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自然环境与地理分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479
颗粒名称: 第八章 自然环境与地理分区
分类号: P942.57;K295.7
页数: 32
页码: 364-395
摘要: 本章描述了福建省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演化、自然环境变化等,并介绍了福建省的自然地理分区。
关键词: 自然环境 地理分区 福建

内容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第三纪以前
  福建省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属大陆边缘的一个组成部分,东面隔海相望的是台湾岛,台湾岛以东为太平洋板块。在大地构造上,福建属于加里东褶皱带的一部分;按地质力学观点,则属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一书确定其地块性质属次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华夏台背斜的一部分,早先也有人称为“华夏古陆”。它的基底是前震旦纪变质岩,在闽西北称“建瓯群”,在闽西南称“楼子坝群”,零星地分别出露在建瓯、建阳、邵武及长汀和武平等地。福建东半壁几乎全为深厚的火山岩和侵入岩所覆盖,对其基底情况了解甚少。自元古代(距今约7.3亿年)至中生代末(距今约7000万年前),在福建古地理演变中,曾发生以下巨大变化:
  (一)多次地壳运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
  最早的地壳运动发生在距今约8亿年的晋宁运动,由此形成福建构造的原始形态。晚元古代是地槽发育阶段,地壳振荡频繁,火山活动强烈,形成巨厚的火山复理式沉积。早古生代时,总的趋势是处于海退环境,但地壳仍处振荡中,形成沙泥质复理式沉积。到奥陶纪末志留纪初(距今约4亿年前),由于加里东运动,造成一系列北东东一北东向褶皱和断裂,产生区域变质作用。特别是崇安-石城、政和-大埔断裂变质作用更为强烈,并产生混合岩作用,形成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这一地壳运动奠定福建境内及华南其他地区主要褶皱构造的形态,具有地质上的划时代意义。因而,中外一些地质学家把福建的大地单元定为加里东褶皱带,属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一部分。闽西北地区自加里东运动隆升成陆后,在以后的地质时期,始终处于隆升、剥蚀过程,未受海侵,一般所说“华夏古陆”仅指此一地区而言。
  从晚泥盆世开始,福建进入准地台发展阶段。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地面渐趋平缓,进而发生海侵,海水由广东进入福建,到晚石炭一早二叠世,福建西南部和中部处于相对稳定的浅海环境,形成碳酸盐沉积。在二叠纪中,海水屡有进退,成为海陆交互沉积环境,形成福建最重要的含煤碎屑岩系。二叠纪晚期发生海西运动(距今约2.5亿年),运动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地壳的上升和下降;低洼部分到晚二叠世又接受了海侵。至早中三叠世,海水开始退出。晚三叠世早期,全省只有局部残留盆地,如漳平天坑一带,接受了含煤碎屑沉积。晚三叠世晚期发生印支运动(距今约2.1亿年),结束了福建准地台的发展历史,形成一系列北东向的褶皱和断裂,并产生轻微的变质作用。
  自晚三叠世以后,福建进入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印支运动造成的断陷带,形成一系列含煤碎屑沉积盆地。早侏罗世,海水从西南向东北方向浸入,曾达到大田一带。继而发生燕山运动,并愈演愈烈,到晚侏罗世达到高潮,规模巨大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形成巨厚的火山堆积和规模巨大的花岗岩带。在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前后,福建境内断裂活动都很强烈。这些断裂大部分是继承老断裂发展而成的,也有一部分是新生的。常见的断裂有北东、北西、南北、东西、北北东、北东东等6组,而以北北东、北西二组为主。燕山运动沿崇安-南城(也作邵武-河源)和政和-大埔两条深大断裂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而形成的巨厚火山岩和侵入岩体,搜盖在老地层之上,地势相对较高,形成福建现代地貌的雏形。
  早白垩世福建的火山活动仍然存在,但规模已大为缩小,且集中于沿海一带,形成东南沿海变质岩带。白垩纪气候变得炎热,在内陆形成一系列沿断裂分布的小盆地,沉积了沙县组和赤石群红色岩层。福建现代大陆轮廓在白垩纪时已基本定形,地壳也趋于稳定。
  (二)生物在不断演化发展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福建境内的生物一直在不断演化和发展。
  泥盆纪以前,有机界主要由简单的有机体所组成,以海生生物为主,陆生生物较少。海生植物以海藻居优势,有各色石灰质藻类;海生动物以无脊椎动物占优势,如古老的节肢动物三叶虫、角质的腕足类、甲壳类和古杯类等。陆上菌藻植物和苔藓植物也都已存在。泥盆纪时,出现裸蕨并盛极一时。同时出现的还有原始鱗木、薄皮木、亚鳞木和古封印木等蕨类植物。这些蕨类植物均具有大树性质。这时,三叶虫、笔石等都趋于绝迹;头足类的棱角石,腕足类的石燕等趋于繁荣。泥盆纪的动物区系为肺鱼和两栖类中的坚头鱼;肺鱼通常是两栖类,是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
  在石炭纪,福建气候特点是温和多雨,陆生植物有了进一步发展,古蕨类植物繁盛。如在龙岩、漳平发现植物化石有拟鱗木、奇异亚鱗木、斜方薄皮木、栉羊齿、脉羊齿、须羊齿、科达狄等。在政和、将乐、宁化、长汀、上杭等地发现有大脉羊齿、假大脉羊齿、青海须羊齿、少见须羊齿、带科达、奇异亚鱗木等。在德化、顺昌、南平、南靖也发现有大脉羊齿、楔羊齿,特别是大脉羊齿分布最普遍。可见当时的鱗木很繁盛,真蕨植物较发达,栉羊齿开始繁盛。它们大都生长在湿润的沼泽、湖边溪谷两旁或山间盆地,这类古蕨有了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因而进化迅速,很快发展为大片茂密的沼泽森林植被,其高大的乔木是主要的造煤植物。陆生植物空前繁盛,是古生代地质历史的一大特征。
  二叠纪时仍以蕨类植物占统治地位,但繁盛于石炭纪的鱗木、封印木、栉羊齿、楔羊齿等,到二叠纪晚期逐渐被多种多样的蕨类植物所代替,二叠纪的植物化石在闽西南地区陆续发现,种类非常丰富。在龙岩、南平、永安、永定、清流、连城陆续发现有猫眼鱗木、封印鱗木、根座、石根、芦木、副芦木、科达狄、烟叶大羽羊齿、福建大羽羊齿、单网羊齿、华夏羊齿、栉羊齿、羽羊齿、蕉羊齿、束羊齿、楔叶、带羊齿、瓣轮木、鱗木、扇叶、古乌毛蕨、枝脉蕨、真羊齿、线囊蕨、星囊蕨等。从植物组成看,出现较多叶子宽大的大羽羊齿和单网羊齿等植物。真蕨和种子蕨植物大量繁殖,银杏等裸子植物增多。温暖而潮湿的气候形成大片森林;滨海沼泽的海进海退,为这些地区成煤提供条件。所以,二叠纪也是福建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晚期,气候逐渐变得干燥,羽叶小而叶缘加厚的一些真蕨和种子蕨类、适应干旱环境而组织结构较复杂的银杏、苏铁和松柏类等裸子植物逐渐取代大羽羊齿类。当时福建滨海地区气候条件可能还较为潮湿而温暖,北方干旱气候的影响还不那么明显,森林尚很茂盛,造煤作用还在继续进行。植物种类成分虽有一些变化,但与其他地区比较,变化不明显。所以,其植物区系发展的阶段性似不明显。石炭、二叠纪时,海洋生物中腕足类动物特别多,有乌鲁布腾贝、轮皱贝、直房贝、无洞贝、华夏贝、伯克背孔贝等;蜓科则有肿小泽蜓、苏伯特蜓、阿留陀夫蜓、高级小纺锤蜓、麦蜓等。陆生动物坚头类继续得到发展,并出现了蜚蠊目、蜻蜓目的昆虫类,蜘蛛纲、软体的肺螺亚纲、陆地螺、爬虫类等也逐渐增多。
  中生代三叠纪时,福建的自然环境大致与二叠纪时相似,生物界除保留原有属种外,并有较大的发展。陆生植物葛伯特蕨、似托第蕨、准苏铁果、新芦木、鱗羊齿、楔拜拉、尼尔桑、丁菲羊齿、枝羽叶、大网羽叶、网叶蕨、异叶蕨、格子蕨、苏铁等属大量增加。
  侏罗纪早、中期是一个气温高而略显干燥的环境,是裸子植物鼎盛的时代,尤以银杏、苏铁、松柏类为最多。其中银杏类植物有裂银杏、楔银杏、凤尾银杏和线银杏。它们构成高大茂密的森林,主要分布在闽西北地区,印支运动所造成的盆地,成为成煤的环境。其他较多的植物,尚有格子蕨、耳羽叶、拟木贼、拟刺葵、锥叶蕨、似叶形杉等属。侏罗纪时,福建的植物还相当丰富,根据武夷山、将乐、清流、长汀、浦城、建瓯、南平、尤溪、大田、漳平、华安、南靖等地的植物化石资料,计有28属30种。水生动物以瓣鳃类较多,有河炭蚌属、西伯利亚蚌属、费尔干蚌属、珠蚌属、楔蚌属、图土蚌属等。这一时期,在陆生动物中,恐龙一类的爬行动物在中国南方有了很大发展,但在福建侏罗纪早、中期地层中至今未发现恐龙化石。原始鸟类的始祖鸟、龟类、鳄鱼、蜥蜴等动物也开始出现。
  白垩纪初,福建和中国大部地区在植被区系上是属于古地中海植物区。根据福建局部地区一些化石资料,当时主要植物有袖套杉、鱼网叶、短叶杉和坚叶杉等。白垩纪中后期,气候变得干燥而炎热,原来适应温湿环境生存的森林逐渐消减,植物向新的更高的方向演变,出现了被子植物,如樟科、木兰科、桑科、豆科等一些种。
  白垩纪时的动物,在坂头组中见有多种叶肢介、介形虫等化石;在沙县组和赤石群中,见有福建褶珠蚌、洛东褶珠蚌、方形类三角蚌和鳖等化石,均为内陆湖的水生生物。侏罗纪时的陆生动物,特别是鸟类和爬行类,此时继续得到发展。
  上述第三纪以前福建古地理的变化,给以后福建自然环境的演变留下深刻烙印,表现在:
  (1)燕山运动奠定福建现代地形的骨架,结束海侵的历史。
  (2)新生代的断裂和断裂活动,基本上继承加里东、印支、燕山运动的断裂和断裂活动;各种不同方向的断裂,把福建地体分割成为许多断块,断块活动便成为新生代地壳活动的主要型式。断裂构造对地貌的形成和发育及河流的流向和水系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控制作用。
  (3)燕山运动以前,福建曾经多次海侵、海退,沉积岩分布较广,特别是在闽西南地区。燕山运动空前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形成巨厚的火山岩和侵入岩,它们和沉积岩露布的面积在全省约各占1/3,特别是福建东部绝大部分被岩浆岩所占据。这对福建自然环境的演变和分异,都有较大影响。
  (4)福建的植物不断发展,由古生代的蕨类植物群,演变到中生代裸子植物群,但燕山运动多期多次的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使得许多地方的生物遭到覆灭,延缓了生物的演化进程。
  二、第三纪
  福建第三纪古地理环境,与全国一样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深刻地影响到第四纪古地理环境。第三纪古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燕山运动以后,本省地壳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由燕山运动造成的高峻而崎岖的地形,经几千万年侵蚀夷平以后,形成准平原,地势低缓。东部海洋受赤道暖流影响,水温达33℃,比现代(28℃)高5℃左右。
  其二,在老第三纪地表准平原化时期,近地面层的大气环流与现在完全不同。此时,现在的西藏高原和印度北部是汪洋大海,称为“古地中海”,季风环流向未形成,福建也不是季风气候,行星风系却起着重要作用。东部受热带海洋的影响,陆地地面又比较平坦,地面大气层的厚度和密度都比较均匀,有着较均匀的保温作用,因此当时大陆的气温比现在高,全国暖温带与温带的纬度界线要比现在的界线向北推移10°~15°,福建的北部属热带疏林草原带,南部属热带雨林带,两者的界线大致在北纬25%即惠安-华安-上杭-线,基本上与现在的中、南亚热带南段界线相符合。
  在热带疏林草原带的北面,经常为副高压带所控制。随着高压带的南北移动,影响了北面西风带和南面东北信风带的移动,形成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冬季西风带移入,经常有气旋发生,天气忽晴忽雨;夏季信风带移入,天气一般比较稳定,高温少雨。这种气候酷似现代的地中海气候。现在分布于本省山区的藜科的藜属,十字花科的焊菜属、莱菔属,石竹科的繁缕属、麦瓶草属、萎菜属、假繁缕属,豆科的锦鸡儿属,伞形科的破铜钱属、窃衣属、茴香属,蓼科的荞麦属、酸膜属及白蜡树等,都是热带疏林草原、荒漠带的孑遗种,植物具有旱生特点。这时期的沉积都与干热气候相联系,沉积物颗粒上常蒙上一层红色的氢氧化物薄膜,沉积物中常夹有盐层、钙质层或石膏层。典型的热带草原动物在湖北江汉平原及江西、浙江均有发现,而本省尚无发现。
  南部热带雨林终年高温,夏季多热带气旋,降水较多,冬季受西风气流影响,比较干燥,红色风化壳广泛分布,砖红壤非常发育。植物数量多,种类复杂,为比较稳定的古热带区系。典型的科属有山橄榄科、山龙眼科、檀香料、芭蕉科、紫金牛科、桑科(榕属)、芸香科(部分属)、列当科(部分属)、樟科(部分属)、壳斗科(部分属)及蛇菰科(部分属)等。现在南靖县和溪乡乐土六斗山保存的南亚热带季雨林(有人称为南亚热带雨林),实为第三纪热带雨林的孑遗群落。就全省而言,此时期植物种类已相当丰富。蕨类植物有桫椤属、莲座属、水龙骨科、蕨属、蚌壳蕨属、膜蕨属及金毛狗属等;裸子植物有杉科、柏科、松属等;被子植物最多,有桤木属、栎属、石栎属、栗属、锥栗属、樟科、柳属、胡桃属、枫杨属、杨梅属、桑科、苋属、藜科、木兰属、瓜馥木属、假鹰爪属、枫香属、〓木属、油桐属、乌桕属、蔷薇科、毛茛科、豆科、芸香科、鱼尾草属、马甲子属、紫树属、槭树属、漆树属、菱属、五加科、冬青属、木犀科、山矾属、茜草科、唇形科、茄属、菊科、泽泻科、百合科、禾本科、棕榈科等。上述植物中,樟科、壳斗科、松科等是古热带、亚热带具代表的种,往往组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成分。此时的大型动物有剑齿象和森林古猿等。其三,老第三纪末到新第三纪,中国发生一次新的、剧烈的地壳运动——喜马拉雅运动,除了喜马拉雅和台湾地区褶皱成山外,其余地区,包括福建在内,在燕山运动所形成的构造骨架和地貌轮廓的基础上,进行着加大地势差别的差异升降运动,对福建自然环境影响极大。
  (1)喜马拉雅山区的大面积、大幅度隆起,使“古地中海”消失,使亚、欧大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大陆与太平洋的巨大热力对比反差,产生季风环流,形成季风气候。福建地处中国东南部,便成为中国东部季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老第三纪行星风系造成的地带性气候遭到破坏,西风带因庞大高峻的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急流,急流的动力作用和冷暖高压的热力作用,加强了季风环流,并改变中国各地气候要素质量和分布。东部季风区热量带南移,福建成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台湾岛是属于西太平洋弧形岛群的一部分,太平洋板块向西推移到东亚大陆的边缘,由于大陆板块密度较海洋板块小,前者超驾于海洋板块之上,经两板块的碰撞,形成第三纪褶皱带,造成高峻的台湾中央山脉。西部断裂下降,形成原始的台湾海峡。原始的台湾海峡形成后曾一度隆起为陆,闽台联成一体,但中新世开始再度沉陷。太平洋板块活动,不仅造成中国台湾及东亚其它地区岛弧山系的建立,而且影响中国东部,特别是福建的构造。早在燕山期,沿海地区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特别是大块花岗岩体的侵入,就是板块活动的结果。通过第三纪初期地壳相对宁静阶段之后,洋壳再度扩展,台湾岛弧的崛起,对福建东岸产生护卫作用,使大陆架发育较为完整,水深不大,形成大陆架浅海。因此,第四纪台湾与福建数度相连、数度分离,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而引起海平面的升降所致。
  (3)新第三纪气温较老第三纪时有所下降,但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较为深刻,降水有所增加,属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在沉积物中找到的植物化石,有木兰、樟、锥栗、莉竹和番荔枝科等种属。在龙海、漳浦的佛昙层中,还找到欧洲枫香、瓜馥木、马甲子、山旺木兰、紫玉盘、假鹰瓜等植物化石。沿海地区有榕、梧桐、樟等。
  三、第四纪
  (一)影响因素
  第四纪时间不长,只二三百万年,但在福建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上,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影响福建第四纪自然环境演变主要有下列三个因素。
  1.新构造运动
  全省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相当强烈,并以上升运动为总趋势,这种运动至今仍未停止。福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控制了地貌发育。北东或北北东向主干断裂控制了闽西大山带、闽中大山带和海岸轮廓线的走向;北西向主干断裂,基本上控制闽江、晋江、九龙江、霍童溪等河流的流向。不同方向的断裂把地体分割成许多断块,各个断块上升的幅度常不一致,有的断块在第四纪中上升几百米,甚至上千米,有的仅几十米,少数断块则表现为下降。武夷山脉北段、戴云山脉和鹫峰山主体部分,都是上升幅度较大的地区;特别是黄岗山一带是本省上升幅度最大的地区,上升量达1000米左右。同样是河谷地带,上升幅度也不一致。闽江上游建溪、富屯溪、沙溪一级阶地的相对高度为5~8米,而在中游河段这级阶地的相对高度却达10~15米。这级阶地形成于全新世,也就是说,全新世以来,闽江中游段的上升量要比上游段大一倍,所以河谷形态表现为峡谷型,江窄流急,两岸山丘坡度大。就以海岸带而言,升降也不平衡。九龙江口以南是均一上升区;九龙江口以北至闽江口,是差异上升区;闽江口以北为下降区,只是近期略有上升。从构造角度看,福建的海岸为断层海岸,北东向或北北东向断裂(即长乐-南澳断裂)控制着海岸线的基本走向。北西向、东西向、北北西向等多组断裂与北东向或北北东向断裂相交,形成海岸带的许多构造薄弱地段,在海水和河流等强大外力作用下,便形成深入内陆的海湾。在海湾之间,则是闽中大山带东翼的山丘延伸而形成的半岛,从而构成半岛与海湾相间排列的格局。1989年,在晋江深沪湾发现古油杉森林残迹,经C14测定,其年龄为7550±120a至7620±130a.B.P.之间,说明该海湾在7000多年前是一片陆地。福州盆地和漳州盆地也是沉降区,自晚更新世以来,沉降量达数十米。
  福建境内小型盆地很多,全省大部分县城都处于盆地部位,它们都是在交错断裂的基础上由河流侵蚀而成,新构造运动上升幅度较小,有的还相对下降。
  地震是现代构造运动强度的标志之一,它可以使地球外壳某些部分带来明显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同时,它也证明地球某些地段处在活跃状态中,可以引起地壳的位移和严重破裂。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也常是新构造运动最活跃的地区,两者的相关性非常明显。闽东南沿海地区和近海区靠近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接触地带,而陆块的地壳运动由西向东逐渐加强,所以成为全省地震活动最频繁、最强烈的地区,地震烈度为6~7度,它与长乐一南澳断裂带所处的部位一致。地震活动强烈反映在新构造运动上,不一定是上升量或沉降量有多大,而表现为升降活动频繁。这一带温泉密集,实际上也是新构造运动的一个侧面反映。
  2.第四纪古气候
  地球的气候史,是以温暖期与寒冷期交替出现为其基本特征。在已知的地球气候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大冰期,其时代分别为震旦纪、石炭一二叠纪和第四纪。对中国来说,以震旦纪大冰期影响最大,长江中下游及滇、黔等地均有此时期的冰碛层。石炭一二叠纪大冰期对中国影响极小,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湿热、植物繁生的成煤时期,福建也是如此。第四纪大冰期以欧、美大陆影响最大,亚洲大陆冰川规模较小,冰盖范围仅限于北纬60度以北的地区,中国只在髙山地区才有山岳冰川发育,其他地区则受冰期与间冰期气候的影响,而有寒暖干湿的变化。但是第四纪气候这种寒暖干湿的剧烈变化,必然影响到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有的死亡,有的迁移,有的发生变异,对福建生物界影响巨大。
  第四纪大冰期至少是由三四次时间尺度约10~20万年寒冷的冰期(也称亚冰期)和具有同样时间尺度但比较温暖的间冰期(也称亚间冰期)组成。在同一个冰期或间冰期内,气候并不完全一致,有着许多小波动,这种小波动可以从沉积相中充分显示出来。一般地说,冰期中气温较现在为低,平均约低间冰期中气温较现在为高,在北极气温要比现在高27℃左右。像福建这样纬度较低地区,气温要比现在高5℃~6℃左右,热带和温带向北推移,冰川也不断向北后退,甚至消失。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上下移动。所以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出现,必然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海面大幅度的下降和大幅度的上升;二是动植物作纬向的和垂直方向的迁移,即冰期时,动植物自高纬度区向低纬度区或从山上向山下迁移,间冰期时,动植物自低纬度区向高纬度区或自山下向山上迁移。
  福建第四纪没有发生冰川,但仍受到冰期气候深刻的影响:一是海面的大幅度升降变化,使福建与台湾几度相连又分离;二是使福建第四纪以前的生物得以继续生存,并成为生物的“避难所”;三是促使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不断演变、发展。
  3.人类活动
  第四纪也被称为“灵生代”,因为在第四纪的二三百万年间出现了人类的祖先。人类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猿人阶段、古人阶段和智人阶段。
  猿人阶段包括第四纪开始至更新世中期,先后出现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其生活时代分别为距今170万±10万年、60~70万年和40万年前,福建境内至今未发现此时期的猿人化石。
  古人阶段大致为中更新世中晚期,先后出现丁村人(山西临汾县)、马坝人(广东韶关县)、长阳人(湖北长阳县)和桐梓人(贵州桐梓县),生存时代约距今5~40万年间。福建三明万寿岩曾发现距今18.5万年左右古人类遗址及其所使用的石器。
  智人阶段大约距今5万年左右。古人类跨入智人阶段,体形与现代人基本相似。最早是河套人(内蒙古伊克昭盟),生存于晚更新世中期,生活在森林草原环境。出现在晚更新世晚期的先后有资阳人(四川资阳县)、柳江人(广西柳江县)、麒麟山人(广西耒宾县)和山顶洞人(居住在周口店北京猿人洞穴最高处石灰岩洞穴中),以上均属于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据C14测定,生存于距今18000年前,伴生的动物除狐狸、獾外,尚有南方的香猫、鬣狗等,说明当时华北一带气候转暖。本省漳州市北郊莲花池山的下层红土层中发现的石制品为晚更新世中期的旧石器,距今约4~8万年前,说明智人阶段福建已经有人类在九龙江下游地区拓荒生息。这里生活的古人类,按时代可与河套人对比。三明万寿岩洞穴中曾发掘出距今1~3万年前古人类居址和石器。莲花池山上层红土层中还发现大批距今一万年左右的中石器时代石器。这两种不同时代的石器,其出土地点遍及漳州市郊111个点。近年来,相继在泉州东海鹧鸪山、南安丰州庙下村、石狮祥芝大堡村、蚶江石湖金钗山发现大量旧石器刮削器,均可与漳州、厦门一带的旧石器对比,印证了漳州地区九龙江下游和泉州地区晋江流域确实存在大范围旧石器时期人类遗址,两地人类活动的历史应由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推至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从打制工艺看,也与台湾旧石器相似,说明漳、泉地区旧石器文化对台湾旧石器文化的影响。
  从全新世开始,人类社会渐次进入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铜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日益更新,人类对自然界改造能力的日益加强以及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就必然产生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毁灭了许多野生动植物,从而改变甚至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栽培和豢养了许多植物和动物,创造了新的半自然的或人工的生态系统。例如黍子、小米、小麦和水稻等作物,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栽培。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已豢养了许多家畜。最早被驯养的是狗,它是中石器遗址的标准化石。新石器遗址中则更多,并有猪、牛、羊等家畜化石。闽侯昙石山、永安寨岩山、清流石子嵊和宁化湖村老虎岩等新石器遗址中,也都有这些家畜的化石。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福建文化的发展已经与中原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由于福建三面靠山、一面濒海这一地理特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经济和文化面貌。
  (二)演变
  第四纪初期,中国已明显地分为三大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在东部季风区内,由于纬度高低和距海远近产生了水热,特别是热量的差异,又分化出若干自然地带,福建就跨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季雨林两个自然地带,其界线大致在连江-福州-福清-永春-华安-永定一线。
  1.更新世初期
  更新世初期,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台湾再次强烈上升;福建也有较大幅度的抬升,但上升量各地不一,而以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为最大。由于夏季风和气旋活动影响增强,使本省大部分地区原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的疏林草原,渐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所代替。南部原属热带雨林带,由于季风盛行,使雨林成分具有季节变化,且冬温较低,从而演变为南亚热带季雨林。漳浦一带玄武岩面上的红壤风化壳和砖红壤剖面中的铁锰结核及结构面上的铁锰胶膜,都反映这一地带在更新世初期是较湿热的气候环境。
  关于更新世初期的植物群落情况,还要追溯到第三纪,甚至白垩纪。
  中生代是本省、也是中国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繁盛时期。到第三纪,有些裸子植物由于不适应环境的变化,逐渐减少或消灭。如银杏到第三纪时已只有铁线银杏和银杏两种,分布在华北地区,到第四纪仅留下一种,成为“活化石”。松柏类到第三纪留下的种属已经不多,但在植被中仍起一定作用。粗榧科的粗榧属,紫杉科的紫杉属,杉科的红杉、水杉、落羽杉、水松等属,松科的铁杉、油杉、金钱松、雪松、松等属,在老第三纪时还有分布,但红杉和落羽杉在新第三纪以后已经绝迹;其中油杉、铁杉、金钱松等属在老第三纪时广泛分布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到新第三纪退居到长江以南地区,在福建境内广泛分布。中生代时,蕨类植物很多。到老第三纪,石松科的石松属,莲座蕨科的莲座属,原始的莲座蕨属,紫萁科的紫萁蕨属,里白科的里白属,桫椤科的桫椤属,海金沙科的海金沙属、莎草蕨类和花序蕨属等,分布仍很广泛;渐新世后,分布范围缩小,仅限于南方福建等地;花序蕨属已告绝迹。
  新生代的植物群以被子植物为主。被子植物由于生命力强,能抵抗旱、寒、病等侵害,不断克服不利于其自身发展的因素,在环境的不断演变中,产生新的形态,从乔木发展到灌木和草本,并有一些转向水域生活。同时,它们得到昆虫和鸟兽传递花粉、散布果实和种子,这就更加促进被子植物的发展。从化石的证据看,最原始的被子植物出现于侏罗纪至白垩纪的过渡期,最早出现的为木兰科、樟科、山茱萸科、连香树科、昆栏树科、桑科、豆科、五茄科、卫矛科、鼠李科、毛莨科和睡莲科等属种,数量也最多;其它如槭树科、夹竹桃科、漆树科、冬青科、木棉科、忍冬科、使君子科、柿科、山毛榉科、金缕梅科、胡桃科、山龙眼科、蔷薇科、芸香科、杨柳科、无患子科、杜鹃科等属种也有出现,但数量较少。稍后,棕榈科、大戟科、檀香科、木犀科、寥科、莎草科等相继出现。到了第四纪,由于植物的不断演化,被子植物种属愈来愈多。
  更新世早期,南北动物区系的差别开始明显,这与生物气候的分异密切相关。根据古脊椎动物学研究,当时在中国南方的动物,属于巨猿动物区系,该区系已显示有现代东洋界的特色。巨猿化石在本省宁化县石子嵊洞穴堆积中已有发现,但不能因此断定其时代属于早更新世。巨猿动物区系又称元谋动物群,是中国南方第四纪最古老的哺乳动物群。元谋人伴生的动物群,除第三纪残余种如泥河湾剑齿象、爪兽、龙川始柱角鹿、狍、麂等外,还有典型的早更新世代表种,如元谋狼、鸡骨山狐、小灵猫、桑氏缟鬣狗、昭通剑齿象、元谋剑齿象、云南马、复齿短耳兔和斯氏鹿等。这一动物群同华南各地的大熊猫一剑齿象动物群之间虽有交错现象,但与泥河湾动物群的关系更为密切些。这说明,中国东部季风区内并没有不可逾越的天然界线,这类动物随着气候的变化是完全可以南北迁移的。在中国北方生活的动物属泥河湾动物区系,也称长鼻三趾马一真马动物群,这一动物群的基本特点是:有一些是第三纪末期残余种属代表,如后裂爪兽;此时演化出一些特有种属,如长鼻三趾马、极齿犀等;此时出现更新世的主要代表种,如剑齿虎、三门马、梅氏犀、居氏大河狸和中国貉等。近代的某些哺乳动物种属,如马、象、骆驼、野牛、羊等,也在此时开始演化。在淮河流域的针、阔叶混交林与常绿阔叶林过渡区,此时存在着巨河狸-四不象动物群,它具有南、北动物区系过渡性的特点。
  从全球气候曲线来看,第三纪上新世末气温已开始降低,预示着第四纪气候的大幅度变动。到更新世初,气温急剧下降,中国西部高山地区发生冰川,东部则出现冰期气候。这次冰期在中国称为鄱阳冰期。这一时期福建气候较寒冷湿润,有河、湖及砾石堆积,但没有发生冰川,对动植物影响不大。冰期的固体水来源于海洋,江河封冰,入海水量减少,沿海地带发生海退,台湾海峡大部出露水面,福建与台湾连在一起。据台湾考古发现,在台南左镇菜寮溪山谷中,关庙乡龟洞溪两岸和台中斗嵙等地的沉积层中,发现大量的剑齿象、犀牛、大角鹿和四不象等动物化石,虽不能断定其所属时代,但系从大陆迁移过去则无异议。因台湾系一海岛,形成时间较晚,只有紧靠大陆一侧,水深最小,为大陆架浅海,其余三面均为深邃的太平洋。
  早更新世后期,气候转暖,进入鄱阳-大姑间冰期,冰雪融消,海面回升,台湾海峡发生海侵,台湾与大陆分离。明显的证据是高雄、恒春等地被海水淹没,珊瑚繁生,构成60~80米的珊瑚礁灰岩,因后期抬升,这个海相层已分布到现在海拔100~350米的高程。这时河流作用十分活跃,侵蚀和堆积旺盛。福建最大的河流闽江在此时以前,以鹫峰一戴云山脉为分水岭,分为东闽江和西闽江,东闽江大致沿现在流线东流入海,西闽江纳建溪、富屯溪之水注入沙溪,然后向西南流入汀江(下游为韩江),至广东潮汕地区入海,此时东闽江加快溯源侵蚀,并袭夺西闽江而东流,闽江形成现有的规模。
  由于湿热气候的影响,全省普遍发育了红土,土壤剖面中并有网纹状结构。
  气候的冷暖变化,导致动植物的南北和山上山下的迁移,福建在冰期时气温也不太低,成为北方动植物的“避难所”,有大量温带动植物迁入,与当地耐温动植物共生。福建多山,因气候的变化而引起动植物的山上山下的迁移,要比南北迁移方便得多,这些都是福建省动植物资源特别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
  2.更新世中期
  中更新世初期,气候再次转冷,第二次冰期,中国称为大姑冰期。这次冰期降温较鄱阳冰期为烈,中国西部高山堆积万年雪,并发生冰川;东部季风区的气候虽比上次冰期气候冷一些,但在夏季风的影响下,中、低纬地区并没有发生冰川,所以对动植物的影响不大。
  这时期华北的许多古老的植物,如银杏、雪松、铁杉、水杉、水松、金钱松及木兰、枫香、枫杨、山核桃等属均迁移到包括福建在内的南方,使得福建古老植物的属种更为丰富。
  在福建省中更新统同安组中,含有蚌壳蕨、里白、水龙骨、桫椤等属以及松属、柏属、栎属等,显示当时较现代稍为冷湿的环境。原来生活在本省的植物数量和种类都没有减少,只是随着气温的降低,从山上到山下作垂直的移动。地带性植被也没有变化。由于植物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和可塑性,在环境改变时,一部分植物必然会改变其原来的生物学习性,仍然居留在原地;而那些由外地迁移过来的植物,也必然会在新的地理环境里发生变异,变成形态上或生态上与原来的植物有所差异。
  这时期,中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分布着大熊猫一剑齿象动物群,主要成员有大熊猫、东方剑齿象、长臂猿、金丝猴、巨獏、水鹿、中国獏、中国犀牛等。除长臂猿、金丝猴外,这些动物化石在龙岩麒麟山、永安寨岩洞、宁化石子嵊、清流狐狸洞和明溪剪刀墘等石灰岩洞穴堆积中均有发现,而且还含有虎、鬣狗、棕熊、梅花鹿、猕猴等动物化石。这个动物群的特点有三:一是具有现代动物群面貌;二是绝大部分种属为现代种的亚种;三是有些属已经绝灭,如巨獏、剑齿象、爪兽、古菱齿象等。有的地方还有巨猿,可能是从更新世早期延续下来。
  中更新世冰期,海面又趋下降,陆地相对上升,凡在早更新世后期一度为海水侵淹地区,多脱水成陆,台湾海峡几乎全部露出海面,使台湾再一次与福建陆地相连,动物又向台湾迁移,在阿里山西麓的桃园砾石层中发现的与大陆相同的中国犀牛即为明证。台湾这时有较大幅度的隆升,迭加以海面的下降,隆升特别显著,因而在阿里山西麓堆积有大量冲洪积物。福建闽江、九龙江等河流再一次向海峡伸展,至今在海峡底部仍保存有粗砂、砾石等河流相沉积物,并遗留着古河道,在海底地形上成为峡谷。最大的一条海底峡谷,在马祖岛与长岛之间,谷深80米,这是福州盆地内闽江埋藏河谷向海外的延伸。厦门港外大担岛附近有一条呈“V”形峡谷,这是九龙江向外延伸的部分。兴化湾南日岛附近,谷地较宽,呈“U”形,这是木兰溪向外延伸的部分。
  到中更新世后期,气候转暖,进入大姑一庐山间冰期。台湾海峡又一次受到海侵,台湾与福建又告分离。这时期福建各水系的河流作用十分活跃,结合地壳的抬升,普遍形成相对高度约40~60米的二级阶地;在海岸带则表现为:闽中(闽江口与九龙江口之间)和闽南(九龙江口以南)海岸普遍上升;闽北(闽江口以北)海岸普遍下降;漳州盆地开始下降。平原与山麓交界处的疏松堆积物,以红色砾岩、粘土为主,在暖湿气候的影响下,均已深受风化,网纹发育,铁锰结核呈带状分布,红壤或赤红壤得到进一步发育。
  在中更新世后斯的间冰期,福建的植物更为繁茂,除了第三纪和更新世早期的科属,如金粟兰科、鸢尾科、楝科、芭蕉科、茜草科、猕猴桃科、龙舌兰科、八角枫科、秋海棠科、杜英科、景天科、胡颓子科、杜仲科、亚麻科、锦葵科、紫金牛科、露兜树科、清风藤科、茄科、山矾科、瑞香科、马鞭草科、毛茛科、车前科、仙人掌科等外,也还出现一些新科,如马齿蓟科、商陆科等。
  3.更新世晚期
  晚更新世初期和晚更新世中晚期曾出现两个寒冷时期,分别称为庐山冰期和大理冰期。在这两个冰期之间,有一个较暖和的时期,一般称为庐山一大理间冰期。大理冰期的气候对动植物和海陆环境的变化影响较大。
  在大理冰期,亚热带北部仍是较湿热的地理环境,很多原先分布在华北的古老落叶树种,多迁移到这里来,例如现存的水杉、山核桃、鹅掌楸和檫木等原都是华北树种。福建的温湿条件则优越,从龙海组所含孢粉看,其植物群落结构与现代基本相似,没有出现如云杉、冷杉一类显示寒冷气候的植物成分。
  这时期,华南地区动物仍属大熊猫一剑齿象动物群,其成分主要有中国熊、大熊猫、剑齿象、中国犀牛、鹿、牛等,分布范围较中更新世时缩小,若干较老种属也逐渐减少。在中国北方,此时期动物群是猛犸象一披毛犀,代表着寒冷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华北一带则生活着河套大角鹿、野马、野驴、赤鹿、驼、转角羚羊、斑鬣狗等,显示较为干冷的气候。
  大理冰期,中国沿海海平面下降120~130米,大陆架的大部分和台湾海峡全部出露成陆,台湾与福建大陆再次相连,这也是地质史上台湾与福建的最后一次相连。海岸伸展到台湾以东,闽、台大陆直临太平洋,福建沿海岛屿和台湾岛均成为大小山丘,景观与今完全不同。这是大陆动、植物迁移到台湾的最重要时期。最近,在台湾海峡发现大量动物化石,包括熊、梅花鹿、亚洲象、双角犀、野猪、水鹿、四不象、水牛、马等。这些古哺乳动物的表面都有海生软体动物和珊瑚的附着遗痕。有的化石还有原始人用石器打击过的痕迹。由于长期掩埋在海底地层中,化石中含有较多的盐分,石化程度严重。这批海峡古动物化石的特征表明,它们不是从大陆或台湾岛经河流搬运而来,而是从大陆迁徙至此。有的到了台湾岛,有的在本地生活,死后在原地形成化石,并为后期沉积物所掩埋。至今保存在岛上的黄鼬、梅花鹿、小鹿和豹猫等,都是当时从大陆迁去的动物的后裔。
  在台湾考古发现中,有两处更新世人类遗址:一在左镇菜寮溪,系一顶骨化石,长7.8厘米,厚30厘米,呈浅咖啡色,略显弯曲,据考证与“山顶洞人”、“河套人”化石基本相似,属同一系统,时代为3万年前;另一处在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称“台东长滨乡文化”,该遗址所出土石器与周口店遗址出土的旧石器相似,与中国南方许多地方的旧石器在基本类型和制作技术上没有多大差别。可以认为,这时期大陆上的古人类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居住在周口店高溶洞的“山顶洞人”、内蒙古的“河套人”以及类似白文化的古人类,由于气候干冷、生活条件恶劣,于是纷纷南迁。当时,大陆架上除了河流外,是一望无限的平原,河流到冬季还会封冻,沿途很少阻挡,所以有的就到了台湾。漳州、泉州、厦门等地发现的旧石器也属于此一时期。福建与台湾距离最近,而且海峡两岸间有“东山陆桥”过渡,因而台湾的古人类从福建移去的可能性也最大。1998年,在台湾海峡发现人类骨胳化石及与之伴存的古菱齿象、四不象、野马等暖温带动物化石,据鉴定,其时代为距今1~3万年。此外,浙江、江西、广东等省也都有旧石器遗迹,可能与台湾旧石器文化有联系。
  这时期,福建陆域面貌也有一些变化,断块活动继续进行,以上升为总趋势,武夷山脉北段、戴云山区和太姥山区都有较大幅度上升,结合河流下切,形成山高谷深地貌。沙埕湾、三沙湾、福州盆地、兴化湾、泉州湾、漳州盆地等相对下降,成为冰期后海侵和堆积的场所。这时期,本省有较稳定的温湿环境,冲积层中的红色亚粘土和砾石层厚度较大,但风化程度不及中更新世深,所以含铁锰结核和铁盘相对较少,但红壤或赤红壤仍得到发育。
  四、晚更新世晚期以后
  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时间约为四五万年,其中全新世约为1.1万年),就宏观而言,福建自然地理环境变化巨大,对人类经济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地貌演变
  福建省多山多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剖面呈马鞍状;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多岛屿等,这些地貌特征和地貌骨架在此前已经形成。此时期地貌上最大的演变是:
  (1)全省地体普遍有小幅度抬升,河流下切,形成5~8米的沉积阶地。在武夷山市崇阳溪沿岸这级阶地的沉积层(砾石层)中,发现有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锛等遗物,说明这级阶地的形成时代是在新石器时期以后,距今不过三四千年。据此推算,地壳的上升量每年为1.5~2.0毫米。
  (2)沿海地区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在普遍上升的同时,局部区段则表现为下降,如漳州盆地、福州盆地、泉州、莆田、连江、霞浦等地,下降幅度小则几米,多则30余米,并接受海侵,沉积了海积层。深沪湾海底森林树桩,经C14的测定,为距今7000~8000年,属于中全新世的产物,说明深沪湾在7000~8000年前还是一片陆地,生长着油杉林。距古森林遗址20~60米处,有一牡蛎礁,长200~300米,宽50米,厚30~40厘米,壳体双瓣并存闭合,为原生状态。礁体化石以长牡蛎为主,其次为近江牡蛎和僧帽牡蛎。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广州地理研究所等研究,该牡蛎礁约自25000年前开始生长,一直延续至9000年前。
  (3)大理冰期以后,气候逐渐转暖,河流作用加强,地表侵蚀使河流的含沙量和输沙量有所增加。河流的冲积作用,在内陆盆地内形成河谷平原,在闽江、九龙江、晋江、木兰溪等下游形成冲积一海积平原。这是福建面积较大的四块平原。其它沿海地区也有成因相似的小片平原,如连江平原、福清平原等。
  晚更新世以来,福建海平面至少发生过三次较大的波动,较高海平面出现的年代,分别为距今42000年、37000~34000年和25000~22000年。第一次海平面波动时发生的海水入侵称为“闽江海侵”;第二次与第三次波动之间海平面升降的幅度不大,合称“福州海侵”,而分为“福州海侵”I期和“福州海侵”Ⅱ期。全新世早期,海平面处于迅速波动性上升中,在距今7000年前后,到达现代位置,并继续上升,直至5600年前处于高海面状态。此后,海平面呈振荡性变化,最高时海平面可超现代海平面约3米,最低时海平面可降至现代海平面之下2米左右。在距今6700~5600年、3600~2900年、2400-1800年和1600~1200年期间,海平面位置可能高于现代海平面;而距今5500~5000年、4200~3900年和2800~2500年期间,海平面则低于现代海平面。其中5000年前的这次海平面下降,与全球全新世的一次“气候变冷事件”相对应,在福建沿海沉积物所含孢粉中也有所反映。
  全新世的几次海平面波动上升,使本省沿海海拔低于3~4米的地方都遭受海侵;特别是距今约6000年前的海侵(即“长乐海侵”),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海侵范围最广,福州盆地和漳州盆地都成为海湾,沉积了海积层。福州平原上许多以“屿”命名的村落,如前屿、后屿、台屿、盘屿等,即与此有关。
  以上只是说明冰后期由于海面升降变动而引起沿海地区海陆的沧桑变化,而变化最大的是最后一次冰期引起的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台湾海峡脱水成陆,福建与台湾连成一片,闽江、九龙江、木兰溪等河流向东伸展,进入台湾海峡。福建的海陆形势与现代完全不同。
  引起海陆变迁的因素除海平面的升降变动外,还有地壳活动的因素。而且,两者往往掺杂在一起,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现在海岸带不同高程岩石上所留下的大量海蚀痕,即是海陆变迁的证据。大部分海蚀痕分布在海拔100米以下的髙程,如海坛岛南部(海拔80~100米),晋江祥芝,漳浦佛昙、莲山、石牌(100米),惠安湖街净峰山(95米),惠安辋川(70米),福清沙埔、太武一带(55~60米、35~40米、15~20米),莆田湄洲岛(40~50米),晋江深沪(40~50米),龙海海沧,福州院前,平潭古楼,长乐松下(20米),晋江永宁,福清江阴(10米),云霄竹塔,福州琅岐(5~10米)及厦门岛等,均有各种不同高程的海蚀痕(分别是5~10米、20~30米、150~160米),即使在最高点的云顶岩(293.6米)西北角山顶,也见有海蚀痕。由于缺乏测年资料,这些海蚀痕难以进行对比,但都反映沿海地区地壳的上升量。
  (二)气候演变
  从福建沿海地区钻孔资料各层所含孢粉的差异中,可以看出福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的演变。兹以福州平原五一路ZⅡ-1孔为例,并参考霞浦No.1孔和漳浦前湖钻孔资料加以说明。
  全新统河口相沉积层:
  (9)褐黄色粘土,上含植物根、砖和瓦片等。厚3.10米
  ...........假整合................
  全新统海积层:
  (8)灰色淤泥,含贝壳、硅藻和有孔虫。厚15.26米
  (7)灰色粘质砂土,含贝壳、硅藻和有孔虫。厚1.1米
  (6)灰色含砾中粗砂,含贝壳、硅藻和有孔虫。 厚0.24米
  ...........假整合................
  全新统陆相沉积层:
  (5)灰色粘质砂土。 厚1.40米
  (4)灰绿色粘土,含碳化木。 厚4.61米
  (3)灰绿色泥质砂砾卵石。厚3.39米
  ............假整合.................
  上更新统龙海组:
  (2)灰绿色粘土。厚0.6米
  (1)褐黄、棕黄色砂砾卵石。 厚7.8米
  ............不整合.................
  下伏地层含黄褐、灰白色花岗岩残积物。
  上列各层中,大多数含有丰富的孢粉,计有64科84属,大致可以分为5个组合:
  I.蕨类一柏科孢粉组合。位于29.1米以下的龙海组灰绿色粘土及泥质砂砾卵石层。孢粉组合特征以蕨类孢子占绝对优势,含量占孢粉总量的70%~92%,主要有寥属、里白属、石松属、金毛狗属等;木本、草本植物花粉含量<20%,主要为耐冷耐旱的针叶乔木柏科、松属,未见典型亚热带植物花粉。
  Ⅱ.松属-栎属-禾本科组合。位于25.7~29.1米的灰绿色粘土层。孢粉组合特征是木本、草本植物花粉和蕨类孢子含量相当。种属成分较I组丰富,主要有:栎属(8.0%)、松属(13.4%)和禾本科(22.7%)等。柏科和蕨类孢子含量显著减少,并有少量喜温花粉出现,如椆属、蕈树属。
  Ⅲ.栎属一枫梅属一胡桃属组合。位于21.1~25.7米的灰绿色粘土层。孢粉组合特征以木本植物花粉占优势,含量76%;草本植物花粉10%;蕨类孢子14%,Ⅱ组合中占优势的禾本科和松属明显减少,而壳斗科各属,如栎属、椆属和锥栗属等常绿阔叶树花粉及枫杨属、胡桃属等落叶阔叶树花粉显著增加。此外,还有少量的黄杞属、化香树属、蕈树属、榉属、豆科、十字花科和唇形科等属花粉。木本中常绿与落叶花粉含量分别为43%和29%。
  Ⅳ.锥栗属一栎属给合。位于3.1~19.46米的灰黑色淤泥层。孢粉组合特征以木本植物花粉占优势,含量53.1%~76.9%;草本花粉占4.3%~7.6%;蕨类孢粉占17.7%~39.6%,与前几个组合不同的是本组合孢粉无论是个体数量还是种属成分都异常丰富。同时,木本花粉主要是常绿阔叶树种属如锥栗属、椆属和栎属,三者含量占36.6%~60%,并伴有少量漆属、榕属、桑科、芸香科、桃金娘属、棕榈科、蕈树属和红树科花粉。针叶乔木、草本花粉及蕨类孢子含量较少。
  V.栎属-松属-禾本科组合。位于剖面顶部黄褐色粘土中。孢粉组合特征以草本植物花粉占优势,含量占43.0%~61.3%;木本花粉占25.4%~29.7%;蕨类孢子占13.3%~27.3%。主要有禾本科、莎草科、菊科、蒿属和松属等。锥栗属和椆属花粉减少。
  上述5个孢粉组合基本反映福州地区第四纪晚期古植被和古气候的变化,它经历了五个阶段:
  (1)北亚热带森林草原阶段。相当于第I组合,植被以相当于水龙骨科、里白科、金毛狗属等蕨类植物为主的草原,其中夹杂少量的禾本科、菊科和蒿属植物。在山丘上长着零星的柏树、松树和栎等。这些种属多属于喜冷喜干植物,气候较现今寒冷干燥。时代为距今1.2~2.5万年(即晚更新世晚期)。霞浦No.l孔显示的孢粉,是松属(台湾松、马尾松)-柏科-落叶栎-枫香属-无患子属-桤木属-禾本科-旋花科-藜科-蒿属-莎草属等草本类,反映北亚热带针叶阔叶混交林,气候较现在干冷。前湖孔显示的孢粉组合是松属-铁杉属-禾本科-蕨类,反映针叶林草原景观,气候干冷。三者反映的气候和植被景观基本一致。
  (2)亚热带森林草原阶段。相当于第Ⅱ组合,草原面积较前阶段缩小,森林有所扩大。木本以松属、栎属为主,草本以禾本科为主,杂以少量菊科、藜科等植物以及椆属、蕈树属等常绿乔木,构成森林草原景观。时代为距今8000~12000年(即早全新世),气候虽较前阶段转暖,但仍较现今寒冷干燥。霞浦No.1孔显示松属-栗属-落叶栎-蒿属等的植物组合,气候虽较前略有较暖,但仍较现今干冷,反映北亚热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景观。前湖孔显示化香属-柏科-禾本科-里白科孢粉组合,反映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景观,气候温和湿润。三者反映在气候和植被上稍有差异,其原因是所处纬度不同所致。
  (3)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阶段。相当于第Ⅲ组合。此时木本植物迅速发展而占优势,且多属阔叶树种,如枫杨属、胡桃属、化香树属、栗属、槭属和栎属等落叶阔叶树及锥栗属、青冈栎属和椆属等常绿阔叶树,组成混交林景观,分布在平原和低丘上;在较高山丘上仍生长着小片松林。时代为距今8000~12000年(即早全新世)而偏后期,气候虽属温暖,但仍较现今为凉。霞浦No.l孔显示的孢粉成分是常绿栎-栲属-柯属-防己属等,反映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景观,显示冰后期气候向暖湿方向发展。前湖孔显示松属-山核桃属-藜科-百合科的孢粉组合,反映出针、阔叶混交林植被景观,气候温和稍湿。三个孔的剖面反映此时期三地区生物气候的一些差异(并不明显)。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阶段。相当于第Ⅳ组合,植被为锥栗、青冈栎和桃金娘建群的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繁多,长势茂盛,除以上三属外,还有漆属、乌桕属、蕈树属、木荷属、山矾属、无患子科、芸香科、棕榈科、榕属、木兰属等常绿阔叶乔木及红树科。由于森林郁闭,草本层不发育。时代为距今2500~8000年(即中全新世)。此时气候暖热湿润,形成本区冰后期气候最适宜时期。因气温升高,海面上升,发生较大的“长乐海侵”。霞浦No.1孔显示的抱粉成分是常绿栋-拷属-防己属-掠桐属-桃金娘属-里白属-乌毛蕨属,为南亚热带常绿阔林景观,反映气候暖热湿润。前湖孔缺失此沉积层。可对比的是泉州平原2K308孔剖面,其孢粉组合为锥栗属、青冈栎属,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三者反映的气候和植被景观一致,是全省冰后期气候最适宜时期,气温较现今略高。
  (5)亚热带常绿林草原阶段。相当于第V组合,上阶段占优势的常绿阔叶林面积缩小,而禾本科为主的草原面积迅速扩大。平原上分布着以禾本科为主的草原植被,低山丘陵生长以常绿栎属、椆属为主的照叶林及马尾松、竹林等次生植被,时代为距今2500年前以来。气候温暖而略显干燥。霞浦No.l孔显示的孢粉组合是蒿属-松属-常绿栎,植被类型为中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反映气候温暖稍干。泉州平原2K308孔剖面,其孢粉以蕨类(桫椤属)为主,草本花粉以禾本科为主,木本以松属为主,孢粉组合为桫椤属一禾本科组合,反映的植被为亚热带森林草原,气候温干。三个孔反映的生物气候基本一致。
  上述福建沿海平原第四纪晚期孢粉组合所反映的古植被演替规律与古气候变化趋势,与中国东部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植被、气候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关于中国5000年来(相当于中全新世以来)气候的变化,已故著名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曾进行过深入研究。他查阅大量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将中国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情况进行如下分期:
  第一个温暖期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距今4990~2990年)。
  第一个寒冷期 公元前1000~850年(距今2990~2840年)。
  第二个温暖期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初(距今2760~1990年)。
  第二个寒冷期 公元初~公元600年(距今1990~1390年)。
  第三个温暖期 公元600~1000年(距今1390~990年)。
  第三个寒冷期 公元1000~1200年(距今990~790年)。
  第四个温暖期 公元1200~1300年(距今790~690年)。
  第四个寒冷期 从公元1400年开始。
  竺可桢除对中国5000年来气候作上述分期外,还有5000年来气候变化特点得出以下结论:
  (1)最初2000年,大部分时间比现在年平均气温高2℃,冬温高3℃~5℃。
  (2)从公元前1000年的周代以后,中国气候有一系列冷暖变动,最低气温时期分别为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东晋)、1200年(南宋)和1700年(清)。
  (3)在每个400~800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50~100年为周期的波动,气温变幅为0.5℃~l℃。
  (4)温暖时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
  上述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古气候、古植被演变的五个阶段和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四个温暖期和寒冷期,基本上反映了福建近3万年来的气候变化。虽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存在“脉动”性的小变化,且有一定规律性。有人认为,公元1400年后进入小冰期,如1493年、1653年、1845年都是特寒年,但在福建并无明显反映。
  五、历史时期
  福建在一万年甚至十几万年以前,虽然已有人类在这里生息,但数量极少,对自然环境干扰甚微,即使在汉初建立闽越国后,闽越族活动的范围也不大,仅限于闽江上下游的局部地区。自晋始,历史上曾经有三四次北方汉人大规模南迁入闽,福建人口因而不断增加。两汉时,全省人口约15万人,唐时为41万人,南宋时增加到282万人,清末更增加到1420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更快,1997年全省人口已达3210余万人。比两汉时增加200多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的提高,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地表形态改变
  垦荒、围海造田、兴建水利、开矿、修路,以及较大规模的人为集体活动,都会使原来的地表形态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影响自然地理过程。
  垦荒,对地表形态,特别是山地地表形态改变极大。宋以前,福建人口不多,耕地多在平原地区,村落也多沿江分布。到了南宋时期,人口大增,乃向山地发展,一时修建梯田成风,当时有诗咏云:“一岭复一岭,一颠复一颠。步丘皆力穑,掌地也成田”;“四望无平地,山田级级高”。明清时期,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修建更多梯田。至今,在全省耕地中,梯田仍占很大比重。它改变坡面形态,并使林地变为耕地。
  围海造田,也改变滨海地带一些地方的地表形态。福建围海造田始于唐,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以后长期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围垦规模更大,如宁德、连江的大官坂垦区和罗源松山垦区,面积各约2000公顷。
  福建多山、多溪流,以往对外对内交通都不方便,城乡之间的联系多为民间小道,即使是官道——驿道,宽度也不大,里程也不长,对自然界的影响很小。随着经济的发展,修建公路、铁路,通车里程增加,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数以千计的小山丘被削平,山体被切开;开山洞,建隧道,填平低谷洼地,这些不仅改变了当地的地貌,而且也影响自然地理过程。由于铁路、公路两侧山丘坡度大,福建降水量又多,每逢雨季,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在修建公路、铁路时,由于对弃土处理不当,也会增加河流的含沙量和输沙量,削弱河流的功能。
  兴建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比较显著。福建的水利萌芽于两晋,而发展于唐、盛于宋。宋代,全省水利工程达207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水利建设事业发展更快,规模更大。截至1995年,全省已建成10万立方米及其以上的水库共2537座,总库容量为41.57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库多分布于闽东南沿海地区;塘坝工程10多万处;引水工程20多万处;水轮泵站3000多台,机电井1万多眼。近年来,因修建水电站,又出现不少水库。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农田改为鱼塘。因此,在福建陆域上淡水水面面积有了明显增加。这对整个福建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几个方面:(1)原来的陆域变成水域,陆域面积逐渐缩小。例如泰宁县在金溪上游建池潭水电站,形成3600公顷面积的金湖,全县陆域面积缩小2.4%。又如古田县1958年建古田溪水电站,旧县城一带成为3710公顷的人工湖,全县陆域面积缩小1.6%;原来的24座小山成为湖中岛屿。(2)随着电站的兴建和水库的出现,常使河道形态和水文状况也发生变化;峡谷变成宽谷,或成为人工湖的一部分;原来的河段脱水成陆;急流成为平流,流速发生变化;坝下河段冲淤规律也发生变化。例如,沙溪支流九龙溪建了安砂水电站后,著名的急流险滩——九龙十八滩成为高峡平湖;装机容量140万千瓦的水口水电站建成以后,水库流速大为减缓。(3)淡水水面的扩大也会影响气候,至少会提高湿度,这对农林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都是有利的。
  人为因素对地表形态的改变还表现在:有些岛屿与大陆之间因建海堤而成为半岛。例如厦门岛与大陆之间、东山岛与云霄县之间,分别修建高(崎)集(美)海堤和八尺门海堤后,都成为人工半岛。其它如福清的江阴岛和莆田的秀屿岛,情况也是如此。
  (二)生态环境改变
  历史上由于人为活动日趋频繁,对生态环境改变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生态环境的改变主要由于人工植被不断增加、自然植被相应减少,以及其它一些人为经济活动而引起的。
  (1)人工植被增加引起生态环境变化
  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辟地种粮,以解决最主要的生活问题。从昙石山和寨岩山等文化遗址发掘的结果表明,三四千年前居住在福建沿海和内地的闽族先民,似乎还不懂得辟地种粮。当时居住在沿海地区的闽人以渔猎为生,故其遗址属于贝丘文化;内陆山区的闽人则以狩猎为生,以洞穴为居所,故其遗址属于洞穴文化。秦汉时期以及秦汉以后,由于北方汉族入闽人数不断增加,带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优良的作物品种,拓荒种地,农业经济遂有较大发展,许多自然生态系统变成为人工生态系统。
  (2)天然植被减少引起生态环境变化
  自燕山运动奠定福建马鞍状地貌骨架以来,历经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福建始终处于较为暖热的气候环境。喜马拉雅运动使古地中海(即喜马拉雅山区)隆起成陆,欧亚大陆成为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由于大陆与大洋热力的对比差异,形成东亚季风气候。这时,福建的降水明显增加,形成暖热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十分有利。尽管第四纪的二三百万年间气候有着冷暖交错的剧烈变化,但福建地处中低纬度,又瀕临海洋,冰期时的气温下降不大,原来的动植物可以继续生长、繁衍,而且还成为北方生物南迁的“避难所”。境内地势高低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适宜于多种多样的生物生长,所以福建的生物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一特点结合优越的环境条件,构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许多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发现的大量动物化石也证明这一点。
  这些动物的存在,说明几个问题:(1)这些动物的生物学习性并不相同,有的对气温要求较高,大致需要现在南亚热带或热带的气候环境,如东方剑齿象、巨猿和印度象;有的对气温要求一般,大致需要像现在中亚热带的气候环境,如虎、水鹿、猕猴等;有的对气温要求较低,大致需要像现在北亚热带、暖温带、甚至中温带的气候环境,如大熊猫、鬣狗、棕熊和梅花鹿等。福建各种地形气候类型为上述各种动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适生之所。(2)当时福建森林十分茂密,且是原始的常绿阔叶林;同时,随着海拔不同而引起气候差异,发育了其它的森林植被,为上述各种动物提供生存环境。(3)上述动物中,有的还继续存在,如华南虎、猕猴等;有的却已经灭绝。其原因:一是生态环境的变化;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二是动物间的生存竞争,优胜劣败;三是过度的捕杀。(4)据对上述一些遗址中动物化石年代的测定,其时代下限为距今3000多年(相当于商代),上限则可追溯到一万年或十几万年。动物化石有狗、猪,说明当时的人类已懂得驯养动物,狗还可能用作狩猎工具。
  唐宋时期,福建山地得到大量开发,经济有很大发展。当时,平原地区除了房舍、水面,几乎都被辟为农田,邻近村落的山地也修造了梯田,滥砍乱伐现象还较少。总的说来,全省自然生态环境还比较好。这在府、县志中也有记载。例如:
  据〈安溪县志〉载,唐咸通五年(864年)置小溪场,属南安县。后周显德二年(955年),监场事詹敦仁见此处人稠地沃,溪通舟楫,适宜置县,向清远军(泉州)节度使留从效请准,正式设立县治,以“溪水清澈”之意命名清溪县。至宋宣和三年(1121年),因厌其名与浙江睦州清溪洞(农民领袖方腊起义地)同名,改称安溪县,取“溪水安流”之意。西溪(晋江主要支流)也称清流,其支流官桥溪,也称蓝溪。山青才能水清,说明当时安溪是森林茂密、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安溪地处戴云山东坡,是晋江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的优劣,对下游泉州地区影响极大。
  据《永春县志》载,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置县时,因永春治内“峰峦特秀,林壑茂美,一水回旋,粼粼浅碧,过者如入武陵深处”,故名“桃源县”。后晋天福三年(938年),闽王王昶因永春境内“乐山草木,四序皆春,鹏岳楼台,万家环翠”,而改“桃源”为“永春”。
  据《惠安县志》载,“松、柏、枫以林,桑、柘以叶,槐以华,乌桕以实,栟棕以榈,榕以荫,诸如此类,皆美材也。往年时舒,每海隅达之山陬,莫不茂林蒙密”。当时“洛阳江深万浔”,黄塘、泗洲、坝头、林辋溪等四大流域皆通航。
  据《福清县志》载,平潭岛(海坛岛)又名东岚,唐代为牧马地,宋置牧监,属福清县管辖。
  以上史实说明:唐宋时期,即使是开发较多的福建沿海地区,也还保持着较好的生态环境,至于开发较少的内陆山区,自不待言,生态环境无疑更为优越。
  另据宋彭乘《墨客挥麈》中所述:“漳州漳浦县,地连潮阳,素多象,往往十数成群,然不为害。唯独象,遇之逐人,蹂践至骨肉糜碎,乃去。盖独象乃众象中最犷悍者,不为群所容,故遇之则蹂而害人”。清陈汝咸所修《漳浦县志》载:葵峰岭下,野象最多。祖叶(或作晔)到岭下建庵,结集僧众,吓跑野象,所建庵因称“无象庵”。在闽西南,也有野象出没,留下不少以象命名的地名,如武平“象湖”、漳平“象湖”、平和“象湖山”等。这都说明,当时闽南和闽西南一带尚保持宜于象群栖息的生态环境。
  福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自明代开始,清代以后愈演愈烈,也以东部沿海地区最为突出。如明末清初,张岳(襄惠)指出:惠安“今者童山而樵,肿拳曲之给薰薪者有几?”此后砍伐愈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2%。这时期沿海地区森林之所以遭受严重破坏。其原因有三:一是倭寇侵扰;二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廷为防备郑军“卷土重来”,因而砍伐森林扎营设寨,派重兵驻守;三是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伐木为薪。
  沿海地带森林植被遭受破坏,风沙灾害随即发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据调查,在长乐漳港、平潭芦洋埔、莆田湖尾、惠安崇武和后洋、漳浦赤湖和霞美等地风沙层之下,均埋藏有大树干、树根及含有植物残体的泥炭土,经对霞美下蔡泥炭进行C14测定,其年代为距今700±50年,相当于南宋中后期。清初,平潭县发生风沙灾害。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横山东北,清初该处共有十三村,雍正年间(1723~1735年),尽被风沙压废”(《平潭县志》)。《福建沿海图说》(清光绪年间)亦云:“数十年前,东海滨田舍相望,今则一片平沙,目断无人烟,过其地者,每不胜沧桑之感焉。”又据《平潭县志》载:“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大风,海沙随潮涌上,近海乡村悉遭压覆,一夜沙埋芦洋埔十八村。”漳浦、东山等地,也有类似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开展造林绿化,但因国家经济建设对木材需求与日俱增,采伐量很大,虽然本省森林面积已达660余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57.3%,绿化程度在75%以上。但这些林地却表现出日益严重的龄组结构低龄化、林木径阶小径化、林分密度疏稀化等现象,森林资源明显青黄不接,而且阔叶林比重日益降低,这些都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二节 自然地理分区
  一个区域,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演变而引起自然区域差异,根据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综合性与主导因素、区域完整性及生产实践性等基本原则,可以划分为若干自然地理分区。
  福建省约跨5个纬度,在各个自然要素中,南北差异最明显的是生物气候。根据这一特点,按地带性原则,首先把全省划为两个自然地带,即南亚热带季雨林赤红壤地带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然后,根据地形气候的差异,在这两个自然地带内可分别划出2个和4个自然地理区。
  一、南亚热带季雨林赤红壤地带
  本地带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西北面大致以永定下洋、南靖和溪、安溪龙涓、永春蓬壶、仙游中峰桥、莆田常太、福清东张、闽侯白沙、福州新店、连江黄岐半岛一线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为界。界线的气候指标为:年平均气温20℃,最冷月平均气温10℃,日均值≥10℃积温6500℃,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本带范围包括厦门市全部,漳州、泉州两市的大部分和莆田、福州两市的一部分,面积为全省陆域总面积的1/5强。人烟稠密,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2,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
  本地带在构造单元上主要属于闽东燕山断拗带,西侧包括闽西南拗陷带的一部分。加里东运动以来,长期处于隆起、侵蚀剥蚀的演变过程,故古夷平面普遍发育。燕山运动非常强烈,以断裂为主要构造型式,沿长乐一南澳主干断裂带,西侧断陷,东侧呈带状隆起。始于印支期而定型于燕山期的新华夏构造体系是本带内最主要的构造体系,纬向和北西向构造也有一定的重要性。在本地带范围内,新华夏系进入纬向构造体系,因受其干扰而发生复合现象,构造线由原来的北北东向偏转为北东,这在海岸方向、断裂带和山岭走向等方面都得到反映。沿着断裂带有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燕山期花岗岩占据广大的面积,西侧火山岩分布也很普遍。上述断裂构造在后期的地壳运动中强烈复活和多次活动,其活动形式以垂直升降活动为主。由于差异的升降活动,对本带内山丘、岛屿、海岸和港湾的形状和外貌都有明显的影响。第三纪至第四纪,这里经历复杂的升降变化。大约在晚第三纪发生一次规模较大的构造型下降海侵,平原和许多丘陵沦入海底,古海岸线直逼闽中大山带的东缘,在滨海地区有玄武岩的喷溢,形成佛昙层。第四纪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和差异性的隆起,因而反映在地貌上是古老的、并经受长期侵蚀剥蚀而显得支离破碎的丘陵占有很大的比重;但也有局部的沉降区,反映在地貌上是深邃的港湾和第四纪堆积较厚的平原。伴随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这里发生多次以水动型为主的海平面变化,它们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在海岸地貌和第四纪沉积中留下烙印,构成复杂的自然景观。
  本地带位于戴云山一博平岭山脉(即闽中大山带中段和南段)的东南麓,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即向海逐渐倾斜,地貌类型由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台地到平原,呈现出明显的层状下降的特点。西部地势较高,地表起伏较大,切割较强烈,以高丘陵和低山为主,其间夹有一些小型的河谷盆地;东部地势较低,起伏和缓,以低丘、平原、台地为主。由于受晚近构造运动海岸上升的影响,滨海的丘陵岛链带在地貌上呈现“逆向反差”的现象。总之,本地带是全省地势最低,起伏最和缓的地方,是平原和台地的集中分布区。本省主要河流闽江和九龙江切穿闽中大山带流经本带入海;晋江、木兰溪、鹿溪、漳江和诏安东溪等多发源于戴云山一博平岭山脉,并流经本带入海。这些河流在其入海处都塑造了大小不等的平原。本省四片稍具规模的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泉州平原和兴化平原均集中于此,为本地带的“精华”所在。
  在各地貌类型中,丘陵居绝对优势。组成丘陵的岩性以花岗岩为主,其次为火山岩,还有少量沉积岩。在漳浦、龙海沿海有玄武岩组成的丘陵。在长期南亚热带生物气候作用下,化学风化十分强烈,发育了深厚的红色风化壳,其厚度从数米至数十米不等,构成十分醒目的红土丘陵地貌景观。由于人类对自然植被的反复破坏,坡面失去保护,红色风化壳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有的心土层出露,有的残积层出露;更有甚者把丘陵坡面上能搬去的物质一扫而空,造成乱石累累的花岗岩石蛋地貌,惠安一带群众称为“臭头山”。本地带内也有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如福州的鼓山(919米)、闽侯的五虎山(611米)、莆田的壶公山(711米)、惠安的大雾山(798米)、泉州的大磨山(799米)、晋江的紫帽山(518米)、南安的云顶山(1175米)、龙海的东天山(916米),长泰的吴田山(1129米)、龙海的大帽山(953米)、漳浦的石屏山(1006米)、云霄的龙床石(1109米)、平和的大芹山(1545年)和诏安的龙伞峂(1151米)等。其中有些山峰形态奇特,衬以苍松翠柏和人文景观,成为旅游景点,如鼓山、紫帽山等。
  本地带在地貌类型组合上有一个显著特点,即由于背靠闽中大山带,受到山地良好的屏障,许多由低山、丘陵组成的支脉由此分出,向海延伸,形成许多三面环山、中部低平,向东南或向南开口的大小不一、重叠交错的马蹄形盆地。这种盆地避风避寒条件好,形成优越的小气候环境,适宜于多种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的林木和作物的生长,往往成为热带经济作物(如橡胶等)的宜植地。
  本地带濒临海洋,岸线漫长且较曲折,形成一些优良的天然港湾,如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为发展本省海洋运输提供极为优越的条件。广阔的滩涂和海域提供渔盐之利。岸外岛屿星罗棋布,全省较大的岛屿,如海坛、东山、厦门、金门、江阴、琅岐等均集中于此,它们都是发展本省海洋运输、海洋渔业和对外贸易的基地。沿海花岗岩经长期侵蚀,形成各种各样奇特的海蚀地貌以及漫长、宽阔的优质沙滩,成为本地带重要的旅游资源。
  本地带由于所处纬度位置较低,又临海洋,因而形成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它的最大特点(也是优点),是在全省中其光热资源最丰富。冬无严寒、春季回暖早,秋寒来临迟,年平均气温大都在20℃~21℃之间,最热月28℃~29℃,最冷月10℃~13℃,平均最低气温均在O℃以上。日均温≥10℃的持续积温为65OO℃~75OO℃;太阳辐射4814.82~5359.10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000~2300小时,约当可照时数的50%以上。由于光热条件优越,这里的农作物除较高的山地外均可一年三熟,并适宜于亚热带和热带性经济作物和果树的生长;虽有一些寒害,也是程度最轻、出现频率最低的地方。
  本地带由于形成地方性降水的条件差,降水量是全省最少的。各地年降水量多在1000~1400毫米之间,有的岛屿年降水量甚至不到1000毫米。这里气温较高,风力较强,蒸发作用特别旺盛,实测数值约相当于降水量的2倍,这就造成农作物与降水之间的矛盾,成为全省最易出现旱情的地区。降水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绝大部分集中于3~9月,其中3~6月为春雨和梅雨季,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50%,较稳定可靠;7~9月为台风雨和热雷雨季,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35%~40%,但不太稳定。台风雨虽有时可以缓解盛夏时的农业干旱和调节高温天气,但更多的是带来灾害。
  本地带水系较发育,并多处于众多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径流丰富。水系多呈格子状或扇状,中、上游流域面积大,而下游流域面积小。如闽江中上游流域面积占全流域总面积的86%以上;九龙江漳州市区以上流域面积占全流域总面积的98%;晋江双溪口以上流域面积占全流域总面积的93%。这一特点结合河床比降的改变,一旦雨季时中上游来水过多,下游地区便很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如遇潮水顶托,下游行洪受阻,洪涝灾害就更为严重。
  本带的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雨林,但在人类的不断破坏下,原生植被已荡然无存,仅在偏僻的山区、村落、寺庙附近以风水林的形式少量残存,如南靖和溪、山城虎伯寮和金山鹅髻山、安溪龙涓及南靖、平和的“树海”等。根据对这些残存林的调查,森林的主要成分系由茜草科、桃金娘科、番荔枝科、豆科、大戟科、无患子科、紫金牛科、蔷薇科、夹竹桃科等热带性科属和亚热带常见的壳斗科、樟科等常绿性树种组成,而且具有雨林特征:种类成分复杂,层次较多;乔木优势种常有发达的板根,树干通直,茎花;林冠凹凸不平、杂色镶嵌;木本和草本常有滴水叶尖及大量的木质藤本附生和寄生植物等。除这些残存林外,广大地面则常为次生萌芽林、稀疏阳性林和稀疏灌丛草坡所占据;不少地方甚至童山濯濯,成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沿海地带建有以木麻黄为主的防护林带,近年来不断完善,已建成带、网、片相结合,林种、树种结构合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统一的防护林体系。淤泥滩上常有红树林分布,种类不多,但长势尚佳,尤其在龙海、漳浦、云霄一带,秋茄可高达6~8米,已茂密成林。从栽培植物看,水稻年可两熟,甘薯可以越冬,荔枝、龙眼、芒果、香蕉、凤梨、番木瓜、芦柑等热带和亚热带果树在丘陵地都有大面积的种植。村落附近的榕树,丘陵坡地的相思树,公路两旁的大叶桉,以及城镇种植的木棉、凤凰木、鱼尾葵、羊蹄甲等,都为本地带增添了浓厚的热带色彩。
  在特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作用下,发育的土壤是赤红壤,它的矿物质富铝化程度较深,有机质的矿质化程度和物质的淋溶作用较强,反映在土壤特征上:母质层深厚;土体颜色自上而下为砖红色、红色、黄色,底部常为黄白交错的网纹层;易溶性的钾、钠、钙、镁等物质均已淋失,硫、磷等也留存有限;铁、铝、钛等难溶的矿物质大量累积;结构表面有较明显铁铝胶膜,剖面中可见有铁锰结核;以砂质粘土为主,质地较粘重,酸性较强,pH值5.0左右;由于人为干扰,有机质缺乏,含量多在1%以下,腐殖质层很薄,甚至不见;结构多呈棱块状。总之,此类土壤自然肥力较低,保水、保肥能力较差,但如有较多的有机残落物补充土壤,利用气候热湿的有利条件和分解快的优点,可以改造成为良好的土壤。
  在南亚热带范围内,根据其内部的自然差异,可划分闽南沿海丘陵区和闽东南沿海丘陵台地区。
  (一)闽南沿海丘陵区
  本区西南面与广东省毗连,东南临海,西北面为两个自然地带的界线,东北大致起于围头湾(包括金门岛、大噔岛、角屿在内),而后沿着南安与同安两县的分水岭向西北至安溪的科名圩附近。全区形状犹如不规则菱形,范围包括东山、诏安、云霄、漳浦、平和、南靖、龙海、芗城、长泰、开元、思明、鼓浪屿、杏林、湖里、集美、同安等16县(市、区)全部及安溪、华安、永定、龙岩4县、市的一部分。
  本区地貌是博平岭和戴云山脉南段的山前地带,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即向海)倾斜。地貌类型由低山丘陵向浅丘、平原逐渐过渡。地貌类型以花岗岩丘陵为主,相对高度在100米左右。在浅丘群中,有少数低山耸立其上,红土台地错杂其间。区内河流除九龙江规模较大,切穿闽中大山带外,其余均为发源于山带迎风坡的短水顺向河,它们把丘陵分割得十分破碎,并平行独流入海。在河口处形成堆积平原,其中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约800平方公里,是本省最大的平原。其余如东溪、漳江、鹿溪等堆积平原,面积都很小。这里朝南、朝东南、朝西南开口的马蹄状盆地很多,而且都有溪流经过,能避风、寒,灌溉便利,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理想场所。长期以来,海岸以上升为主要趋势,故本段岸线是全省最平直者。本区有厦门和东山两个深水良港,港尾的打石坑和屿仔尾也都有万吨级泊位的条件;其余港湾空间有限,并有较严重的淤积现象,通航困难。九龙江下游由于北溪、西溪建闸的结果,河口淤积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也对厦门东渡港产生不良影响。东渡新港建成投产后淤积现象有所加剧,这虽与建集美、杏林海堤和围马銮、赏筜港使纳潮量减少有密切关系,但其淤积的物质则来源于九龙江。由于河流入海物质不断增加,并在海流、潮流和波浪等综合作用下,沙滩面积还在扩大,常见的有沙岸沙堤,水下沙洲、沙洲等多种堆积形态。在海岸的突出部,风蚀和风积地貌相当发育,如佛昙、赤湖、六敖、古雷和东山等地。在龙海、漳浦等地滨海由玄武岩组成的丘陵、台地,经流水切割形成方山地貌。本区岛屿虽不多,却有东山、厦门、金门等三个面积较大的岛屿,而且自然条件都很优越。
  本区位于本省南亚热带南部,紧靠北回归线,是亚热带向热带的过渡带。由于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的重重阻挡,使北方冷空气很难侵入本区;从海域以东北方向入侵的冷空气,也因有许多丘陵性半岛层层屏障,对本区影响不大,故本区气候条件特别优越,光热资源居全省首位。年太阳辐射4814.82~5442.84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100~2400小时,为可照时数的50%以上;年平均气温21℃左右;冬季气温明显优于省内其他区与邻省同纬度地区,最冷月均温平均最低气温在以上。全年仅分凉热两季,夏长6个月,春秋相连6个月,基本无霜,全年皆为生长季,日均温≥10℃的持续积温7000℃~7700℃,10℃~20℃积温6000℃~6500℃。降水量相对较少,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000毫米,向内陆逐渐增加,如南靖、平和等地可达1600~1700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沿海地区旱情较为严重。每年均受台风影响。龙岩、永定等地主要受登陆粤东台风影响;而厦、漳地区不仅常有台风登陆,而且也受登陆粤东台风的影响,南靖船场溪和平和花山溪上游地区是暴雨中心,常使九龙江西溪造成洪涝灾害。
  本区土壤为赤红壤,土层厚,但有机质含量低。森林植被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丘陵地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沿海局部地方仍有风沙灾害。五、六十年代营造防护林,时隔已久,木麻黄已经老化,不少地段已出现枯萎残缺现象,木麻黄老林的更新换代已迫在眉睫。
  本区东濒台湾海峡,有围头湾、厦门港、浮头湾、东山湾和诏安湾等5个海湾;有闽南和台湾浅滩两大渔场,可作业渔场面积占全省的40%以上。由于九龙江、漳江等淡水汇入,饵料丰富,水质肥沃,为中上层鱼类良好渔场,可终年捕捞。广阔的滩涂浅海有许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珍贵水产品种,如文昌鱼、鲍鱼、扇贝、泥蚶、江瑶贝等。
  由于本区自然条件优势,不论从全省或全国角度看,都是一块宝地,在利用光热资源发展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水果和花卉方面,在利用海水发展珍稀水产品方面,在利用港口发展对外贸易方面,在利用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旅游方面,在省内都居有重要或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闽东南沿海丘陵台地区
  本区西界为两个自然地带的界线,南与上区相连,东濒东海。呈狭长条状,范围包括南安、晋江、鲤城区、石狮、惠安、长乐、平潭、福州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全部及安溪、永春、莆田、仙游、福清、闽侯、福州晋安区、连江等一部分。
  本区与闽南沿海丘陵区比较,其区域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区绝大部分位于戴云山脉东南麓,只有连江部分居于鹫峰山东南麓,地势自西北向东南作阶梯状(层状)下降,但最外侧的半岛、岛屿部分,因受晚近时期海洋上升的影响,地貌呈反差现象。在各种地貌类型中,丘陵虽占优势,但台地、平原所占比重之大居全省之冠。各种地貌类型的分布大致以福厦公路为界,公路西侧以高丘陵为主,海拔为200~400米,受流水强烈切割,形成不少峡谷,也发育众多的小型山间盆谷;公路东侧以低丘、浅丘、台地为主。丘陵海拔约50~100米,起伏较大,植被稀疏,土壤瘠薄,水源缺乏,由于利用不当,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有些地方坡面沟谷密集,有大型的切沟和崩沟发育,治理难度较大。台地广泛分布是区内突出的地貌现象。台地顶平坡缓,呈波状起伏,并通过宽浅的凹地断续相连,相对高度约10~15米,海拔约30米,其成因多属海成阶地。台地上几乎都发育了深厚的红色风化壳。平原所占比重较大,全省四个较大的平原中有三个分布于此,它们是闽江下游的福州平原、木兰溪下游的兴化平原和晋江下游的泉州平原。这些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多能自流灌溉,农耕条件优越。平原上有不少孤山残丘,如福州平原上就有屏山、于山、乌石山、凤凰山、金鸡山、吉祥山、高盖山、仓前山、烟台山、黄山等。由于福州、莆田、泉州等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平原用于农耕的面积已所剩无几。本区岸线最长,曲率中等,形成不少天然港湾,其中湄洲湾是“中国不多、世界少有”的深水良港,已定为中国国际中转港,正在加强建设;福州港向为本省大港,吞吐量全省最大,其避风、腹地等条件都很优越,但因泥沙淤积不断加剧,其发展受到一定制约,近几年为厦门港所超出。闽江、晋江等入海泥沙随沿岸流向南移运,在河口南侧的海岸和岛屿上形成大片沙滩,在东北风的作用下,发育了沙丘、新月形沙丘等风沙地貌;在海湾内侧和半岛、岛屿的背风坡,则有淤泥滩的发育。
  (2)本区沿海半岛和岛屿较上区为多。半岛自北而南有黄岐半岛、龙高半岛、笏石半岛、忠门半岛、东岭半岛、崇武半岛和围头半岛等。岛屿众多,平潭县就由128个岛屿所组成,其中以海坛岛为最大,面积313平方公里,是本省第一大岛,全国第五大岛;其他较大的岛屿有江阴岛、琅岐岛、南日岛、粗芦岛和湄洲岛等。海域广阔,为大陆架浅海。闽江、木兰溪和晋江等大量富含营养盐的淡水注入海域,水质肥沃,浮游生物和鱼类资源较为丰富,形成闽中渔场。滩涂浅海面积大,发展养殖业条件优越。
  (3)本区气候具有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征,光热资源在全省仅次于闽南沿海丘陵区。年太阳辐射4605.48~5024.16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000~2300小时,为可照时数的50%左右;年平均气温约20℃,冬温状况明显不如上区,最冷月均温10℃~12.5℃,平均最低气温为-2℃~0℃,基本无冬或有短暂冬季,霜期可达一个半月;日均温≥10℃的积温6500℃~7400℃,10℃~20℃积温5200℃~6000℃,双季稻安全生育期220~260天。降水量全省最少,年降水量大部分地方在1000~1400毫米,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加,年内分配不均。由于地表缺少保护,土壤保水能力差,降水未经充分利用而直接流失,加以沿海和岛屿地区气温高、风力大、蒸发旺盛,使本区成为全省最干旱地区,旱灾发生频率髙,以夏旱最为突出。台风威胁严重,常造成巨大损失。
  (4)本区处于闽江、晋江等河流的下游地区,客水资源丰富,但区内水资源有限。闽江在区内有航运、灌溉之利。近年来,由于泥沙日益增多和水质污染不断加剧,已带来不良影响。本区河川径流十分丰富,但年内分配不均。汛期流量大,本区又处于河床比降转变地段,加以潮汐的顶托作用,洪水宣泄不易,沿江两岸常发生洪涝灾害;枯水期流量小,本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水量大,区内又缺乏大型的蓄水工程,因此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5)本区森林覆盖率全省最低,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水旱灾害发生频繁,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有福州、泉州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但绿化程度较低。地带性植被季雨林几乎绝迹,次生植被长势也差,成片林子较少见。沿海的木麻黄防护林的更新换代仍未全部解决。地带性土壤赤红壤发育不如上区,处于红壤向赤红壤过渡阶段。
  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地带
  本地带东南面与南亚热带季风雨林赤红壤地带相接,东濒东海,北、西北、西南三面分别与浙江、江西、广东三省为邻,范围包括南平、三明、宁德三市全部、龙岩市大部及泉州、莆田两市和福州晋安区一部分,面积约占全省的4/5,人口约占全省的一半。
  本地带区域地质构造情况较为复杂,大致包括闽西北隆起、闽西南拗陷和闽东燕山断拗带等构造单元的全部或部分。各单元的地质发展历史不同,区域地质特征也有较大差异。泥盆纪以前,本带大部分地区长期缓慢下沉,接受了巨大沉积。加里东运动使这些地层强烈褶皱和变质,并形成以闽西南为中心向东北延伸的大拗陷盆地,盆地两侧隆起为供应碎屑物的侵蚀区,海水自南侵入盆地。海盆初期稳定,后期振荡,沉积了整个上古生代至中生代初的海相、浅海相、滨海相和海陆交互相的沉积地层,总厚度可达2000余米。根据这些地层分布及其厚度可以推知,当时海侵的中心是在闽西南,向北可抵邵武、福鼎一带。中生代初的印支运动主要影响闽西南地区,使上古生界的盖层发生和缓褶皱,并形成一系列新华夏向的褶皱群和断裂凹陷,地壳普遍回升,海水相继退出。嗣后的燕山运动表现十分强烈,而以断裂为主要特点,新华夏系的北北东向为主的几条深大断裂定型于此时;并沿断裂有大规模的中、酸性火山岩浆喷发,尤以政和-海丰深大断裂及其以东地区为甚,形成厚达数千米的火山岩系;随后又有强烈的多次的花岗岩浆侵入活动。燕山运动还产生一系列新华夏向为主的新断裂凹陷。中生代末至第三纪初,气候转为炎热干燥,氧化作用强烈,在断裂凹陷盆地中先后沉积了沙县组和赤石群红色岩层,前者以红色泥质砂岩、红色页岩为主,后者以红色砾岩、红色砂砾岩为主。喜马拉雅运动以复活旧断裂的断块活动为主,使沙县组和赤石群发生平缓的褶皱和断裂。新构造运动在区内表现相当强烈,以间歇性的隆升为主,尤以北武夷台拱和闽浙粤中断陷抬升幅度最大,造成闽西大山带(北段)和闽中大山带高峻巍峨的山貌。由于全带普遍抬升,境内第四纪盖层较薄,且分布零星。
  本地带除东北部临海外,其余皆处于内陆,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在各类地貌中,山地丘陵占绝对优势。山地集中分布在西部和中部,构成巍峨的闽西大山带(武夷山脉)和闽中大山带(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山脉)。在两大山带之间,系一与山带同向的长廊状谷地,山带支脉向外延伸,构成一些面积较大的盆地,如浦城、建阳、建瓯、南平、三明和永安等盆地。建溪和沙溪也就在这里穿流,并把盆地串联起来,形成串珠状,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这是福建山区河谷地貌的一大特征。峡谷段江面狭窄,河床比降大,水流湍急,以冲刷作用为主;宽谷段江面宽阔,河床比降小,流速小,以堆积作用为主,两岸形成平原、漫滩和几级阶地。这种河谷地貌对水利建设十分有利,提供良好的坝址和库址。
  两大山带高大雄伟,构成本省地形骨架,其走向明显受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控制。由于断裂的影响,山带两坡呈明显的不对称,西坡陡急,东坡舒缓,并发育了层状地形。本省主要河流闽江和九龙江自西北流向东南,切穿闽中大山带,把它一分为三;闽江以北为鹫峰山脉,闽江与九龙江之间为戴云山脉;九龙江以南为博平岭山脉,并形成连续性大峡谷。峡谷中礁滩密布,水流湍急,航行困难,但水力资源十分丰富。自修建水口水电站后,坝上成为水库,水位明显提高,改善了航运条件。两大山带的走向与冬、夏季风行径呈垂直或斜交,对冷气流有较大的屏障作用,延续了南下进程,促进了它的变性,寒势大减,使本省冬温明显高于邻省同纬度地区;对暖湿气流起抬升作用和扰动作用,以及重重叠叠的山岭对锋面滞留作用,大大增加降水的可能性,因而本省本带成为全国多雨区之一。
  在广袤的山地中,镶嵌着许多山间盆地,它们大多是在断裂或向斜的构造基础上,经流水侵蚀拓展而成,它们也都为河流所串联,成为河谷盆地,并发育了大小不等的河谷平原,是本带的农耕地带和水田分布区。
  组成本地带山地丘陵的岩石较为复杂,形成形态各异的岩石地貌,其中花岗岩、石灰岩和红色岩层所形成的地貌,造型奇特秀丽,常成为旅游观赏景点,如花岗岩所形成的太姥山,石灰岩所形成的灵隐石林和玉华洞,红色岩层所形成的武夷山、冠豸山、桃源洞等丹霞地貌。
  本区东北部临海,岸线直距不长,但曲率最大,山地丘陵直逼海岸,多岛屿、港湾。由于在新构造运动中先期大幅度下降而后期上升量有限,所以形成溺谷型港湾,其深水线可深入内陆数十公里。港湾口小腹大,受潮流影响显著;湾内风小浪弱,有大片淤泥滩分布,适宜于养殖。沙埕港、三都澳和罗源湾是国内罕见的多用途良港。
  本带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大部分内陆距海不远,因而表现出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气候特点。本带南北约跨4个纬度,且地形复杂,地势高差悬殊,因此南北之间,山地与盆谷之间,气候差异相当明显,形成多种多样的气候。
  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雨林赤红壤地带比较,光热资源较差。这里四季较分明,冬长1~4月,普遍有霜期或结冰现象;夏长3~5月,气温较高,一些内陆盆地常会形成酷暑天气;春季回暖迟,气候很不稳定,多阴雨天气;秋季短暂、冷空气来得早。年均温多在15t~19℃之间,最冷月均温多在5℃~9℃之间,极端低温为-5℃~-10℃;日均温≥10℃积温在4500℃~6200℃之间;年太阳辐射4438.01~5024.16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1700~2000小时,约相当于可照时数的40%强。由于光热资源不足,耕作制度以一年两熟为主,仅南部盆谷区尚可一年三熟。本带内1000米以上的山峰很多,最高的是武夷山市的黄岗山,海拔2158米,不仅是本省的最高峰,而且也是中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也颇明显。
  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抬升、扰动和滞留等作用,本带降水十分丰富,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年相对湿度可达80%左右。主要降水季节在3~6月,受台风影响较少,夏季降水不多;局部对流作用旺盛,常有雷阵雨。
  本地带是本省许多较大的独流入海河流的中上游地区,支流深入山区,纵横交错,河网密度大。由于受构造的影响,水系多呈格子状,峡谷与盆谷相间排列的河谷形态普遍发育,有利于河流的梯级开发。
  本地带的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此类型在国内分布很广,福建省处于它的南缘,与南亚热带紧挨在一起,所以为暖带照叶林,具有过渡的性质。森林的区系组成以壳斗科为主,其次为樟科、木兰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杜英科等。上层优势种多以槠属为主。本群落主要特征是:种类成分较为简单,层次较少而分明,林冠平整,浓郁苍翠,层间植物和附生植物均较少,林下草本植物也不甚发育。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在52%以上。沿海有红树林分布,树种仅有秋茄一种,长势不佳,树高约1米。
  在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的作用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其特征是:风化层和土层较厚,土层颜色自上而下为灰棕色一鲜红色一黄红色,底层一般无网纹;易溶性的钾、钠、钙、镁等矿物质多被淋溶;铁铝氧化物等有明显的积累,使剖面呈红色;有机质含量1%~2%;酸性较强,pH值5~5.5;质地多粘壤土,结构呈块状或粒状。海拔较高处有黄壤发育。
  在中亚热带范围内,根据其内部差异,可划分为四个自然地理区。
  (一)闽东北沿海低山丘陵区
  本区位于本省东北部,南界为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自然界线,北邻浙江,东瀕东海,西面大致以洪塘、罗源、宁德、穆阳、赛岐、管阳、岭头一线与闽中、闽西北山地区为界。行政区域包括福鼎、霞浦、福安、柘荣、宁德、罗源、连江的一部分,全区是沿海的一个狭长地带,面积全省最小。
  本区处于鹫峰山脉和太姥山前缘,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山地丘陵直逼海岸,有的向海延伸组成高岛。如大嵛山岛,海拔超过500米。沿海阶地面狭窄,平地甚少。在本省沿海三区中,本区地势最高,起伏最大,地貌类型以丘陵、低山为主,其组成岩石多为火山岩,仅在沿海突出部和一些岛屿上有花岗岩出露。本区无大的河流,均为发育于鹫峰山和太姥山的短小溪流,河网密度大,多独流入海。河流侵蚀力和输沙量有限,只发育一些小型的盆谷和堆积平原。
  本区海岸在新构造运动中曾有过大幅度下降,山地丘陵被海水所淹没,近期虽有回升,但沉降海岸的特点仍表现得十分明显,岸线极为曲折;岸外岩岛密布,沙滩不发育,基岩侵蚀海岸占优势。由山地丘陵所组成的众多半岛,把海岸分割成许多港湾,而且湾中有湾、港中有港,口外又有岛屿拱卫,隐蔽条件良好,形势复杂险要。在港湾内,风小浪弱,在相对静水的环境下,沉积了深厚的海相淤泥层,其厚度可达20~40米,淤泥滩在海滩中占最大比重。
  本区气候受海洋调节明显,热量资源虽不如南亚热带丰富,但在本地带内却占首位。年太阳辐射4605.48~4814.82焦耳/平方厘米;年均温18.5l℃~19.5℃,最冷月均温9℃左右,平均最低温-1℃~-4℃;四季较分明,夏长近5个月左右,冬长约2个月,霜期60天左右;日均温≥10℃积温5500℃~6200℃,水稻安全生育期日数200~220天,安全生育期积温4500℃~5200℃。上述数据说明本区具有自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逐渐过渡的色彩,因而在局部低平地方可见有荔枝、龙眼、番石榴等分布,作物可一年三熟。受台风威胁严重,常造成严重损失。
  本区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所存无几,除少量的马尾松、柳杉、黑松外,多为灌丛草坡。用材林和薪炭林相当贫乏,油茶、油桐、茶等经济林有一定基础。地带性土壤是红壤。
  漫长的海岸、优越的港湾和广阔的滩涂、海域,是本区的优势资源。沙埕港、三都澳和罗源湾占全省六大深水良港之三;水产资源丰富,有全省最大的闽东渔场,素有“天然鱼仓”之称;沿海渔业区是大黄鱼、鲳鱼等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和幼鱼育肥的场所。
  (二)闽中、闽西北山地区
  本区是全省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地理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3弱。闽中大山带的戴云、鹫峰山脉是本区的主体,并包括博平岭的一部分及武夷山脉的主脊部分。本区东面分别与闽东南沿海丘陵台地区和闽东北沿海低山丘陵区为邻;南面分别与闽南沿海丘陵区和闽东南沿海丘陵台地区相接;北面与西北面为省界;西南面大致以适中、漳平、中村、安济、小桥、政和、松溪、富岭、九牧、山下、黄墩、吕墩、崇仁、朱坊一线与闽西北内陆盆谷丘陵区、闽西南内陆山地丘陵盆谷区毗连,行政区域包括龙岩、漳平、华安、南靖、安溪、永春、大田、德化、永安、三明、沙县、尤溪、永泰、闽清、闽侯、仙游、莆田、福清、福州晋安区、古田、连江、罗源、宁德、福安、霞浦、福鼎、柘荣、寿宁、周宁、屏南、松溪、政和、浦城、建瓯、南平、武夷山、光泽、邵武、泰宁、建宁等40个县、市、区的全部、大部和一小部分。全区形状略似一向西南开口、两边不对称的马蹄形。
  本区是全省地势最高的部分,是两大山带的主体所在,构成地形的骨架。地貌类型以中山、低山为主,丘陵和小型盆谷错杂其间。本区西北面武夷山脉北段地势最高,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中部戴云山脉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宽度大,主峰戴云山海拔1856米。这些山地在晚近构造运动中抬升幅度大,加以降水丰富,流水作用十分活跃,切割强烈,山高谷深,地形崎岖。在群山中分布着众多的小型盆谷地,海拔多在300米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0~800米,如柘荣、寿宁、周宁、屏南、德化等盆地。其中周宁盆地海拔880米,是全省最高的盆地。盆地均为溪流所贯穿,两岸发育了狭长的小片平原,是本区主要的农业区和聚落所在。区内断裂发育,断层地貌分布广泛,如断块山、断层崖、断裂谷等随处可见。
  本区是本省大小河流主要的河源地,由于降水丰富,覆盖良好,地表多不透水岩层,污染又少,故地表径流十分丰富,水质也很好。武夷山脉北段是闽江的发源地,其源流部分顺坡分别注入富屯溪谷地和建溪谷地;中部闽中大山带北、中段是省内短小河流的发源地,它们大致呈“非”字状向两侧分流:东侧多为独流入海的小河,如霍童溪、鳌江、龙江、木兰溪和晋江等,西侧溪流则注入建溪和沙溪,成为闽江上游的组成部分。闽中大山带的腹心部分,在构造线的控制下,还发育了一些颇具规模的河流,如大樟溪、尤溪和古田溪等,它们自南北两侧向闽江下游汇入。本区径流丰富,水网密度高,且河床有较大的比降,水能资源特别丰富,既可以建设大型电站,又可以发展农村中小水电,为发展山区经济提供强大的能源。
  本区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凉潮湿。由于南北跨3个半纬度,使气候存在着纬向差异,但因地形起伏和地势高低悬殊而导致的气候垂直分异,却表现得更为突出。光热资源全省最差,年太阳辐射为4438.01~4605.48焦耳/平方厘米;由于受地形起伏和云遮雾绕的天气影响,年日照时数仅有1700~1800小时,为可照时数的40%左右;年均温多在15℃~18℃之间,最热月均温25℃左右,最冷月均温5℃~9℃,最低气温可降至-6℃~-10℃;日均温≥10℃积温多在45OO℃—55OO℃之间,水稻安全生长期仅为170~210天;冬长2~4个月,霜雪和结冰现象常见,夏长3~4个月,无酷暑天气,霜期长达3~4月。光热资源的分布规律一般是:自南向北和自山下向山上逐渐减少。本区水分资源全省最为丰富。年降水量1700~2000毫米,鹫峰山和武夷山脉迎风坡高海拔处超过2000毫米。蒸发较弱,降水量普遍大于蒸发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这样的气候条件很适宜于壳斗科等常绿阔叶树种和马尾松、杉木、毛竹等的生长,森林覆盖率高(65%以上),生长快,生物量大,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林区,素有“绿色金库”之称。
  本区地带性植被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占绝对优势,其次有樟科、山茶科、木兰科、杜英科、金缕梅科和冬青科等;马尾松、杉木、竹类分布广,数量大。本区森林植被种类多,林相整齐,森林覆盖率高,蓄积量大,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动物,构成庞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省发挥巨大的生态功能。在上述生物气候作用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和黄壤。由于气候的垂直变化,相应地引起植被与土壤的垂直分异,组成较明显的垂直地带谱。
  (三)闽西北内陆盆谷丘陵区
  本区位于本省西北部;三面为闽中、闽西北山地区所环抱;西南面与江西省为邻;南面大致为高地,四堡、永安永郊一线与闽西南内陆山地丘陵盆谷区相接。这条线的西段相当于汀江流域与沙溪支流九龙溪的分水岭;东段相当于九龙溪与沙溪另一支流文川溪的分水岭。行政区域包括松溪、政和、浦城、武夷山、建阳、建瓯、邵武、光泽、顺昌、南平、将乐、泰宁、建宁、沙县、三明、永安、明溪、清流、宁化等县市的全部或一部分。
  本区为两大山带之间的纵谷地带,呈北北东走向。在内陆三个区中,平均海拔最低,地形较为开阔。从全区地貌轮廓看,东、西、北均被千米以上的山岭所环抱,西南面地势相对较低,形成一向西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由于两大山带向内延伸出许多支脉,又构成许多个小盆地。沙溪和建溪及其支流把这些盆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串珠状,峡谷与盆谷相间排列。盆谷内沿河两岸发育了漫滩、平原和2~3级阶地。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是内陆主要的农耕地区和人口密集的城镇所在地。自平原向外地势逐渐升高,地貌类型由平原-低丘陵-高丘陵-低山-中山,在山地中还保存几级剥蚀面,层状地貌十分显著。每一个盆谷地既是一个地貌单元,也是一个自然地理单元,各种地貌类型的有机组合,构成不同的生态环境,为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立体大农业提供有利条件。
  本区为中亚热带盆谷型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要特征。由于四周环山,距海较远,气候有一定的大陆性色彩,表现为气温的年变幅较大。年太阳辐射与闽东北沿海丘陵区相当,为4605.48~4814.82焦耳/平方厘米;由于多雾,年日照时数仅1800小时左右,为可照时数的40%强;年均温多在17℃~19℃,最热月均温高达27℃~29℃,最冷月均温6℃~9℃,最低气温也可降到-6℃~-10℃,日均温≥10℃积温5500℃~6000℃,水稻安全生长期200~220天,可满足双季稻的需要。夏长约5个月,气温很高,是全省最大片的高温区,日均温≥35℃的日数可达30~40天,极端最高温可达41℃;冬长约2~3个月,气温很低。由于盆谷的“冷湖”作用,夜间辐射冷却,冷空气聚集盆底,极易造成较严重的霜冻。盆地风力小,又多雾,且有逆温层存在,大气扩散能力低,容易引起大气污染。本区水分尚丰富,年降水量在1600~1700毫米之间。降水年内分配不均,3~6月降水量可达全年的60%,而盛夏时期降水较少,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易发生旱象。
  本区耕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耕地全省最多。耕地中以水田占绝对优势,大部分水田可种双季稻,是本省最大的粮食产区和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本区地带性植被和土壤为常绿阔叶林和红壤。人工营造的马尾松、杉木、毛竹在树种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水稻土分布面积也很大。
  (四)闽西南内陆山地丘陵盆谷区
  本区位于本省西南部,西邻江西,南连广东,北与闽西北内陆盆谷丘陵区为界,东与闽南沿海丘陵区、闽东南沿海丘陵台地区相接,全区形状略似一斜方形,行政区域包括永定、龙岩、漳平、永安、连城、长汀、上杭、武平等县、市的全部或部分。
  本区因受构造和构造运动的控制,东、西、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和南部较低,自东向西排列着五条山脉,即博平岭山脉、天宫山脉(由尖峰山、天宫山、岩顶岩、赤岩头、茫荡洋等一系列山岭组成),玳瑁山脉、松毛岭-金鸡岭和武夷山脉南段。著名的梅花山居于玳瑁山脉的中段,主峰石门山,海拔1823米,是本区的最高峰。在上述五条山岭之间,分布着宽窄不一的长廊状谷地,谷地走向与山脊线一致。由于受东西向和北西向构造的控制,延伸出许多支脉,形成一个个盆地,几条长廊谷地实际是由若干个大小不一的盆地所组成。在博平岭山脉与天宫山脉之间是九龙江上流雁石溪谷地和永定河谷地,这里分布着白沙、雁石、龙岩城关、坎市、湖雷、永定城关等盆地;在天宫山脉与玳瑁山脉之间是万安溪谷地和黄潭溪谷地,分布着万安、步云、古田、大池、溪口、白砂、太拔、稔田等小盆地;在玳瑁山脉与松毛岭一金鸡岭之间是文川溪谷地和朋口溪、旧县溪谷地,谷地宽阔,有连城城关、朋口、新泉、旧县和上杭城关等面积较大的盆地;在松毛岭-金鸡岭与武夷山脉(南段)之间是汀江谷地,谷地很宽,有新桥、长汀城关、策田、河田、濯田、官庄等盆地。这种岭谷相间、平行排列的特点,是本区地貌的一大特色。
  本区水系发育,有汀江水系、九龙江水系和闽江水系,梅花山的黄胜地(海拔1000余米)是三水分流处。汀江是本区主要河流,自长汀流经武平、上杭、永定出省注入韩江,为韩江上游。汀江流经许多盆地,河谷呈串珠状,峡谷与盆谷相间排列。汀江在上杭以上,河床比降较小,两岸有3级阶地发育,到上杭以下,比降逐渐增大,特别是进入永定县境内,由于地壳构造运动抬升,汀江强烈下切,形成典型“V”形谷;在峰市以下棉花滩一带两岸壁立,坡度达60°~70°,在“V”形谷以下,河流再垂直下切3米,成为障谷,河宽仅5米。.这里水力资源丰富,正在修建棉花滩水电站。
  本区虽然平均海拔较高,但地理位置偏南,光热资源在中亚热带四个区中最为优越。年太阳辐射4605.48~5024.16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1900~2100小时,接近于可照时数的50%;年均温18.5℃~20.0℃,最冷月均温8℃~11℃,平均最低温-2℃~-6℃;夏长5个月,有较多的酷暑天气,冬长不足两个月;月均温≥10℃积温5500℃~6500℃,水稻安全生长期日数215~240天。上述数据表明,本区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与闽东北沿海低山丘陵区比较,光热资源较丰富,夏温较高,冬温较低,年温差较大,反映了大陆性的色彩。处在西端的长汀县,因冷空气可从古城口入侵,成为本区冬温最低的地方。本区降水量在全省居于中等水平,年降水量1600~1700毫米,相对湿度达80%左右,多雨雾天气。
  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在区系成分上南亚热带种属相对较多。地处龙岩、上杭、连城三县市之间的国家级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以保存较丰富的生物资源而驰名国内外,这里不仅保存有较原生性的以壳斗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而且还有珍稀的长苞铁杉林和巨大的杉木林。但在广大山丘,常绿阔叶林保存不多,已多为人工营造的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所代替。汀江两岸丘陵森林植被破坏较严重,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地带性土壤是红壤,但其某些理化性质已具有南亚热带赤红壤的特征。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福建省志·地理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昭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