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五、历史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485
颗粒名称:
五、历史时期
分类号:
P942.57
页数:
4
页码:
379-38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福建自然地理环境的历史演变过程和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的影响。
关键词: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
福建
内容
福建在一万年甚至十几万年以前,虽然已有人类在这里生息,但数量极少,对自然环境干扰甚微,即使在汉初建立闽越国后,闽越族活动的范围也不大,仅限于闽江上下游的局部地区。自晋始,历史上曾经有三四次北方汉人大规模南迁入闽,福建人口因而不断增加。两汉时,全省人口约15万人,唐时为41万人,南宋时增加到282万人,清末更增加到1420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更快,1997年全省人口已达3210余万人。比两汉时增加200多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的提高,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地表形态改变
垦荒、围海造田、兴建水利、开矿、修路,以及较大规模的人为集体活动,都会使原来的地表形态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影响自然地理过程。
垦荒,对地表形态,特别是山地地表形态改变极大。宋以前,福建人口不多,耕地多在平原地区,村落也多沿江分布。到了南宋时期,人口大增,乃向山地发展,一时修建梯田成风,当时有诗咏云:“一岭复一岭,一颠复一颠。步丘皆力穑,掌地也成田”;“四望无平地,山田级级高”。明清时期,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修建更多梯田。至今,在全省耕地中,梯田仍占很大比重。它改变坡面形态,并使林地变为耕地。
围海造田,也改变滨海地带一些地方的地表形态。福建围海造田始于唐,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以后长期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围垦规模更大,如宁德、连江的大官坂垦区和罗源松山垦区,面积各约2000公顷。
福建多山、多溪流,以往对外对内交通都不方便,城乡之间的联系多为民间小道,即使是官道——驿道,宽度也不大,里程也不长,对自然界的影响很小。随着经济的发展,修建公路、铁路,通车里程增加,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数以千计的小山丘被削平,山体被切开;开山洞,建隧道,填平低谷洼地,这些不仅改变了当地的地貌,而且也影响自然地理过程。由于铁路、公路两侧山丘坡度大,福建降水量又多,每逢雨季,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在修建公路、铁路时,由于对弃土处理不当,也会增加河流的含沙量和输沙量,削弱河流的功能。
兴建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比较显著。福建的水利萌芽于两晋,而发展于唐、盛于宋。宋代,全省水利工程达207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水利建设事业发展更快,规模更大。截至1995年,全省已建成10万立方米及其以上的水库共2537座,总库容量为41.57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库多分布于闽东南沿海地区;塘坝工程10多万处;引水工程20多万处;水轮泵站3000多台,机电井1万多眼。近年来,因修建水电站,又出现不少水库。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农田改为鱼塘。因此,在福建陆域上淡水水面面积有了明显增加。这对整个福建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几个方面:(1)原来的陆域变成水域,陆域面积逐渐缩小。例如泰宁县在金溪上游建池潭水电站,形成3600公顷面积的金湖,全县陆域面积缩小2.4%。又如古田县1958年建古田溪水电站,旧县城一带成为3710公顷的人工湖,全县陆域面积缩小1.6%;原来的24座小山成为湖中岛屿。(2)随着电站的兴建和水库的出现,常使河道形态和水文状况也发生变化;峡谷变成宽谷,或成为人工湖的一部分;原来的河段脱水成陆;急流成为平流,流速发生变化;坝下河段冲淤规律也发生变化。例如,沙溪支流九龙溪建了安砂水电站后,著名的急流险滩——九龙十八滩成为高峡平湖;装机容量140万千瓦的水口水电站建成以后,水库流速大为减缓。(3)淡水水面的扩大也会影响气候,至少会提高湿度,这对农林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都是有利的。
人为因素对地表形态的改变还表现在:有些岛屿与大陆之间因建海堤而成为半岛。例如厦门岛与大陆之间、东山岛与云霄县之间,分别修建高(崎)集(美)海堤和八尺门海堤后,都成为人工半岛。其它如福清的江阴岛和莆田的秀屿岛,情况也是如此。
(二)生态环境改变
历史上由于人为活动日趋频繁,对生态环境改变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生态环境的改变主要由于人工植被不断增加、自然植被相应减少,以及其它一些人为经济活动而引起的。
(1)人工植被增加引起生态环境变化
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辟地种粮,以解决最主要的生活问题。从昙石山和寨岩山等文化遗址发掘的结果表明,三四千年前居住在福建沿海和内地的闽族先民,似乎还不懂得辟地种粮。当时居住在沿海地区的闽人以渔猎为生,故其遗址属于贝丘文化;内陆山区的闽人则以狩猎为生,以洞穴为居所,故其遗址属于洞穴文化。秦汉时期以及秦汉以后,由于北方汉族入闽人数不断增加,带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优良的作物品种,拓荒种地,农业经济遂有较大发展,许多自然生态系统变成为人工生态系统。
(2)天然植被减少引起生态环境变化
自燕山运动奠定福建马鞍状地貌骨架以来,历经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福建始终处于较为暖热的气候环境。喜马拉雅运动使古地中海(即喜马拉雅山区)隆起成陆,欧亚大陆成为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由于大陆与大洋热力的对比差异,形成东亚季风气候。这时,福建的降水明显增加,形成暖热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十分有利。尽管第四纪的二三百万年间气候有着冷暖交错的剧烈变化,但福建地处中低纬度,又瀕临海洋,冰期时的气温下降不大,原来的动植物可以继续生长、繁衍,而且还成为北方生物南迁的“避难所”。境内地势高低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适宜于多种多样的生物生长,所以福建的生物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一特点结合优越的环境条件,构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许多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发现的大量动物化石也证明这一点。
这些动物的存在,说明几个问题:(1)这些动物的生物学习性并不相同,有的对气温要求较高,大致需要现在南亚热带或热带的气候环境,如东方剑齿象、巨猿和印度象;有的对气温要求一般,大致需要像现在中亚热带的气候环境,如虎、水鹿、猕猴等;有的对气温要求较低,大致需要像现在北亚热带、暖温带、甚至中温带的气候环境,如大熊猫、鬣狗、棕熊和梅花鹿等。福建各种地形气候类型为上述各种动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适生之所。(2)当时福建森林十分茂密,且是原始的常绿阔叶林;同时,随着海拔不同而引起气候差异,发育了其它的森林植被,为上述各种动物提供生存环境。(3)上述动物中,有的还继续存在,如华南虎、猕猴等;有的却已经灭绝。其原因:一是生态环境的变化;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二是动物间的生存竞争,优胜劣败;三是过度的捕杀。(4)据对上述一些遗址中动物化石年代的测定,其时代下限为距今3000多年(相当于商代),上限则可追溯到一万年或十几万年。动物化石有狗、猪,说明当时的人类已懂得驯养动物,狗还可能用作狩猎工具。
唐宋时期,福建山地得到大量开发,经济有很大发展。当时,平原地区除了房舍、水面,几乎都被辟为农田,邻近村落的山地也修造了梯田,滥砍乱伐现象还较少。总的说来,全省自然生态环境还比较好。这在府、县志中也有记载。例如:
据〈安溪县志〉载,唐咸通五年(864年)置小溪场,属南安县。后周显德二年(955年),监场事詹敦仁见此处人稠地沃,溪通舟楫,适宜置县,向清远军(泉州)节度使留从效请准,正式设立县治,以“溪水清澈”之意命名清溪县。至宋宣和三年(1121年),因厌其名与浙江睦州清溪洞(农民领袖方腊起义地)同名,改称安溪县,取“溪水安流”之意。西溪(晋江主要支流)也称清流,其支流官桥溪,也称蓝溪。山青才能水清,说明当时安溪是森林茂密、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安溪地处戴云山东坡,是晋江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的优劣,对下游泉州地区影响极大。
据《永春县志》载,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置县时,因永春治内“峰峦特秀,林壑茂美,一水回旋,粼粼浅碧,过者如入武陵深处”,故名“桃源县”。后晋天福三年(938年),闽王王昶因永春境内“乐山草木,四序皆春,鹏岳楼台,万家环翠”,而改“桃源”为“永春”。
据《惠安县志》载,“松、柏、枫以林,桑、柘以叶,槐以华,乌桕以实,栟棕以榈,榕以荫,诸如此类,皆美材也。往年时舒,每海隅达之山陬,莫不茂林蒙密”。当时“洛阳江深万浔”,黄塘、泗洲、坝头、林辋溪等四大流域皆通航。
据《福清县志》载,平潭岛(海坛岛)又名东岚,唐代为牧马地,宋置牧监,属福清县管辖。
以上史实说明:唐宋时期,即使是开发较多的福建沿海地区,也还保持着较好的生态环境,至于开发较少的内陆山区,自不待言,生态环境无疑更为优越。
另据宋彭乘《墨客挥麈》中所述:“漳州漳浦县,地连潮阳,素多象,往往十数成群,然不为害。唯独象,遇之逐人,蹂践至骨肉糜碎,乃去。盖独象乃众象中最犷悍者,不为群所容,故遇之则蹂而害人”。清陈汝咸所修《漳浦县志》载:葵峰岭下,野象最多。祖叶(或作晔)到岭下建庵,结集僧众,吓跑野象,所建庵因称“无象庵”。在闽西南,也有野象出没,留下不少以象命名的地名,如武平“象湖”、漳平“象湖”、平和“象湖山”等。这都说明,当时闽南和闽西南一带尚保持宜于象群栖息的生态环境。
福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自明代开始,清代以后愈演愈烈,也以东部沿海地区最为突出。如明末清初,张岳(襄惠)指出:惠安“今者童山而樵,肿拳曲之给薰薪者有几?”此后砍伐愈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2%。这时期沿海地区森林之所以遭受严重破坏。其原因有三:一是倭寇侵扰;二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廷为防备郑军“卷土重来”,因而砍伐森林扎营设寨,派重兵驻守;三是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伐木为薪。
沿海地带森林植被遭受破坏,风沙灾害随即发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据调查,在长乐漳港、平潭芦洋埔、莆田湖尾、惠安崇武和后洋、漳浦赤湖和霞美等地风沙层之下,均埋藏有大树干、树根及含有植物残体的泥炭土,经对霞美下蔡泥炭进行C14测定,其年代为距今700±50年,相当于南宋中后期。清初,平潭县发生风沙灾害。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横山东北,清初该处共有十三村,雍正年间(1723~1735年),尽被风沙压废”(《平潭县志》)。《福建沿海图说》(清光绪年间)亦云:“数十年前,东海滨田舍相望,今则一片平沙,目断无人烟,过其地者,每不胜沧桑之感焉。”又据《平潭县志》载:“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大风,海沙随潮涌上,近海乡村悉遭压覆,一夜沙埋芦洋埔十八村。”漳浦、东山等地,也有类似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开展造林绿化,但因国家经济建设对木材需求与日俱增,采伐量很大,虽然本省森林面积已达660余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57.3%,绿化程度在75%以上。但这些林地却表现出日益严重的龄组结构低龄化、林木径阶小径化、林分密度疏稀化等现象,森林资源明显青黄不接,而且阔叶林比重日益降低,这些都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昭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