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943
颗粒名称: 附录
分类号: F426.61
页数: 34
页码: 293-330

内容

一、大事年表
  清代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美国传教士在闽清县六都坂东乡善牧医院安装1台1千瓦汽油发电机发电,供医院和毓真女子中学照明用电。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厦门鼓浪屿英商创办的电灯厂发电(装机未详),供外侨照明用电。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永春县永春医院从英国购进1台10千瓦的直流发电机发电,供本院放射室及照明用电。
  宣统元年(1909年)
  福州林友庆等人集资2万银圆创办耀华电灯公司,在南台洲边设厂,安装1台10马力(7.5千瓦)发电机组发电,架设18根电杆及配电线,供附近照明。
  宣统二年(1910年)
  10月,福州刘崇伟邀集地方人士集资12万银圆,创办福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州电气公司),并以8000银圆承接耀华电灯公司产权。
  宣统三年1911年)
  11月,福州电气公司在新港发电所安装2台15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向南台和城内供电。民国3年,换装1台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11月,厦门陈祖琛和其子耀煌发起,集资20万银圆创办厦门电灯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厦门电灯公司)。
  中华民国
  民国2年(1913年)
  9月10日,英商韦仁洋行在厦门鼓浪屿开设韦仁电灯公司,安装1台120千瓦柴油发电机发电,供外国侨民用电。该公司几经转让,至民国16年,由英商厦门和记洋行承购,总装机达395千瓦。
  11月20日,厦门电灯公司在厦港沙坡尾安装1台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向市区主要街道供电照明。民国11年换装1台8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民国5年(1916年)
  龙溪县华侨林秉祥等人集资8万银圆创办石码华泰锯木公司,安装2台共134千瓦煤气发电机组发电,白天锯木,夜间照明。
  民国6年(1917年)
  6月,莆田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安装1台60马力(44.8千瓦)蒸汽发电机组投产,供城区照明用电。后经停业、复办、发展,装机达到132千瓦,供涵江、城厢两地用电。民国26年4月,因企业亏损,由省建设厅接管,改名省建设厅莆田电厂。
  9月,泉州电气公司安装1台60千瓦煤气发电机组发电,开始供电营业。民国19年停电。民国21年4月,归国华侨蔡子钦等集资承接该公司资产,另行成立泉州电灯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民国22年、25年先后安装1台14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台180千瓦煤气发电机组发电。
  本年,福州电气公司新港发电所新装1台美国造1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民国10年,又装1台美国造1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民国7年(1918年)
  1月,龙溪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安装1台30千瓦煤气发电机组发电,供市中心照明用电。同年续装1台50千瓦煤气发电机组发电。至民国10年装机容量达到170千瓦。民国26年由省建设厅接管,改名省建设厅漳州电厂。民国37年4月,省建设厅将产权归还龙溪电灯公司。
  5月,厦门集美学校自备电厂安装1台18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发电,供X光机和照明用电。
  民国9年(1920年)
  本年,福州电气公司开始掺烧建瓯县梨山煤矿无烟煤,是福建省最早燃用本省无烟煤发电,两年后煤矿停产。
  本年,民营建瓯电气公司安装1台20千瓦煤气发电机组发电,民国15年改装为90千瓦煤气发电机组。民国29年3月被省建设厅收购接管,改名省建设厅建販电厂。当年新装1台46千瓦煤气发电机组发电。
  民国10年(1921年)
  本年,龙溪县江东冰厂在西山水库安装2台共55马力(41千瓦)发电机组,供制冰用电。民国15年5月因水库大坝坍塌而停电。民国18年水库修复继续发电,至1964年停止发电。
  民国11年(1922年)
  本年,福州马尾的海军福建船政局自备电厂安装2台共175千瓦发电机组发电。
  民国14年(1923年)
  本年,永安县昭明水电公司,利用爬溪水碓落差,带动装在船上的1台25千瓦水电机组发电。
  民国15年(1926年)
  1月,厦门电灯公司增装1台德国造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民国22年,又安装1台美国造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开始供应动力用电。总装机容量3800千瓦。
  本年,福州电气公司总(经)理兼技师长刘崇伦带领2名技师到日本东京、台湾考察农村电气化事业。民国17年,成立农村电化部,在闽侯县科贡乡创办农场,推广电力灌溉。民国25年,因受社会条件限制而停闭。
  民国17年(1928年)
  12月21日,爱国华侨林富阁、吴廷玉等人为主集资20万银圆,成立鼓浪屿中华电气公司,收回英商和记洋行鼓浪屿电灯公司的股权和经营权。当时公司3台发电机组,总容量395千瓦。至民国23年,全厂装机容量达到600千瓦。
  民国18年(1929年)
  11月1日,民营仙游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安装1台64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民国28年4月,由省建设厅接管,改名省建设厅仙游电厂。民国31年10月划归县办,改称仙游电厂。
  民国20年(1931年)
  本年,南平纪廷洪倡议集资创办的南平电气公司西芹水电站第一台32千瓦机组发电。民国24年,又安装1台32千瓦机组。民国27年,2台32千瓦机组改装1台为132千瓦水电机组。民国29年3月,由省建设厅收购接管,改称省建设厅南平电厂。同年9月至民国35年,先后建立4个火力发电所,合计装机容量183千瓦。
  民国21年(1932年)
  本年,福州市福建造纸公司自备电厂25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建成发电。民国27年发电设备迁往南平西芹,民国37年迁回福州,恢复发电。
  民国22年(1933年)
  本年,福建省建设厅派员到古田溪勘察水力资源,并于民国26年在曹洋村设水位站观测。
  民国23年(1934年)
  3月11日,福州电气公司在排尾新建发电所安装1台捷克造3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全公司装机总容量达到5500千瓦。当年发电量1033.2万千瓦时,成为当时全省规模最大的电厂。
  本年,厦门电灯公司在“九?一八”事变后,因当地日籍台湾浪人肆意偷电,使线路损失率高达70%,以致经营极为困难。为此,全国民营电气企业联合会向台湾总督府发出抗议书。
  民国24年(1935年)
  9月,福州电气公司在省建设厅贷款支持下,架通福州至长乐县莲柄港33千伏输电线路,供5万亩农田灌溉用电。这条线路是在该公司总(经)理刘崇伦统筹组织下,由总工程师鲍国宝主持总体设计,技师赵仕安负责铁塔设计。线路全长22.6公里,过乌龙江跨距长730米,铁塔高54.9米,是当时国内跨距最长、铁塔最高的输电线路。
  民国25年(1936年)
  6月,福州电气公司开始向长乐县城关供电。
  民国26年(1937年)
  10月,福州电气公司总(经)理刘崇伦与经理刘爱其同时分别被军统闽北站策划绑架,秘密杀害。
  民国27年(1938年)
  5月10日,厦门沦陷。7月,厦门电灯公司被日本福大公司兼并,民国28年7月改称日华合办厦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由于用电锐减至民国30年把1台1500千瓦机组拆除闲置后,又与厦门自来水公司合并为厦门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设备缺乏检修,以致严重损坏,且煤炭供应不正常,经常停电。
  7月,福建省政府迁往永安,省建设厅兴办的永安电厂桥尾发电所2台4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民国28年至34年,又建立3个发电所,共安装3台煤气发电机组,1台柴油1发电机组,总容量204.5千瓦。
  11月,省公用事业管理局折价收购民营沙县电灯公司,改称省公用事业管理局沙县电厂,次年新装1台26千瓦煤气发电机组发电,不久划归省建设厅管辖。
  民国28年(1939年)
  冬,省建设厅将漳州电厂2台(30千瓦、50千瓦)煤气发电机组迁往龙岩安装,成立省建设厅龙岩电厂,次年2月发电。民国37年4月,省建设厅将该厂产权归还龙溪电灯公司。
  民国29年(1940年)
  2月,省建设厅永安电厂桂口水电站第一期工程1台132千瓦机组建成发电。民国33年,第二期工程1台132千瓦机组建成发电。至此,该电站容量264千瓦,为当时全省最大水电站。
  民国30年(1941年)
  4月,福州沦陷。福州电气公司由于燃料紧缺,供电范围缩小。莲柄港溉田局用电中断。此后,福州至长乐莲柄港输电线路的铜线和电杆被破坏盗窃殆尽。
  民国31年(1942年)
  5月,厦门鼓浪屿中华电气公司因太平洋战争爆发以致燃油供应中断而停电,为此敷设厦门至鼓浪屿2300伏海底电缆,向鼓浪屿供电。当年底电缆损坏,停止供电。
  民国34年(1945年)
  3月,厦门电灯公司因发电厂断煤,全部停机停电。9月3日,厦门光复,厦门市政府工务局接收水电公司,10月10日以木柴为燃料恢复发电。12月4日,厦门鼓浪屿中华电气公司恢复供电。
  本年,福州电气公司因燃料供应困难,社会窃电欠费严重,经营困难。为此,让售1台500千瓦机组给资源委员会,从全日供电改为每天上午8时至次晨2时供电。
  民国35年(1946年)
  4月,厦门电灯公司归还商办。原董事长因汉奸罪股权被没收,成为官股。公司实权被官股代表的公司董事长所把持。
  民国36年(1947年)
  3月,资源委员会全国水力发电总处和省建设厅联合组成的古田溪水力发电勘测队到现场勘测。
  5月10日,经福建省政府第504次委员会议决定组成的福建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处第一次筹备会议召开,讨论了公司招股章程及筹组古田溪水力发电工赈工程委员会等事项。
  民国37年(1948年)
  3月,福州电气公司由于经营环境恶劣,经济极端困难,被迫与资源委员会、台湾电力公司联合经营,改称福州电力公司。
  本年夏,古田溪水力发电工程的勘测工作完成,提出“分段设厂,分期开发,三级发电”的基本构想,装机总容量11.5万千瓦。前期工程开始动工。同年,古田溪水力发电工程处成立,覃修典任主任。
  民国38年(1949年)
  2月,古田溪水力发电工程的前期工程停工,计完成古田县城至厂区、坝区公路路基10公里、工房两幢、办公楼砖砌至2层,进水口明渠试探挖进15米,开挖土石方约5000立方米。
  5月,中共福建省委在江苏省苏州成立,省委书记张鼎丞在构想福建解放后建设蓝图时,作出了尽快开发古田溪水力资源的决策。
  8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兵团在建瓯派军代表梁东初接管古田溪水力发电工程处,草修典、朱宝复留任工程处正副主任。
  8月17日,福建省省会福州解放。8月23日,福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军代表刘焰接管福州电力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3日,福建省实业厅成立。下设地方企业管理处,主管电力工业等企业。次年10月,省实业厅撤销,省工业厅成立,主管电力企业。
  10月17日,厦门市解放。当日凌晨4时15分,厦门电灯公司发电所3台总容量3800千瓦发电机组,被溃逃的国民党军队炸毁,并炸死2名工人,重伤1人。全市供电中断。
  10月23日,厦门电灯公司租用1台2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恢复市区主要地段路灯照明。以后陆续设立3个临时电站,供应居民照明用电。1950年5月,建立厦港发电站,安装1台15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发电,修复1台175千瓦船用柴油发电机组发电。
  本年,泉州、龙岩、南平、漳州人民政府分别接管含有官僚资本的泉州、龙岩、南平、漳州电灯公司(电厂)。
  1950年
  4月,古田水电站的施工电源曹洋水电站2台200千瓦机组建成发电。
  1951年
  3月1日,古田水电站一级一期2台6000千瓦机组主体工程破土动工。
  1952年
  5月,福州电力公司(后改称福州电厂)设计、施工的35千伏福州至长乐莲柄港24.8公里输电线路及全省第一座35千伏福州三叉街变电站(容量1800千伏安)建成投运。
  1954年
  本年,省工业厅调整机构,设置重工业处,主管电力工业等生产管理工作;水电勘测处,主管水电勘测工作;设计安装公司,负责电力等工程的设计与设备安装。
  1955年
  6月4日,南平电厂后谷发电所安装1台1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建成发电。
  9月22日,省工业厅召开全省重点电厂专业会议,布置有关电厂技术经济指标定额、技术管理和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工作。
  10月6日,厦门电厂在厦港新建1台1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投产发电。1959年11月扩建第1台1500千瓦机组投产。
  本年,省工业厅成立电业处,主管全省电力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
  1956年
  1月17日,古田水电站成立。该站隶属电力工业部武汉电业管理局领导,
  2月,古田水电站一级一期工程2台6000千瓦机组竣工,由古田水电站验收委员会组织验收,认为工程建设基本符合规范要求。3月1日,启动发电,并举行竣工发电典礼和庆祝大会。
  3月1日,福建省第一条110千伏古田至福州输电线路(长86.3公里)和第一座110千伏福州西郊变电站(容量1.26万千伏安)同时竣工暂以66千伏运行,古田水电站向福州送电。11月,福州电厂3台发电机组为适应联网需要,频率从60赫兹改为50赫兹,通过福州西郊变电站与古田水电站联网运行,开始形成闽北电网。
  8月15日,省工业厅颁发“优待农业用电暂行办法”。
  本年,水利部在福建省永春县举办南方8省小水电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村小水电技术人才。
  本年,省工业厅电业处设立检修队,负责省属9个电厂的主要设备检修。
  1957年
  1月,省工业厅与中国电业工会福建省筹委会联合颁发“福建省电力工业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暂行办法”,全省电力系统开展劳动竞赛。
  2月,泉州电厂安装3台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总容量1200千瓦;1959—1966年安装3台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总容量6500千瓦。1971年10月安装1台3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8月,古田水电站一级二期工程水库大坝(总库容6.42亿立方米)及4台1.25万千瓦机组主体工程开工。1959年6月8日水库蓄水,10月9日第一台机组发电。1960年1月29日第二台机组发电,2月5日第三台机组发电,8月7日第四台机组发电。
  1958年
  1月1日,省工业厅电业局成立。同月福州电厂改组,分别成立福州发电厂、福州供电所及福州电工修制所,均在电业局内实行内部经济核算。
  2月,省水利电力厅成立,王炎任厅长、党组书记。原工业厅电业局划归水利电力厅管辖,成立省水利电力厅电业局。
  3月,水利电力部将古田水电站(1959年7月改称福建省古田溪水电站)下放福建省管理,由省水利电力厅接管,为省属企业。
  5月,省工业厅设计安装公司部分人员与省水利电力厅水利局勘测设计队合并,组成福建省水利电力厅设计院。该院火电设计室以上海电力设计院支援的技术人员为主组成。
  7月,水利电力部上海基建局杭州工地南平工段下放福建,与省水利电力厅电业局检修队合并,于8月成立福建省机电安装工程队。
  7月,古田水电站二级2台6.5万千瓦机组主体工程开工。1969年3月31日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1973年8月28日第二台机组并网发电。
  8月,110千伏古田至南平(长79.6公里)输电线路与110千伏南平黄墩变电站(容量1万千伏安)同时建成,暂以66千伏运行,联入闽北电网。1959年9月升压110千伏运行。
  9月,古田水电站三级2台机组主体工程开工。1965年3月27日第一台1.6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1973年12月第二台1.7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
  10月25日,厦门莲坂电厂第一台2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建成发电。1962年第二台2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10月,福州电工修制所改组为省水利电力厅电业局中心试验所。
  10月,南平造纸厂热电站第一台3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建成发电。1960年第二台2000千瓦机组建成发电。
  11月,水利电力部上海电业局输变电工程处部分人员下放福建。12月,与省水利电力厅古福三输变电工程筹备处、省水利电力厅输变电工程队合并,成立福建省水利电力厅输变电工程处。
  11月,建溪水电站主体工程开工,设计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1961年因人力、物力、财力难以承受,且该电站水库将淹没建瓯、建阳两县大片土地,全部工程下马停建。
  1959年
  1月29日,上午10时43分,110千伏古田至南平输电线路受暴风和冰雹袭击,发生倒杆16基、长4.36公里的重大事故。经南平电厂和古田水电站派员抢修,2月9日恢复送电。
  4月1日,省属厦门、漳州、泉州、南平电厂和厦门杏林、泉州、龙岩电厂筹备处下放所在地管理。1962年3月28日上划省水利电力厅管辖。
  8月,福州发电厂技工训练班与古田溪水电站技工训练班合并成立省水利电力厅电力工人技术学校。1962年停办,1964年复办。1970年停办,1978年复办。
  8月23日,厦门遭受12级台风袭击,供电线路受到严重破坏,全市停电。经厦门电厂组织职工抢修,于30日全市恢复供电。
  9月22日,福州发电厂扩建工程第一台6000千瓦机组并网发电。1965年12月31日第二台6000千瓦机组并网发电。1966年锅炉建成投运。
  9月,三明热电厂第一台6000千瓦机组发电。11月第二台6000千瓦机组发电。1966年3月19日1台1.2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发电。1967年75吨/时锅炉投运。
  9月,全省电价调整,实行“福建省地方电业两部制电价实施办法”。
  10月11日,漳州糖厂热电分厂第一台3000千瓦机组投产发电。1960年、1966年另2台3000千瓦机组先后发电。1983年2月,2台6000千瓦机组先后发电。
  10月,福州西郊变电站扩建2台110千伏主变压器(容量3.15万千伏安、1万千伏安)投运,古田至福州输电线路升压110千伏运行。
  12月15日,福建省闽北高压供电管理所成立,管辖110千伏古田至福州、古田至南平两条输电线路及福州西郊、南平黄墩两座变电站。
  12月24日,220千伏南平至三明输电线路(长78.1公里)竣工,1960年3月15日,与220千伏三明列西变电站(容量1.5万千伏安)同时发电,暂以110千伏运行,闽北电网延伸至三明市。1978年7月升压220千伏运行。至1981年6月列西变电站经两期扩建增容,总容量达15.3万千伏安。
  12月27日,厦门杏林电厂第一台6000千瓦机组发电。1961年6月与厦门莲坂、厦港电厂并网运行,形成厦杏电网。1963年7月第二台6000千瓦机组发电。
  1960年
  2月,漳平(东坑口)电厂第一台1500千瓦机组发电。1962年2月,第二台1500千瓦机组发电。
  4月1日,闽北电网所属电力企业实行全网统一核算。
  6月1日,永安电厂第一台1500千瓦机组发电。7月1日第二台1500千瓦机组发电。
  7月,闽侯大目溪水电站第一台2160千瓦机组通过试运转,1961年并入闽北电网。其余3台2160千瓦机组,至1969年9月相继投入运行。
  9月,邵武晒口电厂第一台1500千瓦机组发电。1961年5月第二台1500千瓦机组发电。
  本年,闽北电网调度通信开始使用电力线载波机。
  1961年
  1月,220千伏古田至南平输电线路(长66.19公里)建成送电,暂以110千伏运行。
  1962年
  3月15日,省水利电力厅电业局改为企业单位,对所属各发电、供电单位实行统一经济核算。
  11月12日,龙岩中粉电厂第一台3000千瓦机组发电,改称福建省龙岩电厂。1970年7月第二台6000千瓦机组发电。
  本年,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停建、缓建电力基建工程18个项目,其中11个电厂工程,总装机容量为5.56万千瓦。
  1963年
  12月4日,全省电力工业系统开展“五好企业”和“五好职工”活动。
  1964年
  7月1日,省机电安装工程公司与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合并成立福建省水利电力厅机电安装工程公司。
  1965年
  7月,古田溪水电站四级2台机组主体工程复工。1971年5月,第一台1.7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1972年12月,第二台1.7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
  9月9日,厦杏电网实行“托拉斯”集中核算试点。
  1966年
  2月,110千伏漳州至厦门输电线路(长33.78公里)建成,暂以35千伏运行,与厦杏电网联成漳厦电网。
  4月26日,福建省闽北高压供电管理所撤销,所属业务和人员划归福州、南平、三明供电部门管理。福州供电所与福州发电厂、大目溪水电站合并,成立福州电力公司,进行“半托拉斯”管理试点。
  1969年
  7月,110千伏龙岩至漳平苏邦输电线路(长31公里)建成,暂以35千伏运行,通过35千伏龙岩红炭山变电站,使龙岩(中粉)电厂与漳平(东坑口)电厂联网运行,形成龙漳电网。
  9月29日,邵武(药村)电厂第一台1.2万千瓦机组发电。1971年9月1日,第二台1.2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
  10月1日,南靖船场溪水电站第一台1.2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1978年2月15日,第二台1.2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
  1970年
  1月,省电力工业局成立,省革命委员会派军代表进驻。省水利电力厅同时撤销。
  4月7日,福州电力公司撤销,分别成立福州发电厂、福州供电所和福州高压供电所,均归省电力工业局管理。
  1971年
  1月13日,省水利电力局成立,省电力工业局同时撤销。
  9月1日,闽北电网因严重缺电,8月3日开始突击施工的110千伏邵武至顺昌输电线路(长85.72公里)建成送电,使邵武电厂富余电力输入闽北电网。
  1972年
  9月30日,山美水电站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与110千伏山美至泉州输电线路(长33.06公里)、110千伏泉州后茂变电站(容量2万千伏安)同时建成送电,形成山泉电网。
  10月4日,古田溪二级电站220千伏升压站建成。古田溪二级电站至南平马站变电站线路由110千伏升压至220千伏运行,成为福建省第一条220千伏运行的线路。
  11月28日,福建省闽西南电力公司在漳州市成立,管辖即将形成的闽西南电网。
  1973年
  1月14日,110千伏上杭矶头至龙岩输电线路(长53.77公里)建成,暂以35千伏运行,使矶头水电站并入龙漳电网,形成闽西电网。
  4月,110千伏南靖至龙岩输电线路(长61公里)建成送电,龙门变电站同时升压110千伏运行,使漳厦电网与闽西电网联成闽西南电网。
  5月31日,龙岩(铁石洋)电厂第一台1.2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1975年11月17日,第二台1.2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
  1974年
  1月14日,220千伏三明后山变电站第一台主变压器(容量9万千伏安)建成投运。1987年12月,该变电站扩建1台主变压器(容量12万千伏安)建成投运。
  1975年
  2月4日,永安火电厂第一期扩建工程第一台2.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12月16日第二台2.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
  10月28日,安砂水电站1号2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同年12月26日,3号7.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2号2万千瓦机组延至1978年10月22日并网发电。
  1976年
  10月27日,龙岩供电所修试车间1名工人从汽车取油时,因用打火机照明,引起汽油着火,烧毁3个车间及设备。
  1977年
  8月,福建省派出水电技术组,支援赤道几内亚共和国建设毕科莫水电站工程,该工程包括4台800千瓦机组的水电站,35千伏巴塔输电线路14.5公里和35千伏巴塔变电站(容量4000千伏安),由闽江水电工程局、省电力建设公司和省水电工程局承担施工。1982年2月第一台800千瓦机组竣工发电。1983年8月4日,全部建成移交赤道几内亚政府,并举行工程竣工典礼。
  10月,原110千伏福州东郊变电站按220千伏扩建1台220千伏9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号主变)建成投运,古田至福州Ⅱ回路升压220千伏运行。1980年9月扩建1台9万千伏安主变压器(2号主变)。1984年2月把1号主变更换为1台12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989年6月该站增设2台总容量6万千乏调相机。
  12月,220千伏三明至永安输电线路(长44.41公里)建成送电。
  1978年
  3月15日,三明热电厂的发电部分移交三明化工厂管辖作为自备电厂,三明热电厂建制撤销,改组成立三明供电局。
  6月10日,省水利电力局电业管理局成立。
  7月5日,三明列西变电站按220千伏扩建,第一台220千伏6.3万千伏安主变压器建成送电。1980年10月24日第二台220千伏9万千伏安主变压器建成送电。
  9月,永安火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安装2台5万千瓦高温高压发电机组,第一台机组建成并网发电。1979年12月,第二台机组并网发电。
  1979年
  7月,厦门杏林电厂第二期扩建工程第一台2.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1980年8月19日第二台2.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
  10月1日,华安水电站2台1.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1980年2月12日、4月4日各1台1.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
  1980年
  2月29日,110千伏莆田至泉州(长76.29公里)输电线路建成送电,使闽北电网与闽西南电网联接,形成福建电网。10月24日省水利电力厅电业管理局中心调度所改称福建省电网中心调度所。1981年1月1日起,实行福建电网统一调度。
  5月31日,池潭水电厂第一台5万千瓦机组建成发电,通过110千伏邵武至泰宁输电线路并网。10月30日第二台5万千瓦机组建成发电,220千伏池潭至三明(长80.5公里)输电线路建成送电,池潭水电厂2台5万千瓦机组通过220千伏池三线并网。1981年,池潭水电厂工程获70年代国家优秀设计项目奖。1986年9月20日对该工程进行总体验收。
  8月,省水利电力局改称省水利电力厅。
  1981年
  6月8日,闽西南电力公司撤销。
  9月,省电力中心试验所改名省电力试验研究所。
  11月12日,省属电力工业企业经省财政厅核定全额利润留成比例包干、一定3年不变。
  1982年
  4月19日,池潭水电厂工人徐卫国在将乐县城关为抢救1名落水妇女而光荣牺牲。4月29日,省人民政府批准徐卫国为革命烈士,共青团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7月17日,为了论证福建省水口水电站开发的可行性,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召开闽江水口水电站环境影响讨论会。会议认为,水口水电站不会产生严重的环境影响,总的来讲利多弊少,建议国家尽早兴建。
  10月4日,110千伏泉州至厦门输电线路的厦门跨海高塔工程获水利电力部授予工程质量单项标兵。
  10月17日,厦门供电局实现连续安全生产340天无事故记录。
  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和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到永春县视察农村小水电,对实现中国式农村电气化作了重要指示。
  本年,福建电网调度通信模拟微波电路北线开通福州至古田。以后继续向南北方向开通,至1990年全网形成环形微波电路,全长1001公里。1990年12月竣工验收,实现电路环网运行。
  1983年
  1月1日,福建省电力工业局成立。省电力工业局及其所属生产、基建、设计、试验研究、学校等企业事业单位上划水利电力部管理。
  1月,水口水电站工程经国务院确定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3月,220千伏永厦线的永安至漳平段(长96.41公里)建成,为发挥工程效益,解决闽南地区供电紧张局面,提前以110千伏送电,并经漳平变电站联至龙岩,全网构成电磁大环网运行。1984年9月,220千伏漳平至厦门(长133.84公里)输电线路和220千伏厦门李林变电站(容量12万千伏安)建成送电。同时,永安至漳平输电线路升压220千伏运行,电网电磁环网解除。
  9月12日,沙溪口水电站(4台7.5万千瓦机组)主体工程开工。1987年12月26日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其余3台机组分别于1988年10月21日、1989年12月17日、1990年12月1日并网发电。
  9月23日,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成立。
  10月12日,福建省永春、永安、建瓯、闽清、德化、光泽、尤溪、南靖、屏南、连城10个县,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农村电气化试点县,后增补沙县为农村电气化试点县。
  1984年
  3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有关水口水电站工程的报告上批示:这个工程要下决心快上才好,无论从那个方面看,早上一年就有利一年。
  4月,省泉州电力学校成立。
  8月7日,省电力干部学校成立。
  8月27日,为了统筹安排解决水电厂的库区遗留问题,根据水利电力部、财政部有关通知精神,省政府决定从1985年至1994年止,各水电厂按每年送出的电量,每千瓦小时提取一厘钱,作为库区维护基金,分别交所在县(市)政府安排使用。
  9月,省火电工程承包公司成立。
  10月,将乐县人民政府与省电力工业局、闽江水电工程局签订合资建设范厝水电站协议。1985年2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对范厝水电站实行优惠政策。
  10月25日,永安火电厂第三期扩建工程第一台1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1985年9月29日第二台1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至此,全厂装机总容量达35万千瓦,成为全省第一个大型火电厂。
  10月,南平供电局获全国供电系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1985年
  1月1日,矶头水电厂及与电厂配套的110千伏矶头至龙门变电站输电线路,和由矶头水电厂出线的龙岩供电局趸售用户的上杭、庙前电厂的供用电业务,一并划给龙岩地区行署管辖。
  1月19日,福建电网开始对直供的大用电户和联网的趸售单位及小水电,试行高峰、低谷分时电价。
  2月9日,省电力工业局颁发“全国供用电规则福建省实施细则”。
  3月5日,水口水电站工程经国家批准立项。福建省电力工业局为水口水电站工程业主,负责组建水口水电站工程建设公司(相当地、师级)。4月27日该公司成立,隶属省电力工业局领导,在施工建设过程与省电力工业局建立承包水口工程的经济合同关系,行使建设单位的职责。
  7月1日,福建电网开始对收购的小水电执行保护电价,即每千瓦小时提高到5分。
  7月,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福州分公司成立。经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商议确定:华能福州电厂燃用山西省晋北烟煤,经大秦铁路运至秦皇岛后海运至电厂;首期建设规模为2台35万千瓦机组,设计中留有扩建余地。次年2月,首期工程2台机组设备供货进行国际招标,日本国三菱集团中标。
  7月18日,莆田供电局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55天无事故记录。
  10月17日,将乐范厝水电站3台1.2万千瓦机组主体工程动工。1988年12月1日第一台机组建成发电。第二、三台机组分别于1989年9月30日、12月30日相继建成发电。
  10月19日,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福州分公司与福建省计委?、省财政厅签订华能福州电厂工程贷款协议;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福州分公司与福建省财政厅、省电力工业局签订统购代销华能福州电厂电量协议。
  10月,福建省农村电气化试点县的光泽县,经省人民政府组织验收,各项主要指标均达到农村初级阶段电气化标准,获水利电力部发给验收合格证书。这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农村初级阶段电气化的试点县。
  1986年
  1月17日,厦门燃气发电厂3台法国造2.48万千瓦燃气发电机组建成投产。该厂为厦门市政府自备电厂,由厦门供电局调度。
  2月,水口水电站第一期土建工程通过国际招标,由标价最低的中国华联工程公司(占60%股份)和日本国前田建设株式会社(占40%股份)组成的华田联营公司为中标单位。
  8月2日,220千伏南平马站变电站至福州北郊变电站输电线路(长136.96公里)和220千伏福州北郊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容量12万千伏安)建成送电,福州市成为福建省第一个220千伏双回路供电的城市。
  8月15日,华能福州电厂2台35万千瓦机组主体工程开工。1988年9月30日,第一台机组竣工并网发电。1989年1月17日第二台机组并网发电。
  9月15日,水利电力部部长钱正英等到福建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商议水口水电站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并到水口工地视察。
  9月26日,建成以35千伏海底电缆(长3.5公里)从福清可门岛敷设至平潭刀架岛,福建电网送电到平潭县。
  9月30日,比利时王国与中国合作在平潭岛建立风力发电示范场,由比利时提供的4台2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在莲花山安装完毕投入试运行。11月验收。
  10月11日,省电力工业局召开会议贯彻工业企业“三个条例”(“中国共产党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暂行条例”、“国营企业厂长工作暂行条例”、“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并组织本系统有关单位进行试点。1987年元月,省电力系统全面执行“三个条例
  10月,鹰厦铁路电气化配套供电工程动工。至1990年底,建成110千伏输电专用线路15条、长353.46公里。
  11月30日,漳平电厂(装机容量20万千瓦)第一台1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建成并网发电。1987年10月9日第二台1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建成并网发电。
  12月29日,装机容量140万千瓦的水口水电站主体工程开工。1989年9月25日,围堰合拢,实现大江截流。1990年底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773万立方米,占设计土石方开挖总量86.5%,混凝土浇筑80万立方米,占设计总浇筑量的43.5%,累计完成投资17.54亿元。
  1987年
  5月,泰宁县人民政府与省电力工业局签订合资建设良浅水电站协议。8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对良浅水电站实行优惠政策。
  8月13日,省电力工业局对局属各单位全面实行厂长(局长、院长、校长、所长)负责制。
  9月24日,安砂水电厂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465天无事故记录。居全国10万千瓦以上水电厂之首。
  10月20日,220千伏漳州总山变电站(容量12万千伏安)建成送电,联接220千伏平总I、Ⅱ回路(长98.59公里、99.22公里)和总李I、Ⅱ回路(长35.48公里、36.93公里)相继投入运行。
  11月5日,水口水电站1、2号水轮发电机组及调速器国际招标评标会在福州召开,经评标审定由中国国际贸易信托投资公司和日本国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组成的联合体承制。
  11月8日,220千伏漳州总山变电站1段母线C相电压互感器爆炸起火,减少负荷10万千瓦,少供电量7.5万千瓦时,造成漳州、厦门、泉州地区部分停电。
  11月,泰宁县良浅水电站3台1万千瓦机组主体工程开工,预计第一台1万千瓦机组于1991年9月投产,1992年全部建成。
  1988年
  3月,220千伏华能福州电厂至福州红山变电站输电线路(长6.19公里)和福州北郊变电站至红山变电站输电线路(长28.53公里)建成送电。7月27日,220千伏福州红山变电站(容量12万千伏安)建成送电。
  6月13日,220千伏泉州井山变电站至厦门李林变电站I回输电线路(长84公里)、220千伏泉州井山变电站(容量24万千伏安)建成送电。次年1月,井李Ⅱ回(长84.09公里)建成送电。该工程分别被评为优秀设计工程、省优质工程和部优质工程。
  6月,220千伏泉州井山变电站至莆田笏石变电站I回输电线路(长77.11公里)、220千伏莆田笏石变电站(容量12万千伏安)建成送电。8月,220千伏福清林中变电站至莆田笏石变电站I回输电线路(长66.11公里)建成送电。11月,中石Ⅱ回路(长65.51公里)建成送电。
  8月,220千伏华能福州电厂至福清林中变电站I、Ⅱ回输电线路(长34.93公里、34.95公里)和220千伏福清林中变电站(容量12万千伏安)同时建成送电,福建电网实现220千伏环网运行。
  8月,古田溪水电厂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
  9月20日,古田溪水电厂实现连续安全生产636天无事故记录。
  10月18日,省电力工业局和石狮市人民政府合资创办的石狮电力联营公司成立。
  11月,华能福州电厂引进的日本造480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开通省电网中心调度所一华能福州电厂一福州红山变电站一福清林中变电站,全长73.85公里,正式投入运行。
  12月28日,安砂水电厂、华安水电厂分别获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先进企业称号。
  1989年
  4月,龙岩电厂实现连续9年不掺油完全燃烧低挥发份无烟煤,成为省内火电厂燃烧成本最低的火电厂。
  6月,220千伏厦门半兰山变电站(容量24万千伏安),与220千伏李林变电站至半兰山变电站输电线路(长30.09公里)同时建成送电。
  8月9日,沙溪口水电厂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93天无事故记录。
  9月,220千伏龙岩曹溪变电站(容量12万千伏安)及该站至漳平电厂220千伏输电线路(长60.27公里)同时建成送电。
  11月9日,三明供电局、福州供电局分别获省级先进企业称号。
  11月11日,220千伏厦门新东渡变电站(容量12万千伏安)建成投运。
  11月,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改进燃烧技术试验研究课题完成,经能源部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其燃烧技术达到的经济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1990年该项目获能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2月1日,福建列为国家第一批农村电气化试点县的永春、永安、闽清、尤溪、建瓶、德化、南靖、连城、屏南等9个县,经省人民政府组织验收,均达到农村初级阶段电气化标准。1990年3月,沙县经验收也达到农村初级阶段电气化的标准。
  12月12日,220千伏福州红山变电站至福安甘棠变电站输电线路(长119.08公里)竣工。
  本年,泉州供电局获省人民政府授予1988—1989年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1990年
  1月,220千伏沙溪口水电厂至邵武故县变电站输电线路(长113.73公里)建成送电。
  3月12日,国家计委批复原则同意福建省采取中外合资方式建设厦门嵩屿电厂建议书,一期工程安装2台30万千瓦国产燃煤机组,进行前期工作。
  7月,220千伏石狮山兜变电站(容量12万千伏安)和220千伏泉州井山至石狮山兜输电线路(长37.07公里)同时建成投运。
  8月,220千伏华能福州电厂至福州北郊变电站输电线路(长34.33公里)竣工。
  8月,安砂水电厂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
  9月29日,省电网中心调度所实现连续安全生产985天无事故记录。
  11月19日,省第二电力建设公司,莆田、厦门、南平供电局,池潭水电厂,邵武、龙岩电厂分别获省级先进企业称号。
  11月21日,水口水电站安装工程评标委员会会议,确定水口水电站机电安装工程由能源部水电工程四局中标承担。
  12月31日,邵武电厂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95天,厦门电厂连续安全生产646天,船场溪水电厂连续安全生产1497天无事故记录。
  二、福建省电力工业局领导人名表
  三、福建省电力系统获省、部级以上英模名表
  四、文件辑存
  福建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处第一次筹备会议会议录
  日期:民国三十六年五月十日时间:上午九时
  地点:福建省政府建设厅会议室
  出席:丁超五陈培锟张光斗(徐树勋代)郑揆一(吴师基代)朱代杰刘登瀛 潘圭绥 林友龙 杨廷玉 林 熔 杨永修 黄先修
  主席:朱代杰 记录:赵师元
  行礼如仪
  甲、报告事项
  一、报告筹划开发本省水力发电经过情形。
  二、正式参加发起筹组福建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已有福建省政府、资源委员会、台湾电力公司、华侨兴业公司、福建经济建设公司、福建省银行及福州电气公司等七单位。
  三、福建省政府为积极进行开发本省水电事宜,业经第五〇四次委员会议议决先行成立本筹备处,并指定建设厅朱厅长暂行兼代筹备主任,藉利策划报请公鉴。
  四、资源委员会及台湾电力公司通知,资委会及台湾电力公司暂时仅指定参加本省古田溪及九鲤湖之水力开发。
  五、资源委员会全国水力总处与福建省政府建设厅,合组之本公司古田溪水力勘测队,勘测古田溪全溪水力,现已出发工作,报请公鉴。
  六、古田溪第一期土木工程部分概算,估需战前币值贰百万元。附古田溪第一段水力发电工程土木部分概算表(见议事日程),报请公鉴。
  七、古田溪第一期输电部分概算,估需战前币值叁百万元。附古田溪第一段水力发电工程输电部分工料估计表(见议事日程),报请公鉴。
  八、准资源委员会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函以本公司筹备事宜,派张光斗参加并由工程师徐树勋代表,报请公鉴。
  九、准台湾电力公司函派乌来土木工程处刘主任登瀛代表参加,报请公鉴。
  十、准福建经济建设公司函派丁议长超五、陈委员培锟代表参加,报请公鉴。
  十一、准华侨兴业公司函派福州分公司吴经理师基代表参加,报请公鉴。
  十二、准福州电气公司函派林熔、陈孝怡代表参加,报请公鉴。
  十三、准福建省银行派杨副理永修代表参加,报请公鉴。
  十四、参加发起筹组本公司各单位应摊筹备费各贰千万元,除省政府业经照拨外,现资源委员会全国水力总处、台湾电力公司、华侨兴业公司及福建经济建设公司等四单位已分别来函照缴,报请公鉴。
  乙、讨论事项
  一、拟定本公司筹备处组织规程草案,请公决案。
  议决:修正通过。
  二、本公司筹备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筹备委员及其他人选,应如何设置并推定,请公决案。
  议决:暂设筹备委员十三人,俟将来参加单位增多时再行增加,公推资源委员会陈处长中熙,吴主任秘书兆洪,张副处长光斗,华侨兴业公司郑总经理揆一,台湾电力公司刘总经理晋钰,黄副理晖,柳副理德玉,福建经济建设公司何筹备委员葆仁,丁议长超五,福州电气公司陈董事长培锟,刘经理洪业,福建省银行丘总经理汉平,建设厅朱厅长代杰为筹备委员,并互推朱筹备委员代杰为主任委员,刘筹备委员晋钰、郑筹备委员揆一为副主任委员。
  三、拟订本公司章程案,请公决案。
  议决:保留俟下次讨论。
  四、拟订本公司招股章程草案暨发起人应如何认股,请公决案。
  议决:招股章程修正通过,并同意以下各点:
  (1)本公司经营性质仍以统筹开发全省电力为原则,将来得按实际情形设分公司办理各地水电。
  (2)本公司第一期资本总额暂定为五百亿元,分为壹拾万股,每股五拾万元。
  (3)发起人应先认股额定为四万股计国币贰百亿元,由各单位洽商决定。
  五、拟委托资委会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负责勘测设计事宜,附协定请公决案。
  议决:协定修正通过,即由筹备处函询水力总处同意后签订之,关于建设厅已代办之古田溪等处水力测勘工作,所有费用即予清结,交由勘测队一并汇报,并应自本年四月份起水力总处及建设厅调派勘测队服务人员之薪津,归由电力公司筹备费项下报支,勘测队经费预算如因物价上涨不敷时再行追加。
  六、应如何筹备材料工具等费用,请求配合行总工赈粮食,以便提前施工,请公决案。
  议决:(1)土木工程计划及概算尚应重行修正,由徐工程师树勋会同建设厅办理;(2)此项工赈工程由福建省政府负责申请办理,将来将已完工程折充为福建省政府投资本公司之股本。
  七、除已正式参加发起筹组本公司之七单位外,应如何征求以增加筹备力量,请公决案。
  议决:欢迎省内外企业团体参加发起。
  丙、临时动议
  一、拟将本公司各发起单位,应缴筹备费除已动用单位外,其余未动用之单位,汇交上海华侨兴业公司代为经营,藉以保本生息,并视需要提用,请决案。
  议决:通过。惟应请兴业公司将收款日期及办理情形,随时通知本筹备处,定六月起支息,福州电气公司之筹备费则在福州随时支用,不必兑上海兴业公司。
  二、本公司筹备处办公地点设在何处,请公决案。
  议决:暂设在华侨兴业公司福州分公司。
  三、本公司筹备委员会议应如何定期开会,请公决案。
  议决:由主任委员视需要情形召集之。
  古田溪水力发电工程处关于古田溪水力发电工程计划(摘录)
  一、古田溪流域之形势地质气象及水文
  (1)形势
  古田溪是闽江一支流,发源于屏南县群山间,蜿蜒南流至洋墩入古田县境。汇本县东北面之水,至平湖镇其流始大。四十里至县城,东流之水来汇,沿城南下约二公里抵龟濑,溪坡度渐陡,岩石毕露。有急滩长约五百公尺,落差七公尺有奇。曲折前行又九公里至半坑亭。截弯取直,穿山而过,长仅二公里,落差九十公尺,流域面积一二五〇平方公里,是为古田溪第一级水力。
  自曹洋溪口至曹洋村一公里二,溪床坡降转缓,约为二百五十分之一。又南行一公里,溪坡稍急,约为二百分之一。再向西南流一公里三抵龙亭瀑布,沿溪急滩密连,比降约百分之一。龙亭瀑布落差有十三公尺,溪流直泻,水花四溅,极为美观,为本省八大胜景之一。瀑布之下溪床奇窄,宽仅六公尺。再下二公里三至闇林村,滩濑乃多,坡降平均分二百分之一。自曹洋溪口至此五公里内,水面落差约五十二公尺,坝址流域面积一四六六平方公里。
  闇林村南下五公里,地势较平,溪面亦宽,约六十公尺。至岩头亭,山岩壁立,险滩复现,河道转折蜿蜒,宽仅二十余公尺。自闇林村至李家崎九公里,坡度百分之一,落差达九十公尺,坝址处流域面积一五〇〇平方公里,是为古田溪第三级水力。
  (2)地质
  古田溪第一级水力地址附近地质、中生代侏罗纪火成岩。
  第一级坝址地质为流纹岩、质地坚硬,为优良之坝基。隧洞穿过塔山至半坑亭厂址,长一公里八。该山亦全为暗紫色流纹岩所组成,厂址位于半坑亭附近,地质亦系暗紫色流纹岩,利于建筑。
  下游各级水力及上游水库等处地质,即将从事调查,相信与第一级坝址附近地质无甚差异。
  (3)气候
  古田溪流域属于半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9?C;。七、八月最热,曾达40?C:,一月最冷曾冷至零下3?C:,相对湿度终年位于80%左近。
  台风为夏季盛行烈风,破坏力极大,且常带丰沛雨量,酿成水灾,故风之所至,损失惨重。
  (4)雨量及蒸发量
  古田县自民国二十五年迄今有十一年之雨量记载,平均为1438耗(毫米)。自福州记录推算古田五十二年之平均值为1524耗(毫米),四月至九月占全年雨量(下缺),福州之最润年降雨量为2730耗(毫米),最旱年为880耗(毫米),二十四小时最高降雨量为288耗(毫米)。福州民国二十六年蒸发量为1282耗(毫米)。
  (5)流量
  古田溪曹洋村水文站设立已十一年,有逐H流量记载八年四月,其余各月流量,由雨量推算之。故逐月流量有十一年之久。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六年,曹洋村最低水位记录为313.49公尺,相当流量为4.1秒立方公尺。以流域面积之比计算,得知第一级坝址最低流量为3.5秒公尺。由福州五十二年之雨量分析之,此项枯期发生四次,约每十三年一次。其中流量最低者,若以连续枯月雨量和之比估计,第一坝址之绝对流量可至1.6秒立方公尺。
  由当地居民于古田城畔所指示之最低水位而得之流量为460秒立方公尺,为实际记录所得者,颇为接近。
  平均年之最低流量为12秒立方公尺。
  古田溪十一年逐年平均流量及十一年平均逐月流量列于下表:
  第一级坝址之洪水,曾由各种公式或偶曲线、包围曲线,最高水位标志及实际记录等方法所求之结果,颇相吻合,其为2800秒立方公尺,而拦水坝泄水道之设计,取用3000秒立方公尺。
  第二级及第三级坝址洪水流量为3500秒立方公尺,由雨量及流量是求得之适径流系数为0.788。
  二、第一级水力发电工程
  第一级坝址位于古田县城下游四公里峡谷内,坝为圬工重力式。滚水坝顶高425.0公尺,上装六公尺高之弧形门。洪水时,闸门启放,滚水坝能宣泄3000秒立方公尺之洪流,回水仅及古田县城。
  坝顶横架钢筋混凝土板桥,以便行人来往及闸门之启闭,桥长123公尺,高度435公尺。河床低处高度415公尺,坝高20公尺。
  431与425高度之间,蓄水池之有效容量为2560000立方公尺,蓄水池之淹没损失计耕田371市亩,荒地345市亩及40千瓦之水电厂一所。
  进水口在坝址上游800公尺,位于河之右岸,最高洪水位为432.6公尺,进水口安置钢板门,以节制水流。
  引水道包括压力隧洞及钢管,隧洞长1.8公里,镶护部分直径4.5公尺,不镶部分5.3公尺。地质坚硬之流纹岩,开挖不易。钢管长约250公尺。直径3公尺。及至厂房,分支为三,接至三部水轮机。
  厂内设一万千瓦水轮机三座,直立佛兰西斯式,发电机为12500开维埃(千伏安),13800佛(伏),50周波。尾水位最高347.5公尺,最低335.3公尺,寻常336.3公尺。上游水库完成后,第一级蓄水池可保持于431公尺,计得总水头95公尺。
  送电站设于电厂附近。输电线沿河至福州,长130公里,电压138千佛(千伏)。
  三、第二级水力发电工程
  第二级坝址位于龙亭瀑布上游600公尺,为钢筋混凝土空心坝,顶长210公尺,高度346公尺。
  滚水坝可以宣泄3500秒立方公尺之洪流,顶高336.3公尺,河底高度约300公尺,最深坝高46公尺,坝顶横架桥梁,以便行人往来。
  水库长4.8公里,回水至第一级电厂,面积900000平方公尺(内河面281188平方公尺),容量16200000平方公尺。
  引水道压力隧洞及钢管,位于河之左岸,共长850公尺,长70公尺,尾水位高度约278公尺,总水头计58公尺,厂内装置立式佛兰西斯水轮机两座,共30000千瓦。
  四、第三级水力发电厂工程
  第三级坝址,位于岩头亭下游450公尺之尖谷内,河宽仅20余公尺,以用空心坝最为经济,坝顶长250公尺,高度287公尺,滚水坝长80公尺,高度278公尺,可以宣泄3500秒立方公尺之洪水,河底高度215公尺,最深坝高为72公尺。
  水库长7公里,回水至第二级电厂,面积1270000平方公尺(内河面312000),容量27000000立方公尺。
  进水口位于河之右岸,坝之上游250公尺,引水道包括隧洞及钢管,隧道用混凝土镶护,内径4.8公尺,长2.4公里,钢管内径3.5公尺,长480公尺。
  尾水位高度178公尺,可利用水头计100公尺,厂房内设直立佛兰西斯水轮机四座,共50000千瓦。
  五、水库工程
  上游水库已测量完毕者,计有旸谷及沂洋两处,旸谷坝址位于古田溪本流,东溪会口处上游3.9公里,宜筑土坝,泄水道设于右边鞍形地带,土坝下部装置闸门,以便调节下游用水。
  沂洋坝位于支流东溪,距会口处3.6公里,亦为土坝式,两端设置泄水道,土坝下部亦装有出水设备。
  经研究之结果,坝愈高对于下游电厂之利益愈大,旸谷水库于第一级工程完竣后,即宜动工兴建,而沂洋水库须俟下游完成两电厂后,方值得开发。
  旸谷水库地形测量及社会经济调查至460公尺高度,沂洋水库至470公尺,以此等数字为泄水道顶高,测水库有效容量总计160百万立方公尺。常年及旱年调节之流量如下:
  六、工程费用及电力成本
  各工程费用估计,皆以美元为单位,旸谷水库2216400元,沂洋水库3466800元,第一级工程6902000元,第二级工程9409000元,第三级工程14590000元,除水库工程仅有拦水坝外,水力工程另有进水口引水道、厂房、送电站及输电线等各种费用列于下表:
  第一级完成后,平均年发电量155百万度,内稳定电力42百万度,次等电力113百万度,如此等电力以三厘计,则稳定电力成本为五厘,继之兴建旸谷水库,以稳定次等电力,平均年可发电182百万度,内稳定之电力105百万度,每度成本4.17厘,次等电力77百万度,目前福州蒸气电力有5000千瓦,其中4000千瓦可以应用,不久之将来能加以扩充,水火电厂,如能配合供应,更可增加电力稳定性。
  七、电力之利用(略)
  八、营运动力工具材料人工及交通状况(略)
  民国卅七年十月廿七日
  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同意福建省电力工业上划水利电力部管理的复函》
  经济〔1983〕560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水利电力部:
  我们同意水利电力部、福建省人民政府的意见,从一九八三年元月一日起,将福建省电力工业划归水利电力部统一领导和管理。按照中发〔1981〕27号文件规定,在办理物资划转手续时,应做到:
  一、福建省电力生产维修、技措项目等所需统配部管物资,在一九八三年八月底以前办完物资供应基数划转手续后,从一九八四年元月一日起,改由水利电力部分配供应。其中,木材、水泥应将生产维修、技措、基建等全部供应量进行划转,同时相应提高福建省木材上调量和减少水泥的留用比例。
  二、福建省现有火电厂的燃料,继续按现有渠道仍由省分配供应。漳平火电厂是按省内煤炭设计,投产后也由福建省负责供应。
  附件:上报《关于福建省电力工业上划中央的商谈纪要》的报告
  一九八三年七月二日
  上报《关于福建省电力工业上划中央的商谈纪要》的报告
  国家经委: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央对福建省国民经济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决定,充分和合理利用动力资源,加快福建电力建设,并适应今后和华东联网的发展需要,我们经过充分协商,对福建省电力工业划归中央的有关机构、财政、计划、人员等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现将商谈纪要送上。请批复。
  附件:关于福建省电力工业上划中央的商谈纪要
  福建省人民政府
  水利电力部
  一九八三年二月九日
  附件
  关于福建省电力工业上划中央的商谈纪要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央对福建省国民经济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决定,改变福建省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充分和合理利用动力资源,加快福建电力建设,并适应今后和华东联网的发展需要。福建省人民政府、水利电力部、财政部本着有利于加强电网的集中统一管理,兼顾福建省地方利益,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就福建省电力工业上划中央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商谈,并取得了一致意见。现纪要如下:
  一、福建省电力工业局及其所属的生产、基本建设、设计、试验、研究、学校等企、事业单位(详见附表)从一九八三年一月一日起划归水利电力部建制,人、财、物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福建省闽江水电工程局及其所属单位(见附表)一并划归水利电力部,由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统一管理,主要承担省内水电开发建设任务。
  二、福建省电力工业局和闽江水电工程局及其所属单位的党的工作和群众团体工作,仍属地方党委领导。干部管理按照中央组织部中组发〔1980〕27号及原电力工业部〔1980〕电党字第30号文办理,即以水利电力部领导为主,按分管权限内部分级管理。原属省管干部的任免,按规定要与地方党委协商后办理。工人与干部的调动和管理按照一九八○年民政部、公安部、电力工业部(80)民发9号、(80)公发(治)27号、(80)电干字第9号《关于电力工业系统干部、工人调配问题的联合通知》及中央劳动人事部(包括原国家劳动总局)有关规定办理。职工人数按一九八二年末实际数划转。
  三、福建省电力工业局及其所属单位(包括生产、基建、事业)和闽江水电工程局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债权债务等)均按一九八二年年终决算如数上划水利电力部。今后有关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均按水利电力部有关规定执行。
  关于利润解缴问题。经协商同意以一九八二年福建省电管局实际上交地方财政利润(即包括两费的实际入库数)的百分之八十作为上划中央财政的基数。财政部同意由中央财政相应增加福建省财政预算包干补贴基数。一九八三年起上划电力生产企业的利润实行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八、二分成。即上交中央财政百分之八十,留省财政百分之二十,企业基本折旧基金随同企业一并上划中央。
  福建省电力技工学校及火电设计室的事业费指标按一九八二年省财政决算上划给水利电力部,相应减少福建省工交事业费支出。
  四、福建省电力工业局及其所属单位需要的统配物资与水利电力部归口申请的部管物资,统一划归水利电力部管理。根据现行物资管理体制的规定,虽属统配部管物资,应由地方供应的,仍由福建省有关部门负责供应。
  电力生产维修、技措项目等所需统配部管物资,按国家计委(78)物241号和国家物资总局(80)物计字388号及原电力工业部(80)电物字12号通知的有关规定于一九八三年六月底以前办完物资供应基数划转手续后,从一九八四年一月一日起改由水利电力部分配供应,在未办完划转手续前,一九八三年仍由福建省负责分配,组织供应。
  电力基本建设所需统配部管物资,一九八三年仍由福建省分配供应,一九八四年福建省电力基建工程列入水利电力部直属项目起,按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改由水利电力部负责分配供应。
  福建省电力局直属修造企业所需物资,按照谁安排产品谁负责供料的原则办理。
  属于地方管理的二、三类物资,仍由福建省有关部门负责分配供应。
  关于火电厂的燃料供应问题,由于福建省无国家统配煤矿,而且当前运输紧张,从外省调煤供福建各电厂有困难。因此近期内仍由福建省继续负责按现有渠道供应。考虑到福建煤、油资源贫乏,在运输条件允许和发电用的煤、油中需要国家统配煤、油增加一定数量时,由福建省提出,水利电力部协助,报请国家经委、计委安排解决。
  五、为解决福建省近期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按照国家计划继续建设永安火电厂三期工程(2×10万千瓦)、沙溪口水电站和永安至厦门二十二万伏送变电工程。
  “六五”期间建议安排新建的大中型工程。如永安至福州二十二万伏送变电工程、金溪(范厝)梯级水电站、沙溪梯级水电站、水口水电站、漳平火电厂等要抓紧做好前期工作,以便报请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后,再分别列入年度基建计划。
  一九八三年度福建省电力生产和基建计划,仍由福建省负责按已列入省一九八三年电力生产和基建计划继续安排,基本建设计划包括拨款50万元,自筹指标500万元,贷款6500万元。其中,已签订贷款合同项目,其贷款额截至一九八三年底止,还款办法仍按原合同条款办理;沙溪口水电站应连同以前年度已经发生的垫付款额和一九八三年计划的贷款指标,签订正式贷款合同,以利工程的开展,贷款办法可按福建省现行对电力基建工程贷款的办法,也可按水利电力部向建行贷款的办法办理,由福建省确定。
  从一九八四年度起,福建省电力生产、基本建设计划和规划,由水利电力部负责报国家计委在国家年度计划中统筹安排。经国家计委同意,福建省于一九八四年、一九八五年,按一九八二年福建省电力基本建设计划的实际完成额。将预算内投资100万元通过财政部门划转水利电力部,同时相应核减福建省财政包干补贴基数100万元。并核减福建省自筹指标350万元,增加水利电力部自筹指标350万元,由福兴公司向福建省电力基建工程提供的3400万元建设资金,继续提供并由福建省按定额供应给相应的三材。其贷款合同按当时建行向水利电力部电力基建项目贷款的办法办理。
  六、关于联网的地、县属电厂、农村小水电、厂矿企业自备电站以及目前由地、县管理的线路、变电站等,其管理体制、经营方式、并网管理、运行调度、电力分配和电价等问题暂维持现状不变,待国家有统一规定时,再按统一规定办理。
  七、福建省电力工业上划后,福建省电力工业局既是水利电力部直属企业,又是福建省人民政府管电的职能部门,福建省电力工业局应继续取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
  附表:福建省电力工业局上划的直属单位名称
  福建省:方平斌 1983.1.26
  财政部:李凤岗 1983.1.27
  水利电力部:沈根才 1983.1.26
  附表:
  福建省电力工业局上划的直属单位名称
  生产企业:
  古田溪水电站 厦门电厂(包括莲坂电厂)
  安砂水电站 龙岩电厂(包括中粉电厂)
  池潭水电站 邵武电厂
  华安水电站 福州电厂
  船场溪水电站福州供电局
  矶头水电站 三明供电局
  永安火电厂 南平供电局厦门供电局 莆田供电局
  漳州供电局 电网中心调度所
  泉州供电局电 力试验研究所
  龙岩供电局
  建安企业单位:
  福建省电力建设公司下设:
  公司本部、火电安装处、输变电工程处、土建工程处、修配厂。
  事业单位:
  火电设计室 水电技工学校
  其他:
  电力工人疗养院
  电业系统业务技术干部培训班
  电业系统技术工人培训班
  福建省闽江水电工程局及其直属单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集资建设范厝水电站有关问题的批复》
  闽政〔1985〕综89号
  省电力工业局、闽江水电工程局,三明市、将乐县人民政府:
  省电力工业局闽电财(1984)950号请示报告及省计委对该报告的有关意见悉。经研究,现对省电力局、闽江水电工程局、将乐县政府集资建设范厝水电站的有关问题的批复如下??
  一、范厝电站规模为3.6万千瓦,省计委已批准集资兴建,并要求抓紧进行施工,争取在二年半时间内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省、地、县各有关部门应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共同为我省第一个集资建设的中型水电站作出努力,并为今后集资办电站创造经验。
  二、为鼓励集资办电,省政府决定对该电站采取以下优惠政策:(1)电站建成后,同意按小型电力产品税率纳税,其中80%用于偿还贷款(控制10—12年);电站投产后作为计划外供电,实行浮动电价,其具体浮动幅度及办法,由省电力局提出方案报省物委核定下达。
  三、为鼓励集资办电,电站建设所需“三材”,请省计委按年度自筹投资计划给予安排适当补助,不足部分自行解决。在集资三方资金遇到困难时,请省建行支持予以贷款解决。
  一九八五年二月五日
  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改进燃烧技术的试验研究攻关工作总结
  福建省电力工业局
  福建省现有火电厂五个,装机容量37.2万千瓦,其中绝大部分机组燃用本省低挥发份无烟煤。其挥发份只有3%—4%,且着火温度高、燃烧特性差,是目前国内外最难烧的煤种之一。然而,目前,我省各电厂的锅炉均按一般无烟煤设计,几年来,锅炉燃烧效率低且需大量重油助燃。为了提高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的燃烧效率,节约助燃油,自1980年以来,我省各火电厂和省电力试验研究所、西安热工所以及东锅、北锅、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所、清华大学等单位积极协作,在煤质特性的分析、燃烧器的改造、运行调整等方面作了不少工作,锅炉的效率及燃烧的稳定性等均有所改善、提高。但是,锅炉效率还很低,只有73%—74%,助燃油耗很大,在50—60克/度左右,飞灰可燃物含量高达40%左右。
  我省曾与美国的EW·CE公司、法国SI公司、日本的日立公司等外国厂家接触过,他们都认为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燃烧难度大,必须有一定量的油或煤气助燃才能保证稳定燃烧。一九八二年十月,国家经委在哈尔滨召开科技攻关项目论证会,确定将“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燃烧技术改进的试验研究”列为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并由水电部科技司与福建省电力工业局签订攻关合同,要求从1983年到1985年使两台试验炉(永安电厂1号液态排渣炉和厦门电厂4号固态排渣炉〉的锅炉效率比签订合同的水平提高3%—5%,点火和助燃油耗降低50%,制粉系统单位电耗降低5%。
  一、三年来的工作概况:
  哈尔滨会议确定了攻关课题后,我局即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在福州召开第一次攻关课题落实会,邀请福建省科委、省内各火电厂、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省电力设计院、水电部西安热工研究所、沈阳电力机械厂、清华大学、华中工学院、北锅、武锅等单位的领导、专家、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会议,就如何落实攻关课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完成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改进燃烧技术的攻关任务,必须采用综合治理才能奏效,大家还就如何分工协作事宜进行协商,并签订了“钝体燃烧器”、“煤粉预燃室试验台”、“给粉机改造”、“提高热风温度”、“煤质燃烧特性的试验”等五个技术协议。
  一九八三年五月,国家经委正式下达“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燃烧技术改进的试验研究”攻关项目后,我局即开始组织各方力量,全面开展此项攻关试验工作。根据历次攻关课题落实会的安排,省内外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积极开展工作。现将这三年来的工作情况简述如下:
  1.进行了煤质特性试验:三年来,在华中工学院、清华大学、哈尔滨发电设备成套所、西安热工所、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等单位的通力协作下,我们进行了福建无烟煤的常规分析,燃烧特性分析,比表面积测定,热失重及差热分析等多种方法的测试,基本上摸清了福建无烟煤的特性,并编辑一本福建省火电厂煤质资料普查汇编。此外,在华中工学院进行了钝体燃烧器冷态模拟试验及热态试验,在西安热工所的一维火焰试验炉上进行永安加福煤、龙岩陆家地煤及永安电厂飞灰的燃烧试验,并在管式沉降炉上进行永安电厂飞灰燃烬性试验。这次试烧工作,为永安电厂1号炉加装飞灰回燃装置,厦门电厂4号炉改装钝体燃烧器提供了技术依据。
  2.对现有炉子的燃烧器结构进行改进,调整一、二、三次风量配比,永安电厂1号炉将三次风口移到缩腰,加大一、二、三次风口的间距,减少二次风对一次风的干扰,并将一、二次风切园改小改为正反切园等。厦门电厂4号炉也对燃烧器的一、二次风口进行改造,以适应装设钝体的需要。
  3.八四年永安火电厂在3号炉缩腰上部及冷却室增设卫燃带取得良好效果。八五年,在1号炉上采用同样措施,效果显著,飞灰可燃物明显下降。
  4.三年来,由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提供设计,对永安、厦门两厂的制粉系统进行改造,采用新型的粗细粉分离器,大大提高其分离效率,不但能降低制粉系统单位电耗,而且能保证提供R90<6%—8%左右的煤粉细度,满足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燃烧的需要。
  5.厦门电厂与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和沈阳电力机械厂的协作,对给粉机、风粉混合器进行改造,提高了给粉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对无烟煤的稳定燃烧十分有利。
  6.由省电力试验研究所设计飞灰回燃装置在永安电厂1号炉上进行试验,取得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使锅炉效率大幅度提高。
  7.由北锅、省电力设计院、厦门电厂、西安热工所共同设计的预燃室试验台,经过厦门电厂的努力于八五年八月初安装完毕,并进行了初步试验。
  8.在永安和厦门的试验炉进行了提高一次风温试验由西安热工所、北京锅炉厂、武汉锅炉厂协助进行提高热风温度试验的设计,并切割高温省煤器,提高了热风温度。
  在攻关的同时,永安火电厂将上述改进措施推广应用于另一台130T/H炉和两台220T/H锅炉上,使全厂的锅炉效率都比攻关前提高了3%—5%,油耗也都有所下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仅根据85年1一9月份统计,由于攻关成果的推广应用,全厂供电煤耗率比1982年下降19克/度,发电油耗下降3.25克/度,可节约标煤约1.118万吨,节约重油2117吨,约值人民币98万元。永安、厦门电厂两台试验炉年节约原煤10910吨、节油9422吨、节电138.7万度,年经济效益217.3万元。
  二、成果简述
  三年来,经过十几次试验(包括试验室试验和工业性试验),现已摸索出一些改进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燃烧技术的有效的技术措施,现简述如下:
  1.液态炉在冷却室增设卫燃带可大大提高煤粉的燃烬率。
  2.改造给粉机、风粉混合器,提高给粉均匀性对低挥发份无烟煤的稳燃和燃烧效率的提高作用很大。
  3.钝体燃烧器的应用,对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节油稳燃及提高燃烧效率有相当的作用。
  4.飞灰回燃技术,对于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燃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用热重方法、示差热分析、比表面积测定等特种分析技术对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进行研究,有助于积累一般常规分析方法所不能解析的资料。
  6.采用带轴向调节装置及二次回粉再分离的新型粗粉分离器提高制粉系统运行经济性,不但降低了制粉系统单位电耗,而且可以保证提供R90<6%—8%左右的煤粉,对提高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的燃烬率大有好处。
  综合采用以上技术于永安电厂1号炉和厦门电厂4号炉已取得显著效果,一九八五年八月我局组织省电力试验研究所、西安热工所、华中工学院有关人员对这两个试验炉最后进行效率测定。测试结果见下表:
  三、开展攻关工作的体会
  无烟煤攻关项目的承担单位是我省电力局,在组织协调省内外十五个单位,同心协力进行攻关,我们的做法是:
  1.制订攻关计划,协调攻关工作
  每年制定攻关工作计划,召集省内外有关单位开会讨论,研究制订年度攻关分项目,并即按分项目订立相应的协议或合同,明确参加单位、协作单位的分工、进度要求、技术措施和费用。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有效的,协议或合同制订后,就抓落实。根据情况,一般每年开一次或二次协调会,对于有的分项目,还召开专项协调会,如预燃室试验台的设计,我们于83年6月在北京召开协调讨论会。对于重大改进工程,如永安1号炉喷燃器的改进,飞灰回燃装置试验等先后召开几次不同规模的审查讨论会。另外,我们还曾于84年6月召开W型火焰锅炉的专题讨论会。
  2.妥善解决科研攻关与生产运行的矛盾
  无烟煤攻关项目虽然都是我省电力生产和基建极需解决的问题,它将给生产与基建带来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永安和厦门两台试验炉都是我省电网的火电主要机组,它们必须按调度计划承担生产任务。因此,科研攻关而需安排的停机改进或调整试验就和生产运行、技术经济指标、人员的配合等发生种种矛盾,若不加以妥善地解决,势必影响科研攻关计划的完成。我们的做法,首先是在安排电网的年度检修计划时,就结合安排攻关项目所需的设备改造与调整试验任务,并作为检修计划的组成部分,在进度、人力安排、与技术组织措施上给予保证,在平衡安排电网的季度检修计划时,根据情况作必要的调整。由于电网情况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现时,就区别情况,有时在电网的经济运行上作某些让步,有时就要求设备改进结合检修作某些调整以服从电网运行的需要。科研攻关费用的使用方面,我们对设备改进费用,大部分摊入大修费用,或仅仅对电厂一些必要的补助,使国家拨给的有限的科研攻关补助费发挥更大的效益。
  3.搞好团结协作
  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始终认定并坚持攻关是为了解决我省火电生产与基建的关键难题,它将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决不片面追求成果,我们充分尊重各单位的意见,特别是对省外各大专院校、各科研试验单位参加人员的意见,及时互通情况,加强联系。在科研攻关费用使用上,对省内各单位我们严要求;对省外的单位则适当放宽。三年来,省内外十多个单位,包括大专院校、科研试验所、制造厂、电厂,大家真诚团结,和睦相处,密切配合,保证了攻关任务的完成。
  4.适当的经济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科研攻关与生产运行的最大矛盾之一是试验对生产指标及安全情况的影响。如不妥善解决,往往由于运行人员配合不好,人为影响将抵销设备改进或调试所预期的效果,而使改进的方案设计与施工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全部落空。1984年本攻关课题进展缓慢,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同生产运行的配合问题。今年初,水电部召开攻关汇报会,明确了攻关最后一年的任务和进度要求,并确定奖励办法。我们立即贯彻会议精神,同永安、厦门两厂与电力试验研究所签订合同,明确今年的攻关与进度要求,并制定奖罚办法。同时又结合电网内部经济核算办法,将科研攻关作为生产任务一部分加以考核,使电厂人员进行设备改进及调整试验时能有一些额外的补贴或奖励。这就大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今年永安、厦门两厂结合检修进行的设备改进,工程量及试验的工作量大大超过过去两年,但在电厂及电力试研所有关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提前完成了这样繁重的任务,完成了攻关任务。
  三年来,我们在低挥发份无烟煤改进燃烧试验研究课题上,虽然取得一定成就,全面完成了攻关合同,但是目前锅炉效率还不高,有的技术措施,如飞灰回燃装置还不完善,无法投入连续长期运行,有些措施如煤粉预燃室试验台还未按计划完成试验工作等。我们决心在“七五”期间继续攻关,把低挥发份无烟煤的燃烧技术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1985年12月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福建省电力工业的历史和现状,由述、志、记、图、表、录等组成。时限上自1900年,下迄199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