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养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83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养牛
分类号: F326.3
页数: 3
页码: 10-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养牛业历史悠久,但黄牛和水牛的具体起源尚无从查考。历史上,水牛除了用于役用外,还会挤取牛乳制作乳制品。耕牛在农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的保护耕牛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耕牛数量逐步增长。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耕牛繁殖奖励政策受到批判,耕牛头数上升不快。1979年后,政策调整,解除了对个人养牛的禁令,耕牛存栏逐年稳步增长。乳牛业在城市郊区和工矿区等地发展,经过引进和改良选育,形成了福建省乳牛的品种基础。
关键词: 福建省 饲养业 养牛

内容

福建省饲养黄牛、水牛的历史起源尚无从查考。据宋、明史料记载,当时水牛除役用外,有的还挤取牛乳作成乳制品(乳饼)充馔。历史上牛存栏数最高的时期为民国23年(1934年)至民国25年,当时存栏数达67.3万头。1949年末,存栏数为54.5万头,其中黄牛32.2万头,占59%;水牛22.3万头,占41%。
  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省采取保护耕牛政策,禁止滥宰耕牛,扶植农户养牛,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促进耕牛的增长。1956年,黄牛与水牛存栏达到103万头,比1949年增加48.5万头,增长89%;当年,全省在从初级农业合作社转入高级农业合作社过程中,不少地方耕牛入社折价偏低,1958年“人民公社化”又无偿平调耕牛入社,加上大集体饲养耕牛缺乏经验,使役不当,致使病、弱牛增多,繁殖率低,养牛头数逐年滑坡。
  1961年,黄牛与水牛存栏共77.8万头,比1956年减少25.2万头,下降24.4%。
  1961年下半年,全省各地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和省人委有关加强耕牛管理和繁殖的规定,将耕牛所有权下放到生产队所有,推广“养用合一”或“养用挂钩”,改变轮养和放养,繁殖小牛给予奖励;恢复耕牛集市;合理沟汰耕牛,社、队可自行决定淘汰老、病牛。1964年,还清社员耕牛折价入社的价款。采取以上措施后,全省耕牛存栏数量逐步回升。1965年,黄牛与水牛存栏已增至86.6万头,比1961年增加8.8万头,增长11.3%。
  “文化大革命”期间,耕牛繁殖奖励政策受到批判,多数地方耕牛恢复了轮养;禁止牛圩交易,提高老、病牛淘汰标准,结果,老弱牛比例增大,耕牛头数上升不快。1976年存栏97.4万头,1978年为97万头,与1966年89.6万头相比,12年间只增加7.4万头。
  1979年8月,省革命委员会召开全省养牛养羊生产会议,12月,省政府发布《关于大力发展养牛养羊生产的若干规定》,该规定除恢复以往有利耕牛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外,主要是解除了对个人养牛的禁令,从而解决了对养耕牛目的性的认识问题。
  黄牛和水牛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过去单纯把牛看成是生产资料,因而强调公养,禁止私养,禁宰过严,流通不畅,不利于养牛业的发展。80年代,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地也陆续将牛作价归户,同时在牛种改良上向肉役、奶役、肉用、奶用等多方面发展,推行商品牛生产,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从1981年开始耕牛存栏逐年稳步增长,至1990年存栏达到127.4万头,比1949年增加72.9万头,增长1.34倍,其中黄牛81万头,增加48.8万头;水牛46.4万头,增加24.1万头,分别增长1.5倍和1.07倍。
  乳牛,1988年首先由外国医生、传教士引进黑白花乳牛在福州地区饲养。嗣后,分别于民国17年、民国20年和民国36年引入黑白花、短角、更姗、爱尔夏等乳牛。由于缺乏同种公牛配种,后面这三种乳牛未能繁衍下来。黑白花乳公牛与本地黄牛多年来不断进行级进杂交,改良选育。1972~1985年间又按中国黑白花奶牛课题标准进行选育,遂形成本省乳牛的品种基础。
  福建省乳牛主要饲养地在城市郊区和工矿区及莆田、仙游等县(市),1952年末存栏3000头。随着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牛业也逐步发展,除私人饲养外,国家、集体也开始饲养,至1960年存栏达到1.6万头。由于1958年平调私人乳牛归集体饲养,饲养管理不善,瘦弱牛、不孕牛增多。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恢复私人饲养,淘汰老弱、不孕牛,虽然乳牛存栏数下降,而牛群质量上升,1965年存栏8000头。“文化大革命”期间,私人养乳牛受到批判,乳牛存栏徘徊在0.8~1万头之间。1979年后,乳牛业开始复苏。1983~1985年从西德、丹麦引进黑白花乳牛270头,分配在南平、福州、三明、永安、漳州、莆田及福建农学院等乳牛场饲养,作为繁殖与推广良种基地。1990年,乳牛存栏2.1万头,其中国有农场饲养1606头(农垦农场1214头,商办农场100头,南平市乳牛良种繁殖场292头),其余主要是私人饲养。当年产鲜牛奶4.9万吨,全省人均1.6公斤,与1978年相比有很大提高(1978年存栏1万头,产奶0.93万吨,人均0.38公斤),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1989年人均3.9公斤)。
  福建省黄牛与水牛长期以来以放牧饲养为主,冬末春初补喂适量稻草,及芦苇、蔗叶、藤蔓等,春耕役用繁忙时除喂青、干草外,还增喂地瓜、稀饭、泔水等以补充营养。因此,以役用为主的黄、水牛生长缓慢,平均日增重仅200克左右。黄牛(3岁)、水牛(5岁)的成年母牛体重,分别为250公斤和400公斤左右。部分山区役牛,冬、春季节习惯采用放野牧,即把耕牛群驱赶至山野,任其自主采食,牛的全年体况呈现春弱、夏壮、秋肥、冬瘦。沿海平原地区由于劳力充足、气候温和,黄、水牛多以牵牧饲养为主,并添补部分作物稿秆,基本保证牛的营养需要。因此,沿海培育出来的闽南黄牛和福安水牛,其生产性能超过本省其他地区的黄、水牛。70年代末,全省养牛业开始逐步走向综合利用(役、奶、肉)发展。随着奶、肉性能的提高,牛的饲养水平也逐步提高。经品种改良后的乳用、肉用牛在放牧条件下每生产4公斤乳要增补1公斤精料,每增重1公斤体重要添补3公斤精料。80年代末,全省已开始使用配合料和添加剂喂养奶牛、肉用牛,进一步保证牛群产乳、产肉的科学营养需要。
  福建省耕牛的繁殖长期采用自然本交方式进行。其中广大农村和山区仍采用野交乱配的原始办法,而城镇近郊及沿海地区则多采用选育公牛进行人工辅助本交方式进行。60年代初,开始采用牛人工授精技术进行繁殖。至70年代,黄牛和乳牛的繁殖已采用世界先进的冷冻精液技术。80年代,全省乳牛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率达90%以上。肉牛改良每年达2~3万头。至1990年,全省养牛业改变单纯为耕地而养牛的局面,养牛业走上役、奶、肉综合利用的生产轨道。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