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养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83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养猪
分类号: F326.3
页数: 4
页码: 7-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养猪业历史悠久,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福州地区的先民就已开始养猪。经过多个时期的发展和变革,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下降,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增长和曲折发展,到1990年,福建省的养猪业实现了持续12年的稳定增长。这一时期的生猪存栏和出栏数量大幅增加,猪肉产量和每头猪的出肉量也有显著增长。此外,福建省的农民历来有养猪的习惯,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饲养经验。6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饲料工业的兴起,科学养猪技术得到普及和提高。不同地区的农民根据当地的农作物和条件,采取了不同的饲养策略,充分利用了各种饲料资源。
关键词: 福建省 饲养业 畜牧

内容

福建省养猪历史悠久,考古发掘证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福州地区先民已开始养猪。先民从渔猎和采集进入农耕社会后,一般每一户养猪1~2头,供肉食和积肥。民国23~25年(1934~1936年),全省生猪存栏167.2万头,这是历史上存栏最高的时期。随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养猪头数趋于下降,至1949年末,生猪存栏127.3万头,与历史最高年份相比减少24%。
  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养猪数量有较大增长。由于不同时期国家的养猪政策、饲料和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变化和制约,养猪业呈曲折发展的状态。1954年,全省养猪263.3万头,出栏192.5万,出栏率为75.19%。当年粮食减产,加上实行统购统销,饲料减少,价格上升,1955年生猪存栏、出栏分别降为247.4万头和185.2万头。1956年,生猪存栏回升到260.3万头,但出栏降至182.7万头。1956年粮食增产幅度较大,同时贯彻“私有、私养、公助”的养猪政策,对农户养猪划给饲料地、提留饲料粮。1957年,活猪收购价比1952年提高17%,当年生猪存栏数增加到401.2万头,但出栏未增加,比1956年出栏数还少4.3万头。
  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平调私养生猪,大办集体猪场。1959~1961年粮食逐年减产,生猪存栏和出栏急剧下降;到1961年,生猪存栏数为117.3万头,出栏为16.2万头,出栏率仅8.5%,低于1949年的水平。1961~1965年,贯彻国家调整的方针,纠正“左”的错误,扶持农户养猪。1965年,生猪存栏数增至446.9万头,出栏254.4万头,出栏率为69.09%。1966年,生猪存栏继续上升,达到487.7万头,出栏273万头。1967~1969年,养猪业连续下降,1970年开始回升,1976年生猪达到608.3万头,但这几年出栏率偏低,仅有50%左右。1977~1978年,养猪业继续处于徘徊状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纠正过去长期存在的“左”的指导思想和错误,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福建省贯彻“以家庭饲养为主,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畜牧业发展方针”,促进养猪专业户、重点户和联合体蓬勃兴起,养猪业逐步向商品化、现代化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至1990年,生猪生产持续12年稳定增长。1990年,生猪存栏930.8万头,出栏799.8万头,出栏率为88.56%;猪肉产量为62.86万吨,每头猪出肉量为78.6公斤,比1979年的猪肉产量20.4万吨,每头出肉量54.5公斤,分别增长2.08倍和44%。1990年,全省人均占有肉类24.4公斤,其中猪肉20.5公斤,占84%;养猪业总产值为11.46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占牧业产值的64.1%。
  省内农村和城镇郊区农民历来有养猪习惯,积累了实用的传统饲养经验。6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市场经济发展、饲料工业兴起,养猪科学技术得以推广、普及。科学养猪的技术逐步提高。
  一、传统饲养
  闽西、闽西南山区,以种植水稻、甘薯为主,另在房前屋后空隙地及附近山坡地种蕉芋、木薯等。历史上由于交通不便,农副产品难于外运,不少农户用米、细糠、甘薯加青料煮熟喂猪。猪种多选择小型早熟易肥、性情温驯、四肢短小、肉质细嫩的华南型猪,如槐猪、官庄花猪等。为防兽害,多用柜式猪舍圈养;一般在宅墙旁用木板、杂木棒、石条或砖砌成,装上木栅门,用干土或杂草、草木灰垫栏积肥;也有的在屋内一隅建简易猪栏。饲养上,小猪日喂4~5次,大猪2~3次,间补加青菜或块根饲料。一般断奶小猪,饲养8~9个月,体重达65~75公斤即可出栏,有的养至一年后出栏。猪出栏多安排在过年、过节时期。对母猪的饲养较为精细,在配种、怀胎及哺乳期间,除喂养碳水化合物饲料外,还补充豆饼、豆渣、黄豆等蛋白质饲料。
  闽北、闽东山区,平田、梯田种水稻,山坡地种甘薯、木薯、蕉芋或其他经济作物,大多一年一熟,部分地区一年两熟。新中国成立后多改为一年两熟,双季稻或稻、豆或稻、油菜轮作,冬闲田多种大、小麦、紫云英。本地区盛产大米、黄豆、甘薯、大小麦等,有大量农副产品可作饲料,历史上习惯以米汤或稀饭掺和米糠、麸皮、豆渣、薯渣等喂猪。秋季甘薯收获季节,多用甘薯、薯藤煮熟掺和米糠喂猪,另加少量石粉、骨粉和盐。一般农户在端午节、春节,尤其是春节家家户户宰猪留肉,少则几十斤,多则上百斤,除节日食用外,余下的腌制腊肉、熏肉或熬油,可供食数月。猪种也是早熟、易肥的脂肪型猪,如闽北花猪。猪的饲养期,从小猪到出栏多经10~12个月,体重达80公斤左右。公猪配种季节补喂鸡、鸭蛋。母猪哺乳期补喂豆渣、豆饼等。猪栏多用石板条或木材建成,实行垫栏圈养。
  闽东、闽东南沿海地区,农作物大多一年三熟,产区盛产稻、麦、薯、油菜、花生、大豆、蚕豆、豌豆及蔬菜、瓜果等。沿海海产品下脚料十分丰富。本地区人多地少,历史上视养猪为主要家庭副业,除利用农副产品外,还到集市购买商品性饲料喂猪。本地区的猪种主要为体型中等的肉脂兼用型,如福州黑猪、莆田黑猪、福安花猪等。饲喂方法,一般先将菜叶和泔水煮熟,加米糠、麸皮、豆渣等。菜猪多采用“吊架子”方式肥育,仔猪断乳后逐渐增加青粗饲料,至体重50公斤后,增加精料催肥,到70~100公斤出售。公猪以精料为主,母猪以稀喂为主,哺乳期间增加精料及动物性饲料,如麸皮、米糠、碎鱼、虾皮等;仔猪多随母猪放牧。猪舍多砖石结构,并建有粪池,比较注重卫生和积肥。
  二、科学饲养
  (一)猪种变革
  改单一品种为多品种杂交。本省猪种的共同特点是早熟易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饲养管理粗放;缺点是生长缓慢,瘦肉率低。60年代中后期,陆续从省外、国外引进猪种如中约克、苏联大白猪、长白猪等,以本地母猪为亲本、推广二品种杂交作商品猪。山区以中约克为父本杂交的约占75%;沿海除中约克外,以大约克、长白猪为父本杂交的占25%。
  80年代,从省外、国外引进瘦肉型猪种如杜洛克、汉普夏、斯格等开展三元杂交;一般以瘦肉型猪为父本,中约克或长白杂交一代母猪为亲本,有较好杂种优势。杂种猪日增体重比本地猪提高15~20%,饲养日期缩短75~90天,肉猪体重达90~100公斤,一般在170~185天;三元杂交的屠宰胴体瘦肉率在58~60%以上,比本地猪提高10~15%。
  (二)改熟喂为生喂
  50年代末,推广青料发酵和糖化饲料喂猪,除山区少数农户仍沿用熟料外,此方法在集体猪场和广大农村普及推行。80年代,随着饲料加工业的发展,逐步实行湿拌料、混合饲料以及配合饲料喂猪,饲养方式渐趋合理。
  (三)改“吊架子”为“一条龙”育肥法
  70年代开始,推广“一条龙”育肥法,按菜猪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配给各种混合或配合饲料。一般从断乳小猪到出栏,肥育期五六个月,体重可达90~100公斤,比“吊架子”缩短育肥期二三个月,提高了出栏率,降低饲料消耗,增加饲料效益和养猪经济收入。
  (四)改自给、半自给型家庭副业生产为商品化规模生产
  80年代开始,随着农村推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农村养猪大部改为农户个体饲养。原村办、队办猪场多租赁给农民经营。城郊集体猪场多改建为工副业生产场。全省除山区有的农户仍户养2~3头或十几头作为家庭副业外,不少富裕农户尤其是沿海、平原交通发达地区农户,积极向集约化、规模养猪方向发展。1990年,全省年出栏肥猪10头以上的有7031户,20头以上有1403户,100头以上的716户,500头以上的养猪联合体(专业户)497个,1000头以上183个。福清县有7个农户自筹资金办猪场,每场养母猪250~300头,年出栏瘦肉型猪4000~5500头,他们不惜重金聘用科技人才,推行科学化饲养管理,提高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