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晚更新世晚期以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484
颗粒名称: 四、晚更新世晚期以后
分类号: P942.57
页数: 6
页码: 374-37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福建第四纪自然环境演变及其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 福建

内容

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时间约为四五万年,其中全新世约为1.1万年),就宏观而言,福建自然地理环境变化巨大,对人类经济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地貌演变
  福建省多山多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剖面呈马鞍状;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多岛屿等,这些地貌特征和地貌骨架在此前已经形成。此时期地貌上最大的演变是:
  (1)全省地体普遍有小幅度抬升,河流下切,形成5~8米的沉积阶地。在武夷山市崇阳溪沿岸这级阶地的沉积层(砾石层)中,发现有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锛等遗物,说明这级阶地的形成时代是在新石器时期以后,距今不过三四千年。据此推算,地壳的上升量每年为1.5~2.0毫米。
  (2)沿海地区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在普遍上升的同时,局部区段则表现为下降,如漳州盆地、福州盆地、泉州、莆田、连江、霞浦等地,下降幅度小则几米,多则30余米,并接受海侵,沉积了海积层。深沪湾海底森林树桩,经C14的测定,为距今7000~8000年,属于中全新世的产物,说明深沪湾在7000~8000年前还是一片陆地,生长着油杉林。距古森林遗址20~60米处,有一牡蛎礁,长200~300米,宽50米,厚30~40厘米,壳体双瓣并存闭合,为原生状态。礁体化石以长牡蛎为主,其次为近江牡蛎和僧帽牡蛎。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广州地理研究所等研究,该牡蛎礁约自25000年前开始生长,一直延续至9000年前。
  (3)大理冰期以后,气候逐渐转暖,河流作用加强,地表侵蚀使河流的含沙量和输沙量有所增加。河流的冲积作用,在内陆盆地内形成河谷平原,在闽江、九龙江、晋江、木兰溪等下游形成冲积一海积平原。这是福建面积较大的四块平原。其它沿海地区也有成因相似的小片平原,如连江平原、福清平原等。
  晚更新世以来,福建海平面至少发生过三次较大的波动,较高海平面出现的年代,分别为距今42000年、37000~34000年和25000~22000年。第一次海平面波动时发生的海水入侵称为“闽江海侵”;第二次与第三次波动之间海平面升降的幅度不大,合称“福州海侵”,而分为“福州海侵”I期和“福州海侵”Ⅱ期。全新世早期,海平面处于迅速波动性上升中,在距今7000年前后,到达现代位置,并继续上升,直至5600年前处于高海面状态。此后,海平面呈振荡性变化,最高时海平面可超现代海平面约3米,最低时海平面可降至现代海平面之下2米左右。在距今6700~5600年、3600~2900年、2400-1800年和1600~1200年期间,海平面位置可能高于现代海平面;而距今5500~5000年、4200~3900年和2800~2500年期间,海平面则低于现代海平面。其中5000年前的这次海平面下降,与全球全新世的一次“气候变冷事件”相对应,在福建沿海沉积物所含孢粉中也有所反映。
  全新世的几次海平面波动上升,使本省沿海海拔低于3~4米的地方都遭受海侵;特别是距今约6000年前的海侵(即“长乐海侵”),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海侵范围最广,福州盆地和漳州盆地都成为海湾,沉积了海积层。福州平原上许多以“屿”命名的村落,如前屿、后屿、台屿、盘屿等,即与此有关。
  以上只是说明冰后期由于海面升降变动而引起沿海地区海陆的沧桑变化,而变化最大的是最后一次冰期引起的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台湾海峡脱水成陆,福建与台湾连成一片,闽江、九龙江、木兰溪等河流向东伸展,进入台湾海峡。福建的海陆形势与现代完全不同。
  引起海陆变迁的因素除海平面的升降变动外,还有地壳活动的因素。而且,两者往往掺杂在一起,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现在海岸带不同高程岩石上所留下的大量海蚀痕,即是海陆变迁的证据。大部分海蚀痕分布在海拔100米以下的髙程,如海坛岛南部(海拔80~100米),晋江祥芝,漳浦佛昙、莲山、石牌(100米),惠安湖街净峰山(95米),惠安辋川(70米),福清沙埔、太武一带(55~60米、35~40米、15~20米),莆田湄洲岛(40~50米),晋江深沪(40~50米),龙海海沧,福州院前,平潭古楼,长乐松下(20米),晋江永宁,福清江阴(10米),云霄竹塔,福州琅岐(5~10米)及厦门岛等,均有各种不同高程的海蚀痕(分别是5~10米、20~30米、150~160米),即使在最高点的云顶岩(293.6米)西北角山顶,也见有海蚀痕。由于缺乏测年资料,这些海蚀痕难以进行对比,但都反映沿海地区地壳的上升量。
  (二)气候演变
  从福建沿海地区钻孔资料各层所含孢粉的差异中,可以看出福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的演变。兹以福州平原五一路ZⅡ-1孔为例,并参考霞浦No.1孔和漳浦前湖钻孔资料加以说明。
  全新统河口相沉积层:
  (9)褐黄色粘土,上含植物根、砖和瓦片等。厚3.10米
  ...........假整合................
  全新统海积层:
  (8)灰色淤泥,含贝壳、硅藻和有孔虫。厚15.26米
  (7)灰色粘质砂土,含贝壳、硅藻和有孔虫。厚1.1米
  (6)灰色含砾中粗砂,含贝壳、硅藻和有孔虫。 厚0.24米
  ...........假整合................
  全新统陆相沉积层:
  (5)灰色粘质砂土。 厚1.40米
  (4)灰绿色粘土,含碳化木。 厚4.61米
  (3)灰绿色泥质砂砾卵石。厚3.39米
  ............假整合.................
  上更新统龙海组:
  (2)灰绿色粘土。厚0.6米
  (1)褐黄、棕黄色砂砾卵石。 厚7.8米
  ............不整合.................
  下伏地层含黄褐、灰白色花岗岩残积物。
  上列各层中,大多数含有丰富的孢粉,计有64科84属,大致可以分为5个组合:
  I.蕨类一柏科孢粉组合。位于29.1米以下的龙海组灰绿色粘土及泥质砂砾卵石层。孢粉组合特征以蕨类孢子占绝对优势,含量占孢粉总量的70%~92%,主要有寥属、里白属、石松属、金毛狗属等;木本、草本植物花粉含量<20%,主要为耐冷耐旱的针叶乔木柏科、松属,未见典型亚热带植物花粉。
  Ⅱ.松属-栎属-禾本科组合。位于25.7~29.1米的灰绿色粘土层。孢粉组合特征是木本、草本植物花粉和蕨类孢子含量相当。种属成分较I组丰富,主要有:栎属(8.0%)、松属(13.4%)和禾本科(22.7%)等。柏科和蕨类孢子含量显著减少,并有少量喜温花粉出现,如椆属、蕈树属。
  Ⅲ.栎属一枫梅属一胡桃属组合。位于21.1~25.7米的灰绿色粘土层。孢粉组合特征以木本植物花粉占优势,含量76%;草本植物花粉10%;蕨类孢子14%,Ⅱ组合中占优势的禾本科和松属明显减少,而壳斗科各属,如栎属、椆属和锥栗属等常绿阔叶树花粉及枫杨属、胡桃属等落叶阔叶树花粉显著增加。此外,还有少量的黄杞属、化香树属、蕈树属、榉属、豆科、十字花科和唇形科等属花粉。木本中常绿与落叶花粉含量分别为43%和29%。
  Ⅳ.锥栗属一栎属给合。位于3.1~19.46米的灰黑色淤泥层。孢粉组合特征以木本植物花粉占优势,含量53.1%~76.9%;草本花粉占4.3%~7.6%;蕨类孢粉占17.7%~39.6%,与前几个组合不同的是本组合孢粉无论是个体数量还是种属成分都异常丰富。同时,木本花粉主要是常绿阔叶树种属如锥栗属、椆属和栎属,三者含量占36.6%~60%,并伴有少量漆属、榕属、桑科、芸香科、桃金娘属、棕榈科、蕈树属和红树科花粉。针叶乔木、草本花粉及蕨类孢子含量较少。
  V.栎属-松属-禾本科组合。位于剖面顶部黄褐色粘土中。孢粉组合特征以草本植物花粉占优势,含量占43.0%~61.3%;木本花粉占25.4%~29.7%;蕨类孢子占13.3%~27.3%。主要有禾本科、莎草科、菊科、蒿属和松属等。锥栗属和椆属花粉减少。
  上述5个孢粉组合基本反映福州地区第四纪晚期古植被和古气候的变化,它经历了五个阶段:
  (1)北亚热带森林草原阶段。相当于第I组合,植被以相当于水龙骨科、里白科、金毛狗属等蕨类植物为主的草原,其中夹杂少量的禾本科、菊科和蒿属植物。在山丘上长着零星的柏树、松树和栎等。这些种属多属于喜冷喜干植物,气候较现今寒冷干燥。时代为距今1.2~2.5万年(即晚更新世晚期)。霞浦No.l孔显示的孢粉,是松属(台湾松、马尾松)-柏科-落叶栎-枫香属-无患子属-桤木属-禾本科-旋花科-藜科-蒿属-莎草属等草本类,反映北亚热带针叶阔叶混交林,气候较现在干冷。前湖孔显示的孢粉组合是松属-铁杉属-禾本科-蕨类,反映针叶林草原景观,气候干冷。三者反映的气候和植被景观基本一致。
  (2)亚热带森林草原阶段。相当于第Ⅱ组合,草原面积较前阶段缩小,森林有所扩大。木本以松属、栎属为主,草本以禾本科为主,杂以少量菊科、藜科等植物以及椆属、蕈树属等常绿乔木,构成森林草原景观。时代为距今8000~12000年(即早全新世),气候虽较前阶段转暖,但仍较现今寒冷干燥。霞浦No.1孔显示松属-栗属-落叶栎-蒿属等的植物组合,气候虽较前略有较暖,但仍较现今干冷,反映北亚热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景观。前湖孔显示化香属-柏科-禾本科-里白科孢粉组合,反映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景观,气候温和湿润。三者反映在气候和植被上稍有差异,其原因是所处纬度不同所致。
  (3)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阶段。相当于第Ⅲ组合。此时木本植物迅速发展而占优势,且多属阔叶树种,如枫杨属、胡桃属、化香树属、栗属、槭属和栎属等落叶阔叶树及锥栗属、青冈栎属和椆属等常绿阔叶树,组成混交林景观,分布在平原和低丘上;在较高山丘上仍生长着小片松林。时代为距今8000~12000年(即早全新世)而偏后期,气候虽属温暖,但仍较现今为凉。霞浦No.l孔显示的孢粉成分是常绿栎-栲属-柯属-防己属等,反映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景观,显示冰后期气候向暖湿方向发展。前湖孔显示松属-山核桃属-藜科-百合科的孢粉组合,反映出针、阔叶混交林植被景观,气候温和稍湿。三个孔的剖面反映此时期三地区生物气候的一些差异(并不明显)。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阶段。相当于第Ⅳ组合,植被为锥栗、青冈栎和桃金娘建群的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繁多,长势茂盛,除以上三属外,还有漆属、乌桕属、蕈树属、木荷属、山矾属、无患子科、芸香科、棕榈科、榕属、木兰属等常绿阔叶乔木及红树科。由于森林郁闭,草本层不发育。时代为距今2500~8000年(即中全新世)。此时气候暖热湿润,形成本区冰后期气候最适宜时期。因气温升高,海面上升,发生较大的“长乐海侵”。霞浦No.1孔显示的抱粉成分是常绿栋-拷属-防己属-掠桐属-桃金娘属-里白属-乌毛蕨属,为南亚热带常绿阔林景观,反映气候暖热湿润。前湖孔缺失此沉积层。可对比的是泉州平原2K308孔剖面,其孢粉组合为锥栗属、青冈栎属,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三者反映的气候和植被景观一致,是全省冰后期气候最适宜时期,气温较现今略高。
  (5)亚热带常绿林草原阶段。相当于第V组合,上阶段占优势的常绿阔叶林面积缩小,而禾本科为主的草原面积迅速扩大。平原上分布着以禾本科为主的草原植被,低山丘陵生长以常绿栎属、椆属为主的照叶林及马尾松、竹林等次生植被,时代为距今2500年前以来。气候温暖而略显干燥。霞浦No.l孔显示的孢粉组合是蒿属-松属-常绿栎,植被类型为中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反映气候温暖稍干。泉州平原2K308孔剖面,其孢粉以蕨类(桫椤属)为主,草本花粉以禾本科为主,木本以松属为主,孢粉组合为桫椤属一禾本科组合,反映的植被为亚热带森林草原,气候温干。三个孔反映的生物气候基本一致。
  上述福建沿海平原第四纪晚期孢粉组合所反映的古植被演替规律与古气候变化趋势,与中国东部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植被、气候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关于中国5000年来(相当于中全新世以来)气候的变化,已故著名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曾进行过深入研究。他查阅大量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将中国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情况进行如下分期:
  第一个温暖期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距今4990~2990年)。
  第一个寒冷期 公元前1000~850年(距今2990~2840年)。
  第二个温暖期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初(距今2760~1990年)。
  第二个寒冷期 公元初~公元600年(距今1990~1390年)。
  第三个温暖期 公元600~1000年(距今1390~990年)。
  第三个寒冷期 公元1000~1200年(距今990~790年)。
  第四个温暖期 公元1200~1300年(距今790~690年)。
  第四个寒冷期 从公元1400年开始。
  竺可桢除对中国5000年来气候作上述分期外,还有5000年来气候变化特点得出以下结论:
  (1)最初2000年,大部分时间比现在年平均气温高2℃,冬温高3℃~5℃。
  (2)从公元前1000年的周代以后,中国气候有一系列冷暖变动,最低气温时期分别为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东晋)、1200年(南宋)和1700年(清)。
  (3)在每个400~800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50~100年为周期的波动,气温变幅为0.5℃~l℃。
  (4)温暖时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
  上述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古气候、古植被演变的五个阶段和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四个温暖期和寒冷期,基本上反映了福建近3万年来的气候变化。虽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存在“脉动”性的小变化,且有一定规律性。有人认为,公元1400年后进入小冰期,如1493年、1653年、1845年都是特寒年,但在福建并无明显反映。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福建省志·地理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昭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