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坡度与质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土地管理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223
颗粒名称: 三、坡度与质量
分类号: F301.21
页数: 2
页码: 15-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溪谷沿岸,其中灌溉水田面积最大。全省便于机械化耕作的6度以下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0.74%。福建土壤类型和耕地质量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高产田占32%左右,中低产田约占68%。
关键词: 福建省 土地资源现状 耕地 坡度与质量

内容

(一)坡度
  耕地坡度与机械化水平、土地耕作、水土保持以及土壤肥力等密切相关,是区分耕地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福建耕地坡度分为0~2度、1~6度、6~15度、15~25度、25度以上等5个坡度级,全省便于机械化耕作的6度以下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60.74%。1993年,对全省耕地坡度进行调查统计。
  (二)质量
  耕地质量的高低受气候、水利、土壤等因素制约。福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和水利条件比较好,但对耕地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土壤质量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福建土壤在南、中亚热带气候的影响下,广泛发育着赤红壤和红壤。在人类长期生产活动影响下,发育形成了水稻土和旱作土等耕地土壤。从地形和土壤的分布状况看,冲积平原和河谷平原的乌泥田、泥土田占25%左右,坡地梯田、黄泥田约占35%,山垄冷浸田约占30%,滨海平地的咸土田和其它地貌类型的田地约占10%。福建坡地梯田、山垄田和旱地共占耕地的70%左右,山坡梯田和旱地的有机质含量低,表土层薄,土壤肥力低,灌溉条件差,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山垄田虽然有机质含量较高,但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普遍存在冷、烂、酸、锈,土壤肥力低,产量也不高。分布在闽东南沿海的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以及内陆的河谷盆地上的水田,地势平坦,土体深厚肥沃,灌溉排水条件较好,多数耕地可一年二熟或三熟,为福建省主要高产田。
  耕地质量的高低最终是以产量作为主要标准,一般分为高产田和中低产田两个等级(或分为高、中、低产田三级)。据统计,福建省高产田占32%左右,中低产田约占68%(其中中产田约占29%,低产田约占3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土地管理志

《福建省志·土地管理志》

本书记述1997年以前,福建省土地管理的历史与现状。分为土地资源现状、地籍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和机构与队伍等8章。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