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华安水电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762
颗粒名称: 四、华安水电厂
分类号: F426.61
页数: 3
页码: 45-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华安水电厂位于九龙江北溪中游华安县新圩乡红旗山下,1980年4月建成投产,装机容量6万千瓦。该工程在九龙江北溪中游华安县新圩乡红旗山下,拦河闸坝、压力隧洞、厂房等工程同时开工。工程采用全闸式拦河闸坝,高20米,长194.4米,分设19孔溢洪闸,采用平板钢闸门,双孔进水闸每孔宽8米。
关键词: 福建省 中型水电厂

内容

华安水电厂位于九龙江北溪中游华安县新圩乡红旗山下,距县城20公里。1980年4月全部建成投产,装机容量6万千瓦,是中水头径流开发的中型水电厂。
  九龙江北溪发源于龙岩市博平岭山脉,至华安县城流域面积6880平方公里。流域内植被良好,雨量充沛,年径流总量67.51亿立方米,平均流量209立方米/秒。从华安县城至岭兜22公里河段坡陡流急,落差53.8米,且形成天然大弯道,截弯取直只有八九公里,水力资源集中,交通方便,具有优越的开发条件。但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处于南北向和新华夏系构造带,以断裂层为主,枢纽地区还处于本省地震中心地带。
  1969年,龙溪地区革命委员会向省革命委员会提出建设华安水电站的要求。1970年7月,成立华安水电工程筹建处。年底,省革命委员会原则同意地区兴建华安水电站,要求不影响鹰厦铁路和华安县城的防洪安全,并派省水电设计大队协助勘测设计。1971年1月,该工程在尚未掌握渠道、隧洞地质资料的情况下,仅从资源利用、经济指标、施工条件和工程对周围影响等因素综合比较,以高方案向省革命委员会上报初步设计,即在华安县城关兴建高18米的拦河闸坝,正常蓄水位为92米高程,最大蓄水库容520万立方米,设计防洪标准为40年一遇;厂房建于红旗山下,内装4台1.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利用发电水头47米,年设备利用6000小时,年发电量3.6亿千瓦时,保证出力2.08万千瓦,工程概算4530万元。
  1971年1月成立华安水电工程指挥部,在初步设计尚未批准的情况下,从地区所属各县抽调6000多名民工和施工机械进场,开始进行交通和供水、供电等施工前期工作。当年9月18日,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批复同意上报方案,总投资控制4200万元,由龙溪地区负责组织施工。10月1日,拦河坝、压力隧洞、厂房等工程同时开工。
  随着勘测工作的深入,不断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为此对拦河坝、进水闸、防沙拦污设施、暗涵和引水渠后段等工程设计都进行了修改。1972年6月,工程指挥部向省水利电力局上报第二次修订的初步设计,将蓄水位从92米高程提高到94米高程,拦河闸坝改为全闸型,增高调压井,工程概算调整为5711万元。经省水利电力局审查,认为防洪标准偏低,未同意。1973年7月工程指挥部第三次上报修改的初步设计,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并补充了若干漏项工程和调整单价,总概算调整为5958万元。
  1975年省革命委员会鉴于这一工程施工艰巨复杂,施工技术力量不足,决定该工程由省水利电力局管辖,并抽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闽江水电工程局的施工人员承担拦河闸坝、进水闸、渠道、隧洞及大坝帷幕灌浆等工程施工,使整个工程建设形成以专业施工队伍为主体的施工力量。次年1月,省水利电力局主持召开由有关单位参加的华安水电站工程技术会审会议。会议认为拦河闸坝防洪标准仍然偏低,但由于施工现状,只作部分修改,提出补强措施。1977年8月,该工程设计工作由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统一管理,并在原有设计、施工的基础上编写(华安水电站工程勘测设计的几个问题汇报》,作为最后的初步设计资料。该工程采用全闸式拦河闸坝,高20米,长194.4米,分设19孔溢洪闸,采用平板钢闸门,双孔进水闸每孔宽8米;引水渠道全长8920米,其中砌石明渠1988米,混凝土沉箱暗涵69节,全长1320米,城门型隧洞长2353米,渡槽1座长120米,压力隧洞内径6.7米,长2743米,其他调压井、竖井、压力管等共516米。主厂房长62.09米,宽14.4米,高27.8米,内装4台南平电机厂制造的1.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副厂房长62.09米,宽5.5米;2台4万千伏安主变压器安装在副厂房的上游侧;电厂以110千伏两回出线送电漳州,与闽西南电网联网。工程总概算为8262万元。
  华安水电站工程在完善勘测设计,充实专业施工队伍之后,1977年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施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1978年,在隧洞施工中,采用喷射混凝土代替现场浇捣衬砌的新工艺,缩短了工期,节省了工程费用20多万元,当年5月全部完工。8月,全长1988米的明渠全部竣工。10月,长2743米的压力隧洞全部凿通,经验收测量,其横向、高程偏差均在1.8厘米以内,符合质量要求。次年4月,闸坝、进水闸、拦沙坎等进水枢纽工程也基本完工。施工难度最大的暗涵,从1975年1月动工后,两次试验的沉箱都出现裂缝、变形,以后作了多次改进,至1978年转入全面施工后又发生断裂、边拱剪断和两侧土坡裂缝崩塌等问题。从1978年10月至1979年初,省基本建设委员会、省水利电力局多次召开专题学术会议进行分析研究,最后采取外部削坡减载,内部按不同损坏程度分别采取加钢筋、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补强措施处理。至1979年8月全部完成,当年8月29日渠道全线通水。厂房工程于1980年1月建成,同年4月,水工、土建工程全部完成。由闽江水电工程局承担安装的1号、2号两台发电机组,分别于1978年2月、3月开始安装,1979年10月1日同时投产,并入闽西南电网运行。3号、4号两台发电机组分别于1979年5月和6月投入安装,先后于1980年2月12日、4月4日并入福建电网运行。
  华安水电站工程从民工团进场动工至建成,前后经过8年半时间,实际完成土石方挖填351.5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19万立方米,动用劳动力868万工日,实际投资额8372万元,平均每千瓦造价1395.3元。
  1980年5月,省基本建设委员会、省水利电力厅组织设计、施工、生产部门及有关单位成立竣工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认为华安水电站工程总体上达到设计要求,水工建筑质量和机电安装质量是好的和良好的,同意移交华安水电厂。对遗留的一些尾工等问题,分别指定有关单位在定期内完成。
  该厂4台机组投产后,参与承担福建电网丰水季节基本负荷和枯水季节调峰任务。其间针对设备缺陷问题,检修人员处理重大缺陷30多项,改进设备60多项。对一时难以处理的缺陷,分别在各台机组计划性大修时处理。在4台机组第一次大修中,共处理缺陷116项,提高了机组技术性能,使设备健康水平有所改善。1982年主设备完好率从1980年的50%上升到100%,年发电量也从1980年的2.65亿千瓦时增加到3.21亿千瓦时。
  1983年推行岗位经济责任制,加强了厂房中心控制与坝头水库的调度工作,及时调节机组负荷曲线,保证开停机操作准确及时,当年发电量又增加到3.65亿千瓦时,年设备利用6090小时,首次达到设计年发电量和年利用小时的指标。1983年至1985年发现大坝下游护岸塌方,护岸基础淘空,危及大坝安全,经过整修加固,又修建延长200米的砌石护岸工程,保证了水工运行安全。
  1987年开始,实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使生产趋于安全稳步发展。当年节水多发电4950万千瓦时,水能利用率达64.5%,均创建厂以来最好成绩。1988年实现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1990年发电量4.1亿千瓦时,当年9月13日创全厂连续安全生产1144天的最高记录。该厂从投产至1990年底,累计发电39.6亿千瓦时。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福建省电力工业的历史和现状,由述、志、记、图、表、录等组成。时限上自1900年,下迄1990年。

阅读

相关机构

华安水电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龙岩市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