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审计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审计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1029
颗粒名称: 六、审计调查
分类号: F239.44
页数: 4
页码: 116-119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审计局对地矿系统的多种经营资金管理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存在资金占用数额大、管理不善、经济效益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审计局提出了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加强资金管理、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建议。
关键词: 福建省 单位审计 审计调查

内容

根据审计署的工作部署和省政府交办的审计任务,福建省审计局先后开展审计调查项目10多项,调查单位近百个,写出综合调查报告和调查分析十数篇,起到了反映情况、分析问题、为宏观决策服务的作用。
  1988年初,福建省审计局在对省地震局的常规审计中,从该局的资金投向上,发现个别领导和少数人员有经济问题。为了进一步查清问题,省审计局于10月8日到深圳延伸审计万福综合加工厂。同月,省纪委根据群众举报,对原地震局局长余兆康的经济问题进行了初查,并于11月经省委批准立案调查。之后,省审计局应省纪委的要求,派员会同省纪委、省地震局再次到深圳万福加工厂等有关单位对余兆康的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的专案调查。经过一年多的内查外调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由于余兆康经济问题的性质严重,省检察院于1990年初派员提前介入联合调查组,并于3月正式立案。8月,联合调查组终于查清了问题,并分别向4家主管部门提交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指出:“余兆康身为地震局局长,却利用职权受贿3900元;挪用公款24万元,同他人合伙办企业及交付他人使用;弄虚作假、挪用公款39万多元到深圳经营‘万福综合加工厂’,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挪用公款15万元(其中8万元为39万元中的数额)给港商作投资,损害了中方利益;而且还包庇经济罪犯张团、黄金宝,错误严重,性质恶劣,触犯了刑律。省检察院已于1990年3月立案,现已逮捕在押,正在深入侦查。建议应给予严肃的党纪处分”。1992年3月14日《福建日报》在头版头条以《坚决惩治腐败,促进改革开放》为题,报道了余兆康被开除党籍,判处13年徒刑的消息,罪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1989年初,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交办,省审计局对省电力工业局、福州供电局、县级地方电力公司、省三电办、省集资办和福州三电办等15个单位的1988年度电费加价情况进行审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本省电费加价问题较大:一是存在多种电价和多项目收费问题。1988年福建省电费分为4大类25个项目,收费种类繁多,有100多种,代收省定的地方附加费有4种即省燃料附加费、地方电力建设基金、超计划用电加价和地方附加费等;二是新价电出台后电费加价情况更是五花八门。有些县乡钻“双轨制”的空子,自行定价,随意性大,存在从县乡到村层层加码现象。有的县县定0.185元/千瓦时的电费,乡里提到0.26元/千瓦时,而村里又提到0.42元/千瓦时。有的村镇把电费加价作为集资的手段,如长乐县华阳村对工业用户每千瓦时加收7分钱,全年共多收20多万元,作为村集体福利;三是“三电办”机构和管理均不健全,违纪违规问题多,存在收取的超计划用电罚款收入没设专职会计管理,没有建立账目核算,没有交纳有关税费,而且还违规使用。针对发现的问题,省审计局向省物委和电力主管部门提出要加强对基层供电单位电价管理,测算一个综合平均电价收费,改革现行多轨制电价,“三电办”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增强纳税意识,及时解交国家税收的建议,受到省政府的重视。
  为了促进烟草行业建立、健全样品烟的管理核算制度,福建省审计局根据审计署的部署,于3~4月派出两个审计小组分别对福建省烟草进出口公司、厦门烟草分公司、福州烟草分公司、闽侯烟草公司、畲山卷烟厂等5个单位的1988年样品烟调拨和使用情况开展审计调查。调查情况表明:(1)随同正常烟草商品进口的外方无价赠送的样品烟,因必须交纳进口产品税和海关税,实际上是有价值的。1988年福建省烟草进出口公司和厦门烟草分公司共得到样品烟1666件,并以实际纳税额182.82万元作为样品烟的价值进行管理和财务核算;(2)样品烟在调、用、存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动用的830件样品烟,除50件作为商品销售,获得销售收入外,其余780件成为烟草行业的福利烟。通过对调拨给二、三级批发公司样品烟的跟踪调查和省烟草进出口公司及厦门烟草分公司自身使用情况的调查,说明了这一点;二是部分企业对样品烟数量金额不入账,实物不入库,不纳入财务管理和核算,漏洞大。调查报告指出:必须加强样品烟的物价、财务管理和监督,所有样品烟都要视同同类进口商品管理,统一计价,统一纳入财务核算,有关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出管理办法,杜绝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此次调查使样品烟管理混乱的局面得到及时纠正。
  1990年5~6月,福建省审计局针对1988年省地矿局及所属单位实行审计时发现的该系统在坚持“一业为主,发展多种经营”中,存在资金占用量大、管理不善及经济效益差的问题,开展全省地矿系统多种经营资金管理情况的审计调查。这次调查的对象有:省地矿局、省物化探大队、省地质测试中心、省地质疗养院、漳州第一水文队、漳州地质七队、闽东南地质大队、明溪第二钻探大队。调查资料表明:省地矿系统自1987年至1989年底对外投资28个单位,自办厂矿企业39家,自办劳动服务公司12家,共投入资金933万元,投入设备净值280.51万元。从1989年财务报表看,该系统大部分自有资金都投入到多种经营项目上。从上述8个单位投资兴办的45个多种经营项目看,共投入资金、设备计605.44万元,占全局总投资的49.89%,其中经营好有盈利的有7个,中等不亏损的13个,差的有亏损的25个,亏损项目占55.50%。审计调查分析效益差的原因:一是缺乏对多种经营工作发展方向、经营原则及转产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宏观指导和管理,未能利用和发挥地矿部门的优势;二是多种经营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薄弱,财会人员素质低,遵纪守法观念不强。省地矿局也未把多种经营列入财务统一管理,未制定统一的管理和核算办法,无章可循,多种经营企业的账目五花八门,不能真实反映经营情况。更严重的是多种经营企业大量使用白条,存在代开发票,出借账户等违纪行为。调查后对省地矿局提出了4条整改建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整顿,果断地关停一些效益差的项目;加强管理和指导,多上一些地矿部门技术延伸型和加工型项目;多种经营企业财务要纳入局计财处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核算制度;充实基层财会力量,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建立内审机构,强化经济监督。上述建议得到采纳,并进行了整改。
  1991年9月,福建省审计局在对龙岩卷烟厂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结合烟草行业第一轮承包(1988~1991年)审计中发现的企业亏损长期挂账,包袱沉重,活力不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龙岩卷烟厂是中属企业,地方出台的优惠政策享受不到,得不到倾斜和扶持;二是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不够完善,没有签订承包合同,主要考核指标缺乏科学性。1989年以来,由于原辅材料涨价等原因,造成连年亏损,到1991年8月底累计亏损达6399万元;三是政策性亏损长期挂账无法得到妥善解决,致使亏损长期挂账如同“滚雪球”越滚越大;四是资金缺口大,来源渠道单一,银行贷款本大息多,资金周转困难,难以满足生产运行需要;五是技术改造规模大,还贷计划指标难以落实,影响企业发展后劲。调查报告从改善企业外部环境,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调整卷烟产品结构,增强企业活力等方面提出建议。
  1993年3~8月,福建省审计局根据省政府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政策和审计署关于强化审计监督意见的要求,对省1992年烤烟生产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调查对象以龙岩地区和三明、南平、漳州市为主,重点调查烟草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能反映生产特点和情况的3个地(市)级分公司、19个县级公司及其所属的复烤厂和收购站。调查从检查烟叶生产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核实收购烟叶价格是否按省政府规定的等级和标准兑现烟农生产扶持费及化肥补贴,审查生产扶持费和化肥补贴的使用情况,了解烟叶生产、收购、复烤加工以及调拨销售各环节的管理情况等四方面入手,经过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发现烤烟生产管理环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收购环节问题多。收购技术人员素质低,检测手段落后,企业收购烟叶压等压级,烟贩子活动频繁,直接损害了烟农的利益;二是生产复烤环节弊端大。烟叶挑选整理手续不完善,混等级,提级入库,土复烤工艺落后,等级合格率低,销售环节烤烟上等级幅度大,形成等级价差,损害国家利益;三是生产扶持费兑现标准未落实到位,专款未专用,被侵占挪用金额大。龙岩地区行署自行制定全区生产扶持费兑现标准,各等级烟叶生产扶持费均比省定标准低,而龙岩烟草分公司却以省定标准向卷烟厂收取生产扶持费,少兑付的166.25万元被截留在该公司。1991年至1993年6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侵占、挪用生产扶持费572.25万元,其中三明市政府300万元,龙岩地区转作财政其他收入181.25万元,有关部门占用91万元;四是扶持烟叶生产的优惠政策未落到实处,存在烟叶税返还未足额到位,管理使用不完善问题。南平地区部分县市1992年烟叶税返还款未到位94.90万元,部分乡镇烟叶税返还挪作弥补经费不足;五是个别地方以行政手段干预烟叶生产、收购,影响了企业和烟农的利益。有的乡镇用“四不政策”即不批建房基地、不打结婚证书、不发准生证、不开外出证明强迫农民种烟,影响种烟积极性。有的干预烟叶收购,影响进度,造成烟叶积压霉烂损失,损害企业利益。据此,审计调查报告提出7条改进建议:(1)认真贯彻省政府为发展烤烟生产所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改暗补为明补,让烟农得到实惠。管好、用好专项资金,把生产扶持费和产品税返还落到实处;(2)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从种植、初烤到收购的“一条龙”服务格局;(3)加强烤烟生产管理,完善财会核算和企业内控制度;(4)各级银行要增加烟叶收购期的贷款投放,保收购资金的充实,以做到不拖欠烟农收购款,不打“白条”;(5)由于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有关部门应适当提高烟叶收购价格,以增加烟农的收入;(6)严厉打击烟贩子和贩烟活动,维护烟叶收购、销售的正常秩序;(7)提高烟叶收购的检测和计量手段,提高烟叶收购质量。省审计局向省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引起省政府的重视,为整顿烤烟生产秩序,提供可靠的依据。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审计志

《福建省志·审计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介绍了审计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书突出国家审计实务,内容包括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农业与资源环境保护审计、金融审计、社会保障和行政事业审计、企业审计、国际贷援款项目审计等8个主体部分,全面系统记述了福建1996~2005年十年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余兆康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福建省审计局
相关机构
福建省地震局
相关机构
福建省审计局
相关机构
深圳万福加工厂
相关机构
福建省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福州供电局
相关机构
厦门烟草分公司
相关机构
福州烟草分公司
相关机构
闽侯烟草公司
相关机构
畲山卷烟厂
相关机构
劳动服务公司
相关机构
龙岩卷烟厂
相关机构
龙岩烟草分公司
相关机构
三明市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深圳市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长乐县
相关地名
华阳村
相关地名
三明市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