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766
颗粒名称:
一、机构
分类号:
R12
页数:
2
页码:
231-23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城市环境卫生机构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机构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管理
机构
内容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开始有清扫队和清道队。民国后,厦门贸易昌盛,海运繁忙。为使环境卫生适应商埠发展的需要,民国元年(1912年),厦门商会费启荣出面组建清扫队,共有64人。民国10年,厦门进行城市建设,开始填海筑路,建设排水系统,扩大城区,由市警察局接管清扫队,队员增至87人。
民国6年(1917年),南平瘟疫流行,国民政府意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清道之重与卫生极宜讲求”,设清道局1所,“统率市民洒除通衢曲巷、爬疏沟渠”,时有清道夫26人。
民国27年(1938年),省政府迁永安,人口急增,县组建清道队,编制10人,隶属县城区环境卫生委员会管辖。
民国31年(1942年)4月,福州市政府筹备处成立后,开始有清扫道路的专门机构称“清道总队”,隶属于市警察局和公共卫生处,负责全市道路清扫和垃圾收集,并按鼓楼、大根、小桥、台江、仓山划分5个分队,各分队队址均设在庙宇内。
民国32年10月29日(1943年),永安县“清道队”移归永安县警察局管辖。
1949年9月,福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公安局,清道总队归公安局管辖。尔后派张邦德、吴游、张占元等3人在南街黄巷南华剧院召幵全市清道人员大会,进行接管前的动员准备。1952年12月正式接管并改称市清洁大队,大队部设小桥九福庵内,各个区仍设分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地相继成立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其名称不一,福州称“清道总队”,厦门称“民产公司”、“清道队”,泉州称“清道队和粪便管理处”,南平称“清洁队”。隶属关系多次更变,曾分别隶属公安、卫生、消防、工商、城建等部门,各地环境卫生机构的设置也是几经变动。以省会城市福州为例,1953年下半年,清洁大队撤销,5个区清洁分队改称清洁队,直属各区卫生事务所。1956年8月16日,对全市43户粪商贩进行改造,组建市公私合营粪肥公司,属集体所有制,由市商业局领导。1957年5月1日,市粪肥公司易名为粪肥管理处。1958年1月1日,市清洁管理处正式成立,各区清洁队收归市清管处管理,粪便管理处同时并人,从此市区环境卫生(清洁和粪便)实行统一管理。1959年3月,各区清管所划归区卫生科领导。1959年9月至1961年9月,收归市清管处领导。1960年,市清管处改称市环境卫生管理处。1963年上半年各区清管所又划归区卫生科领导。“文化大革命”期间;1970年6月15日市环卫处宣布撤销。1972年至1977年4月,市卫生局决定重新组建公共卫生管理处,与市爱卫办合署办公。1977年3月,市府决定重建环卫处,撤销公卫处。1980年5月,环境卫生管理处归建设部门领导。
1980年以后,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国家建设总局、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改变城市环境卫生体制的问题的通知》,城市环境卫生工作逐步归建设口,机构名称开始统一,市级称“××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县级称“××县环境卫生管理所(站)”,大部分市、县都设有环境卫生管理机构。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1984~1986年,福州市改革管理机构,两次向区放权,把责、权、利、人、财、物统一配套下放到区。1985年1月1日,三明市撤销市环卫处,下放到梅列、三元两个区。1988年,泉州市将市环卫处下放到鲤城区。1989年12月28日,三明又成立市环卫处。到1990年,全省69个县、市的环境卫生管理机构隶属关系,还有15个县未归口到建委。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6年。设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费启荣
相关人物
张邦德
相关人物
吴游
相关人物
张占元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福州市政府
相关机构
南街黄巷南华剧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三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