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闽北电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80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闽北电网
分类号: F426.61
页数: 4
页码: 126-129
摘要: 本节记述了闽北电网是福建最早的区域电网,始于古田溪水电站向福州送电。1956年,古田溪水电站一级一期工程与福州西郊变电站同时竣工,形成闽北电网雏形。1960年,三明列西变电站和三明热电厂并网运行。至1960年末,闽北电网装机8.35万千瓦,年发电量3.32亿千瓦时。1971年,电网用电负荷增加到20.3万千瓦,供电又开始偏紧。
关键词: 福建省 闽北电网

内容

闽北电网是福建最早形成的一个区域电网,始于古田溪水电站向福州送电。
  1956年3月,古田溪水电站一级一期工程2台6000千瓦机组,全省第一条110千伏福州至古田输电线路(暂以66千伏运行)和福州西郊变电站(3台4200千伏安)同时竣工,古田溪水电通过3台单相双线圈变压器(3台4200千伏安),升压至66千伏送电福州(主变压器中性点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11月,福州电厂两个发电所3台火电机组改频成功(60赫兹改为50赫兹),其中排尾发电所1台2400千瓦机组通过西郊变电站与古田溪水电并网运行,形成闽北电网雏形。当年发电量0.33亿千瓦时,最高负荷1.33万千瓦。
  闽北电网形成时,“二五”计划将要开始,闽北地区工业建设正在逐步展开,工业用电负荷呈急剧上升的趋势。为了适应用电需求,1958年7、8月先后建成110千伏古(田)南(平)线路和南平黄墩变电站1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10/38.5/6.0千伏),先以66千伏运行送电到南平市。南平地区的后谷发电所和第11列车电站等5000千瓦火电机组和西芹水电站132千瓦机组并入电网运行。10月,南平造纸厂自备电站3000千瓦机组并入电网运行。12月,第11列车电站4000千瓦机组退出电网。1959年10月,古田溪水电站一级二期3号1.25万千瓦机组和4.65万千伏安的110千伏三相双线圈升压变电站投产(主变压器中性点采用直接接地方式),福州西郊、南平黄墩变电站分别增容至2.5万千伏安和1.75万千伏安(110/38.5/6.3千伏),福州一古田一南平线路从66千伏升压至110千伏运行。当年底建成220千伏的古田至南平、三明输电线路。
  1960年3月,三明列西变电站1.5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10/38.5/6.3千伏)投产,闽北电网以110千伏延伸送电至三明市,三明热电厂1.2万千瓦机组并网运行。同年8月,古田溪一级电站6台机组6.2万千瓦全部投产并网发电,与此配套的110千伏升压站六角形开关母线形成。
  闽北电网初创的4年多,基本适应了福州、南平、三明市工业发展用电需要。至1960年末全网装机8.35万千瓦,其中水电占78%(含联网小水电0.43万千瓦),年发电量3.32亿千瓦时,最高负荷5.7万千瓦,有220千伏输电线路1条143.5公里,110千伏输电线路2条165.91公里,110千伏变压器7台12.05万千伏安,装机容量、发电量、最高负荷分别比刚建网时增长4.34倍、9.06倍和3.28倍。
  1961年以后,闽北电网负荷继续增长,输变电工程也有所发展,但新电源投产不多。1963年电网负荷达到6.42万千瓦,供电开始紧张。1964年1月,福州、三明分别租用一艘船舶电站4000千瓦机组和第27列车电站2500千瓦机组应急。当年5月,220千伏古(田)福(州)线路建成。至此,福州一古田一南平一三明220千伏线路全线架通。6月,福州东郊变电站3.15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10/38.5/10千伏)和联接东、西郊变电站的110千伏线路投产,使电网向福州送电有了东、西郊2座变电站,但由于古田二级电站尚未建成,古福Ⅱ回路和将东线“T”接古福I回路,都由古田一级电站送电,遇有故障可能同时跳闸,可靠性较低。
  1965年至1968年,古田三级电站2号1.6万千瓦机组,青州纸厂自备电厂2台6000千瓦机组先后并网发电;福州船舶电站、三明第27列车电站先后退出电网;南(平)青(州)线、三(明)清(流)线2条110千伏线路相继建成。在此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电网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1969年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工农业生产略有回升,电网继续发展。当年3月,古田二级电站2号6.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采用3台单相6万千伏安双线圈(220/110/10.5千伏)自耦变压器,以110千伏向古(田)福(州)Ⅱ回路送电,改变了原来古福I、Ⅱ回路“T”接运行方式,使古福I、11回路分别由古田一、二级电站出线,提高了福州供电可靠性,缓解了供电紧张状态。1969年至1970年,闽北电网相继扩展到清流、明溪、长汀、连城、宁化等5县向军工生产单位供电。
  1971年,电网用电负荷增加到20.3万千瓦,供电又开始偏紧。5月,福州再度租用第37、46两个各2500千瓦的列车电站。同月,古田四级电站2号1.7万千瓦机组投产并网。6月,南平马站变电站8万千伏安(220/115/11千伏)自耦有载调压变压器投产,以110千伏运行,受电黄墩变电站,220千伏侧空载运行。7月,110千伏的三(明)永(安)线和永安坑边变电站1.5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10/38.5/10千伏)投产,电网延伸到永安县,永安(兴坪)电厂3000千瓦机组,桂口水电站264千瓦机组并网运行。到7、8月间,古田溪遇到特枯水年份,一级电站水库降到死水位运行,古田溪梯级电站装机16.04万千瓦,只能带8万千瓦运行,水电出力大减,火电调节能力不足,电网出现严重缺电局面,当年闽北电网缺电2.5亿千瓦时,压缩负荷12万千瓦。下半年因缺电引起福州、三明、南平、永安等主要工业城市的工矿企业长时间停电压电,并停止照明用电,最严重时压缩工业负荷40%—50%。为了迅速扭转这种状况,省革命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以会战形式,分段架设110千伏的邵(武)顺(昌)线路85.72公里。9月,邵武电厂2.7万千瓦及第27列车电站2500千瓦火电机组并网运行,把邵武约2万千瓦的富裕电源输入电网,使供电紧张状态略有缓解。
  1971年末,闽北电网装机容量达27.04万千瓦,其中水电占64.46%(包括联网小水电1.39万千瓦),年发电量10.12亿千瓦时,最高负荷20.3万千瓦,有220千伏输电线路3条237公里,110千伏输电线路18条645公里,220千伏变压器4台26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器18台34.55万千伏安;基本形成以古田溪梯级水电站为中心,以110千伏线路为骨干的幅射网络向福州、南平、三明、永安、邵武等地伸展,供电范围达到2个省辖市(福州、三明)及15个县、市(南平、永安、邵武、顺昌、光泽、古田、闽侯、闽清、长乐、连江、宁化、明溪、清流、长汀、连城)。但由于缺乏总体规划,电网在发展过程中后备电源不能及时跟上,水、火电结构不合理,水电调节性能较低,以致几度发生缺电的被动局面。同时,还存在着主要电源远离负荷中心,网架薄弱,调压手段缺乏,无功补偿不足,调度通信落后等问题,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为了加强闽北电网的网络建设,1972年10月,古田溪二级电站220千伏升压站初步建成,原古(田)南(平)三(明)线路在古田二级电站至南平马站变电站线路开断,由110千伏升压至220千伏运行,作为古南Ⅱ回路,成为全省第一条运行的220千伏线路,这条线路采用单相重合闸装置,南(平)三(明)线路改接在南平马站变电站中压侧,暂以110千伏送电三明市。1972—1973年,电网向顺昌县埔上和富文、福清县、闽侯县南屿镇延伸。在这期间,闽北电网电源也有较大增长,古田四级电站1号1.7万千瓦机组,二级电站1号6.5万千瓦机组和三级电站1号1.7万千瓦机组先后投产。至此,古田溪4个梯级电站12台机组25.9万千瓦全部建成。在福州的第37、46两个列车电站先后退出电网。
  1974年1月,三明后山变电站9万千伏安主变压器(220/121/38.5千伏)投产,南(平)三(明)线路在南平的开断点重新连接,升压到220千伏运行,但与南平马站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共用一个开关,形成“T”接布局,可靠性较低。1975年,永安火电厂一期2台2.5万千瓦机组、安砂水电厂1号2万千瓦和3号7.5万千瓦机组相继投产并网发电。
  1976年以后,闽北电网开始加强火电建设。1977—1979年,永安火电厂二期扩建工程2台5万千瓦机组,安砂水电厂2号2万千瓦机组先后并网发电。1977年10月,福州东郊变电站增容扩建到9万千伏安(220/120/38.5千伏),古福Ⅱ回路(古田二级电站至福州东郊变电站),升压至220千伏运行,古田二级电站升压站四角形开关母线形成。同年12月,220千伏三(明)永(安)Ⅱ回路(三明后山变电站至永安火电厂)建成投产,永安火电厂改由这条线路联入电网,原经坑边变电站的110千伏线路开断运行。1978年1月,三明列西变电站增容扩建为6.3万千伏安(220/110/38.5千伏),220千伏南(平)三(明)线路开断接入这个变电站220千伏母线,从列西变电站至后山变电站220千伏3.56公里线路成为后(山)列(西)Ⅱ回路。1979年1月,福州至莆田110千伏线路和4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10/38.5/10千伏)莆田筱塘变电站建成投产,电网改为110千伏向莆田送电。
  从1972—1979年,电网装机容量增加34.7万千瓦,比1971年增长1.28倍。网络不断发展改善,网架得到加强。1978年,福州一古田一南平一三明一永安全线实现220千伏运行,输送能力、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都有较大改善,基本上适应社会用电的需要。
  1979年末,闽北电网装机容量达65.52万千瓦,其中水电占64.48%(含联网小水电5.03万千瓦),年发电量达25.83亿千瓦时,最高负荷39.9万千瓦,有220千伏输电线路5条280.48公里,110千伏输电线路23条885.26公里,220千伏变压器10台89.3万千伏安,110千伏变压器30台70.94万千伏安,基本形成以古田溪梯级电站和永安火电厂、安砂水电厂为主要电源,以220千伏线路为骨干,110千伏线路相配合的网络骨架,供电范围达到2个省辖市(福州、三明)、21个县市(南平、永安、邵武、顺昌、光泽、古田、罗源、闽清、长乐、连江、宁化、清流、明溪、长汀、连城、闽侯、莆田、福清、仙游、将乐、泰宁)和2个镇(沙县青州镇和建阳麻沙镇)。
  闽北电网形成23年,装机容量年均增长率17.5%,发电量年均增长率20.8%,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仍存在总体规划不够,电源远离负荷中心,水火电比例失调,水电调节性能低等结构性弱点。网架个别地方如南(平)三(明)线路与古(田)南(平)线路还是采用“T”接布局,给南平、三明、永安系统的安全供电留下一定隐患。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福建省电力工业的历史和现状,由述、志、记、图、表、录等组成。时限上自1900年,下迄1990年。

阅读

相关机构

永安火电厂
相关机构
安砂水电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