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过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406
颗粒名称: 二、过程
分类号: S151+.357
页数: 15
页码: 146-1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土壤成土过程及成土特点,福建高温高湿的气候决定了土壤的风化淋溶作用较为强烈,表现在原生矿物的风化较为彻底,长石及含铁矿物含量较低。福建省气温较高,雨量充沛,既有利于植物生长,.也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分解,因此,植物生长量大,有机质的分解率高,生物与土壤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十分活跃。
关键词: 福建省 土壤 过程

内容

每种土壤的形成都受一定成土条件和成土过程支配。一种土壤的形成是几种成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福建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土壤形成是富铝化和生物富集两个过程长期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也给予深刻的影响。为揭示其成土特点,现分述如下:
  (一)风化淋溶与脱硅富铝化作用
  福建高温高湿的气候决定了土壤的风化淋溶作用较为强烈,表现在原生矿物的风化较为彻底,长石及含铁矿物含量较低。据重矿物成分分析结果(表4-1)。在酸性结晶岩风化物上发育的各类土壤中,长石类矿物平均含量为2.2%~26.2%,其含量顺序是,黄壤>黄红壤>红壤>赤红壤;含铁矿物平均含量1.13%~3.97%;石英相对含量较高,平均72.1%~96.6%,其含量顺序是赤红壤>红壤>黄红壤>黄壤。以长石矿物含量与石英含量的比值(fi值)表示矿物的风化度,fi值愈大矿物风化作用愈弱,其比值顺序是:黄壤>黄红壤>红壤>赤红壤,表明赤红壤风化作用较为强烈。镜下观察结果,赤红壤中长石和石英颗粒形态多为滚圆或次滚圆。而红壤中长石和石英颗粒形态则多为次滚圆或棱角状,同样证明赤红壤中原生矿物化学风化作用较为强烈。至于含铁矿物含量同样以赤红壤最低,但变化规律不如长石和石英明显,而且变异系数较大,这可能是受局部地形的影响,其淋溶作用强度不同所致。
  硅和盐基元素强烈淋失而铁、铝、钛等氧化物相对富集,系福建土壤形成的主要特点。随着原生矿物的风化,矿物中盐基元素首先遭受淋失,硅的氧化物亦相继淋失,而铁、铝氧化物则相对积累,这种脱硅富铝化过程是福建土壤的主要的成土过程。据全省分析资料统计,土壤的风化淋溶系数[ba值=(K20+Na20+Ca0+Mg0)/A1203]很小,与两广、湖南小于0.20的报道相仿,进一步表明土体盐基强烈淋失,其强度从黄壤向赤红壤增强,但各元素的淋失程度有所不同。
  母岩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关于成土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和积累,经计算假定铝在不移动情况下的淋溶系数(迁移量)和成土富集系数,其规律基本一致无论是南亚热带的赤红壤,还是中亚热带的红壤、黄壤,硅的平均迁移量均达43%~61%,钙、镁、钾、钠迁移量更大,最高可接近100%。
  随着盐基元素的淋溶,土壤中交换性盐基含量随之降低,土壤呈酸性、强酸性反应,pH值多在4.5~5.5之间。土壤交换性酸几乎以铝离子为主,代换性铝饱和度大于84.5%(基性岩红壤例外),并随风化度增强,代换性铝饱和度升高。由于土壤吸收性阳离子以铝为主,导致土壤盐基饱和度急剧下降。除基性岩发育的土壤和滨海盐土外,自然土壤的盐基饱和度平均值22%。已有的研究表明,pH值5.2是铝离子开始参与土壤交换反应的临界pH值。超过PH5.2,铝离子开始沉淀出来。因此,福建土壤中交换性铝饱和度通常达到80%以上。应该指出,沿海台地及海岛土壤,由于几经海侵海退以及长期受海风的影响,一般交换性盐基含量较高,盐基饱和度多在30%以上,pH>5.5,交换性铝饱和度明显降低。
  如前所述,在风化成土过程中,土体中游离硅和盐基元素不断被淋失,而铁、铝、钛氧化物则相对富集。由表4-4列出的富集系数(土体/母岩)可以看出,土体中Fe₂0₃、AL₂〇₃、Ti0₂明显富集,富集系数平均值分别为5.24~6.92;1.33~1.76和2.90~3.50。各类土壤富集系数的顺序是:红壤>赤红壤>黄红壤>黄壤。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剖面铁、铝、钛的富集系数都是红壤大于赤红壤,这种现象有待深入研究。在风化成土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和富集还受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性质所制约。
  石灰岩中碳酸钙含量占90%以上,在风化成土过程中,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钙、镁的淋溶特别强烈,土体中CaO、MgO的富集系数小,分别为0.007和0.12;而硅、铁、铝、钛则明显富集。硅的富集系数为24.78,铁、铝、钛氧化物富集系数分别为15.22、30.51、14.40。酸性结晶岩以石英和铝硅酸盐为主要成分,在福建生物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作用强烈,硅和盐基元素均有明显淋溶,而Fe₂0₃、AL₂〇₃、Ti0₂明显富集,其富集系数分别为4.07%~7.47%、1.59%~1.72%、1.29%~13.6%。基性火成岩中含有较多的铁、镁矿物和基性斜长石,岩石中硅含量较低,而盐基元素和铁含量较高,在风化成土过程中,盐基元素受强烈淋溶,其富集系数为0.05~0.15;硅也受强烈淋失,富集系数为0.73,而铁、铝、钛氧化物则有明显富集,其富集系数分别为1.46、1.79和1.37。
  土壤矿物元素的淋淀系数(淀积层某元素含量%-淋溶层某元素含量%/淀积层某元素含量%)是地球化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如图4-2所示,黄壤中的A1203及Ti〇2的淋淀系数突然升高,其原因尚待探明。但从图中不难看出,福建土壤脱硅作用开始显示出来,而铁、铝富集相当明显。其脱硅富铝化程度从赤红壤向红壤、黄红壤、黄壤呈减弱趋势。由于铁、铝、钛氧化物明显淋淀,尤其铁的淋淀更为明显,因而淋溶层的硅相对含量增加,淋淀作用不明显。由于化学的淋淀作用和机械的水平方向的淋失(如土壤侵蚀),导致土壤剖面的明显分异。表现出淋溶层粘粒(<0.002毫米)含量普遍低于淀积层和底土层。据统计资料,土壤粘粒的淋淀指数(淀积层粘粒含量%/淋溶层粘粒含量%)均在1.13~1.87之间,与广东罗浮山土壤粘粒淋淀指数1.3~1.9基本一致。
  据文献资料,土壤粘粒的硅铝率和硅铁铝率,系衡量脱硅富铝化强度并作为铁铝土纲分类的指标。从这次土壤普查资料看,福建土壤粘粒(<0.001毫米)部分硅铝率一般在1.96~2.24之间,硅铁铝率在1.55~1.87之间,高于砖红壤(Si〇₂/Al₂O₃1.5~2.0),低于黄棕壤(Si0₂/Al₂0₃>2.5),表明福建土壤脱硅富铝化过程比较强烈。但各土类之间硅铁铝率有较大的重叠现象,且出现从赤红壤向黄壤降低的趋势,与历来文献报道相反。因此,作为分类指标应用,尚有一定困难。而土壤粘粒部分的铝化系数则是富铝化作用的一面镜子。本省土壤B层粘粒部分的铝化系数变动在0.195~0.257间,且铝化系数从赤红壤向红壤、黄红壤、黄壤递减(表4-7)。各土类之间次生粘土矿物组成也呈规律的变化,即随海拔升高,从赤红壤到黄壤,粘土矿物中高岭石成分逐渐减少,而水云母及铝蛭石成分则有逐渐增加趋势(。这就从另一侧面说明,从赤红壤到黄壤,脱硅富铝化有减弱趋势。
  在现代成土过程中,土体中铁铝矿物不断被分解游离,并以各种形态氧化物存在于土壤中,。据分析结果统计,福建富铁铝土壤中,游离铁含量在1.5%~6.3%之间,游离铁占全铁的百分数(铁游离度)为30%~76%。在福建温暖干湿季节交替明显的气候条件下,既有利于矿物中铁铝的分解游离,又利于游离铁的晶质化。因此,土壤中游离铁多以晶质铁形态存在(如赤铁矿、针铁矿)。一般晶质铁占游离铁的70%~95%(晶化度),而活性铁只占游离铁的5%~10%(活化度)。由于铁的游离淋溶和晶质化淀积的结果,铁的剖面分异十分明显,全铁和游离铁含量均以淀积层最高,淋溶层最低。随着海拔升高,水热条件的变化,土体中铁的形态亦有明显差异。总的变化趋势是:随着海拔升高,铁的游离度和晶化度降低,而活化度增高,这与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富铁铝化作用随着海拔升高,有减弱的趋势。
  土体中活性氧化铁、铝(用草酸提取的氧化物)与粘粒含量的比值,可代表土壤中活性铁铝的水合系数。从分析结果看,山地土壤随着海拔升高,水合系数明显提高。从赤红壤水合系数平均1.26,红壤水合系数平均1.59,黄红壤平均4.71到黄壤平均为5.33,表明水化作用随海拔升高而增强。
  综上所述,脱硅富铁铝化是福建土壤的主要成土过程,其特点是:①原生矿物风化较为强烈,但仍残存一定数量的铁质化岩肩和可风化矿物(如长石类矿物),说明土壤风化度较深,但未达到最深阶段;②硅和盐基元素淋溶强烈,盐基饱和度低,矿质营养较为贫乏;③铁、铝、钛氧化物明显聚积,其富集强度界于砖红壤和黄棕壤之间;④富铁铝化作用,在现代成土过程中仍在进行,表现在铁的游离度较高;⑤次生粘土矿物不断形成,粘粒含量较高,粘土矿物组成以高岭石为主。上述特点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呈有规律的变化。
  (二)生物物质循环
  福建省气温较高,雨量充沛,既有利于植物生长,.也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分解,因此,植物生长量大,有机质的分解率高,生物与土壤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十分活跃。据研究,亚热带次生阔叶林(栎树、檫树林)下凋落物(干物质)可达38.3公斤/公顷,按干物质折算每年可归还土壤的元素,相当于N8.5公斤,P₂0₅4.8公斤,K₂09.1公斤CaO13.0公斤,MgO2.9公斤;而保护较好发育成熟的南亚热带季雨林(南靖和溪),年凋落物高达74.58公斤/公顷,年分解率90%以上,年归还灰分元素达49.76公斤,足见本省生物量与归还量十分丰富。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面积原生植被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所代替,从而改变了生物与土壤间物质交换的强度。次生木荷林,年凋落物20~22.22公斤/公顷;次生马尾松林,年凋落物18.22公斤/公顷;人工杉木林,年凋落物只有8.89公斤/公顷。说明植被类型不同,生物物质循环数量差异很大。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耕作制度及作物类型不同,生物物质循环的强度也大不一样。但总的来说,福建地处亚热带,作物生长季长,复种指数高,生物物质循环十分旺盛。漳州市平均每亩稻田(双季稻)年生物量为89.98公斤/公顷(不包括田间杂草及微生物量),略高于南亚热带季雨林的生物量,为中亚热带次生阔叶林的2倍多。但由于人们收获的影响,年归还量远不如自然植被的归还量,若能做到一季稻草回田,总归还量为21.23公斤/公顷,基本可达生物循环的物质平衡。
  由于水热条件、植被类型不同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各地生物量及归还量有明显差异,各类土壤有机质贮量差异悬殊。滨海风沙土原生植被稀疏,尽管近期营造木麻黄防风林,生物量虽高,但凋落物不多,且多被人们当燃料而烧毁,归还量甚微,加上土壤干燥,矿化作用较为强烈,有机质含量仅有4.80±0.50gkg⁻1,这些地区的土壤是福建有机质含量最低的自然土壤。赤红壤上的原生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雨林,目前大部分被木麻黄、相思树、马尾松、桃金娘、芒萁骨等组成的次生植被所替代,郁闭度较差,生物量低,凋落物数量不多,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的矿化作用十分强烈,土壤有机质含量只有15.7±2.lOgkg-1。红壤地区原生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目前也多被马尾松、杉木、灌丛、草本植被所代替,植被郁闭度较高,生物量较大,凋落物较多,微生物矿化作用亦较赤红壤弱,土壤有机质相对有所积累,平均含量为37.0±17.708kg-1。黄壤地带热量条件较同纬度红壤区略低,湿润度较大,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林下草被茂密,生物量较大,且低温潮湿的气候条件抑制了微生物活动,有机质矿化作用减慢,有机质含量为49.6±0.20gkg-1。可见,土壤有机质贮量除受生物积累量支配外,与有机质矿化条件密切相关。总的趋势是:随海拔升高,生物年生长量减少,但植被保存较好,总生物量明显增加,加上有机质矿化作用减弱,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增加的趋势,顺序是:山地草甸土(92.9gkg-1)>黄壤(49.6gkg-1)>红壤(38.2gkg-1)>赤红壤(15.7gkg-1)>风沙土(4.8gkg-1)。土壤有机质的C/N比值亦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其顺序是:黄壤(15.3)>红壤(14.8)>赤红壤(12.1)>风沙土(9.6),与有机质含量的顺序基本一致,说明矿化作用随海拔升高而减弱。
  在福建特有水热条件下,有机质矿化较为彻底,有利于结构简单的腐殖物质的形成,腐殖质组成以富里酸占优势,而土壤腐殖质组成有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变化的规律。无论是胡敏酸含量还是H/F比值,均有从南亚热带的赤红壤向中亚热带红壤降低的趋势。这与丘陵腐殖质形成的地带性学说似有矛盾。但生物气候并不是决定腐殖质组成的惟一因素,同一生物气候带由于局部水热条件的差异,或由于母质和植被类型的不同,土壤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的性质也会有不小的差异。本省受季风气候和地势等影响,南亚热带赤红壤分布区除水量要比中亚热带红壤分布区少,气温又稍高,这种水热条件可能更有利于胡敏酸的缩合。
  (三)耕作熟化影响
  漫长的人为灌溉、耕作、施肥以及年复一年的种植和收获,对土壤的形成条件、成土过程均带来深刻的影响。人为活动的结果使起源土壤逐步形成具有人工培育特征的土壤,这种特殊的成土过程,称之为“熟化过程”。这一过程是福建耕作土壤的主导成土过程。根据利用方式和发育方向不同,可分水耕熟化和旱耕熟化两种。
  1.水耕熟化特点
  水耕熟化是水稻土特有的成土过程。自然土壤经植稻后产生一系列变化。
  有机质积累和组成的变化,是土壤熟化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和耕作日趋精细,有机质含量不断提高,腐殖质品质也变好。由弱度熟化的黄泥田到高度熟化的乌黄泥田,耕层有机质含量由23.7gkg-1增至39.6gkg-1,提高0.67倍。H/F比值由0.33增至1.20,提高2.63倍。
  酸性和盐基高度不饱和的红壤、赤红壤,经耕作,特别是植稻,由于施肥给土壤带入大量有机和无机矿质元素,使土壤盐基元素得到补充和重新分配,逐渐形成盐基饱和度较高的红壤性水稻土。由表4-10可见,耕层盐基饱和度随熟化度提高而增大。黄泥田表层盐基饱和度为23.76%,而乌黄泥田则上升到70.11%。
  由于盐基离子的淋淀,引起盐基组分在土体中的再分配。随熟化度提高,盐基组分愈向下层移动。如荒地红壤心土层盐基饱和度仅7.9%,而灰黄泥田P层盐基饱和度提高到53.58%,乌黄泥田P层则高达93.91%。随着盐基饱和度的增大,pH值也随之升高。但盐基饱和的滨海盐土,垦殖种水稻后,由于引淡洗盐和生物吸收,盐基饱和度则随熟化度提高而有所下降,一般都稳定在85%~95%之间。
  由表4-10还可看出,钙在复盐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荒地红壤A层代换性钙含量为0.6Cmol<+>/1000克土,占代换性盐基总量的57.01%,而不同熟化度水稻土可增至1.71~6.42Cmol<+>/1000克土,占代换性盐基的77.03%~82.63%。随着水稻土熟化度的提高,代换性离子逐渐向土体下部移动。盐基组成中代换性镁的增加仅次于钙,而在土体中相对淀积的程度比钙强。代换性钙、镁增加趋势与红壤性水稻土的熟化程度基本一致。黄泥田耕层代换性钙、镁分别为1.7Cmol<+>/1000克土和0.29Cmol<+>/1000克土,熟化度较高的乌黄泥田耕层代换性钙、镁达6.42Cmol<+>/1000克土和0.88Cmol<+>/1000克土,说明复盐基开始于耕层。随着耕作年限增加,水分渗漏,盐基淋淀逐渐向剖面下部扩展。土壤中代换性钙、镁离子的增加,对改善土壤结构有重要意义。
  铁、锰淋淀是水稻土形成的一个重要过程。由于植稻,经常进行排灌造成干湿交替环境,氧化还原过程明显加剧,促进土体中铁、锰还原淋溶和氧化淀积。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水稻土发育度的提高,铁、锰在剖面中的分异渐趋明显。稻田中淋溶层,尤其是耕作层和犁底层,铁、锰及游离铁的含量较低,Al₂O₃/Fe₂〇₃比值较高,表明铁、锰的淋溶明显;而斑淀层铁、锰及游离铁含量普遍高于上下土层,Al₂O₃/Fe₂〇₃比值降低,晶质铁含量明显增加,并形成各种形态的铁、锰新生体淀积。但随熟化度的提高,耕层铁的游离度和络合度都有提高的趋势。
  在水耕熟化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灌溉水的浸渍和下渗,导致土壤粘粒的机械淋移和化学淋溶,使耕层粘粒明显减少,而淀积层粘粒含量增加。据分析,无论是乌黄泥田还是黄泥田,耕层<0.001毫米粘粒含量由红壤的29.38%减少到18.51%~22.1%,物理性粘粒由57.14%减少到39.8%~48.75%,心土层粘粒含量显著增加。粘粒的淀积层位逐渐下移,有利于形成较为理想的土体构型。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灌溉,水携带泥沙的沉积和施用河泥、塘泥的影响,导致稻田耕层逐年增高,颗粒组成明显改变。如平原地区水稻土,随着耕作历史的延长和熟化度的提高,灌淤层不断增厚,耕层质地多趋向中壤一重壤方向发展。不合理的灌溉和耕作,又往往导致耕层质地的恶化,如坡地梯田,经长期串灌的结果,导致耕层粘粒流失,土壤沙化;长期泉水浸渍和冬浸,加剧了耕层铁的还原和淋溶,则导致耕层向白土化方向发展。
  2.旱耕熟化特点
  自然土壤经人为耕垦,种植茶、果及旱作物之后,在长期人为耕作、施肥等影响下,逐步形成与自然土壤形态和性状不同的旱作土壤,此过程称之为“旱耕熟化”过程。福建旱作土壤地带性烙印明显。旱耕熟化过程较水耕熟化缓慢些,但耕垦之后,经改良、培育,其成土条件、成土方向和速度均有明显变化。在生物物质的分解和合成,土壤复盐基作用上表现突出。在植被茂密、有机质含量丰富的自然土壤上进行垦殖,自然植被被栽培植被所代替,有机质给源减少,疏松耕层的形成,水热条件明显改变,有机质矿化作用加强,耕垦初期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只有增加物质投入,才能维持一定的物质基础水平,并在人们定向培育下,肥力才能逐步提高。反之,在植被稀疏、土体侵蚀、有机质贫乏的自然土壤上进行耕垦种植时,往往同时需进行改良培育措施。因此,耕垦之后,随熟化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
  由于施肥和生物积累作用,旱作土壤复盐基作用十分明显,与起源土壤相比,旱作土壤盐基饱和度较高,一般在50%~70%之间。代换性钙占代换性盐基总量的50%以上,并随熟化度加深,两者均有提高的趋势,pH值相应提高,钾、钙、镁等矿质营养有所改善。
  总之,本省土壤是富铝化和生物富集两过程长期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改变了土壤发育方向,形成肥力较高的耕作土壤。此外,中山地带土壤有黄(壤)化过程、草甸化过程,山垅谷地局部有潜育化过程,滨海平原有盐化和脱盐化过程等。这些过程均与局部地形、气候、母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密切联系。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福建省志·地理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珍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