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无功经济调度及网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82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无功经济调度及网损
分类号: F426.61
页数: 1
页码: 147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电网在形成后,无功出力和线路损失分为中调和地调2级管理。由于电网网架薄弱,系统运行方式主要考虑安全用电,加强统一调度,严格考核调度计划执行情况,提高电压运行,增加受端无功补偿,并及时调整主变压器分接头、调相机组出力及水电厂调相方式,以降低电网的有功损耗。对无功出力,主要考核发电厂按分配出力带足无功、各电压中枢点和主要发电厂母线电压符合曲线规定。
关键词: 福建省 经济调度

内容

闽北和闽西南电网形成后,无功出力和线路损失分为中调、地调2级管理。省中调所管理系统无功经济调度和直接调度的线路和变压器一次网损,地调负责管理本地区的无功调度和二次线损。当时,因缺乏明确的管理规定和统一考核标准,而且由于电网网架薄弱,系统运行方式主要考虑安全用电,加强统一调度,严格考核调度计划执行情况,提高电压运行,增加受端无功补偿,并及时调整主变压器分接头、调相机组出力及水电厂调相方式,以降低电网的有功损耗。对无功出力,主要考核发电厂按分配出力带足无功、各电压中枢点和主要发电厂母线电压符合曲线规定,尽可能做到无功就地平衡,避免长途输送以降低线损。
  1980年、1982年,电力工业部、水利电力部分别颁发了《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试行条例》和《线路损失管理试行条例》,福建电网开始贯彻这2个条例,逐步建立系统电压中枢点的考核点和监视点,制订考核标准。省中调所和各供电局在电厂和中枢变电站出口管辖范围的分界点,均安装关口表,分别计量考核,并由各供电局负责定期校核关口表的准确度,由省电力试验研究所负责监督和抽查。电网网损管理设专职人员负责,由省电力工业局生产处和中调所运行方式科专职工程师负责管理线损和考核线损工作,进行线损理论计算,分析存在问题,提出降低线损措施。
  1984年开始,福建电网网架逐年改善,管理措施逐步加强。1985年,福州东郊变电站2台3万千乏调相机投入运行,无功补偿能力得到加强,无功补偿设备增加6万千乏,使福州一莆田一泉州等地有了电压支撑点,从而提高了电网电压运行水平。1987年末,永安一三明一南平一福州和漳平一漳州220千伏线路全线架通。1988年末,全省实现220千伏线路环网运行。1989年9月,全网除永安至漳平外,基本实现220千伏双环网运行,电网结构进一步改善。1986年、1989年先后引用了浙江大学编制的电网计算程序和能源部电力科学院编制的潮流优化程序,用于指导网损管理和运行方式的安排,对降低网损都起了积极作用,一次网损率和全网线损率由1981年的4.87%和8.39%,分别降到1990年的3.26%和6.87%,共节电3.42亿千瓦时。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福建省电力工业的历史和现状,由述、志、记、图、表、录等组成。时限上自1900年,下迄199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