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纪以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481
颗粒名称: 一、第三纪以前
分类号: P942.57
页数: 4
页码: 364-367
摘要: 本文从地壳运动和生物演化的角度,揭示了福建地区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地貌形态、构造特征和生物种群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 自然环境 福建

内容

福建省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属大陆边缘的一个组成部分,东面隔海相望的是台湾岛,台湾岛以东为太平洋板块。在大地构造上,福建属于加里东褶皱带的一部分;按地质力学观点,则属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一书确定其地块性质属次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华夏台背斜的一部分,早先也有人称为“华夏古陆”。它的基底是前震旦纪变质岩,在闽西北称“建瓯群”,在闽西南称“楼子坝群”,零星地分别出露在建瓯、建阳、邵武及长汀和武平等地。福建东半壁几乎全为深厚的火山岩和侵入岩所覆盖,对其基底情况了解甚少。自元古代(距今约7.3亿年)至中生代末(距今约7000万年前),在福建古地理演变中,曾发生以下巨大变化:
  (一)多次地壳运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
  最早的地壳运动发生在距今约8亿年的晋宁运动,由此形成福建构造的原始形态。晚元古代是地槽发育阶段,地壳振荡频繁,火山活动强烈,形成巨厚的火山复理式沉积。早古生代时,总的趋势是处于海退环境,但地壳仍处振荡中,形成沙泥质复理式沉积。到奥陶纪末志留纪初(距今约4亿年前),由于加里东运动,造成一系列北东东一北东向褶皱和断裂,产生区域变质作用。特别是崇安-石城、政和-大埔断裂变质作用更为强烈,并产生混合岩作用,形成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这一地壳运动奠定福建境内及华南其他地区主要褶皱构造的形态,具有地质上的划时代意义。因而,中外一些地质学家把福建的大地单元定为加里东褶皱带,属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一部分。闽西北地区自加里东运动隆升成陆后,在以后的地质时期,始终处于隆升、剥蚀过程,未受海侵,一般所说“华夏古陆”仅指此一地区而言。
  从晚泥盆世开始,福建进入准地台发展阶段。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地面渐趋平缓,进而发生海侵,海水由广东进入福建,到晚石炭一早二叠世,福建西南部和中部处于相对稳定的浅海环境,形成碳酸盐沉积。在二叠纪中,海水屡有进退,成为海陆交互沉积环境,形成福建最重要的含煤碎屑岩系。二叠纪晚期发生海西运动(距今约2.5亿年),运动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地壳的上升和下降;低洼部分到晚二叠世又接受了海侵。至早中三叠世,海水开始退出。晚三叠世早期,全省只有局部残留盆地,如漳平天坑一带,接受了含煤碎屑沉积。晚三叠世晚期发生印支运动(距今约2.1亿年),结束了福建准地台的发展历史,形成一系列北东向的褶皱和断裂,并产生轻微的变质作用。
  自晚三叠世以后,福建进入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印支运动造成的断陷带,形成一系列含煤碎屑沉积盆地。早侏罗世,海水从西南向东北方向浸入,曾达到大田一带。继而发生燕山运动,并愈演愈烈,到晚侏罗世达到高潮,规模巨大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形成巨厚的火山堆积和规模巨大的花岗岩带。在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前后,福建境内断裂活动都很强烈。这些断裂大部分是继承老断裂发展而成的,也有一部分是新生的。常见的断裂有北东、北西、南北、东西、北北东、北东东等6组,而以北北东、北西二组为主。燕山运动沿崇安-南城(也作邵武-河源)和政和-大埔两条深大断裂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而形成的巨厚火山岩和侵入岩体,搜盖在老地层之上,地势相对较高,形成福建现代地貌的雏形。
  早白垩世福建的火山活动仍然存在,但规模已大为缩小,且集中于沿海一带,形成东南沿海变质岩带。白垩纪气候变得炎热,在内陆形成一系列沿断裂分布的小盆地,沉积了沙县组和赤石群红色岩层。福建现代大陆轮廓在白垩纪时已基本定形,地壳也趋于稳定。
  (二)生物在不断演化发展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福建境内的生物一直在不断演化和发展。
  泥盆纪以前,有机界主要由简单的有机体所组成,以海生生物为主,陆生生物较少。海生植物以海藻居优势,有各色石灰质藻类;海生动物以无脊椎动物占优势,如古老的节肢动物三叶虫、角质的腕足类、甲壳类和古杯类等。陆上菌藻植物和苔藓植物也都已存在。泥盆纪时,出现裸蕨并盛极一时。同时出现的还有原始鱗木、薄皮木、亚鳞木和古封印木等蕨类植物。这些蕨类植物均具有大树性质。这时,三叶虫、笔石等都趋于绝迹;头足类的棱角石,腕足类的石燕等趋于繁荣。泥盆纪的动物区系为肺鱼和两栖类中的坚头鱼;肺鱼通常是两栖类,是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
  在石炭纪,福建气候特点是温和多雨,陆生植物有了进一步发展,古蕨类植物繁盛。如在龙岩、漳平发现植物化石有拟鱗木、奇异亚鱗木、斜方薄皮木、栉羊齿、脉羊齿、须羊齿、科达狄等。在政和、将乐、宁化、长汀、上杭等地发现有大脉羊齿、假大脉羊齿、青海须羊齿、少见须羊齿、带科达、奇异亚鱗木等。在德化、顺昌、南平、南靖也发现有大脉羊齿、楔羊齿,特别是大脉羊齿分布最普遍。可见当时的鱗木很繁盛,真蕨植物较发达,栉羊齿开始繁盛。它们大都生长在湿润的沼泽、湖边溪谷两旁或山间盆地,这类古蕨有了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因而进化迅速,很快发展为大片茂密的沼泽森林植被,其高大的乔木是主要的造煤植物。陆生植物空前繁盛,是古生代地质历史的一大特征。
  二叠纪时仍以蕨类植物占统治地位,但繁盛于石炭纪的鱗木、封印木、栉羊齿、楔羊齿等,到二叠纪晚期逐渐被多种多样的蕨类植物所代替,二叠纪的植物化石在闽西南地区陆续发现,种类非常丰富。在龙岩、南平、永安、永定、清流、连城陆续发现有猫眼鱗木、封印鱗木、根座、石根、芦木、副芦木、科达狄、烟叶大羽羊齿、福建大羽羊齿、单网羊齿、华夏羊齿、栉羊齿、羽羊齿、蕉羊齿、束羊齿、楔叶、带羊齿、瓣轮木、鱗木、扇叶、古乌毛蕨、枝脉蕨、真羊齿、线囊蕨、星囊蕨等。从植物组成看,出现较多叶子宽大的大羽羊齿和单网羊齿等植物。真蕨和种子蕨植物大量繁殖,银杏等裸子植物增多。温暖而潮湿的气候形成大片森林;滨海沼泽的海进海退,为这些地区成煤提供条件。所以,二叠纪也是福建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晚期,气候逐渐变得干燥,羽叶小而叶缘加厚的一些真蕨和种子蕨类、适应干旱环境而组织结构较复杂的银杏、苏铁和松柏类等裸子植物逐渐取代大羽羊齿类。当时福建滨海地区气候条件可能还较为潮湿而温暖,北方干旱气候的影响还不那么明显,森林尚很茂盛,造煤作用还在继续进行。植物种类成分虽有一些变化,但与其他地区比较,变化不明显。所以,其植物区系发展的阶段性似不明显。石炭、二叠纪时,海洋生物中腕足类动物特别多,有乌鲁布腾贝、轮皱贝、直房贝、无洞贝、华夏贝、伯克背孔贝等;蜓科则有肿小泽蜓、苏伯特蜓、阿留陀夫蜓、高级小纺锤蜓、麦蜓等。陆生动物坚头类继续得到发展,并出现了蜚蠊目、蜻蜓目的昆虫类,蜘蛛纲、软体的肺螺亚纲、陆地螺、爬虫类等也逐渐增多。
  中生代三叠纪时,福建的自然环境大致与二叠纪时相似,生物界除保留原有属种外,并有较大的发展。陆生植物葛伯特蕨、似托第蕨、准苏铁果、新芦木、鱗羊齿、楔拜拉、尼尔桑、丁菲羊齿、枝羽叶、大网羽叶、网叶蕨、异叶蕨、格子蕨、苏铁等属大量增加。
  侏罗纪早、中期是一个气温高而略显干燥的环境,是裸子植物鼎盛的时代,尤以银杏、苏铁、松柏类为最多。其中银杏类植物有裂银杏、楔银杏、凤尾银杏和线银杏。它们构成高大茂密的森林,主要分布在闽西北地区,印支运动所造成的盆地,成为成煤的环境。其他较多的植物,尚有格子蕨、耳羽叶、拟木贼、拟刺葵、锥叶蕨、似叶形杉等属。侏罗纪时,福建的植物还相当丰富,根据武夷山、将乐、清流、长汀、浦城、建瓯、南平、尤溪、大田、漳平、华安、南靖等地的植物化石资料,计有28属30种。水生动物以瓣鳃类较多,有河炭蚌属、西伯利亚蚌属、费尔干蚌属、珠蚌属、楔蚌属、图土蚌属等。这一时期,在陆生动物中,恐龙一类的爬行动物在中国南方有了很大发展,但在福建侏罗纪早、中期地层中至今未发现恐龙化石。原始鸟类的始祖鸟、龟类、鳄鱼、蜥蜴等动物也开始出现。
  白垩纪初,福建和中国大部地区在植被区系上是属于古地中海植物区。根据福建局部地区一些化石资料,当时主要植物有袖套杉、鱼网叶、短叶杉和坚叶杉等。白垩纪中后期,气候变得干燥而炎热,原来适应温湿环境生存的森林逐渐消减,植物向新的更高的方向演变,出现了被子植物,如樟科、木兰科、桑科、豆科等一些种。
  白垩纪时的动物,在坂头组中见有多种叶肢介、介形虫等化石;在沙县组和赤石群中,见有福建褶珠蚌、洛东褶珠蚌、方形类三角蚌和鳖等化石,均为内陆湖的水生生物。侏罗纪时的陆生动物,特别是鸟类和爬行类,此时继续得到发展。
  上述第三纪以前福建古地理的变化,给以后福建自然环境的演变留下深刻烙印,表现在:
  (1)燕山运动奠定福建现代地形的骨架,结束海侵的历史。
  (2)新生代的断裂和断裂活动,基本上继承加里东、印支、燕山运动的断裂和断裂活动;各种不同方向的断裂,把福建地体分割成为许多断块,断块活动便成为新生代地壳活动的主要型式。断裂构造对地貌的形成和发育及河流的流向和水系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控制作用。
  (3)燕山运动以前,福建曾经多次海侵、海退,沉积岩分布较广,特别是在闽西南地区。燕山运动空前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形成巨厚的火山岩和侵入岩,它们和沉积岩露布的面积在全省约各占1/3,特别是福建东部绝大部分被岩浆岩所占据。这对福建自然环境的演变和分异,都有较大影响。
  (4)福建的植物不断发展,由古生代的蕨类植物群,演变到中生代裸子植物群,但燕山运动多期多次的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使得许多地方的生物遭到覆灭,延缓了生物的演化进程。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福建省志·地理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昭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