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743
颗粒名称: 二、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
分类号: F590.3
页数: 3
页码: 204-2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厦门市,包括鼓浪屿和万石山,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历史。景区分为十大景区,包括三湾汇海、万笏朝天、鼓浪洞天等。鼓浪屿有绿树、红花、碧草遍布全岛,被誉为“海上花园”,主要景点有郑成功石雕巨像皓月园、林巧稚纪念园等。万石山景区有花岗岩地质,巨石遍布,植物景观丰富,胜迹和古建筑历史悠久。
关键词: 福建省 风景名胜区 鼓浪屿

内容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厦门市南部,范围包括万石山地、鼓浪屿和厦门海湾部分海域。景区以花岗岩地质为主,岩体裸露,巨石遍布,其间沟谷、溪涧纵横,海岸线多变,沙滩相间,山、岛、海互为衬托。植物景观丰富多采,形成亚热带海岛风光。整个景区具海、山、岛、礁、滩、岩、寺、花、木诸神秀,兼备民族风格、侨乡风情、闽台特色,并蓄西方异域情调。1988年编制总体规划,景区总面积245.74平方公里,其中鼓浪屿1.77平方公里,万石山32.97平方公里,海域211平方公里。性质:以海洋为主体,球状花岗岩为特点,山海交融、城景相依、文化内涵丰富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为十大景区:三湾汇海(海域区),万笏朝天(万石山),鼓浪洞天(鼓浪屿),古刹新辉(南普陀寺),虎溪夜月(虎溪岩、白鹿洞、鸿山寺),金榜钓矶(金榜山、阳台山),洪济观日(云顶岩、金鸡亭),上里探幽(上里水库、森林公园),曾厝度假(曾厝垵海滨),黄厝观景(黄厝景区)等。
  鼓浪屿依鹭江与万石山景区相连,素有“海上花园”美称。相传岛西南角有一巨石,受海浪冲蚀而中空,每逢潮涌,浪击空石声如擂鼓而得名。全岛绿化覆盖率达37%以上,绿树、红花、碧草遍布全岛。漫步街巷,无车马之喧,却时闻琴声悠扬,被誉为“音乐之岛”。主要景点有:郑成功石雕巨像皓月园,林巧稚纪念园一毓园,观海园、日光岩和郑成功纪念馆、水操台等;以及海上乘船饱览山岩、峭壁、礁石、沙滩构成的秀丽的海岸景观的环岛游。
  鼓浪屿原为荒岛。元末明初始拓垦,明末清初郑成功据此安营设寨,训练水师。海禁开放后,开始繁荣。早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已有对外交往。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鼓浪屿被英国强占。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英、美、法、德、日、葡、荷、奥、西班牙、挪威、瑞典、菲律宾等国领事馆与清廷签订《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鼓浪屿沦为列强“公共租界”。
  岛上现存〓国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因有“世界建筑博物馆”之称。民国17年(1928年)为纪念郑成功,建成延平公园,包括日光岩等,占地587公顷。30年代,华侨、巨商在岛上建筑别墅、私家花园,著名的有瞰青别墅、黄家别墅、菽庄花园、怡园和观海别墅等。40年代日军占领期间,遭严重破坏。
  50年代,林尔嘉家属把菽庄花园献给国家,政府对其进行全面维修。把晃岩路“番
  仔墓”辟为解放公园,后又改为鼓浪屿音乐厅。60年代,进行街道绿化和小游园建设。建成和平公园,在国姓井西侧花圃建海滨浴场更衣冲水室、国姓井餐厅及喷泉等。70年代末至80年代,进行大规模园林绿化建设,绿化面积达1,52公顷,种植乔灌木50多种10万多株,铺植草坪4097平方米。修复日光岩及寺庙,增辟梯山小筑;投资70万元,修复菽庄花园,新建眉寿堂,重塑林尔嘉铜像,增建听涛轩、蛇岭花苑、顽石山房;整治港仔后海滨浴场及配套设施,重建和平公园,面积1.78公顷;新建皓月园,面积1.94公顷;在复鼎岩上竖立总高15.7米、重量1400多吨、造价122万元,由625块花岗石砌成的郑成功雕像;新建毓园及林巧稚大夫的汉白玉雕像,以及鼓浪公园、笔架山公园;开辟大德记海滨浴场;开辟环岛路,新建观海园旅游码头等。1990年在皓月园建成再现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的浮雕一座,主体高4.7米、宽13.7米,用铜200吨。
  万石山景区西、北为市区,接鹭江与鼓浪屿景区相连,东、南为景区海域,峰巅巨石遍布,花岗岩山地景观独特,岩奇石怪,千姿百态。沟谷、溪涧婉蜒,群峰起伏,沙滩绵延。厦门旧有的廿四景区多在本景区,如“洪济观日”、“阳台夕照”、“万寿松声”、“万石锁云”,“中岩玉笏”等。以厦门市园林植物园、虎溪鸿山、南普陀寺、胡里山炮台四部分为主。园林植物园位于景区西北部,主峰有太平山、中岩山、狮头山、半岭山及弥勒山;主要溪谷有樵溪、水磨坑溪,总汇于人工湖万石岩水库。园内栽培植物3000多种,有松杉园、棕榈园、引种驯化区、多肉植物区、兰花圃等20多个专类园和种植区。南普陀寺,是闽南著名古刹,始建于唐,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大悲殿和藏经阁,珍藏有缅甸玉佛、明大藏经等。胡里山系山地突出部,形成临海削崖,清代建炮台,北半部为堞楼、山岩、园林,是厦门海防要塞之一。虎溪、鸿山在景区西部外清山,北支玉屏山有“虎溪夜月”胜景,每逢农历十五夜,月光照在虎雕上,投影石壁,影随光移,宛如活虎徘徊。南支鸿山,因两山夹峙,风雨时,风雨回旋不定,雨丝交织,似织纹成纤,形成“鸿山织雨”奇观。
  万石山景区的胜迹和古建筑历史悠久,但在1950年前为荒山秃岭,山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1952年,建成蓄水15万立方米的万石岩水库,1953年后,开展四次群众性营造风景林活动。1959年建面积300平方米的植物栽培温室和万石岩标本楼,翌年开辟树木园。60年代,经国家建工部确定建设植物园,“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建,70年代续建。1977年茅盾为植物园题写园名。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1984年,厦门市佛教会向海外募资100万元,重建玉屏寺及附属设施,建筑面积580平方米。1986年,厦门市园林局投资7.1万元,修建虎溪公园,重建登山道路,维修和新建二层圆亭各1座。1987年前后,投资3.5万元,重建万石莲寺,建筑面积360平方米,由赵朴初题写寺匾;投资40万元重建金鸡亭寺,主庙70平方米,纪念堂200平方米,房屋700平方米;投资'136万元,修建天界寺,建筑面积2220平方米;以上投资均由厦门市佛教协会向海外募捐。与此同时,厦门市建委投资100万元,修建太平岩古庙,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此外,还修建鸿山寺、南普陀寺,开放胡里山炮台和东坪山水库,新辟部分植物景区等。据统计:至1985年,植物园引种植物4000余种。至1987年,共植树3477.45万株,现已绿树成荫。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6年。设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郑成功
相关人物
林尔嘉
相关人物
林巧稚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厦门市园林局
相关机构
厦门市佛教协会
相关机构
厦门市建委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0.9377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