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分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41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分区
分类号: S155.5
页数: 10
页码: 186-1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土壤分区情况,分别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地带、南亚热带季雨林赤红壤地带等。
关键词: 福建省 土壤 分区

内容

1958年,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编写的《中国土壤区划》把福建土壤划归为亚热带华中和华南森林土壤地区东部亚地区中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地带和南亚热带季雨林砖红壤化红壤地带等两个地带。
  1960~1963年,中国科学院华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和福建省科委撰写的《福建省东南部土壤区划》,把福建土壤分为:
  I.中亚热带红壤和黄壤地带IA.闽东北山地土区;
  IA1.长乐—连江—霞浦滨海丘陵台地冲积平原红壤、黄土园、泥土田土群;
  IA2.永泰—宁德西北部中山谷地红壤、山地黄壤、冷浸田土群;
  IB.闽西山地盆地土区;
  IB1.九龙江上游中山低山河谷盆地红壤、黄壤、黄泥田土群;
  IB2.汀江下游低山丘陵盆地红壤、黄泥田,沙土田土群。
  Ⅱ.南亚热带砖红壤性红壤地带
  Ⅱ(Ⅰ).南亚热带北部砖红壤化红壤亚地带;
  Ⅱ(Ⅰ)A.闽东南低丘、平原土区;
  Ⅱ(Ⅰ)b.闽东南山地土区;
  Ⅱ(Ⅱ).南亚热带南部砖红壤性红壤亚地带;
  Ⅱ(Ⅱ)A.闽南丘陵盆地土区;
  Ⅱ(Ⅱ)B.闽南台地平原土区。
  1981年,福建省农业区划办公室福建省红、黄壤利用改良区划研究组编写的《福建省红、黄壤利用改良区划》,把福建土壤归划为两个地带四个地区。
  I.中亚热带红壤、黄壤地带
  I1武夷山—戴云山—鹫峰山山地红壤、山地黄壤、水稻土,林、粮、茶地区;
  I2.闽浙东部滨海丘陵平原红壤、水稻土、滨海盐土,粮、茶地区。
  Ⅱ.南亚热带砖红壤性红壤、红壤地带
  Ⅱ1.东南沿海丘陵平原砖红壤性红壤、红壤、水稻土,粮经作物、热带作物地区;
  Ⅱ2.闽粤低山丘陵砖红壤性红壤、红壤、水稻土,粮、林、经作地区。
  1987年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编写的《福建自然地理》和1991年福建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写的《福建土壤》,都对福建土壤进行分区。
  本书遵循综合性、地带性和农业地带一致性及地域组合和生产利用对应性等原则,并参照全国土壤区划的系统单位,将全省土壤划分为两个土壤地带,即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地带和南亚热带季雨林赤红壤地带;在两个土壤地带下,又根据地貌结构和土壤组合分布的差异,划分为6个土壤区(图4-10)。
  一、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地带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地带位于平和九峰—南靖和溪—华安仙都—安溪官桥—永春五里街—仙游榜头—莆田常太—福清宏路、海口—线的西北部。其西、西北与江西省交界,北、东北与浙江省接壤,南、西南与广东省相邻,包括宁德、南平、龙岩和三明四市、福州市的大部分及泉州市、莆田市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6。
  本地带属中亚热带气候,由于闽西、闽中两大山带削弱北方冷气团入侵,而湿润的海洋性气团则可从东南沿河谷入侵内陆腹地,使本地带大多数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为14.6℃~19.6℃,≥10℃积温4500℃~6500℃,年降水量1370~2054毫米,其中3~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为77%~85%,冬季少雨干旱,除宁德、福州沿海地区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外,大多数地方干燥度<1,相对湿度>80%,具有湿润多雾的环境,无霜期长达238~338天,冬季偏北风,常有寒潮入侵。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一般随海拔升高,温度下降,降水量增加(见表4-31)。
  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山地也有常绿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有栲树、木荷、枫香、樟树、石栎、甜槠、青钩栲、苦槠、黄杞、马尾松、杉木、柳杉、黄山松、毛竹等,原生植被大多被次生针叶林替代。植被垂直变化明显,海拔1000~1300米以下为典型亚热带照叶林带,马尾松、杉木等常绿针叶林也多分布在此一高程。1000~1600(1800)米为黄山松林、山地矮林和灌丛带,以上则为中山草甸带。在林下有机质大量积累,土壤肥力较高。
  红壤是本地带水平地带性土壤,也是山地垂直带谱的基带土壤,广泛分布于海拔1000~11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其中海拔700~800米以下为典型红壤,其风化淋溶强度较赤红壤弱,土体风化淋溶系数均值为0.147,次生粘土矿物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水云母、铝蛭石和三水铝石。由于相对湿度较大,活性铁铝水合系数较赤红壤大,一般为0.015~0.035。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植被类型和覆盖程度。一般在暖湿气候条件下,植被覆盖度较高,水源涵养较好,土层较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丰富,自然肥力较高。海拔700~1000米为黄红壤亚类分布带,气温较红壤带低,但水湿条件优越,土壤风化淋溶较红壤亚类弱,土壤风化淋溶系数平均值为0.204,而活性铁铝水合系数较红壤高,一般为0.03~0.045,生物量虽较红壤低,但黄红壤地带植被保存较好,土壤有机质分解慢,有机质累积较多,潜在肥力高。本地带千米以上的山峰甚多,分布着许多山地土壤。这些山地土壤在同地带内有着大致相同的垂直带谱。即海拔800~1000米以上为黄壤分布带,因地势高,气温较低,湿度大,土体风化淋溶系数较红壤大,平均为0.210,活性铁铝水合系数>0.045。1800~1900米以上为矮林灌丛草甸及山地草甸带,发育着山地草甸土。
  农业土壤大多分布在河谷盆地和一些低山丘陵缓坡地。河谷盆地大多分布有水稻土,还有发育于紫色砂岩的紫色土和发育于石灰岩山丘的石灰土,滨海地区还有盐土。
  本地带土壤类型多,土壤生产潜力很大。这里气候温热,降水充沛,适宜粮、果、林的生长。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海拔500~600米以下为双季稻区,600米以上为单季稻区;其次为甘薯、小麦、马铃薯、高粱、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烤烟、麻、花生、油菜、芝麻等。经济林木有油茶、油桐;水果有柑桔、桃、李、梨、枇杷、柰、橄榄等。林地面积大,为福建主要林区,也是全国三大林区之一。林木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60%~70%,盛产杉、松、樟、楠、槠、栲、木荷、毛竹等。林副产品丰富,主要有松脂、笋干、香菇、银耳等。闽东滨海为本省渔业生产和海涂养殖基地。
  本地森林资源虽很丰富,森林覆盖率也很高(达60%以上),但森林结构却很不合理。针叶林多,阔叶林少,两者之比为70:30;中幼林多,成、过熟林少,两者之比为90:10;森林的生态功能因之受到削弱,不能充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本地带内低产田面积大,渗育、潜育水稻土(黄泥田、砂质田、冷烂田)等主要低产田仍未得到根本改造,产量低。农田绿肥面积减少,偏施化肥,轻农家肥,重氮肥轻磷钾肥,严重影响产量提高。
  (一)闽东北沿海丘陵河谷红壤、潴育水稻土、潮滩盐土区
  本区位于福建东北部,北起太姥山,南至中、南亚热带界,西自鹫峰山一戴云山脉,东迄滨海岛屿,包括宁德地区和福州市的大部分,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7强。
  本区背山面海,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地貌以丘陵为主,海拔大多低于500米。但西部和北部散布有青龙山(海拔1141米)、太姥山主峰——覆鼎峰(917米)、东山顶(1479米)、南屏山(1079米)、牛栂山(1251米)、鼓头山(1029米)、鼓山(919米)等中山。山地成土母质以中生代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的残积、坡积物为主,在港湾边缘分布着海积淤泥。主要河流有闽江、霍童溪、交溪、鳌江、罗源溪等,多自西北向东南直流入海,河流下游均有大小不一的冲积一海积平原。其中福州平原最大,为全省四大平原之一。
  本土壤区东面临海,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为显著,具有冬短夏长、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年均温18.513~19.6℃,极端最低气温-1.2℃~-5.3℃,极端最高气温36.9℃~43.2℃,≥10℃积温5846℃~6457℃,年降水量1328~2098毫米,3~6月占81%~84%,无霜期276~338天。沿海一带风速较大,盛夏多偏南风,其余则多东北风,夏秋台风影响频繁,对农业有一定影响。
  植被较为简单,原生的常绿阔叶林保存不多,而以次生马尾松灌丛草坡为主。滨海地带有以木麻黄为主的防护林,滩地有盐生植被。人工植被主要有茶、油茶、油桐、桃、李、柰等果树及水稻、甘薯、花生、大豆等农作物。宁德沿海局部地方,如飞鸾等地,还有一些亚热带果树如荔枝、龙眼、枇杷、番石榴、橄榄等。
  本区自然土壤以红壤为主,广泛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一些山地尚有山地黄壤和山地草甸土。由于母质、地形和植被状况的差异,土壤性状有所不同。内陆山丘植被覆盖度高,有机质累积多,但因坡度较陡,土层浅薄。矿质养分淋失较强,肥力中等,适于植树造林;沿海山丘风大,蒸发量大,植被稀疏,有机质分解快,含量低,肥力差。农业土壤除了城郊及村庄附近平原区的潴育水稻土肥力较高外,大部分地区耕作管理粗放,施肥不足,土壤有效肥力普遍低。港湾滩涂多分布潮滩盐土,它占全省潮滩盐土1/3强,多为海泥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是养殖、围垦、盐业的土壤资源。土壤组合与地貌组合相适应,自滨海至内陆山地依次有:潮滩盐土—盐斑田(咸田)—盐渍水稻土(乌埭田)—潴育水稻土(灰泥田)—渗育水稻土(黄泥田)—红壤—黄红壤—红壤性土。
  (二)闽西北低山盆谷红壤、潴育水稻土区
  本土壤区位于福建西北部,包括南平、三明两市的大部分,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3弱。
  本区地处武夷山、戴云山两大山带之间,闽江上游建溪、富屯溪和沙溪三大支流,穿流其间,构成峡谷与盆谷相间排列的河谷地貌。地势低平,海拔150~300米。盆谷内分布着狭小平原,如建溪支流的浦城、松溪、建阳、建瓯;富屯溪支流的光泽、邵武、顺昌、泰宁;沙溪支流的宁化、清流、永安、三明、沙县等盆谷地内,都有河谷平原发育,沉积层深厚,多为冲积一洪积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农业历史悠久,为福建省商品粮基地。低山丘陵区成土母质主要是火山岩、花岗岩、变质岩以及紫色砂岩等风化的残积坡积物,质地较粗。
  本区属中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但由于地处内陆,纬度偏北,年均温较低(17.l℃~19.5℃),年较差较大(极端最低气温-7.9℃~-9.5℃,极端最高气温38.3℃~41.3℃,≥10℃积温5405℃~6215℃,无霜期254~310天。年降水量较多(1543~1896毫米),其中3~6月为雨季,雨量多,强度大,雨期长,年变幅较小,但保证率可靠。6~9月靠台风与热雷雨调剂,保证率较低。此外,夏秋旱,寒潮对农业生产威胁大。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毛竹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以及灌丛草坡。
  本区土壤类型多样,自然土壤以地带性红壤为主,广泛分布在700~800米以下低山丘陵区。海拔700~1000米上下,分布着黄红壤,1000米以上还有黄壤分布。非地带性土壤有紫色土、石灰土、冲积土和水稻土等,它们嵌镶于各地带性土壤之间。紫色土主要分布于武夷山、沙县、永安、连城、宁化、泰宁等红色盆地,因物理风化强,原生矿物含量较丰富,特别是磷钾含量多,土壤肥力高,在紫色土地区种植茶、甘薯,质量好,如著名的武夷岩茶和连城地瓜干。如植被遭受破坏,因其岩性疏软,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如宁化的禾口、淮土和连城龙岗等地土壤土层薄,肥力低。石灰土主要分布于永安、宁化、清流、沙县、将乐等地,由于受地带性气候的影响,多发育成棕色石灰土。在草灌覆盖良好情况下,有机质丰富,并与钙胶结成核状结构,矿质养分丰富,适于喜钙植物生长。农业土壤以水稻土为主,盆谷底部多为潴育性水稻土,丘间谷地上分布潜育水稻土,缓坡梯田以渗育水稻土为主。
  本区相对地多人少,是福建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但农业生产潜力远未得到发挥。当前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山区耕地分散,耕作粗放,土壤熟化度和有效肥力低,以致作物产量很低,成为本区主要低产田;河谷平原田养用矛盾大,绿肥面积减少,缺素问题较突出,坐苗、早衰现象常有发生。今后应重视低产田的改造,对于潜育性水稻土,一般要开沟排水,做到能灌能排,不旱不涝,注意合理施肥,用养结合,尽快恢复绿肥生产,推广稻草回田,实行水旱轮作,增施磷钾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三)闽西南丘陵盆谷红壤、紫色土、渗育水稻土区
  本土壤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南邻广东省蕉岭、大埔县;西界江西省瑞金、会昌、寻乌县,北接闽西北低山盆谷红壤、潴育性水稻土区,东连闽中、闽西北中低山红壤、黄壤、潜育性水稻土区和南亚热带季雨林赤红壤地带。包括龙岩市大部和三明市一部分,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2。
  本区东西分别由博平岭和武夷山脉(南段)屏障,其间,因受北东向构造的控制,自东向西分别排列着天宫山—岩顶山—茫荡洋山、玳瑁山和松毛岭一金鸡岭等三列山岭,海拔均在800~1200米之间,以玳瑁山中段的梅花山为最高,其主峰石门山海拔1823米,是本区的最高峰。组成山岭的岩石主要是花岗岩,其次是火山岩和石英砂岩、石英砾岩。在上述5条山岭(山脉)之间,分布着宽窄不一的长廊状谷地,其排列方向与山文线一致,均呈北北东—南南西或北东—南西方向。在博平岭与天宫山—岩顶山—茫荡洋山之间,是九龙江上源之一的雁石溪谷地和永定河谷地,分布着白沙、雁石、龙岩城关、坎市、湖雷、永定城关等盆地;在天宫—岩顶山—茫荡洋山与玳瑁山之间,是万安溪谷地和黄潭河谷地,分布着万安、步云、古田、大池、溪口、白砂、太拔、稔田等小盆地;在玳瑁山与松毛岭—金鸡岭之间,是文川溪谷地和朋口溪谷地,分布着连城城关、朋口、新泉、旧县和上杭城关等较大盆地;在松毛岭—金鸡岭与武夷山脉(南段)之间,是本区最大河流汀江(干流)谷地,分布着新桥、长汀城关、策田、河田、濯田、官庄等盆地。所有盆地的两岸,都发育了大小不一的河漫滩和冲积平原以及2-3级阶地。平原地形平坦,灌溉方便,是重要的农耕地区。山地成土母质除花岗岩和火山岩风化残积坡积物外,还有较大面积各种沉积岩(砂岩、页岩、石灰岩)风化残积坡积物。
  本土壤区所处纬度较低,热量条件优于闽中及闽西北地区。年均气温18.4℃~20.3℃,极端最低温度-4.8℃~-6.5℃,极端最高温度38℃~40.2℃,≥10℃积温5857℃~6700℃,降水量低于闽西北地区,年降雨量1481~1750毫米,3~9月降水量约占81%~84%,相对湿度80%,水热资源适于喜暖作物生长发育。但冬季冷空气南侵引起低温霜冻,对农业危害大。
  原生植被常绿阔叶林多已遭破坏,较大面积次生林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毛竹、甜槠、青冈栎等。由于过伐,成熟林、中龄林很少,有些地方水土流失较严重。
  土壤类型多种多样,自然土壤以地带性红壤为主,其次有紫色土、石灰土等,广泛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农业土壤以水稻土为主,其中又以丘陵山地的渗育水稻土(黄泥田)占大部分。盆谷区有潴育水稻土(灰泥田和潮砂田),还有一部分紫泥田和潜育水稻土(烂泥田)。丘陵坡地还分布有旱作红壤(红泥土和红泥砂土),著名的永定烤烟多种植在这里。
  本土壤区由于森林迭遭破坏,不少地方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导致自然土壤土层浅化,土壤干燥,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少,自然肥力降低。农业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较少,土质粘,耕层浅,尤其是渗育水稻土(黄泥田、紫泥田)存在浅、酸、瘦、旱等不良性状,加以耕作管理粗放,施肥不足,灌溉条件差,土壤肥力低,因此,成为福建省低产田分布较多的地区。(四)闽中、闽西北中低山红壤、黄壤、潜育性水稻土区
  本土壤带位于闽中和闽西两大山带北段,包括宁德、莆田、泉州、南平、三明、龙岩等地市较高的山地,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5强。
  地貌特征以海拔500米以上的中山、低山地貌为主,境内为闽西、闽中两大山带所盘踞。闽西北大山带由武夷山、杉岭、仙霞岭组成,地貌类型以深切割和中等切割中低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1500米以上的山峰连绵不断,其中黄岗山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158米)。闽中大山带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组成。地貌类型为中、浅切割中低山,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千米山峰林立,德化西北的戴云山海拔1856米,为全省第二高峰。两大山带中夹有不少山间盆地,如光泽、建宁、寿宁、屏南、大田、德化等县城关。盆地由丘陵和河谷平原组成,地势相对较低,为山地农业生产基地。成土母质大多是火山岩、花岗岩及少数变质岩的风化物。
  本区气候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地势较高,气候温凉湿润,夏短冬长,湿度大,云雾多。年平均气温14.6℃~17.6℃,极端最低气温-7.6℃~-9.5℃,极端最高气温34.5℃~39.1℃,≥10℃积温4399℃~5565℃,年降水量1793~2054毫米,雨量丰富,无霜期234~276天,年寒潮3~4次,对水稻生长有影响。但山间丘陵盆地,海拔500米以下的地方,四季较均匀,温暖湿润,仍可种双季稻。
  植被类型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科属是壳斗科,其次为樟科、蔷薇科、冬青科、禾本科的竹亚科、石楠科等。随着地势升高,植被类型呈垂直分布,基部为常绿阔叶林(海拔1000米以下),1000米以上为常绿落叶阔叶林带和山地矮曲林,并有黄山松,1500米以上为矮灌草甸。在戴云山、博平岭东南坡海拔400米以下,可见有南亚热带季雨林成分。
  本区自然土壤属于山地土壤类型,其垂直带谱为:红壤(<海拔650米)—黄红壤(650~950米)—黄壤(>950米),海拔1400米以上零星分布着山地草甸土。
  非地带性土壤有紫色土、石灰土和渗育、潜育水稻土。渗育水稻土母质特征明显,长期淋溶和流失,土层较浅薄,盐基饱和度较低,多为低产田。潜育水稻土因长期积水,还原作用强,土体冷烂,不利水稻生长,产量低。河谷平原分布一定数量潴育水稻土,较肥沃。
  本土壤区山地面积大,是福建主要林区。但由于森林过伐,成熟林面积逐年减少,山地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有加强的趋势;茶果园管理粗放,盲目开荒,水土流失逐年增加。低产的渗育水稻土(黄泥田)、潜育水稻土(冷浸田)面积大,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常受寒潮威胁,产量低而不稳。
  二、南亚热带季雨林赤红壤地带
  本地带位于福建东南部。南自平和九峰,经南靖和溪、华安仙都、安溪官桥、永春五里街、仙游榜头、莆田常太,北至福清市宏路、海口出海连线以东、以南地区,包括厦门市,漳州市大部,福州市、泉州市、莆田市东南部及金门县等地。
  本地带北接中亚热带地区,地处闽中大山带东南坡,地势自西北向乐南倾斜,地貌类型依次为中、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层状结构明显。本地带背山面海,冬季北方冷空气受武夷山、戴云山两大山带阻挡而削弱,海洋暖气团又易沿河谷入侵,气候暖热,降水丰沛。年均温19.5℃~21.3℃,≥10℃积温6532℃~7668℃无霜期308~365天,年降水量1022~1723毫米。除海岸带干燥度(蒸发量/降水量)>1外,大部分地区≤1,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农业生产常受旱、涝威胁。
  本地带代表性土壤为赤红壤,广泛分布于丘陵台地。它是砖红壤向红壤过渡的地带性土壤,风化淋溶较强烈,矿物风化彻底,粘粒含量较高,<0.002毫米粘粒含量>30%,土体风化淋溶系数<0.12,活性铁铝水合系数<0.015。由于过去植被迭遭破坏,土壤侵蚀较严重,有机质含量<2%,肥力较低。随海拔高度升高,土壤垂直分布较为明显。自低海拔向高海拔依次为赤红壤(<200~400米)—红壤(400~700或800米)—黄红壤(700或800~1200米)—黄壤(>1200米)。沿海平原分布有水稻土、潮土、潮滩盐土等泛域和隐域性土壤。
  本带气候条件优越,山海资源丰富,人口集居,集约经营,农业产量较高。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产水稻、甘蔗,其次有小麦、甘薯、花生、大豆等,是福建粮蔗高产区。丘陵台地盛产亚热带水果,主要有柑桔、香蒸、荔枝、龙眼、菠萝、柚、枇杷、橄榄、木瓜及花卉,素有“花果之乡”之美称。原生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雨林,树种繁多,生物量大,但由于人为破坏,保存甚少,仅见于南靖县和溪乐土和虎伯寮等地,现有植被多为次生,森林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较严重。滩涂发育,水温较高,盐度适中,饵料丰富,宜于发展海水养殖。
  本带具有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的优势,丘陵山地应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迅速控制土壤侵蚀。沿海地区虽已建成了防护林体系,增强了抗御风、旱等自然灾害能力,但由于防护林树种木麻黄已经老化,出现枯萎断枝现象,亟需更新换代,方能持续发挥防风固沙功能。本带土壤淋溶作用强烈,肥力较低,应加强地力建设,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一)闽南丘陵台地平原赤红壤、潴育水稻土区
  本土壤区大致以同安的马巷至华安城关一线为北界,包括漳州市、厦门市大部和金门岛,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
  区内地形是西面背靠博平岭,东面临海,地势自西向东逐渐向海倾斜,地貌类型以丘陵、台地为主,其间夹有一些马蹄状小盆地和河谷平原。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是福建四大平原之一,其沉积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多已辟为良田。台地多属海蚀台地,红色风化壳深厚,常见网纹层。由于流水的切割,地面波状起伏,水源不足,灌溉设施较差,多已辟为农地和果、茶园。滨海还有一些半岛和岛屿如金门岛、东山岛及古雷半岛,成土母质以花岗岩风化的残积、坡积物为主。滨海一些丘陵台地尚分布玄武岩的风化物。此外,有些地方分布第四纪红色粘土、风沙土和海积淤泥。
  本土壤区具有较浓厚的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色彩,热量丰富,雨量较集中于春夏季,夏季长而几乎无冬,干湿交替较明显,每年夏秋季常受台风侵袭。
  本区代表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雨林及海岸植被。但原生植被仅在极个别地方尚有一些残迹,其余地区已不复存在。目前多为次生林或稀疏阳性林,以马尾松及稀疏灌木草丛为主,如赤楠、山芝麻、桃金娘、石斑木、芒萁等。由于人为活动频繁,植被反复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海岸植被仅残存榕树、露兜及小片红树林。
  在南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矿物风化较彻底,富铝化程度高,有机残体分解强烈,因而丘陵台地广泛分布着赤红壤。坡面较平缓处,土层深厚,淀积层较为发育,具棱柱状结构和明显铁质胶膜,表土多被侵蚀,有机质含量低,分解快,肥力较低。山丘顶部和陡坡地侵蚀严重,肥力极低。在一些滨海台地,以玄武岩为母质,铁铝富集程度更高,分布着变性土。一些岛屿和半岛上则分布着较大面积的风沙土,港湾滩涂多分布着滨海盐土。平原地区农业生产发达,人为耕作历史悠久,土壤熟化度高,多发育成潴育水稻土(乌泥田或灰泥田),土层深厚,通气爽水,养分丰富,潜在肥力高。滨海滩涂受潮汐周期浸淹影响,土体含盐量高,主要发育潮滩盐土,土层深厚,养分较丰富。
  本区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发展农、经、果、林及水产养殖等多种经营的优势条件。但本区人口密集,人为活动频繁,丘陵台地植被屡遭破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导致丘陵地区土层浅薄,耕地土壤沙化,肥力下降,养分贫乏,缺素面积较大。平原地区因河道淤塞,泄洪能力下降,农田溃害及短期洪涝灾害日趋严重。因此,旱、沙、瘦、风、涝为本区生产主要障碍因素。
  (二)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赤红壤、潴育盐溃水稻土区
  本土壤区位于同安马巷至华安城关一线以北的南亚热带地区,包括泉州和莆田两市的东部和东南部以及福州市南部,面积约与上区大致相当。本土壤区西靠戴云山脉,东临台湾海峡,整个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地貌以丘陵台地为主,平原分布较广。省内四大平原中的三大平原(福州平原、兴化平原、晋江平原)分布在本土壤区。此外,在一些港湾沿岸还分布着滨海滩涂。成土母质以花岗岩、火山岩风化的残坡积物为主。前者风化强烈,多属红色粘土或砂质粘土,粘土含量较高,多夹有石英砂砾,渗透性能较好,但抗蚀力较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一般土壤肥力较差;后者岩性坚硬致密,抗风化力较强,风化壳一般较薄,土质较粘,抗蚀性较强,加上植被保存较好,土壤侵蚀较轻,肥力相对较高。平原地区大多属冲积物,滨海滩涂多属海积淤泥。气候温湿,水热条件优越,原生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雨林,但已遭破坏,大面积丘陵山地被稀疏次生林及灌草丛所代替。海拔500米以下,主要有马尾松、相思树、野牡丹、桃金娘、芒萁及旱生禾草等,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海拔500米以上山地,以马尾松、杉木林为主。覆盖度较高,基本无水土流失。人工植被除水稻、大小麦、甘蔗、花生、大豆、烤烟等大田作物外,亚热带果树面积较大,有柑桔、香蕉、龙眼、荔枝、菠萝、余甘、杨梅等。
  本土壤区成土特点是富铝化程度和有机质的矿质化程度较红壤强,其表现是:土壤分布的高程逐渐降低,其基带赤红壤在本区多分布在海拔200~25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成土作用也逐渐变弱,如有机质的累积逐渐减少,加之人为活动频繁,垦殖率较高,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较低,干旱、瘦瘠成为赤红壤开发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海拔200~800米为红壤带、800~1200米为黄红壤带,海拔1200米以上为黄壤带。一般随海拔上升,植被覆盖度增加,土壤肥力也提高。
  本土壤区水热条件优越,农作物一年可三熟。肥力较高的潴育水稻土(乌泥田、灰泥田)不仅是水稻的高产区,也是本省甘蔗、黄麻的高产区。但本土壤区还有许多自然肥力较低的赤红壤尚未开发利用。此外,沿海丘陵台地上广泛分布着赤土,这些旱作土壤耕层浅,缺水易旱,有机质养分少,作物产量低。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福建省志·地理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珍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