.5厘米,体高79厘米;成年母猪平均体长116.99厘米,体高63.9厘米,被毛稀疏呈灰黑色,头狭长,面微凹有深的菱形额纹,耳中等大、薄而向前倾斜;背腰平或微凹,后躯稍高,体躯丰满,肚大下垂。小公猪4月龄性成熟,6月龄正式配种。母猪3~4月龄开始发情,6~7月龄体重25~35公斤时初配,平均胎产仔9.73头,平均初生重0.85公斤,60月龄平均体重7.63公斤。
  肥育性能:据测定,经213天肥育,出栏平均体重为84.85公斤,平均日增重311.00克,每增重1公斤消耗混合精料5.02公斤、青绿饲料3.69公斤。活重89.40公斤的肥猪,屠宰率为69.89%;背膘厚3.75厘米;皮厚0.5厘米,皮重3.83公斤,占体重的13.09%;腹脂4.91公斤,占胴体重的7.86%;瘦肉率为40.64%,肉脂比例为1.16:1。
  莆田黑猪长期来大量与长白、苏白、中约克、杜洛克猪进行经济杂交,均取得较好的杂种优势,每年可向各地提供30~40万杂交瘦肉型猪苗,经济效益较高。
  3.闽北花猪
  闽北花猪的产区为亚热带农业气候区,位于武夷山、戴云山两大山脉间的谷地、丘陵地带。产区农民用稻谷等农副产品养猪,然后把仔猪或菜猪等运销外地。从而形成以粮养猪、以猪外销的生产方式。群众要求仔猪早熟易肥,当年出栏。据说,闽北花猪是由当地的一种小型花猪与放竹排人从江西带进的花猪杂交后形成的。但主要应是由产区群众根据生活习惯及高能量饲料、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这种早熟易肥、肉质细嫩、富含脂肪的地方品种。
  闽北花猪被毛细、稀、短,头中等大小,额有深浅、形状不一的皱纹,耳前倾下垂,颈短厚,背腰宽,背多凹陷,腹大下垂,臀宽而稍倾斜。毛色为黑白斑块相间,分布不很一致,有的除四肢、腹下部及尾端为白色外,其余均为黑色;有的胸部、腹部、肩胛部和四肢、尾端均为白色;有的肩部有宽窄不一、两侧相连或不连接的白色环带,俗称“花背甲”。
  据测定,6月龄后备母猪的平均体重为30.59公斤,体长77.16厘米,若饲养粗放,体重、体尺可能都达不到此值。闽北花猪中的母猪一般在产3~4胎后体型才稳定。
  成年母猪平均体重83.90公斤,体长113.00厘米,体高58.70厘米,胸围102.20厘米;成年公猪平均体重78.10公斤,体长110.90厘米,体高63.30厘米,胸围102.40厘米。
  公猪性成熟较早,3月龄左右即有性行为,一般在5~6月龄开始初配。母猪在发情7~8次后,即8月龄、体重40公斤左右开始初次配种。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为7.5头,经产母猪的平均产仔数为8.77头;每头平均初生重0.66公斤,30日龄窝重为32.02公斤,60日龄断奶窝重为70.8公斤,哺育率达90.30%。
  在青、粗饲料为主的饲养条件下,肥育猪从平均体重8.30公斤开始,至66.30公斤长成,平均日增重212克,每增重1公斤需青料11.63公斤、粗料3.57公斤、精料2.23公斤,约折合5个燕麦饲料单位,在以米汤、剩饭和泔水为主的饲养条件下,增重较快,饲养6个月,体重达75.90公斤,可出栏上市,每增重1公斤消耗精料1.84公斤、青料2.73公斤、粗料1.34公斤,约折3.29个燕麦饲料单位。在不限量饲喂混合饲料(组成为45%稻谷粉、30%麸皮、20%糠饼和5%鱼粉或黄豆粉,另加2%石粉和1%食盐)、上下午各投喂一次青饲料的条件下,平均日增重367克,每增重1公斤消耗精料4.79公斤、青料1.82公斤,折合4.30个燕麦饲料单位。
  平均体重为61.10公斤的肥育猪,其屠宰率为72.34%,体重为96.60公斤的肥育猪,屠宰率为75.16%,据7头肥猪的屠宰测定,3头平均体重76(74~78)公斤,屠宰率为69.80%,背膘厚5.5厘米,腹脂占胴体重8.9%,后腿占胴体重的26.67%;4头平均体重为100.63(87~111)公斤的肥猪,屠宰率为71.10%,背膘厚6.50厘米,腹脂占胴体重的9.00%,后腿占胴体重的25.93%。
  4.福州黑猪
  福州黑猪主要产于福州市郊区、县,该地区为丘陵坡地及冲积平原。耕作制一年三熟。郊区大量种植蔬菜,为养猪提供丰富的青绿饲料。城市加工业提供大量的副产品,如米糠、麸皮、酱渣、酒糟、豆渣、麦芽糖糟等,增加饲料的多样性。郊区妇女每日清晨入城市收集泔水,挑回喂猪,获得饲料的多种营养成分,有利于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
  该猪种的来源难于考查,其体态结构及生长性能与闽南、闽北的猪种有区别。据养猪专家陈效华教授鉴定,它是属于江海型的,与浙江的虹桥猪、台湾的桃源猪相似。但有的学者认为是华北型猪种。
  福州黑猪的繁殖性能好。据调查,3胎以上母猪平均产仔13.88头,科研单位测定平均12.18头。母猪的泌乳性能也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在鼓山乡茶会大队猪场测定,母猪泌乳高峰期在分娩后30~60天时。市郊横屿、鼓山一带是母猪产区,所产仔猪供附近各县需要。
  原有福州本地黑猪虽然繁殖能力较强,但肥育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1951年,福州畜牧场用巴克夏、约克夏公猪在横屿乡与当地母猪进行经济杂交试点工作,其杂交后代颇受欢迎,农户自动选留黑色杂种小母猪做种。1964年,由福州市家畜育种辅导站、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和福建农学院等单位,在群众选育的基础上,对含有部分巴克夏和约克夏血统的杂种猪进行选育。1973年,由省农业局畜牧组、省农业科学实验站畜牧组、省农林大学畜牧兽医系、福州市农科所及福州市北部畜牧场等有关单位组成福州黑猪育种协作组。1975年,福建省科委正式下达福州黑猪品系选育课题,经过协作组的共同努力,分别建立福州黑猪3个品系,即“320”亲缘群、全能品系及快长系,并在福州市郊区建立试验示范及推广点。经多年扩群繁殖、系统培育,形成现在的福州黑猪。
  福州黑猪体型较大,被毛稀疏、黑色,头大小适中,面微凹,额有较深的菱形皱纹,耳大下垂,胸较深,背宽平或微凹,腹大稍下垂,四肢坚实,乳头7~9对(9对的占调查数的55.56%)。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87.97公斤,体长164.04厘米,胸围130.71厘米,体高86.66厘米;成年母猪平均体重172.77公斤,体长150.89厘米,胸围126.04厘米,胸围126.04厘米,体高76.97厘米。性成熟较早,80日龄小公猪睾丸切片可见到成熟的精子。群众使用一般公猪在5~6月龄、体重50~60公斤时配种,母猪在6月龄、体重50~60公斤时初配。福州黑猪的繁殖性能较好,1984年前后,省农业院校等3个单位测定,初产母猪平均产仔10.16头,初生窝重11.92公斤;经产母猪分别为12.18头,11.74公斤;60日断奶时,初产的平均窝重108.25公斤,3胎以上的为135.51公斤。在农村饲养条件下,初产的产仔9.49头,3产以上的为13.88头;初产的20日龄仔猪窝重为36.42公斤,3胎以上的为42.21公斤。群众采用陆续断奶法,因而断奶窝重难以测定。
  福州黑猪肥育性能在中等饲养水平下,平均日增重400~500克,每公斤增重耗精料3.50~3.90公斤。在营养水平稍高时,每公斤混合精料含消化能2.8兆卡,可消化蛋白质18%,日增重可达589克。肉的品质方面,据对7~8月龄、体重80~90公斤的肥育猪屠宰测定,平均屠宰率为72%,背膘厚3~3.57厘米,眼肌面积为21~25平方厘米,平均瘦肉率为47.20%,脂肪率32.47%,皮重、骨重分别占胴体重的11.31%、9.02%。
  80年代以来,福州黑猪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种畜数量日益减少。在本省生猪生产中已不起作用。
  (五)家禽
  养鸡、养鸭是家庭的主要副业,也是肉食来源之一。福建养禽的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饲养经验,群众自发选育不少地方优良品种。在人工孵化上采用桶式孵化,以炒稻谷或木炭为能源,至雏出壳前一周左右,即运至销售地,边出雏、边出售。这种“漂蛋”法为本省劳动人民所创造。又如番鸭与当地家鸭实行人工辅助配种,提高受精率至60%左右。至于地方良种鸡有河田鸡、白绒乌骨鸡;鸭有金定鸭、山麻鸭、莆田黑鸭、连城白鸭;鹤有长乐灰鹅、闽北白鹅;及番鸭(3种)、火鸡(2种)等。新中国成立前,鸡多为户养,而鸭已群养。福建多水田、河渠,有许多牧鸭场地,利于养业鸭的发展。1.白绒乌骨鸡
  白绒乌骨鸡生产区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属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
  主产区系广阔的沿海冲积平原,河流交错,水域广阔,渔业繁盛,农渔产品丰富多样;海上交通发达,对外贸易频繁。本地区人口密度很大,农牧业发达,养鸡是其中的重要家庭副业。由于白绒乌骨鸡性情温顺,不善飞跃,特别适于城镇居民圈养,而且鸡价较高,除作营养补品外,在厦门、泉州市均有收购,供制药之用,促进了该鸡种发展。
  据考证,福建饲养白绒乌骨鸡历史悠久。《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福州“……有一异事,足供叙录。其地母鸡无羽而有毛。与猫皮同。鸡黑色,产卵,与吾国之卵无异,宜于食”。并注明:“干杂里克经福州时,亦言有些鸡,谓(其无羽,与吾辈之母鸡异,仅有毛,类羊毛)此种鸡中国各处几尽有之,有名曰丝毛鸡,或乌骨鸡”。数年后,干杂里克至福州时,言及周围30里,“其地公鸡较他处为大,母鸡色白如雪,无羽而有毛,类羊毛”。时间都在14世纪。
  此外,《福建通志•物产志》、《福建近代民生地理志》等书,以及罗源、长乐、闽侯、永泰、莆田、同安、厦门、龙岩等县、市志,均有饲养该鸡的记载。多称白绒、绿耳、肉骨俱黑者为良。
  白绒乌骨鸡的外形与普通家鸡有明显不同,可分为:
  雪白羽:成鸡不论雌雄,全身羽毛均为白色。
  丝绒毛:除翅羽和尾羽外,全身羽片因羽小枝的尖端没有羽钩而分裂成丝绒状;翅较短,羽片末端常有不完全的分裂;尾羽不发达,公鸡无镰羽。
  乌黑体:笼统而言,从眼、嘴、躕、趾以至口腔、舌部、皮肤、肌肉、骨骼和内脏都是乌黑色,但实际上乌黑的部位和程度有些差异、李时珍《本草纲目》谓,乌骨鸡“有骨肉俱黑者,但观鸡舌黑者,则骨肉俱乌,入药更良”。说明其肉骨的颜色不尽一致。
  荔枝冠:鸡冠为暗紫色的复冠。母鸡冠小,略呈扁圆形,多数在前端或中部有一凹陷的皱褶,皮面有似荔枝形的粒状突起或皱褶,群众称为荔枝冠。公鸡冠与母鸡冠形同而体大;形似木耳突出于额部。配种的公鸡与产卵的母鸡,冠色较鲜红。
  青铜耳:耳垂为暗紫色,并现出青铜样的蓝绿色彩,后备公母鸡最为明显;公鸡配种及母鸡产卵时,为暗紫色。
  橄榄头:一般头顶有瘤状隆起,群众称之为“橄榄头”或“葫芦”。雏鸡最明显,触之柔软如肉瘤,有人认为该鸡不好饲养,其中重要原因是公鸡相斗时易啄破肉瘤而破骨伤脑,导致死亡。
  缨毛顶:头顶有一丛缨状冠毛。群众喜欢冠毛长密、蓬盖整个头顶的所谓“凤头”鸡,冠毛大小与额骨隆起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连毛胡:下颌连同两颊生有如胡须样的细毛,依多少、长短而分为“大胡”、“小胡”;有胡须的一般无肉垂或肉垂很小,无胡须的都有较小肉垂,其颜色与鸡冠同。
  多毛脚:踱部外侧至第四趾生有浓密的小羽,形如毛扇。
  五六爪:每脚生五趾。有的从第一趾再生一趾,成为六趾,群众多喜欢六趾的,俗称十二爪,白绒乌骨鸡的第一趾与普通家鸡不同,连同其分趾均不着地。
  据测定,成年公鸡平均体重1.81公斤,最高可达3公斤;成年母鸡平均体重1.66公斤,最高可达2.7公斤。以泉州白绒乌骨鸡的体型最大,尤以公鸡最突出,其次是厦门,莆田的体型最小。
  该鸡的生长速度前期较慢,至6月龄时,平均日增重9~10克。该鸡有较强的就巢性,一般年产蛋120~150枚,个别的可达200枚。平均蛋重46.85克,平均纵径5.23厘米,横径3.89厘米,蛋形指数为74%,蛋壳为浅褐色。
  供肉用的多为淘汰鸡。供制药用时不放血,先用白酒灌醉,用热水闷死、拔毛,剥去皮肤和皮下脂肪,开膛取除内脏(包括腹油),最后砍去头脚。浸泡酒中,其后加工制成各类补品。用这种方法屠宰处理后,利用率只占活重的48.18%,其中公鸡为51.29%,母鸡为45.27%。
  据9只7月龄未配种的公鸡与未产蛋母鸡的屠宰测定,不去头脚、腹油,其平均屠宰率为63.46%(公鸡为67.74%,母鸡为57.14%)。
  白绒乌骨鸡不仅肉嫩味鲜,而且具有滋补和特殊的药用价值。中国早就用该鸡入药,配成许多古方药,如青蒿乌鸡丸、小乌鸡丸、大乌鸡丸、金莲子丸、唐氏乌丸等,治血虚不孕诸症,驰名中外的中成药“乌鸡白凤丸”和中药酒“白凤酒”,就是用该鸡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据中国药典记述,乌鸡白凤丸有益气养血,调经止带的功能,主治妇人瘦弱,经血不调,崩漏带下。又据《中药志》记载,带骨的鸡肉加适量的黄酒,密封隔水蒸酥,配合其它中药,有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的功能:主治劳热、消渴、遗精、带下、久痢等症。此外,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均谓,乌骨鸡宜用于肝、肾血分之病,能补虚劳羸弱,治消渴、心腹痛、贼风痛、遗精白浊、脾虚滑泄,益产妇,治妇人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症,以及大人小儿下痢。
  2.河田鸡
  河田鸡主产于闽西各地,以长汀、上杭为主要产地。鸡种来源,难于查考。产区属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平均海拔300~400米,与邻近地区有高山阻隔,以往交通极为不便。但群众养鸡颇有讲究。该鸡以放牧为主。饲养户下地劳动,常将鸡带往放养,让其自由觅食。
  河田鸡有大架子和小架子之分。公鸡,大架子的较晚熟,4~5月龄,体重2公斤左右,尚未开啼,此时只翅、尾长齐,全身毛不全,皮肤裸露呈红色。小架子的4~5月龄时,体重1公斤,多已开啼,羽毛长齐。母鸡大架子的4月龄换毛,小架子的3月龄开始换毛。
  公、母鸡毛色不同。公鸡以棕红色为主,母鸡以黄色为主。公的镰羽不发达,与鞍羽相混,不易识别,为其特征;母的除主翼羽为黑色外,其余皆黄色,随年龄长逐渐变深黄。主翼羽及尾羽的边缘为黑色,远看似形成黑圈。鸡冠为单冠,与其他鸡种不同的是,在冠体部公的分裂成两枝,母的长出两冠尖,分列两侧。
  河田鸡年产蛋100枚左右,多的可达180枚;平均蛋重47.81±4.19克;蛋壳为浅褐色的占85.61%,灰白色的占14.39%。
  河田鸡的受精率很高,个别的可达100%。农村一个自然村一般只选留2~3头公鸡,养鸡户定期将母鸡送去配种,繁殖季节过后,公鸡即行阉割。据测定,种蛋受精率为82.97%,入孵蛋孵化率为67.75%,受精蛋孵化率为81.66%,河田鸡抱性较强,每年就巢6~7次。
  河田鸡主要供肉用。肥育的饲料是糠拌饭或糠拌煮熟的甘薯米或片,用碎米、糠麸、饼类、鱼粉等混合饲料育肥,料肉比例为3~3.5:1。据屠宰测定(公母各2只)120日龄活重为1500克的公鸡,半净膛屠宰率为80%,活重为925克的母鸡,半净膛,屠宰率为81.08%。另宰公母各一只,作肌肉副离测定,活重为1350克的公鸡,全净膛重801克,腿肌占全净膛重40.82%,胸肌占14.61%;活重为1250克的母鸡,全净膛700克,腿肌占全净膛重的36.61%,胸肌占10.36%,腹脂占3.50%;肌间脂肪厚1.12厘米,皮脂厚0.48厘米。公鸡未阉割,无腹脂。肌间脂肪厚0.24厘米,皮脂厚0.54厘米。杂交利用。1963年,曾引用奥平顿鸡与河田鸡杂交,所产一代杂种鸡,群众称之为平河鸡。可以保持河田鸡肉的品质,,出栏时间由150天缩短为130天,很受群众欢迎。目前,沿海一些县、市饲养的平河鸡达10多万头。
  河田鸡具有肉质细嫩、肉味芳香、肉色鲜白等特点,是销往香港的名贵鸡种,价列一等,但生长较慢。
  3.金定鸭
  金定鸭产区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区,几乎全年无霜。东南临海,海岸线长,海湾多,滩涂宽广平坦,水产品极其丰富。中心产区位于九龙江入海处的龙海县浒茂三角洲北角。海水咸淡交融,含盐量低(春夏季为0.04~13.50%,秋冬季最高为31.70%),营养物质丰富,滩涂底质松软,浮游生物及贝类、甲壳类、小杂鱼、三棱草、红树林等动植物繁殖旺盛。三角洲式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河流沟渠网织,盛产水稻等谷类,为养鸭提供丰富的饲料来源,成为理想的天然牧场。
  据考证,金定乡已有250余年养鸭历史。相传该鸭由闽西龙岩地区传入,经金定群众采取“三勤”(勤赶、勤喂、勤照顾)的饲养管理措施,海滩生态环境中,经长期人工选择形成的蛋鸭品种。
  1958年以来,厦门大学生物系在考察、总结金定养鸭生产经验的基础上,设立金定鸭科研站,与当地鸭坊协作,对该鸭遗传规律进行研究,制定“三选”(蛋选、雏选、亲选)的选种方法,建立繁育核心群,经过系统选育,使金定鸭成为中国优良的蛋鸭品种之一。
  公母鸭羽毛紧密迭实,富有光泽,防湿性强。母鸭身体窄长,结构紧凑,脚蹼橙红色,嘴甲和爪为黑色。羽毛赤麻色,似麻雀羽色;羽缘棕黄色,羽中部为长椭圆形黑褐色釉斑。背面黑褐色釉斑自躯体前部至后部逐渐扩大,颜色逐渐加深;腹面体羽的黑褐色部分较少,色亦较浅;颈部、喉部羽毛纤细,无黑褐色斑块;头顶部、眼前部羽毛有明显的黑褐斑块。
  公鸭头大颈粗,身体略呈长方形,嘴黄绿色,嘴甲、爪为黑色,蹼橙红色。头、颈上部羽毛为深孔雀绿色,具金属光泽,酷似野生绿头鸭,但无明显白颈环。后腰的背部及尾上、下部的伏羽深黑色,具有金属光泽。性卷羽4根,黑色。公、母鸭副翼羽均有紫蓝色的羽镜。雏鸭的绒毛为黑橄榄色。
  该鸭前期长势较后期稍快。据测定,空嗉雏鸭平均初生重47克,30日龄增重12倍,60日龄增重22倍,90日龄增重31倍,达1464克,全期平均日增重15.6克。公、母鸭差异不显著。成年公鸭平均体重1.73公斤,体斜长21.54厘米;成年母鸭体重1.76公斤,体斜长21.11厘米。母鸭开产日龄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晚的在120日龄,早的在88日龄,体重1620克时开产。鸭群长势良好的,见蛋一个月内全群产蛋。90~100日龄的公鸭即可正常配种。母鸭一般可使用3年,但生产价值和选育效果以二年龄鸭为最佳。
  金定鸭产蛋期长,换羽期间及冬季均可不休产。一般是边换羽,边产蛋,群众称之为“掺毛”鸭。一般情况下,养群鸭(400~500羽)每羽年平均产蛋260~300枚、金定鸭产蛋生物学年特别长,可达两年多。厦门大学科研站全舍饲66只,日粮为稻谷160克,鲜净海产贝类225克,饲养365天平均产蛋313.35枚,300枚以上的个体占3%;出壳后500天的母鸭平均产蛋305.5枚,350枚以上的占6%。放牧饲养的母鸭,产1公斤蛋需稻谷2.2~2.5公斤。
  金定鸭的蛋重平均72.20克,蛋形为椭圆,蛋形指数为1:1.45。蛋壳青色,壳膜厚而结实,韧性强,不易破损。据称,青壳蛋可入药。蛋可食部分占蛋重的89.03%,壳和膜占10.97%。蛋黄占可食部分的38.90%(来航鸡蛋黄占28.69%,—般麻鸭蛋黄占35~37%),水分占45.19%。
  金定鸭尾脂腺发达,占体重的0.202%(北京鸭占0.158%),羽毛防湿性好,有利于在海滩高盐分环境中保持羽毛丰满、光泽、干燥。该鸭耐粗食,抗病力强。1982年晋江县牧场附近发生禽霍乱,当地麻鸭大量死亡,而同一牧场的金定鸭却安然无恙。该鸭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是优良蛋鸭品种。
  4.山麻鸭
  山麻鸭古称新岭鸭,是福建省山区优良小型蛋用鸭种,中心产区在龙岩湖邦乡。该乡自明朝以来,就是闽西鸭苗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山麻鸭的来源目前还难以考证,但依地理环境、人口迁移和开发先后等历史资料综合分析,它从江西引进,应是无可争议。
  山麻鸭中心产区位于武夷山脉南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9℃,霜期3~5天,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山沟溪流纵横,梯田遍布,牧鸭水域面积颇广,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盛产稻米和其他农副产品,为山麻鸭的育成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山麻鸭经过山区生态环境的自然选择和当地人民的长期选育,逐渐形成善于奔跑、觅食力强、适应于梯田放牧饲养的蛋用鸭种。
  山麻鸭具有麻鸭的一般特征。公鸭喙青黄色,嘴豆黑色,虹膜黑色,蹠蹼为橙红色,爪黑色;头及颈上部的羽毛为孔雀绿,有光泽,有一条白颈环(部分公鸭没有);从前背至腰部羽毛均为灰棕色。母鸭羽色,据552羽统计,浅麻色的占64%;褐麻色的占22%;杂麻色的占14%。母鸭羽色类型虽多,但它们的喙、嘴豆、蹠、蹼及爪的颜色均相同,与公鸭颜色无异。
  成年公鸭平均体重1.43公斤,体斜长20厘米;成年母鸭平均体重1.55公斤,体斜长21.2厘米。公鸭110日龄性成熟。母鸭100日龄开始生蛋,年产蛋243枚,个别可达280枚,平均蛋重54.4克(初蛋重44~48克),群鸭公母比例多为1:25,其受精率为75.48%,受精蛋出雏率为90:10%。
  淘汰的山麻鸭作菜鸭,它的半净膛重为72%,全净膛重为70.30%。该鸭除闽西外,还分布于闽北等地区。
  5.莆田黑鸭
  麻鸭有许多变种,黑鸭为其中之一。在现有麻鸭鸭群中,仍有黑色鸭出现,莆田黑鸭即中国麻鸭的变种。
  该鸭产区属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9.9~21℃。沿海潮落时出现的大片海滩:可放牧鸭群,有贝类、甲壳类及软体动物等供觅食。海滩土质有软硬之分,一般麻鸭只适于海泥多的软质海滩放牧,而莆田黑鸭两者皆能适应。并且还有较强的耐盐性及抗热性。一般麻鸭进入海滩放牧,至少停产2~3周;而莆田黑鸭在咸、淡水中放牧,皆可正常产蛋。
  莆田一带农民有丰富的养鸭经验,孵化雏鸭苗,采用漂蛋形式运销省内外各地,养鸭者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从麻鸭变种中选育成莆田黑鸭。
  莆田黑鸭体态轻盈、活泼,行走迅速。全身羽毛为黑色,紧贴身躯,毛密厚重,加以尾脂腺体发达,海水不易浸湿内部绒毛。嘴黑色略长;脚、爪均为黑色(公鸭脚为黑绿色),公鸭颈部羽毛黑而具有金属光泽,尾部有4根向上卷曲的性羽,雄性明显。莆田黑鸭平均初生重40.15克,8周龄平均体重890.59克。成年母鸭平均体重1630克,体斜长19.57厘米;成年公鸭平均体重1340克,体斜长19.75厘米。
  据省农科院牧医所分别对舍饲鸭100只及麻鸭100只测定结果:
  开产日龄:112日龄见蛋,产蛋率达50%的开产期为132H龄,麻鸭为141日龄。
  产蛋量:300日龄产蛋139.31枚,比麻鸭多11.16枚;500日龄产蛋251.20枚,比麻鸭多10.37枚。
  蛋重:平均蛋重300日龄为63克,比麻鸭蛋多5.04克(增加3.70%);500日龄为63.84克,比麻鸭蛋多4.32克(增加7.26%)。蛋壳颜色,白色占多数,青绿色的少数。经选育后,青绿色的占多数。
  饲料利用:在舍饲情况下,用2600千卡/公斤,含粗蛋白质17~20%的配合饲料,自由采食。300日龄前,平均日耗料166.76克;500日龄前平均日耗料167.20克,比麻鸭多1.40克,在此情况下,料蛋比为:300日龄前3.19:1,而麻鸭为3.54:1;500日龄为3.84:1,而麻鸭为4.09:1。
  由于莆田黑鸭适应性强,觅食力好,饲料利用率高,耐热耐盐,与番鸭杂交而成的半番鸭快长易肥,80年代以来,养殖推广地区逐步扩大。
  6.番鸭
  番鸭又叫瘤头鸭、洋鸭、麝鸭,学名Cairnmoschata,与一般家鸭同种不同属。番鸭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本省饲养的历史悠久,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番鸭状似鸭而大似鹅,自抱其蛋而生,种自洋舶来”。又据清雍正七年(1729年)《福建通志》中《国产录异》云:“极大而红者为番鸭,雌雄配方抱卵,须留一卵压巢,母鸭方陆续再下,卵尽自咬项下毛为藏以伏之。一月出雏,伏而五日内,闻砻磨之声则卵孵矣。‘半番’小于番鸭,‘菜鸭’小于半番,皆不能抱卵。”此外,在主产区古田、莆田、闽侯等县的县志,也都有记载。
  番鸭在福建省主产于古田、福州市郊和龙海等地,分布于福清、莆田、晋江、长泰、龙岩、大田、浦城等县、市。古田县一带,饲养黑色番鸭,公鸭运销本省闽东、闽北各地,作生产“半番”之用。它的配种能力强,受精率高,所产“半番”体型大,长得快。古田县湖滨、大桥、鹤塘、杉洋等地饲养量较大。龙溪地区和厦门市郊的番鸭为黑白杂花,其余地方皆为白色;莆田、惠安、泉州、南安的番鸭顶部有一撮黑毛,全身为白色。福州市郊区的白番鸭,体型较大。
  番鸭素被群众视为滋补身体的佳品。福建番鸭经长期驯化,通过“选早、选大、选快”等的留种措施,早已成为适应福建省生态环境的良种肉用鸭。
  番鸭体型与家鸭不同,体型前尖后窄呈长椭圆形,胸部宽阔丰满,尾部瘦长,不似家鸭臀部肥大。嘴的基部和眼圈周围有红色或黑色的肉瘤,雄者展延较宽。翼羽矫健,长及尾部,尾羽长,向上微微翘起。番鸭羽毛颜色为白色、黑色和黑白花色等3种,少数呈银灰色。羽色不同,体型外貌亦有一些差别。
  白番鸭的羽毛为白色,嘴甲粉红色,头部肉瘤鲜红肥厚,呈链状排列,虹彩浅灰色,脚橙黄。若头顶有一撮黑毛的,其嘴甲和脚则带有黑点。
  黑番鸭的羽毛为黑色,带有墨绿色光泽;仅主翼羽或复翼羽中,常有少数的白羽;肉瘤颜色黑里透红,且较单薄;嘴甲色红,有黑斑;虹彩浅黄色,脚多黑色。
  黑白花番鸭的羽毛黑白不等,常见的有背羽为黑色,颈下、翅羽和腹部带有数量不一的白色羽毛;还有全身黑色,间有白羽,嘴甲多为红色带有黑斑点,脚呈暗黄色。
  据不同毛色的61只公番鸭和200只母番鸭体重、体长测定:不同毛色的公番鸭体重无显著差异,平均为3.04公斤(3.01~3.05公斤);不同毛色的母番鸭体重差异显著,以白色者体重最大(平均1.90公斤),黑色者次之(平均1.80公斤),黑白花的最小(平均1.72公斤)、成年公番鸭体重比母番鸭大一倍。公、母番鸭的体斜长分别为29.23厘米、24.04厘米。
  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公母鸭生长速度相差很大。平均体重的绝对增长最大值是在70口龄之后,70日龄后,公鸭体重的增长大大超过母鸭。5月龄时,公鸭体重3.25公斤,母鸭为2.10公斤。5月龄之后,增重速度逐渐下降。
  母番鸭平均开产日龄为172.88天,见蛋日龄为153天,开产后第一个产蛋周期最长,连产蛋数为35~40枚。年产蛋100~110枚,最高个体产蛋量可达160枚。平均蛋重71.50克,蛋形椭圆,蛋形指数为1.39,蛋壳为玉白色。
  产区群众在每年1~5月份孵化种蛋,按出壳时间先后,将雏鸭分为“头番”(2~3月份出壳的雏苗)、“二番”(3~4月份的鸭苗)和“尾番”(5~6月份的鸭苗)。群众多选头、二番发育良好、生长快的鸭子留作种用。用来繁殖半番鸭的种公鸭,多选尾番鸭。利用母番鸭或母鸡的抱性天然孵化种蛋,孵化率一般在80~85%之间,使用人工孵化,孵化率为70%,孵化期35天。
  公雏4月龄后,即发出“丝丝”叫声,表示性成熟,至5~6月龄,即可配种。在春季,公母比例为1:7~8,受精率为90~95%。配种季节过后,公鸭即行淘汰,次年再选留新孵的种公鸭。
  关于填肥时间,群众有“三月大,四月肥”的说法。即养至4月龄体重达2.5~3公斤后,开始填肥,饲料多用米糠和煮熟甘薯各半,用米汤或稀粥调匀,搓成圆条状的“剂子”,逐只填饲。填饲量由150克逐渐增加至400~450克,填饲量是否合适,多以在下一次填食前用手摸食道膨大部,无积食为标准。经填饲2~3周,体重达3.5~4公斤,即可宰食。
  据福建农学院1983年番鸭肥肝试验,3月龄番鸭,用玉米粒料填饲2周,平均肝重299.64克,个体肝重最高达337.40克;填肥3周,平均肝重352.77克,最高491.80克。填肥2周和3周,在肝重增加的同时,体重分别增加1.44公斤(增重率为51.61%)、1.66公斤(增重率为68.90%),全净膛屠宰率分别为70.58%、67.41%。公鸭肝重和体重的增长都高于母鸭。填肥2周和3周,瘦肉(胸、腿肌)占胴体比率分别为24.96%、23.66%,而北京鸭分别为16.20%、14.80%。
  填肥2周和3周,每产1公斤肥肝耗玉米,公母鸭分别为30.05公斤和32公斤,每增加1公斤活重的玉米消耗量分别为4.80公斤和5.84公斤。
  产区群众有利用公番鸭与当地母鸭交配,生产半番鸭的传统习惯。古田鸭农技术好,春季种蛋受精率可达80%以上。半番鸭杂种优势率达25.41%,在粗放饲养条件下,3月龄体重可达2.05公斤。据厦门大学生物系测定,三元杂交的“番北金”鸭10~60日龄相对生长率为76.10%,半番鸭为67.88%,“番北金”鸭可比半番鸭提早10~15天上市,节省饲料10%。
  番鸭是有前途的肉用、肝用禽种之一。它具有体型大、生长迅速、耐粗饲、易肥育、肉质鲜美、产肝性能好等优点。也是与当地种母鸭杂交生产“半番”肉鸭的好亲本。二、引进及杂交品种
  (一)引进的品种、数量与分布
  本省在不同历史阶段曾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不少优良畜禽品种,进行纯繁和杂交改良利用,丰富了全省畜禽品种资源;同时,在杂交改良中发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促进本省畜牧生产起重大推动作用。
  截止1990年底,先后从8个国家分37批进口21个畜禽品种,调种共计耗费外汇139.75万美元。此外,各地、县畜禽生产单位和省育种站历年还从国内各省、区调进不少良种畜禽种。
  按畜禽种类统计:
  牛种先后从国内外调进16个牛种计466头,其中肉牛8种:包括夏洛来、安格斯、海福特、利木赞、古巴牛、西门答尔(以上皆在省育种站)、辛地红(霞浦、惠安)、婆罗门(冻精)。乳牛3种:黑白花乳牛(全省各地)、爱沙尼亚牛(闽侯雪峰场)、三河牛(南安、泉州)。水牛2种:摩拉水牛(省育种站、屏南牛场、长泰、龙海)、尼理水牛(省育种站)。耕牛3种:秦川牛(泉州地区各县)、南阳牛(长泰十里农场及屏南牛场)、荡脚牛(福清、平潭)。
  猪种先后从国内外调进12个猪种3000多头,包括长白(东湖畜牧场)、大型约克夏(东湖、天马种畜场)、苏联大白猪(雪峰、北郊畜牧场)、杜洛克(东湖畜牧场)、中型约克夏(福州畜牧场)、巴克夏(福州、北郊畜牧场)、克米洛夫、斯格(东阁畜牧场)、枫径猪、金华猪、美国PIC猪(南靖金山畜牧场)及荣昌猪(莆田九华农场)。
  羊种先后从国内外引进4个品种,2700多头,其中奶用1个品种:沙能奶山羊;肉用3个品种:成都麻羊、湖羊、内蒙山羊。
  兔种前后调进6个品种4万多头,其中毛用:安哥拉兔1种。肉用兔3种:比利时白兔、日本大耳兔、新西兰肉兔,皮用兔2种:力克斯兔、青紫兰兔。
  禽种调进19个品种10万多羽,其中肉鸡有:红康、白洛克、澳洲黑、澳平屯、红婆罗、安康红、佳黄、AA。蛋鸡有:来航鸡、星杂579、哈可、罗斯、伊沙黄。鸭有:巴巴里番鸭、樱桃谷鸭、康贝尔、北京鸭、绍鸭。鹅有:狮头鹅。
  [=此处为表格(表2-2 若干年份福建省从国外引进畜禽品种表)=][=此处为表格页(续表)=][=此处为表格(表2-3
  (二)效果较好的引进品种
  1.夏洛来牛
  成年体重:公牛1100〜1200公斤,母牛700~800公斤。生产性能特点:体大强壮,肌肉丰满,增重快,瘦肉多,日增重达1220克,屠宰率69%,肉质好;母牛年泌乳量2700公斤,乳脂4.7%。杂交利用:夏洛来公牛冻精与本地黄牛杂交,其后代初生体重为22.22公斤,比本地黄牛提高35%,一岁时提高73.88%。肥育360天,平均日增重0.62公斤,提高2.1倍。18月龄宰杀时,胴体净肉重提高72.52%。肉脂比为21.91:1,瘦肉率较高,役用及产奶性能比本地黄牛有很大提高,杂种母牛,群众作为挤奶之用。夏洛来牛的杂交,在南安一带颇受群众欢迎,已成为肉用牛的犊牛基地。
  2.西门答尔牛
  成年体重:公牛1000〜1200公斤,母牛500~550公牛。生产性能特点:生长快,肉乳兼用,日增重达1.26公斤,屠宰率59%,肉质好,泌乳量高,年平均产乳量4400公斤。杂交利用:西门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其杂交一代的初生重为20.78公斤,提高25.94%,—岁时提高71.68%,育肥390天,平均日增重为0.55公斤,提高1.93倍。18月龄屠宰,胴体净肉重提高52.00%,瘦肉率高。杂交后,役用及产奶性能都得到提高。每百公斤体重的犁耕经常挽力31.82公斤,最大达70.50公斤。其耐热性与本地黄牛相似,利用西门答尔牛杂交,亦受南安、同安、泉州一带群众欢迎。
  3.婆罗门牛
  成年体重:公牛900公斤以上,母牛555公斤以上。生产性能特点:生活力强,放牧性强,黄牛杂交的后代,各项性能都得到提高,特别耐粗饲的能力很好。
  4.黑白花奶牛
  成年体重:公牛950~1100公斤,母牛600公斤。生产性能特点:早熟生长快,泌乳力高,耐热,出肉率高,繁殖力较低,肉质较差。杂交利用:婆罗门牛为瘤牛杂交育成的牛种。与本地年产乳量7000~8500公斤,乳脂率4.0%以上。杂交利用:黑白花奶牛已为各地奶牛场所欢迎,使当地牛群产奶性能得到提高,平均产奶量由2000公斤,提高到3000多公斤。现仍继续引进高产种牛,以不断提高当地牛群的产奶量。
  5.摩拉水牛
  成年体重:公牛600公斤以上,母牛450公斤以上。生产性能特点:体大,挽力强,成熟晚,产乳高,年平均产乳2000公斤以上,乳脂率6.5%,神经质,不易调教。杂交利用:摩拉水牛与本地水牛杂交后代,体型加大,挽力增强,产奶性能大为提高。但性情不够温顺,难于调教,抗热性及持久性皆较本地水牛好。烈日下可以继续耕作,在漳州、长泰一带将其杂种后代作为奶牛使用。
  6.杜洛克猪
  成年体重:公猪300~450公斤,母猪300~400斤。外观,毛红棕色,耳中等大,面微凹。性能特点:每胎平均产仔10~11头,135日龄肥猪体重可达90公斤,背膘厚3.2厘米,瘦肉率60%以上。杂交利用:杜洛克猪是近年引进的品种,凡与当地品种杂交,其后代皆可取得好的优势,特别是瘦肉率得到提高,该猪作为多元杂交的终端父本,其杂交后代,不仅为群众欢迎,亦可作出口创汇的猪。
  7.中型约克夏猪
  成年体重:300~350公斤。外观,耳直立,面成碟形,体型中等。性能特点:为肉脂兼用型,每胎平均产仔9头左右,初生重1.05公斤,日增重平均318克。杂交利用:中约克猪以天马种猪场作为饲养繁殖基地,向全省各地推广,与当地母猪杂交,皆取得好的优势。与槐猪杂交的后代,日增重平均465克,优势率为13.70%;与闽北花猪杂交的后代,日增重提高9.12%;与武夷黑猪杂交的后代,平均日增重367.70克,提高34%。由于中约克杂种后代耐粗饲料的低水平饲养,且为肉脂兼用型,至今尚为山区群众所欢迎。
  8.大型约克夏猪
  成年体重:公猪350~380公斤,母猪200~350公斤。毛白色。原产地英国。性能特点:适应性强,繁殖率高,每胎平均产仔10头左右,断奶成活9.3头,日增重781克,肉料比1:3.3。杂交利用:大约克猪与当地猪种杂交的后代,皆获得很好的优势,但随饲养水平的高低,所表现的优势亦有高低。有抗应激的优点,各地群众欢迎作二元或三元杂交的亲体。
  9.长白猪
  成年体重:公猪300~350公斤,母猪220~250公斤,毛白色。原产地丹麦。性能特点:身长、皮薄,生产快,肉质好,每胎平均产仔11.2头,6月龄体重可达100公斤,日增重730克。杂交利用:长白猪与当地猪种杂交,皆能取得好的优势,亦为群众欢迎的用来杂交的亲本,特别是饲养水平好的地区,主要在沿海地区更受欢迎,因其产仔数较其他外来猪种为高。现大部用长白猪与大约克杂交作母系,再用杜洛克猪杂交,不仅瘦肉率高,且肉质好,深受消费者欢迎,亦为香港市场欢迎的瘦肉型猪。
  10.红婆罗肉鸡
  成年体重:64周龄3~3.2公斤,毛红色。原产地加拿大。性能特点:66周龄产种蛋185枚,提供雏鸡135~145只,56日龄商品鸡体重2_2公斤,肉料比1:2.2。11.安康红肉鸡
  成年体重:64周龄2.8公斤,毛红褐色。原产地法国。性能特点:64周龄产种蛋148枚,耗料仅50公斤。56日龄商品鸡体重2.075公斤,肉料比1:2.14。
  12.伊沙蛋鸡
  成年体重:成年鸡重2.23公斤,毛红褐色。原产地法国。性能特点:入舍鸡平均产蛋重19公斤,320枚。
  第二节 种畜(禽)场
  福建省种畜禽场,据1990年底统计,共有138个种畜禽生产单位(其中猪63、牛10、鸡38、鸭8、兔17、特种禽2个),承担保种繁育和改良的任务;共饲养种猪6389头、种牛995头、种羊160只、种鸡15.62万羽、种鸭4.67万羽、种兔0.36万只、特种禽1.78万羽;其中盈利场占73%,年盈利437.19万元,亏损场占18.25%,年亏损110.68万元,收支平衡场占8.7%。
  在全省良种推广上作用较大的,归属畜牧系统的有45个种畜、禽场(牛场2、猪场4、鸡场8、鸭场3、兔场1、蜂场2、综合场25),其中担负繁育任务的重点场有9个,如天马种猪场繁育大约克、中约克、长白猪,连江东湖种畜场繁育杜洛克、长白猪,霞浦种猪场繁育福安花猪,南平市乳牛良种繁育场繁育高产黑白花乳牛,榕泉种鸡场繁育杂交配套肉用种鸡,闽清种鸡场繁育蛋用杂交配套种鸡,金定鸭原种场繁育金定蛋鸭,黄坝洲种畜场繁育种兔、种羊,屏南牛场繁育肉牛。这些重点骨干种畜禽场每年向全省各地提供大量畜禽良种,促进全省各地畜禽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至80年代末,全省商品猪中由良种杂交改良的数量占70%,高产乳牛覆盖面达10%,良种家禽覆盖面达15%,对提高全省畜禽生产水平起骨干作用。
  一、福建省天马种猪场
  1954年利用集美农校旧址创建。1961年,为增加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将附近海英大队划归场管。该场地处厦门市郊区,距集美镇9公里。全场面积2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
  该场在60年代前以引种驯化为主,1965年开始进行中约克等系统选育,一度曾开展天马黑猪的培育工作,由于受到猪群、资金、人力等因素的限制而中断。场内饲养的大约克、中约克、长白猪等3个品种,是先后从英国、瑞典、加拿大及国内重点种猪场引进,每个品种均有4~5个独立的血统。由于历年来重视种猪驯化选择培育,采用严格的选择淘汰和系群闭锁,系内随机交配方法,使种猪群的近交系数控制在3.125%以下。同时提高饲养水平,日粮粗蛋白质:怀孕母猪占14%,哺乳母猪占16%,哺乳仔猪占18%,消化能每公斤3000大卡以上。基础群公、母猪的体长、胸围、体高都比选育前增加10厘米左右,公猪体重增加50公斤,母猪增加25公斤。种猪生产水平也得以提高,1990年,大约克平均产仔10.1头,初生重1.26公斤,断乳窝重170.5公斤;中约克平均产仔9.9头,初生重1.13公斤,断乳窝重165.5公斤;长白猪平均产仔9.8头,初生重1.28公斤,断乳窝重161公斤。经选育后,全场种猪平均产仔数提高13.14%,初生重提高46.25%,断乳窝重提高73.5%。
  天马种猪场从建场开始,就重视猪群的疾病防治,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消灭了猪群中的喘气病、肾虫病、姜片虫病。仔猪白痢病也得到有效控制,确保种猪的健康。重视饲料问题。全场耕地所产粮食,除提供本场生产人员的口粮外,其余都用作饲料。种母猪猪群所需饲料,做到自给有余,只需作饲料品种的调整兑换。
  1990年,天马种猪场有耕地600亩,人口352人,职工207人,其中技术干部18人,技术工人78人。生产母猪450头(其中大约克、中约克、长白猪等纯种生产母猪200头,公猪24头)。有猪舍28座,共13350平方米。其它生产附属设施齐全,全场共有固定资产224万元,流动资金102万元,年总产值达348万元,人均收入2016元。至1990年,共繁殖各品种种猪9万多头,推广到全国21个省、市和本省各地。
  1979~1990年,为外贸出口需要,又组织生产和出口瘦肉型猪1.7万多头,为国家创汇168.32万美元。
  1990年,农业部确定该场为大约克猪育种为主的全国重点种猪场。
  二、国营福建省连江县东湖种畜场
  该场建于1959年11月,原为东湖农牧场,以粮猪为主,多种经营。1980年,正式划归畜牧部门管理,由省投资、县办,改名为东湖种猪场。位于连江县城郊,距福州58公里,以饲养种猪为主,饲养瘦肉型商品猪为副,兼营果树、养鱼、加工等,是本省主要种猪场之一。
  该场80年代前主要以繁育地方品种福州黑猪为主,兼营杂交改良商品肉猪。该场的福州黑猪平均每胎产仔12.1头,成活率93%,初生重平均1.05公斤,45日龄断乳窝重90.5公斤。80年代开始,以生产引进瘦肉型猪为主。1982年和1988年,分别从广东和加拿大引进杜洛克和长白猪,进行驯化、扩繁和选育。每年平均可向省内外提供种猪1500头。是本省杜洛克种猪主要生产场,其纯种母猪平均每胎产仔9.5头,成活率86.7%,初生重平均1.05公斤,45日龄断乳窝重94公斤。近5年来,共向社会提供杜洛克种猪2853头。
  从1984年开始,该场又组织瘦肉型商品猪的生产。1987年开始与上海协作,直接出口瘦肉型商品猪,成为本省唯一直接出口肉猪的种猪场,平均年出口1000头。1989年开始扩建,争取两年内把种猪扩大到400头,年提供出口瘦肉型猪5000头。
  1990年,全场占地1250亩(其中水田300亩),人口321人(其中正式职工253人,技术人员5人),房舍建筑面积共14190.2平方米(猪舍4694平方米),有杜洛克、长白和福州黑猪等生产母猪232头。全场分为3个独立作业区,罗山区为饲养引进种猪,东圳区饲养生产用母猪,场本部区为饲养肥育猪。生产附属设施齐全,全场固定资产总值175万元,年总产值达231万元。
  三、南平市乳牛良种繁殖场
  1952年,建立于南平市三元坊,饲养从福州郊区选购的奶牛20多头。1962年1月,南平综合农场并入。
  1970年,奶牛发展到60头,年单产不足1500公斤,牛普遍患有结核病。1971年,牛场迁到近郊长坑村。同时从上海、北京等地选购种牛40头,开展人工授精工作,加快牛群生产性能的提高。由于迁场中未考虑到牛群健化的配套措施,部分病牛也移入新牛场。1975年,全场200头乳牛90%以上患结核病,严重影响牛场的发展。1979~1982年,全场为牛群健化,进行全面更新,前后淘汰病牛近百头,新建一个健化乳牛分场。通过严格的检疫和淘汰,1982年,全场牛群健化成功,成为本省第一个无结核病的乳牛场。是年,该场生产业务划归省农业厅指导。1983年开始,在省厅支持下,先后3次从西德和丹麦调进高产种牛79头。经过5年繁育,1988年已形成150头群体的高产黑白花乳牛核心群,为全省推广高产乳牛奠定基础。
  1985年,该场开发牛舍附近的荒山坡埤,在有水源的坡地种植象草、墨西哥玉米等高产牧草,而在缺水的荒山种雀稗、马唐草等野生牧草,全场改良500多亩人工草地,每年平均收割青草125万公斤,为本省利用荒山种草养畜,把牧草转化为畜产品提供经验。1988-1989年,该场在福建农学院配合下,对场内乳牛进行胚移的探索,先后采用常温和冷冻的办法移植成功7头牛,该项新繁殖技术在本省首先取得成功。
  1990年,全场面积2200亩(其中草地500亩),职工643人(其中科技人员9人)。有纯种黑白花乳牛292头(其中生产母牛158头),年产奶55.6万公斤,平均单产4166公斤。全场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中牛舍6724平方米),固定资产95.6万元,总产值294万元。
  四、屏南牛场
  1972年建场,是本省唯一的肉牛场。该场位于屏南、古田、建瓯三县交界处,海拔840~1200米,年均气温13℃(-12.5~31℃)。
  1972年,国家投资10万元,征用3万亩草山,新建800平方米牛舍,购买80头种牛,经过二年多艰苦的创业,牛群发展到近200头。由于冬季枯草期长(达150天),牛群无法在高山过冬,从根本上限制牛群的继续发展。尽管先后采用晒干草、青贮等办法,终因交通运输及多雾的天气等原因,无法解决冬草问题。70年代,牛场维持在200头牛的规模。
  80年代初期,结合改良草山、种草养畜的要求,前后投入近百万资金,修建17公里的通场公路,开垦近万亩草山,播种大量黑麦草和三叶草种,并修建围栏。终因管理不当,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合理利用围栏设施,人工草地过牧现象严重,草地严重退化,载畜量达不到原设计要求;又因毒草和兽害的影响,牛群无法继续发展。牛肉市场价格低廉,肉牛生产无法收回成本,造成经营亏损。屏南牛场建场18年来,草地上松木不仅未遭破坏,反因放牧使草丛变短及大量牛粪的自然施肥作用,促进林木生长,幼林丛生。该场目前每年售木和生产松针粉,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为本省高海拔草山发展林牧结合,闯出一条新路子。
  1990年,该场有职工21人,建筑面积6802平方米,其中牛舍3727平方米,存栏牛265头,品种有摩拉水牛、西门答尔、海福特、夏洛来的杂交牛及当地水牛。有人工草地近万亩。屏南牛场建场18年来,国家共投资160万元。
  五、国营石狮市金定鸭原种场
  该场建于1980年,位于石狮市蚶江的海边,占地近千亩。
  该场鸭群选育采用闭锁方式进行,注重金定鸭羽色、体重、蛋形、蛋色、产蛋力等生产性能的培养。经选育后金定种鸭羽色趋于赤麻色为主,深棕麻色种鸭逐年减少。体重一般在1752~1799克,蛋呈锥圆形,蛋壳坚固,青绿色占99.7%,蛋壳占总蛋重的10%左右,蛋黄占蛋可食部分的38%,蛋长平均6.3~6.4厘米,蛋宽平均4.5~4.6厘米。产蛋水平由选育前的平均每羽年产蛋257.4枚(重18.35公斤)提高到平均每羽269枚(19.05公斤),蛋料比1:3.41。
  金定鸭场孵化设备年可孵出60万羽雏鸭,可满足省内外对金定种鸭的要求,同时尚可向社会提供商品鸭蛋15万多公斤。该场年产稻谷40多万公斤,充作饲料。办场以来,每年有盈利积累。1990年,该场有职工93人,建筑面积5400多平方米,鸭舍5座共存栏金定鸭1.6万羽(其中种鸭0.8万羽),年总产值约40万元。建场以来,已向四川、湖北及东北等10多个省份提供金定鸭种蛋、种苗200多万羽(只)以及大量商品蛋。是年,农业部已确定该场为全国重点种禽场。
  六、福建榕泉种鸡场
  1984年12月,省农业厅畜牧局一次性投资128万元,与福州市郊区畜牧局联合创办。场址在福州市北郊泉头村。
  该场先后从加拿大引进肉用种鸡的成套畔化、饲养设备和父母代、祖代红婆罗肉鸡。1989年,从法国伊沙公司引进含矮小基因的红羽肉用种鸡进行试养。1990年,饲养红婆罗肉鸡祖代5000羽,父母代1万羽,年提供父母代种鸡10万羽、商品代肉鸡130万羽,除福州地区外,尚供应全省50多个县(市)及广东、上海、浙江、四川等省、市。该场引进、消化吸收80年代国际上最先进的杂交配套系肉用鸡种、饲养设备和饲养管理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建场3年,收回全部投资。1988年,经全国种畜禽场评选,获优秀种畜禽场称号。1990年,全场有固定资产350多万元,年产值300万元,年利润39万元。
  七、福建省闽清种鸡场
  1980年8月,在县养猪场的基础上,改建而成闽清种鸡场,位于闽清县白樟乡。该场由省、市、县先后集资181万元,陆续扩建。1983年9月开始投产,先后饲养“罗斯”祖代、父母代蛋用种鸡和伊沙黄种鸡。曾因技术力量不足,防疫设施不健全,致使投产6年先后发生3次疫病传播,造成严重损失。1986年,从上海调入的罗斯祖代鸡带有白痢病菌,种鸡生产性能受到损害,1987年10月全部淘汰。种鸡区经全面消毒后,从法国直接引进伊沙黄蛋鸡。1987年7月干旱期,因饮用未经消毒的闽江水,造成大肠杆菌和白痢病菌感染,被迫于8月再度将种鸡全群扑杀。经全场彻底消毒后,1989年4月再度从法国引进伊沙黄种鸡,又因忽略防疫程序,6月份种鸡群暴发传染性法氏囊病,种鸡死亡1700羽,3次疫病损失30多万元,延缓了高产蛋鸡在全省的推广。嗣后,闽清种鸡场建立场内化验室,制定严格的防疫措施和防疫程序,从1989年10月开始,组织祖代、父母代伊沙黄种鸡生产。
  1990年,全场建筑面积13477平方米,设施齐全,存栏蛋用种鸡8000羽。建场以来,供应全省65县(市)及江西等地“罗斯”父母代鸡苗8.22万羽,商品代苗90.35万羽,父母代种蛋9.16万枚、商品代种蛋33.22万枚和伊沙黄商品代鸡苗37812羽,每年平均可供应不同代次种苗40万羽,是本省最大的蛋用种鸡场。
  八、福建省雪峰种畜场
  1959年,省农业厅畜牧局在距福州70公里的闽侯县雪峰寺附近,利用2万亩草山、草坡,筹建以牛、羊为主的综合牧场。先后引进爱沙尼亚红牛28头、新疆细毛羊100头、湖羊80余头及苏联大白猪等。其劳动力由3个部分人员组成:一为城市私改安置剩余人员;二为气象训练班的10余名待分配的女青年;三为复员军人。所有劳动成员缺乏饲养经验,又不安心工作,造成牲畜死亡。1963年,调整领导班子,缩小经营规模,以养羊为主,加强管理,羊群得到发展。“文化大革命”初期,该场停办,羊群转移到顺昌县洋口镇饲养。建场以后,共投资80多万元。
  九、福州市北郊畜牧场种猪场
  1954年筹建,地址在福州市北郊大北峰下象峰村。1970年,划归市农垦局管理。土地总面积285亩,以经营种猪为主,年保持生产母猪500头(有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种猪)。为了解决饲料问题,还经营加工厂,年生产粉丝2162.05吨,酱油2177吨,淀粉940吨,利用其副产品喂猪。至1984年,累计提供种猪苗10.32万头(其中优良种猪5500头),出栏外销菜猪790.85吨。
  至1987年共计投资407.89万元(包括亏损补贴204万元),投资回收率为26.8%。
  1990年全场有职工381人。饲养生产母猪426头,出栏商品猪6726头,其中出口2850头。工农业总产值1088万元(1990年不变价),其中畜牧产值223.48万元。
  十、福州市种鸡场
  1958年为市蚕种繁殖场附属养鸡作业区。1959年9月正式建场。场址在福州市郊马鞍大夫岭下。在60年代,主要推广来航、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新汉西、沃平顿、浅花、九斤黄等鸡种。1986年改为中外合资,成立榕振有限公司种鸡场,改养杂交配套系鸡种,如AA、红波婆等。1990年,有职工98人,其中技术人员12人,存栏种鸡2.5万羽、出售鸡苗100万羽,种蛋59万枚,全场牧业产值203.99万元(1990年不变价)。
  十一、福州市北门乳牛场
  该场前身为1949年接管的前省农事实验场畜牧系牛场,牛群为联合国救济总署所赠。1950年迁至福州市西洪路,属省家畜保育所牛场。同年11月,改属福建省福州畜牧场。1956年,牛场迁至北门梅柳山,西门原址改为乳品加工及场部之用。1963年,牛群发展到成年母牛200头,并开展对外配种工作,有专职对外人工授精员2人。同时出售良种奶牛100多头。“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正常生产,划归市轻工局管辖。1981年,市人民政府决定改由市农垦局领导。1990年有职工60人,技术人员8人,牛群增加到203头(其中,生产母牛134头)。土地总面积180亩,其中有牧草地140亩,各种房舍面积2487平方米(不包括西门加工厂部分)。由于采取综合健化措施,全部牛群消灭结核病。通过品种改良和采取科学养牛综合措施,是年,全群生产母牛单产平均超过5000公斤,成为本省单产最高的奶牛场。
  第三节 新繁殖技术
  畜禽的繁殖技术水平是反映畜牧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60年代以前,福建省畜、禽繁殖技术基本上处于原始自然状态,其中耕牛和家禽多半是野交乱配;奶牛和猪多是采用有选择的本交形式进行配种。只有家禽种蛋的人工孵化比较先进,其中长距离运输的种禽“漂蛋”技术延用至今,仍是本省家禽繁殖的传统实用技术。人工授精技术在1950年初期曾在奶牛上尝试过,最初是在福州畜牧场进行。将采出的公牛鲜精立即用注射器输入母牛阴道,但其授精率为零,因此中断了试验。1958年“大跃进”期间,各地为加快母猪繁殖,曾盲目采用中、西药物对母猪催情,但由于药物质量及饲养技术等原因,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1963年10月,省农业厅畜牧局派林朝星到上海、广西去学习奶牛、水牛和猪的人工授精技术,1964年6月在省农业干校办起首届家畜人工授精训练班,培养一批技术力量。
  一、猪的人工授精
  1958年秋,吴燮恩曾在福州北郊畜牧场,应用人工授精技术。1964~1965年,省农业厅畜牧局黄伟勋、林友春、吴英煌与仙游县畜牧兽医站黄道杰等人首先将人工授精技术用于生产实践,开始使用的公猪为盘克夏,人工授精所生的杂交猪太活泼,不易管理,群众不欢迎。接着,从建阳农校引进长白公猪两头(编号分别为1号及2号)。其中1号公猪杂交的后代生长迅速,肥育性能好,深受群众欢迎。从此猪的人工授精工作在仙游县普遍推开,在4年时间内,也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尤其在杂交改良上,外来种公猪的引入促进该项技术的发展,其中仙游、长泰、漳平等县开展较快。至1990年,全省种猪采用人工授精繁殖的达35%,受精率达85%以上,收到很好经济效益。莆田县由于推广猪的人工授精,公、母猪配比提高15倍,全县少养公猪1132头,每年节约公猪开支数十万元。
  二、牛的人工授精
  1963年4月,郑鸿钧开始在福州岳峰、城门谢坑等地开展奶牛、水牛人工授精工作。谢坑牛人工授精站用7年时间,在福州郊区和各奶牛场推广英国黑白花公牛、摩拉公牛、福安水公牛等良种,共繁殖7248胎次,情期授精率由开始时30%提高到55%,年授精率达到85%。该项技术通过各种渠道的培训、传授,逐步向各地推广。1972年末,在福州北门奶牛场和仙游郊尾畜牧兽医站试用干冰(C02)冷冻公牛精液进行配种,授精率达35%,出生25头小牛。1976年10月,省农业局畜牧组在福州市郊魁岐龙门征用土地50亩建省育种站,饲养奶牛、肉牛、水牛等公牛23头,年生产公牛冻精6~8万头份。1978年开始,先后从日本、美国进口不同容积的液氮罐257个,在全省开始黄牛改良工作。牛的人工授精推广到42个县,1978~1981年,新办人工授精站78个,国家每年下拨推广费10万元,共为各配种站配备摩托车38部,年平均采用冻精冷配方式改良黄牛3万多胎次。1990年,全省2.5万头奶牛中,采用优良公牛冷冻精液配种的占95%。
  三、禽的人工授精
  本省是半番鸭的主要产区,由于麻鸭与番鸭在自然杂交繁殖上,授精率一般为40~50%,浪费很大。为了提高受精率,1982年,关奇勋等人开始在龙岩探索鸭的人工授精技术,受精率仅为40%左右,生产上未能推广。林朝星采用左侧臁部输精法,提高受精率,达60%左右。1986年,张开兴等人探索出适当输精的技巧,并研制出稀释液,使公母配比从1:5~6提高到1:20,同时受精率提高到70%左右,超过自然本交水平。该项技术通过鉴定后,很快被番鸭产区群众接受,并自发地将此项技术广泛用于养鸭繁殖上。1989年前后,长乐养鸭专业户采用翻肛(将总排泄腔暴露)技术,将精液直接输入输卵管,进一步提高受精率。至1990年,全省半番鸭生产采用人工授精的普及率达40%左右,其中长乐县普及率最高,达100%,受精率为70%;莆田县普及率达95%,受精率从46%提高到63%。
  鸡的人工授精工作始于80年代末期。由于推广配套系肉鸡生产提高了优良公鸡的利用率。惠安山腰种鸡场率先在红波罗父母代种鸡上采用人工授精,公母配比提高到1:20,种蛋受精率提高到90%左右。南平种鸡场和福建榕泉鸡场分别对父母代种鸡和祖代种鸡采用人工授精。进行繁殖,均取得很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四、胚胎移植技术
  家畜胚胎移植是新兴繁殖技术。1986年1月,省农业厅畜牧局邀请范必勤到安溪县兔场举办兔胚胎移植训练班,用长毛兔胚胎移植于肉用兔30多头,成功率达90%。这是本省胚移工作的开端。1986年11月,福建农学院牧医系杨廷位等人,采用国产FSH和HCG,对13头长毛兔进行超排处理,取得3日龄胚胎293枚。用手术法将58枚胚胎移植6只受体黄兔、受体兔全部妊娠,并产下29只仔兔,产仔数为移植胚胎的一半。1987年2月,又将235枚鲜胚用(DMSO)作抗冻剂,分三步冷冻后保存在负196℃液氮中,经44~163小时后快速解冻,胚胎回收率达61%,移植妊娠率为53%,产下仔兔13只,成为本省家畜冷冻胚胎移植成功的首例。1988年3月,杨廷位等人在南平奶牛场,分别用常温和冷冻胚胎及手术与非手术法移植母牛胚胎,前后共产下8头胚胎移植犊牛,填补本省此项技术的空白。由于受药品质量、设备条件,经费开支及经济效益制约,胚移技术仍难于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利用。
  第四节 选育改良
  一、良种选育
  本省畜禽品种选育历来是靠群众自发生产的,缺乏有组织、有计划和科学的选育。因此地方品种在体质外型、生产性能和遗传力上均欠一致。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曾盲目大量引进外来种以改良本地品种,不少具有地方特性的畜禽品种数量锐减,因血统混杂而濒临灭绝。在交通发达的城镇地区尤为突出,如福州黑猪和福安花猪,由于大面积无控制的杂交,至90年代,它们在本省养猪业中已基本不起生产作用。
  本省有计划的选育工作起始于1964年。当时由福建农学院拟定选育方案,对莆田猪进行选育;关奇勋等人对福州猪进行选育。因受经费限制,选育群体偏小、进展缓慢。“文化大革命”时,选育工作中断。70年代,蒋树威、吴提良等人对福州猪又进行品系选育,做了大量测定工作,3个品系的福州猪肥育期日增重达472~550克,肉料比为1:3.6~3.8,瘦肉率达46~47%。但因重于利用外来猪种间的杂交,故经济效益偏低,选育群体过小,难于在本省养殖业中发挥推广作用。
  蛋鸭的育种,由厦大生物系张松踪等人对金定鸭进行系统选育,全期平均日增重15.6克,群鸭年产蛋平均260~300枚,平均蛋重65~79g。
  1982年,梁之军、王光瑛对本省白番鸭进行系统选育。公番鸭体重为3.04公斤,母番鸭为1.9公斤,年产蛋100~110枚,平均蛋重71.5克,填肥两周,平均肝重达299.54克。
  1983年,郑信铭等人对长乐灰鹅进行4个世代的选育,12周龄公鹅体重达3.26公斤,母鸭体重达3.04公斤,提高0.35公斤,肥育日增重提高2.26克,全净膛率提高5.02%,比选育前胸肌率提高1.57%,蛋重提高7.9克。1983年,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檀俊秩主持的莆田黑鸭选育组,取得进展(该项目已在配套系选育部分作了介绍)。
  二、杂种优势利用
  本省对畜禽杂种优势的利用历史悠久,如麻鸭与番鸭杂交生产菜鸭(半番鸭)有千年历史。奶牛杂交始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猪的杂交利用早在民国15年(1926年)开始。但规模较大的杂交改良工作则是新中国成立后,从国内外引进大量优良种畜禽,进行纯繁和杂交改良利用,丰富全省品种资源。40年来发挥很大经济效益,对促进本省畜牧生产起重要推动作用。
  (一)牛种的杂交改良
  自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外国传教士引进奶公牛,与本地黄牛的杂交工作开始自发地进行。50年代起,本省从国内外引进奶牛、肉牛和大型役用牛;其中以奶牛引进数量最多,生产效益好。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和牛冷冻精在实践上的推广应用,引进的少量奶用公牛发挥很大作用。
  1956年,从英国引进4头黑白花奶牛(1公3母),它们所产的一头3号公牛,从1963年开始,采用人工授精技术,5年内在福州地区用级进杂交改良当地母牛3000多头次,对提高福州地区奶牛生产水平起了很大作用。1983~1985年间,本省从丹麦、德国进口270头纯种黑白花奶牛,推动全省奶牛生产。其中15号丹麦进口公牛,由于育种值高、产奶和产奶脂也高(分别为9000公斤、4.6%脂率),受到奶农欢迎。4年期间共生产冻精2.1万头份,改良面遍及全省各地。此外,还从上海、北京、南京等地陆续引进高产奶用公牛,对全省奶牛改良起很好作用。据统计,1953年,全省奶牛每头年产商品奶273.5公斤,1986年,全省平均每头奶牛提供商品奶达1782.5公斤,提高6.5倍。据莆田县的4000多头杂交改良奶牛统计,本地黄牛泌乳期产奶量为600公斤,每级进杂交一代,单产提高700公斤。级进杂交四代的黑白花奶牛,单产可达3500公斤左右。由于杂交改良牛经济效益高,促进全省奶牛业的发展。1990年底,全省奶牛存栏数达2.1万头,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000头增加6倍。
  1979年开始,本省先后引进夏洛来、西门答尔、海福特、安格斯、利木赞、古巴、婆罗门、辛地红等8个肉用牛品种,对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改良普及达43县,每年平均改良2~3万头次。通过杂交改良,杂种一代体型明显增大,产肉量提高,其中以夏洛来和西门答尔的杂种优势最大,18月龄屠体净肉量“夏杂”和“西杂”分别比本地黄牛高72.5%和52%,但肉质和风味不如本地黄牛好。据南安县夏洛来杂交一代中的3604头统计测定,杂交牛初生重提高27.2%;在农村饲养条件下,杂交牛屠宰率提高1.16~4.3%,净肉增加26~58公斤,犁田挽力达到174~201公斤。
  尽管肉牛改良产肉增加显著,但因本省群众消费牛肉量不大,长期以来牛肉市场价格普遍较低。外销渠道不畅,而开展“牛改”在组织技术力量和设备等方面耗费很大,经济效益又偏低,故难于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开展。
  1964年和1974年,本省从广西引进摩拉水公牛8头,主要在漳州地区,对当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至1990年,全省有杂交水牛5000多头,其初生牛重比本地水牛多9公斤;且生长发育快,在常年放牧饲养条件下,周岁体重181.7公斤,成年体重428.45公斤,比本地水牛多9.1%,牛具有役力大、持久力强、适应性好、抗病力强等优点。杂交水母牛的泌奶能力明显提高,泌奶期产奶量平均是1639.5公斤,平均日产4.9公斤,比本地水牛产奶量提高一倍多。
  (二)猪种的杂交改良
  为克服地方猪种生产慢、瘦肉率低的缺点,本省曾先后引进猪种,进行扩繁和杂交改良,其中中约克、大约克、长白、及杜洛克等发挥作用大,效益高。
  生猪生产是本省畜牧业的主要项目,数量大、分布广、收益大,需要大批量优良种猪提供各地进行杂交。民国36年(1947年),本省从南京引进约克夏、盘克夏等少量种猪,在省农事试验总场作进行纯繁。1954年,从浙江金华种猪场引进中约克夏猪,分配在天马种猪场及福州北郊畜牧场饲养繁殖,并进行杂交。60年代,开始引进的长白猪、大约克夏、杜洛克猪等,重点留在各种畜场进行纯繁选育提高。据天马种猪场对中约克种猪多年选育结果统计,种猪体长增加10~18厘米,体重增加34~50公斤,产活仔数增加2.59头,断奶窝重增加7.51公斤,育成率提高8.2%,平均日增重达608克,料肉比为3.59:1,瘦肉率达47.37%。
  经选育后的种猪普遍受各地欢迎,近十年来仅天马种猪场就推广种猪3万多头,为全省生猪生产起很大推动作用。
  据各地统计测定,用中约克同槐猪、福州黑猪进行杂交改良,杂种一代普遍生产快、耐粗饲,饲养6个月体重可达90公斤左右,月增重比槐猪、福州黑猪分别提高37%和48%。
  近年来为提高生猪的瘦肉率,各地又大量引进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等品种,进行三元杂交,使出栏生猪的瘦肉率普遍达到50%以上。建阳地区农科所用长白猪同当地闽北花猪进行二元杂交,日增重为439克,料肉比为3.9:1,屠宰率74.9%,瘦肉率40.12%。福建农学院用杜洛克x大约克x福州黑猪进行三元杂交,其产仔数达12头,日增重800克,料肉比为3:1,屠宰率为76%,瘦肉率达60%。
  (三)山羊的杂交改良
  本省戴云山羊和高山羊生长较慢,1980年开始,莆田陈铁英等人用四川麻羊同本地山羊杂交1.5万头,产杂种羔羊2.34万头,12月龄体重达36.6公斤,比本地山羊26.2公斤提高39.7%。平均屠宰率为51.4%,比本地山羊增加1.1%,且皮薄、肉质细嫩,膻味少,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四)家禽的杂交利用
  1963年,余有烈等人用奥平屯与河田鸡杂交,生产一代杂种称平河鸡,鸡肉基本保持原河田鸡品质,出栏时间由150天缩短为130天。1983年开始,本省家禽生产主要引进国外杂交配套系。其生产性能高,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高,每年推广数不断增加。据统计,饲养父母代每羽每年利润达30元,每羽商品肉鸡利润为1.5~2元。
  三、引进配套系生产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家庭副业性自给或半自给式的生产已不适应消费需要,畜禽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的规模化、机械化、工厂化发展。由于遗传育种科技的进步,原有品种也难适应形势,因此商品化、专门化配套品系生产技术应运而生。
  80年代初开始,本省家禽生产逐步向杂交配套系形式发展。1983年9月,闽清县种鸡场从上海新扬鸡场引进罗斯蛋鸡祖代进行扩繁,这是本省家禽配套系生产的起步。1984年底,福建榕泉种鸡场从加拿大谢弗公司引进红婆罗父母代红羽肉鸡进行配套繁育推广,进一步推动配套系家禽在全省各地的普及。由于配套系家禽生产效益好,1983年以来,在全省取得迅速发展。到1990年,全省有饲养配套系种禽场40个,饲养不同代次配套种禽近14.3万只,每年提供商品代禽苗570多万只,全省养禽业生产出现根本性变化。养禽业在全省畜牧生产中异军突起,逐步发挥重要作用。1985年至1990年,家禽存栏和产品大幅度增加。见表2-4。
  [=此处为表格(表2-4 1985年与1990年福建省家禽生产比较表)=]
  (一)鸡的配套系生产
  1.蛋鸡配套系生产
  1983年以前,福州、莆田、泉州等地饲养户从上海、广州、北京等地零星引进“星杂579”等配套系蛋鸡商品代进行饲养,在全省未成体系。1983年9月,闽清种鸡场从上海新扬种鸡场引进3300只罗斯蛋鸡祖代,在省内正式开始配套系生产。截至1990年,先后引进法国的伊沙褐和德国的罗曼,并少量引进父母代迪卡和海赛克西等品种。
  配套系蛋鸡生产性能表现在性早熟,一般饲养18~20周龄即可开产,25~27周龄达到产蛋高峰期,产蛋率可达90%以上,72周龄入舍母鸡产蛋量均达270枚左右;料蛋比为2.5:1,平均每只母鸡日耗料量仅115克左右。推广几年,鸡蛋产量明显增加,城市、工矿区从根本上扭转了买鸡蛋难的局面。但由于受交通、资金、饲料、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蛋鸡配套系生产多数还局限在城市、工矿区,尤以福、厦、泉、漳等较大城市的数量为多,广大农村基本上还是以小规模家庭式饲养土种蛋鸡为主。截止1990年,全省有父母代以上配套系蛋鸡种场才10个,饲养种鸡2.33万羽,每年向社会提供商品代蛋鸡苗约180万羽,全省良种覆盖面不及10%。主要的蛋鸡场有闽清种鸡场、福清种鸡场、榕振种鸡场、漳州种鸡场、八四蛋鸡场、漳州腾龙蛋鸡场以及福州市20万羽蛋鸡生产体系所属各场。
  配套系蛋鸡生产尽管产量高,效益大,但由于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短时间内普及推广的难度较大。据各种鸡场投资分析,父母代种鸡3000羽规模以上的场平均每羽种鸡要投入300元,1000羽以上商品代鸡每羽平均要投入100元。因此在国家投入和社会集资水平都较低的情况下,大面积推广配套系蛋鸡生产难以做到。1983年开始引种,由于宏观上对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估计不足,引进的3000羽祖代配套系蛋鸡扩繁后,生产出5~8万羽父母代和300万羽商品代蛋鸡,社会没有能力接受,造成极大浪费。从1987年开始,每年仅引进伊沙褐祖代蛋鸡1700羽,由于配套建设能力跟不上,仍然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损失。所以1991年后,本省祖代蛋鸡停止生产,仅限于父母代和商品代的引进,这是本省蛋鸡配套生产宏观控制上的一项大失误,应引以为鉴。
  2.肉鸡配套系生产
  福建省榕泉种鸡场,1984年12月从加拿大谢弗公司直接进口红婆罗父母代种鸡1.5万羽,经过二年扩繁,向全省推广商品代230多万羽,取得很高经济效益。1986年12月起,该场每年均从谢弗公司进口两批(5600羽)祖代肉用种鸡,进行配套扩繁。至1990年,全省各地、市和部分县与个人共建起父母代种鸡场28个,共饲养父母代种鸡15.02万羽,每年向社会提供商品代肉鸡561.7万羽。3年时间内,配套系良种肉鸡已占全省肉鸡总数的15%,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每年节省肉鸡饲料500万公斤。为此,郑鸿钧等人于1988年获农业部丰收奖。肉鸡的配套生产从根本上改变了本省养鸡落后的面貌,提高本省肉鸡的消费水平,有效地普及科学技术在畜牧业上的利用。
  全省肉鸡配套生产除红婆罗红羽配套系外,1987年,中外合资的大福公司在闽侯开办艾维因父母代种鸡场,饲养父母代种鸡4万羽,年提供商品苗300多万羽。由于艾维因鸡为白羽,不适合本省农村需要,因此商品鸡除在福州地区推广外,其余产品多输出省外。1987年,由郑鸿钧等5人开始对含矮小基因红羽肉鸡的饲养配套技术进行研究,并结合全省肉鸡生产进行推广。经2年研究,证实在合理饲养条件下,含矮小基因父母代种鸡64周龄耗料仅为48.7公斤,比其他种鸡节省饲料23%,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至1990年,全省运用该项研究技术(包括网上饲养、公母同栏分饲、人工授精、限制饲养、光照控制、防疫程序及热应激处理等技术)饲养种鸡13.7万羽,商品代鸡1274万羽以上,每年节约饲养种鸡饲料2062吨,创造社会产值2206万元,直接效益477.7万元。
  据大面积生产测定,配套系红羽商品代肉鸡在保证营养需要的条件下,一般45~56日龄,体重可达1.75~2.1公斤,料肉比为2~2_3:1,每饲养一羽活鸡二个月盈利0.8~1_5元,这就改变了传统的“斗米斤鸡”落后状况。一般农户一个劳力可饲养商品肉鸡1000~3000羽。
  配套系商品肉鸡虽然生长快、效益高,但肉质普遍不如土种鸡,更不适合本省传统的“清炖鸡”的烹调吃法。在推广初期,在高利润刺激下高速度发展,由于产后加工、储存、社会配套工作未跟上,出现产品积压,尤其在农村市场,推广局限性更大。另外,严格的种鸡场培育、选择和杂交配套技巧,也不是一般饲养户所能接受和掌握的。在推广配套系肉鸡初期,不少饲养户把生长快的商品代肉鸡按传统选种方法应用于制种,造成生产上的损失。
  (二)水禽配套系生产
  1.樱桃谷肉鸭
  1984年4月,本省从广东引进樱桃谷父母代,在福州、泉州等地扩繁,由于未形成配套体系,群众将樱桃谷商品代继续繁育制种,形成樱桃谷鸭生产性能差异,但总的生产性能是好的,据1984年测定,60日龄平均体重2515克,日增重41克,成活率为95.5%。
  2.巴巴里白番鸭
  1986年10月,本省首次从法国克里木公司引进父母代,在福州建新乡开办白番鸭种鸭场,重点繁育配套系种鸭,每年向全省各地推广15~20万羽。其商品代生产性能一致,公鸭11周龄重达4~4.5公斤,母鸭9周龄重2.5~3公斤,肉料比为1:3.52。父母代170日龄成熟开产,40周平均产种蛋160枚,其各项性能指标除授精率外均超过本省番鸭,尤其是商品代鸭再制种时退化不明显,再繁殖的后代被全省各地用作半番鸭(骡鸭)生产的父本。截止1990年,全省共繁殖推广商品肉鸭500万羽。
  用本省良种蛋鸭(金定鸭、山麻鸭、莆田黑鸭)作母本,采用樱桃谷公鸭或北京鸭公鸭为父本杂交出的F₁母本,再用法国公白番鸭为父本,组成三元杂交配套系,这是本省1980年后形成的优质半番鸭生产的制种配套系,每年平均产出三元配套系半番鸭3000多万羽,其中龙海县每年产出1080万羽。三元杂交配套系半番鸭生产性能高,据大面积生产测定,50日龄体重可达2000克,料肉比为3:1(日粮中粗蛋白占15.17%)。二元配套系母鸭年可产种蛋250~260枚,蛋重79克,开产后耗料137斤,料蛋比为3.3:1。
  3.莆田黑鸭高产蛋鸭配套系
  1983年,由檀俊秩等人对莆田黑鸭进行配套系选育,用近交系法及家系闭锁法建立50多个家系,通过配合力测定,进行系间杂交,形成父母系,建立起蛋鸭配套系生产。这是本省蛋鸭生产第一次配套系。目前已推广800多万羽,其500日龄平均产蛋量可达305.23枚,蛋重68.28克,蛋料比为1:3.1。在邵武6800羽鸭群测定,500日龄产蛋310.5枚,蛋料比为1:2.9~3.0。
  此外,1986~1987年,本省从美国、法国分别引进配套系尼古拉斯火鸡、太格森肉鸽和伊沙珍珠鸡等品种,分别在龙海、漳浦等地扩繁饲养。由于受消费习惯,价格及市场接受能力等因素制约,难以在省内形成规模生产和普及推广。
  (三)猪的配套系生产
  1.斯格猪
  原为比利时育成的配套系生产的瘦肉型猪,福清东阁华侨农场于1985年从广东光明农场引进,进行扩群、推广。在福清、莆田等地,用其与长白、大约克或杜洛克杂交后代商品猪,受香港市场欢迎,年销售近3万头。
  2.广三保配套系生产的瘦肉型猪
  该猪系美国猪种改良公司(PIC)以杜洛克猪为主,选育成的配套系。东阁华侨农场于1987年从广东广三保种猪场引进。因引种不能形成配套,故未能发挥作用。
  3.鄂美配套系瘦肉型猪
  该猪系美国猪种改良公司选育成的配套系。由长白、大约克、汉普夏、皮特兰等猪种杂交选育而成。1988~1990年,福清的养猪专业户从湖北省中美合资的鄂美种猪场引进。福州市郊区在古泉山建立万头猪场,即以此配套系猪生产商品猪。
  4.迪卡配套系瘦肉猪
  系莆田赤港华侨农场从广东、深圳引进,因未形成配套体系,在生产上未产生影响。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