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亚热带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380
颗粒名称: 一、南亚热带Ⅰ
分类号: P468.026
页数: 2
页码: 89-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的气候类型主要分为南南亚热带IA、北南亚热带IB和北南亚热带山地气候I℃b三个区域。南南亚热带IA是热量条件最好的气候区,年日照时数和总辐射较高,南南亚热带IB逐渐出现短暂的冬季,年日照时数和总辐射适中,北南亚热带山地气候I℃b的气温较低且热量资源减少,降水量较多。
关键词: 福建省 气候 区域

内容

≥10℃积温达6500℃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达10℃以上(山地气候标准不同)。
  (一)南南亚热带IA
  ≥10℃积温达7500℃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达13℃以上,无冬。为福建省热量条件最好的气候区。该区年日照时数大多达2200小时以上。年总辐射大多达5000兆焦/平方米以上。云霄和诏安两县的大部分地区(除两县北部地势较高的山区外)和东山县属本带。
  1.南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IAa
  年干燥度≥1.0。包括东山县以及云霄、诏安两县沿海的狭长地带。本区的辐射资源优于IAb,但水资源不足,旱作为主。年平均风速在5米/秒左右,不利于发展乔木果林,但沿海应发展防风防护林带。
  2.南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IAb
  年干燥度<1.0。包括云霄、诏安两县的大部分地区(除两县北部地势较高的山区和沿海狭长地区外)。本区光热资源丰富,是福建省适宜发展热带经济林和作物的地区。
  (二)北南亚热带IB
  ≥10℃积温为6500℃~7500℃,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3℃,但≥10℃。本区自南向北由基本无冬逐渐变为出现短暂的冬季(一旬)。年日照时数大多在1900~2200小时之间,年总辐射大多在4550~5000兆焦/平方米之间。包括南亚热带以北,福州及其以南的闽东南地区和闽西南的东南部。
  1.北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IBa
  年干燥度≥1.0。包括自平潭和福清的龙田、高山、江阴等地向南,经泉州、厦门到达漳浦沿海一线以东的沿海各县、市的半岛、岛屿。本区与IAa类似,水资源不足,旱作为主。光热资源较丰富,全年霜日≤5天。风力资源较丰富,但沿海应发展防风防护林带。
  2.北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IBb
  年干燥度<1.0。除IBa以外的IB气候区。本区光热资源较丰富,全年霜日在5~15天之间。年降水量一般在1300~1600毫米之间。
  (三)北南亚热带山地气候I℃b
  ≥10℃积温<6500℃,最冷月平均气温<10℃。热量资源随地势升高而减少。降水量多,年降水量一般在1600毫米以上。地点在博平岭。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福建省志·地理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福清市
相关地名
龙田乡
相关地名
江阴市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