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风动石—塔屿风景名胜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752
颗粒名称: 六、风动石—塔屿风景名胜区
分类号: F590.3
页数: 2
页码: 216-2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风动石—塔屿风景名胜区位于东山县铜陵镇东海隅,由风动石景区、塔屿景区、九仙顶景区和马銮湾景区组成。景区以花岗岩地质为主,海湾迂回,岛屿星罗棋布,形成奇特的海滨风光。总面积814.43公顷。
关键词: 福建省 风景名胜区 石竹山

内容

风动石—塔屿风景名胜区位于东山县铜陵镇东海隅,与台湾隔海相望。以花岗岩地质为主,海湾迂回,岛屿星罗棋布,沙滩洁白如银,形成奇特的海滨风光。由四个景区组成,中心为风动石景区,东为塔屿景区,西为九仙顶景区,南为马銮湾景区,总面积814.43公顷。风动石景区:西起龙谷山,南至黄道周故居,东、北有石城墙环绕,外接海滨与沙滩,面积656.03公顷。东部临海,西部倚山,主要景点有风动石,高4.37米、宽4.47米、长4.69米,重约200吨,搭在一磐石上,悬空斜立,风吹石动,故名;建于明洪武年间的铜山古堡,长2000余米,如巨龙盘山镇海,号称南海长城;以及武庙和黄道周出生处石斋故里等。塔屿景区:面积80.514公顷,岛上小山丘婉蜒逶迤,南部天然礁石构成形态各异的洞壑,中部有天然海滨浴场,北部有东明寺及天然沙滩、洞穴。九仙顶景区:临海突起,雄踞铜山湾隘口,山上巨石裸迭,石榕盘根,覆盖东段半个山面,有铜山石窟、水操台等景点。马銮湾景区:是天然秀丽的大海湾,长2500米,呈月牙形,海滩为洁白的石英砂,面对大海,背面为宽80~150米的人工防风防沙林。
  风动石一塔屿景区历史悠久,黄道周、戚继光、郑成功等都在区内留下遗迹。70年代末设立管理机构,80年代编制景区规划,性质为:奇石、名屿、海滨、古城构成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为三大片,南部以海岛风光为主,中部包括入工围垦的西盐湾海域,为海上运动景区,东部即风动石一塔屿景区。以风动石景区为核心,以陆路与海上轮渡串联九仙顶、马銮湾、塔屿三个景区。风动石景区西部以人文景观为主,东面以自然景观为主,南部以现代游乐为主,构成综合性游览公园。塔屿景区以野趣活动为主,适宜度假、旅游。南段山地峭壁悬崖,怪石峥嵘,山下碧波荡漾;中段沙滩,是天然海滨浴场;北段以东明寺为核心,包括茂密森林、形成静谧的山村野景。九仙顶景区主要以人文、历史考察研究和休息的场所。马銮湾景区以海泳、度假休养为主,北段为小别墅区,中段为海滨浴场、度假村,南段为野炊、夏令营基地。1979年以来,以集资、捐资和引进外资的形式筹集资金进行建设。1980年,投资5万元,修复铜山古堡东门东段城墙,长300米。1983年投资3.5万元,修复西段300米,投资2.8万元,修建东门城楼。同年,募捐35万元,修复风动石景区的武庙,建筑面积1480米。1985年,县旅游局投资30万元开发建设马銮湾海滨游泳场,设有沐浴更衣室、冷饮休息室、卫生室,备有游艇、躺椅等设备。1986年,为纪念黄道周诞辰400周年,由各方集资17万元,在原崇文书院旧址,修建黄道周纪念馆,建筑面积600平方米,1988年落成开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题匾。1986年,由群众捐资,重建宝智寺,总面积406平方米,分为三殿。同年8月,由县林业局补偿13万元给东山县渔业公司,迁出该公司在塔屿石塔修建的养殖基地、办公楼等,修建风力发电站、水库、游览亭和道路,并绿化植树,美化环境。
  在建设、开发的同时,重视景区道路建设,建成以风动石景区为中心,辐射到3个景区的道路网。1985年,开辟西埔至铜陵干道,接连马銮浴场,长230米、宽7米,沥青路面。1987年,新建西门至风动石的海滨路,长920米,宽9米。还按规划完善景区内的游览步行道,先后新建、修建游览道、磴道总长5000多米。县政府还颁布禁止在景区内开山、挖沙、采石的通知,拟定保护、管理的规定。同时,重视绿化建设,更新树种。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6年。设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彭冲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东山县渔业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