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沙溪口水电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768
颗粒名称: 二、沙溪口水电厂
分类号: F426.61
页数: 2
页码: 56-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沙溪口水力发电厂是位于闽江支流沙溪和富屯溪汇合口以下6公里的西溪上的一座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是福建电网的大型骨干电站。该电站于1990年底建成投产,由拦河坝、船闸、厂房和开关站等组成。
关键词: 福建省 大型水电厂

内容

沙溪口水力发电厂位于闽江支流沙溪和富屯溪汇合口以下6公里的西溪上,距南平市14公里。1990年底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是福建电网的大型骨干电站。
  沙溪口水电厂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约2.26万平方公里,占闽江流域的42%。流域内植被良好,平均年降雨量1776毫米,平均流量为778立方米/秒。1960年,水利电力部上海勘测设计院编制的《闽江流域规划报告》,将该站列为其中的1个开发项目。1977年2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同意兴建沙溪口水电站工程,并列入“六五”计划国家重点建设项目。1980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会同水利电力部组织有关单位在南平市召开沙溪口水电站选坝会议,选定西溪鲤鱼洲上游80米处为电站坝址。1981年1月,华东勘测设计院完成工程初步设计,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会同水利电力部审查同意。
  沙溪口水电站是低水头发电,兼有航运的工程,由拦河坝、船闸、厂房和开关站等组成。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40米,坝长628米;溢洪坝段设16孔溢洪闸,最大泄流量为1.94万立方米/秒;最大水头24米,单机发电流量525立方米/秒,水库正常库容1.54亿立方米。河床式主厂房位于大坝厂房段,长160米,宽68米,高62.5米,安装4台7.5万千瓦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保证出力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9.6亿千瓦时。副厂房在主厂房后,是电站运行控制中心和通讯中心。船闸按四级航道施工,通行100吨级船只并兼过竹木筏(1989年改为300吨5级航道)。开关站面积10500平方米,220千伏4回路出线,110千伏6回路出线,是福建电网的枢纽变电站。该电站设计土石方开挖量104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94万立方米。建设总工期为6年6个月,第四年首台机组发电;投资总概算5.58亿元(1991年底调整为7.37亿元)。
  沙溪口水电站是福建省第一家引进部分外资的水电工程。1982年2月,水利电力部就沙溪口水电站外资贷款问题同科威特王国阿拉伯发展经济基金会进行谈判。1983年4月,科威特王国发展经济基金会组成以加丹法里为团长的沙溪口水电站工程评估团,到现场考察评估。5月,科威特政府在北京与中国政府签订《关于沙溪口水电站贷款协定》,由科威特发展经济基金会向沙溪口水电站工程提供900万第纳尔(约合3060万美元)的贷款,利息3.4厘,偿还期15年。
  工程建设由闽江水力发电工程局承担,按投资概算5.56亿元总承包。1983年3月,施工队伍进场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工程采取分两期围堰、挡水的施工方案。9月12日,一期围堰破土动工,1984年3月围堰合拢。7月,拦河坝、主副厂房、开关站等工程的基础开始爆破开挖。在清基中采用了龟裂松动和水平预裂的控制爆破技术,其精确度和工效分别比普通爆破方法提高28%和42%。1985年3月,开始浇筑坝体和厂房基础。在坝体浇筑中,采用碾压混凝土和滑模浇筑的新技术,经水利电力部组织鉴定,其浇筑质量和工效比普通技术分别提高15%和34%。10月16日,混凝土浇筑量创日浇2584立方米的记录。至1985年底,共开挖土石方58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19.5万立方米。
  1986年3至6月,工地先后发生9次大洪水,以致延误工期。为了夺回被洪水影响的工期,施工单位实行施工包干责任制,把任务落实到班组,提高了施工速度。至1987年7月上旬,一期工程完成基础土石方开挖84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49万立方米。除右岸1至15号坝段混凝土浇筑至66米高程外,其余坝体已浇至87米高程,已具备二期围堰施工的条件。1987年8月底,右岸一期围堰拆除完毕,9月1日二期围堰开工,9月完成截流合拢,河水从发电进水口导流。11月底,非溢流段大坝和溢流段的天桥已筑至93米高程,厂房、副厂房、升压站、开关站等均已完成。在施工中,沙溪口水电厂于1987年4月成立。
  1987年2月,1号7.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开始安装,12月8日安装结束。经启动验收委员会组织验收,认为该机组按设计要求施工,已具备投产条件,原则同意启动投产。12月26日启动并网成功,1988年1月转入为期半年的试生产。2号机组于1988年4月开始安装,10月初结束,经过72小时试运转和启动验收,于10月21日并网发电。3号机组于1989年5月安装,当年12月17日并网发电。4号机组于1990年3月开始安装,11月29日试运转,12月1日并网成功。至此,4台7.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容量30万千瓦全部投产。
  1号机投运后,在试生产期的头3个月,机组和电气系统共发现缺陷100余项,但仅处理25项,处理率为24%。由于事故时有发生,以致因处理缺陷而停机2900多小时,少发电1亿多千瓦时。1988年10月,水利电力部针对电厂试生产期间设备缺陷和事故较多的问题,指定华东勘测设计院牵头,组织施工、生产和制造厂家等单位代表在沙溪口电厂召开设备缺陷和事故分析会。会后,富春江水工机械厂派员驻电厂协助处理发电设备缺陷;施工单位负责对机组电气部分和混凝土浇筑、设备安装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电厂加强了生产管理,把设备维护区域责任制改为岗位责任制,实行定人定责和检修定值管理,至1988年底,处理缺陷到岗率提高到91%,事故率降低44%,全年发电量2.8亿千瓦时,超过上级下达的发电指标7%。至1989年7月底消除缺陷率和及时率比1988年同期分别提高8%和12%,非考核事故率降低43%。当年8月9日创连续安全生产593天。
  1990年2月,该厂继续对消除缺陷管理、运行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进行重点整治,使设备维护、消除缺陷及时率比1989年同期提高23%,事故率降低72%。为了提高生产效益,该厂对两年多来的水文、水情和水库运行调度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并实施《水库优化调度方案>,加强水情预报和坝前水位测报,使洪水预见期由9小时提前到15小时。1990年,完成调峰电量1.2亿千瓦时,节水多发电5246万千瓦时。
  沙溪口水电站工程从1983年9月动工至199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6.85亿元,共完成土石方挖填94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90.5万立方米,分别占设计的92%和96%,左岸1一15号坝段已浇筑到顶,溢流坝已完成,主厂房及附属设备安装也全部完成。船闸工程按修改后的5级航道300吨级标准施工,预定1992年4月完工。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福建省电力工业的历史和现状,由述、志、记、图、表、录等组成。时限上自1900年,下迄1990年。

阅读

相关机构

沙溪口水电厂
相关机构
华东勘测设计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