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节能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90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节能管理
分类号: F426.61
页数: 7
页码: 251-257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在建国初期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改造电力设施、推广节能技术、加强水电调度和线损管理等方式,大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电力供应质量。节能、调度、线损管理是关键。
关键词: 电力工业 电力供应 节能管理

内容

一、省煤节电
  1949年福建刚解放时,全省仅有福州电力公司装有2台1000千瓦和1台3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因缺煤炭,靠燃烧木柴发电,平均柴耗率达3080克/千瓦时。1953年,该公司改造锅炉恢复燃烧烟煤,平均发电煤耗率为940克/千瓦时。1955年,厦港、南平电厂各有1台1000千瓦机组投产发电,每千瓦时发电煤耗在860克至1000克之间。当年,福州电厂推广薄煤层燃烧经验,采用薄煤层、短火床、低风量及勤检査、勤调节、勤看火的操作技术,年平均发电煤耗率为787克/千瓦时。接着,厦港、南平电厂也推行这个做法。到1958年,全省主要火电厂发电煤耗率降至703克/千瓦时。
  1958年至1960年,在大办工业热潮中,全省相继兴建一批小型燃煤电厂。由于推行简易发电,投产后事故频发,造成1960年全省主要电厂发电煤耗率上升到1001克/千瓦时。1962年后,通过“填平补齐”和设备完善化工作,逐步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这时各火电厂开始进行以掺烧省内无烟煤为主的节能技术改造。泉州电厂1号炉改进前后拱后,实现全烧本省漳平煤。龙岩(中粉)电厂20吨/时烟煤链条炉改装前后拱后,全烧龙岩、漳平混合煤,福州电厂掺烧无烟煤30%—50%。从而开辟了利用本省煤炭资源的途径,降低了发电成本。在此期间,全省火电厂普遍开展省煤“五比”(①“五比”即为比领导,比指标,比措施,比管理,比安全。)厂际竞赛,抓好“三准”(②“三准”即为燃烧计量准,热量计量准,电度表准。)和“三级分析”(③“三级分析”即为班组群众分析,分场专业分析,生产技术部门综合分析。)等节能基础工作,并开展“三泵两机”(④“三泵两机”即为循环水泵,给水泵,凝结水泵和送风机,引风机。)等关键设备的节电工作。同时,还实行节煤奖励制度。从而,使全省煤耗率逐年下降,至1965年,降至642克/千瓦时。
  1966年后,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省煤节电工作一度放任自流。1968年,全省发电平均煤耗率上升为801克/千瓦时。1969年起,一批中温中压煤粉锅炉机组相继投产,省煤节电工作也逐步恢复。邵武(药村)电厂通过节能技术改造,使75吨/时捷克烟煤炉能燃用60%邵武无烟煤、40%江西劣质烟煤的混合煤。泉州、漳平电厂对原燃用烟煤的链条炉改造为燃用省内无烟煤的半沸腾炉、沸腾炉取得成功。1972年,省水利电力局组织贯彻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火力发电厂省煤节电工作条例》,各电厂都加强了节能工作的领导,开展“小指标”竞赛,进行效率试验,采取改造设备和改进操作等措施。1973年,全省发电平均煤耗率又降低到631克/千瓦时。但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省煤节电工作不稳定,1974年发电煤耗率又升至664克/千瓦时。
  1976年后,福建省开始建设高温高压机组的火电厂,省煤节电工作重新得到加强。1978年,认真贯彻全国邯郸省煤节电会议精神,各火电厂开展省煤节电活动,同国内先进厂对比,找出本厂的差距和潜力,建立了厂部、车间、班组三级的省煤节电管理网。当年,全省推广改造6台高效水泵,年节电150—180万千瓦时;龙岩电厂、邵武电厂和泉州电厂的燃用无烟煤措施和效益,均获全国科学大会表彰。1979年,全省电力系统开始试行安全经济奖励办法,火电厂实行单项省煤节电奖励。当年,6000千瓦及以上容量火电厂的供电煤耗率降为587克/千瓦时。
  福建省火电厂高、中压煤粉锅炉设计系燃用省内低挥发份无烟煤,但其可燃基挥发份平均仅有3%—4%,难以点燃和燃尽,是国内外最难燃烧的煤种之一,因而普遍存在“三高一低”(⑤“三高一低”即为着火温度高,飞灰含碳量高,煤耗油耗高和锅炉效率低。)现象。为此1979年至1981年,东方锅炉厂等单位在龙岩电厂2号锅炉进行燃烧调整试验,在厦门电厂1号炉进行喷燃器、给粉机改造和燃烧试验,取得了一些数据和经验。1982年,由省水利电力厅电业管理局组织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永安火电厂、厦门电厂,并邀请清华大学、华中工学院等单位参加“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改进燃烧技术的试验研究”课题,该课题被列为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同年,省电业管理局颁发《火电厂厂际省煤节电竞赛评比试行细则》,引导竞赛深入开展。
  1983年,省电力工业局成立后,通过全面企业整顿,各火电厂节能工作逐步制度化、系统化。省电力工业局颁发《福建省电网综合燃料节约分等奖励办法》,并由省经委等部门统一下达分等提奖的指标。电网开始试行火电机组等微增率经济调度办法,发挥高温高压机组节能潜力。当年,邵武电厂被电力工业部评为“节能工作先进单位”。1985年,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改进燃烧技术的试验研究,全面超额完成“六五”科技攻关合同要求的指标(永安火电厂1号炉效率由攻关前73.7%提高到81.2%,助燃油耗降低50.8%;厦门电厂4号炉效率由攻关前的73%提高到78.8%,助燃油耗降低54%),并经水利电力部组织有关单位专家学者参加的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
  1986年,国务院颁发《节约能源管理条例》后,省属各发供电企业统一执行水利电力部下达的《关于电力企业实行降低煤耗和线损奖的通知>,由部下达省煤节电奖的提取考核定额指标,3年不变。据此省电力工业局制定《福建省电力企业降低煤耗和线损奖励办法》,逐年下达各厂供电煤耗和发电油耗提奖定额指标。当年,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改进燃烧技术的试验研究”,获国家科技攻关奖及水利电力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这项科技攻关成果在省内全面推广应用。参加攻关的永安火电厂由于推广该项成果,合理调整煤粉细度和卫燃带面积,改进燃烧器等,这一年降低供电煤耗率7.1克/千瓦时。当年,全省还推广高压电动机改绝缘槽楔的节能技术改造。1988年,为了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领导,省电力工业局成立了节能领导小组,由分管生产的副局长任组长,并颁发了《局属火电厂省煤节电评级办法》,取代原竞赛评比细则,开始按评级分数,分别授予各火电厂不同等级的节能企业称号。当年,华能福州电厂引进日本三菱2台35万千瓦机组相继并网发电,全省供电煤耗率降为495克/千瓦时。
  1989年上半年,由于煤炭供应紧张,永安火电厂有的发电用煤被人为掺入矸石,入厂煤炭灰份高达40%,严重影响电厂安全经济运行,下半年通过采取严格验收等一系列措施,这种状况得到扭转。从1986年列为“七五”国家节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福建低挥发份无烟煤燃烧技术试验研究,1990年全面完成攻关合同规定的指标,永安火电厂5号410吨/时固态排渣炉经攻关试验后,锅炉平均热效率提高到86.97%,助燃油耗率降低到14.6克/千瓦时,年可节约原煤1.56万吨,节约重油1.1万吨,总经济效益为518.6万元,获能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当年,全网供电煤耗率为420克/千瓦时,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节水增发电
  5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古田溪梯级电站陆续投产,水电成为福建的主要电源。1960年,古田溪一级电站和水库投入运行,开始实施单库单站经济调度。1965年,古田溪三级电站投产后,实行一级机组经济运行和一、三级负荷分配简化方案,初步实施一库二站经济调度,并开始与武汉水利学院协作进行梯级经济调度研究。1966年该项研究中断。1973年,闽西南电网形成,网内一批迳流水电站,也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尽量多发水电,减少弃水。同年古田溪4座梯级电站全部投产,次年恢复梯级经济调度研究。1975年,安砂水电站季调节水库投入运行,也实行单库单站经济调度。1976年,古田溪水电站调度远动设备投入运行,并初步实施单库全流域梯级电站优化调度。1978年,省水利电力局电业管理局按季下达局属水电厂综合出力系数和水库运行水位考核值,加强对节水增发电的考核。当年,古田溪水电站梯级调度室成立,全面实施优化调度,使一级电站耗水率减少2.5%,水能利用增加7.4%,梯级区间季节性电能增加4.3%,当年节水增发电5931万千瓦时,相当该站年发电量的6.5%。
  1980年福建电网形成后,由于合理协调联合调度,原闽北电网的古田溪、安砂水电厂共节水2.66亿立方米,分别多发电6790万千瓦时、2960万千瓦时,原闽西南电网的华安、船场溪水电厂分别多发电1500万千瓦时、390万千瓦时,全系统节水增发电1.16亿千瓦时,相当于少用煤6.55万吨,充分显示了节水增发电对全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作用。1981年福建电网实行统一调度后,各水电厂采取多蓄水,严格控制高水位运行,都有明显进步。当年,古田溪水电厂拦蓄区间洪水22次,水量3847万立方米,多发电2977万千瓦时,安砂、池潭、矶头等水电厂拦蓄洪水1.21亿立方米,多发电4080万千瓦时。当年1一9月,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古田溪水电厂平均水头增高4.2米,水耗减少0.068立方米/千瓦时;安砂水电厂平均水头增高4.4米,水耗降低0.67立方米/千瓦时。1982年,安砂水电厂开始按柘溪型模式进行优化调度。同年,为了更好发挥电网电站库群效益,省电网中心调度所与河海大学协作进行闽江流域内古田溪、安砂、池潭水电厂年联合优化调度研究。同时,为了提高水电调度水平,省电业管理局还组织各水电厂水库调度专业人员到湖南学习优化调度经验,并召开了经济调度会议,传达学习,交流经验。在此期间,安砂水电厂还通过切割2号机出口水道,增加过水能力,使实际出力从1.8万千瓦恢复到铭牌2万千瓦水平;通过清除碎石渣7692立方米,使下游水位平均下降0.3米,年可增发电429万千瓦时。矶头水电厂,通过大修调整了水轮机转轮标高,出力从6000千瓦提高到6400千瓦,船场溪水电厂扩大拦污栅过水断面,出力从1.85万千瓦提高到2.1万千瓦。
  1984年,省电力工业局制定颁发《局属水电厂节水考核暂行办法》,以发电耗水率和水量利用率作为考核指标,使节水增发电考核办法更趋完善。当年,开始实施古田溪、安砂、池潭3个水电厂水库最优负荷分配指导调度,年平均增发电量1800万千瓦时。1986年,国家经委、水利电力部、财政部联合颁发《水力发电节水增发电量奖励试行办法》,以水电厂的调度设计标准作为考核节水增发电量的依据,规定奖金的提取途径和办法,并确定在福建、湖南两省电力局进行试点。福建省电力工业局根据1年试点的实践,制定颁发《水力发电节水增发电量考核和奖励细则》,调动了水电职工的积极性,如船场溪水电厂完成进水口改造工程,较彻底地解决了往年遇到洪水时进水口堵塞被迫停运的问题;华安水电厂为了解决前池与厂房相距太远,影响调度适时的问题,当年在前池安装了遥测水位计,使全年保持少弃水、高水位运行;安砂水电厂3号机组在充分测试基础上,密切掌握水情,在汛期采取腾库预发和超出力1万千瓦运行。这一“细则”的实践效果,得到水利电力部的肯定。从此,福建节水增发电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并取得明显效果。到1988年,全省电力系统节水增发电2.39亿千瓦时,超过历史最好水平。1989年,随着沙溪口、范厝水电厂相继投产,省电网中心调度所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合作开发闽江上游沙溪、富屯溪流域内4个水电厂联合最优日负荷分配计算程序。1990年完成该程序,待鉴定后实施。当年8—9月间,12、18号台风影响福建省,省电网内各水电厂利用准确的预报,提前腾库多拦蓄洪水3.49亿立方米,多发电1.58亿千瓦时。
  从1980年至1990年,福建电网内古田溪、安砂、池潭、华安、船场溪等水电厂共节水增发电14.95亿千瓦时,年平均多发电1.36亿千瓦时。
  三、线损管理
  民国时期,福建输变电设施简陋,线路损耗电量多,计量不准确,加上窃电成风,线路损失率(以下简称线损率)极高。据厦门电灯公司历年营业报告,年电量损失率在40%左右,最高的达70%。尤其在日本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日籍台湾浪人窃电更加肆无忌惮。当时该公司月发电80万千瓦时,仅能收回20万千瓦时的电费。为此全国民营电气企业联合会于民国23年(1934年)向台湾总督府提出抗议。其他各地电厂情况相近,线损率都很高。1949年,福州电力公司线损率为52.24%,南平电厂也在50%以上。
  1949年福建解放后,各地普遍开展输变电设施恢复性检修,严肃查处窃电,线损率有所下降。1952年,省属电力企业首次统计线损率为19.72%。此后,各地通过逐步改变包灯制为表灯制、调整电压等级、局部更新或添装输、变、配电设备以及整顿抄表制度等措施,线损率逐年下降。1958年,闽北电网中心调度机构成立后,无功出力和线损实行两级管理,中调管系统无功经济调度和一次网损,地区调度负责本地区无功调度和二次线损。随后闽西南电网在逐步形成中,也基本实行两级管理。1965年,省属供电企业线损率为6.58%。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线损管理陷于瘫痪。次年,关口表定期巡检中断,线损率又回升,1968年升至11.19%。70年代初,线损管理状况有所扭转。1973年,恢复关口表巡检。次年,各供电企业逐步开始理论线损计算等工作,部分规章制度也相继恢复执行。但是,由于受“左”的影响,线损管理仍比较混乱。漳州、厦门等地多数年份线损率都在10%以上,高的达到19%。三明、南平等地却出现“负线损”现象。这10年线损率的统计数字,难以反映真实情况,直至1977年才开始逐步好转。
  1979年,电力工业部颁发《线损管理条例》(试行),并在郑州开会部署贯彻。为此,当年福建先后召开两次专业会议进行传达贯彻,以后又陆续制定了《线损小指标考核办法》和降损奖励办法。从而使广大供电职工进一步明确了线损率是国家考核供电企业唯一的经济技术指标,提高了线损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各供电局(所)都充实加强了线损管理小组,逐步建立健全局、工区、班组三级线损管理网络。随着福建电网形成,全网重新划分网损和地区线损管辖范围,实行中心调度所和供电局两级管理。在各供电区内还逐步推行分电压、分区、分线按季、月进行考核,同时把线损小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并与职工经济利益挂钩,使线损管理更加扎实严密。为保证线损数据的准确,在电能计量方面,各地除坚持按期换表、到期必检制度和实行力率电价外,着重开展用户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的测试。到1987年,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完成了全省各大用户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全面实测和部分复测,促进了装置的更新改造,提高了计量的准确性。
  在此期间,福建电网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到80年代初中期基本完成了配电网络改造。1984年,福州市开始实施以220千伏环形供电网为骨干的城网规划。通过配电网的改造,逐步淘汰了6千伏配电线路和高损耗配电变压器,增大导线截面,缩短供电半径,为降损打下良好基础。为使线损管理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1980年举办了全省性的理论线损研讨班,培训技术骨干,统一计算方法,使全网理论线损计算步人正轨。1984年起,还以8月15日作为电网运行典型日,进行全面的线损理论计算,及时提供各地各级电压线损组成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准确信息。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福建电网线损率逐年下降,从1980年的8.9%下降到1987年的8.24%。
  1988年后,随着华能福州电厂及其输变电配套工程相继建成投产,全省220千伏双环网基本形成,各地区配电网络和线损管理进一步完善。1989年、1990年全网线损率分别降到6.79%、6.87%,结束了近10年线损率徘徊在8%以上的局面。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福建省电力工业的历史和现状,由述、志、记、图、表、录等组成。时限上自1900年,下迄199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