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竹山风景名胜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751
颗粒名称: 五、石竹山风景名胜区
分类号: F590.3
页数: 2
页码: 215-2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竹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清市城西10公里的东张水库畔,以山水自然景观与独特宗教文化相结合。景区包括石竹山、鲤鱼湖、狮子峰和灵石寺四大景区,总面积45.20平方公里。近年来,华侨捐资修复名山古刹,并开发多个景点。
关键词: 福建省 风景名胜区 石竹山

内容

石竹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清市城西10公里的东张水库畔,海拔534米,原名石所山,即《徐霞客游记》中所提到的“春游石所,秋游鲤湖。”山多曲岩奇石,盛产石竹、雷公竹、佛肚竹、方竹等。石、竹并茂,故又名石竹山。地貌奇特、复杂,有次高山、丘陵、河谷、残山、山涧、凹地等,因而多奇石怪涧,悬崖峭壁。有一线天、二塔、三岩、四泉、五仙、六洞、七峰、十二石胜景。山下鲤鱼湖,碧波清澈,水量充沛。景区除竹类外,还生长大量相思树、柳杉和楠木等,为山、水、林、泉、岩、洞、寺兼备的景区。有石竹山、鲤鱼湖、狮子峰和灵石寺四大胜迹。石竹山:有被徐霞客叹为“无与为对”的一片瓦危崖之下的半山亭;状元峰下一面依山,三面悬空,如空中楼阁的石竹寺,据说善男信女们只要心诚意真,在寺中住上一宿,做梦祈求自己心中的夙愿;还有紫云洞、桃源洞、沧海石诸胜。鲤鱼湖:即东张水库,1958年建成的库容量1.8万立方米的人工湖,因湖内一个小岛形如锂鱼而得名。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湖畔林木葱茏,石竹寺、紫云塔掩映其间。狮子峰:巨石成峰,似飞云流水,称为翠石屏。灵石寺建于唐大中元年(847年),依山而建,布局反映盛唐风格。
  相传在汉时,福州何氏兄弟在石竹山修炼成仙。晋代郭璞曾到此观赏风景。南北朝中原士族大批入闽,至今山中尚有遗迹。唐、宋时期,福建经济初盛。唐大中元年(847年)建石竹寺、灵石寺。明万历年间,叶向高、石映斗修建观音阁、僧房,重建九仙阁,改旧路穿石洞楼门而上。民国时期,重建仙君楼、大雄宝殿、天宝阁和土地堂等。
  1980年以来,旅外华侨捐资200多万元,重修名山古刹,架起天桥,修建仙台,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破坏的一线天本来面目,铺设两条宽2米,长1069米,1436级花岗石登山磴道,新建玉柱琉璃瓦的四角亭和六角形的双里亭各1座;具民族风格的三层招待所1幢,安装800米自来水管,引水上山,以及铺设用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对石竹寺进行全面修葺,并新建石竹宾馆,开发山西侧10多个景点。1984~1985年,由华侨投资22多万元,维修仙君楼、玉皇殿、土地庙、观音堂等。1986~1987年,投资10余万元,重建灵石寺,新塑三宝佛像。1988年由南京大学编制规划,性质为:以山水自然景观与独特宗教文化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划分为石竹山、鲤鱼湖、狮子峰和灵石寺四大景区,总面积45.20平方公里。规划指导思想: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逐步开发利用,景区建设在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管理下进行。近年来,石竹山管委会按规划在鲤鱼岛建野营村、钓鱼台、品茗水榭等。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6年。设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叶向高
相关人物
石映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南京大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福清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