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赋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财税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28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赋役
分类号: F812.42
页数: 8
页码: 20-2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唐初至元代福建地区的农业赋役制度及其演变变化。文章首先描述了唐初福建的特殊租调政策,在轻税政策下促进了福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随着时间推移,福建地区的财赋掠夺逐渐加重,赋役负担不断加重。随后介绍了五代至宋代福建的农业赋役主要包括田赋、丁口之赋、杂变之赋和职役。文章最后描述了元代福建的农业赋税,包括税粮、科差等各项内容。
关键词: 福建省 农业税收 赋役

内容

唐初,封建政府在继续推行均田的基础上,于武德七年(624)颁布了租庸调法。其时福建虽经六朝时期零星开发,但仍是一片荒凉景象,不仅汀、漳二州未曾开发,甚至连政治经济中心福州亦是户籍衰少,虎豹出没其间。因此,福建在唐初没有实行均田,其赋役亦不按租庸调法输纳。唐王朝在福建推行了特殊的租调政策。据《重纂福建通志》卷49《田赋》载:“若岭南诸州则税米,上户一石二斗,次户八斗,下户六斗。”福建在贞观之前属岭南道,包括福建在内的岭南诸州租调全部是按卢纳米。
  福建在唐初按资产户等输纳租调,与均田制下农民的负担相比,福建农民的赋役负担是较轻的。唐王朝对福建采取的这种特殊政策,客观上对福建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首先,轻税政策极大地鼓励了福建农民开垦荒地的热情;其次,一国之内实行两种轻重不同的税制,导致均田制下的农民纷纷逃亡入闽。上述两种情况均加速了福建的开发。据统计,隋大业年间,福建地区仅设建安一郡,下辖闽、建安、南安、龙溪四县,12420户。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设置福建经略使,这是福建名称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版籍上。至天宝年间,福建地区已有福、泉、建、汀、漳五州,下辖24县,90940户,411605口。(①《隋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县数与人口数均比隋大业年间增长了六倍左右。《文献通考》记载:“闽浙之盛,自唐而始”(②《文献通考》卷11)。
  随着福建社会经济的兴起和人口的增长,唐王朝对福建的财赋掠夺开始加重。唐开元、天宝之后,由于均田制下的农民逃亡严重及土地兼并的剧烈发展,租庸调收入锐减,中央财政拮据。封建政府开始重视租庸调以外的各种苛敛,其中对福建财政有较大影响的,当数户税和地税税率的大幅度增加,其时,福建的税率提高多少,史缺记载。唐天宝以后,福建民户亦和全国一样大量逃亡。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元和年间,福建所属五州共有77467户.比天宝时减少13473户。这种愈演愈烈的民户逃亡浪潮,迫使封建政府不得不进行农业赋役制度的全面变革。唐德宗建中六年(780),宰相杨炎在总结前段实行户税、地税的经验基础上,在全国推行两税法。这是中国历史上赋役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福建自此在赋役制度上与全国划一。此后,随着福建经济的发展以及北方的动乱,福建成为国家财赋的重要来源。元和中,“供岁赋者”仅有包括福建在内的江南八道。因此,唐后期福建的赋役负担不断加重,为政者大多以横征暴敛著称。
  五代,闽国的田赋沿用唐代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征钱,秋税征米,因此夏税又称产钱,秋税又称苗米、租米或产米。王审知实行奖励农耕和轻徭薄赋政策。同时,严格约束官吏按章程收税。当时两税税率不仅低于五代诸国,而且两税之外再无其他附征。史称:“惟公益尊奖,慎守规程,松柏后凋,风雨如晦,地征旁午,天库充盈,共仰勤劬,咸知匡戴”(①《全唐文》卷841于兢《琅琊忠懿王德政碑》。)。在王审知统治闽国期间,轻徭薄赋政策加速了福建山区的开发。据《太平寰宇记》载:从唐玄宗到北宋建立,二百余年内福建共置县20个,其中五代时设置罗源、宁德、闽清、剑浦、建宁、顺昌、归化、同安、德化、永春、清溪、永泰12个县。此外,轻徭薄赋政策还吸引了大量中州人民流寓入闽,使五代时期成为中州人民大举入闽的又一个高峰。据统计,从唐末到宋初,福建户口增长了六倍以上,其中绝大多数是在王审知治闽时由中原迁徙入闽的。
  闽国自王审知之后,逐步加强了对农业赋役的盘剥。后唐天成三年(928),闽王延钧“弓量田土第为三等,膏腴上等以给僧道,其次以给土著,又其次以给流寓”(②⑤《十国春秋》卷91《闽•世家》。)。通过这次土地清查,闽国统治者强括大量土地以给僧道,并两次大规模度民为僧达31000人,导致闽中寺院经济的恶性膨胀。其时闽中土地有寺田、官庄田、民田之分,闽国对这三种土地分别采取不同的税收。对于寺田、官庄田,规定不输夏税,惟征租米,但征额较民田为重。闽季共有官庄田1115顷,每年民户纳租米81348石,平均每亩租米约7斗3升。寺田亩数与民田参半,其实质亦是一种变相的官庄。寺田租米实际上成为闽国财政上最大宗的实物来源。至于民田,“科取之法,大率仿唐两税而加重焉”(③《闽书》卷39《版籍志.户口》。)闽季共有垦田14143顷,夏税配钱20384贯,秋税征米92700余石,平均每亩配钱约14文,粮6.5升。
  后晋天福二年(937),闽王继鹏又进一步严格户籍管理,规定:“民有隐年者杖背,隐口者死,逃亡者族”(④《资治通鉴》卷281,后晋高祖天福二年。)。在严格户籍管理的基础上,翌年闽王规定:“诸州各计口算钱,谓之身丁钱,民年十六至,六十免放”(②⑤《十国春秋》卷91《闽•世家》。)。身丁钱所纳数额诸州不一致,福州每丁325文,漳泉等州军将所纳身丁钱折变米5斗。宋兴时取官斗较量,闽时五斗当宋官斗七斗三升,故宋人云:“漳、泉州,兴化军,自伪命以来,计丁出米甚重,或贫不能输”(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1,皇祐三年十一月辛亥。)。身丁钱实际上已成为闽中人民两税之外极为沉重的赋役负担,及至宋代逐步演化为推行于全国的五大税种之一,对后世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此外,闽季尚有无数杂捐杂课。其时闽中“沿征白配钱米”(⑦淳熙《三山志》卷十《田赋》。),作为两税以外的加耗,对江湖池潭聚鱼之处,皆纳官钱;桔园、水磑、社酒、莲藕、鹅鸭、螺蚌、柴薪、地铺、枯牛骨、溉田水利等均有重税。(①《文献通考》卷19《征榷考》。)至闽王延政时,“杨思恭以善聚敛得幸,累增田亩山泽之税,至于鱼盐蔬果无不倍征,国人谓之‘杨剥皮’”(②《资治通鉴》卷283,后晋齐王天福八年。)。闽中田赋之重,杂征之多,实到无以复加地步。
  宋代福建的农业赋役主要由田赋、丁口之赋、杂变之赋、职役四项构成。
  田赋,宋代福建的田赋继续沿用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从5月1日起纳,7月15日征毕;秋税自9月1日起纳,12月15日征毕。后由于福建多粳稻,须霜降成熟,秋税改为自10月1日开始。夏税征收以钱为主,故称产钱,但有折变布税、小麦、秆草三项;秋税征收以米为主,亦称产米,但糙、白二米有折变黑豆一项,“凡折变者并与除本税”(③《宋史》卷174《食货》上二;《闽书》卷39《版籍志•赋役》。)。
  两税的税率视田亩种类有所差别。宋初沿用王闽旧籍,耕地大致分为官田、民田、寺观田三类。官田又有屯田、职田、官庄田、学田之分;民田和寺观田又统称为私田。太平兴国五年(980),宋廷遣左补阙王永、大使寺丞高象先赴闽弓量土地,不论官私田产,一律“以田土高下定出产钱,而第多寡五等”(④《闽书》卷39《版籍志》。)。实际上输两税者仅是官私田产中的中下两等,中田夏秋亩输产钱4.4文,秋税产米8升;下田夏税亩输产钱3.7文,米7.4升,园田亩10文,丁人输钱百。(⑤梁克家《三山志》卷10《版籍•垦田》。)此后民田基本上按此规定输纳两税,惟官田和寺观田在田亩数量及征纳办法上有所变化。
  宋代福建路的垦田总数,据《文献通考•田赋考》记载,元丰年间共有民田110914.53顷,官田5.37顷。实际上不仅寺观田没有计算在内,而且官田也远远不止此数。仅福州府官田最盛时就达2000顷,寺观田5000余顷。在宋代地方经费极为拮据情况下,建、剑、漳、泉、汀、邵、兴化七郡,至迟在大中祥符六年(1013)以前,官田皆课租,上田亩9斗,中田和上等园地亩6斗,下田及中等园地亩4.5斗,惟福州仍按私产征税。至崇宁三年(1104),福州官田亦开始收取租课。其时福建一路每年“屯田官庄出租一十九万七千余石,居一路赋税六分之一”(⑥梁克家《三山志》卷11《版籍•官庄田》。)。对于寺观田,宋代福建地方政府基本上承袭闽王衣体,除按民田例征收两税外,经常以资军、赞助公益事业等形式对寺观进行盘剥。
  丁口之赋,宋代福建的丁口之赋系从王闽的“身丁钱”演变而来。宋初取官斗较量,王闽5斗得宋斗7.3斗,于是规定民户不分主客,每丁岁输身丁钱7.5斗,二升作为加耗。大中祥符四年(1011),宋廷虽下诏令除两浙、福建身丁钱45万贯,但漳、泉、兴化诸州以丁钱折变作米却无人论奏,因而“米输如故”(⑦《宋史》卷174《食货》上二。)。一直到景祐三年(1036),北宋王朝才下诏改为主户每丁输米5斗,客户每丁输米3斗。因此,终宋一代,福建身丁钱米始终存在,它给福建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其时人民“不能输纳者,至父子流移逃避,甚或生子往往不举”(①④《重纂福建通志》卷49《田赋》。)。其中以“建、剑、汀、邵四州为尤甚”(②《郑忠肃奏议遗集》卷上《请禁民不举子状》。),“建宁府、南剑州、汀州、邵武军四州穷乏之人,例不举子。家止一丁,纵生十子,一子之外,余尽杀之”(③《鄮峰真隐漫录》卷8《福州乏置官庄赡养生子》。)。宋代福建人口数与户口数比例极不合理的原因就在于此。
  杂变之赋是指宋兴以后将闽王曾经征收的诸项杂税合并变成正赋,随两税一起输纳,当时亦称为“沿纳”。终宋一代,福建一路的杂变之赋有赡学籴本钱、统制官供给钱、陪纲钱、岳庙官供给钱、统领官供给钱、经总制钱、在京利禄钱、春冬衣赐钱、无额钱、盐本钱、军州学诸色钱、县学粮米、县学贴养士钱等等,(①④《重纂福建通志》卷49《田赋》。)名目繁多。杂变之赋中征额最大的一项是经总制钱,它是按两税、身丁配额比例按月征收。经制一名始于宣和末年,主要合添酒钱、头子钱、卖契钱等而成,收入固定,十分可观。仅福建一府,每年赡学籴本钱、经总制钱、免役钱三项共达35万多贯,其中经总制钱达10余万贯,基本上与两税收入相等。
  职役,宋代福建的职役“分乡、吏二役,以五等为差”(⑤⑥⑦⑧《闽书》卷39《版籍志•赋役》。)。乡役主要包括里正、户长、耆长等,里正主管督收财赋,户长承接官府符帖,耆长负责察捕盗贼。吏役主要包括衙前、人吏、帖司、书手、手力、散从官等,衙前主管官物,人吏、帖司、书手掌管案牍,手力、散从官供官府驱使,至于杂职、虞侯之类亦属吏役派差范围,皆从税户均差。由此可见,宋代的职役是要民户轮流执行、办理地方公务,役繁役众,且州县大小不一,科役极为不均。宋初百余年内福建徭役不均的现象比较严重,徭役极其沉重。其原因是熙宁之前,“官户及僧寺、道观、女户、单丁俱不差遣”(⑤⑥⑦⑧《闽书》卷39《版籍志•赋役》。),而福建寺观户、单丁户所占比例均为全国之最,形成福建徭役不均的恶性循环。
  由于职役常数固定和负担面日呈缩小,福建徭役负担日益繁重。其中,最繁重的衙前差役,福建通常“以里正兼之”,应役者“多至破产”。(⑤⑥⑦⑧《闽书》卷39《版籍志•赋役》。)皇祐中,韩绛、蔡襄曾极言福建里正、衙前之弊,在闽中实行五则法,但由于衙前要负官物短缺的赔偿责任,因而“衙前破产如故”。熙宁中改行雇役法,随夏秋二税征收免役钱,应役户可按产钱高下出钱雇役。其时免役钱收入极为可观。以福州12县而论,每年共收免役钱113632贯73文,差不多等于两税收入的一半强。及至南宋建炎之后,福建的徭役负担又进一步加重,不仅诸县均置弓手差役,“乡役兼责保正、副”,而且“应募役者多不给钱”,免役钱全部移入上供。(⑤⑥⑦⑧《闽书》卷39《版籍志•赋役》。)实际上免役钱成了职役之外的又一项横赋,而徭役照旧,时人戏称为“义役”,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义役的差遣均为地方豪强所把持,全部分摊在贫下户身上。
  元代江南基本上实行大致相同的赋役制度,其赋役主要包括税粮、科差、夫役三大部分。
  福建在元初仅征秋税,元政府将土田分为上、中、下三等,水田另归一类。规定上等田每亩税3升,中等田2.5升,下等田2升,水田5升,其最下等田有征3合、5合者。至元十九年(1282),根据姚元奏请,命江南征粮一律按宋旧例折输绵绢杂物。此后又用耿左丞言,令输米三分之一,余皆入钞折纳。为统一计量标准,规定输米止用宋斗斛。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始定开征江南夏税,从此秋税征实,夏税折钞,福建泉州等路粮1石折钞2贯,漳州等路粮1石折钞1贯500文。福建不仅税粮总数居全国诸行省之冠,而且夏税钞数在江南三省中亦称第一。由此可见,元代的福建已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农业税源地之一。
  元代福建的农业赋税除二税正赋之外,尚有科差。科差包括丝料、包银、俸钞、户钞四项。丝料、包银在元朝平定江南前就已在中原实行,大致言之,元代每户出丝料1斤6两4钱,包银4两。元朝的这套科差制度在统一全国后,迅速地在江南得到推广。俸钞是元世祖时为支付内外官俸的加征,其征收办法是按户等高下,全科户输1两,减半户输5钱。成宗天德六年(1302),又命输丝户每户输俸钞1两(中统钞),包银户每户科2钱5分。户钞是独行于江南的科差。元世祖平定江南后,将江南部分土地和民户作为食邑封赐给诸王公主勋臣,食邑民户必须按户纳钞以输封君。诸王公主勋臣在福建的食邑主要分布在建宁路、福州路永福县、邵武路光泽县、福州路宁德县、福州路福安县、泉州路南安县、汀州路等五路十九县。其户钞征收办法最初是每户折输中统钞5钱,至成宗时增加到每户2贯。即每万户输钞2万贯,折4百锭。由于元朝规定封君不得私征户钞,实际上户钞征收是由各路县按户等摊配,然后视封户当得之数付给封君。
  在课征诸种差税之后,元代福建人民仍旧必须服各种徭役。其徭役可分为职役与杂泛两大类。职役主要有站户、看手、主首、里正、社长、库子、牢子、祗候等;杂泛是指修建城池、道路、府等、寺庙、造船、水利和运送粮草等各种临时征发的无名杂役。以上这些徭役由于要亲身服役,故通称为夫役。按元朝政府规定:“诸夫役皆先富强,后贫弱;贫富等者,先多丁,后少丁”(①《重纂福建通志》卷49《田赋》。),实际上由于元政府在州南实施分化汉人,极力拉拢地方豪强的政策,富户往往可以买通官吏而逃避服役。《通制条格》卷二“官豪影占”条曾引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阔里吉思言指出:福建富豪之家霸占田地和佃户,“不教当杂泛差役”,于是大德三年(1299),元政府才有“禁福建民称权豪佃户规避门役”的规定。再加上元代尊崇释、道二教,僧、道户俱不服役。而福建寺观户在宋代已居全国之冠。因此,元代福建贫苦下户人民的徭役负担是极其沉重。例如崇安县在至元时,“税粮合六千石,大姓五十家,约五千石;细民四百家,只一千石,受役则以细民四百家配五十大家之数,贫民受困”(②嘉庆《续修崇安县志》卷5《名宦列传》。)。
  元代福建的官田主要包括职田、屯田、学田等。元代有司皆有职田,福建诸司官职田定于元二十一年,其数按腹里(指元代京师腹地,即华北地区)之制一律减半。而屯田则置于元十八年,元世祖寓兵于农,“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资军饷”(③《元史》卷100《兵志》三《屯田》。
  )。江浙行省的唯一屯田就置在福建汀、漳二路,最初仅拨年老镇守士卒114人,募南安等县居民1825户,依腹里例置立。成宗元贞三年(1297),进一步扩大屯田规模,汀州有屯田1500顷,屯军、屯民户1525顷;漳州有屯田1666顷,屯户1515户。此外,元代诸路、县学田的设置亦相当普遍,具体数字不详。以上三类耕田均属官田,按元代规定:“凡官田,夏税皆不科”,而是“许民佃种输租”,即仅输纳田租。(①《元史》卷92《食货》一《税粮》。)元代官田的租额,至元十四年(1277)规定每亩收米2.4斗,至元二十三年(1286),增至田收6斗。实际上福建的租额最高有达到亩征白米3石。除此之外,官田佃户没有徭役和科差负担。寺观田的赋役负担形式上与官田略同。元初规定,宋代旧有的寺观田一律免赋免役,非宋旧有的寺观田唯令输纳田租,其他科差、徭役亦一概均免。
  明代福建的土地制度仍承前代,分官田和民田两大类。据洪武二十六年(1393)统计,福建全省共有田土146259顷,弘治十五年(1502)统计为135166顷,其中官田有11290顷,占全省田土总数的8.35%,其余均是民田。
  明代赋出于土田,役出于丁口,土田丁口皆归于户,户口分为民、军、盐、匠、弓兵、铺兵、医七类。明初福建赋税大致以米麦为主。田赋税率分官民二等,官田亩税5.35升,民田亩税3.35升。此为全国统一规定的田赋课税标准,实际上各地负担悬殊很大。据《闽书•版籍志》所载,明初福建两税,夏税征钞,秋税征米。民田夏税亩科钞4文,秋税亩科米4升;官田田赋轻重不同,重者亩科1石,轻者亦至1斗。宣德五年规定,官田“征一斗至四斗者减十分之二,四斗一升至一石以上者减十分之三,遂为定则”(②③《闽书》卷39《版籍•赋役》。)。对于征纳物,规定官米一半征本色,一半征折色;民米七分征本色,三分征折色。正德十四年(1519),御史沈灼又重新规定福建官米一律折银解京,民米一律不折,存留各仓。同时又规定官米折银比率,亩纳3斗以下每石米折银3钱6分,亩纳3斗至5斗每石米折银3钱3分;5斗至7斗每石米折银2钱7分,7斗以上每石米折银2钱5分。若官米折银不足解京数额,再以民米折价凑足。此种情况一般以民米一半纳本色,一半纳折银,每石米折银5钱。此外尚规定新增起科米和浮粮米,可按每石米折银2钱5分征纳。明代福建不论是官田或民田,在交纳税米时均须加耗,最初官米大致1斗加耗3合5勺,民米1斗加耗7合。弘治年间,所有加耗米均拨入赋税正额起征,其后又坐派民米加耗,大致“民米每正耗米一石又增耗米5升”(②③《闽书》卷39《版籍•赋役》。)。及至嘉靖以后,由于“倭寇’’骚扰,东南多事,军事开支浩大,闽中田赋的征收“多额外提编”(④《明史》卷78《食货》二。),即于田赋正赋之外,常有加派,从万历年开始每亩加派辽饷9厘,福建共加派120802.5两白银、再加上明末剿饷、练饷三饷加派,给福建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明朝规定16岁至60岁的男丁尚须支差,不满16岁和60岁以上者免役。明代福建的差役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正役,主要包括里甲和老人两种。里甲掌催征钱粮、勾摄公事及出办上供物料,一图(里)中每年推举一个里长和十户甲长当差,十年一轮。老人主管里甲内户婚、田土斗殴及赌盗等民事纠纷,每里推年高有德一人坐申明亭,由十甲轮差。二是杂役,主要包括均徭、驿传、民壮三种。均徭是填各衙门差使,一般以丁为单位,根据丁力资产的厚薄,由里甲编第均输,所包括的项目很多。驿传是根据各县丁米编充各驿马、驴夫、防廪,依次当差,十年一轮。民壮是充差各县的弓兵。机兵以防盗备寇。三是杂泛,即一切非经常使役科派,如砍薪、抬柴、修河、筑城、铺路、修仓、运料等,通常亦是十年轮充一次,在上述所有徭役中,里甲、均徭、驿传、机兵为福建四大差,给民间带来深重的负担,因明代福建的徭役仅向民田摊派。
  从明初开始,福建的差役就有银差和力差之别。所谓银差是指民户可以出银或出钱代役,所谓力差就是必须亲身充役出力。实际上即使是力差,亦不单纯是力役,尚有各种费用支出。如泉州一府,“独里甲之役有甚为民苦者,始为里长。在官,专掌值钱粮勾摄公事而已,其后乃以支应官府诸费,若祭祀、乡饮、迎春等事,皆责措办”(①《天下郡国利病书》卷95《福建》五。)。实际上里甲一役尚不仅上述费用,还有采办上供物料等,如福州府“上供之数,洪武中有杂色翎毛、皮角、弓弦箭及荒丝之贡,永乐以后有红白糖、药味、黄白蜡、细茶、牲口诸色物料……。在成化中,所办不过十三种,弘治中增至二十三,正德中所贡烦多,倚办该年里甲”(②《天下郡国利病书》卷91《福建》一。)。总之,明代福建的力差亦须相当重的费用,其实质上等于变相的赋役。明中叶以后,力差多以银代输,故银差范围日益广泛,上述福建四大差均可以银代役。然而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往往既输银又须眼役,如福宁州,“里甲既输钱而又治办,则向者所赋之钱悉充县官私囊,是重利县官耳”(③《天下郡国利病书》卷92《福建》二。)。
  明代福建农业赋役不均问题极为严重,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正德十四年(1519),御史灼对福建农业赋役负担进行调整,首先就是在田赋制度中推行周忱在江南实施有效的“加耗折征法”,但由于福建官、民负担轻重情况恰好与江南相反,调整结果官、民负担不均问题更加突出。其次,沈灼在徭役制度上推行“八分法”,即“计各县应办物料融派丁米概征银八分送府转输”(④《天下郡国利病书》卷91《福建》一。),或“每丁石各岁征银八分,充岁办等料”(⑤方德芳《德化县志》卷7《民赋户役》。)。由于岁办物料为里甲正役负担,因此八分法仅是对里甲正役进行改革。正德十五年(1520),沈灼又在福建推行“纲银法”,其中心内容是“将通县费用分正、杂二纲,以丁四粮六法科派”(⑥《闽书》卷39《版籍.赋役》。),即丁田共同承担差役。嘉靖末年,御史李元阳又进一步在福建全省推行“十段法”,并同时取消力役,实行雇役。所谓“十段法”,就是针对以往十甲按户轮差,而由于各户丁田、事产不同造成赋役不均的现象,将十甲划为十段,每年轮差一段,实行整甲轮差。即所谓“分十甲为十段,每年轮以一段”(⑦《重纂福建通志》卷49《田赋》,《闽书》卷39《版籍•赋役》。)。同时将通县各种实差费用按甲摊派,每甲(段)内苒按丁四米六均摊,一律派征白银。此时由于官府自行雇役实行已久,故能较精确的估算差役负担银额,负担不均情况有所改善。更重要是这种十段法,官米亦须和民米一起负担差役,尽管按“官斗三石抵民米一石”(⑧康熙《漳浦县志》卷7《赋役》上。)摊派,但总是要负担部分差役。
  万历六年(1578),都御史庞尚鹏在福建首先推行一条鞭法,其法“通府州县十岁中夏税秋粮存留起运额若干,纲、徭、兵、站加银额若干,通为一条”(①《闽书》卷39《版籍•赋役》。)(纲银指里甲,徭银指均徭,兵银指机兵,站银指驿传)。福建各府州每丁石摊派的银数略有不同,通观全省,大致米每石派征1.3两左右,每丁派征3钱左右。福建在一条鞭法推行后,赋役虽然合一,但官民田分则负担仍然存在。如政和县官米每石仅派银3.3钱至3.5钱左右,只相当民米负担的三分之
  一。史称“自一条鞭法行,民始知有生之乐”(②《天下郡国利病书》卷92《福建》二。),实际上人民的负担丝毫没有减轻。它与在此之前的赋役制度的区别在于原来的十甲轮差(包括十段法),十年一征,征收次数少而每次输赋重;一条鞭法是一年一征,征收次数繁而每次输赋轻。
  明代福建各时期农业斌役收入,据统计,洪武二十六年(1393),夏税麦665石,钱钞12705锭,絹273匹,秋粮米97.74万石,弘治十五年(1502),夏税麦706石余,钱钞10778锭余,丝棉折绢280匹余,农桑丝折绢319匹余,零丝棉194两余,土苎65斤余,秋粮米85.447万石,零租钞2贯264文。万历六年(1578)与弘治十五年相同。另外福建都司和行都司收入屯田粮15.18万石,明末各种加派新饷每年29.49万两白银。(③《重纂福建通志》卷49《田赋》;《闽书》卷39《版籍•税粮》。)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财税志

《福建省志·财税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全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各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罗源县
相关地名
宁德县
相关地名
闽清县
相关地名
剑浦县
相关地名
建宁县
相关地名
顺昌县
相关地名
归化县
相关地名
同安县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
清溪县
相关地名
永泰县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