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学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873
颗粒名称: 二、化学监督
分类号: F426.61
页数: 2
页码: 208-2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电力系统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加强电力化学监督工作,通过化验、清洗、改进设备等方式改善水汽质量和油质质量。在水汽质量监督方面,进行了多种试验方法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并采用快速容量法和气敏氨电极进行分析测定。油质监督方面,采用振荡脱气装置和气相色谱分析仪进行油质分析,建立了微机数据库进行管理。对燃料的监督包括煤的分析和测定燃热量等项目,并配备了专用仪器进行测试。此外,还进行了无烟煤燃烧特性试验和煤质测试仪的研制。
关键词: 福建省 电力工业 化学监督

内容

50年代,福建省发电机组容量小,各电厂自已对水、汽、煤、油作简单的化验。1960年,首次召开省属火电厂化学专业会议,加强运行中的化学监督工作。1963年,省水利电力厅电业局制订并颁发了《水汽质量和大修中热力设备、结垢、腐蚀、积盐等程度的评价规定与实施细则》及《油务监督工作评价暂行规定》,随后又制订《福建省化学监督暂行条例》,为各单位开展化学监督工作提供了依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化学监督工作因受影响而停顿。1972年,恢复化学监督工作后,颁发《福建省水利电力局化学工作监督条例》,各发供电单位逐步建立了有关规章制度。1982年,对化学监督工作条例进行了修订,并组织开展厂(局)际竞赛评比,通过自查、巡回检查,交流评比,促进化学监督工作水平的提高。1988年,省电力工业局根据部颁《化学监督制度》和新的水汽质量标准,再次修订《福建省电力系统化学监督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化学监督工作。
  (一)水汽质量监督
  50年代,火电机组容量很小,水处理设备简陋,主要靠软化水和炉内加磷酸三钠处理来防止热力设备结垢。1962年,首次对厦门电厂1号炉采用盐酸清洗,效果较好。后来对永安电厂、漳州糖厂自备电厂等基建新炉也进行过多次酸洗,都取得了满意效果。1972年,为了提高淋盘式除氧器的除氧效率,减少热力设备的腐蚀,省中心试验所协助省属6个电厂将11台淋盘式除氧器改为喷雾一淋盘式除氧器,提高了除氧器的出力和除氧效率。同年,对莲坂电厂首次进行凝汽器铜管镀膜处理,有效地防止了铜管腐蚀,减少了泄漏。1974年,推广逆流再生水处理工艺,不但能改善出水质量,而且可降低盐耗30%—40%,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1979年,贯彻部颁《水汽试验方法》时,组织省属火电厂分工负责对试验方法中的硬度、溶解氧、PH值等7个主要项目,采用11种方法进行试验,取得经验后即召开全省水汽试验方法经验交流会,全面推行部颁试验方法。1982年至1984年,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成功采用快速容量法分析测定水垢中铁、铜等含量,采用气敏氨电极测定水汽中的氨含量,避免了使用有毒试剂,改善了操作条件。1989年,该所试制成功凝汽器冷却水泄漏在线检测仪,在漳平电厂1号、2号机组上使用,效果良好,使检测手段自动化提高了一步。
  (二)油质监督
  50年代,福建省发供电单位即开始对绝缘油,透平油等作简单的分析试验,以监督油质对汽机、变压器运行的影响。60年代,开始在主要变压器安装热虹吸器,以防止油质劣化,并进行废油再生工作。70年代初期,开始使用气相色谱分析仪进行油中气体色谱分析。
  1978年,省中心试验所针对真空脱气装置存在的问题,研制成功振荡脱气装置。用振荡法对油样进行脱气,效果良好,随即在全省推广使用(该装置1986年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8年列入部颁标准试验方法)。1981年,省电力试验研究所与吉林、北京等电力试验研究所协作制成BGY—1型变压器潜伏性故障监测装置,在省内电力企业安装16台,使用效果良好,该成果获得水利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年和1987年间,在邵武电厂1号、2号机组采用“801”吸附剂净化处理乳化透平油,效果良好。1989年,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开始建立全省油质监督微机数据库,使油务监督纳入微机管理。为了加强对六氟化硫气体的管理和质量监督,1989年,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着手筹建福建省电力系统六氟化硫气体质量检测中心,对六氟化硫气体某些项目进行试验,经检查发现有多台六氟化硫气体设备存在水份超标和气体泄漏等问题,为检修处理提供依据。
  (三)燃料监督
  6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发电燃煤的工业分析和发热量测定。1965年,开始采用2节炉高锰酸银法进行煤中的氢、炭元素测定。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开始做灰溶点和煤的哈氐可磨性系数测定,及灰成份分析。
  1985年后,因锅炉燃油量增加,开始进行油的比重,发热量等项目的测定。1986年,为配合无烟煤燃烧技术研究课题,配备LCT型热差天平,开展福建省无烟煤燃烧特性试验,绘制出5个主要煤种的燃烧特性曲线,并进行着火点的试验研究,为燃用福建省无烟煤提供了可靠数据。次年又开展了煤粉,煤灰细度分析测试,为锅炉除尘和飞灰回燃等试验研究提供依据。1989年,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研制成功多功能煤质测试仪,测定煤中的碳、氢、氮、硫元素及灰溶点,操作简便,测试准确。同年,首次对火电厂燃料化验人员进行燃煤采制取证考核发证工作,有46人通过考核取得能源部颁发的上岗资格证书。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福建省电力工业的历史和现状,由述、志、记、图、表、录等组成。时限上自1900年,下迄199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