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路绿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735
颗粒名称: 一、道路绿化
分类号: S731
页数: 2
页码: 184-1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发展迅速,各城市积极开展道路绿化工作,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种植。但也存在破坏路树的现象。全省县城街道绿化里程大幅度延伸,道路绿化覆盖面积和覆盖率均有所提高。
关键词: 福建省 专类性公园 道路绿化

内容

据记载,唐中叶,泉州城内街巷遍植刺桐。唐天复年间,福州罗城南关曾是“萧管从柳荫榕叶中出”的繁荣景象。宋嘉祐二年(1057年),福建转运使蔡襄发动民众,在福州大义渡至泉、漳700多里道路两侧种植松(榕)树成行,以荫道路。南平曾有“结屋半依榕影里,万家烟水隔藤萝”之说。民国时期,多数城市道路没有种植行道树。福州城区只有省府路、肃威路、鼓西路等十多条道路种植法国梧桐、合欢树等,共计2000多株,由省农业改进处会同福州市政府建设科共同种植和管理。福州市政府训令警察局,指定植树路段警察,分配当地居民加以保护。厦门市因道路多系石板或碎石砌成的小街狭巷,少有行道树。民国15~22年(1926~1933年),先后建成公园南、东、西路,开始种植凤凰木近百株,是用黄金换种子培育成的。全市行道树约200株。皋州在1950年以前,城区街巷绿化树木大都取决于街巷两侧的宅主,数量不多。
  1950年后,全省各城市先后进行道路绿化建设,但大部分因树苗小,易受人为损害,或因管理不善,成活率及保存率低。厦门市在1952年共种植1.11万株路树,成活率仅0.5%。60年代,福州、厦门等城市干道改种大树苗,效果较好。1951~1%9年,福州市共种植道路树木13.4万株。1960~1976年厦门市共植路树2.57万株。“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停种失养和人为破坏,道路树木数量减少,质量下降。1985年后,实行道路建设与绿化同步进行,做到“新建改建一条路,绿化美化一条街”。配合城市道路扩建和新建,配套绿化建设。因地制宜,选择树种。福州市形成以榕、樟、白玉兰、芒果、羊蹄甲等骨干树种的榕城道路绿化特色,并按市定标准开展建设“绿化示范街”活动。至1990年末,全市39条主干道已达标29条,达标率74%,共计有道路树木25.95万株,建成区道路绿化覆盖面积达77公顷。厦门市1984~1988年开辟新市区,新建16条道路,种植新行道树8633株,并更换行道树品种为黄花槐、芒果、红花羊蹄甲、石粟、桄榔等。至1990年,全市种植行道树的街道达88.44公里。其中1983~1985年新辟湖滨南、西、北路,就种植芒果、红花羊蹄甲、菩提树、大叶榕等2845株,七里香球1300丛。三明市自1958年建市后,市区道路建设与绿化基本同步进行,全市计有主次干道31条,主要种植紫荆、麻楝及法桐等10多个树种,共计7000多株。漳州市道路绿化的特色是果树上街,市区现有龙眼街、芒果街、白兰花街、米兰街等9条花果街。每年花果成熟季节,硕果累累,芳香四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福建城市道路绿化走向新的发展时期,全省14个城市道路绿化里程大幅度延伸,至1990年末,道路已绿化654.1公里,绿化程度达74%,其中已有62条道路达标,达标率为55%,建成区道路绿化覆盖面积为410公顷。许多城市还建了交通岛绿地、街头绿地,设有花坛、花架等,方便居民就近游览休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发展很快,但破坏路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州市南门兜街心一株象征榕城的大榕树被砍伐;80年代,鼓屏路、五四路、达道路等处有20年树龄的路树及古树,被砍掉者数以百计。铺设杨桥路电缆竟将15年生大樟树砍伐287株;五一路铺设温泉水管靠路树仅一尺,造成250多株20年生樟树和银桦树毁于一旦。
  县城街道绿化里程大幅度延伸,据全省54个县初步统计,主要道路里程415公里,已绿化里程303公里,占道路总里程的73%。道路绿化覆盖面积和覆盖率分别达到163公顷和36%。基本上做到新建、扩建一条街,绿化、美化一条路。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6年。设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

阅读

相关机构

福州市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三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