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厦港发电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740
颗粒名称: 二、厦港发电厂
分类号: F426.61
页数: 2
页码: 15-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厦门港发电厂的创办、发展历程、设备状况和经营管理。该厂由民营厦门电灯公司发展而来,经历了民国和解放后的不同时期。全厂总装机达3800千瓦,成为全省第二大电厂。在8年沦陷期间,设备受到严重破坏。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电厂,并进行了重建和技术改造。
关键词: 福建省 小型火电厂 厦港发电厂

内容

厦港发电厂前身是民营厦门电灯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厦门电灯公司)。该公司创办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2月,由北京高等实业学堂电气专科毕业的陈耀煌请其父陈祖琛出面集资开办,经清政府工商部核准,厂址在厦门港沙坡尾的海边荒地上。民国元年(1912年)夏,福建交通司正式发给营业执照。同年秋动工兴建,安装一套美国造750马力蒸汽发动机带动500千瓦发电机组。民国2年11月20日建成投产。民国11年下半年又安装1台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8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原有旧机组淘汰。随着用电的增长,民国15年又安装1台1500千瓦发电机组,用户发展到6079户,其中工业用户124户,年发电量328万千瓦时,最高负荷达2200千瓦。民国22年,公司再装1台1500千瓦发电机组,全厂总装机达3800千瓦,为全省第二大电厂。供电范围从市区扩展到东郊和南郊。民国24年发电量达1025万千瓦时,最高负荷2518千瓦,每千瓦时煤耗1.3公斤。
  民国27年(1938年)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厦门,厦门电灯公司被日本福大公司吞并。次年7月4日改名日华合办厦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由于煤炭供应困难,民国30年将1台1500千瓦机组停役,设备拆存仓库。民国32年4月1日,电力公司与自来水公司合并,成立厦门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因燃煤供应时常中断,发电厂时开时停。该公司在8年沦陷期间,全部发电机组无一完好,锅炉砖体严重坍落,各种管道到处腐蚀裂缝,至民国34年3月,电厂断煤,全市停电。
  民国34年(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厦门市政府工务局水电整理处接管水电公司。10月10日,发电厂以木柴为燃料开动1台800千瓦发电机组发电。次年4月,将存放仓库的1台发电机组重新安装发电。8月21日恢复燃用煤炭,日夜供电。当时公司有部分股份被没收,成为官股,公司大权受官僚资本代表控制。当年发电量162.8万千瓦时。但由于通货膨胀,发电成本高,线损大,窃电欠费严重,加上官僚资本代表从中贪污舞弊,电厂入不敷出,难以维持经营。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的凌晨,国民党军队在溃逃时,把3台发电机组全部炸毁,并炸死2名工人,重伤1人。
  厦门解放后,人民政府派员进驻电灯公司,10月23日即租用1台2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向政府机关和路灯送电。12月26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拨出3台20千瓦汽油发电机,建立3个临时发电站供应居民照明用电。1950年租用鼓浪屿中华电气公司1台15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在电厂原址建立厦港发电站,随后相继租用一些单位的柴油发电机组分片建立电站供电。至1951年全市发电装机共400多千瓦。1954年开始H夜发供电,并恢复供应工业用电。当年厦门电厂筹建处成立,在原址重建,安装国家调拨来的1台1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由省工业厅设计安装公司负责设计。1955年2月动工建设,由厦门市建筑公司和省工业厅设计安装公司安装队分别负责土建和机电安装,10月投产发电,称厦港发电所。当年5月,厦门电灯公司改称厦门电厂。10月厦港发电所投产后,除保留厦港、永福两个临时发电站和鼓浪屿发电所外,其余临时发电机组撤销,全厂保有发电装机容量1750千瓦。1957年厦港发电所发电量为482.79万千瓦时。1958年10月,厦门电厂第二发电所(即莲坂电厂)1台2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投产,厦港发电所改称厦门电厂第一发电所。
  1959年7月10日,厦门电厂第一发电所第二期1台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工程动工,1960年1月7日投产。1961年8月厦门电厂建制撤销,第一发电所改为厦港发电厂。1962年3月,厦港发电厂收归省水利电力厅管辖。
  60年代该厂开始探索燃烧无烟煤技术,从掺烧到全烧福建漳平低挥发份无烟煤。1970年将2号锅炉成功地改造为半沸腾炉,进一步提高无烟煤燃烧技术。1979年10月,厦港发电厂并入厦门供电局,易名厦港发电所。1980年福建电网形成后,两台发电机组改为调相机运行。1983年撤销建制。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福建省电力工业的历史和现状,由述、志、记、图、表、录等组成。时限上自1900年,下迄1990年。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耀煌
相关人物
陈祖琛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