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407
颗粒名称: 三、分布
分类号: S159
页数: 11
页码: 160-17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福建省土壤形成的条件,包括地貌、母质、气候、植被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对土壤的影响。福建地貌复杂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等类型,影响着土壤的分布和形成。不同的母质类型,如残积坡积物、冲积物、海积物和风积物,对土壤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气候条件是土壤形成的基本动力,福建具有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两种气候带,导致土壤的地区分异。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对土壤的发生和特性有重要影响。同时,人为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有深远影响,包括农田的种植方式、施肥、绿化和围垦等。总的来说,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福建土壤形成的条件,以及人类对土壤的影响。
关键词: 福建省 土壤 分布

内容

土壤是各种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各类土壤都有着与其成土条件相适应的空间分布。福建地跨中、南亚热带,自然条件复杂,境内山岭耸峙,丘陵起伏,河谷和盆地错落,地形较为破碎,母质类型多样,农业历史悠久,因此,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其空间分布的特点是:既具有与生物气候带相适应的地带分布规律,又有随海拔升高呈有规律的垂直分布,还有因地域因素的差异而呈多种结构形式的区域性和微域分布。
  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分析,福建土壤分布具有以下规律:
  (一)地带性土壤水平分布
  福建地跨中、南亚热带,典型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和赤红壤,其水平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纬度所支配。但由于境内多山,其中,闽中大山带是福建省东西部自然景观的天然分界,从而决定福建生物气候条件不仅南北有异,东西也不同。地带性土壤的水平分布,既不呈纬度状,也不呈经度状方向排列,而是在一定纬度范围内,平行于山脉走向和海岸线,以斜向的独特形式表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步过渡的特点。
  然而,这两个土壤带之间并没有一条截然明显的分界线,而是呈逐步过渡的形式存在。两土壤带界线大致沿着闽中大山带的东南坡麓延伸,但又由于许多河流横穿闽中大山带向东或东南入海,而与山带垂直或斜交,海洋暖湿气流沿河谷向西北纵向延伸,造成河谷地区的热量高于相邻地区,从而改变了河谷地带的生物气候条件,界线明显向内凹入,导致赤红壤与红壤带呈锯齿状犬牙交错的分布特点。
  根据前人研究,划分福建境内中、南亚热带多采用年均温19.5℃、1月均温10℃、≥10℃年积温6500℃和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等为指标,划分为南亚热带季雨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两个生物气候带,并结合土壤富铝化和生物循环作用强度以及铁铝积累等土壤属性,相应划分出赤红壤和红壤两个土壤带。这两个土壤带分布界线大致北自福清市的海口、宏路,经莆田县的常太、仙游县的榜头、永春县的五里街、安溪县的官桥、华安县的仙都、城关及南靖县的和溪,南迄平和县的九峰,界线东南为赤红壤地带,西北为红壤地带。这一界线南段与两个气候带的界线稍有出入。
  赤红壤系在暖热湿润季雨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水热条件优异,土壤脱硅富铝化作用和生物物质循环均较活跃,风化淋溶强烈,铁的游离度较高,次生粘土矿物含量较高,阳离子交换量较低。赤红壤分布区由于植被长期遭受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一般肥力较低。但光热资源丰富,土壤适种性广,具有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优越条件,且宜多熟制农业生产。因此,在利用方向上应重点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红壤系在温暖湿润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土壤,热量条件稍逊于赤红壤,水分条件较好,土壤脱硅富铝化和生物物质循环均较赤红壤弱,但生物积累最多,土壤肥力较高,在利用方向上,平地宜于发展粮食作物,山地宜于发展林业生产。本土壤带是福建用材林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二)山地土壤垂直分布
  福建多山,地势高低悬殊,土壤随生物气候的垂直变化而作有规律的分布。
  1.南亚热带地区山地土壤垂直分布
  由于受到垂直地带性生物气候的影响,福建土壤的垂直分布,自基带到山顶依次分布着赤红壤(<200~400米)—红壤(上限650~800米)—黄红壤(上限1000~1200米)—黄壤(1000~1200米以上)—山地草甸土(局部平洼山顶)见表4-14。
  [=此处为表格(表4-14 福建省南亚热带地区山地土壤垂直分布比较表)=]
  2.中亚热带地区山地土壤垂直分布
  红壤是本区地带性土壤,也是中亚热带基带土壤。红壤基带之上,随海拔升高,生物、气候条件的变化,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着红壤(600~700米)—黄红壤(上限800~1000米)—黄壤(上限1800~1900米)—山地草甸土(局部洼平地段,发育比南亚热带典型),其分布规律见表4-15。
  综上所述,本省土壤垂直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1)地理位置不同,不但基带土壤各异(中亚热带的红壤和南亚热带的赤红壤),而且各类土壤分布的上限差异明显。梅花山和黄岗山地处中亚热带,其主要土壤类型也相同,但因所处纬度不同,同类土壤出现的海拔也就不同。梅花山纬度比黄岗山低2°多,在相同海拔上,前者气温较高,湿度较低。因此,同类土壤分布界限约高200~300米。南亚热带情况类似。总的趋势是自南向北各类土壤分布上限呈有规律地下降。下降幅度为海拔差的50~250米。经度或坡向不同,各土壤带分布上限也有差异。一般山体高大,东西走向的山地,南坡土壤分布上限比北坡高约100米;北东走向山脉,东南坡要比西北坡高50~100米。这与水热条件东西、南北变化是吻合的。
  (2)南亚热带受山体高度限制,黄壤带幅窄或缺失,且多因地势高,风力强劲,高大乔木难以正常生长,多见中生和湿生草本植被和灌丛,草甸化过程较为明显,并常与山地草甸土呈复区分布。中亚热带山地黄壤带幅宽,相当于海拔差的550~850米,其原因之一是中亚热带的热量带较南亚热带低一个带。在相同海拔上,中亚热带山地热量要比南亚热带低,湿度要大,各山地土壤带分布高度相应比南亚热带低,因为气温低,土壤相对湿度较大,土壤淋溶和水化作用更强烈,土壤有机质积累更快。同时,中亚热带山地山体高度大(如黄岗山海拔2158米),由于地形雨影响,山地降水量较多,土壤相对湿度大,更有利于铁、铝氧化物的水化,其表土层及淀积层均有明显黄化作用,因此黄壤较为发育。
  (3)据外省一些土壤调查资料,在热带、亚热带山地如台湾玉山西坡、云南哀牢山、安徽黄山、江西武夷山西北坡、四川峨嵋山等处土壤垂直带谱中,黄壤是经黄棕壤过渡到山地草甸土。也曾有过报道,福建武夷山海拔1400~1800米为黄棕壤地带。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土壤教研室及1984年闽、浙、赣三省土壤联合调查,认为这一地带气候温凉湿润,植被仍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主,林下土壤有机质层较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虽有粘粒下移现象,但未见明显粘化层,次生粘土矿物以高岭石和水云母为主,出现较多三水铝石,土壤盐基饱和度<30%,粘粒Si〇₂/Al₂O₃<1.6,Si〇₂/Al₂O₃<1.4。这些数值均小于在落叶阔叶林植被下发育的黄棕壤。据此,应将本区在山地草甸土以下的黄色或棕黄色土壤划为黄壤。
  (4)前人研究认为,在本省一些千米以上的孤峰如黄岗山、戴云山,顶部因地形平缓,山顶风力大,林木难以定居,只适于草类生长,加之山顶气候冷湿,有利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这些都为山地草甸土的发育提供客观条件。山地草甸土的分布高度,取决于山体高度,黄岗山比戴云山高,前者山地草甸土的分布下限及相应的黄壤上限均较后者高。但在梅花山诸多的中山顶部却未见草甸土带,只在一些山间谷地有零星的分布,这可能与那里的地形较破碎,坡度较大(多>20。),排水条件较好而不具有草甸植被生长的立地条件有关。
  (5)山地海拔愈高,相对高差愈大,山地垂直带谱结构愈完整,带幅愈宽。如:黄岗山,海拔2158米,不仅垂直带谱齐全,而且各带幅均较宽。
  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根据土壤的分布规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地域性土壤分布
  本省土壤的水平和垂直分布,是广域的土壤分布。在此基础上尚有一系列区域性土壤分布,它虽因生物气候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主要是因区域地貌结构类型、成土母质、水文和水文地质、成陆历史及人为生产活动等非地带性因素不同,从而形成形态不一,结构多样的土壤区域分布。根据土壤的组合特点,本省地域性土壤分布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沿海平原土壤成带状分布
  福建平原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位于闽江、木兰溪、晋江和九龙江等四大河流的下游,称为福建四大平原。它们处于马蹄形盆谷内,背山面海,三面环山,谷口向东或东南敞开。
  这些平原原是海湾,沉积有淤泥层。后由于海岸上升,又为河流冲积物所加积,形成冲积一海积平原。瀕海地带又有由风力、波浪、岸流、潮汐等影响所形成的沙丘和沙滩,与山地丘陵接触的边缘地带又有洪积物加积,因此,各类土壤的空间分布基本平行于岸线,呈带状分布。一般自滨海滩涂到平原台地,依次分布着潮间盐土—(滨海风沙土)—滨海盐土—盐斑田(咸田或盐斑田)—盐渍性水稻土(埭田—乌埭田)—潴育性水稻土(乌泥田或灰泥田)—渗育性水稻土(黄泥田)—赤土—侵蚀赤红壤。港湾地区,通常是三面丘陵台地环抱,一面临海,呈马蹄状地形,土壤组合与上述相似,但其空间分布受地形控制而呈马蹄形带状分布。只是港湾大小和形态不同,其土壤组合及分布形式略有差异,但都呈带状排列。
  2.山间盆地土壤呈盆状分布
  福建山地丘陵中散布众多的盆地,其中,大多是在构造的基础上,经流水拓展而成。其特点是,四面环山,盆底沿河两岸有漫滩,平原和2~3级阶地发育,并与四周山丘相连,构成层度地形。虽然各个盆地面积不大,但因数量很多,在福建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山间盆地多以种植水稻为主,产量虽不及滨海平原区,但受台风影响小,并有水源保证,较为稳产。盆地内虽同是水稻土,但在质地和有机质水平上却呈有规律的变化。从盆地底部河流两岸开始及至山地丘陵坡麓,地势逐渐升高,土壤质地逐渐变粘,水稻土的土种组合依次是潮沙田—灰沙泥田—乌沙田—乌泥田—灰泥田—灰黄泥田—黄泥田。土壤有机质水平与农业生产历史长短、经营集约化程度高低有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以乌泥田最高,它分布在居民点周围,向上(黄泥田)和向下(潮沙田)两端逐渐下降。
  3.丘陵谷地水稻土呈藕节状分布
  水稻土的发育与水源条件关系至为密切,因此它主要沿河谷展布,特别是集中于河流下游的平原区和上游的河谷盆地。此外,在山间谷地的山垄和山坡地上也有一定数量分布。福建水系十分发达,呈格子状或树枝状分布,盆谷镶嵌其间,由于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加之河流流经地区的岩性和外力作用的差异,形成峡谷和盆谷相间排列的特点。水稻土沿着这些河谷地貌发育的结果,形成藕节状分布的格局,自谷底向丘陵顶部形成类同的土壤组合。中亚热带地区,自谷底向丘陵顶部,依次分布着潮沙田—灰沙泥田—灰泥田和冷烂田—黄泥田—红壤—红壤性土。南亚热带地区,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着潮沙田—灰沙泥田—灰泥田(局部冷烂田)—黄泥田—赤土或赤沙土—赤红壤—赤红壤性土。各类土壤的组合面积比例,因母质类型,流水作用和地形结构而异,很大程度上受新构造运动的控制。一般深切割谷地,谷底以潜育性水稻土(冷烂田、青泥田等)为主,镶嵌有灰泥田和灰沙泥田;谷坡多红壤性土和侵蚀红壤,局部缓坡带为红壤。浅切割宽谷,谷底则以潴育性水稻土(灰泥田、灰沙泥田等)为主,局部出现冷烂田;两侧冲洪积扇分布灰黄泥田及赤土、赤沙土或红泥土、红泥沙土;谷坡为红壤、侵蚀红壤,丘陵顶部多为红壤性土及粗骨土。
  4.平原河网地区土壤呈梯状分布
  各大河流入海口的河口平原,系海河交互沉积的产物。此处地势低平,河网密布,由于其成陆年代、耕垦历史及经营集约程度的不同,土壤脱潜、脱盐和熟化程度明显差异,土壤分布呈有规律递变,成为梯状(图4-9)。一般沿河而下,耕垦历史越短,地下水位越高,土壤脱盐熟化度越低。
  (1)平原上段。地势稍高,耕垦历史悠久,土壤脱盐彻底,熟化度较高,氧化层较厚。土壤为以灰泥田、青底灰泥田、乌泥田、青底乌泥田及部分乌埭田为主的组合形式。
  (2)平原中段。具有上、下段之间的过渡特征,以盐溃型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为主。一般自主河道向两侧,依次分布埭田、灰埭田、乌埭田、青底灰泥田、灰泥田等土种。
  (3)平原下段。以盐溃水稻土为主,自主河道向两侧,依次分布盐斑田、埭田、灰埭田、青格灰泥田等土种。
  5.山地不同坡向非对称性分布
  福建断层地貌相当发育,出现许多断崖和断谷,在戴云山和武夷山两大山带的西北坡表现尤为突出。两大山带都存在西北坡陡峻、东南坡平缓的现象。因此,西北坡土层浅薄,许多地方基岩裸露,土壤不连片,呈斑状分布,东南坡土壤连片,有一定厚度土壤发育。山体两侧土壤发育程度不同,形成鲜明对比。海岸带的土壤情况则有些不同,临海的东南一侧,大多基岩裸露,或经风蚀、水蚀形成粗骨性土壤,而在西北背风一侧,则有一定土壤发育。
  (四)耕作土壤分布
  土壤是农业基本和普遍的生产资料。肥力是土壤的本质特征。它有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之别。这两种肥力并存于土壤中。在一定条件下,肥力消失可以转化为肥力增长,瘦土变肥土。但在另一条件下,肥力增长又可以转化为肥力消失,肥土可以变瘦。耕作土壤的演变规律是复杂的。当土壤的演变历史、原因和土壤演变途径完全揭示并被人们所掌握时,人们就可以定向培育土壤,使之成为高产、稳产农田。
  耕作土壤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它的演变深受人为活动的影响,俗话说:“粗耕土生草,精耕土出宝”,“人勤地不懒,瘦土变成金”。在人为作用下,可以变沙漠为绿洲,使瘦土变良田。土壤是不断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可以而且能够被人们所掌握和改造。凡耕作合理、精耕细作的,就能缩短土壤的演替过程,并能被培育成高产稳产农田,如乌泥田、菜园土等,若在不良耕作条件下,肥沃土壤也会退化变成不毛之地,如“反酸田”、“反盐田”等。为此,必须深入地研究各种土壤的演变,摸清其来龙去脉,掌握其特性和相互关系,才能促进各种土壤更快地朝着人们预定的方向发展,以保证农业生产持续增长。
  福建土壤的几种演化图式:
  1.滨海盐土的演变规律:
  滨海盐土分布在沿海24个县、市、区,面积21.2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6%。经过种植水稻而演化为盐溃型水稻土和潴育型水稻土的面积并不大。
  2.丘陵坡地红壤、黄壤的演变规律:
  红壤、黄壤丘陵地经过耕作,演变为可以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耕作土壤,在本省耕作土壤中占有最大的面积,分布全省各地。
  3.冷烂田的演化:
  冷烂田经过“水改”、“土改”、“肥改”等各种措施种植水稻后,发育为潴育型水稻土的耕作土壤,在本省山地较为普遍,多呈斑点状分布,在中低产田中占有一定面积。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福建省志·地理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珍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