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南亚热带季雨林赤红壤地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487
颗粒名称:
一、南亚热带季雨林赤红壤地带
分类号:
P942.57
页数:
6
页码:
384-38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福建省东南沿海的本地带的地貌演变、气候条件和自然景观等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
红壤地带
地貌演变
福建
内容
本地带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西北面大致以永定下洋、南靖和溪、安溪龙涓、永春蓬壶、仙游中峰桥、莆田常太、福清东张、闽侯白沙、福州新店、连江黄岐半岛一线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为界。界线的气候指标为:年平均气温20℃,最冷月平均气温10℃,日均值≥10℃积温6500℃,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本带范围包括厦门市全部,漳州、泉州两市的大部分和莆田、福州两市的一部分,面积为全省陆域总面积的1/5强。人烟稠密,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2,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
本地带在构造单元上主要属于闽东燕山断拗带,西侧包括闽西南拗陷带的一部分。加里东运动以来,长期处于隆起、侵蚀剥蚀的演变过程,故古夷平面普遍发育。燕山运动非常强烈,以断裂为主要构造型式,沿长乐一南澳主干断裂带,西侧断陷,东侧呈带状隆起。始于印支期而定型于燕山期的新华夏构造体系是本带内最主要的构造体系,纬向和北西向构造也有一定的重要性。在本地带范围内,新华夏系进入纬向构造体系,因受其干扰而发生复合现象,构造线由原来的北北东向偏转为北东,这在海岸方向、断裂带和山岭走向等方面都得到反映。沿着断裂带有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燕山期花岗岩占据广大的面积,西侧火山岩分布也很普遍。上述断裂构造在后期的地壳运动中强烈复活和多次活动,其活动形式以垂直升降活动为主。由于差异的升降活动,对本带内山丘、岛屿、海岸和港湾的形状和外貌都有明显的影响。第三纪至第四纪,这里经历复杂的升降变化。大约在晚第三纪发生一次规模较大的构造型下降海侵,平原和许多丘陵沦入海底,古海岸线直逼闽中大山带的东缘,在滨海地区有玄武岩的喷溢,形成佛昙层。第四纪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和差异性的隆起,因而反映在地貌上是古老的、并经受长期侵蚀剥蚀而显得支离破碎的丘陵占有很大的比重;但也有局部的沉降区,反映在地貌上是深邃的港湾和第四纪堆积较厚的平原。伴随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这里发生多次以水动型为主的海平面变化,它们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在海岸地貌和第四纪沉积中留下烙印,构成复杂的自然景观。
本地带位于戴云山一博平岭山脉(即闽中大山带中段和南段)的东南麓,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即向海逐渐倾斜,地貌类型由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台地到平原,呈现出明显的层状下降的特点。西部地势较高,地表起伏较大,切割较强烈,以高丘陵和低山为主,其间夹有一些小型的河谷盆地;东部地势较低,起伏和缓,以低丘、平原、台地为主。由于受晚近构造运动海岸上升的影响,滨海的丘陵岛链带在地貌上呈现“逆向反差”的现象。总之,本地带是全省地势最低,起伏最和缓的地方,是平原和台地的集中分布区。本省主要河流闽江和九龙江切穿闽中大山带流经本带入海;晋江、木兰溪、鹿溪、漳江和诏安东溪等多发源于戴云山一博平岭山脉,并流经本带入海。这些河流在其入海处都塑造了大小不等的平原。本省四片稍具规模的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泉州平原和兴化平原均集中于此,为本地带的“精华”所在。
在各地貌类型中,丘陵居绝对优势。组成丘陵的岩性以花岗岩为主,其次为火山岩,还有少量沉积岩。在漳浦、龙海沿海有玄武岩组成的丘陵。在长期南亚热带生物气候作用下,化学风化十分强烈,发育了深厚的红色风化壳,其厚度从数米至数十米不等,构成十分醒目的红土丘陵地貌景观。由于人类对自然植被的反复破坏,坡面失去保护,红色风化壳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有的心土层出露,有的残积层出露;更有甚者把丘陵坡面上能搬去的物质一扫而空,造成乱石累累的花岗岩石蛋地貌,惠安一带群众称为“臭头山”。本地带内也有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如福州的鼓山(919米)、闽侯的五虎山(611米)、莆田的壶公山(711米)、惠安的大雾山(798米)、泉州的大磨山(799米)、晋江的紫帽山(518米)、南安的云顶山(1175米)、龙海的东天山(916米),长泰的吴田山(1129米)、龙海的大帽山(953米)、漳浦的石屏山(1006米)、云霄的龙床石(1109米)、平和的大芹山(1545年)和诏安的龙伞峂(1151米)等。其中有些山峰形态奇特,衬以苍松翠柏和人文景观,成为旅游景点,如鼓山、紫帽山等。
本地带在地貌类型组合上有一个显著特点,即由于背靠闽中大山带,受到山地良好的屏障,许多由低山、丘陵组成的支脉由此分出,向海延伸,形成许多三面环山、中部低平,向东南或向南开口的大小不一、重叠交错的马蹄形盆地。这种盆地避风避寒条件好,形成优越的小气候环境,适宜于多种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的林木和作物的生长,往往成为热带经济作物(如橡胶等)的宜植地。
本地带濒临海洋,岸线漫长且较曲折,形成一些优良的天然港湾,如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为发展本省海洋运输提供极为优越的条件。广阔的滩涂和海域提供渔盐之利。岸外岛屿星罗棋布,全省较大的岛屿,如海坛、东山、厦门、金门、江阴、琅岐等均集中于此,它们都是发展本省海洋运输、海洋渔业和对外贸易的基地。沿海花岗岩经长期侵蚀,形成各种各样奇特的海蚀地貌以及漫长、宽阔的优质沙滩,成为本地带重要的旅游资源。
本地带由于所处纬度位置较低,又临海洋,因而形成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它的最大特点(也是优点),是在全省中其光热资源最丰富。冬无严寒、春季回暖早,秋寒来临迟,年平均气温大都在20℃~21℃之间,最热月28℃~29℃,最冷月10℃~13℃,平均最低气温均在O℃以上。日均温≥10℃的持续积温为65OO℃~75OO℃;太阳辐射4814.82~5359.10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000~2300小时,约当可照时数的50%以上。由于光热条件优越,这里的农作物除较高的山地外均可一年三熟,并适宜于亚热带和热带性经济作物和果树的生长;虽有一些寒害,也是程度最轻、出现频率最低的地方。
本地带由于形成地方性降水的条件差,降水量是全省最少的。各地年降水量多在1000~1400毫米之间,有的岛屿年降水量甚至不到1000毫米。这里气温较高,风力较强,蒸发作用特别旺盛,实测数值约相当于降水量的2倍,这就造成农作物与降水之间的矛盾,成为全省最易出现旱情的地区。降水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绝大部分集中于3~9月,其中3~6月为春雨和梅雨季,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50%,较稳定可靠;7~9月为台风雨和热雷雨季,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35%~40%,但不太稳定。台风雨虽有时可以缓解盛夏时的农业干旱和调节高温天气,但更多的是带来灾害。
本地带水系较发育,并多处于众多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径流丰富。水系多呈格子状或扇状,中、上游流域面积大,而下游流域面积小。如闽江中上游流域面积占全流域总面积的86%以上;九龙江漳州市区以上流域面积占全流域总面积的98%;晋江双溪口以上流域面积占全流域总面积的93%。这一特点结合河床比降的改变,一旦雨季时中上游来水过多,下游地区便很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如遇潮水顶托,下游行洪受阻,洪涝灾害就更为严重。
本带的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雨林,但在人类的不断破坏下,原生植被已荡然无存,仅在偏僻的山区、村落、寺庙附近以风水林的形式少量残存,如南靖和溪、山城虎伯寮和金山鹅髻山、安溪龙涓及南靖、平和的“树海”等。根据对这些残存林的调查,森林的主要成分系由茜草科、桃金娘科、番荔枝科、豆科、大戟科、无患子科、紫金牛科、蔷薇科、夹竹桃科等热带性科属和亚热带常见的壳斗科、樟科等常绿性树种组成,而且具有雨林特征:种类成分复杂,层次较多;乔木优势种常有发达的板根,树干通直,茎花;林冠凹凸不平、杂色镶嵌;木本和草本常有滴水叶尖及大量的木质藤本附生和寄生植物等。除这些残存林外,广大地面则常为次生萌芽林、稀疏阳性林和稀疏灌丛草坡所占据;不少地方甚至童山濯濯,成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沿海地带建有以木麻黄为主的防护林带,近年来不断完善,已建成带、网、片相结合,林种、树种结构合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统一的防护林体系。淤泥滩上常有红树林分布,种类不多,但长势尚佳,尤其在龙海、漳浦、云霄一带,秋茄可高达6~8米,已茂密成林。从栽培植物看,水稻年可两熟,甘薯可以越冬,荔枝、龙眼、芒果、香蕉、凤梨、番木瓜、芦柑等热带和亚热带果树在丘陵地都有大面积的种植。村落附近的榕树,丘陵坡地的相思树,公路两旁的大叶桉,以及城镇种植的木棉、凤凰木、鱼尾葵、羊蹄甲等,都为本地带增添了浓厚的热带色彩。
在特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作用下,发育的土壤是赤红壤,它的矿物质富铝化程度较深,有机质的矿质化程度和物质的淋溶作用较强,反映在土壤特征上:母质层深厚;土体颜色自上而下为砖红色、红色、黄色,底部常为黄白交错的网纹层;易溶性的钾、钠、钙、镁等物质均已淋失,硫、磷等也留存有限;铁、铝、钛等难溶的矿物质大量累积;结构表面有较明显铁铝胶膜,剖面中可见有铁锰结核;以砂质粘土为主,质地较粘重,酸性较强,pH值5.0左右;由于人为干扰,有机质缺乏,含量多在1%以下,腐殖质层很薄,甚至不见;结构多呈棱块状。总之,此类土壤自然肥力较低,保水、保肥能力较差,但如有较多的有机残落物补充土壤,利用气候热湿的有利条件和分解快的优点,可以改造成为良好的土壤。
在南亚热带范围内,根据其内部的自然差异,可划分闽南沿海丘陵区和闽东南沿海丘陵台地区。
(一)闽南沿海丘陵区
本区西南面与广东省毗连,东南临海,西北面为两个自然地带的界线,东北大致起于围头湾(包括金门岛、大噔岛、角屿在内),而后沿着南安与同安两县的分水岭向西北至安溪的科名圩附近。全区形状犹如不规则菱形,范围包括东山、诏安、云霄、漳浦、平和、南靖、龙海、芗城、长泰、开元、思明、鼓浪屿、杏林、湖里、集美、同安等16县(市、区)全部及安溪、华安、永定、龙岩4县、市的一部分。
本区地貌是博平岭和戴云山脉南段的山前地带,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即向海)倾斜。地貌类型由低山丘陵向浅丘、平原逐渐过渡。地貌类型以花岗岩丘陵为主,相对高度在100米左右。在浅丘群中,有少数低山耸立其上,红土台地错杂其间。区内河流除九龙江规模较大,切穿闽中大山带外,其余均为发源于山带迎风坡的短水顺向河,它们把丘陵分割得十分破碎,并平行独流入海。在河口处形成堆积平原,其中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约800平方公里,是本省最大的平原。其余如东溪、漳江、鹿溪等堆积平原,面积都很小。这里朝南、朝东南、朝西南开口的马蹄状盆地很多,而且都有溪流经过,能避风、寒,灌溉便利,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理想场所。长期以来,海岸以上升为主要趋势,故本段岸线是全省最平直者。本区有厦门和东山两个深水良港,港尾的打石坑和屿仔尾也都有万吨级泊位的条件;其余港湾空间有限,并有较严重的淤积现象,通航困难。九龙江下游由于北溪、西溪建闸的结果,河口淤积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也对厦门东渡港产生不良影响。东渡新港建成投产后淤积现象有所加剧,这虽与建集美、杏林海堤和围马銮、赏筜港使纳潮量减少有密切关系,但其淤积的物质则来源于九龙江。由于河流入海物质不断增加,并在海流、潮流和波浪等综合作用下,沙滩面积还在扩大,常见的有沙岸沙堤,水下沙洲、沙洲等多种堆积形态。在海岸的突出部,风蚀和风积地貌相当发育,如佛昙、赤湖、六敖、古雷和东山等地。在龙海、漳浦等地滨海由玄武岩组成的丘陵、台地,经流水切割形成方山地貌。本区岛屿虽不多,却有东山、厦门、金门等三个面积较大的岛屿,而且自然条件都很优越。
本区位于本省南亚热带南部,紧靠北回归线,是亚热带向热带的过渡带。由于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的重重阻挡,使北方冷空气很难侵入本区;从海域以东北方向入侵的冷空气,也因有许多丘陵性半岛层层屏障,对本区影响不大,故本区气候条件特别优越,光热资源居全省首位。年太阳辐射4814.82~5442.84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100~2400小时,为可照时数的50%以上;年平均气温21℃左右;冬季气温明显优于省内其他区与邻省同纬度地区,最冷月均温平均最低气温在以上。全年仅分凉热两季,夏长6个月,春秋相连6个月,基本无霜,全年皆为生长季,日均温≥10℃的持续积温7000℃~7700℃,10℃~20℃积温6000℃~6500℃。降水量相对较少,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000毫米,向内陆逐渐增加,如南靖、平和等地可达1600~1700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沿海地区旱情较为严重。每年均受台风影响。龙岩、永定等地主要受登陆粤东台风影响;而厦、漳地区不仅常有台风登陆,而且也受登陆粤东台风的影响,南靖船场溪和平和花山溪上游地区是暴雨中心,常使九龙江西溪造成洪涝灾害。
本区土壤为赤红壤,土层厚,但有机质含量低。森林植被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丘陵地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沿海局部地方仍有风沙灾害。五、六十年代营造防护林,时隔已久,木麻黄已经老化,不少地段已出现枯萎残缺现象,木麻黄老林的更新换代已迫在眉睫。
本区东濒台湾海峡,有围头湾、厦门港、浮头湾、东山湾和诏安湾等5个海湾;有闽南和台湾浅滩两大渔场,可作业渔场面积占全省的40%以上。由于九龙江、漳江等淡水汇入,饵料丰富,水质肥沃,为中上层鱼类良好渔场,可终年捕捞。广阔的滩涂浅海有许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珍贵水产品种,如文昌鱼、鲍鱼、扇贝、泥蚶、江瑶贝等。
由于本区自然条件优势,不论从全省或全国角度看,都是一块宝地,在利用光热资源发展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水果和花卉方面,在利用海水发展珍稀水产品方面,在利用港口发展对外贸易方面,在利用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旅游方面,在省内都居有重要或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闽东南沿海丘陵台地区
本区西界为两个自然地带的界线,南与上区相连,东濒东海。呈狭长条状,范围包括南安、晋江、鲤城区、石狮、惠安、长乐、平潭、福州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全部及安溪、永春、莆田、仙游、福清、闽侯、福州晋安区、连江等一部分。
本区与闽南沿海丘陵区比较,其区域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区绝大部分位于戴云山脉东南麓,只有连江部分居于鹫峰山东南麓,地势自西北向东南作阶梯状(层状)下降,但最外侧的半岛、岛屿部分,因受晚近时期海洋上升的影响,地貌呈反差现象。在各种地貌类型中,丘陵虽占优势,但台地、平原所占比重之大居全省之冠。各种地貌类型的分布大致以福厦公路为界,公路西侧以高丘陵为主,海拔为200~400米,受流水强烈切割,形成不少峡谷,也发育众多的小型山间盆谷;公路东侧以低丘、浅丘、台地为主。丘陵海拔约50~100米,起伏较大,植被稀疏,土壤瘠薄,水源缺乏,由于利用不当,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有些地方坡面沟谷密集,有大型的切沟和崩沟发育,治理难度较大。台地广泛分布是区内突出的地貌现象。台地顶平坡缓,呈波状起伏,并通过宽浅的凹地断续相连,相对高度约10~15米,海拔约30米,其成因多属海成阶地。台地上几乎都发育了深厚的红色风化壳。平原所占比重较大,全省四个较大的平原中有三个分布于此,它们是闽江下游的福州平原、木兰溪下游的兴化平原和晋江下游的泉州平原。这些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多能自流灌溉,农耕条件优越。平原上有不少孤山残丘,如福州平原上就有屏山、于山、乌石山、凤凰山、金鸡山、吉祥山、高盖山、仓前山、烟台山、黄山等。由于福州、莆田、泉州等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平原用于农耕的面积已所剩无几。本区岸线最长,曲率中等,形成不少天然港湾,其中湄洲湾是“中国不多、世界少有”的深水良港,已定为中国国际中转港,正在加强建设;福州港向为本省大港,吞吐量全省最大,其避风、腹地等条件都很优越,但因泥沙淤积不断加剧,其发展受到一定制约,近几年为厦门港所超出。闽江、晋江等入海泥沙随沿岸流向南移运,在河口南侧的海岸和岛屿上形成大片沙滩,在东北风的作用下,发育了沙丘、新月形沙丘等风沙地貌;在海湾内侧和半岛、岛屿的背风坡,则有淤泥滩的发育。
(2)本区沿海半岛和岛屿较上区为多。半岛自北而南有黄岐半岛、龙高半岛、笏石半岛、忠门半岛、东岭半岛、崇武半岛和围头半岛等。岛屿众多,平潭县就由128个岛屿所组成,其中以海坛岛为最大,面积313平方公里,是本省第一大岛,全国第五大岛;其他较大的岛屿有江阴岛、琅岐岛、南日岛、粗芦岛和湄洲岛等。海域广阔,为大陆架浅海。闽江、木兰溪和晋江等大量富含营养盐的淡水注入海域,水质肥沃,浮游生物和鱼类资源较为丰富,形成闽中渔场。滩涂浅海面积大,发展养殖业条件优越。
(3)本区气候具有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征,光热资源在全省仅次于闽南沿海丘陵区。年太阳辐射4605.48~5024.16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000~2300小时,为可照时数的50%左右;年平均气温约20℃,冬温状况明显不如上区,最冷月均温10℃~12.5℃,平均最低气温为-2℃~0℃,基本无冬或有短暂冬季,霜期可达一个半月;日均温≥10℃的积温6500℃~7400℃,10℃~20℃积温5200℃~6000℃,双季稻安全生育期220~260天。降水量全省最少,年降水量大部分地方在1000~1400毫米,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加,年内分配不均。由于地表缺少保护,土壤保水能力差,降水未经充分利用而直接流失,加以沿海和岛屿地区气温高、风力大、蒸发旺盛,使本区成为全省最干旱地区,旱灾发生频率髙,以夏旱最为突出。台风威胁严重,常造成巨大损失。
(4)本区处于闽江、晋江等河流的下游地区,客水资源丰富,但区内水资源有限。闽江在区内有航运、灌溉之利。近年来,由于泥沙日益增多和水质污染不断加剧,已带来不良影响。本区河川径流十分丰富,但年内分配不均。汛期流量大,本区又处于河床比降转变地段,加以潮汐的顶托作用,洪水宣泄不易,沿江两岸常发生洪涝灾害;枯水期流量小,本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水量大,区内又缺乏大型的蓄水工程,因此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5)本区森林覆盖率全省最低,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水旱灾害发生频繁,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有福州、泉州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但绿化程度较低。地带性植被季雨林几乎绝迹,次生植被长势也差,成片林子较少见。沿海的木麻黄防护林的更新换代仍未全部解决。地带性土壤赤红壤发育不如上区,处于红壤向赤红壤过渡阶段。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昭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