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县城总体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657
颗粒名称:
三、县城总体规划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5
页码:
28-32
摘要:
本部分介绍了福建省县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具体实例。从古田县的总体规划开始,到上杭县、惠安县、建瓯县和平潭县的规划实例,阐述了各县城的性质、规划期限、规模、布局和发展方向等内容。
关键词:
福建省
县城
总体规划
内容
(一)规划编制
福建省编制县城总体规划始于1957年的古田县。1966年前,主要在沿海和铁路沿线的同安、光泽、顺昌、沙县、永安等县进行。80年代,全省全面铺开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工作。1982年,上杭县由龙岩地区建设局组织各县技术力量进行编制。1983年,连江、东山、顺昌、福鼎等4个县城相继完成。1984年进入高潮,完成长乐、沙县、龙海、连城等26个县城。1985年继续发展,又完成闽侯、建宁、德化、福安、柘荣等16个县城。1986年,仙游、漳浦也编制完成。至此,全省52个县城(未含金门)都按规定完成县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工作。县城总体规划主要内容为:确定执行“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明确县城所承担的任务、所能起到的作用,推测县城可能发展的规模,近期至1990年,远期至2000年,合理组织县城用地功能,使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得到较佳发挥。布局一般以旧城为依托,充分利用旧城,积极发展新区。根据自然条件、建设需要及其它原因,确定用地发展方向、功能分区,对工业用地、仓库用地、生活居住用地、文教科研用地、行政中心、商贸中心以及道路系统、绿化系统等进行规划。力求紧凑集中,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用地规模一般为每人75~100平方米,并注意能源、交通建设,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把经济建设同乡镇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还对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等进行专业规划。对历史文化名城和有防洪要求的县城,应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防洪规划等。
(二)县城总体规划实例
1.古田县
1957年,因新建古田溪水电站,古田县迁建新城而编制总体规划。新城选址距旧城九公里的罗华村。规划新城性质是以地方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方行政、经济、文化中心的小城市。城市规模:总用地0.58平方公里,总人口14090人,人均用地48.05平方米。功能分区:城市西南为对外交通运输区,城市西部(罗华)为地方工业区,其它如自然风景区、居住发展备用地在新开河道以西和罗华村之间。道路网络:主干道十字交叉,南北向是建设路,东西向是解放路;干道红线宽度13米,次干道8米,道路系统呈方格网布局;对外过境线在城市西南边沿切线而过。1985年,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在1957年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规划以旧城为依托,逐步发展新区,旧城改建基本保持原有格局。城市性质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以地方资源加工为主、纺织、造纸、食用菌等工业的城镇。规划期限:近期1985~1990年,远期1991~2000年。规划规模:近期人口3.9万人,建设用地2.4平方公里,人均用地63平方米;远期人口4.8万人,建设用地3.4平方公里,人均用地72平方米,规模区面积8平方公里。规划布局:依托老城,发展新区,结合地形,逐步形成十字街商业中心;县委、县政府行政中心,塔山娱乐中心,前山洋科技、经济中心;旧城区、城东新区、东南工业区、城西对外交通及仓库区,以及塔山、北山、东山形成三山对应的瞭望景点和护城河、前山溪、水渠等绿化带。工业用地采取开辟新工业区和调整现有工业相结合,规划在城区东南面开辟一个新工业区,作为发展轻纺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用地,扩大城区真菌厂用地。城区道路规划新建主干道6条,道路红线宽度:主干道18~23米,次干道12~16米,支路7~10米。旧城区内道路基本保持原格局,一般道路按12米红线控制,支路保持原状;结合绿化带建设,在护城河及前三溪两岸开辟滨河路,宽度4~7米(旧城区4米,新辟路7米)。开辟城西北片、城东北片和城东片、城南片四个居住区。新区建设采取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旧城区改建,逐步提高层数,降低建筑密度。加强农民住宅建设的管理,指定各自然村的建房地点,增建房屋用地按每人30平方米控制。园林绿化和风景区,规划入工湖风景区,以及塔山公园、后山公园、护城河、前山溪滨河、引水渠等绿化带。
2.上杭县
上杭县城位于汀江中游,是闽西革命老根据地之一。1982年5月,县城总体规划由龙岩地区建设局组织各县规划技术人员组成规划队编制完成,上报省政府审批。
总体规划以积极发展小城市为指导方针,贯彻“城乡结合,工农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立足于开发汀江,建设上杭,着重搞好城乡交流,活跃经济,为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和汀江水电资源的开发服务。城市性质为:革命老区,发展农、林产品加工及轻工业、手工业为主的农工型县城。规划期限:近期1990年,远期2000年。规划区范围:包括城关镇和城郊的城东、城西、城南、城北4个大队,总面积10.09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3.86平方公里,农业用地4.17平方公里,山地、汀江2.0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近期4万,远期5万。规划布局以旧城为依托,沿河带状发展,充分发挥有山有水的优势。城镇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地势较高的南岗及城东、北地带扩大。旧城区分东、中、西三区,东、西区主要为生活居住区,中区为城镇中心,以行政、商业、公建为主。规划在东门潭头新建跨河大桥,对外交通改道从城镇的边缘北环路过境。在城北适宜地点保留一块直升飞机场地。城区路网布局规划采用棋盘式结构,对原有70条街巷中的29条路、加以拓宽改造,截弯取直和功能分类。在城东、南岗、北峰山建设三个新村,在不影响规划统建前提下安排私人建房。规划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旧址,及古建筑孔庙等按文物保护规定妥加保护。利用汀江迂回城区东南、周围层峦叠翠的雄胜,结合绿化汀江,发展经济果树林。在城东工业区、南岗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建造防护林带。考虑城区位于汀江中游常受洪水威胁,以及将在汀江下游兴建棉花滩水电站等情况,规划按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要求,在旧城区沿江建造一条防洪堤。
3.惠安县
惠安县地处闽南沿海,是厦、漳、泉三角地区的开放县之一。1985年,县城总体规划由华侨大学建筑系协助编制。1986年呈报省政府审批。城市性质为:全县政治、文化、商业中心,肖厝经济开发区的服务基地。规划期限:近期1985~1990年,远期1991~2000年。城市规模:近期人口为4~4.5万,远期5~6万;总用地面积5.32平方公里,平均每人建设用地为88.6~106.3平方米。规划提出4个城市发展方向:一是工业在现在基础上发展轻工,食品工业为主,随着湄洲湾的开发,逐步发展机械修造工业、石化产品后加工工业和建材工业。二是大力发展商业服务,不仅为城区、全县服务,而且要立足于肖厝经济区的开发服务。三是大力发展科技、信息中心。四是发展对台贸易,使之成为福建省对台工作和对台贸易的基地之一。对旧城的现有工业布局进行调整,对污染严重、损害居民身心健康的工厂,应关、停或迁移。现有住宅建筑密度过高,应逐步降低,过于密集地段要有计划地疏散,结合房屋维修、拆迁以增加空地,进行绿化。逐步完善道路系统。
4.建瓯县
建瓯县是福建省林业重点县和粮食生产基地之一。60年代初重建管葡街时,对道路、街面房屋等有过统一规划。1984年由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建瓯县城(芝城镇)总体规划,报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城镇性质拟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农林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轻型工业县城。规划期限:近期1990年,远期2000年。城市规模:近期人口7.5万人,远期人口9万人。现状建成区4.46平方公里,人均用地70.01平方米;远期发展为6.47平方公里,人均用地76.12平方米。规划区东至东岳庙,东南至木西林,西南至柳杭、三门,西北至下厂。规划县城跨松溪向水南发展,形成水西、水南和老城区三大片的布局。工业用地,近期1.41平方公里,远期1.61平方公里。布置原则,开辟新工业区与调整现状工业区相结合,在三门开辟有污染的工业区,安排新建的纸厂等,另在城北安排无污染的小型工业区。在水西、水南城镇用地边缘靠近过境公路一侧,开辟两个中转仓库区,在城东布置一个城市供应仓库区。对外交通,规划把穿越城区中心的福汾、瓯朋、瓯深和瓯政等四条公路改线至城镇边缘,形成一个外环与城镇呈切线而过,并按二级公路标准预留用地。规划建溪芝城一南平航道为六级航道。结合城镇仓库区的布置和岸线水域条件,除保留改造原有通济门、水南、水西、七里街等四处码头外,另在水西水文站下游开辟一个货物中转码头。位于城西北洲地上的部队机场予以保留。生活居住区,近期以开辟新区为主,远期以改造旧城为主。近期开辟北门生活区,用地15.5公顷。随着三门工业区的兴建,建设水南生活区,连同原来的居民,组成一个居住小区。水西现有居民400人,规划再安排6000人的生活居住用地。
5.平潭县
平潭县位于福州市东南海域,为福建省第一大岛,是对台工作的重要窗口。民国21年(1932年),规划改建南北街道。民国31年,规划设想改建县城街道,后因内战影响,没有实现。1956年后曾编制总体规划,由于长期备战,未能付诸实施。1980年4月,对城区建设进行粗线条规划。
1985年,由福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平潭县城总体规划,于1987年1月经福州市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确定城镇性质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福建省开展对台贸易窗口之一,以水产品加工为主、标准砂为辅、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综合轻型加工工业城镇。规划期限:近期1990年,远期2000年。城市规模:近期人口为2.8万,远期为4万。远期规划总用地为4.4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110平方米。规划区范围:东至龙王头滨海,西至洋.潮屿,南至土地后,北至莲花山,总面积11.7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结构:依托旧城,紧凑地发展新区,逐步改造旧城。规划布局:在城区西北、西南两处开辟两个工业区,总面积41.25公顷。西北片以水产品、食品加工工业为主;西南片以机械、建材辅助加工及其他加工工业为主。在江仔口村西南侧的入城主干道和朝阳河之间新辟一片仓库区,总面积8.25公顷,以适应陆海运输物资多由娘苏公路南段进城的需要。以新建区为基础,补齐北面,发展南面,新辟东面,形成南、北、东三个居住区;以东大街为公共建设中心,并向南、北、东三个居住区发展;把旧南街作为步行街,锦增路建为商业街,形成镇中心、三个居住区中心和两条商业街的格局。把原贯穿中心街道的娘苏公路改由朝阳路环城通过,潭东公路沿东环路通过。原城西的简易道路,近期按等级改建。加强城区东侧海岸防护林保护和道路两侧人行道绿化,原烈士陵园扩建为公园。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6年。设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古田县
相关地名
上杭县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建瓯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