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19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教学
分类号: D261.41
页数: 6
页码: 435-440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委党校的教学方针和内容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 共产党 党校工作 教学

内容

一、方针
  50年代初期,党校基本上沿袭老解放区干部教育形式,举办的都是短训班,对象为县区领导干部。省委为党校制定的教学方针是:“理论联系实际,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
  50年代中期,中央提出党校的教学方针是“学习理论,提高认识,联系实际,增强党性”。党校在贯彻时,着重抓三个方面:一是重视理论学习,坚持系统地学习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二是加强党性锻炼,学习理论同改造思想、改造世界观结合起来。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克服过去授课时间过多,自学时间过少的现象,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1957年后,根据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精神,党校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教学方针,强调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用整风精神,敞开思想,开展辩论,弄清问题。但在“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成为批判斗争的场地,放松了对基础理论的学习。
  1961年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中提出了“学习理论和总结经验相结合,弄清思想,团结同志”的教学方针,党校在贯彻时又执行了中央关于学习中“不戴帽子,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作小组记录,不搞重点批判,不交学习笔记,不作鉴定,自学为主,自由交换意见,自觉进行思想检查”的规定,使学员能敞开思想,畅所欲言,造成一种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气氛,自觉地总结自己的工作和思想,纠正了50年代后期干部培训中的失误。统一了干部思想,使党员干部自觉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克服了3年暂时困难,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
  “文化大革命”后期,党校按省委指示,把毛泽东的“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指示,作为教学方针,但是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影响,主要学习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论述。一段时间后又把教学方针改为“将学习马列著作和毛泽东哲学著作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学员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自觉性,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省委根据中央《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精神,决定以“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理论水平”作为党校教学方针,教学上着重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党性,改进作风。强调发扬民主,坚持“四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装袋子)。通过学习理论,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又结合党校实际,制定“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教学方针,党校在贯彻执行时,强调以拨乱反正为主要内容,实行正规化培训干部,并逐步深化教学改革。使学员经过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增强党性锻炼,为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打下基础;并通过学习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拓宽知识面,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内容
  (一)省委党校
  1.干部培训
  省委党校建校初期,先后举办了整风班、土改干部班、组织员班、政治常识教员班、部队转业干部班、中共党史辅导班、农村工作班、支部教员班、中学政治教员班等12个班次,共培训党员3459人。时间为2个月至1年。主要学习内容为:形势任务、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整党建党、政权建设、互助合作、工作方法以及传统作风等。1952年开始,增设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常识等课程,逐步向理论教育转变。
  1954到1957年,省委党校教学逐步向有计划地轮训干部的正规理论教育过渡。先后举办县委委员、区主干轮训班6期,每期5个月,共轮训2570人;课程设置开始是:中共党史、党的建设、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后来增设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常识。同时,举办县区级干部文化班,共招415人,分初小11个班次,高小1个班,教材采用国家教育部编写的课本,至1956年2月,有123人结业分配工作,其余学员转入福建省干部文化学校学习。1956年2至7月,还举办政治理论教员班、新闻出版班,共有学员75人。省委党校还举办高级干部自修读书班4期,每期75天,共有地厅级学员92人,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毛泽东哲学著作。1956年9月,举办中级干部轮训班,学期1年,学员为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期间还附设中级理论班,培训宣传理论干部,学习内容为哲学、政治经济学、联共(布)党史、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先后共办15个班次,共轮训干部3374人。
  1958至1960年,先后举办整风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班、社会主义教育班、中学政治教员班、理论班、新闻班、县区级干部轮训班、高干读书班、政治经济学读书班等,学习时间从2个月至2年不等,共16个班次,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和宣传理论干部共3804人。课程内容以学习《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有关“三面红旗”的材料为主。期间还受省教育厅委托,从工农速成中学选调年青干部进修培训,学制2年,课程为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础、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有些班次还增设学习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课程。
  1961至1964年,先后举办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轮训班8期,每期学习3~4个月,共轮训干部2353人。前4期课程是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的几个问题》、《党的生活的几个问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稿)》、以及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等材料。后4期又增加《现代修正主义的几个问题》、社教两个“十条”、《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以及毛泽东关于阶级、形势、矛盾和党内团结问题的讲话等。期间,还举办了新闻班、理论班、“抗大”式政治学校师资班、组织人事班、加强人民公社干部班、社教整风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班、工交财贸政治工作班、农村基层工作班及学术批判班等共25个班次,共培训干部2525人,课程内容一般均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政治工作等。
  “文化大革命”后期,党校先后办5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每期学习3个月到半年,轮训下放蹲点的省管干部共1020人。1971年起,办了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读书班4期;同时,还办工农干部班、辅导员班,共培训干部1568人。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批陈整风和批林整风有关文件为主,学习马列主义6本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路德维希·弗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国家与革命》,以及毛泽东的5篇著作:《矛盾论》、《实践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73至1976年,连续举办工农干部班、宣传理论班、党的建设班、台籍干部班、团妇干部班和学习毛泽东重要指示班等14个班次,时间1~4个月,共培训3432人。课程内容仍以马列主义6本经典著作和毛泽东5本著作为主。1975年时,着重学习“还是安定团结为好”、“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反对资产阶级派性”等方针的有关内容。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拨乱反正是党校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从1977至1982年,党校先后举办《毛泽东选集》第五卷读书班、人口理论学习班;并开始新一轮的干部轮训,先后举办11期;还举办厅局级干部读书班、台籍干部班、宣传干部班、党史党建师资班、哲学师资进修班、地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班、宣传理论干部班、再生产理论师资班、十二大文献师资班以及党政后备干部班、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培训班。1981年开始,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宣传文化系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总计6年内共轮训、培训厅局级和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宣传理论干部5609人,其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经系统培训,基础理论和科学文化专业知识考试及格后,有253人还领到了大专学历文凭。
  1983年开始,省委党校的教学逐步向正规化教育转变。至1987年,先后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5期,学制两年;马列主义理论基础培训班4期,分设哲学等6个专业,并按入学水平,分为本科班和大专班。以后又增办哲学专业研究生班、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班。此外,还办了两年制企业党政领导干部大专班1期。上述班次经考试及格,毕业时分别发给大专、本科、研究生文凭。以上这些班次的课程设置分别为: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必修课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社会主义建设业务知识、现代科学和文化知识。选修课有:文史、外语、经济应用数学基础、社会调查等。
  党政干部进修班。一年制设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的建设、《邓小平文选》、国民经济管理、革命史、现代科学技术等14门课程。半年制只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有关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针、政策等课程。
  理论师资班。大专班设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的建设和国民经济管理4个专业。本科班设哲学、政治经济学2个专业。各专业分别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哲学专业必修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哲学原著选读、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外哲学史、科学史、领导科学、辩证逻辑等15门课程。选修课有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以及心理学等9门课程。政治经济学专业课程有马克思《资本论》、中国近代经济史、经济管理概论、经济法规、毛泽东及陈云经济思想、政治经济学说史、列宁经济思想等20门必修与选修课程。
  研究生班。设哲学、政治经济学2个专业。哲学专业课程分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一般基础课以及专题讲座等。专业课主要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列主义哲学原著、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马克思早期哲学著作、专业外语等。专业基础课有中国哲学史名著研读、西方哲学史名著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自然科学、现代外国哲学等。政治经济学专业,公共必修课有《资本论》专题研究、第一外语、社会经济调查和教学实践,专业必修课有马克思主义经济著作选读、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列宁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经济思想、西方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帝国主义与世界经济理论等。此外还需选修其他专题3门。
  党政干部短训班。主要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省人大常委会、省纪委等的工作需要,分别设立不同课程。
  从1983至1987年,所办长、短期各种班次共56期,培训、轮训学员3983人。
  1988年后,省委党校贯彻中共十三大精神,推动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坚持长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原则,从战略眼光出发,培养中青年干部。
  1988年起至1991年底,先后举办2年制中青年培训班2期,理论班4期,研究生班2期;一年制党校学历班3期,十三大文献读书班7期,县处级干部轮训班4期,厅局长进修班6期,省级干部研讨班3期,县委书记、县长岗位培训班3期,人大干部培训班3期,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培训班各3期,纪检书记培训班4期,人事处长培训班3期,高校党总支书记培训班2期;还举办了统战部长培训班、党外处长进修班、新闻干部培训班、离休厅局长学习班、体制改革班、外经贸干部进修班、企业管理外向型经济培训班,以及党政干部培训班、党课教员培训班、哲学学习班等。共轮训各条战线党政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4391人,其中取得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有583人。党政干部进修班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课程设置主要围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研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选读马列、毛泽东经典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理论班、研究生班以及党校干部学历班等,仍坚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结合各部门工作,开设相关业务课、必修课和选修课都比以前有所增加和调整。
  2.业余教育
  1985年3月,经省委干部培训领导小组同意,由省委党校在全省开展以开办党政干部业余、函授大中专班为主体的业余教育、函授教育。1985至1991年,党校共举办党政干部业余大专班7期,计招收学员482人。分设经济管理、文秘、政工等专业。第一期学制2年,第二期起延至3年。统一招收入学,修完规定课程和考试成绩及格者,承认其大专学历。第一期未分专业,课程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的建设、国民经济管理、工业经济管理、商业经济管理、文选与写作、形式逻辑、中国近代史、经济地理、法学基础、科学技术知识等15门。分设专业后,除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等公共基础课外,经济管理专业增设中国经济史、经济数学、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学、财政金融、工业管理、工厂企业管理、会计学、对外经济、管理心理学、经济统计、农业管理、电子计算机原理、英语、相关科学讲座等。秘书及政工专业增设行政管理学、党务管理学、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中国近代史、经济管理原理、形式逻辑、应用写作、法学概论、英语及科学技术讲座等。
  在开办大专班的同时,省委党校与全省44所地(市)、县委党校联合举办干部中专专修班。至1988年止,共办4期,招收学员7647人,学制2年,统一入学考试,按教学计划修完规定课程,考试及格者发给毕业证书,承认其中专学历。课程为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党的基础知识、经济管理、共产主义道德概论、法学基础知识、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形式逻辑、应用文写作、行政管理、现代科技知识、体育等15门课。1987年在总结二年制中专班基础上,将中专班分政工、行政管理和乡镇企业管理3个专业,脱产学习1年。各专业均开设8门必修课,2门讲座课。政工专业有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共党史、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法学、领导科学、语文等8门课,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2门讲座;行政管理专业有哲学、政治经济学、语文、思想政治工作、历史、法学、行政管理学、人事管理学等8门课,现代科技和党的建设2门讲座;乡镇企业管理专业有哲学、政治经济学、语文、农业经济、乡镇企业管理、统计学基础、对外经贸、经济法等8门课,科学技术和市场学2门讲座。
  1989至1991年,省委党校还举办党政干部函授大专班3期,共招收学员2189人。学制3年,按全国成人统一高考录取分数录取,修完课程,考试及格,发给毕业证书,承认其大专学历。该班分设2个专业,政治管理和经济管理,公共课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史、形式逻辑、写作知识等课程。政治管理专业增设中共党史、党的理论和党的建设、国际政治、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行政管理学等10门专业课。经济管理专业增设经济管理原理、对外贸易经济、乡镇经济管理、工业企业管理、经济法、市场学、经济数学等9门专业课。
  教学管理上,省委党校设函授部,地(市)委党校设函授区,有条件的县委党校设函授站,配合函授部具体负责教学实施和日常教学管理等工作。开办业余教育和函授教育,为党校开拓了一条挖掘教学潜力,加快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人才的办学途径。
  (二)其他党校
  1.省直机关及高校、企事业单位党校
  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主,结合学习各个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大部分采取分科学习,如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等每期学习一科,训练时间较短。后期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为主。
  2.地(市)委党校
  创立初期,主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的建设为教学内容。以后也逐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主,结合各个时期中心工作,学习有关方针、政策。也开办党员干部文化班和大专、中专学历班以及其他各种短训班。
  3.县委党校
  以学习各个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有条件的也办中专学历班,解决干部文化知识补课问题。
  4.乡镇街道党校
  是以学习各个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同时学习党的基础知识。
  三、方法
  开始因条件限制,省、地、市委党校主要采取集中上大课,分小组讨论的形式。以后逐步改为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形式,分不同班次,按不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在课堂讲授前,组织学员自学;讲授后,组织课堂讨论辅导。并组织学员进行社会调查实践。考试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集中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此外,省委党校还配备了摄、录、编、播放设备,设有演播室,控制室、编辑室、播出室、电化视听室、音像资料室等,播放党史、哲学、党建、政经、历史、经济管理等学科的电教声像资料,以及自己摄制的教学片,增强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业余及函授教育的质量,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电视转播,在一个阶段上实行小集中短期培训,或几个单位集中办班面授,每个课程进行统一考试等办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地方组织从1926~1990年,64年间的建立、发展、演变历程,重点记载中共福建省委员会领导机关的组织沿革、重要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马克思
相关人物
江青
相关人物
斯大林
相关人物
陈云
相关人物
列宁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