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厦门市城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测绘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581
颗粒名称:
三、厦门市城建
分类号:
TU198
页数:
3
页码:
107-1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厦门市在民国时期和建国后的土地测量和城市测量工作。民国时期,厦门开始进行土地测量,但没有成果。建国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测量队伍逐渐建立,开展了多项测量项目。近年来,随着厦门特区建设的迅速发展,委托了多家机构协助测绘。
关键词:
厦门市
城建
测量
内容
民国初,京都当局为清理田赋,曾有整理地籍之议。直到民国17年(1928),厦门开始土地测量。委托陆地测量局,先由城厢附近各山顶若干三角点,施以天文测量,确定子午线方向,再施以三角、导线等测量,作为实施户地图的依据。当时测量规则尚未公布,无成规可循,所以成果不够完善。高程点最早是清朝政府请荷兰人施测的。当时因围筑厦门鹭江堤岸的需要,点位设在港口处的礁石上(称外户登)。该点每年9月最后潮水位时,方能露出水面,简称“厦零”(资料由厦门海关提供)。至50年代,才有省水利精密水准测量至厦门鼓浪屿轮渡码头的灯塔礁石上,测有水准点。后经与黄海高程系统比较换算结果,“厦零”高程比“黄海”高程低了3.242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1954年开始建立测量队伍,为市政建设工程提供测绘资料。1955年至1957年,施测有厦门机场,马銮盐场,坂头、东山水库,高集和大磴海堤以及国防公路,坑道工程等项目。
1958年为便于开展厦门城乡测量的需要,除扩大厦门市勘测队伍外,还委托中央城市建设部测量公司第二大队来厦进行控制测量,布设城市Ⅱ等控制网,按当时城市规范施测,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高程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该控制网后又扩展到同安县。1960年至1963年,开展地形测图计有同安、集美、杏林等地区1∶1千比例尺地形图,面积约共24平方公里。
1965年5月,国家测绘总局第二大地队从山东青岛施测一等水准路线至广东(即杭广南路线),路经福漳公路时,市勘察队曾邀请其施测由厦门灌口公路交叉处引测到厦门虎头山下海军码头至对岸鼓浪屿博爱医院,使用过江精密水准进行,把厦门城市建设水准提高一步。
1970年,厦门市勘测队伍撤销,直到1974年才开始复建。当时技术人员仅有13名,力量薄弱,由于城市建设亟待用图,曾委托上海综合勘察院来厦承担厦门市区8.5平方公里测图任务,其中1∶5百比例尺地形图6.0平方公里,1∶1千比例尺地形图2.5平方公里。为了施测城市基本图和市政建设的需要,还建立了城市精密导线网及两处钢尺比较场。同年还邀请省地质测绘队来厦门新殿前测绘东渡港区1∶1千比例尺地形图34.3平方公里。到1977年才胜利完成该港区的测绘任务。
1980年初,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兴建出口加工区,需要1∶1千比例尺地形图,此项任务由省测绘局测量队承担,在该测区建立了5″级小三角网及三等水准网等测量工作。1981年,省测绘局又承担厦门至鼓浪屿过江自来水管道的控制测量及施工定位测量任务。
1982年,重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由省测绘局测量一队负责施测。厦门市城建测量队配合进行跑道施工定位等测量。总之,厦门市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测量队人员没有增加,但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大量的城市规划、施工、放样测量,及市政工程测量等,如:大比例尺地形图修测及补测、厦门本岛至嵩屿四等三角全面网的布设、厦门云顶岩和五老山两个5″级小三角附合网的测量,此外还先后承担地形测量及一些特殊工程测量任务。又承担同安县城区1∶1千比例尺地形图12平方公里,安海镇1∶1千比例尺地形图8平方公里,厦门大学校区1∶5百地形图1.5平方公里,厦门牛头山跨海输电线路测量,海景大厦地库开挖工程测量,厦门羽毛球馆桁架负荷变形试验测量,高崎国际机场站场设备雷达站定位测量,莲花新村大面积土石方工程测量,以及南太武、东山、坂头等水库供水线路等测量的任务。
随着厦门特区建设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各项测绘资料,十年来委托省内外各测绘队伍、勘察公司等机构,来厦协助测绘较大的项目,共有十余项(表4—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测绘志》
本志记述了福建省测绘事业的发展变化,包含测绘机构、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遥感应用、测绘管理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