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规划实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661
颗粒名称:
二、规划实例
分类号:
TU984.2
页数:
5
页码:
37-41
摘要:
本节介绍了福建省的四个具体规划实例,包括厦门市莲花新村、福州市屏西住宅小区、三明市徐碧小区和厦门杏林工业区,以及福州市江滨路的扩建工程。这些规划项目涵盖了居住区、工业区和道路扩建等方面,强调了合理布局、环境优化和服务设施配套等要素。
关键词:
福建省
详细规划
规划实例
内容
(一)厦门市莲花新村
莲花新村分二期规划和建设。第一期称莲花一村,位于现中药厂以南,1984年9月开始着手规划设计,总用地18.45公顷(详见图)。由于西面为交通繁忙的福厦公路,因此,一村的规划布局为:西面临路是以高层为主的公共建筑群,东部是多层为主的居住小区,形成西动、东静两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区。
居住小区由7个住宅团组成,住宅布置为正南北向,但又打破单独行列式传统布局方式,点式与条式住宅相结合,依曲折道路灵活布置,并安排了三幢高层住宅,丰富了居住小区的建筑轮廓线。住宅标准为每户60~70平方米、70~8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3个档次,可满足不同层次要求。卫生间内设置三件卫生洁具,标准较高,住宅底楼设半地下室,作为每户的储存间,使一层住宅居高干燥,方便群众使用和利于周围环境绿化。建筑外形淡墙红瓦,内配绿色环境,显得淡雅清秀。
莲花一村生活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包括小学、托儿所、幼儿园、储蓄所、邮电所、粮店、煤店、基层商店(百货、副食品)、饮食、服务、居委会、变电所、公共厕所等,其中,小学、托儿所、幼儿园和商店均别具特色。小学设18个班,用地节省,但各班级均有一个互不干扰的活动平台,下雨时也能为学生提供半室内活动空间;幼儿园设8个班、4层,各层平台部分作为室外活动空间。零售商店等按服务半径要求均匀分布3处,灵活地穿插于住宅组团之间,色彩较为浓重,起了烘托和点缀住宅建筑的效果。
小区内道路仍分级设置,主干道宽13米,支路宽7米,小路宽3.5米,宅前小道宽2米;绿化系统以行道树为纽带,通向宅前屋后绿地,处处绿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空间,节省大量土方;市政公用设施同步规划。
莲花一村的用地平衡和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继莲花一村之后,由东区开发公司继续向北开拓经营。在此期间,完成整个新村的规划和修建,沿福厦公路和吕岭路一带仍留有大型公共建筑用地,东侧为居住区,以市政公用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充分配套为前提,居住区用地面积达88.57公顷,总建筑面积可达191.8万平方米,可供居住1.17万户共4.6万多人。
(二)福州市屏西住宅小区
1985年3月,屏西住宅小区规划由福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负责编制,1987年5月完成。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小区总平面规划,竖向设计、道路、桥涵、排水等规划与工程设计。小区有专用污水处理厂和水塔等基础设施,有配套齐全的公共建筑,并注重环境及生活空间多样化,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品住宅小区。总用地13.1公顷,总建筑面积131140平方米,总人口9000人。
小区属省直机关干部居住区。位于城区屏山西侧,邻近西湖公园,与白水塘村毗连。小区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由北向南倾斜,高差约15米。南面有城市规划干道,16米宽的区间道路贯穿小区南北。规划以国家指标为依据,结合实际,结构清晰,注重每一居住群与每一居住单元的规划,力求在每一居住环境质与量优化的前提下,达到小区整体居住空间的完善。小区采取以商业服务建筑为中心,成组团式布局的结构。组团围绕公共绿地布置,在建筑物朝向基本良好的前提下,随区内道路走向及地形的变化,组成灵活多样、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空间完整的建筑组群。既保持小区建筑整体的韵律,又打破行列式的呆板,同时又满足居住环境的安静、舒适与开敞。居住建筑各具姿态,特征突出。获1988年省城建详细规划优秀作品三等奖。
(三)三明市徐碧小区
徐碧小区位于市区东北部,是尚未开发的山坡地,东南面为过境公路,西傍沙溪河,在东新五路两侧,总面积7.54公顷。规划居住总人口4000人。布局打破传统的“行列式”手法,采用共享空间、有利交往、具有内聚力的组团方式。在空间程序方面改变了目前小区四通八达、人车混杂的局面,各组团内只留出二三个出入口。在照顾住宅良好朝向的前提下,四周以辅助建筑及绿篱和围墙等作为自然隔栅,让居民对小区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对杂物间和自行车棚等辅助用房结合住宅一起考虑,以节约用地,增加绿化面积。规划在小区中心安排一块公共绿地,与幼托、老人活动中心结合在一起,作为小区公共娱乐场所;在各组团内的院落均有开敞空间,留有绿地草皮,突出山城特色,丰富生活空间。用地平衡:居住建筑用地4.06公顷,占63.64%,公共建筑0.66公顷,占10.34%,绿化0.21公顷,占3.29%,道路1.45公顷,占22.73%,居住区总用地合计6.38公顷。
(四)厦门杏林工业区
杏林工业区位于厦门杏林区西部地段,规划区北至杏林火车站,西至西环路,东至杏中居住区,南至马銮村,东西宽1公里多,南北长2.6公里,总面积达2.97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工业建设的可用地达1.78公里。为使工业区建设和杏林区发展相协调,要求在工业区内不宜新建有污染的工厂,特别是有大量污水的工厂,以减少对西海域的污染。新建工厂项目尽可能与杏林现有工业相配套,以减少中间产品的运输距离。在新建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同时,尽量争取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工厂。工业区的规模,按每职工用地指标70~100平方米计算,职工人数可达1.7~2.4万人,以平均2万人作为规划控制依据。工业区规划布局,以工业为主,工业用地占总用地的63%,根据杏林区规划的要求,安排好各项服务设施。工业区北部结合火车站安排商业饮食、旅馆、邮局、公厕、交通广场;火车站通杏林区中心的道路两侧,留出50米宽的用地安排商业服务、写字楼和部分住宅。建筑层数以多层为主,要有较高的街景要求。工业区的服务中心选在工业区的几何中心东侧,东面与杏林市区、北面与火车站广场相呼应。服务中心以服务管理大楼为主体,包括有各项服务设施及一个绿化广场。道路系统基本按杏林区总体规划方案要求。绿化系统安排3块公共绿地,并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留有20米以上的防护绿带。在工厂用地中,考虑适当修建一些通用厂房。工业区内服务性建筑包括服务大楼等14个项目。
(五)福州市江滨路扩建
江滨路位于福州市闽江大桥与解放大桥之间,紧依闽江北岸,为市区东西走向的次干道,是福州城区水陆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这里商贾云集,素有“黄金宝地”之称。原路宽14米,总长997米。按照总体规划进行扩建。规划与台江路连接的原江四路320米为一块板,道路宽度26米,车行道18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江四路交叉口往东至闽江大桥交叉口622米,道路宽度29米,车行道采用两块板形式,宽16米,中间绿化分车带2米,行人道南侧宽2米,北侧宽7米。江四路交叉口往西为和顺段,在江三路口处与旧江滨路相衔接,长约100米,道路宽度22米。在越瀛洲河处建25米长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式桥。道路南侧江滨地带长约320米,宽约24米,修建江滨公园。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6年。设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莲花新村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三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