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江
闽江位于东经116°23′~119°35′,北纬25°23′~28°16′之间,是中国东南沿海最大河流,流经38个县、市(含浙江省庆元、龙泉两县),流域面积60992平方千米,其中福建省境内59922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一半、人口总数的1/3。闽江上游水力资源丰富,不少河段利于航行,尤其是下游河段,航行之利冠于福建省诸河。
(一)水系与河道
1.上游
闽江自西向东流入海,主流上源为沙溪的水茜溪,发源于武夷山脉东侧建宁县均口乡台田村严峰山(海拔1016.9米)西南坡。水茜溪源头呈浅凹地形态,宽30~40米,由东北向西南呈阶梯状延伸。源头径流为下降泉,出自第四纪堆积层,水质类型,为中性极软水。流经张家山盆地(海拔850米)后转向南东,河谷展宽,第四纪堆积发育,多已辟为梯田;出张家山盆地,河床沿裂点下切,形成200余米落差;至台四盆谷,流向又转为南西,河谷拓宽,有阶地发育,在北东与北西向两组构造控制下,宽谷与窄谷相间,多呈串珠状;至宁化县城东纳入武义溪转向南东流入九龙溪。闽江正源确定为水茜溪。九龙溪至永安与文川溪汇合称沙溪,流经沙溪口称西溪,到南平双剑潭以下称闽江。由源头至南平双剑潭,闽江主流长度为351千米;若以连江县琯头镇长门作为闽江长度的量算终点,则闽江主流全长为562千米。
沙溪于沙溪口以上流域面积为11793平方千米,占闽江流域面积19.33%,河道平均坡降0.8‰。
闽江在南平双剑潭以上称上游,除沙溪为干流外,还有富屯溪和建溪。
富屯溪在顺昌县城以上分为两支:北支为富屯溪,西支称金溪。在顺昌汇流口以上,金溪长度为253千米,流域面积7201平方千米。富屯溪长度为228千米,流域面积5285平方千米。根据“河源惟远”原则,富屯溪应是金溪支流,但早已公认富屯溪是闽江上游三大河流之一,因此依历史习惯,仍称金溪为富屯溪的支流。富屯溪源(金坑溪源头)位于武夷山脉东南侧邵武市桂林乡巫山村叶竹隘山北坡,但富屯溪主流长度则宜改为以金溪上游的兰溪为源头(即建宁县客坊乡元头村舞雨塘),到沙溪口全长为310千米,流域面积13733平方千米,占闽江流域面积22.51%,河道平均坡降1.2‰。
建溪上游有崇阳溪、南浦溪、松溪三大支流,其中崇阳溪与南浦溪在建瓯长源汇合后称为建溪。在汇流口以上,南浦溪的长度为199千米,流域面积4018平方千米;崇阳溪的长度为162千米,流域面积5458平方千米。建溪长度应从南浦溪上游海溪源头算起。松溪在建瓯水西(松溪口)汇入建溪,建溪长度又大于松溪。确定南浦溪为建溪的主流,南浦溪源即为建溪溪源,它位于仙霞岭南侧浦城县忠信乡关口村将军山南坡。建溪主流全长295千米,流域面积为16396平方千米,占闽江流域面积26.88%,河道平均坡降0.8‰。
闽江是一条山区性河流,其特点是两岸多高山峡谷,溪流密布,流程短促,河道坡降大,河床岩石裸露,滩多流急,流经山间盆地则形成宽谷,两者相间排列,呈串珠状展布。主流沙溪与富屯溪、建溪在南平汇合,三溪流域面积共计41922平方千米,占全流域的68.7%。
2.中游
闽江中游是指南平到安仁溪口的峡谷河段。这一段闽江横切鹫峰山一戴云山脉形成峡谷,长达97千米,比降在0.5‰以上,是福建省最长的河曲深切大峡谷。其最大支流是尤溪,其次为古田溪。
尤溪发源于戴云山西北麓(即大田县屏山乡),源头为屏山溪。红湖至白马寨称均溪,白马寨至尤溪县城关称坂面溪,尤溪县城关以下称尤溪,有文溪、谙头溪等汇入。尤溪自南向北于尤溪口注入闽江,流域面积5436平方千米,河长202千米,河道平均坡降2.0‰。
古田溪位于闽江干流中段北侧,发源于鹫峰山(屏南县岭下乡),源头称长桥溪,在平湖附近汇入长潭溪后称古田溪,全长123千米,流域面积1794平方千米,河道平均坡降6.6‰,已建成古田、龙亭、高洋、宝湖四级水电站。
中游地段河谷狭窄,滩多水急,不利航行。坡陡加上植被受破坏,在暴雨冲刷下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但中游地区水力资源丰富,不仅流量大而且水位落差大,又有不少宜建水库的优良坝址。已建成的水口电站水库,总库容23.4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40万千瓦,年发电量49.5亿度,保证出力26万千瓦,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为65米(黄海基面),电站平均水头50米,改善中游河道的航行条件。
3.下游
安仁溪口到闽江口为下游,下长约113.7千米。河床宽度一般由400米到2000米,河床比降小,在0.1‰以下,河水流速缓慢,沉积作用占优势,河床由中游的岩床转为沙床为主。下游除了几小段峡谷外,大部分属于河漫滩曲流型河流。
安仁溪口至侯官河段长55千米,侯官至长门河段长59千米。闽江在侯官处开始分汊两支:北支穿过福州市区至马尾港称北港;南支绕南台岛南侧,至江口接纳大樟溪后出峡兜至马尾称南港(乌龙江)。南、北港汇合后折向东北,再穿过闽安峡谷(河宽由1.7千米,再次缩窄为0.6千米)至亭江又分两支:南支梅花水道绕琅岐岛南侧至梅花镇入海,主流北支长门其中被岛屿分割为四支,即乌猪水道、熨斗水道、川石水道和壶江水道分流入海;其中川石水道为主航道。闽江口是一个陆相强潮河口,潮汐为正规半日潮型,平均潮差4.1米(琯头);潮汐沿江上溯逐渐衰减,潮区界可抵侯官(距长门59千米),潮流界北港可抵洪山桥(距长门51千米)。
大樟溪在闽江干流南侧,发源于戴云山(德化县赤水乡),源头为国宝溪。德化至南埕称浐溪,南埕以下称大樟溪,有后亭溪、潼关溪等汇入;至闽侯县江口注入闽江下游南港,大樟溪流域面积4843平方千米,河长234千米,河道平均坡降2.1‰。
(二)地表径流与泥沙
1.径流的空间分布
闽江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变化在500~1900毫米之间,一般是随着流域高程的增加而增大,年径流深高值区都分布在河源地带。全流域大体上有两个高值区:一是闽北高值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大于1100毫米,以光泽、武夷山为中心,主要受武夷山脉影响,在武夷主峰附近,平均年径流深可达1962毫米,为全流域最高值;二是闽中高值区(仅少部分在流域内),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大于1000毫米,以仙游、德化为中心,主要受戴云山脉的影响,在本流域内的最大值为1300~1400毫米。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的分布,呈现两起两伏,与地势相一致。两大山带的迎风坡是本流域径流最丰富的地区;两大山带之间的山间盆谷地是径流的中值区,其多年平均径流深在800~900毫米;河口平原沿海是径流的低值区,其多年平均径流深大部分都小于700毫米。
闽江干流竹岐水文站(控制面积54500平方千米)50年(1936~1985年)实测资料统计,最大年径流量842亿立方米(1937年),最小年径流量268亿立方米(1971年),平均年径流量为561亿立方米。大樟溪永泰水文站(控制大樟溪流域面积4032平方千米)34年(1951~1985年)实测平均年径流量为48亿立方米。闽江口未控区(面积2460平方千米)平均年径流量约为11亿立方米。因此,闽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0亿立方米。
竹岐站实测最小洪峰流量为9530立方米/秒(1945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30300立方米/秒(1992年),实测最大一日洪量23.4亿立方米,最大三日洪量为58.2亿立方米。竹岐站洪峰流量均值为17800立方米/秒。
竹岐站历年最小年径流量为268亿立方米,平均流量为850立方米/秒。最小日平均流量为200立方米/秒,实测最小流量为196立方米/秒(1971年8月30日)。最小10日平均流量为256立方米/秒。
2.径流的时间分布
在全流域同步期年径流量系列中,最大值为1975年的896亿立方米,次大值为1973年的853亿立方米;最小值为1971年的314亿立方米,次小值为1963年的358亿立方米。根据各站实测资料,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之比,一般为2.3~4.0倍。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30,各分区CV值变化在0.26~0.33之间,沙溪流域最大为0.33,大樟溪流域最小,为0.26。
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4~9月)多年平均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71%~80%,枯季(10月至翌年3月)多年平均径流量只占年径流量的20%~29%。四季分配情况:春季占35.7%,夏季占40.8%,秋季占13.4%,冬季占10.1%。最大3个月为5~7月,占50.9%,最大水月份为6月,占22.6%,最小水月份为1月,占2.8%,最大月份与最小月份之比为8.07。闽江竹岐站断面来水主要依靠上游三大溪,占全流域71.1%。竹岐站反映情况与上游大体相符。仅是三大溪最大水3个月提前为4~6月,所占比例提高到52%~53%。
闽江下游支流大樟溪流量的季节变化是春水多于秋水,秋水占全年的18.1%(闽江主流和上游支流均在15%以下)。大水月5~7月占48.1%,而春季为29.7%,夏季为44.6%,秋季为18.1%,冬季为7.6%。最大水3个月5~7月占48.1%,最大月份为6月占20.6%,最小月为12月占1.9%,最大水月与最小月份之比为10:55。
山区河流与沿海河流对比,山区河流春季水量比例大,秋季比例小,冬季又稍大。沿海河流由于受台风雨影响最大,洪峰流量有时出现在9月,最大水3个月出现时间,有从山区逐步向沿海推迟的趋势。
3.潮汐
闽江口为半日潮区,属于强潮河口。枯水期大潮的潮区界可抵侯官,一般的只到北港观音亭和南港的科贡,潮流界可抵洪山桥。闽江口潮型为正规半日潮,最大潮差达7.04米,平均潮差大于4米。潮波沿河上溯,潮差不断减少,径流影响增强,落潮历时不断加长。白岩潭(马尾)以上河段历史最高水位是由洪水造成的,白岩潭及以下河段历史最高水位是由台风暴潮造成的。1969年9月27日第8号强台风在晋江登陆。台风引起的增水:梅花1.6米,琯头1.5米,白岩潭1.5米。
枯水期魁岐以下以潮流为主,中水期竹岐流量4060~6990立方米/秒,魁岐已无涨潮流,洪水期竹岐流量大于8000立方米/秒,马江便无涨潮流。闽江口段潮流为往复流,流向大致与河岸平行。平均潮流周期为12小时29分,涨潮流历时5小时20分,落潮流历时7小时9分钟。
4.泥沙
全流域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38公斤/立方米(1956~1985年),枯水期一般河水清澈。沙溪含沙量0.13公斤/立方米,富屯溪0.072公斤/立方米,建溪0.11公斤/立方米,尤溪0.28公斤/立方米,大樟溪0.14公斤/立方米。全流域含沙量最小是建溪洪尾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054公斤/立方米,最大为梅溪潭口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315公斤/立方米。竹岐站多年平均输沙量233公斤/秒,年输沙量735万吨,平均输沙模数136吨/平方千米。最大年输沙量为2000万吨(1962年),最小年输沙量为272万吨(1971年)。全年输沙主要集中在汛期5~7月,这期间来水量占全年来水量的51%,来沙量却占全年输沙总量的76%。1952年7月17~23日发生洪水期间,输沙量为446万吨,占该年输水量1070万吨的41%。枯水期10月至第二年2月5个月来水量占全年来水量的14%,来沙量只占全年的4.2%。
(三)水质与河□盐度
闽江水质属于低矿化度地表水,以重碳酸盐类水为主,总硬度低,为极软水区。据《全国河流水化学分区》,本流域属于“潮湿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大于1700毫米,含沙量变化范围在0.05~0.32公斤/立方米,离子总量小于100毫克/升,硬度小于2.5度,pH值为6.0~7.0,水的类型为[CICa]型。
闽江水体污染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和医疗污水以及农药化肥的使用,而以工业废水为主,约占废水总量的70%。各河段情况如下:
1.沙溪渔潭、清流和永安(上)断面水质较好,属Ⅱ、Ⅲ类水质;永安断面由于受到永安维尼纶厂等污染,水质急剧恶化,其中B0D₅超标1.5倍,C0Dmn超标0.6倍,属V类水质;下游数千米兴平断面水质较好,属Ⅲ类水质;三明断面受到三明市部分工厂污染,非离子氨超标1.9倍,属Ⅳ类水质;沙县断面受到三明和沙县部分工厂废水污染,非离子氨超标1.9倍,属Ⅳ类水质;沙县断面受到三明和沙县部分工厂废水污染,挥发酚超标1.4倍,属V类水质;青州断面主要受青州造纸厂污染,溶解氧、亚硝酸盐氮超标,属Ⅳ类水质。
2.建溪武夷山、武夷宫、建阳、浦城断面水质受轻度污染,属Ⅱ、Ⅲ类水质;而松溪、七里街、南平水东大桥断面,主要受到上游城镇造纸业等污染,挥发酚偏大,属Ⅳ类水质。
3.富屯溪将乐、邵武(上)断面水质较好,属Ⅱ类水质;邵武(下)断面受到邵武造纸厂等污染,挥发酚超标3.4倍,属V类水质;洋口和西溪南平水南大桥断面,因受上游造纸业污染,挥发酚偏大,属IV类水质。
4.大樟溪风洋、永泰断面受到轻度污染,属Ⅱ、Ⅲ类水质。
5.闽江干流十里庵、闽清下浦、竹岐、文山里和福州解放大桥断面,都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由于河段水量大,水质还比较好,属Ⅱ、Ⅲ水质;福州鳌峰洲断面,由于受到福州市造纸、化工等行业以及生活污水污染,挥发酚超标0.8倍、属IV类水质;魁岐、马尾断面水质较好,属Ⅲ类水质。
闽江口区是咸淡水交汇部位,河口区的盐度随径流、潮流相互消长而变化。洪水期(径流量4942立方米/秒)大潮高潮憩流时,长门以外表层盐度为6.2‰~14.5‰,中、底层盐度15.1‰~27.6‰;长门以内盐度向上游沿程递减,琯头英屿断面以上河段盐度小于2‰。洪水期大潮低潮憩流时从表层到底层均被淡水所占据,各站盐度均小于1.2‰。枯水期(径流量360立方米/秒)高盐度海水从长门水道、梅花水道涌入。大潮高潮憩流时表层盐度熨斗水道最高达28.7‰,亭江断面达8.5‰;中、底层熨斗水道达30‰,亭江断面达11.9‰;涨潮时2‰盐度等值线侵入亭江以上河段,马尾罗星塔断面表层盐度达2.61‰,底层盐度最高达3.2‰(1986年10月20日枯水大潮)。枯水期,大潮低潮憩流受洪水影响,盐度比高潮时低得多,表层及中、底层盐度变化在1.0‰~14.3‰之间,2‰盐度等值线可退到亭江以下河段。
(四)水力资源与水利建设
闽江流域(省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31.69万千瓦,占全省理论蕴藏量的60.3%。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支流62条。装机容量500千瓦以上可开发的水电站址566处,可能开发的装机容量462.71万千瓦,年发电量205.82亿度,占全省可开发资源的65.7%。目前已建成的古田溪梯级开发4个电站,总装机容量25.9万千瓦,沙溪口电站装机容量30万千瓦,华东最大的水口电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闽江流域内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目前全流域有效灌溉面积38.6万公顷,其中保灌面积31.6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56.8%。闽江下游修建江海堤防160多千米,保护耕地2.2万公顷,人口105万人。目前干支流通航里程1940千米,占干支流总长2600千米的74.6%。位于闽江河口段的马尾港及新港区,可停泊万吨轮船,是福建省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二、九龙江
九龙江是福建第二大河,最早名“柳营江”,因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故名。九龙江流域面积14741平方千米,河流干线长度285千米,流域范围的座标为东经116°47′~118°02′,北纬24°13′~25°51′。由北溪、西溪两大支流及南溪组成,于龙海市石码镇和浮宫入海。
(一)水系
1.北溪
正源是万安溪,发源于玳瑁山中心地带的连城曲溪乡黄胜村。其支流有小池溪、小溪、雁石溪、丰城溪、新桥溪、宁洋河、新安溪、溪南河、坑子口溪、至溪、赤溪、西江溪、温水溪、仙溪、南房溪、坪溪、竹溪、林墩溪、龙津溪、马洋溪。北溪干流长度274千米,流域面积9640平方千米。北溪河谷形态和地质特点是:中上游(华安以上)岩层种类比较复杂,有砂岩、页岩、石灰岩、花岗岩、流纹岩等。河谷盆地和峡谷相间,如龙岩市区盆地,漳平市区盆地、华安县城盆地和新桥镇盆地等。华安以下至河口则以花岗岩占优势,磹口以下已进入下游河段,河谷逐渐开阔,河岸也渐低,河流的堆积作用也逐渐加强。到了浦南(距出口约43千米)一带,开始进入全省最大的平原——漳州平原,这里堆积占绝对优势。到漳州盆地东南边缘的江东桥一带,河谷形态变狭窄,宽度不到200米,出峡谷后与西溪相汇,注入厦门港。九龙江出口处为溺谷型河口,江面宽阔。
2.西溪
正源是船场溪,发源于龙岩市适中乡南部适方山,支流有花山溪、黄溪、永丰溪、芗江等。芗江与船场溪在靖城附近郑店汇合后称西溪。西溪流经漳州平原,至福河与北溪汇合,然后东流入海。靖城至福河河长35千米;福河至入海口距离为11千米。西溪水系呈扇状,中、上游流域面积占全流域总面积的86.8%,下游流域仅占全流域总面积的13.2%。郑店上下,西溪的河谷形态和河道坡降有明显差异。郑店以上,西溪各支流均属山地性河流,河谷狭窄,河道坡降大,可达15‰以上;郑店以下为平原性河流,河谷宽广,河道坡降小,仅3‰。郑店以上,西溪以冲刷作用为主,郑店以下,西溪以堆积作用为主。西溪全长172千米,流域面积3940平方千米,约为北溪流域面积的40%。
(二)径流与泥沙
1.径流
九龙江北溪发源于玳瑁山,西溪发源于博平岭。北溪源地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径流深在1400毫米以上。多年平均径流等深线图分布的特点是,西部山地大于东部沿海平原,从1000毫米减少到600毫米。
北溪年均流量为260立方米/秒(浦南站),径流模数为30.6升/平方千米·秒,径流深度为963毫米,径流系数为0.636,年径流总量为82.2亿立方米,是属于丰水带河流。
径流量年际变化大,CV值在0.35~0.4之间,最大年平均流量440立方米/秒(1975年),最小年平均流量161立方米/秒(1963年),相差2.75倍。实测最大洪峰流量9400立方米/秒(1960年6月26日),最小流量21.1立方米/秒(1963年5月27日)。
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春季占全年30.1%,夏季43.1%,秋季17.8%,冬季9.0%。最大水3个月为5~7月,占48%。最大水月份为6月,占21.7%。最小水月份为1月,占2.6%,最大水月份与最小水月份之比为8:35。
西溪情况与北溪大致相同,仅是由于流域面积小,因此年均流量不及北溪。西溪(郑店断面)年平均流量为117立方米/秒,最大年平均流量与最小年平均流量之比为2.95倍。实测最大流量为6140立方米/秒(1960年6月10日),最小流量为2.78立方米/秒(1963年5月25日)。
西溪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北溪相似,6~8月为大水月,流量占全年45.0%;汛期为4~9月,9月流量比年均流量多;最小水月在冬季的1月,其流量平均占全年的2.9%。西溪流程短小,整个流域又靠近沿海,受台风影响较大,流量变化大,最大水月平均流量和最大洪峰流量都可能在春季或夏秋之间出现。
2.潮汐
九龙江下游属于感潮河段。50年代,河口感潮区,北溪在龙海郭坑篁渡铁桥,西溪在漳州市东新桥。自从修建北引左干渠,北引右干渠和西溪船闸后,潮区界已下移。马崎以下的河段,潮位变化明显,枯水大潮差在2.5~3米,小潮差1~1.5米,平均潮差2米左右。石码月最大潮差一般为3.5~4.6米,年最大潮差超过4.1米。外海潮波传入九龙江口,兼有前进波和驻波性质,以驻波为主;涨落潮最大流速分别出现在高潮前3~4小时和高潮后1~2小时。潮汐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由于浅水效应,往上游方向涨落潮历时差增大,潮差减少。如厦门潮位站涨落潮历时分别是6时13分和6时26分,而石码则是4时01分和8时41分。九龙江口潮流为非正规半日潮浅海潮流,属于往复流,一般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江口断面流速大于江内断面流速,南岸大于北岸。
3.泥沙
九龙江年平均输沙量为246.1万吨,5~7月来沙量占全年的58%,10月至翌年2月仅占4%。北溪(浦南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21公斤/立方米,年均输沙率53.5公斤/秒,年输沙量169万吨,最大464万吨(1961年),最小61.6万吨(1958年)。西溪(郑店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22公斤/立方米,最大含沙量2.54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77.1万吨,最大183万吨(196.1年),最小21万吨(1958年)。60年代以后,由于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有明显上升趋势,如浦南站1952~1959年平均含沙量0.121公斤/立方米,1962~1970年为0.206公斤/立方米,1971年~1978年为0.226公斤/立方米。郑店站1952~1959年平均含沙量0.122公斤/立方米,1962~1970年为0.189公斤/立方米,1971~1978年为0.6282公斤/立方米。由于含沙量增大,造成下游河道淤积相当严重,1935~1966年间河道平均淤高2米左右,局部河段4~5米,造成比降减少,水深变浅,水位抬高,对防洪、航运带来不利因素。加上西溪桥闸建成和北溪郭州头引水闸修建,加速了河床淤积。
(三)水质与河□盐度
1.北溪
龙门断面主要受龙岩市造纸厂污染,虽然污水量不大,但由于该河段水量小(平均流量为3.11立方米/秒),C0DMn超标0.1倍,挥发酚超标0.2倍,属Ⅳ类水质。龙岩断面受到市区部分污水污染,B0D₅超标0.4倍,属Ⅳ类水质。而龙岩市出口到隔口桥,受到龙岩地区造纸厂等污染,水质继续恶化,主要污染物为B0D₅、C0DMn、挥发酚等,属V类水质。麦园、白沙断面水质较好,属Ⅱ类水质。漳平断面尽管受到造纸等行业污染,由于河段水量相对较大(大约是龙门断面的22倍),故水质尚可属Ⅲ类水质;黄枣、浦南断面受到轻度污染,属Ⅲ类水质。
2.西溪
平和、龙山、船场、郑店和漳州(上)断面水质较好,属Ⅱ、Ⅲ类水质;漳州(下)断面,由于受到漳州糖厂等废水污染,水质急剧恶化,主要污染物为挥发酚、C0DMn、B0D₅等,属V类水质;下游数千米西溪桥闸断面,挥发酚仍偏大,属Ⅳ类水质。
3.干流
石码断面受轻度污染,属Ⅲ类水质。
九龙江河口区由于径流量小,但潮差大因而纳潮量大,河口盐度较高。根琚1981年枯、丰水期不同潮时表、底层盐度分布表明,由湾内(西南)向外(东偏北)盐度逐渐增高。低、中潮时,海门岛与鸡屿之间的盐度梯度最大,这说明河海水在此混合强烈。本河口区水体盐度的分布除有东西方向的纵向梯度外,还存在着由南向北递增的横向梯度。海门岛附近盐度情况如下,枯水期低潮表层为14‰,底层为20‰;高潮表层26‰,底层为30‰。丰水期低潮表层为6‰,底层为20‰;高潮表层24‰,底层30‰。
(四)水力资源和水利建设
九龙江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有110万千瓦,可能开发水力资源约有44.2万千瓦,90年代已开发总装机容量12万千瓦。由于北溪水力资源比西溪丰富,开发重点放在北溪。华安水电站建成已并入闽西南电网。具有开发价值的尚有万安溪4级电站,上游龙头水库万安电站可装机4.5万千瓦,新安溪4级电站,上游龙头大坂水库坝后装机3000千瓦。还有华安西浦溪新圩水电站,仙都溪后坂隔水电站等。西溪已建有船场二级水电站,“南一”水库修后可结合发电,装机容量2万千瓦,并可增加下游“南二”、“南三”和“南四”各水电站发电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九龙江流域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总蓄水量为2.1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1.8万公顷,保灌耕地面积8.54万公顷(12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3%左右。九龙江中下游已修建防洪堤约190千米,其中西溪为79千米,可保护耕地约1.27万公顷、人口40多万。此外还修建天宝等电力排灌站,总装机容量12000千瓦,受益面积0.47万公顷。1980年,建成北溪引水工程,基本上解决厦门长期存在的用水困难。
三、汀江
(一)水系与河道
1.水系
汀江发源于武夷山南段东南一侧的宁化县治平乡境内木马山北坡,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4县,在永定县峰市乡出境进入广东省,至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汇合后称韩江。汀江支流众多,流域大于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濯田河、桃澜溪(又名小澜溪)、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金丰溪等6条。
汀江是闽西最大河流,位于东经115°59′~117°10′,北纬24°28′~26°02′之间,干流长度约285千米(石下坝以上),流域面积为9022平方千米(其中:从永定峰市出境的汀江流域,面积8997.40平方千米;另自永定下洋镇出境,在广东大埔县茶阳镇汇入汀江的金丰溪流域面积668.37平方千米)。
汀江是福建四大河流中左右最不对称的水系,左岸来汇支流多而大,如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金丰溪等,它们都以北东一南西的流向,和主流北北西-南南东流向作直角相交或斜交汇合。汀江基本是顺着两组发达的构造线而发育的,河流比降都在1‰以上,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行。峰市以下石下坝到潮安可通航小轮船。
2.河道
汀江根据其河谷形态和水流特点,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上段(长汀以上)河流短,比降大(达1.69‰),河谷纵剖面似阶梯状,平面形态呈葫芦状。长汀盆地和新桥盆地为葫芦腹,任崖岗峡谷为葫芦腰。
中段(长汀-上杭)是处在武夷山脉(南段)和博平岭山脉之间的河段。岩层大部分为大悲山千枚岩和赤石群砂砾岩,岩性疏松,易被侵蚀,河谷宽广,河漫滩曲流广布。
下段(上杭-石下坝)横切过闽中大山带南段,地质以坚硬花岗岩为主,河谷深切,两岸陡立,比降大,滩多水急,素有“三百滩头浪恶”之说。如上杭至峰市长55千米,河流比降为1.84‰,大的险滩在20个以上,其中大沽滩长500米,落差2.5米、穿针滩长300米,落差3米、褶滩长1500米,落差3.5米。峰市至石下坝约5千米,比降更大,增到4.4‰。两岸多悬崖峭壁,江面狭窄,宽仅4~5米,颈束作用十分强烈,水流至此飞腾澎湃,蔚为壮观;其中最汹涌险恶的有竹笋滩、龙钩滩、跨滩、棉花滩和鸡母滩等5处,每处落差均在4~5米以上。
(二)地表径流与泥沙
1.地表径流
汀江流域是全省四大降雨高值区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雨量由北向南递减,5~7月雨量集中,约占全年总雨量的60%,汀江流域也是全省三大径流高值区之一,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00~1400毫米,年总径流量约为115亿立方米。根据上杭断面资料,多年平均流量186立方米/秒,最大年均流量为331立方米/秒,最小年均流量为77.5立方米/秒,两者比数为1:4.27,比闽江大。最大洪峰流量为7070立方米/秒(1973年6月15日),最小流量11.1立方米/秒(1963年5月31日)。
汀江河水流量的四季分配跟闽江干流及其上游三大溪有相似之处。春、夏两季占全年水量的77.2%(其中春季占36.5%,夏季占40.7%),4、5、6三个月占全年水量的51.9%,最大水月为6月,占全年水量的22.4%,最小水月为1月的水量不及全年的2.7%。汀江汛期长短也和闽江相似,受台风降雨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当梅雨季节过后,河水量便明显减少,5~6月增水26%左右,6~7月减水55%左右。由于退水明显,所以在月均流量过程线上,表现为前半年坡缓,后半年坡陡。
2.泥沙
汀江含沙量大,根据上杭站资料年平均含沙量为0.25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约137万吨。含沙量大的原因是上游植被覆盖率低,岩性软,在风化侵蚀及人类活动的作用下,水土流失严重,尤以长汀河田和连城为甚。较之晋江又稍小,这是因为汀江深入内陆、台风的吹蚀和暴雨冲刷不如晋江严重,森林覆盖率也较晋江大些。
(三)水力资源与水利建设
汀江流域水力资源较丰富,理论蕴藏量为90.93万千瓦,占全省理论蕴藏量的8.75%。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66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72.7%。目前已开发的装机容量约5万千瓦,年发电量2亿多度。坝址优良、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棉花滩水电站,正在兴建之中。
现有水利工程28156处,其中小(二)型以上的水库122处,66.7公顷以上引水工程32处;小(一)型水库19处。骨干引水工程有长汀县千工陂万亩灌区。667公顷提水工程有上杭县湖里电灌站和回龙水轮泵站,有效灌溉面积5.6万公顷,占耕地60.04%。人均占有保灌面积0.039公顷。
四、晋江
晋江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九龙江和汀江的第四条大江。流域位置介于北纬24°31′~25。32′,东经117°44′~118°47′之间。流域面积5629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约5%。行政区包括安溪县、永春县、南安市、晋江市和泉州市区以及大田、德化、仙游和同安的部分地区。
(一)水系与河道
1.水系
(1)干流
晋江发源于戴云山脉的东坡,全长(从正源起到入海口止)为182千米。晋江在南安县井兜村前的双溪口小峡谷(石砻以上2.5千米处),分东、西两溪,西溪为晋江正源,源出于安溪县龙顶山下的感德乡达新村,向东北流至下口坂接纳一都溪后称清溪。然后转向东南,流经剑斗、举口、湖头后水流始大,至仙苑汇澳江后始称西溪,然后经安溪县城而进入南安县境,至双溪口与东溪相汇。全长153千米,流域面积3101平方千米,占晋江流域面积的55.1%。东溪源于永春雪山脚下锦斗乡,向东南流,至蓬壶转向南流,然后向东流入五里街后向东南流,至东关纳湖洋溪后始称东溪,然后流入山美水库,经调节后下泄,流经洪濑至双溪口与西溪相汇,全长约120千米,流域面积约1917平方千米,占晋江流域的34.1%。晋江干流在双溪口以下江面宽阔,水量较多,向东南流经丰州、泉州南门入泉州湾。其中双溪口以下晋江干流长29千米,沿途增加区间面积为611平方千米。
(2)支流
晋江干流及东、西溪的支流不少,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3条,西溪的支流有一都溪、双溪、坑仔口溪、长坑溪、金谷溪、澳江;东溪支溪有湖洋溪、诗溪、盖溪、罗溪、英都溪、蓝溪和九十九溪。其中澳江流域面积和多年平均流量均为最大,流域面积为551平方千米,流量为18立方米/秒。最长的是长坑溪,河长55千米。上述支流除九十九溪为下游支流外,其他12条支流均分属东、西溪,流经中、上游地区。晋江特点是中上游支流众多,属山区性河流,汛期河水暴涨暴落,水量较大,其他时期水量较少。
(3)水系特征晋江水系特征是具有格子状的扇形水系。干、支流流向往往作垂直或近于垂直相交,在水系分布上成格子状。干流为单向流向,朝向东南;支流也有定向性流向,这是因为受两组走向北北东一南南西及北西一南东构造线控制所致。
晋江水系的众多支流相汇于干流的中、上游,使晋江水系呈扇形分布,因而中、上游面积大大超过下游,如西溪安溪水文站流域面积为2466平方千米,占晋江流域面积的43.8%,东溪洪濑水文站流域面积1704平方千米,占晋江流域面积30.3%。在双溪口以上流域面积为5060平方千米,约占晋江流域面积的89.9%。
晋江水系另一个特征是河网密度大,晋江流域面积为5629平方千米,而流域内干支流总长度约达960千米,平均河网密度为0.171千米/平方千米,东溪平均河网密度为0.185千米/平方千米,大于西溪的0.163千米/平方千米。
2.河道
根据晋江干流及东、西溪河谷特点及水流情况,晋江可分为三段:
西溪源头至湖头,东溪源头至永春统称上游。湖头、永春至双溪口统称中游,双溪口以下称下游,各段特点分述如下:
(1)上游段
河流穿行在海拔600~800米的低山丘陵中,河床比降大,剑斗至湖头为5.8‰,河床多系岩石,河宽一般在100米以内,两岸陡峻,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优良坝址多。
(2)中游段
海拔在200~600米之间,比降变缓,西溪湖头至安溪为1.57‰,安溪至南安为0.8‰,东溪东关至山美为2‰,山美至洪濑为1.3‰。河床多砂卵石,河床有淤积现象,尤其在安溪和洪濑以下表现明显,河宽在100~500米之间。本河段流量增大,比降较大,水力资源也很丰富,且有优良坝址。已建成的山美水库,是综合性水利工程,对本流域乃至以外地区的灌溉、发电、防洪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下游段
河道进入沿海丘陵与平原相交错地区。地形逐渐开阔,两岸阶地发育,比降减至0.25‰,至丰州进入晋江下游平原,海拔在15米以下,河道比降为0.1‰左右。河床中多细砂和中砂,河宽向海口扩大至1000米以上,河床淤积现象强烈,河口段水流平缓,但受潮汐影响显著。
(二)地表径流与泥沙
1.径流的空间分布
降水是产生晋江径流的主要因素,径流量的变化取决于降水量的变化。西北山地丘陵地势较高,雨量可达1800~2000毫米,而东南沿海地势低平,雨量较小,仅1000~1200毫米。陆面蒸发在面上的变化比较小,全流域在600~800毫米之间,其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递增,但梯度较小。径流分布总趋势是西北多,东南少,山地多,平原谷地少。西北部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1000~1100毫米,东南部约500~700毫米,即径流自西北向东南递减,且梯度较大。全流域有3个相对径流高值区和2个相对径流低值区。3个高值区:一是安溪西部山区,年降水量1988毫米,年径流深1100~1300毫米,为本流域最高径流区;二是永春中北部,处在戴云山东坡,为多雨中心,降水量在1900毫米以上,年平均径流深为1100~1200毫米,成为次高径流区;三是南安西部凤巢山,处在台风的迎风面多雨区,年降水量达1952毫米,径流深达1000~1100毫米。2个相对径流低值区:一是东西溪河谷地带,年′降水量在1500~1700毫米,年径流深为900~1050毫米;二是下游沿海地区,为本流域最低径流区,年降水量小于1400毫米,年径流深在750毫米以下。
2.径流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
根据石砻站资料:多年平均流量为163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为8020立方米/秒(1956年9月19日),最枯流量为0.1立方米/秒(1963年5月31日)。晋江流域径流量在一年内各月的分配相差很大,多年平均最大月流量出现在6月,约占全年的20%,多年平均最小月流量出现在1月,约占全年的2.4%。4~9月为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77%;而非汛期的另外6个月仅占23%。汛期特别是5~6月降雨强度大,加上流程短,河床坡降大,形成河水暴涨暴落。夏季7月、8月间,气温高、蒸发强,所以径流明显偏低,而此时正值灌溉用水集中时间,便易产生夏旱和秋旱,尤其沿海地区。有些年份,因有台风小汛出现,在流量过程线出现小峰值。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旱情。
本流域受台风和季风影响,各年中台风的次数,台风和季风的强弱,风期来去的迟早和停留时间的长短不同,逐年的降水量和降水过程变化很大,随之径流变化也很大。径流的年际变化通常用变差系数CV值来表示。本流域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值的变化范围在0.15~0.27之间。总的趋势是由西北山区向东南沿海递增。年径流变差系数CV值的变化范围在0.24~0.55之间,总趋势也是由西北山区向东南沿海递增,但地区差异不太明显。沿海地区CV值大,径流年际变化大,对水资源利用不利,需多建蓄水工程,进行人工调节。
3.河流泥沙
晋江是福建四大河流中含沙量最多的一条,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39公斤/立方米(石砻站),比闽江大2.8倍,比九龙江大1.9倍。含沙量有逐年增大趋势,石砻站年平均含沙量由1951年的0.13公斤/立方米,至1980年增大到0.79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221.6万吨。这些泥沙主要来源于西溪,而西溪泥沙主要来源于官桥、龙门一带,原因是毁林开荒造成的水土流失。
晋江含沙量汛期比枯水期多,但汛期内各月含沙量的多少和流量的大小又不完全一致。如最大水6月,流量为408立方米/秒,含沙量0.39公斤/立方米;5月流量224立方米/秒,含沙量0.48公斤/立方米,6月含沙量比5月少。但在台风季内含沙量又有明显增多,如7月流量为310立方米/秒,只及6月流量的76%,而含沙量却高达0.56公斤/立方米,是6月的1倍多,其原因是台风暴雨强度大,暴雨径流冲刷作用强。
(三)水力资源与水利建设
晋江流域水力资源较丰富,理论蕴藏量约50万千瓦,占全省的4.7%;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约24万千瓦,占全省的5%。已开发的水力资源总装机容量约4.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7亿度。50年代后,农村小水电发展迅速,尤以永春县小水电闻名国内外。另在水利建设方面,水库总蓄水量约8.1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约8.4万顷,其中旱涝保收田4.4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2%左右。东溪中游有山美水库,总库容6.56亿立方米。五、交溪
交溪,古称长溪,位于东经119°09′~119°41′,北纬27°15′~26°49′之间,是闽东最大河流。上源东溪和西溪均出于太姥山、鹫峰山和与浙江省毗邻的洞宫山脉。属于福建省的流域面积5549平方千米,包括周宁、寿宁、柘荣等县的一部分和福安市的大部分。
(一)水系与河道
流域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水系排列略呈树枝状。上游多千米以上的山峰耸立,以寿宁县境的山羊尖为最高,海拔1649米;中上游大部为海拔400~800米的中低山;下游沿溪两岸,低山、丘陵和中山呈阶梯状分布,构成盆地和小平原。其中福安盆地为闽东最大的盆地,冲积、海积层厚达20米左右。
交溪干流长162千米,主要由东、西两溪组成,汇合于湖塘坂水文站上游,始称交溪。水流向南经福安城关(韩阳镇)后,接纳茜洋溪、穆阳溪。再流经赛岐、甘棠、下白石等镇,过白马港,注入三都澳,流向东海。潮区界可至福安城关。交溪的主要支流还有:管阳溪、双溪、寿宁溪、柘荣溪和七步溪等。
(二)径流与泥沙
交溪上源西溪河谷自上而下向两边逐渐扩大,形成两个暴雨中心,24小时暴雨均值为220~180毫米。流域内年雨量分布不均,从山区向沿海递减,平均年雨量为2000~1400毫米。降雨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枯水年降雨量只有平均年雨量的60%左右,而丰水年则可达平均年雨量的1.5倍。福安盆地年降雨量1567毫米,多集中在5~6月。
流域内年径流的分布同年雨量相似,以柘荣、周宁高山区为最大。河川径流较丰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0亿立方米左右。丰、枯年径流量相差悬殊。夏季多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情。山洪主要由台风、暴雨造成,洪水暴涨暴落,沿海地区受洪涝灾害影响。据史书记载,在宋代及民国时期,福安县曾发生过两次特大洪水和一次因潮水所造成的灾害。其中最大一次,城关3天降雨量169.3毫米,最大洪峰流量达12700立方米/秒,县城被洪水淹没,房屋倒塌334座,伤亡120余人,受淹耕地约0.47万公顷。
交溪是闽东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据有关水文站测定,其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47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约为62万吨,每年有大量泥沙流入河中,致使河床逐年淤高。中游河道可通小木船,下游水面宽阔,千吨海轮趁潮可达闽东著名的商埠和港口赛岐镇。
(三)水力资源与水利建设
交溪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66万千瓦左右,其中干流和穆阳溪共有41.3万千瓦,约占全流域的63%。装机500千瓦以上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约48万千瓦,但目前仅开发利用3.67万千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兴建了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是以发电为主,结合防洪、灌溉和养殖等综合利用。目前,已建水库的总库容为3400多万立方米,有效灌溉约2.8万公顷。六、鳌江
鳌江,又称岱江,位于东经119°06′~119°39′,北纬26°38′~26°15′之间,流域面积2655平方千米。
(一)水系与河道
鳌江发源于古田县东北部、鹫峰山脉东南麓的霍口溪谷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呈网状水系,延布于闽侯、罗源、福州等县、市,斜贯连江县境。中上游为山溪性河流,沿河沟谷纵横,中低山与高丘陵相间,主要由火山岩和花岗岩构成,大部分都在海拔60~400米,以罗源的牛栂山为最高,海拔1251米。至罗源霍口畲族乡附近逐渐开阔,形成河谷盆地,以下为长约5千米的峡谷地形。
鳌江干流全长137千米,中上游各支流在连江潘渡以下汇合后称鳌江。中下游为连江海积一冲积平原,海拔大部分在10米以下。霍口以上比降为13‰~3‰,出峡谷以下比降为2.6‰。河流进入平原后,很快就到感潮区,潮水可到城关的连江大桥。鳌江在凤城镇转向北东流,经浦口入海。主要支流有霍口溪、贵溪、牛溪等。
(二)径流与泥沙
鳌江流域年均雨量1056~1680毫米,年际变化大。降雨量从山区向沿海递减,山区最大年雨量达2349毫米。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一般5~8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一半。年径流量分配基本上与降雨一致,平均年径流总量约29亿立方米,丰、枯年为43~17亿立方米。4~9月约占全年水量的76%。塘坂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5270立方米/秒(1966年9月)。
鳌江下游利于通航、灌溉,且水质良好。但由于长时期滥伐森林、开荒造地,以及工程建筑等原因,导致水土大量流失。据塘坂水文站的观测分析,鳌江多年平均入海沙量约45万吨。河床的逐年淤高,不但影响通航,而且减低了河床的过洪能力。
(三)水力资源与水利建设
鳌江水力资源较少,干流天然落差580米,但可利用的只有258米,理论蕴藏量约19万千瓦,可能开发的装机容量16万千瓦,已规划在建的较大水电站二处,总装机容量11万千瓦,已开发电站总装机容量约3万千瓦。水库总库容1.4亿立方米,其中山仔水库库容1.2亿立方米。水质良好,福州市把它规划为市区第二饮用水水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鳌江兴建不少水利工程,目前已建成的水库总蓄水量为2500多万立方米。鳌江防洪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修建的全省首座防洪工程。防洪堤、海堤总长49千米,还有电灌等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万公顷。
七、霍童溪
霍童溪位于东经119°04′~119°34′,北纬27°06′~26°49′之间,是闽东三条独立入海的河流之一。源于屏南县西北和政和县东南部的鹫峰山脉,上游为棠口溪和后垄溪,在宁德县柏步村汇合后,流经霍童、九都、八都等乡镇,注入三沙湾流入东海。流域包括屏南、政和、周宁、宁德市的各一部分,流域面积2244平方千米。
(一)水系与河道
干流长126千米,水系呈扇形排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流域内的政和县峰岭高度多在海拔1000~2000米,香炉尖海拔1598米,是闽东沿海水系与松溪支流的发源地和分水岭。流域内以屏南县的东峰尖为最高,海拔1627米。
河流中上游两岸为中山和低山区,河流流经长达30千米峡谷,多陡崖且落差集中。中下游以低山丘陵为主,九都乡以下,为花岗岩高丘陵,坡度较大,顶面崎岖,直逼海岸。霍童镇至贵村一带,是宁德县最大的河谷冲积平原,柏步村以下为下游,潮水可回溯到八都以上。霍童溪支流众多,主要有金造溪、白玉溪、岱溪、咸溪、赤溪、底溪等。
(二)径流与泥沙
霍童溪流域属于降雨高值区,上下游平均年雨量为1861~1884毫米。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年径流量的分布同年降雨量相似,年径流深大于1100毫米,年平均径流量约30亿立方米,丰、枯年水量相差悬殊,为43~14亿立方米,4~9月汛期水量约占全年78%。
霍童溪洪水主要受台风暴雨影响,而且多发生在7~9月,一阵暴雨即成灾,山洪骤涨骤落,中下游乡镇受洪水严重威胁,如1966年9月3日,14号台风在罗源县登陆,霍童溪山洪暴发,洋中坂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5550立方米/秒,最大24小时洪水量达2.44亿立方米。沿岸村庄被洪水包围,宁德市受淹耕地面积0.47万公顷。
本流域上游森林较茂密,植被良好。根据洋中坂水文站测定,霍童溪多年平均输沙量约32万吨,最小年输沙量7万多吨,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37公斤/立方米,是全省含沙量较小的一条河流。下游可通航里程53千米,一般可通小船,机帆船趁潮可至八都镇。
(三)水力资源与水利建设
霍童溪水力资源较丰富,理论蕴存量30多万千瓦,装机500千瓦以上可能开发水力资源为14.26万千瓦。霍童溪的开发以发电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兴建了许多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但远远满足不了目前工农业发展的需求。已开发的水力资源甚少,仅占可能开发总量的5%左右。
八、木兰溪
木兰溪是闽中最大河流,位于东经118°38′~119°06′,北纬25°22′~25°25′之间,流域面积1732平方千米(其中濑溪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为1070平方千米)。
(一)水系与河道
木兰溪发源于德化县境内戴云山脉的十几股段山,流经仙游盆地,横贯莆田县,把兴化平原划为南北洋,最后在三江口注入兴化湾,流向东海。木兰溪干流全长105千米,河流水系呈树枝状,蜿蜒迂回,源短流急。天然落差784米,上游流域地貌以中、低山为主,由中生代火山岩组成,河床坡降较陡,属于山溪性河流。中下游河道较宽阔,水流也较平缓,河道坡降约1.5‰。下游兴化平原(亦称莆仙平原),是本省四大平原之一。木兰陂至三江口长约26千米,为感潮河段,潮水影响很大。支流众多,主要有仙水溪、延寿溪、龙华溪、大济溪、柴桥头溪等。
(二)径流与泥沙
流域内年径流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根据濑溪站资料,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9.85亿立方米(4.57~16.8亿立方米),径流模数29.2升/平方千米·秒,径流深920.8毫米,多年平均流量30.9立方米/秒。径流年际变化大,最大年平均流量53.2立方米/秒(1952年),最小14.5立方米/秒(1967年),相差3.6倍。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春季占23.2%,夏季53.5%,秋季17.6%,冬季5.7%。最大水三个月为6~8月,占53.5%,最大水月份为6月,占22.1%。最小水月为12月,占1.4%。历史上最大洪峰流量为4500立方米/秒(19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大洪峰流量为3710立方米/秒(1973年7月4日)。最小流量仅有0.1立方米/秒,近于断流(1956年)。木兰陂以下为南北洋,沟渠纵横,河网密布。南洋河网沟道长199.8千米,进水口设计流量11.0立方米/秒,沟道蓄水1700万立方米;北洋河网沟道长109.7千米,进水口设计流量5.5立方米/秒,沟道蓄水1400万立方米。由于木兰陂阻水,进入感潮河段的径流很少,以下河段实为喇叭型的潮汐汊道。每潮纳潮量大于2500万立方米。根据三江口潮位资料分析,为半日潮区,平均潮差为4.1米,平均涨潮历时为5:50′、落潮历时6:35′。潮流为半日潮流,涨潮平均流速0.57米/秒,最大流速为0.94米/秒;落潮平均流速0.65米/秒,最大流速为0.951米/秒。
多年平均入海沙量46.8万吨,最大年为147万吨,最小年13.5万吨。多年平均含沙量0.3公斤/立方米,平均输沙率10.9公斤/秒,主要集中6~8三个月,占全年72.4%。
(三)水质
仙游断面受到仙游糖厂等排出污水污染,C0DMn超标0.2倍,B0D5超标0.4倍,属IV类水质;濑溪断面水质较好,属Ⅲ类水质;丰美桥断面受到莆田市各类污水污染,水质严重污染,其中非离子氨超标0.6倍,亚硝酸盐氨超标0.4倍,B0D5超标0.7倍,C0Dmn超标0.1倍,超过V类水质;涵江断面水质严重污染,其中非离子氨超标21.8倍,亚硝酸盐氨超标2.8倍,超过V类水质。
(四)水力资源与水利建设
木兰溪水力资源较少,理论蕴藏量虽有8.4万千瓦,年可能发电量为1.7亿千瓦时。已开发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5000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万千瓦时。
木兰溪水利建设历史悠久,莆田兴修水利始于唐代初期。据史书记载、唐贞观元年(627年)后围凿了不少全国有名的水塘:如沥〓塘、永丰塘、横塘、颉洋塘、国清塘等。在宋元丰元年(1078年)以前,在木兰溪建筑延寿、木兰、使华、太平、官杜等陂坝工程,其中木兰陂始建于宋治平元年(1064年?,系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历经900多年洪水的严重考验,至今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莆田人民开始进行空前规模的水利建设,并建成一座总库容为2.8亿立方米的大型蓄水工程——东圳水库。目前,木兰溪流域已建成的蓄水工程,总库容达4.8亿立方米。现有水利工程可以保灌3.4万公顷耕地,平原地区基本实现自流灌溉。
九、东溪
东溪是诏安县最大的河流,由北向南穿过县境。它发源于平和县大溪山,由县北入境,自西南流经赤岭村,经官陂径口至霞葛圩,汇秀篆庵下溪水为东溪干流,再经南折东,至太平镇行仔村,有金溪水汇入,继续以东南向流经西潭乡溪东、新安等地,并集长田、塘干诸溪水,至县城后分出浒溪支流,东溪干溪绕县城经澳仔头有西溪水汇入,浒溪经林家巷、洋尾,两水于下游甲川汇合经宫口湾出海。(一)水系与河道
东溪河道全长89千米,流域面积1127平方千米。中游河道最宽处有550米(在芦尾)。最窄处154米(在赤水溪);下游最窄在通济桥下50米处,仅119米;浒溪支流最宽处328米,最窄处仅107处。河道平均比降为2.11‰。
(二)径流与泥沙
下游一般流量在80~100立方米/秒,枯水季节的多年平均流量在11.4立方米/秒左右。1960年6月9日,洪峰流量为3160立方米/秒。
东溪不仅是诏安县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而且也是下游沿溪两岸(特别是县城一带)居民主要的生活用水来源,工业用水也全靠东溪供给。历史上东溪在内河交通方面也曾发挥过重大作用。近年来,上游森林植被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轵,致使河床不断抬高。据东湘、城关、浒溪等三段河床测算结果,1965~1982年,东湘段平均淤高50.6厘米,城关段48厘米,浒溪段35.6厘米,下游最高淤积厚度为1米,局部地方在1米以上。现在通济桥以上,丰水季节,溪船只能通到美营一带,枯水期根本不能通船;通济桥以下至宫口勉强行驶小汽船,来往于宫口港的一些货物,只能在海潮顶托时,用小驳船运输。
历史上东溪发生过多次洪水,据《诏安县志》载:明万历年间,曾发生3次较大的洪水灾害。清代自康熙至光绪年间,先后发生过7次洪水,其中以光绪三十年(1904年)七月的一次为最大。这次水灾,有133.4公顷良田连续三年无收,6.67公顷土地变成沙丘,380多户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民国时期发生过两次大洪水,尤其是民国32年(1943年)9月24日洪水,为诏安近百年来最大洪水,城内街道变成河流,洪水越过通济桥,损失极为严重。
(三)水力资源与水利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建许多水利工程。1950年,在东溪上游兴修了灌溉面积6000公顷的三姑娘引水工程。1960年,在上中游兴建小型水库7处。1972年,在东溪中游建成蓄水3000万立方米的亚湖水库,用于灌溉、发电并调节东溪洪水。为基本解除东西溪的洪涝灾害,1959~1964年,建成68千米土堤和石堤,以及77座涵闸的防洪工程,保护县城及4个乡。
十、漳江
漳江,原名云霄溪,位于东经117°17′~117°23′,北纬23°16′~24°13′之间,是福建省南部主要江河之一。它发源于平和县博平岭山脉东麓大峰山,流域面积961平方千米。
(一)水系与河道
河流水系呈向心状。流域内以西山源为最高,海拔1117米,岩层主要为中生界火山岩和花岗岩组成,以低山丘陵为主,构成云霄县城境内三面环山,向东南开口的马蹄状地形。中上游河道较陡,平均坡降18‰,为山溪性河流。下游河谷宽阔,水流平缓,城关以下为感潮河段,河道宽80~220米,河口海岸一带,具有沙滩、台地、低丘等地貌类型。一般潮水位为2米以上,最大可达3米左右。
漳江干流长达58千米,主要由火田溪和安厚溪组成,两溪汇于云霄县的安仔岭后,在西林村附近分别接纳顶溪和南溪,经城关镇注入东山湾,流向台湾海峡。(二)径流与泥沙
本流域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暖热湿润,几乎无冬。夏秋季节台风频繁,一般每年有2~4次,最多达8次。据有关部门统计,1958~1983年,有影响的台风共发生109次,其中严重影响的有47次。云霄县岳坑村是沿海暴雨高值区,有记载以来的最大一次暴雨,出现在1972年8月18日,三天雨量为543毫米,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
流域内降雨量随地势的增高而递增,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2000毫米,西北部山区最大达3000毫米左右。降雨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春夏多雨,汛期4~9月,占全年雨量的80%左右。西北部山区年径流深为1062毫米,漳江中下游和东部沿海平原为700毫米左右。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约9.6亿立方米。
由于台风、暴雨的影响,流域内洪、涝、潮灾往往同时出现,从而造成下游地带毁灭性的灾害。据统计,1953~1984年,漳江下游共发生水灾37次,其中有严重影响的25次。1965年7月28日,云霄全县普降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最大洪峰流量达2880立方米/秒,上河水文站的水位超过警戒水位线2.8米(水位总涨差6.84米),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洪水历时7个半小时,全县受淹村庄达102个,还有许多堤防及水利设施遭到严重毁坏。
近年来,由于上游森林过伐及工程施工等原因,引起水土大量流失,下游河床淤积日益严重。估计河道淤高至少1米以上,这也是造成城关一带洪水经常泛滥的主要因素。原先百吨木船、汽船都可以直达城关,现在只能通航载重数吨的小木船。
由于越来越多的废水排入漳江,致使河水普遍受到污染。尤其是自1960年以后,南、北江拦河闸建成,河水基本处于静止状态。据统计,仅云霄糖厂搾季平均日排污水1万吨左右,城关每天约有1500吨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这不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而且也破坏了生态的平衡。
(三)水力资源与水利建设
漳江河流短,水力资源不丰,可能开发总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左右,已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7000千瓦,占可能开发总量的28%。此外,有较丰富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下河、火田等乡,属中温热水,一般水温为40℃~60℃,年平均出水量可达60万立方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流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基本形成一个以蓄为主,蓄、引、提相结合的灌溉网,其中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蓄水量约7000多万立方米。此外,修筑江海堤防总长约50千米,保护耕地面积3533公顷。1986年,峰头大型水库的建成,基本缓和云霄县的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供水的紧张状况,而且还可供东山、诏安、漳浦等县的部分灌溉和生活用水的需求,为发展农村水利化建设,减除洪、涝、旱等灾害发挥重要作用。
十一、萩芦溪
萩芦溪位于东经119°00′~119°12′,北纬25°38′~25°29′之间,为福建沿海中部主要河流之一。上游有二源,西源出自仙游县东北部山地;北源与永泰县交界,流经庄边乡,于白沙乡的宝阳汇合,再经白沙、萩芦,接纳三叉河,在江口镇注入兴化湾,流向台湾海峡。流域还包括仙游县和福清市各一小部分,总面积709平方千米。(一)水系与河道
水系排列具有羽状特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处在海拔100米以上高程,以望江山1083.4米为最高。
主河长60千米,,中上游为中低山地,是戴云山脉蜿蜒而东的支脉,岩层由中生界火山岩组成,河道平均坡降为25.9‰。属山溪性河流。菽芦乡以下为下游,河道较开阔,水流平缓,坡降最小为5.8‰,属兴化平原,河口与福清市交界。
(二)径流与泥沙
本流域面积占莆田县北部山地之大部,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最大降水区在新县乡与福清市交界处。中上游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1800毫米之间,多年平均径流深都在850毫米以上。全年大于10毫米的降水日数,一般为42~48天。平水年径流量约6.25亿立方米;十年一遇干旱年径流量为3.68亿立方米。
本流域地下水一般为裂隙潜水,局部地带由于构造原因,可形成承压水。单泉流量一般为0.002~0.744升/秒,年补给量约2000多万立方米。
萩芦溪上游植被覆盖好,河流含沙量小,污染源少,水质较好。1971年,建“外渡引水工程”,把萩芦溪水引入东圳水库,年可补充水量约2亿立方米。
(三)水力资源与水利建设
萩芦溪的水力资源较少,理论蕴藏量1.59万千瓦,天然落差790米,可能开发装机容量6300千瓦。建有水电站4座,总装机容量为4420千瓦。1974年,在支流三叉河上兴建一座中型水库——东方红水库(总库容2170万立方米)。
莆田县水利建设历史悠久。早在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萩芦溪干流兴建南安陂,至宋嘉祐二年(1057年)在南安陂上游兴建太平陂。1950年,对这两座古陂进行整修扩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流域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多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殖。已建中、小型水库20余座,总库容约2700万立方米,可灌溉耕地面积0.47万公顷。
十二、龙江
龙江位于闽中沿海地区,位在东经119°20′~119°28′,北纬25°42′~25°41′之间。龙江发源于莆田县境内瑞云山地,由西向东横贯福清全境,流域面积538平方千米。
(一)水系与河道
龙江中上游河床较陡,属山溪性河流,多低山、丘陵。地层由中生界火山岩和花岗岩组成,最高峰为十八罗汉山,海拔1000米。干流全长62千米,河道比降为4‰。沿途接纳可洛溪、大北溪,最后在海口镇注入福清湾,流向台湾海峡。下游河道较宽阔,水流平缓,感潮区可达宏路镇附近。宏路、城关、海口镇为冲积一海积平原。
(二)径流与泥沙
该流域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季风特征明显,雨季、旱季分明,多秋旱。夏秋台风频繁,多造成水灾。据有关部门统计,近20年来,有影响的台风72次,其中严重影响的有21次。实测城关最大日降雨量为450毫米以上,最大风力达12级。
流域内地形对降雨区分布的影响十分明显,从西北部山地向沿海逐渐减少,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2000毫米,降水在空间、年际及年内分布都不均匀,是造成水旱灾害的重要原因。汛期为5~9月,一般占全年降雨量的70%。福清城关年降雨量可达1292毫米。
龙江流域年径流量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增,年平均径流量约4亿立方米。丰、枯年相差很大,为4.8~3.2亿立方米。洪水主要由台风暴雨造成。据统计,1960~1979年,在福清城关地区共出现暴雨90次,最大日降雨量达450毫米以上。龙江下游河岸曲折,河宽不一,潮水及暴雨常造成低处洪涝。中上游河段水质良好,下游水质污染较为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三)水力资源与水利建设
龙江流域面积小,源短流促,水力资源少。1957年底,福清县人民在龙江中上游修筑一座坝高38米,总库容1.99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东张水库,它是全省以灌溉为主的首座大型水库,兼有发电、航运和水产养殖等效益。该工程的建成,使福清的生产面貌得到很大改变。在水库的坝后及渠道上各建有1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100千瓦,年发电量约270万千瓦时,是该流域开发的主要水力资源和福清市的主要骨干电站。
福清市水利建设历史悠久。唐朝天宝元年(742年),于城关附近建成天宝陂(曾名咸丰坝),至今仍是全市最大的引水工程。50年代初期,曾加固重修,并把原来的河卵石堆筑坝的外坝改为浆砌条石滚水坝,可灌约907公顷耕地,并向糖厂、钢铁厂等提供工业用水。
第四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
一、水资源
福建省水力资源的特点是:溪流密布,分布广泛;雨量充沛,落差集中;中、小型占多数,大型较少;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水库移民和经济损失淹地相对较少。
(一)水资源蕴藏丰富。
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16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4.3%,人均水资源量4690立方米,比全国人均水量2700立方米多73.7%。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水旱灾害频繁。按流域划分的水资源分区,多年平均年产水量为每平方千米90~116万立方米,枯水年年产水量在48~68万立方米之间,闽东诸河分区最大,闽南诸河分区最小。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之比为2.41~4.19,多年平均连续最大4个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54%~72%。由于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分配不均衡,各年之间水量相差很大,雨少时缺水受旱,雨多时多水,甚至造成洪害。近30年来,大约4年有1次大洪水,5年有2次旱灾。沿海地区尤其是突出部和岛屿降水和径流普遍偏少,加上风大蒸发强,是本省易旱区。该地区光热资源充裕,人口劳力多,农业生产还有潜力,但因缺水受到一定限制。
福建省蓄、引、提水工程,共可控制地表水约120亿立方米,只占水资源总量的10.2%,而大量水资源没有得到控制利用。
(三)含沙量不大、河障严重、洪水水位不断抬高。全省各地河流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每立方米0.054~0.678公斤,平均年单位面积产沙量为每平方千米65~693吨。全省每年流到海里和流到广东省的沙量约2300万吨。由于泥沙流到河里的过程中,会随处沉积,陆地上被雨水冲走的沙量大于在河流中测得的沙量。据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陆地上被雨水冲走的沙量比在河流中测得沙量约大2~3倍。按此推算,全省土地每年被侵蚀的深度平均约0.4毫米。目前在江河下游河床与滩地上筑堤坝、建码头、盖厂房、插篱促淤的极多,缩小了排洪断面。1982年闽江大洪水时,干流竹岐站和福州市河段的洪水水位在同一流量与同一潮汐的情况下,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抬高0.2~0.3米。
(四)江河水质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991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为6.6亿吨,每年每公顷耕地平均用农药38.1公斤(折合原药12公斤),这些是水质污染的来源。省内农药使用量在全国相比较,是比较高的省份。pH、氯化物、总硬度、溶解氧、化学耗氧量、氨氮、酚、氰、砷、汞、六价铬等11种检测项目中,除汞的检测成果受条件限制暂不刊布外,已发现受到pH、氯化物、溶解氧、化学耗氧量、氨氮、酚等6种污染,其中酚的污染比较普遍。在检测的1550多千米长的河段中,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河长占15.8%,符合地面水标准的河长占80.5%,符合农业灌水标准的河长占82.5%。水质污染事故还时有发生。如1988年11月3日,青州造纸厂把大量黑液和剧毒的硫酸盐皂排入闽江,致使青州至莪洋的108千米江面死鱼遍布,下江捞鱼的约3600多人次,捞到的鱼超过1.5万公斤,最大重达33公斤,水产资源和水质都遭受严重破坏。
(五)水力资源丰富。据1990年资料,全省理论蕴藏量1181万千瓦,可开发容量1062万千瓦,相应年电能401.52亿千瓦时。其中:大型水电站5座295万千瓦,占27.8%。中型水电站69座368万千瓦,占34.7%。小型水电站近万座399万千瓦,占37.5%。
二、开发利用
(一)古代水利设施
福建历史上水利灌溉工程,始于晋(如福州西湖、东湖),发展于唐,而大量的农田水利和主要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则完成于宋。宋代,福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本省历代最多的,在当时居于全国前茅。
唐代,史册记载的福建水利设施有侯官、长乐、晋江、莆田等县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尤以泉州最多。闽东南沿海的海埭,晋江有121处、惠安30处、龙溪17处、漳浦40处、海澄73处。这些说明,唐代福建闽东南沿海农田水利发达。泉州农田水利大规模建设的有:唐贞元五年(789年),在泉州东郊开凿“尚书塘”,周围14公里,灌田300余公顷;贞元间疏浚“东湖”,使泉州东郊农田灌溉得到初步解决;唐大和年间(827~835年),在通淮门外的晋江北岸,开浚“潴泄江水,以肥沃南洋之田”的“天水淮”,以及元和初所凿北山下塘以灌民田的“仆射塘”等,都是当时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起着灌溉作用。又如,莆田的“诸泉塘”、“沥浔塘”、“永丰塘”、“横塘”、“颉洋塘”和“国清塘”,均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灌田1200公顷。还有“延寿陂”,灌田400余公顷。唐末五代时,长乐县有“严公湖”,俗称“西湖”,灌田450公顷。长乐海堤“立十斗门以御海潮,旱则潴水、雨则泄水,遂成良田”。再如连江县的“东湖”,周围10公里,灌民田4万余公顷,这些农田水利工程,有的至今仍起灌溉作用。
宋代,福建劳动人民在重修前代农田水利工程的同时,还新修众多坡坝工程。如:长泰县有陂152座,其中宋代建的有131座;长乐县绍兴初就修浚湖塘陂堰150余所,沟渠12.580米,建立斗门104所;乾道四年(1168年),又建斗门及湖塘陂堰104所,溉田2.083顷。
据道光《福建通志》记载,凡是陂坝林立的地区,也都是经济发达、人文荼萃的州县(见表3-11)。
[=此处为表格(表 3-11古代福建省水利工程设施数量表)=]
上表仅包括陂坝的不完全资料,如果从农田水利工程总的情况来看,为数就更多,地区分布的范围就更为广泛。
宋代新建的工程,主要有:
莆田的木兰陂。始建于治平元年(1064年),为溪洪冲毁(号为钱陂)。治平间重建,陂成而又决(号为林陂)。最后完成于熙宁八年(1075年),坝址选在钱、林两陂遗址之间的木兰山前。陂成后,莆南平原成为沃壤,沟洫纵横,灌溉方便,保证了水稻一年两熟。此外还有太平陂、南安陂及仙游官杜陂。
泉州留公陂。宋代,在洛阳江上游修建留公陂(俗称陈三坝),外御海潮,内蓄溪流,可灌晋江、惠安两县农田173多公顷。此外,还在安溪、同安、晋江新建一些埭、塘、陂等。
福清塘堤。宋代,福清修建许多塘堤,如元丰年间(1078~1085年)建灵石蟹屿塘,筑堤5100米。还有灵石白麟洋的围垦,筑堤3740米,溉田种六百石。
龙溪官港。淳熙二年(1175年),凿官港,长10余公里、灌田200余公顷。此外还有长泰颜府陂。
福州西湖。宋代疏浚两次,第一次在嘉祐三年(1058年),工程较为巨大,除浚湖外,还疏浚河浦176条,受益农田多至3600顷。
长乐桃元洞。溉田种千余石,后被势家和相转鬻为农田。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重浚为湖。
泉州地区六里陂。以北宋熙宁(1068~1077年)和南宋绍兴(1131~1162年)年间,先后两次重修六里陂(初建于五代,迂回20公里,使数十公里农田得以灌溉),重修后能灌田0.27万公顷。还修浚泉州城郊的东湖、天水淮,晋江的龙湖、虺湖、清洋陂、浩浦陂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沿海不少水利工程与围海造田相结合,既扩大耕地又解决灌溉问题。
农田水利建设,除陂以外,一般难以自流灌溉。在此期间,提水灌溉工具的改进,取得长足进步,以筒车代替戽斗、辘轳、桔槔等原始灌溉工具,节省大量劳力,提高灌溉效益。明清以来,新建大型水利工程不多,多是维修和续建水利工程。新建比较重要的有龙岩汤侯渠,长乐莲柄港引水工程。
莲柄港开山凿港,倡自何时待考。据记载:宋大观年间,长乐屿头人龙图阁学士前广东安抚使林安上居乡时,上书倡议开山凿港,引闽江之水灌溉,奏请移用长乐田赋充开凿费用。后以石坚难凿,三年无成。明、清期间,屡有绅士动议,因石坚缺少经费而作罢。直至民国5年(1916年),陈兆锵任海军船政局局长时,曾派员到长乐测量龙腰山两侧水平及简略地形,初步作出开凿计划,因工程浩大未果。民国15年(1926年)国民党海军特拨专款成立溉田局,计划凿山开港,安设抽水机,以灌溉苦旱最甚之中南两区农田0.4万公顷,为第一期;延长渠道增置抽水机以灌溉北区农田0.27万公顷,筑造海堤,围辟沿海滩地为农田,为第二期。
第一期工程于民国17年(1928年)11月告竣。受益南区北山、鹤上等18个乡村的农田约0.4万公顷。民国20年(1931年)因征收水费发生纠纷,工程设备悉遭当地民众捣毁。民国24年(1935年)集资重建,采用电动抽水机,由福州电气公司送电抽水灌溉。但因抽水时间受潮位限制,又分配失当,水量不足,受益面积减为0.24万公顷。民国29年(1940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闽海沦陷,电动机及输电设备等被日本侵略军掠夺无遗,土木工事亦遭破坏。民国36年(1947年)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利用工赈物资,设工程处,因无输电设备,重新购置柴油机,并恢复土木工事,但泮野、营前两港蓄水闸及部分零星工程均未建造,不能承蓄水量,灌溉面积仍维持0.24万公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莲柄港工程十分重视,先后拨款340万元进行改造和扩造,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由1951年开始,把福建古田溪电力引到长乐,改装5部大型电力抽水机,抽水马力提高一倍;同时对渠道、闸门、涵洞、桥梁进行全面整修。左干渠修到金峰、岭南和漳港,右干渠道到古槐、感恩与三溪水库相接,灌溉面积扩大到0.53万公顷,受益范围由13个乡扩大到南乡大平原和北乡丘陵地带。1970年又开始第二期扩建工程,在营前港拦江堵港,建起85米长的9孔水闸,把闽江淡水蓄在营前至玉田的港道中;又在龙腰山下开凿一条长55米,宽6米,高6.5米的穿山大隧道,名日“朝阳洞”,使营前港淡水能由隧道自流到潭头、梅花、漳港、古槐等地港道之内。又在渡桥、龙峰、湖东里、前董等乡修建4座中型电力抽水站,把从朝阳洞流来及抽水站抽上的闽江淡水送到仙岐红砂、梅花石壁、湖南大鹤和文武砂东山等沿海沙区,用于灌溉沙圈,冲淡海滩盐碱地,为围海造田、扩大耕地面积提供丰富水源。现在,莲柄港全灌区面积已达0.87万公顷,其中旱涝保收田有0.73万公顷,水稻每公顷产量在9000公斤以上。莲柄港灌溉所及的地区,已成为长乐县粮食高产稳产区。
(二)现代水利水电建设
在水利灌溉方面,受益66.7公顷以上引水灌溉工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89处发展到614处。已建成小(一)型以上水库从2座发展到2338座。其中大型水库8座(含发电水库4座),中型水库52座,小型2278座。全省水库蓄水总库容87亿立方米;机电灌溉从1.2万马力,发展到52.1万马力;发展机井1.51万眼,喷灌0.95万公顷,使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33万公顷发展到90.59万公顷,其中旱涝保收面积61.1万公顷。在防洪除涝防潮方面,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江河堤防19千米、防潮海堤7%千米发展到共4353千米。江海堤防保护面积23.52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66.4平方千米。全省完成围垦面积6.98万公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时期(1949~195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头三年,着手修建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破烂不堪的水利工程,修复福清天宝陂水利工程,修复并扩建长乐莲柄港灌溉工程,整修莆田木兰陂南北洋灌区几座主要的排灌建筑物。“一五”期间,在兴修小型水利的同时,还修建一批重点骨干工程,如闽江、晋江、鳌江下游防洪堤,厦门集美、杏林海堤,晋江金鸡渠,同安策槽渠,龙岩汤侯渠,南靖三卞港等引水灌溉工程;并相继建成汀溪、菱溪、石壁等中型水库。同时对东张、东圳等大型水库进行前期工作和开始建设。还建成长乐文武砂、莆田红屿等重点围垦工程。1956年,水电部在永春举办首期小水电训练班,在永春、南平、建阳、闽清、平和等县试办10多座农村小型水电站。建成安溪湖头,顺昌元坑、谟武、同安凤岗以及平和、崇安、安溪城关水电站。建成古田溪大型水库和四级梯级电力开发的主要工程。这一时期工程特点:工期短(1~2年即完成),质量好、投资省、效益显著。
2.“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6年)
1958~1960年,受“左”的思想影响,水利工程一哄而上,到处清基破土,战线太长,如大型水库高坑、上河、外度,水电方面的九鲤湖、白濑、棉花滩等,虽有一定成绩,但失误较大。
1961年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在此时期内,主要建成东张、东圳、乌潭、南安后桥等大中型水库,金鸡拦河闸、九龙江西溪引水等重点灌溉工程以及九龙江下游防洪堤;还建成宁德东湖塘、平潭竹屿、厦门马銮等666.7公顷以上围垦工程。
在水电方面,建成一批以县城用电为主要对象的县办水电站。莆田、连江等县还建4座1000千瓦以上的县骨干电站,并开始建设农村电网。
在调整时期,曾提出“水轮泵歼灭战”的口号,在全省掀起建设水轮泵站的热潮。建阳、南安、永泰等县、市,在大河上建成水轮泵灌溉和发电相结合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起到一定作用,但效益较差。这一时期,水利事业的发展速度快、数量多,有成绩,也有失误。
3.“文化大革命”时期及其后两年(1966~1978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水利事业遭受严重破坏,1970年后,逐渐恢复部分水利水电事业。大型的山美水库,灌区电灌站及渠系工程相继建成,并兴建一批骨干水电站如闽东、芦下坝、矶头、山美、玉山、霞阳、大泽溪、714(连城)、才溪、罗汉溪等。建成安砂、池潭大型水库以及安砂、池潭、华安等水电站。但也由于水利水电基建摊子过大,前期工作薄弱,致使大量工程工期长,质量差,效益低。如南安县笋塔水库(中型),自1975年开工,工期一拖再拖。中型水库中如闽清的岭里、宁化的泉上、永春的红五一、安溪的村内等,曾发生过严重的滑坡、漏水事故,有的至今还未彻底解决。
在这期间,围江造田、填湖造地成风,如闽江、晋江下游围江造地工程,既妨碍行洪又浪费资金与劳力。
4.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以后(1978年以后)
这一时期,水利建设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方针,取得巨大成就。1980年,建成大型的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把北溪水引入厦门地区,解决厦门岛内外工农业及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完成东圳、山美、乌潭三个大型水库和大部分中型、小(一)型水库的保坝工程,提高水库防洪标准;建成大型水库峰头水库。
在沿海地区发展打井、喷灌工程,在人畜缺水地区如海岛及沿海突出部和部分老区、少数民族山区建设625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全省缺水人口中68%的群众饮水问题。
在海滩围垦方面取得很大发展,建成福清大扁岛、柯屿,连江大官坂,罗源松山,东山西埔湾,宁德西陂塘等666.7公顷以上重点围垦工程。
小水电事业迅猛发展。目前全省100%的乡,90%以上的村、80%以上农户用上电。1983年利用科威特贷款,开始建设沙溪口水电站装机30万千瓦,相继在1987~1989年投产运行。华东最大的水口水电站,利用世行贷款,也在1987年动工兴建,装机容量140万千瓦,1994年后陆续投产运行。中型电站有龙门滩二级的2.6万千瓦(1992年投产),泰宁良浅3.0万千瓦(1992年投产),尤溪7.6万千瓦(1993年投产)。在建的项目有顺昌谟武3.0万千瓦,连江山仔4.5万千瓦,沙县高砂5.0万千瓦,福鼎桑园3.75万千瓦,福安黄兰溪3.5万千瓦,安溪兰田2.5万千瓦,永定棉花滩60万千瓦等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