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统计分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土地管理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272
颗粒名称: 三、统计分析
分类号: P273
页数: 3
页码: 107-109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土地管理局在统计分析方面的主要工作,包括对耕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土地利用结构特点进行统计等。
关键词: 福建省 土地统计 统计分析

内容

统计分析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自1991年国家土地管理局布置各级土地管理局编制土地管理“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后,福建省土地管理局以“稳定现有耕地面积”为中心课题,重点对“六五”、“七五”时期耕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福建省“八五”时期及2000年耕地保护的对策与建议。1994年国务院颁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后,省土地管理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人口和耕地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撰写了(耕地面积历年变动情况及原因分析》和《福建省“六五”、“七五”期间占用耕地与土地开发情况》等文章,为制定土地政策提供可靠资料。
  1994年土地详查工作完成后,省土地管理局会同有关专家、学者对详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分析福建省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及土地利用率、垦殖率和复种指数等情况,为全省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服务。
  (一)土地利用结构特点
  根据详查统计数据,在土地利用总体结构中,农林牧渔业用地占绝大部分。全省共有该类土地面积16254.02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7.64%。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等非农业建设用地共有600.06万亩,只占土地总面积的3.24%。全省未利用土地1680.0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12%。
  在大农业用地中,林业用地面积占绝对多数,林地面积占大农业用地面积的76.25%,耕地面积占14.46%,园地面积占4.30%,水域面积占4.97%,牧草地面积占0.03%。由于牧草地极少,所以,牛羊词养一般是利用荒草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田坎、水沟边上的杂草。
  在非农业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占有较大比重。全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共有340.05万亩,占全省非农业建设用地面积的56.59%。其次是农村道路用地面积共有60.05万亩,占9.99%。而铁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等用地很少,三项合计只有4.14万亩,占非农业建设用地面积的0.69%。其它项目建设用地分别是,城镇用地面积占7.76%,独立工矿用地面积占7.00%,盐田面积占4.21%,公路用地面积占8.74%,国防、名胜古迹、风景旅游、墓地、陵园建设等特殊用地面积占5.03%。
  (二)土地利用率、垦殖率和复种指数
  福建省人口密度大、人均占有土地少,未利用土地较少,土地利用率较高。据调查,全省已利用的各类土地面积共达16867.92万亩,土地利用率高达90.94%。而未利用土地只有9.06%。福建土地利用情况因地而异,地区间不平衡,地域差异大,内陆山区高于沿海地区。
  土地垦殖率,即耕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8547.96万亩,耕地面积为2352.44万亩,土地垦殖率为12.68%,比相邻几个省都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福建省山地丘陵面积大、平地少,灌溉水源较缺,所以垦殖率较低。但各地垦殖率差异较大,福州及其以南的莆田、泉州、厦门、漳州5市的垦殖率都较高。
  耕地复种指数,即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由于福建地理、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多年来大力推广双季水稻,旱作中推广套种、间作,狠抓冬种,把冬种作为一季来抓,增加作物熟季,所以福建平均耕地复种指数比较高。据统计,1997年,全省平均耕地复种指数达241%,复种指数最高的是莆田市,高达255%,最低的是宁德地区,为21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土地管理志

《福建省志·土地管理志》

本书记述1997年以前,福建省土地管理的历史与现状。分为土地资源现状、地籍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和机构与队伍等8章。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